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ID:704080

大小:64.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学年 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选本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所谓选本,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一代 或数代文学作品的精华,有选择性地汇为一集。《诗经》《楚辞》是我国最早的选本,《昭明文选》则更 是对中国文学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仅唐诗选本就有六七百种之 多。唐宋诗文选本的价值极高,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现存的一两千 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 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才得以留存至 今。如刘眘虚、陶翰、沈千运等。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 就有不少异文,有的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二是批评史价值。一个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当然 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著名的选本有引导性——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选 《唐贤三昧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 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文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 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如萧统、殷璠、姚铉、高㨀、钟惺、谭元春等人的观点,无 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各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古代唐宋诗文选本亡佚者过半,但这些选本的序 言往往被保存在作家的文集中,从这些文章可以窥见亡佚选本的大致情况。当代学者有人做了这方面的工 作,如李定广、陈伯海《唐诗总集纂要》,即为 130 余种有代表性的唐诗总集(主要是选本)纂写提要, 并将相关唐诗选本之序跋置于其下,达六七百篇,每篇均注明版本,既有学术含量,又便于使用,虽然偶 有疏漏,但为唐诗选本研究切实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其中戴表元《唐诗含弘序》、李存《唐人五言排律 选序》等都是较为珍贵的材料。这种做法可谓创举,可惜在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方面,尚无同类的著作 问世。 从文化价值来看,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境遇还不尽如人意。要改变 这一现状,应从两方面入手:学术层面上,应加大对古代优秀选本整理的力度。现在唐人选唐诗已有较完 善的整理本,由中华书局出版。但宋代至清代的选本,仅有少数校点本面世,恐不到存世选本的十分之一, 有许多还沉埋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中,故应加大力度,使这些宝藏尽快得见天日。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 对唐宋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如中国社科 院文学所编的《唐诗选》,该书有较高学术水平,但毕竟是 40 年前的作品,现在看来有些作品不宜入选, 有些注释及题解应当修订等,且选诗数量偏少;刘学锴先生《唐诗选注评鉴》学术性很强,通俗性稍有不 足。理想的做法是有大、中、小三类唐诗选本,或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要。钱钟书先生的《宋诗 选注》久负盛名,体现了选者极高的学术水平,但选诗与注释过分展现了选者的学术个性,选诗数量更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两种宋诗选本行世,但影响面有限。唐文选、宋文选则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亦流行不 广。建议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宋诗选注》《唐文选》《宋文选》及著名诗人个人选本列入大 中学生的参考书目,并推出导读系列丛书。 (摘编自丁放《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学作品选本指按照一定标准,将作品有选择性地汇为一集,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因而能引导文学的 发展走向。 第 2 页 共 12 页 B. 选本可以起到保存文献的作用,有一些作品因选本才得以流传至今,而选本中的异文也是学术研究重 要参考。 C. 选本往往有序言或者是跋文,这些序跋文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得以从 中产生。 D. 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在当下的境遇不尽人意,这一状况的改变 是必要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论述选本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主要是针对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等八类 选本而言的。 B.尽管唐宋诗文选本亡佚过半,但这些选本的序言还大多被保存在作家的文集中,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些 选本的大致情况。 C. 在论述选本的文化价值时,文章认为宋代至清代的选本,仅有少数校点本面世,故应加大对古代优秀 选本整理的力度。 D.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对唐诗宋文的的热切需求,作者建议把好的选本列入大中学生的参考书目并推出导 读系列丛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唐宋是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唐宋诗文选本的价值极高,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还有相 当大的开拓空间。 B.清人王士祯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使得清空淡远的诗歌成为诗坛主流,可见,一个时代流行哪 种诗风,有一定的主观性。 C. 《唐诗总集纂要》一书收录了六七百篇序跋,为唐诗选本研究切实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其中的一些 篇目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D. 选本一方面应体现较高的学术性,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可将选本分为不同的层次,也 许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 月 25 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 25 日在政协大会发言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 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 20 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我 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 30%。她建议,切实加强学 校体育工作,增加体育成绩在考试和升学测试中的占比。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以学校为基 础的健康普及教育。建立科学的督查抽查和公告制度,将青少年体质问题纳入绩效考核,实施必要的行政 问责。定期公布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和排名。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领衔提交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提案,建议重新梳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 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 力,真正实现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 (《两会热点:青少年体质连续 20 多年下降委员建议提高体育成绩占比》,人民网 2020 年 5 月 25 日) 材料二: 2019 年以来,国绕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中,“中 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成为 15 项行动之一。而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更是 把“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写入战略目标。少年强则国 强,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增强青少年体质,开齐开足体育课是硬性要求,也是有效途径。过去,在学业压力下,体育课改成文 化课、自习课的现象时而发生,害怕学生受伤而减少体育课的情况也时有耳闻。体育课课时不足的直接后 第 3 页 共 12 页 果,就是青少年体质的下降。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3.6%,超重肥胖率则为 16%。 开齐开足体育课,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实际行动的支撑。当下,不少地区和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 存在缺口,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体育教师是当务之急。而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还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增 设运动项目,让青少年能够拥有更多的个性选择。毕竟,体育教育不是为了应付各类考试,而是要把运动 理念传递给青少年,帮助他们养成适合自己又终身受益的锻炼习惯。 (摘编自《体育强国,从开足体育课始》) 材料三: 昨天,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意见》在 “总体要求”第一条写道:“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 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在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席徐阿根看来,体教融合改革的目标是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将对促进青少 年健康起基础性作用,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上海市体育特级教师、市东实验学校校长沈洪说:“《意见》的出台,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之前,体育可能会被弱化和忽视,但体育始终是教育的一部分,如今各类措施的出台,从外部表现上看是 两部门的资源整合,从内涵发展来看是强调关注每个孩子的健康,注重‘人的发展’。” (摘编自《促进体教融合,开齐开足体育课》,《解放日报》2020 年 9 月 22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堪忧。全国政协委员程红指出,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 20 多年下降,每天 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 30%。 B.数据显示,我国有 33%的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总体近视率高达 53.6%,这都是中小学体育 课课时不足的直接后果。 C.青少年的体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家围绕青少年的体育教育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甚至将改善青 少年健康状况列为战略目标。 D.我国过去存在体育课课时被削减的现象,这既有学业压力下体育课给文化课让位的考虑,也有害怕学生 在体育课上容易受伤的考虑。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全国政协委员程红认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需建立科学的督查抽查和 公告制度以及必要的问责制度。 B.由材料一可知,若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就能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动力,促使学生重视体育, 并真正实现教育的“减负”。 C.重视体育课,不仅要改变旧观念,还要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及体育设施建设,增设运动项目,让青 少年能够拥有更多的个性选择。 D.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的《意见》,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 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6.促进体教改革的意义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黄河 周立波 二十一日,部队陆续到了黄河边上。这就是历代诗人最爱歌颂的黄河,这就是音乐家冼星海同志在《黄 河大合唱》里谱出了澎湃之声的黄河。 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 水浪里,迅急地奔流。它们互相冲击着,发出嚓嚓的声音。 第 4 页 共 12 页 等待渡河的时候,我到镇上去找开水喝,和老百姓聊天。他们说,原先这里的房子要多些。日本兵几 次打到了河东,毁了这里好多民房。依靠八路军英勇的守卫,日本兵从来没有渡过河来。我们和日本兵只 隔一条水,但是陕甘宁边区始终是一块干净的土地,从来没有被日寇践踏。今天正在渡河东去的王震将军 的部队里,就有好多保卫黄河的英雄。 我们挨次下了船。每船水手十一人,船一解缆,水手使劲地荡桨,大声地呼喊。那是一种粗犷的吼声, 声音那么大,竟至超越了风声和波浪冲激船头的声音。到了中流,船不停地起落,并且一直往下流。水手 们使尽力量摇桨,使尽一切力量呼吼。这是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的场面。河风吹着,我们穿着大衣,还冷 得发颤,水手们只穿着单衣,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 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已经离开陕甘 宁边区了。王震同志还没有过来。他正在西岸指挥队伍,分拨船只。 我们沿着黄河走了十里路,才转入东边的山路。在河边看见的第一间房子的砖墙上,写着“时刻准备 反扫荡,坚决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记起了早晨在螅蜊峪看见有一堵墙上写着:“展开赵占魁运动, 发展手工业。”隔一条黄河,一边是生产运动,一边是对敌斗争。 在河边,我们碰见了两个农民。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毛巾。其中一位 提着一个大型手榴弹,另外一位腰间插着一支土造的手枪。这是民兵。提着大手榴弹的小伙子,仔细打量 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小声地对同伴说:“咱们的人。”我们要他们带路,他们十分高兴地走在前面,并 且告诉我们,这里是临南县界。这里的民兵都会使用地雷,每个村庄的大路和小路都挖了雷坑。敌人一出 来,地雷就埋好。我们经过的村庄,果然到处有雷坑。民兵送了我们十来里路,我们怕走得远了,耽误了 他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回去。但不料他们回去以后,我们碰到了一点麻烦。 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马塔的山村时,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索看路条。 我们说:“咱们是八路军,从河西来的,没有带路条。”一个为首的孩子说:“你们是八路军,咱们欢迎, 可是八路军也得有路条。”我们又告诉他:“你们的民兵哥儿还送了我们一程,刚走。”他说:“咱不管, 只要路条看一看。”我们被阻拦着,幸亏村里出来一个人,问什么事,知道我们是从河西来的八路军以后, 他叫孩子们赶快让开路,让我们前进。 一路上,我们赞赏着村民组织的严密,有着这样的人民组织的地方,敌人是不容易逞凶的。 我们走了五十五里路,到了临南县府所在地刘家会。县政府把镇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我们住。 晚上,睡在炕上,我们谈起了今天在黄河岸上发生的一件事情—— 张米贵是一大队的战士,参加八路军已经有七年。他母亲听说儿子要经过家门,就拄着一根拐杖,来 到黄河边上,等了三天,真就看见儿子了。她流眼泪,说不出话来。张米贵抱着枪伴着她坐了一会儿,要 她好好地保重,并且说,自己会很快地回家。最后,他站起来说:“打日本兵,打那些反动派,是大事。 娘,你回去吧。”于是,他赶快走开,怕她看见自己的眼睛。 就是这样,他别了母亲,赶上队伍,把一切经过报告了班长。从家门经过,他没有回家。 (摘编自《南下记》,有删改) 文本二: 小品文很小,人家或以为它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 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一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 仁与义。”这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易于明白的道理。世间有不少长篇大论,因其 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 才能读得懂。很好的小品文,就形式说,第一个原则,当为短小。近来常见一些小品文,其开张白往往占 一两百字,太不经济。不过经济之极,也足以使小品文丧失其文章之“文”。小品文毕竟是“文”章。虽 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 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文”章。 (摘编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写水浪奔流、阳光灿烂、冰雪团块明亮,这些景物烘托了作者看到黄河的激动心情,表现了 第 5 页 共 12 页 对抗战英雄的热烈歌颂。 B.“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但船上的水手们“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对比中生动地表现 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艰难。 C.提大手榴弹的民兵说:“咱们的人。”这简短而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显示出充分的信任,反映了 八路军与农民的亲密关系。 D.文章以“黄河”为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故事确实发生在黄河边,另一方面是把黄河作为一种象征,寄 寓刚毅、勇敢等民族精神。 8.文本一的环境描写非常出色,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赏析。(6 分) 9.周谷城认为优秀的小品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做简要赏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耶律楚材,字晋卿。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 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处之左右。帝西讨回回国,祃旗之日,雨雪三尺,帝疑之,楚材曰:“玄 冥之气,见于盛夏,克敌之征也。”庚辰..冬,大雷,复问之,对曰:“回回国主当死于野。”后皆验,楚 材日见亲用。帝自经营西土未暇定制,州郡长吏,生杀任情,取货财,兼土地。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 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 之风稍戢。 太宗即位。中原甫定,民多误触禁网,而国法无赦令,楚材议请肆宥,帝从之。咸得卜以旧怨,尤疾 楚材,谮于宗王曰:“耶律中书令率用亲旧,必有二心,宜奏杀之。”宗王遣使以闻,帝察其诬,责使者, 罢遣之。属有讼咸得卜不法者,帝命楚材鞫之。奏曰:“此人倨傲,故易招谤。今将有事南方,他日治之 未晚也。”帝私谓侍臣曰:“楚材不较私仇,真宽厚长者,汝曹当效之。”帝南征,下汴梁。楚材请遣人 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及召名儒梁陟、王 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 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甲辰夏,楚材薨于位,年五十五。后有谮楚材者,言其 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皇后命近臣麻里紥覆视之,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 千卷。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节选自《元史..·耶律楚材传》)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3 分)( ) A.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 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B.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 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C.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 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D.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 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太祖是庙号,庙号是古时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起源于商朝。 B.庚辰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依次相配,组成 60 个基本单位以此循环 纪年。 第 6 页 共 12 页 C.琴阮,我国传统弹拨乐器,形似月琴,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而得名,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 D.《元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清代钦定为“正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耶律楚材博学多识,能够未卜先知。太祖征伐回回国,盛夏下雪三尺,楚材说是克敌好征兆,冬季打 雷,他认为回回国王将死于野外,后皆应验。 B.耶律楚材匡佐社稷,进谏治国之道。太祖征伐西夏法度未定,长吏残暴,楚材谏言禁止郡里的官吏擅 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 C.耶律楚材尊孔崇儒,兴盛文化事业。元兵攻下汴梁后,楚材优待孔子后代,征召名儒给太子、大臣子 孙讲解圣人学说,设立编修所和经籍所等。 D.耶律楚材廉洁奉公,不徇私情。做宰相时,常把俸禄分给亲族,却从未徇私让他们做官;有人诬陷他 贪污,皇后反复查看,却只发现乐器、书画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中原甫定,民多误触禁网,而国法无赦令,楚材议请肆宥。 (2)属有讼咸得卜不法者,帝命楚材鞫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7 简吴郎司法① 杜甫 有客乘舸自忠州,遣骑安置瀼西头。 古堂本买籍疏豁,借汝迁居停宴游。 云石荧荧高叶曙,风江飒飒乱帆秋。 却为姻娅②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 【注】①“简”本是指信件。吴郎,是杜甫的晚辈姻亲,暂住夔州,杜甫将瀼西草堂借让给吴郎居住。② 姻娅:泛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诗歌以诗代信,从客人来处写起,叙写吴郎借居瀼西古堂前后之事。 B. 颔联交代诗人购买瀼西古堂的初衷:因其开阔敞亮,又可设宴交友。 C. 颈联写秋,叠词的使用既增强了韵律感,又渲染了景色的开阔悲壮。 D. 全诗以叙事为主,颈联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有委婉从容之致。 15.诗人对吴郎借居一事是怎样的态度?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月亮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将她填满。古诗文中,常以 其来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①“ , ”,用乐景衬托了 诗人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商隐《无题》中的②“ , ”,通过月夜的吟诗遣 怀写出了愁怀深重;李煜《虞美人》中的③“ , ”,写出了时间流逝中诗人对 往事的无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人喜牛,真心实意,其身力大无穷,忠心服务人类,天生性情温和。不似虎狼巨兽,虽体壮却不堪 役使;亦不似蚊蝇牛虻,虽玲珑却令人_________。牛则不然,和驯良善,肩负沉重而不迷失方向, ___________,仅凭短小之尾,拂扫烦扰,有容载物,受人_______。 世间之德,莫厚于大地,大地之德,如牛之和,如牛之顺,如牛之善,无物不载,无物不容。在数千 年的牛与人类相伴中,人类文明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因而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有“神牛”的赞美。华夏先民豢养、驯化牛,始于何时虽不可考,但历史 相当悠久当是________的。自古以来各民族还形成了尊牛、敬牛的传统节日习俗,以牛为标,化牛入性,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及勤劳奉献的民族个性,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不胜其烦 踽踽独行 尊敬 不容置喙 B. 不堪其扰 砥砺前行 敬仰 不容置喙 C. 不堪其扰 砥砺前行 尊敬 不容置疑 D.不胜其烦 踽踽独行 敬仰 不容置疑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在数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中,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牛因为在人类文明社会进化过程中 作用巨大,所以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其为“神牛”。 B. 数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人类文明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有“神 牛”的赞美,因而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C.数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牛在人类文明社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 因此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其为“神牛”。 D. 在数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中,人类文明在社会进化过程中作用巨大,因此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8 一部分,因而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 19. 下面八句话两两组合构成四幅对联,下列选项中组合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①报国须怀赤子心 ②牛奋四蹄万顷黄③人勤一世千川绿 ④此地人文射斗牛 ⑤埋头能做识途马 ⑥为民当效黄牛力⑦俯首甘为孺子牛 ⑧中天星彩腾奎壁 A. ⑧① ②③ ④⑥ ⑦⑤ B. ③① ②⑥ ⑤④ ⑦⑧ C. ⑧① ②③ ⑤④ ⑥⑦ D. ⑥① ③② ⑧④ ⑤⑦ 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内卷化”概念原初是用来分析农业社会的“内卷”,_________,而且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如教 育行业、医疗行业等。每个行业的资源禀赋在一定时期内来看都是有限的,_________,人们往往都会使出 浑身解数,如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会拼命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在大多数情 况下,我们都是“无意识”地陷入了“内卷”,这时的“内卷”表现为一种竞争;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 _________,并且想要从“内卷”中摆脱出来,却又总是受到“他者”目光的注视,重新并入“内卷”大潮。 21.下面的文段多处有问题,请找出来并改正。(5 分) 关于征集农家乐徽标的启示 各位网友和游客: 本农家乐是一家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规模型连锁企业,为响应国家 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提 升档次,做强企业,造福一方,现决定面向社会征集徽标。 要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①背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②民族特色:农庄木屋结构、大红灯笼;③ 象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④构图简洁、色彩鲜明、和谐。 徽标一旦选中,重酬,过时不候! 欢迎咨询! 绿水青山农家乐 2020 年元旦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来,从中美战略高层对话,到新疆棉花“保卫战”,到应对七国集团对香港选举制度的无 理干预,再到对新冠病毒溯源报告质疑的几番坚决回应……中国“外交天团”实力圈粉,用最硬核、最精 彩的言语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表明中国态度。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国家赋予他们充足的底气。 材料二:120 年前的 1901 辛丑年,实力孱弱的清政府在谈判桌上毫无底气,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 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材料三:“人无底气,生无根据。”财富、学识、专项技能、人脉等体现人的实力,会成为人的根基, 并产生底气。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请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生活,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四模参考答案 1.A 2.D 3.B 4.B(曲解文意,“我国有 33%的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是材料一中全国政协委员程红指出 的,并不能说这个状况是体育课课时不足直接造成的。) 9 5.B(说法绝对,材料一中“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是政协委员的建议,“激发学校、家长、学 生的动力”是良好愿望,B“若……就能……”说法绝对,有悖文意。) 6.①促使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况;②把运动理念传递给青少年,帮助他们养 成适合自己又终身受益的锻炼习惯;③有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 国家的强盛打下基础。(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7.A “表现了对抗战英雄的热烈歌颂”错,表现的是黄河的雄浑。故选 A。 8.①自然环境描写,集中体现在对黄河的描写上,作者从视觉、听觉、河岸远观、河上亲历等角度,渲染 黄河雄浑的气势,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力量。 ②社会环境描写,以村庄被轰炸的场景、黄河两岸村庄标语等体现抗战的大环境;以王首道、张米贵 等构成军人形象群体,以民兵、查路条的孩子等构成民众形象群体,营造了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的全民族 抗战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9.特点:①内容上,要载道且道理要浅显易懂。②形式上,要短小且有严密的组织。 赏析:①内容:通过记述一次行军中的见闻,展现了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道理浅显 易懂。②形式:篇幅短小,以作者行踪为线索,记述所见所闻,层次分明,结构严密。 10. A “闻之”与“泣下”是相承接的两个动作行为,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C;“囚当大辟者”为 定语后置结构,意为“应处死刑的囚犯”,中心词“囚”与后置定语“当大辟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D。 11. B. “十二天干和十地支”错,应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故选 B。 12. D. “皇后反复查看”错,原文说“皇后命近臣麻里紥覆视之”。故选 D。 13.(1)中原刚刚平定,老百姓误犯法律的人很多,而国家法令中没有赦免的说法,耶律楚材请求对 他们宽大处理。得分关键点:“甫”,刚刚;“禁网”,禁令法律;“肆宥”,宽缓,赦免。 (2)恰好有人控告咸得卜有犯法行为,太宗命楚材审问他。得分关键点:“属”,恰好遇到;“不法”, 有犯法行为;“鞫”,审问。 译文: 耶律楚材,字晋卿。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杨氏教他读书。长大后,博览群书,兼通天文、地理、律 历、术数以及佛、道、医、卜等学问,下笔写文章,好象早就做好似的。 太祖成吉思汗攻取燕京,听说楚材的名字,于是召见他,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太祖向西讨伐回回国。 祭旗的那一天,雪下了有三尺厚,太祖心中疑惑,耶律楚材说:“盛夏季节出现水气,这是战胜敌人的预 兆。”庚辰年冬天,雷声很大,太祖又问他,他回答说:“回回国王将死在野外。”以后这些话都应验了, 太祖越来越信任和重用他。太祖亲自经营西方的疆土来不及制定有关制度,州郡长官,任意杀生,纵情无 度,掠夺财物,兼并土地。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其贪婪暴虐,杀人满市。楚材听说后流下眼泪,随 即向太祖上奏,请求向各州郡发布禁令,如果没有皇帝的圣旨,不得随便向百姓征税调役,囚犯应处死刑 的必须上报,违反者处以死罪,于是贪暴的风气有所收敛。 等到太宗即位,中原刚刚平定,老百姓误犯法律的人很多,而国家法令中没有赦免的说法,耶律楚材 请求对他们宽大处理。众人都认为不切实际,唯独楚材严肃地向皇帝建议。皇帝采纳了。咸得卜因为过去 跟耶律楚材有仇,尤其忌恨他,在宗王面前诬陷道:“耶律中书令专门任用自己的亲信故旧,必定怀有叛 逆之心,应该奏请皇帝杀掉他。”宗王派人告诉皇帝,太宗觉察到这是诬陷,就斥责了来人,把他打发回 去。恰巧有人控告咸得卜有犯法行为,太宗命楚材审问他。耶律楚材上奏说:“此人骄傲自大,因而容易 招来别人的攻击。现在正要对南方用兵,以后再作处理也不晚。”太宗私下对侍臣说:“楚材不计较私仇, 真是宽厚长者,你们应当效法他。”太宗南下征讨,攻下汴梁,耶律楚材又请求派人进城,寻求孔子的后 代,找到孔子的五十一代孙孔元措,奏请由他继承“衍圣公”的封号,将孔林、孔庙的土地交付给他,命 令他收集金朝的太常礼乐生。又征召著名的儒生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人,让他们将《九经》译成口语, 讲给太子听。又率领大臣们的子孙拿着经书讲解其中的含义,使他们知道圣人的学说。在燕京设置编修所, 在平阳设置经籍所,从此文明教化开始兴盛。 耶律楚材主持政务很长时间,把得到的俸禄分给自己的亲族,从来没有徇私情让他们做官。甲辰年夏 10 五月,耶律楚材死在官位上,终年五十五岁。后来有人诬陷楚材,说他当宰相时间很长,天下进贡的赋税 有一半都落到他的家中。皇后命令侍从大臣麻里紥前去查看,只有十几张琴、阮以及几千卷古今书画、金 石和遗文。赠官号为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为广宁王,谥号“文正”。 14.C 15. ①热情相邀,希望吴郎能将滚西古堂当作自己家一样居住。诗歌前四句由“遣骑”迎接、安置瀼西古 堂、“停宴游”,可见宾主情谊之深,表明对吴郎借居一事的欢欣之情; ②诗歌结尾两句以能否坐轩散愁的反问作结,在戏谑之语中体现了宾主间的随和亲近,表明此处即为吴郎 之家,消除吴郎的借居之感。 16.①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②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7.C (3 分) 【解析】 ①不堪其扰:受不了他(他们)的搅扰。 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意思是烦琐得使人 受不了。 文中强调“蚊蝇牛虻”的搅扰,而不是事物烦杂。 ②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 踽踽独行: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 前文“肩负沉重而不迷失方向”,此句语义相似,并没有孤独之意,所以应该用“砥砺前行”。 ③尊敬原意是用尊来敬高贵的人,延伸为敬重、敬爱等多种意义。 敬仰:敬重仰慕的意思, 一般指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物非常敬佩,因而尊重他。此处描述对象是牛,所以不能用敬仰。 ④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不容置喙:意思是指不允许别人插嘴 说话。 根据语境,表达的是对悠久历史的肯定,所以,此处应该用“不容置疑”。 18.C (3 分) 【解析】 A.滥用介词,“在……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因为”应该放在“牛”后。 B.中途易辙,上句的主语是“牛与人类”,下句的主语是“人类文明”;杂糅,“有……的赞 美”; 逻辑混乱,“因而牛文化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前句没有因果关系。 D.滥用介词,“在……中”;逻辑混乱:“因此”“因而”的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19.D (3 分) 【解析】 对联的基本知识: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相称、节奏要相应、平仄要和谐(仄起平 落)、 内容要相关 人勤一世千川绿;牛奋四蹄万顷黄。(拓荒牛) 中天星彩腾奎壁;此地人文射斗牛。(星宿) 为民当效黄牛力;报国壮怀赤子心。(老黄牛) 白头能做识途马;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牛) 20.但现在却被用在了各行各业;而为了争夺这少量有限的资源;人们意识到了自己陷入“内卷” 21.①“启示”改为“启事”。 ②“网友和游客”改为“网友”或“游客”。 ③“为响应……的目标”改为“为响应……的号召”。 ④“构图简洁、色彩鲜明、和谐”改为“构图简洁,色彩鲜明、和谐”或“构图简洁、色彩鲜明和谐”。 ⑤“过时不候”改为“截止时间 x 月 x 日”。 22.【审题】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试题由三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是热点新闻,反映的是近来中国外交官硬 核回应国外针对中国的几个事件。第二则回顾了百年前中国丧失底气,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历史。 一二则材料形成对比。第三则阐释了底气的内涵。三则材料是同质材料,共同指出了实力与底气的关系, 实力是条件、原因,底气是结果,实质是一种内生的强大力量,个人、国家、民族都需要有底气,要有底 11 气,不能没有实力。 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生活”,这就要求考生要综合并深入分析材料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从 个人到国家层面,认识和思考实力和底气的关系,个人、国家的底气的来源、表现,继而谈底气之于个人、 国家的价值和意义,进而通过列举打造底气的方式,引领青年找到底气。内容层次既需有深度,又要有广 度,关注培养的是考生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能力。 另外,本次作文是面向班上的同学写一篇发言稿,要注意写作的对象及发言稿的格式。 【立意】 1.底气是自信的表现; 2.底气靠的是实力; 3.有底气的国家不忧、不惑、不惧。 【素材】 1. 中国人是有底气的,这底气表现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层面。经济上的底气使我们有能力引领 国际经济合作并资助一些弱小国家。面对 2008 年的金融危机,我们不仅成功摆脱了欧债的困扰,还在世界 舞台上实现质的飞跃,成为经济强国。军事上的底气使我们勇于捍卫国家的主权。在世界记者大会上,我 们一雪“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以硬核的言论回击外国记者的无理问责,使国人扬眉吐气。文化上的底气 让我们敢于与其他文化碰撞、交融。我们打开国门,热情迎接外国来宾,并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建有孔子 学校,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今日之中国已不是昔日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她强大的国 力足以使他国敬畏,她宽广的胸襟让世界各族人民愿意与之交好,所以中国人是有底气的。 2. 这种底气源于正确的政治制度和指导思想。从曾经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仅 用了数十年。在这数十年间,我们正是依靠改革开放政策与社会主义制度,才使大部分人从此脱去了贫困 的帽子。我们不再一味依靠外国,而是自给自足,甚至惠及他国。这样的政治体制为中国赢得全新的发展, 并积攒了中国人的底气。 3. 这种底气源于历史积淀与文化熏陶。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 土地上建立起辉煌的王朝,并流传下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作为子孙,我们有义务守护祖先留下的瑰宝,并 重现往昔的繁盛。于是无数国人都在为中华复兴的理想而奋斗着,深厚的历史给予他们矢志不渝的底气。 文化“化人也速”,我们继承了祖先的文化基因,血脉中流淌着经久不衰的家国情怀,记忆中铭刻着“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古训。正因如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紧急集结,驰援武汉,向死而生;湖北出租车司机自发组建爱心车队,奔赴前线, 逆流而行;党员干部带头加入志愿团队,不辞劳苦……上至国家主席,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在与疫魔抗争, 为国家早日过“关”贡献力量,优秀的文化赋予他们必将胜利的底气。 第 12 页 共 12 页 1.例文: 底气从何而来 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底气从何而来”。 最近,底气成了中国人意志品质中一抹鲜亮的底色。“中国人民是有底气的!”这一句句充满底气的 铿锵话语“燃”起了无数中国人的精气神,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人无底气,生无根据。”底气说到底是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内生的巨大力量。有底气的人不忧、不 惑、不惧,有底气的人有数、有谱、有据。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底气就是不畏险阻、一往无前的勇 气,是大无畏的意志品质。 中国底气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民心民气撑起来的。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说:“我唯一的遗憾 就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这动人的话语,正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声。底气靠什么来托底?最重要的是 靠民心、民气。当今的中国,民气高涨、民心凝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 样的民心民气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爆发出“冲开绝壁夺隘而出”的力量来。 中国底气不是“夸”出来的,而是国力国运托起来的。新中国成立 70 年和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所积聚 起来的经济韧性强劲有力,回旋空间很大。展望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 的进步”,这是中国大踏步向前的底气所在。 中国底气不是“掉”下来的,而是制度体制形成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艰 辛探索,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好路子,这条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 中国的底气不是“冒”出来的,而是道义时势赋予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当今世界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开放,时代潮流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样化。中国的发 展理念、治理思路、政策措施都走在顺应时代潮流的阳光大道上,代表人类发展的未来和方向,符合历史 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诸如深化改革开放、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等,中国 就是想让大家都好,也愿意让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这是一种世界情怀,是大格局、大境界和 大自觉。 底气,不是表现在嗓门高、脾气大和口气粗上,更不是表现在狂妄、耍横和傲慢上,而是表现在一种 骨气、硬气和勇气上,更是表现在不忧、不惑和不惧的态度和气势上。“狭路相逢勇者胜。”底气,让中 国航船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同学们,让我们人人做一个有底气的人,我们的底气,就是背后那强大的祖国!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