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 2021 年 4 月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 8 页,23 题,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
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北京、甘肃、内蒙古等中国北方地区的人来说,每年春天沙尘暴的频繁来袭让人对春天又爱又怕,
漫天飞舞的黄沙遮蔽了春日,沙尘在空中飞扬。当沙尘暴扑面而来时,可以看见高耸如山的风沙墙,身处
其中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难怪它又被称为黑风、黄风、黑风暴等。在气象学上,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
入到空气中,使得空气非常浑浊,能看见物体轮廓的最远水平距离小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就叫沙尘暴。
不少古籍都有沙尘暴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沙尘暴记录见于中国史书《竹书纪年》。南宋理宗绍定六年
甘肃、内蒙古有“癸巳十二月,大风霾,凡七昼夜”的记载,描绘了一次持续长达七天七夜的强沙尘暴,
可见古时的沙尘暴已经如此凶猛。
为什么会有沙尘暴?简单来说,沙尘暴的出现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有沙尘,即大范围的戈壁或者沙
漠;二是有强风,即推动沙尘飘游四方的力。因此,当地球出现戈壁沙漠再配上强劲的风,就会有沙尘暴
出现,这样看来,早在有文字记录以前甚至在人类诞生以前就有沙尘暴现象。
那么,世界上最早的沙尘暴是何时何地出现的呢?尽管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不过地质学家通
过对深海岩芯和冰盖沉积物的检测分析,发现早在 7000 万年前就发生过沙尘暴。2002 年,中国科学院地质
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把中国出现沙尘暴的时间追溯到了 2200 万年前。所以说,
沙尘暴并不是什么新鲜产物,它的年龄比人类历史至少长 10 倍。
沙尘暴的罪恶罄竹难书,它的到来似乎只会让人们蒙受损失。可是从长远来看,沙尘暴也给人类带来
了不少好处。譬如,对于中国来说,沙尘暴不断将西北沙漠戈壁地区的沙尘长途运输到黄土高原地区,经
过百万年的沙尘积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黄土高原,可以说是沙尘暴孕育了黄土高原。黄河冲刷黄土高原
带走土壤,不断在下游积淀,对华北平原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也将不
会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也有沙尘暴的“功劳”。
沙尘暴在长途跋涉中会携带沿途的“特产”——包含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土壤,一路上不断施肥。沙尘
暴一路撒下的“垃圾”对不少地区来说可是宝贝,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成为沿途海洋生物的佳肴。这些营
养物质也深受小鱼小虾们的喜爱。海底淤泥中大约四成的营养物质来自沙尘暴的沉积。
沙尘暴还能减缓酸雨的影响,因为它从小生长在干燥碱性的土地上,身上带着丰富的碱性离子,能有
效中和沿途的酸性土壤和酸雨,这是中国北方地区除个别城市外很少出现酸雨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有沙尘暴》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有删改)
材料二:
近来,北方多省市黄沙漫漫,引发了公众对于防沙治沙问题的关注。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我国治
沙问题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此次沙尘暴的再侵袭,说明治沙之路仍然漫漫。
早在 1979 年,我国就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此后又陆续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
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有效改善了北方沙区的生态环境,基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
沙退”的转变。但也要看到,成果背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过去 10 多年来,北方很多地区的人工林出现了大面积死亡问题,比如 2013 年至 2014 年,河北张家口
坝上曾出现上百万亩防护林濒临衰死;辽宁章古台的樟子松人工林也曾出现衰退性枯死、枯顶等问题。这
两起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缺水。沙区造林耗水量大、地区土壤水和地下水位下降、极端干旱天气、治沙项
目水指标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叠加,都导致水资源成为防沙治沙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
提高北方沙区防护林的可持续性,不仅需要考虑水资源的配置问题,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通过间
伐降低林分密度也是增强其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我国不少地区在早期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过程中,急于求
成而使沙区植树造林的密度过大,随着树木生长,加之后续管理跟进不及时等,就容易出现树木衰退、死
亡等问题。因此,在造林时适当降低林分密度,对治理效果有积极影响。
我们也要改变传统的“防护林死亡就是不好的”定式思维。目前,我国治沙区造林以杨树为主,其寿
命相对较短,死亡也属于正常现象,而这些树种在造林地区多数无法自然更新,需要人工促进更新造林。
此外,有些地区通过人工营造防护林,改善了区域小环境,地表灌木或草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沙地固
定了。在此情况下,人工防护林的正常死亡可以为林下的灌草提供更多的水分供应,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
也具有稳定性。
回到近日的沙尘暴事件中,还应该看到,此次北方多地出现的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并在我国北方加
强。由于我国处于下风向地区,经常会受到来自蒙古国跨境沙尘暴的影响。若能加强中蒙荒漠化与沙尘暴
防控系统性研究与科技合作,将会在一定程度减轻沙尘暴对我国的危害。
(《沙尘暴“卷土再来”,治沙任重道远》光明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最早的沙尘暴记录见于中国,早在南宋时期就已有“癸已十二月,大风霾,凡七昼夜”的记载。
B. 沙尘暴一路撒下的“垃圾”对很多地区来说可是宝贝,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成为沿途海洋生物的佳肴。
C.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有效改善了北方沙区的生态环境。
D. 人工防护林的正常死亡可以为林下的灌草提供更多的水分供应,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也具有稳定性。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北方每年春天的强风天气,都很有可能出现沙尘暴,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是相对安全的出行方
式。
B.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沙尘暴的出现也并非是毫无好处,独具一格的黄士高原可以说是由沙尘暴孕育而成
的。
C. 中国北方城市很少出现酸雨,是因为沙尘暴所携带的丰富的碱性离子可以有效中和沿途的酸性土壤和酸
雨。
D. 防沙治沙的关键因素在水,我们需要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因缺水导致人工林出现大面积死亡问题的情
况。
3. 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塞罕坝从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
B. 护林员因林区工作条件太差而辞去了护林工作。
C. 金塔县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
D. 中蒙召开防治荒漠化会议讨论联合治沙的方案。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防沙治沙?
【答案】1. D 2. C 3. D
4. ①由北方出现沙尘暴引出对“沙尘暴”这一概念的解释;②由古籍中对沙尘暴的记载引出对沙尘暴出现
原因的介绍;③追溯沙尘暴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④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5. ①植树造林,陆续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②做好水资源的
配置工作;③在植树造林时适当降低林分密度;④改变传统思维,正确看待防护林的正常死亡现象;⑤加
强中蒙国际合作,共同防沙治沙。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曲解文意。原文为“……沙地固定了。在此情况下”,故题干内容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上文所说的“沙
地固定”的情况。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C.以偏概全,“沙尘暴所携带的丰富的碱性离子可以有效中和沿途的酸性土壤和酸雨”只是原因之一。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材料二观点是治沙任重道远。
A.是治沙取得的成绩。
B.护林员辞职不能支撑本文观点。
C.种植经济作物与本文内容无关。
D.讨论联合治沙的方案,正说明治沙的任务重,符合观点。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由北京、甘肃等地具体实例提出沙尘暴是什么;
第二三段谈古代典籍对沙尘暴的记载,进而解释为什么会有沙尘暴;
第四段是对沙尘暴进行溯源:早在 7000 万年前就发生过沙尘暴,它的年龄比人类历史至少长 10 倍;
第五六七段是阐释沙尘暴的好处: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也有沙尘暴的“功劳”;海底淤泥中大约四
成的营养物质来自沙尘暴的沉积;能有效中和沿途的酸性土壤和酸雨。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防沙治沙的策略,从材料二的第三、四、五、六段可以分别提炼出相关信息。
结合“我国就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此后又陆续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
程’等国家重大工程,有效改善了北方沙区的生态环境,基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
变”,可知应植树造林,陆续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
由“提高北方沙区防护林的可持续性,不仅需要考虑水资源的配置问题”,可知应做好水资源的配置工作
由“通过间伐降低林分密度也是增强其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可知应在植树造林时适当降低林分密度;
由“要改变传统的‘防护林死亡就是不好的’定式思维”,可知应改变传统思维,正确看待防护林的正常
死亡现象;
由“若能加强中蒙荒漠化与沙尘暴防控系统性研究与科技合作,将会在一定程度减轻沙尘暴对我国的危
害”,可知应加强中蒙国际合作,共同防沙治沙。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河边的台阶
泰戈尔
如果把发生的事情都印在石头上,那么,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个台阶上读到许多故事。你如果想听,
那就请你坐到我的台阶上来;只要你侧耳细听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以听到过去无数动人的故事。
秋日的晨光照耀着涨满水的恒河,它的颜色犹如强巴花一样橙黄。我静静地注视着恒河的激流戏闹而
去,在恒河的波涛触不到的地方,在我的一些缝隙里,长满了蔓藤水草,它们是我过去年代的见证人。
我现在讲述的这个姑娘叫库苏姆。当库苏姆纤细的身影映在水中的时候,我就十分希望能把这身影留
住,把这身影刻在我的石阶上。每当她踏步在我的石阶上,她那四只脚镯就叮当作声,这时候我身边的水
草好像也在翩翩起舞。库苏姆的女伴很多,没有她,顽皮的姑娘们就会感到寂寞。我常常看见库苏姆坐在
河边。她的心仿佛与这河水结下了某种特殊的缘分。她十分热爱这河水。
后来我再也没有看到库苏姆。我听说,库苏姆被接到婆家去了。
我渐渐忘却了库苏姆。一天黄昏,一双久已为我熟悉的脚仿佛突然踏上了我的身躯。我似乎觉得,这
是库苏姆的脚。的确是呀,但是我已经听不到脚镯的响声。在这黄昏时刻,河水好像在呜咽,风在拂弄着
芒果树的枝叶,悲悲楚楚,凄凄切切。
库苏姆成了寡妇。我听说,她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她和丈夫只在一起生活了一两天,而后就再也没有
见到她的丈夫。她从一封信里得知,她的丈夫死了,她当时才只八岁。库苏姆又回到了恒河边上的家乡。
她的朋友们都已出嫁。她把头伏在两个膝盖上,在我的台阶上默默地坐着。
库苏姆一天比一天显得更加俊美和充满青春活力,但是,她那淡素的服装,忧郁的面容和忧愁的表情,
给她的青春罩上了一层阴影,使得一般的人看不见她那充满青春的美。
一晃 10 年过去了。一天早晨,北风习习地吹来,缀满花朵的槐树将一朵朵花儿拋撒到我的身上。不知
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位年轻的苦行者。他皮肤白皙,身材细高,容貌俊美;他就在我对面的那座湿婆庙里住
了下来。苦行者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全村。姑娘们放下水罐,来到庙里,向这位圣贤致敬。
一个姑娘看见他后,忽然拍着另一个姑娘的肩膀说:“喂,他就是库苏姆的丈夫。”村里的人都看见
了这个苦行者,只有库苏姆没有看见他。因为到这里来的人太多,所以库苏姆就没有来。
一天黄昏,月亮升起来,蟋蟀在蛐蛐地叫着,月光皎洁,潮水呜咽....。库苏姆坐在那里,把自己的身影
洒在我的身上。微风习习,草木寂寂。在库苏姆的面前,是撒满月光的宽阔的恒河。
苦行者从庙里慢慢地走出来。他来到河边,走下几个台阶,看见一个女子单独地坐在那里,于是就想
转身离去。就在这时候,库苏姆突然抬起头来,向后望去。
纱丽从她头上滑落下来。她抬起头来,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就像一朵仰首盛开的鲜花映着月光一样。
在这一瞬间,两个人的目光相遇了。
苦行者向她祝福,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库苏姆回答说:“我叫库苏姆。”
那一夜,他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那一夜,苦行者在我的台阶上坐了很久,从东方升起的月亮已经西坠,他才站起来,走进庙里。
从第二天起,我就看到,库苏姆每天都来向这位苦行者行触脚礼。每当他宣讲经典的时候,库苏姆就
立在一旁聆听着。苦行者对她有什么吩咐,她都准确无误地去完成。笼罩在她沉静的脸。上的一层忧郁的
阴影已经消逝,她的全身都在焕发着一种优美的欢乐之光。
在冬季即将过去的时候,她没有再来庙里,也没到河边来。
一天傍晚,库苏姆又在我的台阶上和苦行者见面了。
库苏姆低着头,说道:“师尊,是您叫我来的吗?”
“是的,我怎么见不到你?现在你怎么这样不热心敬神?”
库苏姆把脸微微偏过去说:“师尊,我是个有罪的人。有一个人,我敬重他,崇拜他,如同神灵,我
的心里充满了这种崇敬的欢乐。可是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仿佛梦见他是我心灵的主人。他坐在一个
薄古尔树林里,用左手拉着我的右手,向我倾诉爱情。我醒了之后,梦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从此我
的心就再也不得宁静。尊师,他就是你呀。”
苦行者缓缓地说:“库苏姆,我吩咐你的一切,你都做了;我还要吩咐你一件事,你也应当做到。我
今天就要离开这里,我们不应当再见面了。你应当把我忘记。你能做到吗?”
库苏姆站起来,用缓慢的语调说:“师尊,我能做到。”库苏姆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抓起他脚上的
尘土放在自己的头上。苦行者走了。
库苏姆说:“他吩咐我把他忘记。”说完,她就慢慢地走进恒河的水里。
月亮已经下山,夜一片漆黑。风在黑暗中呼呼地刮着,我听到了河水在呜咽,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懂。
经常在我的怀里玩耍的库苏姆,今天结束了玩耍,离开我的怀抱走了。她到哪里去了,我无法知道。
(选自《泰戈尔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少女库苏姆的不幸婚姻和悲惨结局揭示了童婚制的残酷,揭示了印度封建礼教扭曲和摧残人性的
罪恶本质。
B. 库苏姆逐渐出落成为如花般的少女,但命运之神最终并未眷顾她,她最终选择了以死亡的方式来结束自
己的生命。
C. 文中三处划横线的句子都写到了恒河水的呜咽声,营造了悲凉的氛围,预示了库苏姆即将再次遭遇生命
中的苦难。
D. 库苏姆见到苦行僧后,每天都来听他讲经,她的全身都在焕发着欢乐之光,可能是因为她对生活有了希
望与追求。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记录了库苏姆短暂的一生,重点描写了她和苦行僧的“重逢”,这是为了衬托她之前命运的悲苦,
同时也揭示了她后面投水自杀的直接原因。
B. 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了库苏姆青春美丽的形象,与她悲惨的生活遭遇形成对比,
表达了作者对库苏姆的博大深沉的同情。
C. 库苏姆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婚后他们只一起生活了一两天,后来她通过信件得知丈夫的死讯,这一情节
为后文她与苦行僧的“重逢”做了铺垫。
D. 库苏姆投水之后,月夜的环境描写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故事凄苦悲切的色彩,加深了
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8. 小说的叙述角度颇具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其妙处。
9. 泰戈尔是位诗人,他把浓郁的诗情带入了自己小说的创作,可以说,“诗化”是他小说创作的主要艺术
特征。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这一特征。
【答案】6. C 7. B
8. ①作品以“河边的台阶”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构思新颖,极富想象力;②作品以“河
边的台阶”这一视角来旁观库苏姆的爱情悲剧,既能充分表达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与惋惜,又可以使故事
不受干扰和约束地自然发展;③“河边的台阶”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故事,增强了故事的客观性和真实
性。
9. ①诗一般的景物,诗一般的画面,诗一般的意境。如画的景物随着库苏姆一生命运的跌宕起伏,时而阳
光明媚,春风扑面;时而如夜漆黑;潮水鸣唱时而欢乐,时而悲切。②诗一般的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库
苏姆和苦行僧,两人都容貌俊美,心地善良而纯洁,库苏姆对苦行僧的纯洁的情感,苦行僧内心深处对神
地执着,都展现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具有诗意。③诗一般的语言。小说中作者用诗歌的意境,灵动的语言,
充满柔情的语调,娓娓地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整篇作品就仿佛一首抒情诗,一首如诉如怨的哀歌。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文中三处划横线的句子都写到了恒河水的呜咽声……预示了库苏姆即将再次遭遇生命中的苦难”错,
第三处划横线的句子并没有“预示了库苏姆即将再次遭遇生命中的苦难”,因为此时库苏姆已经死了。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了库苏姆青春美丽的形象”错,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本题要求从“叙述角度”对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从全文的叙述视角度来看,“河边的台阶”是整个
故事的亲历者,它见证了库苏姆的这段人生经历,尤其是她的爱情悲剧。分析本题的答题角度时可以考虑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河边的台阶”是物,它却成了故事的叙述者,因此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是拟人手法,把“台阶”
当成人来写,很新颖,富有想象力。
二是从人称的角度来看,“我”是第一人称,这种人称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使故事更加客
观。
三是从效果上来看,“河边的台阶”只是一个旁观者,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库苏姆的爱情悲剧,有利于表
达情感,同时又因为是旁观者,故事的发展不受干扰和约束,更自然地发展。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泰戈尔小说的“诗化”特点。一般在分析小说诗化特点时,主要着眼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整篇小说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作者娓娓道来,语调充满着柔情,语言灵动,很有感染力,
因此符合诗化小说的要求。比如第一段“如果把发生的事情都印在石头上,那么,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个
台阶上读到许多故事。你如果想听,那就请你坐到我的台阶上来;只要你侧耳细听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
以听到过去无数动人的故事”,结尾部分“苦行者向她祝福,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库苏姆回答说:
‘我叫库苏姆。’那一夜,他们再也没有说什么。那一夜,苦行者在我的台阶上坐了很久,从东方升起的
月亮已经西坠,他才站起来,走进庙里”。遣词造句富有诗情画意,音韵和谐,言简义丰。
二是景物。“秋日的晨光照耀着涨满水的恒河,它的颜色犹如强巴花一样橙黄。我静静地注视着恒河的激
流戏闹而去,在恒河的波涛触不到的地方,在我的一些缝隙里,长满了蔓藤水草,它们是我过去年代的见
证人。”“一天早晨,北风习习地吹来,缀满花朵的槐树将一朵朵花儿拋撒到我的身上。”“一天黄昏,
月亮升起来,蟋蟀在蛐蛐地叫着,月光皎洁,潮水呜咽。库苏姆坐在那里,把自己的身影洒在我的身上。
微风习习,草木寂寂。”这些景物描写富有诗意,并且这些景物又与库苏姆的命运起伏紧密关联。
三是人物形象。文中涉及到的人物有库苏姆和苦行僧,“她抬起头来,月光照在她的脸上,就像一朵仰首
盛开的鲜花映着月光一样”,库苏姆是貎美如花的,“他皮肤白皙,身材细高,容貌俊美”苦行僧的容貌
也是俊美的;他们二人身上体现出人性之美,库苏姆对苦行僧有着纯洁的爱情,苦行僧对神又有着执着。
无论是外貌还是人性的美,体现的都是诗意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
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
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
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
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
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
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
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
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
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
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
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节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B.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C.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D.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 表,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奏章。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C.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头饰,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D. 同年,意为“同时”“年岁相同”“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文中指“年岁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渭自身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他的才学得到了学官薛蕙的赏识,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参加考试都
落榜了。
B. 徐渭文章自成风格,却不合流俗。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也愤怒地抨击,所以他的名声没有传出越
地以外。
C. 徐渭爱好诗文书法,偶作花鸟画。他的书法就像他的诗一样笔意奔放。他画的花和鸟,受到欧阳修的高
度评价。
D. 徐渭晚年更加愤世,却方式奇特。他常拒绝见达官名士,甚至拿斧头砍击自己的头颅,用尖利的锥子锥
入双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2)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14. 徐文长诗歌特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后来,文长因疑忌误杀他的继室妻子而下狱被判死罪,张元汴太史极力营救,他才得出狱。
(2)可是徐文长终于因为在当世不能够伸展抱负,带着对世道的愤恨而死去了。
14. ①仕途失意;②所见之景可惊可愕;③他胸中奋发而不可磨灭的气概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译文:中丞胡公宗宪听到他的名声后,把他当作客人邀至幕府。文长每次参见胡公,身着葛布长衫,头戴
黑头巾,挥洒自如,了无顾忌地谈论天下大事,胡公听后十分高兴。
“中丞胡公宗宪”作句子的主语,“闻”为谓语,之间不可断开;“之”为代词,作“闻”的宾语,“之”
后面需要断开,排除 B、C;
“天下事”为偏正短语,“天下”作“事”的定语,此处为名词性质,作“谈”的宾语,而不是动词,“侍
奉”意。如果“事”作动词讲,末句意为:徐文长侍奉胡公十分高兴,这与徐文长自负高傲的个性不符。据
以上分析排除 D。
另,“客诸幕”中“诸”是兼词,“之于”,“客之于幕”是状语后置句,“客”,名词意动用法,之间
不可断开。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文中指‘年岁相同’”错误,文中意为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受到欧阳修的高度评价”错误,原文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注意只是说“欧
阳修所说的”,也就是作者认为徐渭的书法像欧阳修所谓的美人迟暮另具一种韵味的说法,并不是他的花
鸟画受到欧阳修的高度评价,徐渭和欧阳修一个明朝,一个北宋,根本不是同一时代的,欧阳修也不可能
看到徐文长的画作。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卒,最终、后来;以,因为;下,关押;狱,牢狱;论,判罪,判决;力解,借力营救;乃,才。
(2)以,因为;竟,终于;不得志于时,状语后置;抱,怀着,带着;卒,死。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
乃放浪曲蘖”分析,得出答案①仕途失意。
结合“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
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分析,得出答案②所见之景可惊可愕。
结合“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分析,得出答案③他胸中奋
发而不可磨灭的气概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参考译文:
徐渭,表字文长,在山阴县做生员时,声名很盛。薛蕙在浙江做学官时,很赏识他的才华,认为他是
国家的杰出人才。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应试屡次落第。中丞胡宗宪听到他的名声后,把他当作客人邀至
幕府。文长每次参见胡公,身着葛布长衫,头戴黑头巾,挥洒自如,了无顾忌地谈论天下大事,胡公听后
十分高兴。当时胡公统率着好几个防区的军队,威镇东南地区。戴盔穿甲的武士在他面前,总是跪下回话,
爬着行走,不敢仰视。而文长以帐下一生员的身份却表现得对胡公很高傲,谈论者都把他比作刘真长、杜
少陵一样的人物。恰逢胡公猎获一头白鹿,以为祥瑞奉献給皇上,嘱托文长作贺表,表文奏上后,世宗皇
帝看了很髙兴。胡公因此更加赏识文长,所有疏奏、簿计都交他办理。
文长对自己才智谋略很自负,好出奇计,谈论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要害。在他看来,天下事没有一件令
人满意的。然而,他终究未能得到施展抱负的时运。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
尽情纵情山水。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的风光。他把见到的山峦壁立、海
浪奔腾、胡沙满天和雷霆震天,风雨交鸣和树木倒伏,乃至山谷的幽深冷清和都市的繁华热闹,以及奇人
异士、鱼鸟,一切能使人震惊、惊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写进诗中。他胸中有奋发而不可磨灭的气
概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所以他写的诗有时像是发怒,有时又像是嬉笑,有时如山洪奔流于峡谷,发
出轰雷般的涛声。有时如春芽破土,充满蓬勃的生机。有时他的诗像寡妇深夜哭泣,有时像游子被寒风惊
醒。虽然这些诗作的体裁格律时有不高明之处,但是却匠心独运,有王侯的气魄,不是那种像女子一般侍
奉他人的媚俗的诗作敢于企及的。徐文长的文章有真知灼见,气势沉着而法度精严,不因守成规而压抑自
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也不因漫无节制地放纵议论以致伤害文章的严谨理路,是属于韩愈、曾巩一流的文章
家。徐文长素来不迎合时兴的调子,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的名声也只
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这实在令人为之悲哀!
文长喜好书法,笔意奔放有如他的诗,在苍劲豪迈中又涌现岀一种妩媚的姿态,正像欧阳公所谓的美
人迟暮另具一种韵味的说法。有时,他又把剩余的精力另外倾注在创作花鸟画,画得都美妙飘逸而有情趣。
后来,文长因疑忌误杀他的继室妻子而下狱定死罪,张元汴太史极力营救,他才得出狱。晚年的徐文
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故作疯癫也更加厉害了。达官名士登门拜访,他时常会拒绝不见。他又经常带着
钱到酒店,招呼下人仆隶和他一起喝酒。他曾拿斧头砍击自己的头颅,血流满面,头骨破碎,用手揉摩,
碎骨咔咔有声。他还曾用尖利的锥子锥入自己双耳一寸多深,却竟然没有死。
周望说:文长的诗文到晩年愈加奇异,但没有刻本行世,诗文集稿都藏在家中。我有在浙江做官的科
举同年,我曾委托他们抄录文长的诗文,至今没有得到。我所见到的,只有《徐文长集》《徐文长集阙编》
二种而已。可是徐文长终于因为不合于时,不得伸展抱负,带着对世道的愤恨而死去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①
王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即给人以澄静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练,
既写了乌鸦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 第二句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此处暗写诗人望月,有点题之妙。
C. 第三句由月下之景写到望月之人,从作者等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意境变得阔大,表情含蓄不露。
D. 末句写诗人因为要思念的人太多,所以竟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了。诗人的情感经过重重酝
酿,最后喷薄而出,浓挚动人。
16. 《全唐诗》收录此诗,将“落”字写作“在”,你觉得哪个字更好?请说说理由。
【答案】15. D 16. “落”字更好。“落”意为洒落、飘落,将“秋思”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象,
生动地表现了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的美好又凄然的意境,富有动态美,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
思亲之情。说“在”字更好,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末句写诗人因为要思念的人太多,所以竟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了……最后喷薄而出”错
误,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
得诗歌含蓄之美。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
深沉。诗人情感并非“喷薄而出”,而是含蓄深沉的。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翻译: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 ,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
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
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
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先明确观点,再阐述理由。比如认为“落”字更好。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意为洒落、飘落,将“秋思”化
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象,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从
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普天
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同是望月,那感秋之
意,怀人之情,却是各不相同。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
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
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
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
无秋思可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在滕王阁上所看到的晚霞绚烂、水天相连的宏阔景象的千古名句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艰难苦恨繁霜鬓 (2). 潦倒新停浊酒怀 (3). 吾尝终日而思矣 (4). 不如须臾之所
学也 (5). 落霞与孤鹜齐飞 (6). 秋水共长天--色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注意“繁霜鬓”“潦倒”“须臾”“鹜”的书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
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
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
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不但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也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街道如是斜的,这是外地少有的,特别就标明是斜街,
B. 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C. 街道如是斜的,这是外地少有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D. 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特别就标明是斜街,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C.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B 19. A
20.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复位的能力。
联系前文,阐述了一个观点,“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并且举了拉洋车的和老两口的例子,论证这一
观点,“这”指代前面两个例子中的现象,“这是外地少有的”与“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相呼应,表
明北京人的与众不同,严谨有致。如果“这是外地少有的”放在“街道如是斜的”之后,语义为“街道是
斜的”这种假设在外地少有,不合逻辑。所以排除 A、C 两项。
“特别”修饰的是“标明”,应该直接放在“标明”之前,排除 D。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句是比喻句,把“北京城”比作“大豆腐”。
A.比喻,把“浪花”比作“雪花”。
B.夸张,“千里”“蔽空”夸张说船只和旗帜多。
C.互文,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
D.借代,“丝竹”代指音乐。
故选 A。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语句“不但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也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主要有以下问题:
“不但这种方正”错误,语序不当,这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这种方正”,根据“异前同后”原则,关联
词语“不但”应该放在主语“这种方正”之后。
“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也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错误,语序不当,“思想”相对于“生活”来说,影响
更大,程度更深,所以,思想应该放在后句。
即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① 。室内装修用的壁纸、阅读时的报纸、易消耗的餐巾纸,可以说纸
的普遍使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也正是由于人们对纸的大量需求,作为造纸原料的树木砍伐量也在与日俱增。
为了更好地节约资源,人们开始寻找更高效地利用纸张的办法,② 。再生纸,即废纸回收后
经过分类拣选、温水浸涨,被重新打成纸浆后,③ 。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2 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个被动句概括上文各段的意思。每句话不超过 8 个字
【答案】21. ①纸随处可见 ②再生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③再次制作而成的产品
22. ①纸被人们普遍使用 ②树木被大量砍伐 ③废纸被制成再生纸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个空根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室内装修用的壁纸、阅读时的报纸、易消耗的餐巾纸”,可知填
入纸在生活中很常见,即“纸随处可见”;
第二个空根据“为了更好地节约资源,人们开始寻找更高效地利用纸张的办法”“再生纸”,可知填入承
上启下的句子,连接寻找和再生纸两个句子,即“再生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个空根据“即废纸回收后经过分类拣选、温水浸涨,被重新打成纸浆后”,可知填入再加工后的结果,
即“再次制作而成的产品”。
注意字数限制。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一段根据“可以说纸的普遍使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概括为“纸被人们普遍使用”;
第二段根据“作为造纸原料的树木砍伐量也在与日俱增”,概括为“树木被大量砍伐”;
第三段根据“再生纸,即废纸回收后经过分类拣选、温水浸涨,被重新打成纸浆后……”,概括为“废纸
被制成再生纸”。
注意用被动句概括,字数限制。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希望厦门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时俱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习近平致厦门大学建校 100 周年贺信)
为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厦门大学准备举办一个德育论坛,邀请部分中学校长参加。育才中学校长应邀参加
此次论坛,请你以他的身份写一个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立德树人 常抓不懈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育才中学校长,很高兴参加有关德育的论坛,并作为代表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立德
树人常抓不懈”。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呢?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
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
展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也是精神文
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
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是啊,一个人可以没有博古通今的知识,也可以没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
决不能没有道德。知识可以去积累,才能可以去学习,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就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
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道德是一个人
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
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人类将自相残杀,争名逐利,世界将一片混乱,惨不忍睹。
所以每一所学校,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该把立德树人的风尚作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常抓不懈。
为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个目标思考问题,以“科学发展观”重要
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树立新的
学生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自觉把
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增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德育是成才的根本,每一位教师都该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核
心。教师是“太阳下面最崇高的职业”,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传道、授业、解惑”,是
人类文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向先人负责,更要向未来负责。因此,
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意识到我们需要完成的德育课题还
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能力。
【审题】所给材料包含三则名言,第一则出自《论语》,孔子告诉我们:“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
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
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可见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素养的提升,它是重于文化知识
学习的。第二则出自大学《大学》,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
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依然在强调“德”的重要性。第三则是习近平致厦门大学建校 100 周年贺信:希
望厦门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时俱进建设世
界一流大学。
写作提示:总之,人生第一课便是做人,要求从小就注重道德伦理上的修养。有了一定的道德基础,再学
习各种知识。显然,这是德育优先原则。事实证明,这一教育策略和途径是科学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的。德高才浅,只是这个人对社会贡献多少的问题;而无德有才,则是危害社会的问题了。比方说,古时
的贪官污吏,无不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这些人多学富五车,每个人的智商都很高。即便是现在,利
用自己掌握的高科技手段作案的人也是屡见不鲜,难道能说他们没有知识吗?从本质上看,这些人是在缺
少仁德的情况下学习了文化知识,属于本末倒置的行径,所以他们很难成为一个好人。知识对于一个人来
说固然很重要,但是人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却更加重要。一个人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再去学习文化
知识,才会离成功更近,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
任务指令:为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厦门大学准备举办一个德育论坛,邀请部分中学校长参加。育才中学校
长应邀参加此次论坛,请你以他的身份写一个发言稿。写作时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立意】1.树人有道 春风化雨无声;
2.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3.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文明之花绽放校园;
4.守正创新担当使命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素材】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 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热心和耐心的基础上,还必须专心和精心。这就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
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德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才能更好地
因材施教,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要按照“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成长、发展学生潜能、完善学生素质”
的要求,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等各种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力戒千篇一律、
死板教条的因循守旧心态,克服立竿见影、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情绪。要创造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
学习氛围,努力营造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做一个有道德人要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态度。留意身边的一件件事情,在
实践生活中实现道德的现实意义,做到情意行的统一。随手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放入垃圾箱内;看到迷
路的小朋友帮忙联系其家长;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或残疾人让座……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小事,
但处处透漏着道德的影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
事中,把自己培养成一位有道德的好少年,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