高考作文名师课堂:紧跟风向标 预见高考题(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2021 年 1 月 23 日—25 日,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河北省、遼宁省、湖北省、湖
南省、重庆市这八个省市的 300 多万高三学生,迎来了一场八省市联合举行的新高考适应
性考试。
这次联考,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根据教育部精神,
各相关省市考试院按照高考标准要求,组考、阅卷、分数统计公布、志愿填报及录取等系
列流程都参照往年高考规范进行,并将在 4 月底前完成所有工作。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
次高考前最具引导性和示范性的大联考,是方向标,是预演,是压力测试,对顺利实现新
高考改革平稳过渡有着极强的参考价值,对 2021 年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也有着非凡的借鉴
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让广大的 2021 届高三学子在最后不到 100 天的时间里更有针对
性地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我们特地邀请长期研究高考作文试题的语文名师对“八省联考”
的作文题目进行解析,除了分析其审题、立意、选材的角度外,我们更以此为基点,请名
师对 2021 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预测。此外,为更好地助力大家备考,我们还在参加
联考的八个省市之外,精心挑选了五个重点地区的“一诊”作文试题或名校联考试题,并
请来了当地名校的名师对其进行解析和命题趋势预测,希望能让大家提前预见高考作文题
目,最终在高考考场上写出锦绣文章来。
试题再现
“八省联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50 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
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
国。先后有 290 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 万 7 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
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 30 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
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 3700 多架战斗机。两年零 9 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
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
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
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试题分析
“八省联考”作文试题命题特点
这是一道典型的情境交际型材料作文题。笔者试从作文材料和交际语境两个角度对其
进行分析。
1. 作文材料分析
这道作文题目提供的话题材料是抗美援朝。将材料分解来看,其具体陈述了三个方面
的信息:
(1)抗美援朝的背景——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爆发,国家安全面临威
胁。
(2)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中的表现:290 余万志愿军参战,19.7 万多名英雄儿女献出
宝贵生命,30 多万名英雄功臣涌现出来;万众一心,支援前线。
(3)抗美援朝取得的成果——换来家国安宁,维护世界和平,抗美援朝伟大精神激励
着中国人民。
综合以上信息,材料阐述了中国人民为什么要抗美援朝,抗美援朝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以及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经过提炼材料,考生可以得到以下概念:国危时刻,
艰难处境,爱国精神,牺牲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大无畏精神,等等。
2.交际语境分析
交际语境限定了作文的主题和背景,也限定了作者和读者的身份。校团委举行征文活
动,也就是说征文的作者和读者都是青年学子,故而作文应该基于当代青年学生的立场以
及当下的时代环境进行言说。
作文主题是“铭记历史,迎接挑战”。如果将主题转换为问题,至少有四个:(1)铭记
历史的什么?(2)为什么要铭记?(3)挑战是什么?(4)怎样迎接挑战?
结合作文材料,不难回答:当代青年应该铭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中革命先辈所彰显的
基于爱国的团结、奋斗、不畏艰难与牺牲等伟大精神与品质。至于“为什么要铭记”,则可
以从当下的时代环境、国家需要、青年成才等维度去捕捉理由和证据。挑战,往大处说,
是青年学子要遇到的时代与国家的挑战,譬如新冠肺炎疫情、环保、气候、网络安全、中
美贸易,等等;往小处说,则是个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譬如一道解不出的题、升学、
就业,等等。当然,除了现实的挑战,也有青年学子要面对的未来的挑战。青年学子怎样
迎接挑战呢?可以从理想抱负、实际行动两方面来进行言说。
命题趋势
从“八省联考”作文试题看 2021 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如果说 2020 年高考全国新高考Ⅰ卷以“疫情中的联系与距离”为主题的材料作文是新
高考作文试题的 1.0 版本,那么“八省联考”以“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主题的材料作
文就是新高考作文试题的 2.0 版本,而即将在 2021 年 6 月的高考中揭开“面纱”的全国新
高考作文试题就该是 3.0 版本。其间的趋势和走向大体是清晰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红色价值取向。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必然要旗帜鲜明地倡
导红色价值取向,而这也必然成为高考作文的考查内容。此次“八省联考”的作文试题以
抗美援朝为材料,以“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为主题,就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的
有力回应。
红色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系统,这样的价值
观系统是传统文化之精髓与现代文明之精华融合而成的,其核心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明
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大德在尽忠,尽忠于国家和民族;公德在为民,“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私德在戒止,“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只要抓住这个纲,网就撒得开,收得拢。此次“八省联考”的作文试题便是对大德及公德
的倡导与弘扬,落脚点就是尽忠于国家,尽力为人民。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是辛亥革命爆发 110 周年,是“九—八事变”发生 90 周年,加强红色价值取向的考查无疑
将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重点。
2.思辨说理能力。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大势。对于高考作文来说,
育才的关键在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上。这就意味着高考作文势必会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为此,思辨说理,必然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2020 年高考,全国Ⅰ卷对齐桓公、管仲、
鲍叔三选一进行评说的材料作文、全国Ⅲ卷“如何为自己画好像”材料作文等都证明了这
一点,它们不仅明确考查公德、私德,还明确考查思辨说理能力。
3.交际语境写作。就作文试题本身而言,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已趋于对写作本质的回
归,那就是让写作发生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之中。为此,高考作文命题必然会在写作的话题、
作者以及读者的身份上有更明确的限定,引导考生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也即引导考生从
“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这次“八省联考”的作文试题就限
定为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这就规定了作者、读者的身份,
也规定了行文的语气和基调,交际语境明显。
4.关联教材课文。新高考所依托的教材是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关乎落实
为党育人的基本原则。为此,落实教材,关联课文,是高考之必需。这次“八省联考”作
文试题所给出的抗美援朝材料就关乎教材课文,与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优秀革命文
化”阅读单元的课文及写作任务——“家乡的英雄”有很大的关联。为此,引导学生重视
教材,学好教材是应对 2021 年高考作文的必要路径。
5.进步青年立场。就高考作文主体而言,是要求大家站在进步青年立场上的。引导学
生理解青年立场,懂得时情、社情、国情这“三情”是必要的。在新时代,青年该有何作
为?这个问题是大家必须认真思考并有明确答案的。否则,不足以应对好 2021 年的高考作
文。
备考策略
2021 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作文无定法,备考高考作文的路径也因人而异,但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积淀语料。知乃行之始,读是写之基。读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决定写的高度。而读并
非一日之功,因而准备高考写作语料,应自高一高二始,若等到高三再来读还是有些来不
及的。但这并非说高三就无能为力。高三阅读应该更强调有针对性。譬如,围绕红色价值
取向选择读一些文章,《人民日报》时评、新华文摘就是极好的选择。另外,反复熟读教材
课文也是语料积累的好办法。初高中学了上百篇好文章,其中的人与事物,都是好材料。
然而,“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不少同学往往宁可看什么论据手册之类的图
书,而不愿好好处理课文语料。事实上,课文语料是举一反三的原点,譬如在教材里学了
庄子、韩愈、鲁迅、汪曾祺,等等,也就可以发散开读读他们的相关语料,形成一人带出
一串语料的模式。如此,语料储备有何难哉?
2.提升思维。写作有写作的思维模式,只有掌握了写作所需要的思维模式,才可能真
正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作文。为此,沉潜下来,认真细致分析一些名家篇目,看名家是如
何一句一句展开的,彻底弄懂他们的文字表达背后的思维方式,这是提升写作思维的关键。
譬如,史怀哲《我的呼吁》,开篇就是“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一句。
这句话说完,接下来应该如何接句子呢?既然提出了“生命的伦理”这一概念,就要考虑
读者是否懂得这一概念,若不懂得,就要厘清。果然,史怀哲接下来就写道:“这种伦理,
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厘清观点中的概念,这
就是写作思维之一。如此细细琢磨,写作力便可快速提升。
又譬如爱因斯坦《我的信仰》,文中有一段起首写道:“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此句没
有概念需要厘清,因为读者都懂。那接句如何展开?没有概念需要厘清,那就该回答为什
么要为别人而生存了。如何回答呢?从哪里写起呢?爱因斯坦接下来写道:“首先是为那样
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全部的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
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
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活着的和死去的)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
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为何这样写?爱因斯坦从“别人”一词入
手,搞清楚了“别人”与“我”的关系,不也就知道为什么为别人而生存了吗?于是他把
“别人”分解为两类人——亲友和陌生人。我们首先应该为亲友而生存,这个道理好懂,
亲友的快乐与幸福同我们密切相关。为何还要为陌生人呢?大家都是人,人与人难道不该
有点同情吗?何况“我”占用了别人的劳动成果,“我”难道不该回报吗?这样,理由就说
清楚了。思想清楚,文脉才清晰。只有从思维上下功夫琢磨,形成写作思维模式,作文才
能真的寫好。
3.训练审题。写考场作文是“奉旨填词”,因此,把命题旨意一项一项搞明白,是写好
作文的关键,只要完全符合命题的要求,作文就在中等偏上了,再在文采、结构等方面下
点功夫,也就不难写出 50 分以上的作文。命题一般分为三部分:引导材料、交际语境、普
适要求。要字字句句细读,遵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凭海面上八分之一的冰山看见
海面下八分之七的部分。譬如“八省联考”作文试题中“迎接挑战”四字,读的时候就要
弄清楚:挑战有哪些?是谁迎接挑战?如何迎接挑战?要学会追问,把命题中的字字句句
都转化为问题,这样就不难把命题理解透彻。就作文而言,符合题意与否,关键看扣题。
扣题要扣四点:扣住所给的话题或主题,扣住所限定的作者身份,扣住所限定的读者身份,
扣住所限定的语境基调。
除了这三个方面,当然还有其他,但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归根结底是思维能力
和思维方式的问题。所以,真正落实了以上三点,其他方面也应该自然会做好,故不赘言。
一言以蔽之,备战 2021 年高考作文,须观大势,守原则,有针对,多准备。
实战演练
佳作 1
精神永恒,挑战永新
黄淦鸿
忆当年,鸭绿江畔烽火连天;看今朝,平安岁月挑战犹在。
铭记历史,在于铭记英雄之精神。70 年前朝鲜半岛上的血雨腥风已然落入历史长河,
70 年前的英雄儿女又有几人还健在?然而,肉体虽逝,精神却永恒。他们的伟大形象妇孺
皆知,他们的英雄事迹口口相传: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是英雄!邱少云烈火焚身若等闲,
是英雄!人生也有涯,何人能有彭祖之寿?然而英雄的精神却能汇聚为一个民族的精神,
薪火相传,代代不息。如今,抗美援朝精神已由先烈前辈传至吾辈青年手中,这是荣耀,
更是使命与责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战,但挑战又何其相似!先辈需保卫国家安全,守护来之不易的
和平果实,而吾辈青年又何尝不需保卫国家安全、捍卫和平?今日之中国,虽已是盛世,
但挑战犹在。见不得人好,是如今世界上不少政客的心态。只要这种心态在,他们就会在
鸡蛋里挑骨头,疯狂打压中国。而我辈除了迎接挑战,别无选择,而迎接挑战,最好的方
式就是铭记历史,吾辈青年应如先辈一般爱国、奋斗、无惧无畏,让他们身上的抗美援朝
精神不朽!
吾辈青年应如何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一言以蔽之:做实在事,做实在人。70 年前,
人们听不到什么豪言壮语,只能看到志愿军征兵处人头攒动。那 19.7 万多名烈士有几人留
下了豪言壮语?他们就像深海中的鱼族,不曾言语,只燃烧自己,为漆黑一片的海底带去
光明。吾辈青年,正该如此!一如明代散文家袁宏道所言:“大抵世上无难为的事,只胡乱
做将去,自有水到渠成日子。”以切切实实的觉悟踏踏实实地干事。吾辈青年若如大喇叭一
样,终日嚷嚷,务虚不务实,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祖国把重任交付到青年一代肩头,吾
辈青年当沉潜下来,精进进取,让实力说话。唯有实力可以让那些总想着打压中国的政客
闭嘴!
张载有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胞物与,家国一体。祖国遇到的挑战,就是每
一个国人面临的挑战,每个人都是祖国的一分子,没有人是一座孤岛。70 年前,鸭绿江纷
飞的战火未烧到南方的骑楼,未烧到西边的坎儿井,但全国上下没有人做事不关己高高挂
起的看客。抗美援朝的胜利,是志愿军的胜利,更全体中华儿女的胜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新一代的青年,新的使命,新的挑战。70 年前的英雄儿女
扛起了时代的重任,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而今,时代
的炬火沿着历史长河传递,吾辈青年,有着新的使命。
精神永恒,挑战永新,使命永远。
写作考场作文,第一要紧的事情是符合题意。本文在这点上处理得很好,不仅扣住命
题材料——抗美援朝,点出抗美援朝精神的实质,也扣住“校团委征文活动”这一交际语
境,交代了自己是青年学子的身份。此外,文章还扣住了“铭记历史,迎接挑战”这一主
题,始终围绕主题展开议论和抒情。当然,这篇作文的文脉思路也比较清晰,首先点出铭
记历史的实质,再交代当代青年将面临的挑战,最后回答迎接挑战的措施与决心。逻辑清
晰,这是考场写作第二要紧的原则,考生也把握到位。既符合题意又逻辑清晰,再加上情
感饱满,颇有见地,自然能获取高分。
从“八省联考”佳作看高考作文高分攻略
佳作 2
活成一束光
赵树红
有这样一些老兵,他们上过朝鲜战场,却在回归桑梓之后默默无闻地生活着。
“好歹上过战场杀敌,冒着生命危险为民而战,干吗不向国家要点荣誉、奖励什么的?”
不少人对他们的选择充满了疑问。可他们依旧缄默不语。
数年前我听过不少这样的话,只是年幼的我尚不能理解。时至今日,再回想起这些话
时,我陷入了沉思。这些老兵不向国家提要求,是因为没有立下像黄继光、邱少云那样的
战功而不好意思?还是因为淡泊名利,甘愿平凡?我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我们应该对他们心怀敬意。
与我们所熟知的战斗英雄相比,这些老兵确实显得平凡。他们没有邱少云忍受烈火的
决绝,没有黄继光堵住枪口的英勇,也没有像其他英雄般战功卓著、威名远扬。可是,在
志愿军给朝鲜带来的和平之光中,有着他们自己的一束光。这束光看起来微弱渺小,但多
了也便照亮了大地,温暖了世界。
时代在不断前进时,总会有英雄出现,他们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但推动时代巨轮前
进的人不止有英雄,还有着无数平凡人。他们也在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发出自己的一束光,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这些老兵不正是如此吗?年富力强时,毅然奔赴战场,为保家卫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
力量。290 多万志愿军,有 30 多万英雄功臣,可更多的是剩下的 200 多万平凡的战士。他
们同样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雄可歌可泣,平凡的战士亦不可或缺!
这份敬意他们有资格得到。
在 14 亿中国人当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平凡之人?有多少人正在不屈不挠地坚持梦想?
有多少人正在顽强不屈地直面挫折?这些人是你,是我,是他!我深知,古往今来出类拔
萃的永远是少数,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凡人的力量与
功绩就等于零。时代之进步不必在我,时代之进步必定有我!
我现在还清晰记得一位老兵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自己咋样不要紧,国家咋样才最要紧。
不是吗?21 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繁荣的时代。可这个时代也是波诡云谲,暗流涌动
的。贸易战、科技攻关战、疫情防控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危机
和挑战。战胜这些困难不仅需要英雄,也需要无数平凡之人去发光发热,迎难而上,凝聚
时代伟力。
铭记历史,迎接挑战。当每一个平凡之人都活成一束光时,我相信中国将是一轮喷薄
而出光芒万丈的太阳。
切中命题的主旨,选择独特新颖的角度,表现出思维的独特性,也能达到让阅卷老师
耳目一新的效果。这篇考场佳作之所以能从众多求稳、求妥的议论文中脱颖而出,其独特
的角度功不可没。文章以人们对默默无闻的抗美援朝老兵不向国家要荣誉的做法感到不解
起笔,接着在与大家熟知的战斗英雄们的对比中,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并自然转述到所有
平凡人在时代发展进步中的作用。结尾又指出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每一个平
凡之人都活成一束光,升华了主题。文章选择抗美援朝老兵这一角度来论述自己的感受与
思考,构思别致,逻辑清晰,赢得高分便顺理成章。此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
真挚”,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基础性要求。在高考作文的评判中,阅卷老师把文章能否
做到“感情真挚”作为一个重要的判分依据。情感虚伪甚至矫揉造作,是不可能获得高分
的。这篇文章对抗美援朝老兵默默付出的充分肯定、对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信心、对自
我价值的思量等,都倾注了真情实意,使得文章的语言颇有感染力,令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