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热点时鲜素材集锦: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作文热点时鲜素材集锦: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ID:705814

大小:165.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高考热点时鲜素材集锦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导语】 学生学习负担重,被家长逼迫参加各种校外学习培训,看似是教育问题,实 际上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在休息日、节假日、寒暑假期,仍要面对老师布置的 一大堆作业和家长安排的一连串补课培训,孩子的童真快乐何在?未成年人保护 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近两万名未成年人提出的两万多条意见,绝大多数 都是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这是孩子们发生内心的呼救,是向立法机关的 求助。”该负责人表示,对此,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时,在监护人的 职责中,明确规定“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学校保 护”一章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 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其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学 校不得占有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 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 行小学课程教育”。“学校、幼儿园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有 偿课程辅导”。 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 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破解长期困扰 家长和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指明了方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 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时评选读】 青少年模式岂能成为“稻草人” 来源:光明网 6 月 1 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不少视频、直播、游戏 等网络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然而记 者发现,部分网络平台尤其是头部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仍存在较大漏 洞。以微信“视频号”为例,进入“视频号”分区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自动弹窗提 示,需要进入微信设置界面手动开启。重置密码方面,微信可以通过短信直接重 置登录密码以解除青少年模式。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本应严格禁止青少年过分沉湎于游戏、短视 频等的青少年模式,却可以被轻易突破和关闭。平台的这种放水行为,既是对保 护未成年人社会责任的怠于履行,也是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刻意违反。监管部门理 当积极作为,严肃查处类似行为,有效堵住漏洞。 据《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网 民已达 1.75 亿。短视频的出现,让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 象愈发普遍。特别在节假日期间,一些父母无瑕管护,一些孩子身陷网游和直播 不能自拔,甚至耗费巨资购买装备、打赏网络主播。 对此,父母固然应尽到监护责任,对青少年多些关心和陪伴,而非将手机当 作哄娃神器,任其沉湎其中。但是,拥有强大技术的网络平台无疑更应尽到相应 责任,构建科学合理,没有纰漏的青少年模式。要知道,人脸识别、实名认证、 短信通知、关联监护人、限额充值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任何一个网络平台都有 能力贯彻。 2 遗憾的是,在吸纳用户、增加活跃度、提高业绩的压力下,很难说一些平台 不是刻意留下“漏洞”让青少年有机可乘,平台则坐收渔利,让一些未成年人越 陷越深。以报道提出的“视频号”为例,如果只需短信验证、重置密码即可解除 青少年模式,该防护相当于没有防护。因为,任何一个贪玩的熊孩子都会在父母 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该方法解除青少年模式,如果是隔代监护的情况下,此种情况 更为严重。 要知道,《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用户 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注册。每日 22 时到次日 8 时,游戏公司不得为未成 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 3 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 1.5 小时。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做了原则性规 定。 构建青少年模式是法律底线和红线。在技术越强,责任越大的常识下,网络 平台理当成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首要责任人,而非见利忘义,应付了事。 将人脸识别利用起来,定期启动、解除青少年模式时启动的话,无疑能够堵住很 多漏洞。网络平台理当自觉担当起应有责任,监管部门更应严肃查处刻意“放水” 的行为,进而构建难以破解的青少年模式。 法律保障学生减负 《未成年人保护法》走出第一步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近日指出,学生学习负担重,被 家长要求参加各种校外学习培训,看似是教育问题,实际上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他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近两万名未成年人提出 两万多条意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这是孩子们发自内心 的呼救,是向立法机关的求助。”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 6 月 1 日起施行。这给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支持。可以说,这实现了给学生依法减负的 第一步——“有法可依”,接下来,必须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要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真正“硬”起来。 中小学生作业负担繁重,睡眠不足,已是教育的“老大难”问题。给学生减 负,本质属于保护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范畴。因此,有必要推进依法减负, 即不能只依靠教育部门反复发文、通知,来规范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长的行 为,而是将其纳入法制轨道进行规范、治理,给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有力的学校 保护、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体现了依法减负的思路。《未成年人保护法》 明确规定,“学校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 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 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学校、幼儿园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为 未成年人提供有偿课程辅导。” 显然,根据这些法律条款,小学、初中利用学生休息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就属 于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校方责任。幼儿园小学化,以及校外培训机构对学龄前 幼儿进行小学化学科知识教育,也没有尽到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要依法叫 停并追究法律责任。 3 从现实看,诸多由行政部门发布的减负规定,虽然明确提到“严禁”“不得” 等要求,但具体落实,却容易变调走形,有的是一些地方为追求升学率纵容学校 违规办学,对挤占学生休息时间、睡眠时间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是受 利益因素影响,加之监管缺位,导致执法不严。 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都坚守法律的底线。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指出义务教育最突 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切实落 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助于扭转义务教育阶段的短视化、功利化问题。 青少年模式不能“掉线”更不能“下线”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 6 月 1 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不少短视频、直 播、游戏等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但 据媒体报道,部分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仍存在较大漏洞,点开后没有 “青少年模式”的自动弹窗提示,内容过滤上主要依赖家长监管,导致青少年模 式形同虚设。 旨在为未成年人建立“上网屏障”的青少年模式,成了稻草人式的存在,有名无 实、如同摆设,这显然跟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的趋势相悖,也难免留下许多 隐忧。 当前青少年触网已是普遍情形。《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 究报告》显示,2019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 1.75 亿,普及率达 93.1%;《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披露,截至 2020 年 12 月,中国网民人数达 9.89 亿,其中学生占比达到 21%,也即已超 2 亿。跟互联网结缘,的确帮很多青 少年拓宽了个人见识、增加了知识库存、丰富了认知结构,但对应的弊端是,青 少年沉迷网络问题日益严重。 许多孩子成了手机控、游戏迷,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此前屡有曝光的小学 生斥巨资打赏主播、花巨款给游戏充值现象,就是例子。而“想毁掉一个农村娃, 就给他一部手机”等说法,更是敲响了警钟——心智相对不成熟、自制力较弱、 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不该被不良信息侵扰、被“上瘾设计”俘获,而应有更健 康安全的网络生态与用网环境。 正因如此,近年来,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成瘾,已被多方提上 日程。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国家 网信办集中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都是靶向发力。而 《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推动青少年安全、健康使用互联网工具的“网络保护专 章”,更是为孩子健康上网、正确用网撑起法律“保护伞”。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无疑需要政府、平台、家庭、学校等多方协同共治。 这其中,网络平台在前端防范上尤其责无旁贷——青少年网民是平台 UV(用户 量)和 DAU(日活)的贡献者,更应是其保护的对象。鉴于此,建立“温室”, 完善“风控”,强化保护,是其应尽之责。 推出和完善青少年模式,就是网络平台履行未成年人保护责任的“基础工 程”:自 2019 年起,国内各大视频 APP 纷纷推出青少年模式,用户每日首次启 动应用时系统弹窗提示,进入该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受限,且只能访问专属内容 池,已成为“标配”。在此之后,有的平台还实行了“内容分层”模式,强化了 4 “青少年模式”的自动识别与防破解机制,并探索起“14 岁以下用户强制进入、 无法退出青少年模式”的做法。这确实以筑牢防火墙的方式,为青少年安全健康 上网提供了屏障。 但从目前看,在某些平台,所谓的“防火墙”只是“纸糊的墙”。无论是可 通过跳转账号、卸载重装、退出重新登陆、密码自动记录等方式轻易钻空子,还 是专属内容池只有低幼化内容、没涵盖大龄儿童需求,抑或是非实名认证可登录、 可自动续时、内容无差别供给等 Bug,都表明了,在流量驱动和利益考量下,部 分平台非但没有持续完善青少年模式的自觉,现有的弹窗引导、限定时长、专属 内容等机制设计也沦为“样子货”。这里面,某头部视频+游戏平台“青少年模 式”开启设置入口隐蔽,还可轻松通过手机短信重置密码来解除,更是不应该, 这说是技术漏洞,实则不用心不走心。 “青少年模式”不是可选可不选的自选题,而是因应监管要求与社会吁求的 必答题。对平台来说,不能只有“只管流量增长,不管儿童沉迷”的利益算法, 而没有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算法。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74 条已 明确“任何企业都不得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 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时间管理、 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的情况下,涉事平台更是不能心存侥幸,必须尽早 查缺补漏、补上短板。 对于青少年模式动辄“下线”的网络平台,监管也有必要保持“在线”,该 加强执法、提高惩罚的,绝不轻纵。事实上,最高检“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未成 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中就明确,针对“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问题将加大 对网络平台监管力度。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只能强化,不能“掉线”。青少年模式也只能改进,不能 “下线”。毕竟,青少年们需要的是安全“冲浪”、健康成长的网络,而不是“已 被‘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网络中”。 防沉迷不能只靠青少年模式 来源: 广州日报 6 月 1 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不少视频、直播、游戏 等网络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然而记 者发现,部分网络平台尤其是头部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仍存在较大漏 洞,比如进入“视频号”分区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自动弹窗提示,内容过滤上 主要依赖家长监管,导致“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等。 为应对互联网用户低龄化的趋势,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在国家 网信办牵头下,多家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以对 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 在不知不觉中,“青少年模式”已走过 3 个年头.截至去年,已有 53 家网络 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线该模式。按理说,经过三年的打磨,“青少年模式”应该成 效明显。然而事实上,当前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仍十分 普遍,青少年模式收效甚微,与其设立的初衷相去甚远。 青少年模式沦为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肉眼可见的技术漏洞。尽管 不少 App 已设置了自动弹窗提醒,但在缺乏外部监督的情况下,未成年人难以自 觉选择。即便在父母的监督下,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一次卸载重装就能回到原点。 5 既然技术存在明显漏洞,互联网企业为何不及时查漏补缺?其实,只要企业 愿意,堵住上述漏洞,难度并不大。但关键是愿不愿意。据数据调查,我国 19 岁以下网民有近 1.72 亿人。在互联网企业看来,这 1 亿多未成年人网民,更是 代表着亿万级的市场与流量,而且未成年人终会有成年的一日,在脱离“青少年 模式”这一束缚后,他们就是重要的黏性用户。在流量吸引、盈利驱动和竞争压 力下,仅靠外部压力,难以让部分企业产生持续优化完善青少年模式的内在动力, 有的甚至默许漏洞存在,其中利害关系,不言而喻。 诚然,网络平台在防范青少年沉迷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头部企业更应 以身示范,带头落实社会责任。但将所有责任都推给平台企业,显然不合情理, 也不现实。家长应承担起监护责任,对孩子多一些关心与交流,积极引导他们, 更应以身作则,少玩手机。眼下,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网络,是因为他们的父母 也是“低头族”,这些父母应该好好反思。归根结底,防沉迷不能只靠一个青少 年模式。 警惕“熊孩子”“鸡娃”背后的标签化思维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 6 月 1 日起施行。针对所谓的“熊孩子” “鸡娃”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 26 日在记者会表示,给有不 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不符合保护未成年 人的理念;不赞同一些家长逼迫未成年人额外参加有关培训机构学习的行为,也 不赞同给这些家长和学生戴一顶“鸡娃”的帽子。 近年来,“熊孩子”“鸡娃”等指代部分孩子的称谓充斥各类媒体和平台, 大有泛滥之势。随意给未成年人贴标签,不仅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还可能给孩 子造成新的伤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明确反对这两顶“帽子”是一种必要的 纠偏。“熊孩子”“鸡娃”等称谓及其背后的标签化思维,也应引起各方重视和 警惕。 标签化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即非白即黑、以偏概 全。“熊孩子”原本泛指那些顽皮捣蛋、不守规矩、惹人讨厌的孩子,但现在, 这个概念被无限泛化,个别无法无天、涉嫌违法犯罪的孩子也被称为“熊孩子”。 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贴上“熊孩子”标签,很容易让家长在管教时陷入无所 适从的困境。比如,有的家长小题大做,把孩子偶尔的出格行为视为常态,对孩 子非打即骂;有的家长无原则“护犊子”,即使孩子杀人放火,也以“他还是个 孩子”来辩解。教育孩子,不能忽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 有时候,标签化就是“污名化”,这在“鸡娃”这个称谓上尤为明显。“鸡 娃”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 子去拼搏。目前,围绕“鸡娃”这一称谓,育儿界已形成了一个“黑话”体系, “家鸡”“荤鸡”“素鸡”等不一而足。 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 签内容相一致,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当孩子被贴上“熊孩子”标 签,他们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消极暗示,认为自己就是“熊孩子”,甚至破罐子 破摔。同样,“鸡娃”这一标签使得家长和孩子身心俱疲。因此,更好地保护未 成年人,不妨从拒绝标签化开始。 6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偏心”是对孩子应有的尊重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今年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将得到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包——2020 年 10 月 1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 22 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 2021 年 6 月 1 日正式施行。 审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可谓亮点频仍,其中之一就是新增了“充分 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真实意愿”的内容。比如,该法第四条将“听取未 成年人的意见”确定为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的基本原则;第十九条规定,未成 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 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前,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其真实意愿,等等。 “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真实意愿”,听起来比较抽象,似乎也 比较难于落地,但立法表述上的这些变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处理涉及未 成年人事项“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被写入了法律的基本原则,便具有了普遍 约束性。这就意味着,只要是关系未成年人切身权益的事情,无论是父母,还是 司法机关,都要认真倾听未成年人的声音,而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忽视。 从具体条款上,也能看出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偏心”。比如,根据新规定, 法院在处理离婚诉讼时,不仅在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上,“应当尊重已满 8 周岁 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就连处理未成年子女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也可 以结合具体案情,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意见。以未成年人“有表达 意愿能力”,而不是年龄作为法院听取意见的前提条件,明显扩大了“充分听取 孩子的意见”的范围,也更好地体现出“充分”的立法意图。 平心而论,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不可谓不重视。近 30 年前,我国便 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 年 12 月 29 日、2012 年 10 月 26 日、2020 年 10 月 17 日,先后作出三次修订,如此精心“雕琢”、反复“打磨”,在其他立法 中并不多见;在具体立法中,明确并压实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不同层面的 保护职责,编织出一张立体的法律保护网络,这些举措无不折射出立法者对未成 年人群体的关注与关爱。 在之前的一些司法实践中,不乏保护人的身影,却很少听到孩子的声音。这 种尴尬的现状,与传统观念不无关系。孩子往往被认为是父母的“附属品”,因 为他们既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社会生存的本领,所以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 所以,在涉及他们切身权益的事宜上,成年人缺乏对他们意见的倾听。这种观念 投射在立法和司法,就表现为保护措施“琳琅满目”,却没有孩子发声表达之处,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一个文明的社会,理应尊重每一个个体,倾听每一个个体的声音。任何孩子 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是未来的主人翁,即便是再年幼、再柔弱,都应得到尊重。 如果连孩子被倾听的权利都被“忽视”了,还如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呢?未成 年人保护法将尊重与理解嵌入立法的字里行间,写就的是一个大大的“人”字, 闪耀出以人为本的法治光芒,也体现出立法理念的进步。 一部尊重未成年人、倾听未成年人的新法,用法律守护“少年的你”,为立 法保护注入了更多的文明基因。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立法的与时俱进、 日臻完善,未成年人权益得到越来越有力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将在法律的坚强守 护下,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 7 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青少年模式” 不要走形式 来源: 央视网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 6 月 1 日正式施行,其中就增 设了网络保护专章,从立法的角度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孩子沉迷网络是让 不少家长忧心的事儿,不少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 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效果到底怎样? 天津:未成年人 70 天将 158 万打赏网络主播 近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未成年人小刘初二辍学在 家,父母让他在自家开设的蔬菜批发摊位负责收钱,忙于生计,父母很少过问孩 子的情况,小刘沉迷与网络直播平台无法自拔,70 天的时间,将父母的 158 万 积蓄全部打赏给一名主播。小刘一家把直播平台告上法庭,最终,经法院调解, 直播平台全额返还 158 万元。 未成年人网络巨额打赏 案件频发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 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然而网络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又很容易对心智尚未 健全且自控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造成侵害。类似“16 岁女孩打赏主播,55 万家 当挥霍一空”“熊孩子打赏主播 12 万,父母报警求助”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 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未成年 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 99.2%,10 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 78%, 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 6~10 岁。这些孩子成长于网络环境,有的甚至还 没学会认字,就先学会了上网。 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手机是未成年人主要使用的上网设备。在受访的未成 年人群体中,63.6%的未成年人有自己可以上网的手机。除了手机、平板电脑等 终端设备,智能手表、早教机等也将未成年人的生活与网络紧密连接。 有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游戏,视力正在严重下降;也有家长担心不让孩子接触 网络,他们可能会与这个智能互联的世界脱节。与此同时,许多家长都注意到了 各大网络平台陆续推出的未成年人模式、防沉迷模式。当我们打开常用的一些应 用程序时,都会弹出这样一个提示,监护人可以通过设置监护密码开启相应的保 护模式,它们从某种程度上为家长提供了监管工具。 53 家视频及直播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 2019 年 3 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 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该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 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截至 2020 年 10 月,已有 53 家网络 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在许多平台推出已经两年多了,这些模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 中是否行之有效?还是说形同虚设?网络打赏案件的一再发生是否意味着青少 年模式还有漏洞,仍需改进呢? 对于青少年保护模式的有效性,大家看法不一。晚间新闻联合央视新闻微博 发起的在线投票中,有超过 1.7 万名网友认为“青少年模式”没用,认为“青少 年模式”有用的网友仅占 15%。有网友留言表示,“有的是强制性的,但是未成 年人却用大人的身份证登陆了,它依旧和没有设置毫无区别。”“ 青少年模式 8 尽管看起来约束住了未成年人,可新一代们的‘见招拆招’更是需要开发者们来 好好对付。”“根据实名制信息直接变更模式或者有点用。” 防沉迷模式有效吗? 技术专家做实验 网友和家长都表示青少年模式防沉迷效果不佳,那么这种模式到底是如何运 作的?我们可以通过专家实验来看看。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刘昊鑫: (这款 APP)它是 有一个家长监护模式,需要我们先设置一个密码,然后当我们取消的时候,它的 密码是依然还存在的,直接点击提交,不需要输入密码就可以直接关闭这个家长 监护模式。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孙淑娴:首先我们看一下它 正常模式下,亮点、关注和发现,还有一些附近、好声音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到。 然后我们切换到青少年模式,输入密码看一下,跟刚才没有什么区别,是一模一 样的内容,完全没有改动,“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部分“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或内容单一 除此之外,技术人员指出,部分软件开发的“青少年模式”十分敷衍和刻板, 打开后,内容池内仅剩下少量视频,或者软件功能几乎全部被禁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孙淑娴:我们看一下这款 App, 内容功能是比较单一的“青少年模式”。我们划到最后,它很快就到底了,说明 它的视频资源库是相当少的。 怎样让“青少年模式”更有吸引力?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愿意接受“青少 年模式”?专家呼吁要把未成年人的利益和保护放在前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林维:要把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要把未成年 人保护的这种优先性要体现出来,但是这些青少年保护模式本身的严格性其实还 是都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青少年身份的识别,它如何精准到个人,如何精准到智 能终端的使用者就是一个青少年,它要求作出种种的识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田丰:必须要按照青少年不同 发展阶段的需求、兴趣建立不同的内容池,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 够真正达到效果。那么建立内容池的过程中其实需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 是怎么让家长、孩子和企业共同来拓展内容池的内容。 如何给孩子们提供行之有效的网络保护?从加强立法到落实监管,还需要各 方努力,多管齐下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针对网络保护 修订后增加完善哪些规定 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例如针对网络直播引发的问题,第七十六条 规定: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 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林维:这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把 16 岁作为一个界线,这个其实跟我们其它的民事法律的规定是大体吻合的。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七十四条提出,网络产品和 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网络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我们原来说 的尤其是网络游戏为主,当然《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包括了网络的直播、网络的 视频等。 9 有关部门也在加快“出手”。今年 3 月,针对未成年人打赏和做主播,最高 人民法院明确:未成年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进行直播打赏的费用,监护人请求网 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国家新闻出版署此前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事项和具体安排。 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自 2021 年 5 月起至 2022 年 12 月,在全国检察机关 开展专项行动。对于“儿童、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问题,将加大对网络平台企 业的监管力度,促进提高对青少年用户的识别精准度。 根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各地也陆续出台了禁止手机进入课堂的具 体规定。专家表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需要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田丰:在家长方面,一定要对 家长进行科普式的教育,让家长知道“青少年模式”的存在,同时应该尽快将网 络素养教育落实到学校的课程当中,因为从目前来看,真正能够实现对青少年普 及性的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只有在学校,尤其是针对一些留守儿童、流 动儿童。 【央视短评】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立法倒逼青少年模式真正起作用,值得期待。但是在给孩子们建起一道 互联网大坝的同时,也该考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这么离不开手机,放学后上不完 的辅导班、家长没时间陪伴、没有其它更好的娱乐项目、甚至没有地方供孩子们 玩儿等等,都是原因。这是一个比所谓的青少年模式更大的问题,是家长、学校 和社会到底能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的问题。光明多一点,阴 影就会少一点。老师们的课堂足够有吸引力,孩子们放学了都能尽情地运动,家 长们还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他们又哪有时间沉迷网络 “防沉迷系统”应成为儿童节最佳礼物 来源:北京青年报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督促网络服务商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不 能纵容游戏经营商过度逐利,诱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网络企业要进一步探索和 强化技术防控的实用性,包括完善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身份识别技术的提升, 填补技术漏洞提升管护能效等措施,真正发挥自身在防沉迷上的技术优势,守好 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道关口。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各主要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纷 纷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6 月 1 日前,所有上线 运营的游戏须全部接入国家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专家表示,应尽快建立统一的 防沉迷标准,以行业合力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各 尽其责,帮助未成年人提高网络素养。 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国网民人数达 9.8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0.4%,其 中学生网民占比最高(21.0%)。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休闲娱 乐的重要途径,同时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自控力不足,容易陷入网络不能自 拔。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明确强化网络保护,要求 网络防沉迷系统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防沉迷系统应当成为送 给孩子们的最佳节日礼物。 10 国家网信办推出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采取统一运行模式和功能标准,在“青 少年模式”下每日使用时长限定为累计 40 分钟,关闭站内搜索、内容分享、拍 摄发布、充值打赏等功能,确保内容池更健康更有益。目前,各主要网络平台均 已升级防沉迷系统,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提供寓教于乐的健康内容,引导青 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良好的上网习惯。 现在青少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网络已经全面普及,单纯禁止孩 子使用电子产品不现实,也会延误孩子对互联网的理解,不利于未来成长。采用 防沉迷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杜绝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而是发挥系统的限制与监 管功能,帮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互联网,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防沉迷是互联网企业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防沉迷技术的运用,有助于网络 企业将自身责任落实到位,形成第一道“防火墙”。从已有的经验来看,仅靠网 络企业的技术干预和介入,很难真正达到防沉迷的目的。据报道,尽管许多网游 和手游都设计有防沉迷系统,包括实名制验证、游戏时间限制、收益限制等功能, 但实际应用中,这些措施难以排除通过借用验证资格、更换账号等方式“攻破” 的可能,难以切实发挥作用。其间除了技术本身存在漏洞,通过游戏经营商在注 册审核上严格把关,让防沉迷系统发挥作用也至关重要。 鉴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督促网络服务商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 护法,不能纵容游戏经营商过度逐利,诱惑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网络企业要进一 步探索和强化技术防控的实用性,包括完善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身份识别技术 的提升,填补技术漏洞提升管护能效等措施,真正发挥自身在防沉迷上的技术优 势,守好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道关口。 家长要严格履行监护责任,既要从自身做起以起好榜样示范,又要进行有效 的监督与引导。在借助技术进行防沉迷的基础上,家长自己应当放下手机多陪伴 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学校要发挥好 引导与教育的作用,应多组织适合未成年人身心需求的校园活动,填补其精神需 求并实施需求替代。只有网络企业、学校和家庭都能尽职尽责,多方互动和全员 参与,才能密织一张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管护网。 防沉迷系统可能对网络平台的收入和利润造成影响,这也是之前一些平台消 极对待的主要因素,导致防沉迷系统未能充分发挥效力。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正 式实施后,监管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对平台加强监督约束,督促其严格 落实相关法规和标准,对阳奉阴违者依法重罚,严重者予以吊证处置,以严格执 法推动形成青少年网络权益保护善治。 “两法”守护“少年的你” 来源:光明网 26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 保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问题举行记者会,两部新法将于 202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对两法的亮点进行介绍,并回 答记者提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说,学生学习负担重,被家长逼 迫参加各种校外学习培训,看似是教育问题,实际上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 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破解长期困扰家 长和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指明了方向。 11 “未保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郭林茂说, 未保法第 16 条明确监护人负有“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的义务。 此前,一部《少年的你》影片将校园欺凌这一话题重新引入公众视野。全国 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处长刘斌说,校园欺凌行为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 健康,解决这一问题,既涉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也涉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防范校园欺凌,监护人和学校负有重要义务和职责。”刘斌说,未保法第 17 条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欺凌他人。第 39 条要求 学校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等,以及学校应 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于严重欺凌行为应当及时向公 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不得隐瞒。 此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据欺凌行为严重程度,学校、公安机关可 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措施或者矫治教育措施,要求学校对可能发生校园欺凌的 各种隐患进行严格排查并及时消除。 “未保法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通过积极施策最大限度地为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两 部法律共同发力,一体施行,才能真正地保护好广大未成年人。两法 6 月 1 日正 式生效实施,这也是带给全国未成年人的一份厚礼。”郭林茂说。 防沉迷系统,真能管住孩子吗?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 6 月 1 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开启未成年人网络 保护的新篇章。 统计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中国网民人数达 9.89 亿,其中学生占比最 多,达 21%。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同时,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也日渐凸显。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各主要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纷纷 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6 月 1 日前,所有上线运 营的游戏须全部接入国家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专家表示,应尽快建立统一的防 沉迷标准,以行业合力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各尽 其责,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防沉迷系统纷纷升级 家住广州的陈萍和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之间有一个约定:每天可以在“青 少年模式”下看 40 分钟短视频。“现在女儿看的都是科普教育、知识类的内容, 她逐渐有了时间管理的观念。”陈萍说,有了“青少年模式”后,两年来女儿每 天看短视频的时间比较固定,学业也没有受影响。 陈萍提到的“青少年模式”,来源于国家网信办两年前指导国内 53 家主要 网络视频和直播平台统一上线的一套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目前,“青少年模式” 已成为主要短视频平台的“标配”。在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用户选择进入 “青少年模式”后,每天只能浏览 40 分钟,22 时至次日 6 时无法浏览。一些短 视频平台还增加了“无法开启直播和浏览同城页面”功能,用户无法充值、打赏。 北京市民王先生有一个 6 岁的儿子,他最近发现抖音“青少年模式”里增加 了合集功能,能根据年龄匹配内容。“孩子这些天喜欢看‘鱼儿请回答’合集, 12 视频用动画和实景方式讲述鱼在水里怎样呼吸、鱼为什么是彩色的、深海的鱼为 什么会发光等知识,挺有吸引力。” 对于一些家长、用户此前提出“青少年模式”内容单调、系统存在漏洞等问 题,各平台近来纷纷进行升级。抖音青少年专项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抖音推 出“萌知计划”,已吸引近万名创作者参与,创作适合青少年学习的知识视频约 8.5 万个;技术方面,同一未成年账号用户重装抖音 App、登录不同终端,都会 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快手社区安全事务总监常安表示,快手通过升级推荐 策略,创建向儿童用户推送内容的独立算法,在内容上,主要围绕教育主题提供 了 40 余类精品内容。 针对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早在 2007 年就已上线,并陆续改善。目前国家 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基本建成,今年 6 月 1 日前,所有上线运营的游戏须全部接 入。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此前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 未落实防沉迷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 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腾讯等网络游戏平台先后推出多项严格的限制措施: “限玩”,所有实名认证为未成年用户的账号,平时每天限玩 1.5 小时,节假日 限玩 3 小时,每日 22 时至次日 8 时禁玩;“限充”,8 岁以下用户无法充值,8 至 16 岁用户每月限充 200 元,16 至 18 岁用户每月限充 400 元。同时,将人脸 识别技术运用到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近 100 款游戏之中,对疑似未 成年人用户进行甄别。 “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了钱”“我是他奶奶,他父母不在身 边,我管不了他呀”……在位于四川成都的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办公区,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500 多名客服人员协助家长解决未成年人过度玩游戏和不理 性消费问题。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负责人李静表示:“除了协助解决不合 理消费,我们更关心孩子过度游戏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给家长提供一些有效建 议。” 相关方缺乏充分准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网络沉迷问题相伴而生。 “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像是一种文化休克。”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 委员会主任喻国明表示,网络迅速进入社会生活中,极大改变了社会的话语结构 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取向。如今一些青少年出现的网络沉迷现象,其实反映了社会 相关方没有做好准备。这种“仓促应战”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防沉迷系统本身存在漏洞。近年来,在政府网信等部门指导下,主要 互联网平台不断完善“青少年模式”、“网络宵禁”、实名制、内容审核及分级 制度等,在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方面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漏洞和薄弱环 节。比如,“青少年模式”下用户身份难确认,可通过反复输入密码等方式延长 使用时间;某些短视频平台对内容把关不严;部分平台所推送的实时信息与“青 少年模式”不匹配;隐私保护不健全,用户数据暴露在外。一些依托于既有社交 App 的新型短视频应用,目前还没有建立“青少年模式”。 记者在某问答平台看到,关于“如何破解防沉迷系统”的帖子十分火爆。在 这些回答中,算得上“有用”的回答基本都是有偿教程,价格在几十元左右。但 这种所谓的有偿破解被证明其实是骗钱的套路。 其次,妨碍防沉迷系统发挥作用的掣肘不少。“再怎么升级防沉迷也不怕, 大不了《王者荣耀》《梦幻西游》《九州仙剑传》各玩 1 个半小时。”在北京市 13 某中学读初一的刘同学,对各大游戏厂商出台的限制措施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 现在通过跨厂商、跨上网终端等方式,能轻松绕开厂商验证。这背后,是各大厂 商游戏防沉迷系统缺乏统一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 此外,由于“青少年模式”目前还不是一个强制标准,这十分考验企业的社 会责任感,少数企业基于流量、利润等因素,只是在形式上满足监管部门要求。 一名家长坦言:“如果一些视频平台在算法设计阶段存在诱导性,在入口阶段缺 少鉴别,一些厂商在游戏制作之初就有令人沉迷的设计,作为父母怎么争得过 呢?”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 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 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 等功能。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呼吁,行业内应加强落实防沉迷系统的统一性,并将防沉 迷工作“前置”。OPPO、小米等手机开始置入游戏防沉迷系统。游戏引擎公司优 美缔与腾讯公司此前宣布,共同推出防沉迷系统开发工具,让游戏开发者在游戏 开发阶段就应用防沉迷系统。 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 “我儿子现在越来越过分,又偷钱,昨天晚上还威胁我,让我给他 1000 块 钱,用来买游戏装备,不给就弄伤我们。” 这是丰先生给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打来的一个求助电话。他的孩子是 一名 17 岁的学生,因为沉迷一款网络游戏而产生不理性消费和殴打父母的行为。 “家长过于溺爱,是导致这个孩子出现沉迷问题的主要原因。”李静表示, 目前 95%的退费申诉是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进行的消费。在接触 的案例中,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上网状况,亲子关系差,对乡村或留守儿童缺 乏足够关爱,孩子没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家长自身做了错误示范……这些家庭 教育不当或缺失,往往会加剧孩子沉迷网络的行为。“父母通过有效沟通,找到 孩子沉迷网络背后的原因十分重要。”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新闻出版、教育、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网信等部 门应当定期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 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指导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互相配合,采取 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预防和干预。 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强化青少年网络保护需要各相关方各尽其责,共同营 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 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伟军表示, 在虚拟世界“冲浪”是孩子探索和认知世界、进行自我构建的方式之一。家长、 学校、社会不应采取“禁网”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应该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 合理的用网规则,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用网的主体意识。 “青少年模式”需要创新优化,把真正沉迷的、不想被管理的孩子管起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 坚持规范管理和鼓励创新并重,引导和支持网站平台提供适合青少年使用模式的 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在现有“青少年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功能设置, 提高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增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有效性,特别是要在有效 性上下功夫。同时,指导网站平台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专属内容池,加大优质内容 供给力度,最大限度地压缩负面信息生存空间。 14 业内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结合头部企业的实践经验,牵头制定国家标准, 建立统一的强制性防沉迷系统或平台,并推动相关企业以统一的力度和方式予以 落实执行。还应将防护“前置”,从设计之初就降低青少年沉迷的可能性。 提升网络素养,是防沉迷的治本之策。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国家、社会、 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同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 监护人也应当提高网络素养。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建议,应在法律和政策层面推动 建立家长、学校、企业三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孩子网络素养,并让家长 具备管理和引导子女正确上网的能力,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 青少年“防沉迷”多了一道保护网 来源:人民网 6 月 1 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这是中国未成年人保护领 域的一件大事。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顺应社会需要,做了一系列重大修改, 将原法条文从 72 条增加到 132 条,文字数从 6000 多字增加到 1.6 万多字。 此次修订,一大亮点是增加“网络保护”专章。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 网的普及,未成年人已经成为重要的使用群体,未成年人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 和价值取向等受网络影响日益加深。但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容易受到侵害。虽然已经有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作为未成年人保 护的专门法律,设置“网络保护”专章,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线上线下共同保护未成年人。过去主要是对未成年人在现实世界的保护,这 是受时代影响而形成的。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成年人面临着个人信息泄 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诸多乱象,而自身又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网络的特殊 性打破了原有的各方责任和边界。因此,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必然。在修订 过程中,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设立专章,更体现了国家保护未成年人不 受网络侵害的决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责任主体,共同形成了一张未成 年人的保护网,线上线下联动,护卫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各个主体齐抓共管。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不单是某一方的责任,也不是 某一方能够独立完成的。过去,遇到网络上发生的侵害未成年人事件时,总是出 现各方无从着手的问题。各方都可以管,最后可能都管不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因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国家、企业、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主 体在网络保护中的责任,谁也不能逃避,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同时,各负其责 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伴相生、彼此关联,整体性地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 系。 发展与保护有机统一。风险不等于伤害,做好网络保护也不能因噎废食,让 未成年人远离网络。现在的未成年人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从出生起互 联网就伴随着他们,未来互联网将会对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 影响。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专设“网络保护”一章,不是为了限制未成年人使用 互联网,而是在正确的轨道、范围内合理使用,发挥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促进作 用,限制其负面影响。例如,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 创作和传播;在网络沉迷防治方面,没有“一刀切”,而是规定由不同行业的网 络服务提供者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 理等功能。 此次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回应了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青少年的社会关切, “网络保护”专章更是细化了措施、明确了责任,未成年人的成长多了一道保护 15 网。法律实施在即,期待各方依据法律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让未成年人健康快 乐成长。 让孩子们安全上网,别让“青少年模式”失灵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家长设置“青少年模式”密码后被平台自动记录,未成年人轻易就能关闭该 模式;虽有“禁止未成年人充值消费”的字样,但在充值前并不需要身份认证, 便可直接跳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充值;“青少年模式”与正常模式下的内容 没有区别,完全一模一样;“青少年模式”推荐的内容全是适合低龄儿童看的视 频,引得中学生大呼“我是青少年,不是幼儿园”……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以上这些现象,是很多网络平台上的“青少年模式”存 在的漏洞和问题。“青少年模式”虽然已经基本覆盖了国内主要网络直播和视频 平台,但这几年,“熊孩子”花费巨款打赏主播、斥巨资充值网络游戏等事件仍 然层出不穷。是什么让原本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青少年模式”,成了如今形同 虚设的摆件? 细看这些问题就会发现,“青少年模式”一再失灵的原因,或是互联网公司在技 术上没用心,或是网络平台在内容设置上不走心。无论是模式开启后,呈现的浏 览页面与普通模式在内容上毫无区别,还是“一刀切”地将部分正常模式下的软 件功能禁用了事,敷衍的态度与刻板的手段,都无法让青少年真正用好、喜欢上 “青少年模式”。 让未成年人健康、合理地使用网络,是一个需要社会多元共治的问题,需要 政府部门、网络平台与家长都参与进来。特别是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商家逐利 是本性,但也不能丢掉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怎样让“青少年模式”的内容更吸 引青少年、怎样运用新技术让模式落到实处,应该多花些心思与财力进行研究与 完善,而不是一味地阳奉阴违“糊弄事”。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 6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增 设了网络保护专章。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确实需要法律的加持,也需要有关部门 尽快制定出落实这部法律的具体政策,在继续保持监管压力的基础上,对违规企 业或平台加大法律与经济层面的惩罚力度,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互联网公司, 则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奖励。 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环境 来源:人民网 近几年,网上学习已经成为青少年熟悉的学习方式之一,但一部分平台忽视 社会责任,发布过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 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 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 许多读者认为,除了严格监管,优化技术手段排查过滤不良信息,还应当着 力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增强信息检索、信息甄别等能力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 6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增强网络素养 16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 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 能力 ■生产有益内容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 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 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加强监督检查 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 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 的网络环境 ■制止网络欺凌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 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孩子在读初中,上网已经非常熟练。他在网上听课、查资料,对学习有所 帮助。不过,现在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他没事就拿着平板电脑,我很担心会受影 响。”上海读者宋冉在来信中述说了自己的担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深受互联网影响,网络对于他们塑造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 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 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有 46%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炫富、色情、 血腥暴力等类型的不良信息。 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 题。 部分在线教育平台存在违规信息,使青少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上课都改为线上,互联网成了学习的刚需。不过, 我发现,在一些教辅平台上存在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广告,甚至有的还涉及色情、 暴力、赌博、诈骗等不良信息。”来自甘肃的读者张磊说,近几年,在线教育快 速发展,网上学习已经成为青少年熟悉的学习方式之一,但一部分平台忽视社会 责任,发布过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湖南衡阳市读者左亚斌曾给读初二的孩子下载过一款作业辅导类手机程序。 这款程序看来与正常辅导程序没什么区别,“课后习题解析”“模拟考试”等功 能一应俱全,但当左亚斌点开功能分区时却发现,手机上一下子弹出好几条广告。 “什么‘超值好物’‘精彩游戏’等,都是推广游戏、视频和购物网站的广告, 跟学习没有一点关系。孩子使用这样的手机程序,不光得不到有效辅导,还会严 重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左亚斌说。 有些在线教育软件还开设了社交板块,添加好友后可以分享文字和图片,功 能类似微信朋友圈。学生们常常在其中分享自己的作文、板报、绘画作品等,还 在评论区讨论交流。然而,在一些平台,这项功能却被用来传播低俗小说和色情 图片。江西九江市读者杨菲说,她的儿子曾使用过一款作文素材软件,使用一段 时间后才发现,在软件的“作文素材分享区”中,竟然夹杂着一些低俗的内容。 “在作文素材中夹杂不良信息,肯定是平台对内容的审核把关不严,但也不排除 有些平台故意利用不良信息吸引青少年关注,从而达到扩大流量、获取利益的目 的。”杨菲说。 17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一些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开设的在线学习频 道中,存在不少娱乐综艺、恋爱技巧、网络游戏等方面的内容。 一些网站推送信息时没有区分用户,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除了网上学习,逛论坛、看视频、读新闻等都是青少年上网时经常从事的活 动。有读者反映,有些网站或手机程序推送的信息并没有区分用户,并不适合推 荐给青少年浏览;还有些网站在显著位置投放网络游戏广告,或是软色情广告等, 也不适合青少年群体。 河南卫辉市读者冯凯说:“现在搜索引擎一般会推荐一些热门文章,其中有 不少是娱乐圈的花边新闻,或者骇人听闻的刑事案件,未成年人并不适合浏览这 类文章。而且,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儿子还在读高中,却被推送过相亲网站广 告。”冯凯认为,一些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推测用户喜好,推送相应内容, 固然能起到吸引受众的效果,但这种做法还需要对用户进行精准区分,“青少年 的价值观尚未定型,相比于迎合他们的喜好,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正确引导”。 安徽绩溪县读者张成龙曾在手机浏览器推荐的“趣味视频”中,看到过一段 近距离射杀动物的短视频,“这对孩子来说,太血腥、太残忍。网站设计者和运 营方在设计网页板块和投放内容时,应考虑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不宜青少 年浏览的信息不应在显著位置呈现,点击时也应当有所提示”。 部分网站及常用工具的恶意弹窗也让家长颇为担忧。山东临沂市读者曹柯蒙 表示,有的弹窗关闭按钮不明显,还设计了多个“迷惑选项”,难以一键关闭, 影响学生正常学习上网;还有的弹窗推广低俗庸俗、导向不良、格调不高的小说、 游戏等,甚至故意诱导青少年点击淫秽色情、赌博诈骗等有害页面。面对弹窗广 告骗局,青少年自制力相对较差,又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近年来,青少年看到弹窗广告后被骗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 广告法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 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湖北宜昌市读者张力文认为,对那些利用弹窗广告骗取钱财的行为,应依法坚决 惩处,还应增强对违法弹窗广告的处罚力度,形成震慑。 既要大力治理有害信息,也要着力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 为清理各类网络平台的低俗有害信息,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全国 “扫黄打非”办开展的“护苗 2020”专项行动,在 2020 年上半年,共查删处置 了淫秽色情、恐怖暴力、低俗恶俗等不良信息 603 万余条。同年 8 月,教育部等 6 部门联合开展了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 成长的沉迷网络游戏、低俗有害信息、不良网络文化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期间, 共计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 13942 家,关闭各类违法违规账号 578 万个,排查未成年人网课平台 1.3 万余家,查删各类违法违规信息 165 万余 条。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相关部门、学校、网络服务提供者等各方主 体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应承担的责任,其中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 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 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 报告”。许多读者提出,在线教育平台和各类网站,应当充分尽到内容审核把关 的责任,及时阻止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 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不只是为了帮助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的危害,更是要 帮助他们掌握好互联网工具,不断认识世界、提升自我。辽宁锦州市读者朱启航 18 来信表示,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具备技术优势,应当鼓励他们研发适合青少年 使用的网络产品,使用信息技术过滤不良信息。有些网络浏览器推出青少年模式, 没有搜索栏和搜索引擎,只能浏览默认的特定网站。朱启航认为,这种模式固然 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但这也让青少年失去了接触海量有益信息的机会,使他们 失去上网学习的乐趣。 在持续优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精准排查过滤不良信息的同时,还应 当着力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增强信息检索、信息甄别等能力。河南开封市读 者胡思强建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内 容,“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也要提升网络素养,让自身能够肩负起引导青少年正确 用网的责任”。 青少年模式能否有效,平台态度最关键 来源:光明网 青少年沉迷网络一直是个让家庭头疼、社会揪心的话题。然而一些平台的青 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漏洞百出,比如,即使限制了时长,只要卸载重新下载安装 就可继续玩;就算实名,随便一个身份证号码足以顺利避开监管……有网友直言, 如此防沉迷,简直“防了个寂寞”“像纸糊的一样”。 青少年模式“失灵”的背后,凸显出平台的失位、失责、失守。倘若平台赚 的钱,是拿孩子的过度沉迷、盲目消费、畸形心理换来的,岂不是杀鸡取卵、竭 泽而渔?无论如何,透支青少年的未来,压榨成长的空间和价值,都不应是平台 企业的生财之道。不管是实名认证还是人脸识别,无论是控制时长还是内容优化, 这些构成青少年模式的底层要素,难度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态度。平台企业要认识 到:青少年模式不是阻碍发展的“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长远发展、良性发展 的“护城河”。当然也必须看到,青少年模式并非万能,对互联网“严防死守” “围追堵截”,也不是防范沉迷的治本之策。堵不如疏的道理,放在青少年沉迷 网络的语境下同样管用。对家长来说,能否多一些兴趣引导?对学校来说,能否 多一些观念指导?对孩子来说,能否多一些“网外时空”?把所有的问号拉直, 才能让沉迷的身影挺直。6 月 1 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其中未 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如此说来,对平台企业而言,“守土有责”正在 从一种责任变为一种义务。让防沉迷真正防到位,才是平台企业应有的作为。 “打骂式”“咆哮式”育儿难题如何破解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一则新闻受到关注:一名深圳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气得给了孩 子一巴掌,导致孩子一侧耳朵鼓膜穿孔。医生称,每年接诊被爸妈打伤耳朵、鼓 膜穿孔的小患者有好几例,导火索都是辅导作业。 “打骂式”育儿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轻则吼叫、咆哮,重则动手、体 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咆哮式”育儿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人们对“咆哮 式”育儿违不违法、家庭教育如何立法、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等问题的大讨论。 从家庭、社会和法律方面,如何破解“打骂式”“咆哮式”育儿难题?日前, 记者就此采访了心理学专家和司法工作人员。专家建议,将对父母的亲职教育纳 入司法社会服务,同时要发挥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作用,对过度的“打骂式”教育 提起家事检察,对父母进行强制教育、训导。 有的打骂所致心理创伤需一生疗愈 19 楼壮丽是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从 2013 年起一直从 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她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骂孩子致其 伤残的案例屡见不鲜。她在担任义乌市某小学法治副校长期间,接触过这样一个 案例。 二年级男生小文(化名)在父母的“打骂式”教育中长大,后来发展成在学 校攻击同学、破坏课堂纪律。小文母亲很发愁,称小文在幼儿园阶段就曾出现过 攻击同学的表现,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和小文讲道理,每次小文打了其他孩子,夫 妻俩回家就打骂小文。经过诊断,小文患有多动症,需要干预治疗。小文父亲暂 停工作,全天陪读。小文父母没有再打骂小文,遵照医嘱,尽力为小文营造和谐 的家庭环境。 小文母亲坦言,过去她总以为打骂是为了孩子好,现在她很后悔、自责,应 该对孩子多些耐心和理解。 楼壮丽认为,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自认为打骂孩子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这 也是为何辅导作业时父母打骂孩子多有发生的原因。随着时代变迁,父母与孩子 的关系越来越平等,如今的父母普遍赞同打骂孩子是不对的。然而,正如一位母 亲所说:“火上来了,还是忍不住吼。”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婚姻与家庭心理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柏英 认为,父母需要从深层次认识到打骂孩子的危害。打骂对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人 际关系的破坏容易被忽视,有的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甚至需要用一生去疗愈。 李柏英谈到,父母对孩子辱骂多了,会不断内化成孩子的自我评价,使其在 人际交往中变得不自信、畏手畏脚,也会导致其敏感、早熟。在“打骂式”教育 下,一类孩子为避免被父母打骂,学会察言观色、委屈自己、迎合成人的标准; 另一类孩子反抗、暴躁,把父母对他的攻击转移到外面,攻击欺凌比他更弱小的 人。“无论是压抑还是攻击,伤己还是伤人,孩子的情绪都会不稳定,易冲动, 不但影响其人际关系,还会让他分心分神影响学习效率。”李柏英说。 合力破解 保护孩子是全社会的责任 如何避免“打骂式”“咆哮式”育儿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李柏英认为, 从社会层面,一是要“有地儿说”,提供社会公益心理热线,孩子被打骂后有情 绪可以有地方疏解;二是要“有地儿去”,孩子若赌气离家,应有安全的地方做 “缓冲带”,可以是朋友、亲戚家,也可以是安全的社会公共场所。 李柏英给家长提供“三步法”心理控制建议:第一步,感觉冲动涌上来,先 做深呼吸舒缓心绪;第二步,问问现在有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第三步,如果暂时 没有好办法,先离开现场。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委 员会秘书长任文启认为,父母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但所有的权利都有边界。如今, 很多旧的传统教育理念已经过时,新的教养习惯没有建立起来;有了法权的概念, 但对法治的规范自觉没有形成。他认为,要将对父母的亲职教育纳入到司法社会 服务中,如何教养孩子,如何恰当行使监护权,不要踩到法律红线。同时,要及 时发挥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作用,对过度的“打骂式”教育可以提起家事检察,对 父母进行强制教育、训导。对于家事审判和家事调解,法院要做到“案结事了人 和”。同时要发挥社区、学校、妇联、共青团等在解决家庭暴力事件中的作用, 提供专业的家庭服务和司法社工服务。 楼壮丽介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对 孩子实施家庭暴力,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有守法意 20 识,父母履行监护权违法失当,法律要进行干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村、 居委会对未成年人父母或者监护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应予以劝诫、制止, 严重的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办 案中发现此类情形,可责令父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父母打骂孩子情节严重的, 还有可能面临监护权被撤销、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严重后果。” “保护孩子是全社会的责任。”楼壮丽表示,社会成员如发现身边存在家庭 暴力行为,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