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 2021 届高三语文三模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央视播出了《经典咏流传》节目,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关注经典的年轻人找来
很多相关作品欣赏阅读;《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也引发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此类活动热
潮;《百家讲坛》《朗读者》《读书》等节目的播出,也很快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
请你就上述这一类社会现象,或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谈谈你的思考、感慨或体验,
并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
内容或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1.审材料。
材料列举了传统经典借助现代传媒而引发热潮的现象,如《经典咏流传》让许多不关
注经典的年轻人欣赏阅读相关作品,如《中国诗词大会》引发各地大中小学此类活动热潮,
如《百家讲坛》等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
此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
(1)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
往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通过流行歌曲、电视节目等拉近了这种距离,从而
发挥现代传媒受大众喜爱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2)人们盲目追随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心态浮躁。传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
如果只因流行歌曲、电视节目等的播出而去关注它,那么,也只是凑热闹,并不能深入了
解其精髓,对传承优秀文化是不利的。
2.审任务。
请你就上述这一类社会现象,或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谈谈你的思考、感慨或体验,
并写一篇发言稿。
文体是“发言稿”,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以及情境意识;内容指向“就上述这一类社会
现象,或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谈谈你的思考、感慨或体验”,可以由自己曾经参加过的类
似活动谈开,谈自己的思考感慨或体验,也可以针对材料的社会现象来谈自己的思考或感
慨。
【立意】1.感受经典魅力也需“借式”;
2.在创新中诠释传统文化魅力;
3.诠释文化魅力,传播中国声音;
4.传播传统文化,做文化的守护者;
5.探寻文化内涵,积极追寻诗意的远方;
6.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素材】1.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看得观众流泪、网友自发探讨,看得年轻人化身“自
来水”为其推广、中学语文老师在开学第一课推荐。牛年新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
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才更新了一期,影响力已足够可观。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
量超 3.2 亿次;在抖音平台,正片剪辑的播放量已超 1.1 亿次。
2.常被形容为“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古籍凭什么在年轻的互联网上掀起巨大声浪,
又凭什么在线下渐成学习风尚?在学者看来,节目在内容上既实现了围绕典籍的多时空讲
述,让观众感受弦歌不辍的传承;也有属于当代的价值表达,让人更确信中华民族深入血
脉的文化基因。在传播上,节目有“化零为整”的过程,即通过多场景、多舞台同述一部
典籍,让数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惊艳了舞台;也为二次传播提供“化整为零”的多个切口,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得到更广泛人群各有机杼的心口相传,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3.随着年轻观众为中华文化传承中“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生机与力量而热泪盈眶,
典籍里蕴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存于书斋和学术研究视野之外的独到观照。随着
历史的生命力、文化的感染力与新技术的生产力相得益彰,秉持守护中华文明生生长流的
初心,《典籍里的中国》正在树起文化节目的新标杆。顾名思义,《典籍里的中国》依托典
籍来讲中国故事,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
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
华典籍浩如烟海,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节
目选择哪些典籍,又如何呈现典籍?仔细拆解围绕《尚书》的 90 分钟内容,节目创作的题
中之义渐渐明晰。
例文
传统与影视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传统与影视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
从《经典咏流传》到《中国诗词大会》,从《百家讲坛》到《朗读者》,诠释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魅力的电视节目,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精妙与厚重,更让我们意识到,
继承传统,方式千千万万种。
是暮鼓,还是晨钟?传承文化应在推陈出新中乘风破浪。
莎士比亚曾说:“推陈出新,是我无上诀窍。”继承传统文化,应让国人看到些新东西。
受神话故事启发的《哪吒》剧组,一改往日业界的旧俗套路。主角哪吒的成长历程,更是
让荧幕前的观众找到了自我的影子。一句响彻云霄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呈现的是中国人
骨子里的坚韧与不屈。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契合当下年轻人的价
值观。为文化新拭一盏灯,荡起国人情怀千千层。创新,使传统文化愈行愈远。
搭时代顺风车,抓住机遇,传承经典应在时代潮流中逆流而上。
人间才子,昭昭未央……王国维便是被时代泥石流裹挟的一股清流。生长于中国传统
学问和西方学问接触和碰撞的时代,他既没有做老旧派,也没有做激进派。他以自己的方
式把东西、古今学问共冶于一炉,不固守前人之路,顺应潮流,专心治学,发扬传统文化
于润物无声中。择一事,终一生,正如其所谓:“一事能狂便少年。”在时代潮流中发扬文
化,大师王国维做到了。
当下优质影视作品,也做到了。如同《长安十二时辰》,顺应潮流,选择口碑好、演技
赞的演员,真实还原鼎盛大唐,迎合观众口味,才烹了一道传统文化大餐,好评如潮,如
同饕餮盛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传统文化才可“任尔东西南北风。”生生不息,历久弥
新。
坚守初心,在闹市中修篱种菊,传统文化才可惊艳四座。
一片诗心,沧海遗音。《掬水月在手》记录下了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一生。吟诗、写诗、
讲诗,叶先生爱了诗歌一辈子。历经漂泊,甚至是迫害,她仍不忘记当时为何出发,只为
一片丹心,耀文化之田。于坚守之中,不惧岁月更迭,沧海桑田,为守护传统,出一份力,
尽一份心……
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在无数个“叶嘉莹”身上继往开来,一脉相承。唯有坚守初心,
匠心独运,传统文化才可发扬光大。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千般风雨,万般霓虹,传承传统文化,就在你我,
就在当下。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