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三二轮复习高考语文题型示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典例分析+
人物访谈类典例分析+文学类文本小说典例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型
分析+古诗歌鉴赏题型分析+语言运用主观题题型分析)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典例分析
例 1、(概括内容要点)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斜杠青年”?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①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掌握多项技能;②勇敢接受挑战,发挥自己的才能;③能够培
养一项突出的技能,做好所承担的工作;④克服自我层面的认知缺陷,平衡各职业间的关系。
例 2、(作用题)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 分)
答案: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
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②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
化资金;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
策动力。
例 3、(措施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古村落?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6 分)
答案:①秉承绿色发展理念。②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③注重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④尽量保持原
貌。⑤适度开发,与保护形成互补。⑥因地制宜。
例 4、(人物精神品质题)梁建英是中国高铁人的典型代表,她身上蕴含着中国高铁人哪些优秀的精神
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答案:①火热的工作激情;②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③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④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⑤注重实践、反复试验的科学精神。
例 5、(材料侧重点)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4 分)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报道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重大影响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工作原理;②材料二侧重报
道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作物种植和食物生产领域及家畜生产方面的应用优势;③材料三侧重报道人们对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的担忧。
例 6、(原因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 分)
答案: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
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二、人物访谈类典例分析
例 1、这篇访谈的记者主要采用了哪两种提问方式?请举例分析。(6 分)
答案:①采用对比式提问,如先问“招聘时最注重的是什么”,再问“应聘失败的最
大问题在什么地方”,两相对比,引导对方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②采用追问,如“为什么把学历放在最后一位”,使访谈得以深入展开。(提问方式各 1 分,具体举例
各 1 分,效果分析各 1 分)
例 2、这篇访谈在思想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受到好评。请分析访谈成功的原因。(5 分)
答案:①文章的现实性很强,集中围绕“这个时代为何缺少思想家”的问题(专题性强),有一定的启
发性和深度。②采访者列举的人物具有典型性,所提的问题紧扣热点,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大思想家的
期盼。③采访者设疑引导,由浅入深,步步追问,层层深入。④受访者问题的回答针对性强。简明扼
要,条理清晰,分析具体而有深度。⑤受访者为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回答旁征博引,
观点具有权威性。
例 3、请概括这篇访谈中梁鸿的主要观点。(6 分)
答案:①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②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③保持自性要有敬畏
感和隐约的恐惧感。④消除乡愁的恐惧感需要定力和反省能力。⑤找回我们的故乡就是找回自己的自
我民族的自我。
例 4、统观这篇访谈的思路,记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三个方面?(6 分)
答案:①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条件;②应聘者失败的主要原因;③对初入社会的毕业生
例 5、结合文本,说说当代中国要产生伟大思想家需要哪些条件。(6 分)
答案:客观上:①当代生活要为伟大思想家的诞生提供更合适的土壤;②学术探讨所需要的自由探索
的空间和氛围;③思想交流所需要的更广阔的平台;④前辈丰富的思想成果。主观上:①思想家的诞
生仍然需要一些重要的助力;②思想家个人的原创能力、批判能力;③思想家能够学会与寂寞结伴。
例 6、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能够从访谈对象写过的一句话入手,进行切入,引用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过的一句
话“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迅速拉近采访人和被采访人的距离。②充分了解访谈对
象的信息,在访谈前做了大量的细致的调查工作,对访谈对象的背景资料掌握的很充分,对其作品《钟
南山:苍生在上》非常熟悉。
③访谈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得访谈能够从表及里,由被访者的作品到被访者书写
的人物深层挖掘再到被访者的创作手法。整个访谈具有一定的层次。
三、文学类文本小说典例分析
(一)小说人物考点
(1)小说人物形象概括题
例 1、小说中的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智勇双全。面对鬼子的封锁只凭一条小船来去自如,给女孩报仇时精心策划引鬼子入圈套。
②爱憎分明。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 “等明天我叫他们
十个人流血。”并且付诸实际行动。③精明干练。写老头子年纪虽老,但老当益壮,“干瘦得像老了的
鱼鹰……眼睛却特别的明亮”点出他干练、精明的内在气质。④自信自尊。经历了大风大浪没有出事,
以及多次安慰女孩不怕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水上功夫的自信;女孩受伤后他觉得没脸见人,决心为受伤
的女孩报仇,这是他自尊的表现。
例 2、小说中的平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工作勤奋,不辞辛劳。常常深夜加班,补贴家用,被提升为组长。②关爱家人,有责任心。
对妻子女儿关爱有加,虽工作繁忙仍抽时间陪伴家人。③爱好单一,生活面狭窄。工作之余只喜欢看
看电视上的体育赛事。
例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第一问(2 分):守明是一个有着朴素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第二
问(4 分):①她对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此为答案要点,
请结合文本具体阐释)
(2)小说人物刻画的技巧
例 1、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差拨是一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①对比法。②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
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例 2、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
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
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例 3、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 分)
答案:①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手
粗脚。②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③对比手
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
识。
(3)小说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作用
例 1、“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故事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人和讲述者,以“我”的视角展
开叙述,使故事显得自然真切;②“我”和王一生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王一生的形象特点;③便
于自由地表达“我”对王一生的情感态度,易于突出主题。
例 2、作者用了较多笔墨写管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管家是事情的见证人,他知道东家所做的一切,作者不直接写东家的所作所为,而通过管家
之口叙述东家所做的一切,使小说极具艺术感染力。②作者对管家进行描写,写管家被秘密折磨着,
这就为小说制造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借管家之口在文末揭示出东家的秘密,更衬托出东
家形象的高大。
(二)小说情节考点
(1)小说情节梳理概括
例 1: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 分)(《微纪元》)
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
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
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例 2:小说《篝火边的曾扩红》“书中的曾扩红”经历了人生的哪几个阶段?请概括分析。(6 分)答案:
①悲苦的童养媳经历:因家贫被卖为童养媳,受公公婆婆欺凌,绝望投江;②被红军拯救获新生:投
江被救,受革命影响加入红军,有了自己的名字;③光荣的革命之路:革命经历丰富,最终在第三次
过草地时光荣牺牲。
(2)小说情节的作用:
例 1:《马裤先生》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
做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 2:文章第九段详细介绍了碧玉簪的来历,有何作用?(《哭嫁》)(插叙)(6 分)
答案:①通过对碧玉簪的详细介绍,说明这根玉簪价值非凡,为后文玉簪意外摔碎的情节作铺垫;②
后娘将珍贵的玉簪送与红霞,玉簪的可贵与后文摔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后娘内心
无私、真诚待继女的性格特征;③正因后娘以珍贵的玉簪陪嫁与玉簪意外打碎时后娘淡然的态度,使
心存芥蒂的红霞猛然体会到后娘无私的爱,真情“哭嫁”,彰显了真诚无私之爱终能激发真情的主题。
例 3:小说《天嚣》中画横线部分两次提到“雷击”,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 分)
答案:①交代人物等待紧急事件的反应,危难之际有了新的人物出现,吸引读者。②为塑造“他”及
队员们的人物形象,表现队员们的性格特征服务。③承上启下,承接前文恶劣环境描写,为后面的开
门救助做铺垫。
例 4:小说《篝火边的曾扩红》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情节方面,以光荣革命历史档案照应小说开头,并交代阅读书籍产生的影响,使情节完整;
②人物方面,前文着重塑造“曾扩红”的个体形象,小说结尾完成了由个体形象到群体形象的迁移:
③艺术效果方面,作者罗列出具体的档案数字,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④主旨方面,给读者带来情感
冲击和思想启示,表现对革命信仰的寻找、坚守和传承精神。
例 5:小说《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6 分)
答案: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①首尾
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
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三)小说环境考点
(1)小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
例 1:请概括小说《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开头两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6 分)(自
然环境与作用融合考查)
答案:(1)特点:静寂怡人、温馨祥和。一二段描写和煦的阳光、流淌的河水溢香的麦秸以及
游戏着的狗,突出了秋日乡野静寂怡人、温馨祥和的特点。(2)作用:①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
晴好的下午、汤汤流淌的沙河、散发新鲜麦香的麦秸垛等都给人一种祥和之感②烘托主人公愉悦
舒心的心情。小说描写和煦的阳光在田野上跳动,烘托出人物心情的轻松愉悦;这是③为与下文
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大的反差做铺垫。一段的景物描写是温馨祥和的,后文主人公的命运是悲惨
的,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例 2:小说《小哥俩》中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6 分)(社会
环境特点)
答案:①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②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
等;③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治等。
例 3:结合小说《青春之歌》节选部分的情节,简要分析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6 分)(社
会环境)
答案:①社会的不公平及黑暗。小说描写了小柴棍一样的孩子与海滩上喝牛奶的小狗,像黄蜡般
的瘠瘦的母亲与穿着各式各样颜色鲜丽的游泳衣的人们,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社
会的不公以及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②“落后就要挨打”的社会现实。小说描写了别墅跟前
“华人与狗不得通过”的木牌,反映了旧中国落后、饱受列强欺凌的社会现实。
(2)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例 1:《天嚣》小说开头景物描写有何作用?(6 分)(自然环境)答案:①小说开头对风沙的
形象描写,突出了风沙的狂暴;②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文章对风沙的描写细致地表现了人物
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③烘托并渲染了气候恶劣的状况和现场恐怖的气氛。
例 2:《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 分)(自然环境)
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
②暗示人物心理变化。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暗
示小说的社会环境。小说通过描写初夏生机勃勃的景物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
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例 3: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6 分)(自然环境)
答案:①情节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
“新婚”往事的回忆。(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 ②人物描写方面:“雪下得紧”烘托了
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③情感表达方面: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
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
例 4: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毛庄”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自
然环境)
答案:①渲染毛庄荒凉阴森的环境,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背景,这样的环境正是土匪藏舟出
没之地。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在这样的环境中,晚上更加阴森可怕,发生土匪活埋
人和被埋人逃生的事情合情合理。③烘托人物性格。在这可怖的环境及事件面前,猪头李能
够机智果断地给被埋人留下活口,足见他的胆量和智谋。
例 5:小说《祝福》开头对“祝福”景象的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6 分)(社会环境)
答案:①开头描写鲁镇的“祝福”景象为祥林嫂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暗示了祥林嫂悲剧命
运的社会根源。②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
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落后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
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四)小说写作结构安排技巧
(1)、小说情节设置
例 1、回扣教材,典例示范:《祝福》在叙述谋篇上有何特点?
答案:①采取了倒叙的手法。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
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②以第一人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讲述故事,既增添
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这个线索人物使得情节紧凑;③现实与回忆交织,把祥林嫂死前穷困
潦倒的现实与“我”对她大半生的回忆融合在一起,丰富了人物故事,突出了人物形象。 ④
前后照应。开头和结尾都有对祝福情景的描写,这种描写前后照应,与祥林嫂悲惨的死形成
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⑤对比。祥林嫂在年底祈福的热闹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祝福与死亡、
热闹与冷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题。
例 2、2020 年全国卷一《越野滑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
“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
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答案: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
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
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2)小说叙事方式
例 1、2018·全国卷一《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
处。
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
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
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例 2、2016 年·全国卷三《玻璃》“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析。
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
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
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3)小说叙事视角
例 1、(2021 高考模拟试题)“我”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雪花那个飘》
答案:①从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叙事写人,使故事更真实
可信。②“我”这一视角的有限性,使小说情节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③衬托人物:
“我”的幼稚、不懂事反村凸显出爹娘的善良温暖。
例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雪花那个飘》
--李德霞
答案:第一问:明线是娘给干姥姥送年糕,暗线是爹把干姥姥接回了家。第二问:①双线相
互映村,相辅相成,共同表现了人性的善良和人情的温暖,使主旨的表达意蕴深刻、耐人回
味。②双线推进,明暗相照,显隐结合,使情节摇曳多姿,引人入胜。③设置爹把干姥姥接
回了家这条暗线,虽着墨不多,但恰恰使得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例 3、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王长元
答案:①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
展开故事情节。②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太太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前
后对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③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
写能够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
(五)小说标题意蕴与作用的考点复习
(1)小说标题的含义(也称为意蕴)
例 1、小说《审丑》“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案: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
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
事,但他心灵淳朴,为孙子全力付出。④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
的“丑”。 ⑤作品抨击了不孝者灵魂的丑陋,讴歌了淳朴善良的无私大爱。
例 2、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 “二十年以后”这个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探
究这个题目好在哪里?(6 分)
答案:①“二十年以后”发生了什么?文题设置悬念,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②“二
十年以后”直接对应小说的主要情节——“二十年以后”两个老朋友的彼此曾经承诺的一场
约定。③“二十年以后”在文题中暗含着在一定的时间面前,人因追求不同而发生的巨大变
化,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小说标题的作用
例 1、鲁迅《祝福》以“祝福”为题有什么好处?(回扣课本)
答案:①是小说的线索,贯串起祥林嫂一生的遭遇②交代了小说的情节(小说起于祝福,终
于祝福,中间几次写到祝福)。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④暗示了主题。封建礼教封
建思想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而祝福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以“祝福”为题,表
现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例 2、 本文以“故乡的芦花”为标题,却没有重点描写芦花,而是重点记叙了故乡的人和
事,请探究这一标题的作用。(6 分)(周六练习 005《故乡的芦花》)
答案:①以芦花(苇)作人物活动的背景;②以芦花(苇)作为叙述的线索;③以芦花映衬或象
征水乡女子的美丽灵巧。④借故乡风物表达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之情。
(六)小说主题意蕴探究
例 1、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 分)(2010
《溜索》)
答案:⑴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
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互相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
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2)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②领队、精瘦汉子:
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本文所写生存
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美。
例 2、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试作探究。
(6 分) (2012 江苏《邮差先生》)
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
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例 3、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
分)(2012 全国卷《马裤先生》)
答案: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
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
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
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
情节的作用。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型分析
(一)散文标题的意蕴和作用
例 1:文章题目“瓦浪如海”,意丰而情深。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6 分)
答案: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1 分)(表面义);灰色的鱼鳞瓦朴
素低调,显示出沉稳的力量,富有历史沧桑感(1 分)。(引申义)鱼鳞瓦下四合院里普通人
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2 分)。(语境义)作者对四合院的生活无限眷恋(1
分),对“瓦浪如海”的消逝,伤感无奈(1 分)。(主旨义)
例 2: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6 分)
答案: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②突出了中国广大农村的田园风貌正在被毁
坏,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悲愤之情,引人深思。
(二)散文重要词语的含义
例 1: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6 分)
答案: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
的窗口;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一
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例 2: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沉沦”有几重含意。(6 分)
答案:①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田园风光在消逝;②背井离乡,远
离了童年的记忆和时光;③毁容整容后的故乡,让我们的灵魂找不到归宿。
例 3: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 分)
答案: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
的隐喻:苗族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
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
息。
(三)散文句子含义
例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这句话的含意。(6 分)
答案: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找到精神寄托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寄托,只有自
己才能找到。②我和姐姐毕业后成了公家人,父亲没有了目标,整天沉迷于酒精,大家的劝
说哀求哭喊都不管用,后来父亲回到故乡的山村,找到精神寄托,也找回了欢乐。
例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生命的确是像一朵火焰,来去无踪,无时不是动着,忽然扬
焰高飞,忽然销沉将熄,最后烟消火灭,留下一点残灰,这一朵火焰就再也燃不起来了。”(6
分)
答案:①将生命比作火焰,形象地展现出生命灵动和有限的特点。②同时,以精简的短语概
括火焰不同的燃烧状态,表达凝练传神。③句子句式齐整,读来颇有韵律。
例 3:文章结尾说“鞋墙不朽”,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以这句话作为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简
要分析。(6 分)
答案:①鞋子象征艰苦奋斗的精神,代表社会进步,象征乡愁、亲情、家等,应永远缅怀,
永远传承。②照应题目与开头,使作品结构严谨;揭示作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万鞋墙的
赞美之情。
(四)散文语言风格、语言特色
例 1: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 分)
答案:①人物对话适当使用方言词,地方色彩较浓厚.比如写到年轻媳妇做裙子,提醒别让
自己的公公知道,说公公知道了要“当当嘛”;②叙述语言幽默风趣,轻松活泼,令人忍俊
不禁.比如年轻媳妇用三只鸡来换裙子,作者说“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③叙述语言如同拉家常,温和朴实之中又有深厚的情味.比如“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
麻烦”,“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
马蹄袖”。
例 2:本文语言风格庄重,试结合第⑥段加以赏析。(6 分)
答案:①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因为“鞋”“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
被人忘记”。②语言凝重。作者说“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举的例子如巴黎公社社员墙、
犹太人的哭墙、烈士人名墙,鞋墙与之-样都容易引起人们痛苦的记忆。③句式整齐、完整而
绵长。如“如巴黎公社社员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士人名墙”“鞋虽踩
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④关联
词运用完整、准确。如第一句中 的“虽.......”第二句中的“如.....还有......但....
还.....”,第三句中的“虽....却...也.....”。(一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例 3: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答案:纪实性: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
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五)散文结构安排
例 1: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 分)
答案: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
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
做戏也有诚意。
例 2:简述本文的行文思路及传达的情感。(6 分)
答案:本文由作者对老北京的怀念写起,进而引出了对老北京各种熟悉的“味儿”的描写,
进而引发了作者对老北京四季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地域文化深沉的思考。
例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 分)
答案: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围
绕这一核心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
刀和锤头”相关。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
应题目,升华主题。
例 4:文章总体上是如何围绕“荔枝”布局谋篇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答案:①文章总体上按照荔枝的“现实——历史——现实”的框架布局谋篇。(2 分)②先写
2020 年是荔枝丰收年,再写荔枝与历史人物的关系,荔枝名称的来历等,最后写当下荔枝的
经济效益。(2 分)③这种布局谋篇的方式既使行文富于变化,又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层次
脉络非常清晰。(2 分)
五、古诗歌鉴赏题型分析
(一)古诗歌人物形象分析
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答案:①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③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试题。(4 分)
雉带箭 韩 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①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②白镞③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注释】①野雉:野鸡。②翎:鸟的翅膀或尾巴上的长而硬的羽毛。③镞:箭头。
从诗中看,韩愈塑造了怎样的将军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足智多谋。他先是用火烧逼出雉鸡,然后盘马弯弓,选择最有利的地形,一箭中网。
②射技高超。虽然雉鸡“冲人决起百余尺”,凶猛非凡,但将军弯弓射箭,雉鸡应声而
落,坠落马前。
③志得意满。他仰头大笑,军吏为他的成功纷纷祝贺,这足见将军白踌躇满志之情。
例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芳草渡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①促,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问: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
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
第二问:①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
②“留”“送”“捻”“泪下”“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
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表现了
一个痴情女子深爱丈夫,愿意为丈夫付出的深情。
(二)古诗歌事物形象
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孤雁【注】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
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情感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
②、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
涯的感慨,以及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苦痛,表现了他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例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摊破浣溪沙·咏桂花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①,大②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②大:一
作“太”。
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形: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
脾。
②神: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令人崇
敬欣赏。
(三)古诗歌景物形象
1、意象类
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注】[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问: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第二问: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
“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
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2、意境类
例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6 分)
西溪独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
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 的氛围。(2 分)
答案:清幽恬静
例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
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③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例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①、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
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
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②、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
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四)古诗歌语言风格分析
术语: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
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
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
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①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②“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
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③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五)古诗歌表达技巧赏析
例 1: 蝶恋花·留别吴白楼①
(明)边贡
亭外潮生人欲去。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重话巴山雨?
三板轻船频唤渡。秋水疏杨,欲折丝干缕。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
(注)①吴白楼:作者的友人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
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本词的抒情艺术。(6 分)
答案:
①借景抒情。“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古诗词中多藉“芭蕉”以言愁。明写悲秋,暗写离
愁。“秋水疏杨,欲折丝千缕”句,以折柳写离情。②化用或用典。“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
重话巴山雨”句,以芳草喻离情,并化用李商隐诗句,表达了不知几时能与友人聚首叙旧的
怅惘之情。③衬托。“三板轻船频唤渡”句,以船夫催客衬托离别时的难舍难分。④虚写。“白
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句,以设想友人上路后的旅愁来进一步表现难以割舍的离
情。
例 2: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
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本诗在音乐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①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诗人听琴时的感受,衬托琴师技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②比喻。以
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
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③用典。运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
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余响入霜钟”也是用典,写琴音与钟声交响,兼寓知音之意。
(每点 2 分,3 点 6 分,如答“夸张”等其他角度符合情理酌情给分。)
(六)古诗歌结构技巧赏析
1、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
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
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亦作“卒章见志”。
卒章显志是立意手法之一。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
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给
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典范。
《岳阳楼记》开头先说写文章的缘由,再概括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再详细描写两景两
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方法收笔,突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文章题目虽是“岳阳楼记”,但不仅是记叙、说明,而又状景、抒情。在抒情的基础上,笔
锋一转,写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求索,以“卒章显志”作结,一下子把文章提到一个很高
的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文章中用的也是卒章显志的
写法。
2、以景结情
概念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
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
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
效果。
举例
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
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
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
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
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
怨?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末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
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
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2006 年上海春考卷要求阅读宋词《喜迁莺·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
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
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
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回答: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
画线句从全词的位置上看,在结尾处,且是描写,属于典型的“以景结情”的写法;从
题干的提示语“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得知是“寂静”的场面,自然是“动静对比”。
如果不知道“以景结情”的表达技巧,此题的回答就不完整。
(3)艺术作用
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
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七)分析古诗情感
例 1: 双调 蟾宫曲
(元)阿鲁威①
动高吟楚客秋风,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 依旧向邯
郸道②中,问居胥今有谁封?何日论文,渭北春天,日暮江东。
(注)①阿鲁威:蒙古族人,曾任南剑(今福建南平)太守。此曲是赴任南剑太守时,途中
所作。②邯郸道:典出自“黄梁梦”故事,喻指求取功名的道路。
简要分析作者在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6 分)
答案:
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悲凉)。“楚客”点明离乡赴任的途中,面对空阔天地、绵绵秋雨,诗人
如同一只失群的大雁,孤苦伶仃,触动羁旅情怀(离愁别恨)。②宦海沉浮的厌倦(失意)。
“向邯郸道中”写诗人为了追求功名,饱受奔波劳碌之苦,“依旧”二字透露出仕途坎坷、
身不由己、无力改变的苦闷和无奈。③壮志难酬的愤慨(不满)。“问居胥今有谁封?”表明
诗人希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可惜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寄寓了对现实政治的怨恨不平。
④思念友人的怅惘。遥想当年与友人畅饮抒怀,如今天各一方,何时才能重与细论文?已之
怀人。想人之怀已,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例 2: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 1185 年)前后,约为 45 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意境;抒发了①诗人平生为
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②他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
差之大,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八)古诗歌比较阅读
例 1: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比较赏析两首怀古诗对比手法的运用上的异同。(6 分)
答案:
同:都采用了古今对比的角度,以现在的越吴之衰来反衬过去的越吴之盛。
异:①对比之物的构成上,《越中览古》以历史人事的昔盛今衰为主;《苏台览古》除此之外,
还有人事短暂与自然永恒的对比。
②对比之物的呈现上,《越中览古》先虚写历史人事,再实写眼前之景;《苏台览古》先实写
眼前之景,再虚写历史人事。
例 2:
寒食①日题杜鹃花 叹灵鹫寺山榴②
曹松 李群玉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山深春晚无人赏,即是杜鹃催落时。
【注】①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②山榴:杜鹃花。
简要分析两首诗抒情方法的异同。(6 分)
答案:
同:借物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杜鹃形象表达作者情志。(2 分)
异:①曹诗,用“火”喻花以凸显其红艳,并用自问自答形式及拟人手法表达喜爱之情。(2
分)②李诗,以蝶蜂不知、无人欣赏杜鹃的盛开,来烘托杜鹃的孤寂、凄凉,借此表达作者
无人赏识的悲哀。(2 分)(共 6 分)
六、语言运用主观题题型分析
(一)、消息类压缩
例 1.拟写一句话新闻
【2012 浙江卷】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 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 700 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 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
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 分)
答案: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
通的唯一话题。”)
例 2.拟写新闻标题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 20 字。
本报讯(记者 李传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5 月 23 日成功完成大洋 38 航次第三航段
的首次下潜(总第 143 潜次)。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
北侧,最大下潜深度为 4811 米。本潜次沿线开展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
并采集了近底海水、岩石和生物等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影像资料。此次“蛟龙”号下
潜作业获取的玄武岩样品,对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以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采集的生物样品对于促进深水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等研究具有
答案:“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
例 3.拟写新闻评论标题
【天津卷】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3 分,12 字以内)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
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
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
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
通,文化相融。
答案: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例 4.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3 分)
据报道:生活贫困的重庆万州“棒棒”郑定祥在新年第一天受雇运送羽绒衣,却和雇主
走失,老郑面对飞来横财不为所动,寒风中苦等雇主十多天,终于物归原主。在记者采访其
动机时,老郑说的一句心底话“缺钱不缺德”备受追捧。2011 年 1 月 19 日晚上,老郑被央
视“新闻联播”作为道德标杆向全国观众讲述。
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25 字以内)(3 分)
答案:重庆“缺钱不缺德”老汉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答成“重庆‘缺钱不缺德’老
汉备受追捧”等也算对。)
例 5.拟写结语(指出事态发展,揭示事件意义,画龙点睛)
给下面短文拟写结语。
中新网 3 月 20 日电,俄科学家称太阳系的行星都面临着气候变暖的威胁,太阳辐射量
的波动是元凶。本报由七月二十五日起推出「内地生在香港」系列专题,今天暂告一段落。
我们先後采访了高考状元,更多的是加入投资银行、期货、公关或教育等行业的十几个留港
毕业生(分别见八月十五、二十二日)。他们不只是过客,在寻梦香江的过程中,这里也成
了许多人的第二家乡。
答案:可以说,香港的多元文化,成就了他们,他们也丰富了香港的文化内涵。问题是,
这里拥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多元的机会、国际化的氛围,香港人有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进而贡献祖国?
(二)、概括语段内容
例 1.【2019 年全国Ⅲ】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
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5 分)
2019 年 4 月 21~28 曰,国际乒联第 5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
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
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
赛的全部 5 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 4 比 1 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
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 50 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
单三连冠的选手。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 年 4 月 21-28 日;②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③中
国队包揽 5 枚金牌;④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例 2.【2012 四川】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
明的评价,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
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
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 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
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
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15 字
(三)、下定义
例 1.【2013 年山东】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
超过 30 字。(4 分)
下定义应牢记一个公式:百度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
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
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任何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4 分)
例 2.【2015 山东卷】阅读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
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 50 字。(4 分)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
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
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
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
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志愿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实现个人美好价值(将
实现个人美好价值的期望变为现实),使人(志愿者)获得精神满足。
(浙江卷)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 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答案: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
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四)扩展(补续)语段
例 1.【2012•浙江卷】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辞手法。
(不超过 60 字 4 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分析】1.落实题干要求; 2.连词成句;3.联想想象,添枝加叶;4.情境美,主题健康积极。
答案:【示例 1】 初冬,一场疾风骤雨之后,银杏树(中心词)在萧瑟的秋风中发抖(拟人),
那凋零的黄叶像蝴蝶一样飞舞(比喻),不情愿地落在地上,向银杏树倾诉着依恋和不舍(拟
人)。
【示例 2】初冬,银杏树叶把太阳的金光涂抹在自己脸上,全部变得金黄金黄的了。一场疾
风骤雨,树上的叶子凋零飘落,像蝴蝶翩翩起舞,像小鸟展翅飞翔。
例 2.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4 分)
原句: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
(要求:以原句为总说,再写两个分说的句子,每句不少于 20 个字)
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博”就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它能丰富你的人生阅历,增长你的智慧;
“专”则要求深入研究,求得甚解,它能使你独具慧眼,而不人云亦云。
给下面的小小说拟一个标题,并补写结尾
(五)逻辑推理题
例: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
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
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
(2). 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六)仿用句式、对联
例 1.命题式: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下面提供的角色中任选两个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
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 分)
示例:大国工匠,求极致敢创新,精雕细琢打造国之重器。
可选角色:驻村干部 快递小哥 环卫工人
[答案] 驻村干部,促民生谋发展,砥砺前行建设美丽乡村。
快递小哥,穿大街走小巷,风雨无阻服务千家万户。
环卫工人,冒严寒顶酷暑,披星戴月维护城市卫生。
例 2.选用重组式: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
所给示例相同。(6 分)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迎前景谋幸福,中国共产党具有伟大的开拓精神。
材料:
进取 创新 担当
增繁荣创富强 求和平促发展 展和谐谋共赢
国家统一 生活美好 一国两制 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 民族复兴
[答案]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求和平促发展,中国共产党具有伟大的进取精神。一国
两制,改革开放,展和谐谋共赢,中国共产党具有伟大的创新精神。
民族复兴,生活美好,增繁荣创富强,中国共产党具有伟大的担当精神。
例 3.续写式: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
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
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___,
希望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
(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
(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例 4.开放式: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
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案:(示例)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长夜,无论怎么照射,都难以驱散心头的阴暗;没有
宽容,人生就如雨季,无论怎么晾晒,都不能拯救发霉的心灵;没有宽容,人生就如严冬,
无论怎么取暖,都无法消融心中的坚冰。
例 5.组合对联:(注意上仄下平,即仄起平收这一原则)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
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下联
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例 6.拟写对联:请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间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 9 月 9 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 9 日结束了为期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
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
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 3 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 上午,香港上
环港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
儿 2008 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明星运动
员走到近前时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
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 2 天。
答案:香港欢送金牌选手 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七)图文转换
数据图表题:
例 1:(表格图)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年龄段
选项
18~25 岁 26~40 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82% 69%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72% 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
发挥 74% 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3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6 分)
答案: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
发挥。(3 分)
异:小年龄段(18~25 岁)志愿者更认同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某些技能,而大年龄段
(26~40 岁)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3 分)
例 2:(柱状图)下面是《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有关“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的
调查结果,请阅读图表,从海外受访者和中国受访者认知对比的角度写两则评论,不超过 80
个字。(6 分)
答案:(1)孔子,儒家思想、中医、武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2 分)
(2)①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作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我们应该注重挖掘,提升中国文
化的影响力。②中国的科技发明产品制造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可度,我们不应该妄自
菲薄。(4 分)
例 3:(柱状图)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总结该图表现出的结论,并分析原因。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答案:结论:铁路开通后,客运量超过公路、民航,成为出行首选。(3 分)
原因:铁路出行比公路速度快,比民航费用低。(3 分)
例 4:饼状图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 分)
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4 分)
答案:(1)多数人手写机会少,提笔忘字多,现状堪忧。(2 分)
(2)①社会:电脑的普及、急功近利、对书写的不重视。②学校:不够重视,缺少
严格要求,缺少书写课程等。(2 分)
例 5:阅读下面两个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从表 2 可看出怎样的社会现象?(2 分)
(2)结合表 1 和表 2,分析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2 分)
答案:(1)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 2014 年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老年人口总体呈上升趋
势。(2 分)(2)生育率下降,老年人寿命延长。(2 分)
徽标题:
例 1:下面是中国环境标志设计图,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答案:①图形由中心的山、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2 分)
图形中心代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扣,象征公众共同保护环境;意为“全
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3 分)
例 2:2016 年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邮政在国家图书馆发行了《全民阅读》特种邮
票,请仔细观察下面的邮票,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简要描述邮票的主体图案(邮票文字信息除外)。
(2)请拟一则广告语配合宣传“全民阅读”,以体现世界读书日的精神和理念。(不超过 15
字)
答案:下部是一本立起翻开的书,书的左侧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的大门(或阶梯),右侧是
打开的智慧之窗;(2 分)图案上部是一棵从书本中成长起来的树,上面结满了阅读的各种成
果(或大脑思维等)。(2 分)(2)示例一: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示例二:全民阅读,你
我在行动。示例三:远离了阅读,就是靠近了愚蠢。示例四:读书似登山,攀高才能望远。
(2 分)
漫画题:
例 1:阅读漫画《课堂精彩,何需“刷脸”?》,回答下面的问题。
(1)漫画反映出了大学校园里存在的什么问题?(20 个字以内)
(2)针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写出三点解决的办法和措施。(100 个字以内)
答案:(1)老师讲课不精彩,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
(2)①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课堂多一点思想性、学术性,多一点针对性、趣味性。
②大学课程设置要更合理一点,学校要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任自流。③
学生自身要认识到逃课的危害,加强自律。
例 2: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1)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寓意。(100 字左右)
(2)给漫画拟一个题目。要求:至少包括画面中的一个事物,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1)内容:画面左边是一幅正在临摹的画:写着“工作总结”字样,画着牛的画
像;中间是一个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拿着画笔的男子;右面是趴在树枝上的一只蜗牛。
寓意:不在工作上用力,而在总结上用心,夸大其词,任意发挥,瞒天过海。
(2)标题:妙笔生花,蜗牛成牛
框架流程图: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
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字。
答案: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国庆杭州七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做好前
期准备;到杭州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
图片照片描述:
例 1:下面是漫画家丁聪为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设计的一幅插图。插图意在表现祁老人对
自家房子的自豪与喜爱,可是画家却不多画房子,你觉得画家为什么这样设计?请结合画面
加以分析。(不超过 120 字)
答案:画面上四世同堂的全家福设计意在体现祁老人对“家”的理解:家庭和美、多子多福、
代代绵延。人物脚下的台阶与身后的门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追
求。
例 2:请观察画面内容,以“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奶奶啊,您却老了”为开头进行
补白。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感情饱满,语言连贯、生动,不少于 80 字。
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奶奶啊,您却老了。________ 。
答案: 二十年,回忆不曾离开,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童真的笑颜,推着我无忧的童年。
二十年,您身后的小树早已枝繁如伞,而您却已华发苍颜。如今,奶奶,我愿用我的青春年
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