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复习考前冲刺:建党百年作文系列(写作技巧+精编素材+真题展播+范文参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1 高考全国卷地区 4 月联考丙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文人画,在世界艺术史上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关于它的起源,因标准不一,说法也就不同。如 将之理解为文人作画,其起源就要追溯到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王维等;如果将作画的目的理解为遣兴适 意、抒情自娱和托物言志,并提出评判主张,从而形成一种绘画思潮,并且冠名直接与文人相关而称作士 人画,其始者就只能是北宋的苏东坡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苏东坡在绘画史上的作用,正如他在中国文学史、书法史方面一样。因为他的士人 画即文人画观念的提出,使中国绘画发展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讲文人画发展过程中曾起到重 要作用的人物时,几乎都集中注意到三个人:宋代的苏轼、元代的赵孟頫和明代的董其昌。有的论者说苏 轼“这种以高逸人品为核心的‘不可荣辱’之艺术精神,经后人不断实践,至明董其昌,发展为文人画论 的重要原则,成为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但是,苏、赵、董三人的文人画理论是非常不同的,他们的审 美旨趣、创作实践更有明显的区别。客观上三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不同,主观上其个人的思想性格甚至 道德人品的差异也很大。尤其是在“高逸人品”和“不可荣辱”方面,东坡一生志存高远,心系家国,而 且进退不改其志,荣辱不易初心。道德、文章、人格魅力冠绝古今,人以“坡仙”称之。董其昌仅以书画 为人所知。而董其昌生于晚明,面对内忧外患,阉祸党争,《明史》称其“身自引远”,但在船山弟子章有 汉《景传斋杂记》中,记有董其昌曾为魏忠贤书楹联、匾额、画画事。 苏东坡创导文人画,同北宋绘画发展出现的问题分不开,更同东坡本人的人品、才识和性格分不开。 宋代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引起社会对艺术品的大量需求,加之绘画技艺的成熟,出现了大批以售 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为满足市场需求,职业画家不仅创作题材受到约束,主观意愿的发挥也相对减少,画 法因此也落入模仿、习气和程式化。《图画见闻志》记袁仁厚得前代画家画样而作画成名,当然属于模仿甚 至抄袭。《画继》记刘宗道每创一稿,便画数百本出售,自然也使千图一面,趋于雷同。名画家赵昌的“折 枝花”,也多从“定本”中来,必然有程式化倾向。这种情形下,促使要按己意创作,以及题材、画法不 受需求影响,甚至把诗文意趣引入画中,把书法用笔施于画法,以遣兴抒怀、托物言志为目的的文人画应 运而生。 而当时有条件创导文人画主张和理论的人物,只能是苏东坡。因为北宋虽然有不少文人能画,如郭忠 恕、文同、王诜、李公麟等,其艺术水平之高甚至不让当时最好的职业画家,但未见其有关审美主张的论 述。东坡则不然,他学识渊博,文、诗、词、书法诸艺术门类都具有极高的造诣,而且东坡还将自己的诗 文书法艺术思想,融会贯通到他的艺术创作理念中,实现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审美创新理想。 (摘编自王连起《故宫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里的文人画历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人画在世界艺术史上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这种“独特”表现为只能由苏东坡创导。 B. 苏轼文人画观念的提出,促使绘画发展方向改变,从此画家开始有意识地按己意进行创作。 C. 画家的技艺与人品同等重要。因董其昌为巨奸魏忠贤作画,故其作品难以与苏轼相提并论。 D. 画家的个人学识、审美主张及创新意识尤为重要,这些方面苏轼在同时代画家中体现鲜明。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由文人画的起源入笔,引出“苏轼与文人画”这一论题,并揭示了下文论述的方向。 B. 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苏轼在文学、书法与绘画方面的对比,突出他对绘画史的影响。 C. 文章第五段以袁仁厚、刘宗道、赵昌等职业画家为例,从反面论证文人画在北宋出现的必然性。 D. 文章大体上采用总分结构,从不同的层面多角度阐述了文人画新思潮由苏轼来创导的一些缘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画论与文中苏轼创导的“文人画”内涵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之外者,化机也。(郑板桥《画竹题记二则》 B. 画中含有文人之趣味。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陈师曾《中国绘画史文人画之价值》) C. 夫画有六要: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荆浩《笔法记》) D. 画之逸格,最难为法。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这种‘独特’表现为只能由苏东坡创导”错,原文是“而当时有条件创导文人画主张和理论的人物, 只能是苏东坡”,可见,原文是说有条件创导文人画主张和理论的人物的只能是苏东坡,并不是说中国文 人画这种“独特”表现为只能由苏东坡创导。 B.“从此画家开始有意识地按己意进行创作”错,原文是“他的士人画即文人画观念的提出,使中国绘画 发展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时有条件创导文人画主张和理论的人物,只能是苏东坡”,可见, 原文是说苏轼文人画观念的提出,促使绘画发展方向改变,但是并没有说从此画家开始有意识地按己意进 行创作。 C.“因董其昌为巨奸魏忠贤作画,故其作品难以与苏轼相提并论”错,原文是“主观上其个人的思想性格 甚至道德人品的差异也很大。尤其是在‘高逸人品’和‘不可荣辱’方面,东坡一生志存高远,心系家国, 而且进退不改其志,荣辱不易初心。道德、文章、人格魅力冠绝古今……董其昌仅以书画为人所知”,可 见,原文是说董其昌在“高逸人品”和“不可荣辱”方面方面比不上苏轼,从而证明苏、董二人的文人画 理论非常不同,审美旨趣、创作实践更有明显的区别,原文没有说董其昌作品难以与苏轼相提并论。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通过苏轼在文学、书法与绘画方面的对比”错,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通过举董其昌 的例子,并把苏轼和董其昌二人思想性格甚至道德人品方面的不同作对比,突出苏轼对绘画史的影响。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这是古代绘画“六要”,即对绘 画创作提出的六个要求。而文中说苏轼创导的“文人画”内涵是为遣兴适意、抒情自娱和托物言志,并提 出评判主张,并且冠名直接与文人相关而称作士人画。选项只是绘画说“六法”,并没有涉及文人绘画的 目的是遣兴适意、抒情自娱和托物言志等。 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 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即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唐明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 年 2 月 11 日) 材料二: 南京布贴画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决定:用布贴画演绎二十四节气,开设“妙 ‘布’可言”画民俗公益课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22 个节气,也是“妙‘布’可言”画民俗之二十四节气课程的第 22 节课。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比如,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北方地区,则 有每年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于是,非遗布艺传承人祈竞就把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用在了冬至这幅布贴画的 创作上。选了一个直径 20 厘米的圆形材料,用一块木头纹理的布料制作成面板。画面中间有一个装肉馅的 盘子,面板上有包好的水饺、刚刚擀好的饺子皮、擀面杖,还有制作馅料的葱和香菇等。一道道制作工序 后,平日里闲置的碎布料变成了一份秀色可餐的“美食”。 活动推出后受到大家关注,特别是青少年很喜欢这个“神奇课堂”。布贴画让青少年深刻了解了中华 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有助于他们增强文化自信。青少年学习布贴画, 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成为美育的重要方式。 (摘编自《二十四节气,用古老智慧温润现代生活》,《光明日报》2020 年 12 月 21 日) 材料三: 赖蕾,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章鲁村侗家女。她继承传统印染技艺,又引入现代技术创新,实现了二十 四节气都能印染的技术革新。 赖蕾对织布、染布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习的经历,更是让赖蕾对蓝靛染等传 统手工艺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和执着。 在赖蕾的手工布作坊里,挂着温度计和湿度仪,一旁的赖蕾在一张名为“蓝染日记”的纸上熟练地记 录着各种数据:气温、湿度、水温、染缸材质、pH 值……通过连续 3 年的数据积累,从靛泥的选择,到染 缸材质的选择,再到染布的天气、水温、湿度等,赖蕾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正是有了这些数据 做支撑,才有了她在一年 24 个节气印染的信心。赖蕾发现在不同的温度和气候条件下所染出来的蓝色都会 有所不同,于是就分别在二十四节气时将布染出了 24 种不同的蓝。 寻找与制定中国自己的蓝靛染色谱,是赖蕾做二十四节气染的初衷。“我想让后来人少走弯路,能够 实现蓝靛染稳定的可复制性,即便是在不同的季节,有了相同的数据支持,都能染出同样色调的布匹。” 说起自己与其他染娘不同的地方,赖蕾觉得是把一项纯粹靠经验的传统技能,转化为可以用科学数据进行 监测和控制的工艺。问起为什么能染出与众不同的蓝色,她淡淡地回答:“用心而已。” 赖蕾创新制作的“靛蓝 24 个节气”土布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博物馆评价其承袭传统理念与工 艺制作技术,兼具科学、艺术与审美价值。 (摘编自《贵州榕江侗家蓝靛染技师赖蕾一染出二十四节气蓝》,《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5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会面临如何对待本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的问题,我国有解决这一问题的顶 层设计。 B.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专门针对青少年开设“妙‘布’可言”画民俗公益课堂,这一“神奇课堂”获得青少 年的青睐。 C. “二十四节气蓝”是分别在二十四节气时将布染出的 24 种不同的蓝。是在不同的温度和气候条件下所 染出来的。 D. 蓝靛染技师赖蕾创新制作的“靛蓝 24 个节气”土布是印染技术革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兼具科学、艺术 与审美价值。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布贴画演绎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四节气蓝”的制作都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的生动案例。 B. 材料二中祈竞的布贴画活动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也为“五育并举”中的美育提供了 新的借鉴。 C. 材料三中赖蕾对蓝靛染等传统手工艺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和执着,这是她能够成功制作“靛蓝 24 个节 气”的主要原因。 D. 材料二和材料三表明。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仍可活态传承,温 润现代人的生活。 6. 如何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C 6. ①国家角度:制定策略,彰显引领作用。②教育角度:强化教育,树立文化自信。③方法角度:依靠科 技,专心执着,创新传承路径。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专门针对青少年”分析错误,原文材料二第一段是:南京布贴画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南京市 民俗博物馆决定:用布贴画演绎二十四节气,开设“妙‘布’可言”画民俗公益课堂。并没有说是专门针 对青少年开设的。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C.“材料三中赖蕾对蓝靛染等传统手工艺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和执着”,原因分析不正确,根据材料三第 4 段“问起为什么能染出与众不同的蓝色,她淡淡地回答:‘用心而已。’”可知“用心”是赖蕾能够成功 制作“靛蓝 24 个节气”的主要原因。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可知三则材料分别从国家角度、教育角度、方法角度三个方面说明了“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 根据材料一“对于这个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即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可得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家角度上,要提供 思路,制定策略,彰显引领作用。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布贴画让青少年深刻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精湛的传统手工 技艺,有助于他们增强文化自信。青少年学习布贴画,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成为美育的重要方 式”,可得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教育角度上,要多组织此类教育活 动,强化教育,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根据材料三第二段“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习的经历,更是让赖蕾对蓝靛染等传统手工艺有着与众不同 的理解和执着”和第四段“问起为什么能染出与众不同的蓝色,她淡淡地回答:‘用心而已’”,可知要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法上要专心执着;根据材料三第四段“说起自己 与其他染娘不同的地方,赖蕾觉得是把一项纯粹靠经验的传统技能,转化为可以用科学数据进行监测和控 制的工艺”,可得出,方法上要依靠科技,创新传承路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抹不去的乡愁 丁玲 说起乡愁,就不能不说起小时候。 因为穷,我很小就开始帮母亲干家务。那时候没有煤;烧的是麦草,拉风箱是每天必须要干的,姐姐 身体弱,弟弟小,拉风箱自然就轮到我头上,一只手拉不动,就两只手抱着拉,要是风箱收拾得不利落还 得使劲拉,一顿饭下来,胳膊又酸又疼,还不敢吱声,母亲脾气不好,稍有不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 也是因为穷,父亲为了能让我们都吃饱肚子,每次磨面的时候都会多磨几遍,然后把前三遍的白面收 起来,剩下的黑面收在一起,母亲做饭时半碗白面加一碗黑面和成硬面,用擀面杖擀成案板大的一张,切 成面条,等锅里的洋芋煮烂的时候下进去,一年四季洋芋煮面条是吃得最多的。可那个年代也只有洋芋可 以养活人,于是洋芋鱼鱼、洋芋饼子、洋芋饺子、烧洋芋、烤洋芋,母亲变着法儿给我们做洋芋吃,才让 我们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不至于挨饿。 还是因为穷,我要干许多活,放猪、放羊、割草、拔芨芨草、割麦子、打场……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 有每个季节的活。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姐弟俩放一头猪,而我一人放一头,回去的时候还要捎带割一筐猪 草。那时候的庄稼收完后是不犁地的,麦茬地便成了放羊的好地方。每天天不亮就被母亲叫醒的我赶着羊 群深一脚浅一脚地到了麦茬地里的时候,整个鞋早就被露水打湿了,好不容易等到太阳出来,找个不长草 的田埂学着父亲的样子点上一堆柴火,坐在火堆旁,边烤火边烤鞋子,湿透的鞋子上一会工夫就开始冒热 气,这时的脚是最难受的,于是干脆把鞋子脱掉放在火堆旁烤,两只手抱着脚焐着,焐着,要好长时间脚 上才会有知觉。等到鞋烤干了,脚也焐热了,羊也吃饱了。 这时还要去拔田埂上已经长饱的芨芨草,拔芨芨草可是个技术活,拔不好芨芨草会把手割破,为了回 去少挨骂,我想尽了办法,终于找到了一个小窍门,从芨芨草的最靠近根部的地方下手,两只手上都要把 劲用饱,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斜着拔,这样不但快,而且芨芨草还不断,每天羊群回家的时候,我拔的芨芨 草总是最多,看着别的孩子羡慕的眼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人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为了能吃饱肚子,我们只能听父母的话不停地干活,那些受过的苦,受过的 罪,在当时都不算什么,甚至根本没当回事,那么苦的日子,我们照样能活得很开心,三五个伙伴,夏天 抓石子、跳方格、捉迷藏、偷偷去河坝里洗澡。冬天踢毽子、玩鸡毛信、木头传电、打尜尜……还有很多 能说出来用字却没法打出来的游戏。 从学校到家的半路上有一个大坡,这个坡在冬天便成了我们的滑雪场,这是个考验人胆量的游戏,通 常是由几个胆大的孩子领头才能玩的。最前面的孩子双脚并拢先蹲下,后面孩子也蹲下抱住前面孩子的腰, 以此类推越多越好,一切准备就绪后,站在边上看热闹的孩子用力往前一推,随着惯性抱在一起的孩子们 尖叫着往坡底滑去,越滑越快,越快越危险,遇上弯道,后面没抱紧的孩子就会被甩出去,剩下的继续尖 叫着往下滑,领头的孩子要反应敏捷,身体灵活,这样才能安全到达坡底,但很多时候等到坡底的时候十 有八九都是人仰马翻的结果,有的孩子裤子扯破了,有些孩子一头扎选雪堆里满头满脸都是雪,鼻涕,眼 泪,哭着笑着,手冻红了无所谓,脚冻疼了也不管。所有的这些童年旧事,几十年后依旧在脑子里记着, 记着记着便成了乡愁,浓浓的乡愁啊! 人就是这样,身边那么多人,记住的多是小时候的玩伴;每天那么多事,记住的总是那些童年旧事: 顿顿那么多好吃的,难忘的却是小时候母亲做过的粗茶淡饭。 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等长大后远离家乡却发现,那些沟沟坎坎,低矮破旧的老屋,屋后的那棵大沙 枣树,村口的涝坝、老仓库,新沟沿上的河白杨、芨芨草,都成了记忆深处永远也抹不去的乡愁。 (节选自《365 读书•精选美文》,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写磨面、洋芋等有关过去生活的回忆,是饥荒年代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浓缩,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很 强的现实意义。 B. 文章写的是“我”的童年经历,母亲稍有不顺便暴打“我”,玩抓石子,捉迷藏……娓娓的叙述中隐藏 “我”的喜、怒、哀、乐。 C. 文章有关“冬天滑雪”的游戏描写充满童趣。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叙述生动。画面 感、镜头感十足。 D. 文章整体结构顺畅,生活气息浓厚,选取的都是真实而平常的生活片段;叙述转换自然,给人一种如水 般的舒缓流畅之感。 8. 文章开篇说“说起乡愁。就不能不说起小时候”,结尾却说“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前后是否矛盾? 为什么? 9. 文章题为“抹不去的乡愁”,主体部分却用大量笔墨叙写贫穷,叙述了放羊、割草等内容,对此你如何 理解? 【答案】7. B 8. 不矛盾。内容上,“不能不说起小时候”是因为小时候的玩伴、童年旧事、母亲做过 的粗茶淡饭记忆深刻,是作者离乡后触发乡愁的凝结点;“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是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 虽然受苦受罪,依然过得很开心。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9. 文章用“因为”“也是因为”“还是因为”来反复渲染贫穷给自己留下的苦难印记,增强了乡愁的厚重 感;贫穷、放羊、割草等苦难记忆与下文童年之乐构成对比,丰富了乡愁的内涵;所写内容与文章标题呼 应,突出了“抹不去”的原因。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娓娓的叙述中隐藏‘我’的喜、怒、哀、乐”分析错误,文中没有体现“我”怒和哀的内容。“那时 候没有煤;烧的是麦草,拉风箱是每天必须要干的,姐姐身体弱,弟弟小,拉风箱自然就轮到我头上,一 只手拉不动,就两只手抱着拉,要是风箱收拾得不利落还得使劲拉,一顿饭下来,胳膊又酸又疼,还不敢 吱声,母亲脾气不好,稍有不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体现了“我”小时候的穷和苦;原文第 5 段“终于 找到了一个小窍门,从芨芨草的最靠近根部的地方下手,两只手上都要把劲用饱,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斜着 拔,这样不但快,而且芨芨草还不断,每天羊群回家的时候,我拔的芨芨草总是最多,看着别的孩子羡慕 的眼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体现了我的喜和乐。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首尾内容结构的能力。 本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作答。内容上,开头“说起乡愁,就不能不说起小时候”引出下文,原文第 2 段“因为穷,我很小就开始帮母亲干家务”,第 4 段“还是因为穷,我要干许多活,放猪、放羊、割草、 拔芨芨草、割麦子、打场”,第 5 段“每天羊群回家的时候,我拔的芨芨草总是最多,看着别的孩子羡慕 的眼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是对童年旧事的回忆;原文第 3 段“可那个年代也只有洋芋可以养活人,于是 洋芋鱼鱼、洋芋饼子、洋芋饺子、烧洋芋、烤洋芋,母亲变着法儿给我们做洋芋吃,才让我们在那个贫穷 的年代里不至于挨饿”是对母亲做过的粗茶淡饭的回忆;原文第 6 段“我们照样能活得很开心,三五个伙 伴,夏天抓石子、跳方格、捉迷藏、偷偷去河坝里洗澡。冬天踢毽子、玩鸡毛信、木头传电、打尜尜…… 还有很多能说出来用字却没法打出来的游戏”,是对小时候的玩伴的回忆。从原文结尾段“等长大后远离 家乡却发现,那些沟沟坎坎,低矮破旧的老屋,屋后的那棵大沙枣树,村口的涝坝、老仓库,新沟沿上的 河白杨、芨芨草,都成了记忆深处永远也抹不去的乡愁”,可知小时候的这些回忆,是作者离乡后触发乡 愁的凝结点。而结尾的“‘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是因为小时候不识愁滋味,虽然受苦受罪,但依然过得 很开心,小时候的苦与长大后离家的愁相比较,小时候是快乐的,是没有乡愁的,长大后离家了才有了乡 愁。 结构上,结尾段“那些沟沟坎坎,低矮破旧的老屋,屋后的那棵大沙枣树,村口的涝坝、老仓库,新沟沿 上的河白杨、芨芨草”是对前文回忆小时候的内容的总结,而最后一句“都成了记忆深处永远也抹不去的 乡愁”与开头“说起乡愁,就不能不说起小时候”相照应,是对长大后的乡愁与“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 的进一步解释说明,首尾呼应。 据此分析可知,文章开篇“说起乡愁。就不能不说起小时候”与结尾 “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前后并不 矛盾。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文章开头写到“说起乡愁,就不能不说起小时候”,接着分别写到“因为穷,我很小就开始帮母亲干家 务”“也是因为穷,父亲为了能让我们都吃饱肚子,每次磨面的时候都会多磨几遍”“还是因为穷,我要 干许多活,放猪、放羊、割草、拔芨芨草、割麦子、打场……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活”,作 者用“因为”“也是因为”“还是因为”写出了小时候生活的贫穷和自己受过的苦,增强了乡愁的厚重感。 然后作者在第 6 段又写了“我们照样能活得很开心,三五个伙伴,夏天抓石子、跳方格、捉迷藏、偷偷去 河坝里洗澡”,第 7 段写了“很多时候等到坡底的时候十有八九都是人仰马翻的结果,有的孩子裤子扯破 了,有些孩子一头扎选雪堆里满头满脸都是雪,鼻涕,眼泪,哭着笑着,手冻红了无所谓,脚冻疼了也不 管”,表达了小时候虽然贫穷,虽然生活苦,但是苦中有乐,丰富了乡愁的内涵。 这些童年的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事都围绕乡愁写起,与文章标题“乡愁”相呼应,等长大后 离开家乡,这些记忆深处的事已经抹不去了,突出了“抹不去”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至,字言几,真定人。七岁而孤.,鞠于飞龙使李知审家。幼沉静好学,能属文,及长,辞华典赡。 举进士,释褐将作监丞,通判鄂州。太平兴国八年冬,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会建秘阁,命兼秘书监, 选三馆书置阁中,俾至总之。至每与李昉、王化基等观书阁下,上必遣使赐宴,且命三馆学士皆与焉。至 是升秘阁,次于三馆,从至请也。至道初,真宗初正储位,以至与李沆并兼宾客..,诏太子事以师傅礼。真 宗每见必先拜,至等上表,不敢当礼。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 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至等相率谢。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一 日,上访以灵武①事,至上疏曰:“河湟之地,夷夏杂居,是以先王置之度外。继迁异类,骚动疆場,然 脐不足弭其患,擢发不足数其罪。然圣人之道,务屈已含垢以安亿民,盖所损者小,所益者大。望陛下以 元元..为念,不以巨憝介意。料彼胁从亦厌兵久矣,苟朝廷舍之不问,啖以厚利,縻以重爵,亦安肯迷而不 复讫于沦胥哉?今若复禁止不许通粮,恐非制敌怀远、不战屈人之意。昔唐代宗虽罪田承嗣而不禁魏盐, 陛下宜行此事,以安边鄙。今灵州不可不弃,非独臣愚以为当然,若移朔方军额于环州,亦一时之权也。 或指灵州为咽喉之地,西北要冲,安可弃之以为敌有;此不智之甚,非臣之所敢知也。”后灵武卒不能守。 咸平元年,以目疾求解政柄,授武信军节度,入辞节制,不允。居二年,徙知河南府。四年,以病求归本 镇,许之。诏甫下,卒,年五十五。赠侍中。至尝师徐铉,手写铉及其弟锴集,置于几案。又赋《五君咏》, 为铉及李防、石熙戴、王祐、李穆作也。至刚严简重,人士罕登其门。 (节选自《宋史•李至传》) [注]①灵武:即灵州。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 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 B. 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 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 C. 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 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 D. 诏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 勿饰/当仁之让/副予知子之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文中指幼年光父,如《光武帝纪上》“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 B. 宾客,春秋、战国时期多用来称他国派来的使者。文中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 C. 元元,意思是善良可怜的众人,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和“黎元”同义。 D. 节度,官名,吴国孙权始置,掌管军粮,唐以后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至出身孤苦,文才出众。李至七岁成为孤儿,小时候就擅长写文章,长大之后文辞华美,用典丰富。 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曾任参知政事。 B. 李至为人端良,深受倚重。朝廷组建秘阁,皇帝让他兼秘书监,主管选书事务,并诏令太子以师傅之礼 对待李至和李沆,李至谦逊上表不敢当礼。 C. 李至直言上书,谋略深远。皇上访求灵州战事,李至上书主张屈己安人,怀柔远方,认为禁止通粮是错 误的,不赞成调动北方军队在环州驻防。 D. 李至拜师学习,性情简重。李至曾拜徐铉为师,为感念师恩,手写徐铉及其弟弟的文集。因为人刚强严 谨、简朴厚重,有名望的人很少登门拜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圣人之道,务屈已含垢以安亿民,盖所损者小,所益者大。 (2)昔唐代宗虽罪田承嗣而不禁魏盐,陛下宜行此事,以安边鄙。 【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然而圣人的做法,一定是使自己委屈、承受屈辱来安抚天下百姓,这样受损失的人少,受益的人 多。 (2)从前唐代宗虽然怪罪田承嗣但并没有禁止魏盐,陛下应该施行这样的事,来安定边境。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旁稽”的宾语为“古训”,所以在“训”后断开,排除 B、C;“当仁之让”的谓语是“勿饰”, 所以在“勿”前面断开,排除 D。整句话的翻译为:皇上下诏回答说:“我博考古训,创建承华殿,择选 端正善良的人来辅佐太子。凭借你们的德行名望,委托你们来调教辅佐他,是想要用谦和虚心的品质来勉 励他,因此才在礼节上(和以前)有所不同。你们要当仁不让,这才与我器重你们的心意相符。”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文中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是错误的。文中指太子的老师。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为感念师恩,手写徐铉及其弟弟的文集”是错误的。由原文“至尝师徐铉,手写铉及其弟锴集,置于 几案”可知,只是说他手写了徐铉及其弟弟的文集,并没有说是感念师恩。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屈己含垢”,使自己委屈、承受屈辱;“安”,安抚;“益”,受益。第二句话 的得分点为:“罪”,怪罪;“宜”应该;“边鄙”边境。 【点睛】参考译文: 李至字言几,是定真人。李至七岁时父亲就死了,寄养在飞龙使李知审家。李至年幼时沉静好学,能 写文章。长大后,他的文章文辞华美用典丰富。中进士后,入官任将作监丞,又做了鄂州的通判。太平兴 国八年的冬天,李至被授予右谏议大夫、参与政事管理。恰逢(朝廷要)建立秘阁,让李至兼任秘书监。 选择三馆中的书籍放置在秘阁中,让李至总管这件事。李至每当与李昉、王化基等在秘阁中看书,皇上必 定派遣使臣赏赐宴席,并且命令三馆学士都来参加。到这时,秘阁的地位提升到仅次于三馆,是听从李至 的请求。至道初年,真宗刚被立为太子,(皇上)让李至与李沆一同兼任太子宾客,下诏让太子以师傅的礼 节对待他们。真宗每次面见必定首先下拜,李至等人上表,不敢承受这样的礼节。皇上下诏回答说:“我 博考古训,创建承华殿,择选端正善良的人来辅佐太子。凭借你们的德行名望,委托你们来调教辅佐(护 调:调教辅佐)他,是想要用谦和虚心的品质来勉励他,因此才在礼节上(和以前)有所不同。你们要当 仁不让,这才与我器重你们的心意相符。”李至等人一同谢恩。真宗即位之后,授予李至工部尚书、参知 政事。有一天,皇上咨访灵武一事,李至上疏说:“河湟这个地方,少数民族和汉人杂居,因此先王没把 它放在考虑的范围内。相继迁来不同的民族之后,边疆出现骚动的情况,即使奸佞可悲之人的下场也不足 以消除他们造成的祸患,罪行之多数不胜数。然而圣人的做法,一定是使自己委屈、承受屈辱来安抚天下 百姓,这样受损失的人少,受益的人多。希望陛下您以百姓为念,不把这些恶人放在心上。估计那些被胁 迫作乱的人也厌恶战争很久了,如果朝廷放弃对他们的问罪,而是给他们丰厚的利益和爵位,他们也怎么 肯执迷不悟而最终受到牵连呢?如果现在再禁止不让他们通粮,恐怕不是控制敌人,让边境的百姓安定下 来,不用交战而让百姓顺从的办法。从前唐代宗虽然怪罪田承嗣但并没有禁止魏盐,陛下应该施行这样的 事,来安定边境。如今灵州不可以不放弃,并不只是我认为理所当然的,如果把北方的军队调到环州,也 只是掌握了暂时管理的权力。有人指出灵州是咽喉之地,西北的关键,怎么可以放弃它让敌人拥有;这是 非常不明智的,不是我敢想的。”后来灵武最终也没能守住。咸平元年,因为眼部疾病请求解除官职,朝 廷授予他武信军节度使,他入朝请求辞去节制,但没有被允许。过了两年,调任河南府的知府。咸平四年, 因为生病请求回到自己的家乡,得到允许。朝廷诏令刚刚下达,就去世了,年五十五岁。朝廷赠与他侍中 的官职。李至曾经拜徐铉为师,亲手抄写徐铉及其弟弟徐锴的文集,放到案桌上。又为徐铉及李防、石熙 戴、王祐、李穆作了《五君咏》。李至为人刚强严谨、简朴厚重,有名望的人很少登门拜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南堂五首① 苏轼 其一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其四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哇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②。 [让]①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元丰六 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房,苏轼名之曰南堂。②《汉书•陈平传》说,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破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前两句写江上西山遮掩了一半江堤,此地的亭台楼阁一时间全都朝西,展示了临皋亭依傍西山,俯 临长江的地理形势。 B. 其四前两句作者以山家自居,对自我身份进行了重新定位,艺术地概括了作者带着家人垦殖以自给的艰 苦劳作情景。 C. 两首诗善用对比,如将“台馆”与“南堂”的朝向,“千房”与“五亩”的数量进行对比,暗示了作者 内心的宁静和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 D. 两首诗语言清新自然,作者围绕南堂生活种种感受而写,创造出清幽宁静的意境,由外景转内情,笔墨 流利,浑然天成。 15. 两诗皆用到“南堂”意象,请分析两处意象的用意。 【答案】14. C 15. ①《南唐五首(其一)》中的“南堂”意象:内容上,写南堂建造在西南方向,点明 南堂位置的朝向独特,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一再被贬、远离朝廷后超然尘外的娴静心境;结构上,自然 引出后句卧看千帆停泊,烟波渺茫之景,景中含情,意境悠远。 ②《南唐五首(其四)》中的“南堂”意象:内容上,写建好的南堂足可以待客,说明生活虽然清贫艰苦, 但困厄的家境有了变化,表现了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性情;结构上,引出后句不必为故人频来而担 忧,化用了陈平的故事,增强了诗歌的意蕴。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千房’与‘五亩’的数量进行对比”错误。五亩蔬:孟郊《立德新居》诗:“独治五亩蔬”。苏轼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有云:“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饥寒未 知免,已作太饱计。”“五亩”非实指。“‘千房’与‘五亩’的数量进行对比”理解错误。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事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意思是说独有南堂建造在西南方向,可以卧看千张风帆在浅滩收 起。写南堂建造在西南方向,点明南堂位置的朝向独特。写南堂的独特环境位置,结合注释内容“元丰三 年(1080)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房,苏轼名之曰南堂”分析,以物喻人, 表现了作者的娴静心境。结构上引出后文内容,用特写镜头刻画南堂窗含大江,极目远眺的景色:只见江 中千帆停泊,江面一片烟波渺茫。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景物寥廓的画面。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意思是说还有建好的南堂足可以待客,不愁友人的车马停满门外。 此处主要写南堂的待客作用。前面二句艺术地概括了诗人垦殖以自给的艰苦情景,“更有”二句则从躬耕 自给写到新葺南堂,透露出困厄的家境稍稍之后,有了点变化。在辛苦劳作后,生活有所改善,清贫的生 活中诗人还想着待客之行为,表现了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性情。最后一句化用了陈平的故事,表明 作者由南堂可以待客,不必为故人频来而担忧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的“________,_________”,与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 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写出了情感的心心相印。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认为列子未能达到逍遥境界的理由。 (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主客醉酒后精神解脱、物我两忘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与君离别意 (2). 同是宦游人 (3). 此虽免乎行 (4). 犹有所待者也 (5). 相与 枕藉乎舟中 (6). 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宦”“待”“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瓯塑,俗称“彩色油泥塑”,也称“彩色浮雕”,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也被人们归类于地方 传统工艺美术品。它由我国历史上的漆器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变,其工艺主要是用漆灰堆出各式的花 纹图案,具有浮雕般的艺术效果。所用的原料由桐油、颜料和高岭土捣制而成,( ),给人一种实体 的逼真感受。 温州瓯塑艺术历史悠久,色彩丰富,技法繁多,形象塑造既突出以面为主的高浮雕,又辅之以线相合 的低浮雕,将中西方的绘画技法和浮雕手法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特点。在新时代,瓯塑艺 术被重新赋予了一种美学的品格与理想,如涓涓细流、绵绵情意浸润了人们的心田。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既得油画的色彩张力,又得浮雕的体量感,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层层塑形 B. 它既得浮雕的体量感,又得油画的色彩张力,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层层塑形 C. 它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层层塑形,既得油画的色彩张力,又得浮雕的体量感 D. 它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层层塑形,既得浮雕的体量感,又得油画的色彩张力 18.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C.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9.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7. C 18. A 19. ①“演变”后加“而成”;②“工艺主要”修改为“主要工艺”。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结合“所用的原料由桐油、颜料和高岭土捣制而成”分析,前面讲原料,后面应该讲塑形及塑形给人的感 觉,排除 AB。 比较 CD,后面讲给人“一种实体的逼真感受”,“体量感”与后面内容衔接紧密,排除 D。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把“瓯塑艺术”比作“涓涓细流、绵绵情意”,运用比喻修辞。 A.把“大漠沙”比作“雪”,“燕山月”比作“钩”,运用比喻修辞。 B.“卢家”“莫愁”代指普通人家的男子和妇人,运用借代修辞。 C.“青春作伴”,赋予“青春”人的动作,运用拟人修辞。 D.“欲渡”“将登”,“黄河”“太行”,“冰塞川”“雪满山”分别对称,运用对偶修辞手法。还使用 比喻,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比作“塞川的冰”“满山的雪”。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成分残缺,在“演变”后加“而成”。 语序不当,“主要”修饰“工艺”,“主要”应该放在“工艺”前面。 (二)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归万物苏,踏青正当时。对于过敏体质者而言,必须时刻谨防植物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症又称花粉症,就是指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因接触或吸入致敏植物花粉,身体出现各种过敏 反应的免疫性疾病。花粉直径一般在 30 微米至 50 微米,它们经风传播,在空气中飘散时,极易接触人体 皮肤或进入人体呼吸道内。①__________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类。虫媒花很少经风传播;风媒花的花 粉产量多、体积小、质量轻、容易借风力传播,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一般只有植物蛋白含量高的花粉才会引起过敏。由于花粉所含蛋白质的结构不同, 每个患者对花粉过敏的情况也有差异。同时,致敏本身需要一个过程,患者即使对花粉过敏,通常也需要 经过 1-2 个花粉季节才会出现过敏反应。如果触及皮肤或接触眼睛甚至吸入花粉,都会引发过敏症状。严 重过敏者会发生哮喘、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每句不超过 13 字。 21. 根据上述材料,在春季花开时节,对过敏体质的人预防植物花粉过敏提出两点建议,每点不超过 20 字。 【答案】20. ①植物花粉的传播方式 ②是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过敏原 ③并非所有花粉都会导致过敏 21. ①远离过敏原,花粉季减少外出并关好门窗。②外出时戴口罩、眼镜,穿长袖衣服。③注意合理饮食(少 食高蛋白食物),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解析】 【分析】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处,结合后文“虫媒花很少经风传播”“风媒花的花粉……借风力传播”可知是传播方式,所以横 线处可以填“植物花粉的传播方式”。 第二空处,依据前文“它们经风传播,在空气中飘散时,极易接触人体皮肤或进入人体呼吸道内,”可知 花粉过敏主要是以风为媒介而导致的 ,又说“风媒花……借风力传播”,主语又是“风媒花”,所以横线 处可以填“是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过敏原”。 第三空处,结合“一般只有植物蛋白含量高的花粉才会引起过敏”中的“一般只有”,能够确定前句应该 是“并非所有”, 所以横线处可以填“并非所有花粉都会导致过敏”。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段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它们经风传播,在空气中飘散时,极易接触人体皮肤或进入人体呼吸道内”可知,主要从花粉容 易传播角度采取措施,如远离过敏原,花粉季减少外出并关好门窗;外出时戴口罩、眼镜,穿长袖衣服。 其次,根据“花粉过敏症又称花粉症,就是指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因接触或吸入致敏植物花粉,身体出现 各种过敏反应的免疫性疾病”分析可知,主要从易过敏体质角度防范,要注意合理饮食(少食高蛋白食物), 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无 产阶级政党。这艘“红船”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初心,沿着井冈峰顶、遵义城头、延安宝塔、天安门上的 灯标前行,驶过惊涛骇浪、万水千山,最终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串联成一幅动人心魄的大潮行舟图。 2005 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其概括为“红船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振华中学团委举行“红船印初心”座谈会。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参会,并以 “弘扬红船精神”为主题发言。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弘扬红船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弘扬红船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 1921 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 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 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而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称之为 红船精神。 纵观党史,“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 品格、优良作风的优秀开端,是共产党人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红色基因”。由“红船精神”开始,中国共 产党人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焦裕禄精 神、红旗渠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优质基因。 “红船精神”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传承“红船精神”,重温共产党人烽火岁 月里的革命斗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不仅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中国文化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应对 各种挑战的有力武器,成为能够激发共产党人内在价值自省的精神源泉。 2005 年 6 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 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 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奉献精神是本质,是德政之基。奉献精神的关键在于党的一切决策和措施都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真 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保持根 本性质、恪守根本宗旨、牢记根本使命,才能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 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正是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党由小变大,从弱到强, 推动中国革命在艰难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一条红船见证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创建历程,引领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前进方向,拉 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光辉起点。 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创 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辉煌的成绩,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备考的宏大主题。所给材料共四句话,最后一句话是习总书记提出 “红船精神”的概念,因此写作的关键是考生要能根据前面三句话提炼出“红船精神”。“从此中国出现 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可以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秉承人民至上 的初心”可以概括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而“沿着井冈峰顶、遵义城头、延安宝塔、天 安门上的灯标前行,驶过惊涛骇浪、万水千山”,则可以概括为“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写作中,考生可抓住其中一个内涵生发开去,也可兼及其他内涵,但是不能泛泛而谈。注意要始终扣住“弘 扬红船精神”这一主题,“‘红船印初心’座谈会”这一情境,要体现发言稿的文体特征。为提升论证的 思维层次,可进行深度追问:怎样从一个小巧角度切入?写什么样的初心?“红船精神”与“初心”是怎 样的辩证关系?新时代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应如何弘扬“红船精神”?失却“红船精神”后“初 心”会怎样?等等。文中要能体现大时代中面对宏大主题时小我的个性化思考,要能结合“两个一百年” 这一历史交会点下的热点话题,如“脱贫攻坚”等。拟题时最好用一个对称结构,或使用修辞来拟题,插 入材料关键词,表明自己的观点。 【立意】①红船依旧,精神永恒; ②弘扬“红船精神”,为时代明德育人; ③坚定信念,当好新时代“摆渡人”; ④敢闯实干,奋斗拼搏; ⑤弘扬“红船精神”,赓续千秋伟业。 【素材】(1)理论素材 ①奋斗这一件事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②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 生根、开花。——毛泽东 ③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蜇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董必武 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 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 (2)事实素材 ①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 貌焕然一新。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毛泽东同志称 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董必武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 处皆闻殷殷雷”。 ②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顺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潮流,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 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 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标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风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夏明翰“砍 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周文雍“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进喜“宁 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庆油田”,焦裕禄“活着不能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治好”;改革开放 时期,杨善洲“栽下一棵树,山就会绿一小块,栽下几棵树就会绿一片,我不相信这山绿不起来”,李保 国“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用行动为时代 明德和立功。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