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名师课堂:鲁迅小说叙事视角对写作的启示
鲁迅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批判思想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茅盾先生曾
经说过,“模仿是创作的第一步”。然而鲁迅小说思想的深刻性与当时的时代有着必然的联
系,作为中学生,受到生活阅历限制以及社会背景的不同,学生的记叙文不太可能有鲁迅
小说那般思想深刻,直指社会的弊病。但学生可以尝试从鲁迅小说的叙事视角出发,把握
住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并加以模仿,也能使自己的文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以“我”之谓,写“我”所闻
小说的叙事视角中较为常见的视角即为第一人称视角。小说由“我”来讲述自己的故
事,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文本中,“我”可以对发生的事件表达自己带有主
观性或局限性的看法,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对“我”的看法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和理
解。魯迅先生似乎偏爱第一人称经验视角,他的作品以“我”为故事的叙述者有很多篇。
如小说《孔乙己》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咸亨酒店不仅是展示孔乙己形象的舞
台,也是展示普通民众的看台,孔乙己的穷酸迂腐、骄傲自负以及现实社会对“苦人”的
凉薄都借助“我”的眼睛一一展现出来。小说《祝福》中依旧是“我”——一个小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不同于《孔乙己》中的“我”几乎是纯粹的故事记录者,《祝福》中的“我”
既是祥林嫂悲剧人生的见闻者,同时也是在施害者和受害者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唯一的清
醒者,本文的主题——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毒害以及小资产阶级的软弱也就在“我”一次次
地强调“决计要走了”中凸显出来。鲁迅先生小说中的“我”,或成为故事的叙述者,或成
为主人公形象的衬托者,或成为文章主题立意的深化者。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展
开,让读者感觉这个人物、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从写作角度看,更便于场面的转换和
情节的推进,并且还可以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更自由地融合,使小说结构更为集中、
紧凑。
学生的记叙文以第一人称来表达还是比较常见的,大部分学生往往习惯从自己真实生
活中的见闻入手。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如果仅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学习生活入手,
内容易流于肤浅,不够新颖。我们尝试着从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寻找一点启发,鲁迅先生小
说中的“我”不是真实生活中的鲁迅,“我”的身份是随小说内容需要而不断变化的。学生
不妨在记叙文写作中也改变一下“我”的身份并以此推进。比如“我”可以化身为一个婴
孩,着重写“我”感受到不同的成人对“我”的态度,以此探讨儿童的教育问题。“我”是
一只鼻孔里插了根塑料管的海龟,着重写“我”见证同伴因废物垃圾死亡的心路历程,以
此探讨环境污染对自然的危害。“我”是一座戏台,“我”见证了文化的继承或衰亡,见证
了世事变幻和沧桑。“我”是一个渡口,“我”见证了人情的冷暖、离愁别绪……跟鲁迅先
生小说中的“我”一样,在记叙文中,“我”所指为谁,关键还要看文章的主旨立意要表达
什么,从哪个视角入手才能更新颖独特。
二、以“他”之谓,写“他”所见
小说中以“他”作为叙事视角的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全知全能叙事视角。故事的叙
述者并非小说中的某一角色,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客观地叙述情节、事件,介绍人物。
小说的叙述者甚至可以对小说中出现的任何人的心理状态、任何事件的细节发展都无所不
知。这样的叙事视角既能完成对宏观场景、事件的描写,也能实现对微观人物意识、心理
的叙写。如小说《阿 Q 正传》中作者将阿 Q 在未庄面对不同阶级地位的人表现出来的蛮横
与卑怯、正经与流氓、保守与激进、中庸平和与武力主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
者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全方位地、细致地描写了阿 Q 的“精神胜利法”,让读者不仅对当时的
国民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似乎能在身边人甚至自己身上找到阿 Q 的影子。第二类即为第
三人称叙述模式。此处所说的第三人称,以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为出发点,只着眼于叙述
者的所见所闻,更注重故事叙述者的情感体验,属于有限视角。鲁迅的小说《白光》的叙
述视角就是比较典型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白光》的主人公陈士成是一个久经考场的老童
生,但连续考了 16 次,“金榜题名”依然只是幻想,终至精神完全失常,最后在想象中财
宝的白光的引诱下跌入河中,淹死在河里。小说从陈士成的视角入手,着重于描写他在看
到考试放榜结果后的心理反应——精神信仰失去之后的惶惑,以此来揭示封建社会读书人
的悲惨命运。如果是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入手,大篇幅地写人物内心的感受,就不会有这
样真实的效果。
以“他”或直呼其名入笔来写记叙文相对而言模仿比较容易,在此不再举学生作文例
子赘述。不过笔者更加欣赏在记叙文写作中以文章中的一个角色第三人称来行文,虽然不
如全知全能视角随心所欲,但叙述视角确定,文章内容相对集中,文章的主题也就能更好
地凸显出来。而且,相比第一人称有着很强的主观性,文中某个角色的第三人称视角更容
易让读者和作者站在同一位置上客观地看待角色、看待事件,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三、“他”“我”并叙,所思互见
鲁迅的小说不局限于仅采用一种叙事视角,在一篇小说中也可能是多种视角共同出现,
如小说《狂人日记》。小说的开头部分以第三人称叙述者的角度交代故事的背景,而正文部
分则是以狂人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以“狂人”的自述突出表现“狂人”被迫害的形象,
以此来揭示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表达对以封建礼教、封建思想为核心内
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抗争。小说《祝福》虽然是以第一人称来写“我”的所见所闻,但在
叙述故事主体部分祥林嫂从初寡到再寡的遭遇的时候却是以第三人称来表达的 ,这样写不
仅祥林嫂的形象表现了出来,而且借助“我”的视角也深化了主题。视角的转变一改原有
的叙述程式,小说不再平铺直叙,形式上显得灵动、多变,内容也显得更为丰富,表达既
有叙述视角的全面,也可以有第一人称视角的情感融入。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如果恰当使用,
也能增加文本独特的魅力。
当然,多视角的转变对作者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本身没有很强的
语言文字功底,运用多视角转变的方法反而会适得其反,让读者不知所云。如果有清晰的
文章框架,多叙述视角转变就不会成为问题。另外,在鲁迅的小说中没有运用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无论在文章形式还是内容上甚至读者身份上受限较多,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不是很
适合,因此运用并不多见。如果文章采用书信体,那么第二人称就自然合理了,而且“你”
所指代的内容也可以灵活多变——人(古人、今人)或物,而不仅仅局限于读者!
鲁迅的文章因有着独特的魅力而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作为中学生能寻找并发现鲁迅
作品中可以为自己所用之处,移花接木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何愁不成就一片“文”林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