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关键词:求真务实、农业创新、点面结合、引用论证
送别袁隆平: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点明人物之魂,开张议论之眼)
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5 月 22 日 点评:徐徐语文坊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91 岁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国人哀痛!世人悲恸!
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默哀!(时、地、人、事、情,简约而富张力。)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开
创”与“第一”,辉映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誉。)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
撒智慧,收获富足。(四字短语,语短情长。“收获富足”,比拟之巧,点睛之妙。)为“稻粱谋”,为民生计,
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为“稻粱谋”,一语双关,家国一体,照应了“侠之大者,国之仁士”。)(本
段总括了袁老的丰功伟绩并点题,同时树立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
学农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朴素的话
语,纯真的信念。)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果真,他成了“一颗影
响世界的种子”。)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
(本段阐述了袁老与水稻打交道的初心与实践。)
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 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老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设问提振,照应
上文的“吃饭的事最大”,凸显了挑战之神圣。)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
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
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用
王安石的话来作注脚: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给世界带来了福音”,三处引文,发黄钟大吕之声!)(本段阐述了袁老在
杂交水稻研发上获得的巨大成功。)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
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他人评价与自
我定位,全面立体地勾勒出袁老求真务实、洗尽铅华的劳动者本色。)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
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即便是在
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最
高荣誉与最“低”表达,足以传达出袁老的那份脚踏实地。)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
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三个短语,可作袁老的精神标注。)(本段挖掘了袁老取得成功背后的品
质支撑。)
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此句堪称警策。)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
过,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投身这一研究。
(徐徐语文坊精评)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
随袁老一生。(采用对比论证,对比出了胆识,对比出了执著,真理就是在不断否定中去肯定。)1964 年开
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 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 年、2004 年、2011 年、2014 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
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2020 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数
字的不断攀升,仿佛让人看到了“猗猗嘉禾,今盈我仓”,仿佛让人看到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不断攀
升。)“一粒良种,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
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这句话揭示了科学的本质)(本段阐述了袁老
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的素养品质。)
有梦想,了不起。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俩梦,已刷
屏天下,值得铭记。)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
国家大面积种植。(微信公众号徐徐语文坊点评)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
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
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贡献”由具象走向抽象,也意味这一贡
献造成的深远影响。)(本段阐述袁老梦想造成的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 25 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
困难的有力武器。”(首句标其目,引用立其宗。)在田间地头、在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过秋
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带更多人迎来春天的朝阳。(堪称
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的灵魂追求!)袁老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今天,继续加
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
牢端在自己手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也就是要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紧密结合起来,说法特形象。)(本段
拓展升华,用袁老的事迹倡导人们要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紧紧结合起来。)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这里的创始人
袁隆平,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真可谓“把
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
斗不止!(斯人已长逝,后人当“不止”,接棒追梦去,我辈复登临!)(全文收束在“追梦不止”的殷殷期
盼中,阐明了送别袁老的意义所在。)
总评:作为一篇悼念并激励性的文字,这篇时评写得既经典又大气。开篇隆重事体,表达哀悼情绪。哀悼
是为了铭记和传承,接下来又高屋建瓴、点面结合地评述了袁老的事迹、功绩与精神品质。将事迹之典范
聚焦于“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将功绩之丰伟归结于“发展杂交水稻,造福
世界人民”,将精神之璀璨定位于“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所有这些,便
造就了袁老“侠之大者,国之仁士”的传奇。论证方法亦多样。事例论证写风流,对比论证显胆识。最引
人注目的是引用论证,引赞誉声,引质疑声,引劝说声,引袁老的心声与金玉声……声声在耳五音繁会,
最终“昆山玉碎凤凰叫”,一个执著追梦的耕耘者的形象便被印证了出来。还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最后落脚
于农业的科技创新上,说明牢牢掌握“中国芯”的重大意义,这也许就是对袁老精神最好的赓续与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