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这个小村庄什么样?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二、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生字、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斧”读“fǔ”,不要读成“fó”或“fǒu” “造”读“zào”,不要读成“zhào” 2.分析、识记字形。 “犁”上下结构,下边是年“牛”字,不要写成“木”字。 “栋”左右结构,注意“栋”和“炼”的右半部分。 “具”中间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冒”这个字是上宽下窄,上扁下长;“冒”字的上部分不是“曰”字,第三、四笔的“横”与两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分里边的“横”做比较。 3.难确定的部首。 犁:查“牛”字部 具:查“八”字部 黎:查“禾”字部 4.理解词语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不断:连续不间断。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一栋栋:一座座。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何处:什么地方。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 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见、少有得多。 四、自由读文,把你不明白的句子画下来。 五、作业 1.写生字、字词。 2.读书。 3.查找与环保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交流资料,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文,了解故事内容。 班内汇报: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设计板书,练习表达。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设计一个板书,然后给大家讲解自己所设计的板书。 板书一: 树木被斧头一棵棵砍倒,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柴火等。突然有一天洪水来临,使人们辛辛苦苦用树木换来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板书(二) 斧头使树木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等,而由于洪水的来临,使这一切以及他们的幸福和生命消失得无影无踪。 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 六、作业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