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致敬冷门专业里的热情人生(附:相关链接及时评佳作)
2020 年 7 月底,高考成绩 676 分、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决定报考北大考
古系的消息引爆网络,震动了大半个考古界。一边是并不富裕的家境,一边是众所周知的冷门专业,很多
网友都为钟芳蓉的前途感到担忧。但钟芳蓉对此不以为意,她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对金钱也看得比较
淡。而她崇拜的考古界权威、“敦煌女儿”樊锦诗教授,也专门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
从选择大学专业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因为我们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
更是未来的人生道路。那么,作为高中生的你,有想过自己将来要读什么专业吗?你会像钟芳蓉一样为了
理想和热爱而选择一个较为冷门的专业吗?面对这样的问题,现在的你或许还没有答案,但有一些人却已
经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我们将为大家呈现 10 多位在冷门专业里孜孜不倦、发光发热的前辈的故事。他们突破世俗庸常成功
标准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有主见的灵魂追逐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自由模样。他们的故事也是绝佳
的写作素材。
冷门和热门,其实都是相对而言、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希望正值青春期的你,能够对自己诚实,勇
于选择自己所热爱的,用更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去拥抱这个无限广阔的世界。
传承者
乌丙安:中国民俗守门人
人物速写 中華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的先觉者。乌丙安先生以最深沉的情怀、最执着的行动、最
坚定的使命感投身文化实践,使传统村落、民族节日、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绽放永恒的光彩,在社会的变
迁发展中力挽文化之狂澜,留住了我们民间文化传承的根脉。
乌丙安先生 1928 年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1953 年他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
当时身边的老师和朋友都不看好这个专业,“当年流行写诗歌、小说,我写得也很好,常常被发表。后来
大家听说我学‘民间文学了,都说‘白瞎了这个年轻人”。可是乌丙安坚信,祖国要兴旺昌盛,传统文化一定
会受重视,早晚能“热”起来。
毕业后,乌丙安在辽宁大学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教学与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奔赴在非遗保护第一线。
他撰写的《民俗学丛话》是我国第一本民俗学研究著作,而《中国民俗学》则是我国第一部民俗学概论高
校教科书;1982 年他首次在我国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和理论;在我国成功入选世界非遗名
录名册的 40 个项目中,约有三分之二的项目都有他的推荐和科学认定。乌丙安先生桃李满天下,学界称
他为“中国民俗守门人”。他告诫各位后生说:“选择了这个事业是要吃苦的,也是没有‘钱景的,心里必须
有所准备。”2018 年,乌丙安先生在德国柏林与世长辞。
宿白: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师”
人物速写 考古学长期被视为冷门学科,但冷学科事关大事业,考古材料保存着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
物质文化基因。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考古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回望宿白先生的一生,担得起
“为往圣继绝学,为民族立根基”的评价。
考古学界泰斗宿白先生 1922 年出生于沈阳,“九一八事变”时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少年时代在日本人
的殖民统治和教育下度过。日本教师对中国历史的回避刺痛了宿白的心,“他越不讲,我越想知道”。这份
对祖国的拳拳之情,是宿白对历史萌发兴趣的开始。
1940 年,宿白毅然报考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的北大名师济济,历史系有研究中外交通史的冯承
钧,中文系有古文字学家容庚,哲学系有讲授佛教史和魏晋玄学的汤用彤。年轻的宿白想文史哲“通吃”,
就经常跑去听各位大师讲课。本科毕业后,宿白放弃了分配的工作机会,又毅然报考了北大文科研究所考
古室研究生。他说:“我听了那么多大师的课,不在这条路上走到头怎么说得过去呀。”
宿白先生安息于 2018 年。他为北大考古学创学科、架结构、辟先河,是中国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
师”——新中国文物考古工作者无一不直接或间接受教于先生,著名考古学家安家瑶、樊锦诗、李伯谦等
皆为其高足;先生亦是西藏佛教考古第一人、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开创者,他撰写的《白沙宋墓》被考古
学界奉为圭臬。
崔鹏: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
人物速写 灾害与人类发展相伴相随,而灾害研究却鲜有人问津。这“冷板凳”崔鹏一坐就是几十年。他
走过艰难险阻,跋涉激流险滩,为的就是守护一方水土的安宁。他用“拼命三郎”的精神书写着一个科学家
的情怀与担当。
崔鹏和泥石流“结缘”于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正在读本科的他偶然聆听了中科院山地所唐邦兴老师的
报告,于是对泥石流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毕业后,崔鹏毅然报考了唐老师的研究生,并于 1990
年成为中国第一位泥石流专业博士。后来,他又成为中国第一位泥石流专业院士。“很多人听说我是泥石
流专业的博士,都带着一副错愕和惊讶的表情,‘泥石流太接地气了,好像不应该和‘博士两个字搭在一起。
可是泥石流这样的自然灾害易发、多发,总要有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崔鹏说。
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在山地灾害现场,而每一次,崔鹏都带队奔赴第一
线。在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救灾过程中,崔鹏都参与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科技攻关
工作。他说,现实中减灾最需要的东西,往往也是科研上最亟须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如果拿不出解决办
法,科研工作者是于心有愧的。这些年,在大量的研究和考察实践基础上,崔鹏不仅提出了准泥石流体概
念,开创了泥石流学科的新生长点,还肩负起“一带一路”国家防灾减灾项目,在沿线国家开展了大量城镇、
道路、风景区、大型水电工程泥石流防治和重大应急减灾工作。
任继周:总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先行者
人物速写 草,灵性之物,只有融入它的生命,与它相濡以沫,才能听见它的声音,读懂它的语言,
看到它的美丽与生机,任继周就是这样一位与草结缘一辈子的科学家。在辽阔的大草原,任继周取得了影
响国人的科研成果,也实现了自己真正浪漫的人生。
“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他创造的划破草皮改良草
原技术,使我国北方草原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帮助大批农牧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2019 年,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表彰的“最美奋斗者”中,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战
略科学家任继周位列其中。
1924 年,任继周出生于山东平原县。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儿时的他几乎都是在迁徙中度过的。因
为从小营养跟不上,身体不好,任继周中学时就立志“改善中国人的营养结构”。1943 年,任继周报考了中
央大学畜牧兽医专业。面试时,院长冯泽芳教授好奇地问他:“你成绩这么好,为何要考畜牧业?”“我就如
实跟老师说,我觉得应该改变我们中国人的食物构成,我们体质太弱,就是因为吃五谷杂粮太多,吃动物
性食品,如奶、肉太少。”任继周说。毕业后,任继周毅然奔赴祖国大西北,他坚守着自己的志向,把毕
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辽阔草原。如今,这位跨世纪大师在谈起自己一生的坚持时,仍自豪地说道:“我对我
的专业一直是很满意的,不管外面有多少诱惑,我都没有动摇过,总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先行者。”
陳学俊:我国第一个锅炉专业创建人
人物速写 从国难当头而来,与抗击侵略齐肩,博取国外先进科学,毅然荣归报效祖国,视学科发展
为目标,以民族振兴为己任,陈学俊先生堪称后辈楷模。面对薄弱的学科建设与巨大的时代需求之间的落
差,他甘为人梯、勇于探索,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接续奋斗。
自从瓦特对蒸汽机做出重大改进并带来工业革命到今天,锅炉一直是生产各类动力设备的重要装置,
相关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生产电站锅炉,独立自主发展电力工业,当时从设
计、制造到安装调试、运行等,一切都是空白。彼时,安徽青年陈学俊刚刚在有着“锅炉制作者”美誉的美
国普渡大学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准备回国“大显身手”。
20 世纪 40 年代,陈学俊获得了去美国普渡大学深造的机会,他为自己选定的研究方向是锅炉制造方
面的。“很多人给我选专业提建议,什么专业有‘钱途,什么专业比较轻松,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一定
要选择我们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不考虑其他。”陈学俊一直有“工程救国”的理想,早在 1941 年召开的中国
工程师学会年会上,他就在报纸上发表了题为《为中国工程事业奋斗到底》的文章。
回国后,陈学俊筹建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锅炉专业,构建了锅炉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如此,他还筹
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学俊先生
桃李芬芳,其中包括林宗虎院士、陶文铨院士、郭烈锦和陈听宽等知名教授,推动了我国热能工程研究与
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2017 年,陈学俊先生在西安逝世。
张弥曼:寻找到鱼“爬上陆地”证据的女人
人物速写 对张弥曼来说,让她毕生着迷的是这个万物演化的世界,是这个热闹又孤单的学科。面对
化石的那一刻,房间里仿佛出现了许多遥远时代的生命,但那一刻,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古生物学家张
弥曼用其一生追寻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的乐趣,回答着人类“我们从哪里来”的古老追问。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正朝着工业化迈进,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这一国内几乎是一片空
白的学科。17 岁的张弥曼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学专业。
大二那年,成绩优异的张弥曼被公派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她又一次选择了古鱼类研究这一生僻的研究领域,
从此踏入生命演化“失落的世界”——研究包括人在内的四足动物的起源过程。
如今,年逾八旬的张弥曼已经是当今世界最受推崇的古鱼类学家之一。与古鱼类研究结缘一甲子,张
弥曼的足迹遍布万里江山,她以丰富的化石和地质学知识准确判断出最丰富的石油储藏地层,对大庆油田
的成功开采功不可没。同时,她创造性地提出并严格证明了“杨氏鱼”和“奇异鱼”作为肉鳍鱼类,从当时中
国云南东部的热带浅海开始走向陆地的学说。这一研究成果动摇了传统瑞典学派的权威,破解了古生代泥
盆纪鱼类化石的密码,为人类认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历史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8 年,张弥曼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主办方在获奖者介绍中提到:
她是寻找到鱼“爬上陆地”证据的女人,也正是因为她的长期努力,使得中国在国际古生物学领域享有重要
地位,并且营造出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涌现出一批新一代古生物学家。
王小谟:中国预警机之父
人物速写 一个专业由“冷”变“热”,与时代的发展需求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像王小谟这样的前辈的探索
与推动。面对未知与挑战,王小谟毅然选择独自攀爬、登高远望,吾辈才能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
远。栉风沐雨的往昔岁月见证了王小谟一生的坚守,也赐予他无限的荣光。
提起现代战争,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火如荼的空战场景,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呼啸而过的飞机和导弹
背后,有一种被誉为“空中帅府”的特种飞机扮演着“千里眼”和指挥官的角色,它被称作预警机。王小谟,
正是我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称作“中国预警机之父”。
1956 年,高中毕业的王小谟选择了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他说:“无线电专
业现在已经是蓬勃发展、人才辈出的专业了,但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中国的电子科学刚刚起步,其
实还是前途未卜、十分迷茫的状态。”毕业后,王小谟被分配到南京第 14 研究所。彼时,预警机开始显现
出其在军事装备中的重要地位,王小谟的机会终于来了,他自此开启了长达 50 余年的雷达与预警机研究
事业。
在王小谟的带领下,我国在预警机事业上不断掌握主动权,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
九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回望自己一路
的选择,王小谟依然坚信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很多人都只看到最后、集成方面的成果,但是深层次的、
基础性的研究就比较难,也出不了名。人们往往不愿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可没有基础研究,何来最后的研
究硕果?”
探索者
兰德省:让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秦人“复活”
人物速写 在一个冷门的行当里,拿着不高的薪水,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对于兰德省来说,唯有热爱
可抵岁月漫长。秦俑修复工作,琐碎、细致而漫长,而兰德省却在其中找到了令他着迷的东西,他听到了
两千多年前工匠的声音,也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1993 年,兰德省从西北大学文博专业毕业,在陕西商洛工作三年后,调入秦陵博物院,从事文物修
复工作。如今,50 多岁的兰德省已是秦陵博物院的研究员,从事秦俑修复工作 24 年,已经修复秦俑 150
多件。
秦兵马俑,1974 年被附近村民发现,其一共经历了三次考古发掘,分别始于 1974 年、1985 年和 2009
年。有发掘,便有修复。兰德省是 2009 年这一次发掘的修复负责人之一,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在那之前,他每年只修复一两件秦俑,把它们当作器物,把这份工作当作一门需要耐心的手艺活。但在那
之后,经历了二三十次把陶片修复成人的过程,他逐渐感受到了不同:“我发现秦俑的身上,不仅有指纹,
有彩绘,有制作的痕迹,还有陶工的名字。”
秦俑修复的一切都有步骤和流程。一个秦俑的修复流程有多长,跟它的残破程度有关,但最快也得一
年。几十年来,兰德省已经习惯于等待,习惯于耽搁,习惯于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马上完成的,习惯于与
挫败感作战。虽然兰德省现在一个月工资才四千多,生活比较清贫,但他还是很有成就感。在修复过程中,
兰德省逐渐觉得自己与两千多年前的人有了情感的连接,互相熟悉,彼此合作,“你来制作,我来修复,
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好像和两千多年前的工匠,有了超越时空的对话”。
张辰亮:沉迷万物之美
人物速写 久居城市,疲于奔波,生活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草木之情、花鸟之意,让许多国人对“博
物”的概念一直非常模糊,也让本就非常态的科普事业更加举步维艰。幸好还有张辰亮这样的年轻人,以
科普为己任,让更多人知道万物有灵且美。
张辰亮生于 1988 年,很难想象,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大男孩就是微博上拥有着 1200 多万粉丝的“博
物男神”。如今,他运营的“博物杂志”微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科普知识库,几乎每分钟都会收到网友的新@,
内容多是千奇百怪的提问:“伟大的博物君,这是什么东西?”“宇宙第一男神博物君!请问这是什么花?”“万
能的博物君!求鉴定这个植物有没有毒?”……
不少网友都十分好奇“博物君”怎么会认识那么多东西,对此,张辰亮打了一个比方:“如果你喜欢一个
歌手,他的陈芝麻烂谷子,他的家庭背景、身高、体重,你肯定都知道。我也是,我就喜欢这些动植物,
了解它们,对我是一种放松。有爱好就有动力,每天都会积累。”沉迷万物之美,于张辰亮而言是与生灵
结缘的方式,也是凝于生命深处的宿命。在“博物男神”这条分水岭到来之前,他自始至终都在自我建构的
道路上,走得固执,却也清醒。自小就喜欢观察虫子的张辰亮,高考后选择报考了“几乎半个班都是调剂
过来”的植物保护专業,之后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研深造,学习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曾经的张辰亮
是孤独的,如今他找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借“博物杂志”的平台,让那些微小的生命在更广阔的空
间中显露底色。
王旭: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有慰藉
人物速写 入殓师像最虔诚的摆渡人,用无比尊重逝者的心态,让逝者以干净、优雅的姿态踏上另一
段崭新的旅程,也让生者得以与之从容告别。王旭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因为他和同事们的存在,让逝
者葆有尊严,也让生者得以慰藉。
25 岁的王旭学的是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目前在安徽省合肥市殡仪馆任整容组组长。他的工作
就是让逝者能够以最美的容颜出现在家属面前,做最后的道别。常规的整容大约要 20 分钟,如果遇到一
些特殊情况,比如车祸、身体腐败严重等,处理起来可能就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
入职三年多以来,王旭已整理过几万名逝者的遗容。从几岁的孩童到百岁的老人,他们有的寿终正寝,
有的却英年早逝甚至不幸夭折,他从他们身上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殡仪馆对我来说,就像一面社会万
象镜。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在这里都会不经意间显露出本性的一面。”王旭说,“我们见过太多的告别,所
以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他上班时兢兢业业,下班后就热情拥抱生活,在摄影、美食、游戏、唱
歌、运动中,他尽情享受着生命的美好。“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做。医生护士守护生命,令人尊敬。我们殡
葬人守护逝者尊严,同样应该得到理解。”王旭说。尽管辛苦,可当家属因看到他们的亲人能够恢复到生
前模样而感激不已时,王旭和他的同事们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秦明:鬼手佛心,为法医正名
人物速写 “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抽丝剥笋解尸语,明察秋毫洗冤情。”这是法医职业的
价值所在。对于秦明来说,专业冷门没关系,他可以用满腔热血将它捂热,用生花妙笔让它走向前台,获
得应有的关注、认可和尊重。
拿起手术刀,他抽丝剥茧,探寻真相;提起手中笔,他传递正义,书写精彩。一部网剧《法医秦明》
火遍全国,同样火了的,还有这部剧的原著作者,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警务技术一级主管秦明。
1998 年高中毕业后,当秦明考入皖南医学院时才发现,全班 40 个人,只有他一个人第一志愿填了法
医。那时候法医这个职业还很冷门,全国只有 20 个法医专业的毕业生。2005 年,获得医学和法学双学士
学位的秦明,考入安徽省公安厅,成了一名法医。秦明回忆他刚入行时,因为每天接触的是中国老百姓最
忌讳的死亡,曾经备受歧视。而且工作危险、艰苦,夏天的高温、冬天的严寒、高度腐败的尸体、恶臭的
现场等等,都是法医工作中最习以为常的一部分。但他从未想过转行:“我想,很多法医都想过放弃,但
在发过牢骚之后,热爱继续。”于是,秦明萌生了写作的想法,他想把自己的故事、法医的故事讲给大家
听,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声能让公众对法医的工作多些理解和尊重。迄今为止,秦明已经出版《法医秦明》
系列小说 8 部,《守夜者》系列 3 部,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网剧、电影,成为当下热门的大 IP。“一双鬼手,
只为沉冤得雪。满怀佛心,唯愿人间太平。”这是秦明对法医职业精髓的总结。
相关链接
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然而人类的一生相较宇宙而言太过短暂,天文学永远代表着当前这个时
代最前沿的科技和最前沿的理论。可能它的价值会显现得比较慢,但如果我们现在不去研究它,我们可能
会错失本该属于我们的航天时代、星际航行时代。总要有人站出来,寻着星星点点的亮光,去找寻人类未
来前行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专业 张磊、张昶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颗鸡蛋,人类现在连鸡蛋壳都还没有打穿。人类现在能够深入的地壳也就是几公里,
最深的钻孔也才十几公里而已,对于地球的半径来讲,是千分之二,很微弱,了解还很不透彻。地质学研
究所有地质体的内外结构,但因为技术限制,我们目前只能聚焦于地壳表层的研究,然而仅仅是表层的灰
尘,就已经供人类使用了数千年。有人开玩笑说你们这个专业就是找矿的,没错,没有矿我们怎么建设家
园呢?地质学研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仍最为实际。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 于皓丞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顾名思义与“吃”有关。大家总是觉得:“哇,你是学食品的,那一定会做饭。”
其实学食品的同学真不一定会做饭,而是在食品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食品科学,关注的主要是吃得放心、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美味,还有营养。食品科学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对食品的追求已不满足于简单
果腹,或是愉悦味蕾,而是将吃上升为生活品质的表现,这门学科十分低调,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芦红云
我自己喜欢小动物。悬壶济世,医者无疆,临床兽医学也是如此,动物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
临床兽医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专业。疾病是一定会再发展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去更新你的知识
储备,你才能够应对未来不可预知的那些疾病。对于我来说,动物是朋友、是家人,这个专业可以让我更
好地了解它们、救治它们、呵护它们。
——中国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专业 陈丝雨
有一次我给一个逝去的老爷爷化妆,化完妆之后把他推出来,老爷爷等候在外的老伴看到后就夸了他
说:“老伴你真的长得很帅。”我突然发现我的目的实现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在很多人眼中是“冷冰冰”
的专业,实则所学习的内容充满了温度与爱,充满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敬畏。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 蔡侬
公众对于考古往往是误解与向往并存。考古学给人新奇神秘的感觉,所以大家会很感兴趣,但是实际
上一旦面临自己做人生選择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考虑到其他更多的现实因素,比如说能不能忍受考古工地
的辛苦、能不能接受薪资比较低,等等,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解决的。我的信念是:你要去做什
么,你自己想清楚就好。在考古工作中,或许花费三四个月只寻得一枚小陶猪,而仅仅是这枚小陶猪,亦
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线索。文物遗迹的学术意义是无价的。
——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 徐艺菁
我想通过我的行动让大家知道,自闭症儿童和我们是一样的,也同样享受国家的政策,享受身边的环
境,享受这世间的一切。特殊教育是生活为特殊儿童打开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他们可以享受到和所有
人一样的阳光。学习特殊教育专业需要博爱情怀,对于特殊孩子,你说的、你做的,他们不能马上理解,
需要你多次重复,才有可能由量变引发质变。我希望这些折翼的天使能够在我的帮助下更好地融入社会。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学生 郭庆锐
珠宝设计,一个听起来就“真贵”的专业,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顶尖专业之一。你问我穷吗?穷,钱都
拿去买石头了。你说我富吗?富,我有很多石头。其实,宝石的珍贵,除了本身稀有的物质价值,它传递
出的信息,才是恒久流传的原因。我希望通过学习,将一颗颗原石变成闪耀的宝石,用这些闪耀的宝石去
承载动人的故事,让它们最大限度地展示美,去实现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再度理解。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设计专业 王奕贲
修复文物,枯燥乏味,时间漫长,需要有超强的耐心和责任感。你不能忽视修复中每一个步骤的小细
节,你觉得没有用的一个小细节,可能最后会影响到你整幅画的呈现效果。修复古书旧画,是对不可再生
的艺术的抢救,也是同古人的一次深交。这门专业的诞生,让更多的文物得以复原,让更多的文化得以保
存。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 俞明锐
提到卫星这个词,我们默认的是人造卫星,而人造卫星指的就是近地空间中的一些航天器。导航、制
导与控制是航天相关专业的重要一脉,其核心技术,关系到航天器的基本功能,让航天器得以从一个地方
飞到另一个地方。我的梦想就是看着自己的小卫星上天,看着大家都用我的小卫星。选择航天事业,我深
知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与国家、民族,甚至可以说与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息息相关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 徐伟证
车辆工程专业,是一个极具实战意义的专业,包括装甲车辆、轨道交通和汽车工程等方向。对“车辆
生”来说,凭空制造一辆车,并为此绞尽脑汁、争论不休、数次返工,真的非常磨人,但也没有什么比这
更有意义,能亲眼看到自己造的车跑起来,是一个令人无比欣慰激动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来
说,最好的时代正在走来。
——北京理工大学装甲车辆工程专业 张博涵
陶瓷设计是美术学院中的小众专业,设计与工业相辅,实践与想法并存。在外人看来,陶瓷设计的工
作未免有些枯燥乏味,但作为一名“陶瓷生”,我始终乐在其中,并享受这种亲手创造作品的感觉。从古至
今,陶瓷的发展史已有数千年,但现代生活与科技,仍然离不开它。对我来说,陶瓷不仅代表着历史,也
象征着未来。
——景德镇陶瓷大学产品设计专业 黄龑
我喜欢服装设计,但仅仅是普通的服装设计,还不够极致,所以我选择了内衣方向。我并不会因为它
是一个女性穿着的服装而去排斥它,也不会考虑外界的看法,我只想单纯地去看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在国
内仍处于萌芽阶段,师生数量极少,这个专业的学生在未来会成为内衣设计行业的生力军。对我而言,不
顾一切,不忘初心,才是对热爱最好的诠释。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万晨东
时评佳作
谢谢北大考古女孩给我们的温柔棒喝
文曹 林
湖南女孩钟芳蓉以文科 676 分的成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有人不解,有人盛赞,有人不屑,有人宠
之……这震动了大半个考古界,女孩崇拜的考古界权威樊锦诗教授专门写信鼓励她“静心读书”,希望社会
不要再打扰她。这件事说明:贫困限制不了一个人的想象力,思想的贫困才会;阶层固化不了一个人的身
份,思维的僵化才会。很多人折腾一辈子才能明白、甚至始终都明白不了的道理、跳不出的固化囚笼,而
钟同学如此早就明白和跳出来了,让人羡慕。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别人眼中赚钱、好就業的专业,
这个看似让很多人“意外”的选择,恰恰在回归常识中碾压了那些被庸常成功经验所囚禁的人,给了这些人
一记棒喝。
什么专业赚钱,什么专业好就业,什么专业更有前途,这种以专业为中心的衡量标准,本身就是一种
主体错置的误区。决定一个人前途的,永远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努力,而不是某种专业身份。人始终处于决
定性的中心和主体位置。没有什么专业带着必然赚钱的基因,也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你必然找到好工作。
没有不行的专业,只有不行的人。所谓热门和赚钱,只是一种世俗的成功学意识形态,在一个短时间段内
的数据统计中制造的幻象。这种统计中根本看不到人,忽略了个体的努力及巨大的个体差异。人是由自己
的努力所定义的,而不是由专业所定义的,人不是专业的工具。计算机和金融专业里,一堆退学的人,一
堆在游戏中成为废才的人,也有一堆找不到工作的人,专业应该为此背锅吗?
我一向认为,在大学里,以兴趣为导向的人的饱满和完整发展,比专业重要多了。卢梭在《爱弥儿》
中说,在使爱弥儿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他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也
声称,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商人、企业主或专家。因此,只有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能力、有理智的人,他
们今后在社会中所担当的角色才能满足他们自己。倘若你把他们培养成有能力的、明智的人,他们就会成
为有能力的、明智的律师或医生。
今天热门的专业,四年后可能就是冷门了;今天在统计数据上赚钱的专业,四年后可能就不行了。专
业的冷热不断在变,而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不会变。热爱一个专业,那就果断去选择吧,没什么比这个更重
要了。热爱是成就一个人最好的内驱力,在热爱中打开一个知识世界,在热爱中让自己思想明智、人格健
全。工作机会、体面生活、财务保障,都是一个人努力的自然结果。牺牲自己的热爱,寄望于他者导向的
专业的“热门性”和“赚钱性”来为自己的未来保底,是舍本逐末。大学四年都盯着一份工作,在找工作的焦
虑中学习,培养出来的可能只是一个永远处于知识更迭焦虑中、可被替代的人手,而非一个行业的人才或
人物。带着热爱去追求,初心有处安放,人才可能走得更高、更远。
——摘自《中国青年报》
点评
文章首先高度概括了“湖南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这一新闻事件,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这则
新闻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行总结——“贫困限制不了一个人的想象力,思想的贫困才会;阶层固化不了一个
人的身份,思维的僵化才会”,高度赞扬钟芳蓉的选择。随后对“专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人是靠自己
的努力所定义的,而不是靠专业所定义的。接着分析以兴趣为导向的发展对人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
提出建议,呼吁年轻人带着热爱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文章逻辑清晰、层层推进,真知灼见、笔锋如刀,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