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如何将逻辑思维引入高中作文
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也是通识教育的重中之重,可以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
避免错误的认识、无谓的争论。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学、中学阶段,便将逻辑作为一种必
修的通识教育。但遗憾的是,可以健全人格、本应成为公民基本素养的逻辑教育从未登堂
入室走进校园,已在我国缺席数十年之久。
逻辑教育缺失使得作文成为重灾区——高中生写作以议论文为主,理趣缺失、逻辑混
乱是当前作文常见景象。
忽视思维训练,仅靠单薄的论据堆砌和抒情,很难形成真正合格的议论文章。高考作
文阅卷议论文时,越来越看重概念的界定和剖析、判断分解和归纳、推理或论证的严密性。
将逻辑思维引入高中作文已刻不容缓。本期,我们来看看几位名师的观点和视角。
观 点
逻辑思维助力高中生作文成功
高中生思维的特点,由初步的逻辑思维向深刻过渡——为了提升语文素养,就必须把
握这个发展机遇。在学生作文过程中,特别是议论文写作时,补充一点、充实一点逻辑思
维,会让写作思维严密,语言流畅,议论得法,立意深刻。
在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四中,就有思辨分析和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只是初
步,但是对学生作文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高中生写作议论文主要问题之一,有事例而
无贴切入理的分析;第二是,事例不符合论点,事与论两张皮。
下面针对学生写作的不足,进行思维分析和指正。
例一:以“探索”为题的作文。
屈原投汨罗、司马迁作《史记》、苏轼诵赤壁……古之圣人的好奇与探索之心,引领他
们走完生命的全程,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让他们的名字流传千古。
运用三个事例,是想通过归纳法,得出一个他们同在“探索”的结论。但是在议论过
程之中,学生没有抓住屈原、司马迁和苏轼这几个古人在历史上为什么而“探索”,导致事
例与“探索”论点没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屈原投江不是探索的目的,而是探索联齐抗秦、促使楚国强大这个国策,投汨罗是因
为探索政策没有得到楚怀王同意,失败之后的结果。屈原不是把死当作探索,那是曲解屈
原。司马迁写作《史记》,是他和他父亲的愿望,他探索的是李陵将军孤军深入险境,弹尽
粮绝后投降的事实,应该怎么评价,不是写作《史记》,而是怎么尊重历史和历史人物。苏
轼探索的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不利于百姓的事,而不是颂赤壁,那是被贬后述志之作。
这位同学的第一问题是概念不清、张冠李戴;陈述不清、关系不明。第二问题是举例归
纳推理不出“探索”这个结论,没有挖掘出事例与论点之间必然的逻辑关系。屈原投汨罗
与促使楚国强大;司马迁作《史记》与李陵将军的评价;苏轼颂赤壁与王安石变法是事例发掘
不对,难道他们生来就应该去死,去忍受屈辱吗?
例二:关于生活体验的作文。
学生开头用排比:“有一种生活,你没有体验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经历;有一种经历,
你没有体验过,就不知道低谷的力量;有一种低谷,你没有攀登过,就不知道背后的奥妙。”
开头用排比句,增加气势,富有文采,但是也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法则,不能偷换概
念,不能扭曲命题。文段的第一个命题,空洞无物,玩弄概念,“生活”“经历”加上一个
代词“其中”,“生活”“经历”之间的外延和内涵都有重合的地方,这样使用,确实有重复
啰唆之嫌。第二个命题,“经历”“低谷”与“力量”,没有说明白“低谷”有什么力量,是
逻辑混乱的陈述;第三个命题,“低谷”“奥妙”加上一个动词“攀登”,是承接第二个命题
而来的,有新意,但是语言自相矛盾,“低谷”怎么去“攀登”?
这三句话,应该这样修改:有一种生活,你体验过,才知道曲折的奥妙;有一种奥妙,
你体验过,才知道低谷的迷惑;有一种低谷,你深陷过,才知道奋斗的秘诀。这样一修改,
三句话组成三个命题,形成一个整体,好似推理严密的三段论,一次次深进,得出结论,
而且符合议论文的层层深入论述的方法。
例三:环保和故乡的作文。
学生写作这种文章,往往陷入一个怪圈,一股脑地缅怀过去,留恋青山绿水,否定当
代人的作为和改变,仿佛回到原始社会最好。
现在的工业建设破坏环境,社会发达但污染环境,歌颂古老的农耕时代是桃花源式的
生活,这是文学的一个怀古命题,很多作家喜欢这么写。也可以说是作家的一个批判思维,
但这也是一种泥古的思维倾向。年轻人应该生机勃勃,富有朝气,追求新事物;但是总是歌
颂旧事物,与时代不符合,会阻碍自己的进步。
这样就好像进入一个怪圈,进步和发展是值得歌颂和赞美的,但是这又是破坏古老文
明和环境的行为。作家们赞美古老的桃花源的旧风格,而年轻人应该跟上时代的节奏才能
发展。总是带着这样思维和考虑,不利于学生形成生机勃勃的活力,发展与时俱进的能力,
养成改革创新的魄力。
将逻辑思维引入高中作文,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高中生的小心求证,大胆
推理的语文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策 略
因果分析让作文更富逻辑性
面对优秀的文本,我们总能够发现其清晰的思维脉络,如果我们仔细品读,还可以发
现作者对主题前因后果的推理和判断。如果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可以熟练运用因果思维,可
将使文章构思更富逻辑性,让阅卷老师阅读起来更加明白作者的观点和立意,更加清晰地
把握作者思维品质。由此看来,“因果思维”无疑是逻辑思維的前提和写好作文的重要的基
石之一,对高中生作文中逻辑思维的培养应该从因果思维指导开始。著名特级教师余党绪
也说过,说理就是辨析事物的存在规律和因果关联,必然需要厘清因果关系。
以 2018 年浙江高考作文为例: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
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
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
章。
学会从因果处入手,探究本源。因果思维分析,重在分析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容
易使文章深入下去,闪耀出理性的智慧。特别是现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通过分析论证,
权衡之后,都会形成个人的观点和想法,这种观点和想法,其实是你想表达你的观点和道
理,这个“理”对于审题立意来说就是“果”,这个“果”从哪里来,就要探求本源。
引入因果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他们存在的因果关系,从因果处入手,在探求
浙江精神的形成原因上做溯源分析,就很容易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把个人体验和时代
紧密结合,又可以厘清正是在传统的浙江精神的指引下才会在新时期书写出一段又一段的
浙江故事、浙江传奇的关系内涵,还可以分析出浙江精神的实质以实现浙江精神的传承。
就可以避免空喊时代口号,避免出现高扬旗帜而无思维品质的假大空作文的出现。
除了追溯前因,还可以探究后果。对未来进行大胆的推测和猜想,这种推测和猜想不
是毫无根据、随意推测。尽管结果未必发生,但是我们通过严格的缘因求果分析,通过对
现实的分析思辨过程,得到的结果才会是理性的,富有逻辑的。
作文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活动。优秀的高考作文应该是中学生完善思维的呈现,甚至
是高阶思维的展现,学生出口就是套话、傻话,甚至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这是学生
逻辑思维缺失的表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表
达能力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奠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
从《六国论》看议论文的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最基本的逻辑推理形式。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
的推理,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六国论》突出地使用了归纳推理,且属于完全归纳推理。即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
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
这种推理,若用公式表达,即为:
S1 是 P,S2 是 P
……
Sn 是 P,S1,S2,…,Sn 是 S 类的全部对象
所以,所有 S 都是 P
运用完全归纳推理要获得正确的结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前提中考察这一类
事物的全部对象;一是前提中对该类事物每一对象所做的断定都是真实的。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亦即推理的结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在这一中心论点之下,又有两个分论点支撑:一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说的
是楚韩魏的事;另一个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说的是齐燕赵的事。
在此推理过程中,实际上,较为符合作者所指的“赂秦”情形的仅是楚韩魏三国,若
把握不好说理角度与分寸,就有可能陷入推理不严密、说理不周全、观点不正确的泥潭,
其结论极有可能是偶然的。但苏洵论史很从容,他把齐燕赵三国,虽未直接赂秦,但或“与
嬴而不助五国”,或“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或“用武不终”的史实分别陈述,说异求
同,归拢在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之下。一个“以”字道出了六国的命运是关联在一
起的,不可能“独完”,最终得出“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且严丝合缝,不露痕迹。看起
来,不算非常精准规范的完全归纳,实则通过分析说理,已渐入科学归纳的范畴,指出事
态发展的必然趋势,结论具有较为可靠的确定性。
纵观全文,苏洵把一个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前置了,放在了中心论点的突出位置上,
起到了开门见山、夺人眼球的作用。不愧是论史说理的大家高手。
相比之下,有些文章之所以不够严谨,表面上呈现出来的是层次结构或语言材料问题,
实质上反映的是逻辑推理问题。
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推理严密,是写好说理文的关键所在。
人不讲理,则不能立言;文不推理,便无法成论。
概括分析的本质就是推理。中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不可能回避得了归纳推理的使
用。在讲述现象、列举问题的时候,要善于从个别出发,找出各个部分的特征,阐述部分
之间的联系,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意义。
文章正确的论点,是通过对事实现象不断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才形
成的。我们在议论文中常用的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因果式等结构,都离不开推理。
演绎、归纳、类比的使用,也就成为必然。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归纳推理,首先,必须提高认识能力,具有善于发现的眼光,能
够从简单平常的事实出发,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挖掘出独到的見解。其次,还需要核实
单个材料的真实性,找到材料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尽可能地列举足够充分的事实依据。最
后,推理时,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归纳出高含金量的价值取向或社会意义,给读者以
启迪。
辨别、对话与基本共识——浅谈议论的本质
议论性的文章,自古就有。如两军敌对,开战前常由专人书写“檄文”,声讨敌人罪行,
显耀己方声威;学者之间如果观点不同,常以书信往来论辩,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言语间
讲究分寸、礼仪,而议论的力量丝毫不弱;至于日常生活,闲居聊天,也常常聊着聊着便要
分出个对错,争一个是非,其实就是口语交际中的“议论文”。阐明一个自己深信不疑的道
理,说服一类思想有偏颇的人——这,就是议论的本质。
我们总在议论。那么,议论的本质是什么呢?
议论根植于辨别。辨别出立论的前提、议论对象的内涵与范围,才能有的放矢,从容
议论。如果没有做好辨别就仓促议论,好比不问目的地便一脚油门,无头苍蝇乱撞,或是
一条歧路跑到黑,绝不是正确的做法。比如:“要不要勇敢”这一论题,倘若不设定前提、
内涵、范围,只说“要勇敢”,便成了一句大而无当的空话,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勇敢”
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值得肯定?哪些前提下“勇敢”是毋庸置疑的?哪些前提下应该有
条件地“勇敢”?哪些前提下应该适度退让?是否所有不退让的行为都等同于“勇敢”?
“勇敢”的限度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这些前提、内涵、范围,我们的议论才不至于空洞浮
泛,才能产生议论的力量。
试比较下述观点:
人们都应该勇敢。
在家国大义上,无论身为强者还是弱者都需要勇敢。
勇敢不等于好勇斗狠,而是对正当性的坚持与维护。
很明显,第一个论点并没有对“勇敢”的内涵及适用条件做任何限定,因此表意非常
模糊;第二个论点明确了“勇敢”的一个适用范围,且对“应该勇敢”的人做了区分;第三个
论点通过比较界定了“勇敢”的内涵,围绕这个中心可以展开议论。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曾对“勇敢”做过一番深入的议论:
“看一个人对耻辱采取什么态度,就可以判断他是否勇敢。”
“勇敢或怯懦,乃是形势所造成;坚强或懦弱,也是根据自己外在的表现所决定。”
“为实现理想、著书立说而隐忍苟活的人并没有失去勇敢。”
三句话包含了判断勇敢与否的标准、勇敢在此议论中的适用前提及范围、勇敢的内涵,
从而确立了“我以隐忍苟活为勇敢”的合理性。由此可见,议论不是概念的诠释、意见的
强调,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针对特定对象的辨别与阐述。
议论不是自说自话。除了当面论辩,个人写作中也常常存在假想读者。如苏洵写作《六
国论》,预期读者并非当时的贩夫走卒,而是宋朝统治者,因此一再强调“面对强敌不可用
贿赂的办法苟且偷安”。宋朝自真宗“澶渊之盟”后面对北方政权便多以纳贿换取和平,苏
洵这一观点,正是切中时弊之论。
有时,即使议论双方论及同样的话题,却也未必针锋相对,因为各方对话题的理解不
尽相同。比如议论“自律的力量”这一话题,甲称“自律可以让自己在规律的生活状态里
逐渐强大。”乙则称“每天坚持自律是一种超过自我限度的苛求,不值得提倡”。显然,两
人虽然在争论“自律”,却并非在同一个基础上,因为乙所称的“自律”实际上是“自虐”。
如此议论,除非双方最终就话题的理解达成一致,否则,争执到下个世纪也不可能达成共
识。
结 语
試图以议论服人者,必须格外注意上述三要旨——辨别出立论的前提、议论对象的内
涵与范围,与论辩对手(或假想读者)处在同一基础上,保证说服者与被说服者对话题的
理解一致。议论文可以文采斐然,可以旁征博引,但论理过程的严谨恰切终究是其根本。
逻辑是议论文的骨架,例证是肌肉,辞彩是皮肤。肤质粗糙、瘦弱乏力固然不佳,骨架若
是长歪了甚至中间折断,则干脆立不起来,遑论行走。练习议论文写作,切不可只顾抱着
几本“优秀作文”大背其“精彩段落”,也不能一味堆积起“写作素材”充当“万应锭”,
而要从逻辑、情理等方面斟酌考量论理过程。每逢写作必做如上思考,久而久之,就容易
写出鞭辟入里、情理兼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