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复习 如何破解“文学评论”题 课件(21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复习 如何破解“文学评论”题 课件(21张PPT)

ID:703876

大小:1.51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5-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过文本关,重视文本二,审清题干 --如何破解文学类群文本阅读的那道最新题 型(第9题) 题型变化 9、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 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6分) 创新题-----写文学评论要点。这是本次联考题型 变化最大之一。反套路,是难点。对学生语文素养 考查,显示学生真功夫。 02.理清文本二的主要评论观点 主观题9命题方向:由文本二→文本一。某种程度上来 说,一个是文学理论,一个是文学实践。这道主观题对考 生而言,找得分点是最难的。 方法:看看文本二有什么样的理论要点,然后找文本 一是怎样实践(体现)这样的理论要点的。这样逆行来推 导,就能找到解答突破口,踩准得分点。 03.要有规范答题意识 虽然是反套路题,但是规范答题步骤是 可以“套用”的,如:用小序号标明答题层 次内容,先观点,后分析,即“主要观点+ 文本分析”模式;分析时要结合文本内容, 不能三言两语,太粗线条,答题区间不可 “留白”太多。 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9、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 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如何理解“新世说” 两个得分点: (1)“世说”有什么特点? (2)“新世说”的“新”体现在什么地方? 1、像传统小说,出于稗官,不入流,气派不大。 2、“传闻居多”“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3、文章短小,有点故事,包罗万象。 以上“世说”三个特点,从第一和第二点来看, 《国文教员》算不上,只有第三点,可以靠得上: 文章短小,讲述生活故事,叙事内容众多。 答题:踩准得分点 《国文教员》具有“世说”的哪些特点? 答题:踩准得分点 为什么以“新世说”来评论《国文教员》?这 个“新”做何解读? 和传统的“世说”相比,《国文教员》有何创 新之处? 官方答案: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 (比较笼统) 回归到文本二观点: 1、像传统小说,出于稗官,不入流,气派不大。 2、“传闻居多”“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3、文章短小,有点故事,包罗万象。 答题:踩准得分点 从第一和第二点看,《国文教员》有创新。 由出于稗官发展到记录普通人的普通事; 由“世说”的传闻居多、街谈巷语、无法考证, 发展到对往事人生的回忆短文; 用白话文形式表现,语言有新发展。 《国文教员》体现了作者对“世说”类传统小说的 新理解,是一种“新世说”小说观念的生动实践。 小结: 1、破解的技巧 2、从文本二中找评论要点,文本一中找分析依 据。 3、文学评论的思路: 评论一篇小说,要从哪些角度去评论? 什么是要点? (1)人物(评价个人的形象或性格特点或风格特征,或记 录或评价人物的言行) (2)时代内容(反映时代内容、社会环境、价值取向等) (3)语言、文体或小说观念。 专项训练一 阅读《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的文本二, 说说贾平凹对当今散文有哪些看法? (完成:分层、抓关键词句、明了各层意思) 9. ①丰子恺的形象的呈现都出于作者平时的观察感受, 出于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意, 真实动人。 ②所写都是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 ③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 (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可以看出,文本二的观点就是答题的得分点、突破口。 9. 某中学组织学习名家优秀散文,欲对《丰子恺的人品与 画品》进行评论,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专项训练二 阅读《小学校长》的文本二,说说梁实 秋的“好散文”标准是什么? 是一篇好的散文。 ①文本一注重遣词造句。如写“我”走进校长室时用了 一个动词“猫进”,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我”进校长室时 忐忑不安的心情。 ②文本一符合散文“简单”的特点。语言表述简洁干脆, 没有过多的描绘;构思上,重点写校长的三次讲话,行文 没有横生枝节。 ③文本一语言亲切自然。如运用“人家”“馍馍稀饭” 等口语,以平常的语言表达校长训导的内容,亲切自然, 又不失谆谆教导之意。 专项训练三 (武汉武昌一模《套不住的手》) 说说老舍先生读赵树理《套不住的手》, 有哪些收获? (完成:分层、抓关键词句、明了各层意思) 9. 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 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 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 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 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 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 形象。 ④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 “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 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