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情感、比较阅读
一、表达技巧赏析
例 1、 蝶恋花·留别吴白楼①
(明)边贡
亭外潮生人欲去。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芳草碧云凝望处,何时重话巴山雨?
三板轻船频唤渡。秋水疏杨,欲折丝干缕。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
(注)①吴白楼:作者的友人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
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本词的抒情艺术。(6 分)
答案:
①借景抒情。“为怕秋声,不近芭蕉树”,古诗词中多藉“芭蕉”以言愁。明写悲秋,暗
写离愁。“秋水疏杨,欲折丝千缕”句,以折柳写离情。②化用或用典。“芳草碧云凝望
处,何时重话巴山雨”句,以芳草喻离情,并化用李商隐诗句,表达了不知几时能与友
人聚首叙旧的怅惘之情。③衬托。“三板轻船频唤渡”句,以船夫催客衬托离别时的难
舍难分。④虚写。“白雁横天江馆暮,醉中愁见吴山路”句,以设想友人上路后的旅愁
来进一步表现难以割舍的离情。
例 2、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
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本诗在音乐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①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诗人听琴时的感受,衬托琴师技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②比喻。
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
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③用典。运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蜀僧和
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余响入霜钟”也是用典,写琴音与钟声交响,
兼寓知音之意。(每点 2 分,3 点 6 分,如答“夸张”等其他角度符合情理酌情给分。)
二、结构技巧赏析
1、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
“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
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亦作“卒章见志”。
卒章显志是立意手法之一。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
“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
出来,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典范。
《岳阳楼记》开头先说写文章的缘由,再概括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再详细描写两
景两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方法收笔,突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主题。文章题目虽是“岳阳楼记”,但不仅是记叙、说明,而又状景、抒情。在抒情
的基础上,笔锋一转,写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求索,以“卒章显志”作结,一下子把
文章提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文章中用的也是卒章显
志的写法。
2、以景结情
(1)概念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
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
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
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举例
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
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
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
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
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
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末
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
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2006 年上海春考卷要求阅读宋词《喜迁莺·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
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
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
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回答: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
画线句从全词的位置上看,在结尾处,且是描写,属于典型的“以景结情”的写法;
从题干的提示语“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得知是“寂静”的场面,自然是“动静
对比”。如果不知道“以景结情”的表达技巧,此题的回答就不完整。
(3)艺术作用
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
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
耐人咀嚼。
三、分析古诗情感
例 1、 双调 蟾宫曲
(元)阿鲁威①
动高吟楚客秋风,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 依旧
向邯郸道②中,问居胥今有谁封?何日论文,渭北春天,日暮江东。
(注)①阿鲁威:蒙古族人,曾任南剑(今福建南平)太守。此曲是赴任南剑太守时,
途中所作。②邯郸道:典出自“黄梁梦”故事,喻指求取功名的道路。
简要分析作者在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6 分)
答案:
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悲凉)。“楚客”点明离乡赴任的途中,面对空阔天地、绵绵秋雨,
诗人如同一只失群的大雁,孤苦伶仃,触动羁旅情怀(离愁别恨)。②宦海沉浮的厌倦
(失意)。“向邯郸道中”写诗人为了追求功名,饱受奔波劳碌之苦,“依旧”二字透露
出仕途坎坷、身不由己、无力改变的苦闷和无奈。③壮志难酬的愤慨(不满)。“问居胥
今有谁封?”表明诗人希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可惜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寄寓了对
现实政治的怨恨不平。④思念友人的怅惘。遥想当年与友人畅饮抒怀,如今天各一方,
何时才能重与细论文?已之怀人。想人之怀已,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例 2、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 1185 年)前后,约为 45 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意境;抒发了①诗人平
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②他半夜惊觉,梦中
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四、古诗歌比较阅读
例 1、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比较赏析两首怀古诗对比手法的运用上的异同。(6 分)
答案:
同:都采用了古今对比的角度,以现在的越吴之衰来反衬过去的越吴之盛。
异:①对比之物的构成上,《越中览古》以历史人事的昔盛今衰为主;《苏台览古》除此
之外,还有人事短暂与自然永恒的对比。
②对比之物的呈现上,《越中览古》先虚写历史人事,再实写眼前之景;《苏台览古》先
实写眼前之景,再虚写历史人事。
例 2、
寒食①日题杜鹃花 叹灵鹫寺山榴②
曹松 李群玉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山深春晚无人赏,即是杜鹃催落时。
【注】①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②山榴:杜鹃花。
简要分析两首诗抒情方法的异同。(6 分)
答案:
同:借物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杜鹃形象表达作者情志。(2 分)
异:①曹诗,用“火”喻花以凸显其红艳,并用自问自答形式及拟人手法表达喜爱之情。
(2 分)②李诗,以蝶蜂不知、无人欣赏杜鹃的盛开,来烘托杜鹃的孤寂、凄凉,借此
表达作者无人赏识的悲哀。(2 分)(共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