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解读:当“网红”也要先读书 等 6 则(附:素材点拨)
当“网红”也要先读书
塔塔尼是泰国的一个高三学生,快要高考了,但他却想着当“网红”。2018 年 11 月 18
日,塔塔尼想到了一个方法——直播用油漆洗澡。他觉得这是一个新奇的点子,希望能借
此一炮而红。塔塔尼很快开始宣传这个直播内容,网友们对此也十分感兴趣。短短两天时
间,塔塔尼的关注量就直线上升,这使他备受鼓舞。
11 月 21 日,塔塔尼开始直播,他去超市买了好几桶油漆,把油漆全部倒进浴缸里。
看到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塔塔尼非常开心。当天下午,塔塔尼信心满满地躺进了装满油
漆的浴缸里,只露出一个脑袋在外边。刚开始,塔塔尼还跟网友们进行互动,但很快,他
就显得很疲惫。大概 20 分钟后,他就直接滑进了浴缸里,整个人都被油漆淹没了……
网友们都以为他在做某些创新和挑战,但两分钟以后,他还是没有任何动静,网友们
这才意识到出了问题,马上拨通了报警电话。可当警察到达现场的时候,塔塔尼已经没有
了知觉,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证实他已经死亡。“他因为吸入大量浓度过大的有毒气体才导
致了悲剧的发生。油漆中含有大量苯类物质、TDI、VOC 和甲醛等有害物质,他作为一个学
生完全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否则他不会这样做的。”主任医师十分痛心地说,并奉劝其他年
轻人,“哪怕你想当‘网红,但也请你先好好读书。”
素材点拨
成为“网红”是不少年轻人的梦想,但“网红”也分很多种。如果是传递正能量,那
这样的“网红”自然是多多益善。可如果只是想通過哗众取宠来博出位,那这样的“网红”
不当也罢。
谢炎廷:数学世界里的追光者
有些人生来就与众不同。谢炎廷身上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他是一名脑瘫患者,不能
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正常走路、说话、写字,不能跟普通人一样去学校上学,只能在家
人的帮助下自学。高中课程自学完后,谢炎廷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2011 年,渴盼读大
学的他走进兰州大学的校园旁听数学,一听就是 8 年。家人和老师成了他的拐杖和扶梯,
在他们的帮助下,谢炎廷顺利完成了本科、硕士论文答辩,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两篇
学术论文。
2019 年 9 月 17 日,兰州大学建校 110 周年校庆典礼上,兰大校长严纯华授予谢炎廷
“荣誉研究生”称号,称赞他“用精神和毅力感染着师生,用坚持和奋斗奉献着学校,用
执着和笑容感动着社会”。
谢炎廷活在两个世界里。现实世界中,他言语乏力,步履蹒跚;而在数学的世界里,
他逻辑缜密,思维敏捷,在数量、结构、变化、空间和信息之中探寻奥义。
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不只是花前月下才叫浪漫,在做实验的时候,经历
无数次的失败,一下子合成一个蛋白,这个蛋白是第一次合成,之前人类从没有见过,这
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奋斗,是一种浪漫”。谢炎廷以此激励自己:“数学也一样,证
明一个猜想,试过好多方法都失败了,最后突然证明出来成为定理,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
事情,就算证明失败了,起码说明这个方法是不行的,也是收获。”
素材点拨
从言语乏力、步履蹒跚的现实生活,走进想象丰富、拥有无穷奥秘的数学世界,谢炎
廷坚毅的心志让人肃然起敬。如果將灵魂从身体里抽出,谢炎廷的灵魂一定会比大多数人
的灵魂更轻盈,也会飞得更高。
“裸跑弟”11 岁大专毕业
2013 年除夕清晨,纽约室外零下 13 摄氏度,大雪覆地,4 岁男孩多多只穿一条短裤,
在雪地中奔跑。这一情景被拍成视频传回国内,随即引爆网络。网友们戏称多多为“裸跑
弟”。多多的父亲何烈胜,则因为提倡这种在极端条件下训练孩子的“鹰式育儿”方式,而
被称为“鹰爸”。在“鹰爸”的带领下,多多 4 岁公海驾帆船、爬富士山,5 岁开飞机,6
岁穿越罗布泊,9 岁小学毕业并收到 44 国元首的回函。此后,其一度淡出公众视野。
2019 年 12 月 2 日,11 岁的多多经过两年自学,通过了 18 门考试(每门百分制,平均
分为 70.3 分),完成了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专科学业,创自考史上最小年龄毕业生
纪录。当年那个只穿一条短裤在冰天雪地中奔跑的“裸跑弟”,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也再一次引发了关于其父亲“鹰式教育”成功与否的讨论。
素材点拨
一般家庭的父母,并没有足够的财力为孩子创造如多多那样的“逆境”,讓孩子在极限
条件下训练出不凡的能力。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情投入到对孩子身心的全面
训练中。多多的开挂人生,或许是“育子为龙”道路上的彪悍个例,但难证“鹰式教育”
在普遍意义上的成功。
杨宇:打破成见,做自己的英雄
在 2019 年暑假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杨宇出生
于四川泸州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医生。杨宇从小就喜欢画画,可到了高考前,出于
现实考虑,他还是填报了华西医科大学。
华西医科大学在医学界是响当当的名校,好好读下来,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并不
难。但后来杨宇发现自己还是放不下心中的“漫画梦”,于是从大三时起,开始自学三维动
画软件。当时,多数亲朋好友都不赞成他的这个决定,都质疑他“好好的医生不当,搞什
么动画”,好在他的父母很支持他的选择。
大学毕业那年,杨宇应聘到成都一家三维动画广告公司工作。但只干了一年他就决定
辞职,专心搞动画创作。在接下来三年多的时间里,杨宇把自己关在了家里,专心做动画。
他的積蓄很快花光了,不少人在背后说他是傻子,甚至等着看他的笑话。后来,杨宇的父
亲病故,每月只有 1000 多元退休工资的母亲,依然坚定地支持他。三年后,杨宇凭借动画
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拿下了包括德国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在内的十多个奖项。
有了点名气后,杨宇成立了“饺克力”动画工作室,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国产动画长
片。后来,光线影业的人找上门来谈合作,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打造一部动画电影精品。
这种精雕细琢的创作理念很对杨宇的胃口,于是,他开始构思剧本。
哪吒和孙悟空是杨宇从小最喜欢的两个神话英雄。他觉得,自己跟哪吒更像一些,不
愿服从命运安排,几经磨难和历练,最终翻江倒海。就这样,《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步步从
他的脑海中走向了大银幕。
“打破成见,做自己的英雄。”这是哪吒的信念,也是杨宇的信念。电影中的哪吒做到
了,现实中的杨宇也做到了。
素材点拨
生活中,多数人会从功利角度考虑,尽可能选择待遇优厚、舒适安稳的职业。而杨宇
不同,他放弃前景光明的医学专业,在一条不被众人看好的路上艰难跋涉,坚定前行,终
于成就了自己的动画梦。面对人生抉择,有人妥协于现实,也有人听从内心,后者的道路
注定更加艰难、曲折。但是,唯有听从内心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活成
我们想要的样子。
“夸夸群”风靡高校引热议
2019 年 3 月初,“夸夸群”开始在国内各大高校间风靡。所谓“夸夸群”,顾名思义就
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来夸人,不论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你在群里简单阐述一句,
随后附上两个字——“求夸”,马上就会有许多“夸友”一拥而上,“有理有据”地对你進
行夸赞。比如,有人提出“学习了一下午,求夸”,便会有群友夸赞称:“能抵制住外界的
诱惑而认真学习,说明你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好孩子。”再比如,一个大三学生不小心把啤
酒倒在了书包上,在“夸夸群”得到的夸赞让她意想不到:“背上带酒味的包去上课,你就
是整条街最醉人的崽”……总之,“夸夸群”的核心就是无论说什么都会被赞美。
“夸夸群”的前身是 2014 年在豆瓣建立的“相互表扬小组”。在小组内,发帖者只要
发帖“求夸”,不需要深思熟虑,不需要解释前因后果,只要你愿意说出来,回帖者就会夸
奖你。如今,伴随着这股“夸夸”风的兴起,不少电商平台还趁势推出了“夸人服务”,只
要花费 20 元购买服务后,便会被拉进一个群里,群里人会从长相、性格等各个方面夸赞购
买服务的人。
许多人对于“夸夸群”的出现表示惊喜,认为换个角度看问题豁然开朗,不失为一种
解压方法;也有一部分人对此表示担忧:“毕竟问题实际上没得到解决,有掩耳盗铃之嫌,
且一些夸奖过于浮夸,事实上只会起到反作用。”
素材点拨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夸赞,这的确不假,偶尔一试倒可以,但如果过度依赖这
样“虚情假意”的“夸赞”,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人有被夸赞的心理需求,但别人的夸
赞必须是真诚的。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知道自己是不是配得上别人的夸赞。
多吃一点苦
中国首位冬奥会奖牌获得者叶乔波在央视《开讲啦》开讲时,一位女大学生提问:“叶
老师,都说现在的年轻人要多吃苦,你覺得这有必要吗?年轻人应该吃什么样的苦?”
叶乔波笑着说:“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的。”接着,她回忆了自己以前艰苦的训练过
程,“那时我是短跑运动员,相当于跑步里面的刘翔,但我们是怎么训练的?有时候,我们
一天要骑 200 公里的自行车;有时候,教练把我们拉到郊外,从零公里开始骑,骑 120 公
里,再跑回基地,又是 20 公里。当时每人一天只发一瓶水,没有水喝,在路上看见菜地里
浇菜的粗管子在喷水,喷出来的水很浑浊,可我们看见水特别亲,比亲娘还亲,大家都跑
过去喝管子里的水。9 岁,我开始在冰上训练。有一天,脚趾头冻黑了,脚特别疼,教练
老师就用雪给我揉。第二天,我的两条腿又红又肿,母亲说:‘不允许你再去训练了。我就
哭着闹着要去,说:‘这不是你疼,这是我疼。我在训练时也特别努力,别人要蹲腿 3 分钟,
我就一定要蹲 5 分钟,总之,教练每天要求完成的任务,我都会比别人做得多,这样形成
了一个惯性,做什么都希望多做一点,当然,所有的努力都是不会付之东流的。”说完,叶
乔波补充道:“可能,这不太契合她的问题。”主持人撒贝宁说:“您回答的就是她的问题,
人没有吃过苦,怎么知道甜的滋味?”
素材点拨
叶乔波成功的背后,是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她选择比别人多吃一点苦,才最终让自
己踏上了铺满鲜花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