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湖北 2021 届高三语文三模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展示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
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
(1)班级计划举行“美育是一种刚需”主题演讲活动,请以发言同学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
(2)学校校报“美育”专栏向同学们征稿,请你用笔名“子任”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
要求:任选一个写作任务,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1.分析材料。
材料中的第一句话,“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
愉悦、心情舒畅。“水仙花”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面包”指的是人的物质需求。在
拥有两块面包的前提下,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有两层意思:用一块去换而不是用两块
去换,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就是
说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
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用一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形象地表达了在物质追求的同时,
不能缺少精神层面的美的感受与追求这一观点。
第二句强调美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第三句直接讲述了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到重要作用。从材料的指向来看,显然是倡导全
面推广美育。
由此可知,这三句名言的中心词是“美育”。
2.分析任务。
二个写作任务带有各自的情景要求,学生可以结合材料及自身经历谈美育的作用或意义,
提倡或肯定全面推广美育。因为“美育”是一个统笼的概念,在写作时特别需要对“美育”
概念进行分解或具体化,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阐明其作用或意义。
任务(1)设置的情境是“班级主题演讲活动”,考生的身份是“学生”,文体是“演讲稿”,
演讲稿的主题是“美育是一种刚需”。
任务(2)设置的情境是“学校‘美育’专栏征稿”,考生的身份是笔名为“子任”的学生,
要求向专栏投稿。
【立意】
1.美育是一种刚需;
2.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3.人生路上携美同行;
4.用美育为人生铺底;
5.以美育人 时代所需。
【素材】
1.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
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
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
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2.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
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
培养和提升每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3.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
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
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
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
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
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
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
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
活的全部魅力”。
【范文】
美育是一种刚需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育是一种刚需”。“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是久别重逢之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是典雅含蓄之美;“生命给了
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求真理之美。而我们要能体会这种美,就要知道
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这就需要美的教育。换句话说,美育是一种刚需。
美育是一种刚需,它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经历了美的教育,我们就更
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自然万物,
无一不美。东晋的谢安一日在雪际举行家庭聚会,便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
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哥哥的女儿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女
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女诗人谢道韫。试想,由漫天白雪而想到春日飞絮,若非经历了美育的
熏陶,又怎会如此诗意盎然呢。因而,我们需要美育,美育可以让我们在未来庸俗的生活
中留一点浪漫想象。
美育是一种刚需,它能给我们更加健康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
与美相对的是丑。一个人如果能从小接受关于美的教育,那么它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正直、
善良、有责任心的人,成为一个心怀理想和理想主义的人。相反,一个人如果生长在诸如
自私、野蛮、剥夺遍地的环境里,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那
么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坏人,给社会的安宁和谐带来隐患。孟子的母亲就知道学人哭丧是
不美的,学人做生意是不优雅的,而学人读书是美的。所以她在学堂边定居,让孟子学习
礼义教化,经历美育的熏陶。在这种过程中,孟子慢慢成为一个具有高贵人格的大丈夫,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美育是一种刚需,它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积聚与传播。
当今社会,相比于“正能量”,人们似乎更加喜欢“毒鸡汤”。但我仍然要诚恳地说,我
们这个社会需要美育。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
美,什么是丑。我们需要知道,用地沟油是丑,卖假药是丑,给孩子打毒疫苗是丑,官员
贪腐是丑;我们需要知道助人为乐是美,恪尽职守是美,为正义呼喊是美,为人民服务是
美……有这样一个结论:坏人不觉得自己是坏人。经过美育,让人得以知是非善恶,真假
美丑是当今社会的刚需。
于个人,美育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留恋这个世间的美好。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有
独立的精神;于社会国家,美育能够让社会正气安然,安定祥和。因而,美育是对人进行
的一切关于美好的教育,是一种刚需,于人于己,于国于家。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