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三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 课件(42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三轮复习 信息类文本阅读 课件(42张PPT)

ID:705797

大小:2.49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1-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前准备: 信息类文本训练(基础科学) 半部好剧 三轮导学案 背诵: 第21-30首诗歌 《半部好剧》 •4.①侧重点:材料一强调的是剧集制作人在前几集上花费 最多心血,打造作品的“开头彩”。材料二强调的是剧 集制作人在大部分剧集中注水,想方设法“凑集数”。 ②关系:材料一说的是“半部好”的原因,材料二说的 是“半部坏”的原因,合起来就是导致“半部好剧”出 现的原因。 •5.①编剧方面,要有执着的艺术追求,创作态度要严谨 ,在动笔之前做大量准备工作,要能够以“局外人”的 客观冷静随时审视故事前后的连贯性,要在创作时全身 心投入到作品中。②行业方面,要对剧集创作提供支持 ,拍摄前要有完整的剧本内容,多个编剧联合创作时要 整体统筹。③平台方面,要把好品质关,对作品进行认 真严格的审查。 信息类文本阅读 第1题、第2题、第3题为三道选择题,分别从材料局部理 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带有推断性质)、理解文中概念 含义角度来设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干扰项设置方法 1、部分与整体; 2、已然与未然;1 D 我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经济发展趋 势不会发生改变,我们已经牢牢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原文:将会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3、或然与必然;4、先期与后期;5、主要与次要; 6、原因与结果;1.A 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 这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原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 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 7、言此与言彼; 8、言多与言少;1.B 重构全球版图 原文:重构全球创 新版图 9、客观与夸大(或缩小); 10、有据与凭空。 1.A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 这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无益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防 控。 2.B 但经济发展压力主要来自内部。 选择题设误陷阱 主观题的命题方向:一则是内容理解,一则是论证。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必要性的事 实依据。 读第四题答案,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出处。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①首先提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新发展格局的战 略部署和要求;②接着从三个不同角度具体阐释三条有效 路径并进行深入分析;③最后总结强调形成新发展格局的 重要意义。 佛山一模 基础科学 4.现代文阅读Ⅰ的三则材料虽出自不同文章,但却组成了 一个有机的论述整体。请分析三则材料组合的内在逻辑。 (4 分) 4、①材料一明确了基础科学的概念与范畴(1分); ②材料二强调基础科学研究对于技术发展的意义作用(1 分); ③材料三在材料二的基础上,论述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重 要差别和联系,提出了技术科学研究是处理当前我国“科 学一技术关系”的有效途径(1分)。 ④这三则材料紧扣“基础科学研究”这一话题,按照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这一顺序来论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1分) 5.2020年4月 29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 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发布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 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文件,文件要求"把握基础研究与 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 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 项目部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件相关要求的理论 依据与实践依据。(6分) 5、①理论依据:恩格斯、钱学森等人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 认识。他们的认识都表达出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之间有 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基础科学研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响应 技术进步的需求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所以基础研究与 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是发展趋势。(3分) ②实践依据:新中国70年来,尤其是“十二年科学规划”“两弹一 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成功,证明了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 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是符合国情的;我国力学、数学、 通信等学科的传统优势即由此而来;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无数 事实告诉我们,科学和技术之间也可以建立互动。(3分) 考点一:论证特点 临沂二模 5材料二是如何论证“生育从来都是国家 大事”的?请简要分析。 【精准审题】“如何论证”(指明了答题指向:论证特 点);材料二(明确了答题信息筛选区间范围);简要 分析(限制了答题要求) 临沂二模5材料二是如何论证“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的?请简要分析。 【精准审题】“如何论证”(指明了答题指向:论证特点);材料二(明 确了答题信息筛选区间范围);简要分析(限制了答题要求) 【规范作答】 一是论证思路清晰,先由《人民日报》的文章引入,提出“生育从来都是 国家大事”的观点,然后纵横举例,论证观点,最后提出人口政策调整建 议(或首先提出问题,随后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二是论证结构严密,文章紧紧围绕“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的观点多角 度多层面展开论证,分析了人口问题的一般规律、现实影响,最终提出解 决的办法; 三是论证方法多样化,运用了引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 证方法,让论证和说理更有说服力,为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张本; 四是采用驳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先否定错误的观点,以增强自己观点的正 确性。 5材料二是如何论证“ 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 的?请简要分析。(6分) 【精准审题】“如何论证”(指明了答题指向);材料二(明确了答题信息筛选区 间范围);简要分析(限制了答题要求) 参考答案:①以清晰的论证逻辑开展论证。先由《人民日报》的文章引人,提出“生 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的观点;然后纵横举例,论证观点;最后提出人口政策调整建议。 (3分。要点1分,分析2分) 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开展论证。运用了引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 方法,让论证和说理更有说服力,为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张本。(3分。要点1分,分析 2分,列举论证方法不得少于2个,少1个扣1分) 【评分标准】(3 分。 要点1分,分析2分,列举论证方法不得少于2个,少1 个扣1分) 备注:如果该题不分析论证逻辑,只逐条分析论证方法,答满三个,都做了详细分析, 可以给4分,答两个且带分析给3分;如果从论证语言角度分析,如“通过严谨准确的 语言开展论证”,分析合理一条也可以给3分。 考点二:论证思路、行文脉络、论证结构特点 论证思路清晰、论证逻辑清晰:先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 题)——分析问题(证明论点)——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或强 化论点。) 结构严密:论证的结构模式(1)总分式结构 (2)对照式结构 (3)层进式结构 (4)并列式结构。也有可能是两种结构相结 合。 ①提分解式:提出问题(论题、论点)、分析问题(展开论 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②驳论式: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 1、本文是……结构,先提出……的观点;然后用……的论证 方法,论证了观点。 2、文章首先提出……的观点,然后从……角度,……角度, 先后对观点进行论述,最后…… 3、文章围绕……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 表述术语和格式 答题基本思路 思路1:从(由)…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 思路2: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具体要点: 首先,由×××(谈起)【概述××;指出××】,引出×××(观点,或论题); 其次,从×××方面阐述【论述,分析】××(观点,或论题); 【再次,联系现实,用××(方法)指出(强调)××;(用××方法指出××结果 )】 最后,总结上文,提出(突出,阐明)××(结论,观点,做法,希望)【照应 开篇论点或论题】 (2020全国新高考I——山东)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 地理; 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 科学; 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 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山东省2021届高三名校3月大联考】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 。(6分) 答案: ,壁画艺术是否需要对社会普遍价值理想给予形象的再现和阐释; (1分) ,叙述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对于当代文化创 造的价值意义;(2分) “公共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价值观发展的 重要影响;(2分) 点出当代中国壁画艺术发展的公共性对人文生态、人与自然关系 的重要意义。(1分) •江苏省盐城三模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 分) •首先,介绍一号青铜神树的结构形貌;其次,提出一号青 铜神树是古蜀传说中“建木”的观点,并进行相关考证; 最后,点明一号青铜神树在古蜀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共 6 分。每点 2 分) 考点三: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因果论证 假设论证 事实论证 与道理论证相结合等。 考点三: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1、从所涉及的对象挖原因 追问 (1)这一事件/现象中,涉及哪些对象(直接/间接) (2)涉事各对象在这一事件/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挖因) 2、内外因挖掘 (1)根据材料确定主体对象 (2)从内外两角度挖掘原因 内:主观认知、性格品质、志趣追求、人生经历 外:他人、家庭、学校、社会风气、制度、国情、历史、文化、人性特 点、民族特性 原稿:磨难,能历练人 生。贝多芬双耳失聪, 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 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 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 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 中写成《史记》,汗青 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 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 体坛,却又另辟天地, 让“李宁牌”系列运动 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 品市场。磨难,能带领 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论点:磨难,能历 练人生) 修改稿: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 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 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 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 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 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 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 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 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 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 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 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 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 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 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例:创新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和 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 ,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 ”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 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它在相关领域 的领先地位。可见,海尔的成功在于创新。 ① 【反面假设】 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 ② 【结果展示】 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所淘汰,“海尔”这个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 ③ 【正面强调】 正是由于海尔集团的不断创新,打响了“海尔”这个品牌。所以,创新 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 直接引用 间接化用 引用论证 所谓直接引用,就是在 议论文中以“XXX 说”“XXX有言”“XXX 呼吁”等形式,原汁原 味地运用名言。 所谓间接化用,就是在议论文 中不出现名人名字,而是巧妙 地把名言融入论述之中。 即引用诗词名句、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 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文采,使论证更有力。 引申类比法: 含义:这种方法,就是把所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联系实际,从而突出其观 点的现实意义。 思路:叙述事例 —标志性词语—进行类比,突出观点 标志词:“不亦如此?”、“不也是这样吗?”、“何尝不是?” 典例示范: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 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 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 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引述实例)科学如 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进行类比)常常听别人说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 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 个更好的认识。(突出观点)(高考优秀作文《人生的“出”与“入”》) 分析:这段话由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的事例,引申出“一个人做人、处事或认识社 会应‘出乎其外’,审察反观,这样才不会犯错”的道理。 注意 点 1、要善于发现类比事物(客体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 (主体事物)的共同性质,即类比点。 2、用于类比的事物大致有这么几种: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 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神话传说、寓言、写作者自己创设 的情景。 3、所选“客体事物”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客体事物 的某种性质最好已有定论,是大家公认的。 4、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语破的,一针见血。 段首:提出观点或论题 类比推理:类比事物之间用以下句式连接: “……,按此逻辑,……”“……,就像(就好比)……”“…… 和……没有差别”(前……写主体事例,后……写客体事例) “……,同样,……”“……,……亦是如此。” (前……写客体事例,后……写主体事例) 段尾:分析揭示(一语破的,揭示主题,回扣材料,回扣观点) 类 比 推 理 段 落 结 构 考点四:论述角度 4. (2020威海一模)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 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 正面展开论述。 材料三,立足人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从反面 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江苏省盐城三模 材料二的语言特点与材料一有哪些 不同?(4 分) • ①材料二多用书面语,而材料一多用口语;②材料 二多用考据(引用),而材料一运用拟人化的语言 ;③材料二用词严谨,学术性强,而材料一用语活 泼,互动性好。(共 4 分。每点 2 分,答对 2 点 即可) 考点六:论述的说服力 4.(2021山东潍坊一模)请结合材料二第三自然段 的内容,说明作者是如何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的。 【答案】(1)大量引用《孝经》《大学》《吕氏春秋》等传统文化经典 进行论证,极具权威性; (2)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辩证分析,使说理更加全面、透彻、深刻, 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烟台市2021届高三期末 4.请结合材料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说明作者是如何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的。 大量引用《孝经》《大学》《吕氏春秋》等传统文化经典 进行论证,极具权威性;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辩证分析 ,使说理更加全面、透彻、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论证的严密性 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结构,先…,然后…,最后 …,层层深入,结构清晰严谨。 ②从正反两方面切入进行辩证分析,使说理更加全面、透 彻、深刻,更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③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列举…事例、引用…等言论,恰 切论证观点,有说服力,极具权威性。 ④用词精炼准确。运用…等词语使表达准确恰切、有分寸 。 考点七:不同材料间论证上的比较。 佛山一模 4.现代文阅读Ⅰ的三则材料虽出自不同文 章,但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论述整体。请分析三则 材料组合的内在逻辑。(4 分) 考点七:不同材料间论证上的比较。 佛山一模 4.现代文阅读Ⅰ的三则材料虽出自不同文章,但却组成 了一个有机的论述整体。请分析三则材料组合的内在逻辑。 答案构成:材料一内容概括,材料二内容概括,材料三内容概括 ,三则材料的逻辑关联 ①材料一明确了基础科学的概念与范畴(1分);(含义,是什么 ) ②材料二强调基础科学研究对于技术发展的意义作用(1分); ③材料三在材料二的基础上,论述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重要差别 和联系,提出了技术科学研究是处理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关 系”的有效途径(1分)。 ④这三则材料紧扣“基础科学研究”这一话题,按照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办这一顺序来论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1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