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解读:分你一半炒青菜 等6则(附:素材点拨)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解读:分你一半炒青菜 等6则(附:素材点拨)

ID:705871

大小:18.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解读:分你一半炒青菜 等 6 则(附:素材点拨) 分你一半炒青菜 一次,著名作家王安忆到外地出差,到达目的地时刚好是午饭时间,她便走进一家小 餐馆点了份炒饭。不一会儿,餐馆里走进来一位满脸病容的老妇人,她点了炒青菜和豆腐 汤。菜端上来后,老妇人突然求助似的对旁边的中年男子说:“我把青菜分给你一半,好吗?” 说这话时,她还举起筷子,证明自己尚未开动。男子忙说自己也点了青菜,婉言谢绝了。 老妇人转而拜托另一桌的几个年轻人,他们见老妇人这副样子,有点害怕,赶忙笑着 说不需要。老妇人有些沮丧,这时,她看到了独坐一桌的王安忆,便向她走了过去。王安 忆早已将整个过程尽收眼底,看着老妇人满头的白发和充满期盼的眼神,她心中一动,收 下了半盘炒青菜。老妇人脸上顿时绽放出满足的笑容,她开心地说:“其实今天是我 70 岁 生日,可孩子們都不在身边,我就想找人一起吃点东西,只有你愿意跟我分享,谢谢你。” 王安忆非常吃惊,她只是不想让老妇人失望,没想到背后竟有一个这样温暖的故事。那一 刻,她的心里因为接受了这半份青菜而充满了甜蜜和幸福。 素材点拨 生活中,很多人表示出来的善意看似古怪,实则单纯美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真诚而 坦然地接受它。 写简体识繁体:规范与传承不矛盾 在 2019 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 育。12 月 9 日,教育部在官网就此提案公开答复称,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但 在中小学经典阅读和书法教育中,会涉及有关繁体字教育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写简 识繁”。近年来,关于简繁之争的讨论不时出现,教育部的回应算是就这场争论给出了正式 的官方答复。 新中国成立以后,推出了较为成熟的汉字简化方案,并在全国大力推广,大大降低了 汉字的识读门槛,提升了老百姓的识字率,传承了几千年的汉字第一次被普通老百姓所掌 握。但把简体字法定为规范汉字,并不等于排斥繁体字。相反,在基礎教育阶段,无论是 古文经典研读还是书法练习,学生接触繁体字的机会并不少。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文科类 的大部分专业都有阅读古代典籍的要求。教育规范与文化传承并不矛盾,传承繁体字也不 一定非得将其纳入基础教育。 素材点拨 呼吁恢复繁体字使用的背后,是国人日渐增强的文化保护意识,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汉字简化不仅是历史进步的推动,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规范与传承并不矛盾,只要人 们能接触到繁体字,只要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吸引力,就不用担心繁体字会被抛弃。 女生贴纸条提醒清洁工小心玻璃碴 “玻璃碴,请小心!阿姨/大爷,真抱歉有了玻璃碴,您收拾的时候小心点。天凉了, 您注意保暖!”2017 年 10 月 31 日,网友“沈阳工业大学校园资讯”在微博中晒出了一张 特殊的纸条。该网友称,这张纸条是在沈阳工业大学女生寝室楼的垃圾桶旁发现的,听说 是一个女生不小心打碎热水瓶,怕保洁人员清洁时割破手,特意没扔到垃圾桶里,而是放 在垃圾桶旁,还在装垃圾的塑料袋上贴了纸条做提醒。这张暖心纸条引来不少网友点赞, 表示这一行为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11 月 4 日,有媒体辗转联系到这个女生,原来她叫刘包平,是沈阳工业大学广告专业 的大一学生。“我觉得这些事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如果这张纸条能让人们心头一暖,那将是 我的荣幸。”小刘说,之所以留下这张纸条,想法其实很简单,热水瓶碎了,如果将玻璃碴 乱倒,肯定会扎到别人。人必须对自己的东西负责,于是她特意包上了兩层塑料袋,并附 上了这张纸条。 小刘表示,之前她在网上看到不少保洁阿姨、大爷清理垃圾时被玻璃碴扎伤的新闻, 当时就觉得挺心疼的。“我想大家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处理,最 后没办法干脆就随便扔了。我觉得如果像我这么做的话,保洁阿姨、大爷们会少受点伤。” 小刘说。 素材点拨 有人曾问,你见过哪些小举动温暖了别人?将街头乞丐带到餐馆美美吃上一顿,在遗 失了井盖的路边立起简单的警示标识,为累得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送上一瓶水,在雨天开 车遇行人时减慢车速……这些举动并不显眼,却将心与心的距离拉得很近。陌生人的眼里 不缺少微笑,如此有温度的瞬间,能让人感觉被关爱、受重视。所谓如沐春风,正是无心 之中所透露出的有心、有情。 陆谷孙改错 《英汉大词典》是由中国学者陆谷孙教授独立编纂的第一部大型双语工具书,始作于 1975 年。1988 年,在词典即将完成编纂前的一次评议会上,有专家认为,这部词典有可 能会成为我国目前最大、最新、最好的一部英汉词典。然而陆谷孙却说:“我们的愿望是能 对读者负责。因此我们在质量问题上只能自始至终采取‘如履薄冰的态度。” 1989 年出版上卷,1991 年出版下卷。在下卷的征订会上,陆谷孙发言道:“我可以诚 实地告诉各位,《英汉大词典》上卷共 1967 页,迄今发现的错误和缺点,约为每一百页出 现一次。”此话一出,急得一旁的出版社负责人差点跳起来。 在新版《英汉大词典》的“修订说明”中,陆谷孙又罗列了一堆原版中的问题。他说: “我不隐瞒一点缺点。其实,看到一个差错,我自己如同吞了一只苍蝇,恶心得很。我准 备做拳击手训练时的那只沙袋,接受各种批评和指责。对那些诚恳批评者,我向他們脱帽 致敬!” 正是因为陆谷孙不断改错的严谨态度,才使得《英汉大词典》成了经典,成了质量颇 高的一本工具书。 素材点拨 错误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误的方式去对待错误。如果我们都能像陆谷孙一样, 坦然面对错误,虚心接受批评,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秉持“如履薄冰”的态度,那么错 误就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催化剂。 谈方琳:爱数学的 15 岁科学家 2019 年 10 月底,上海的一位女生火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汇聚了全球 65 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等顶级科学奖项得主,被称为“全 球最强大脑”的聚会。15 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10)班学生谈方琳, 从 2018 年到 2019 年都是最年轻的参会者。 之所以受邀出席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是因为谈方琳是“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一员。 受家庭的熏陶,谈方琳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她目前最出众的成绩是在读初三时凭借课题 “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在“第 33 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了一 等奖和主席奖。这一课题也获得了“第 33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她的研 究项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 2018 年,谈方琳曾与 200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面对面交流。“弗 兰克教授说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面对科研难题时的勇敢无畏都很重要。”“和这些大 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激发了我做科学研究的热情。虽然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仍然坚持做一 些数学上的小研究。”谈方琳这么描述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历程。 周围有一些同学追星,但谈方琳说,她更喜欢追科学巨星。虽然科创获奖无数,已是 “学神”的谈方琳却认为自己只是尝试着做了一點小研究课题,根本没有资格炫耀。对于 研究路上会遇到的困难,谈方琳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做研究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好的研究 成果肯定是‘十年磨一剑,我将来愿意尝试这样的研究。” 素材点拨 数学对于许多中学生而言是令人头痛的科目,而对于谈方琳来说却是一个无比美妙的 世界。即便在科创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但谈方琳却觉得自己根本没资格炫耀。她 想在数学的世界里尽情探索,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她的理想与情怀,正是当今这个“流 量时代”里不少青少年所缺失的精神底色。 李政道:我不是来表演的 有一年,物理学家李政道到中山大学做报告。那天,当李政道走进可容纳数千人的大 礼堂时,里面早已座无虚席。为了举办好这场报告会,校方下足了功夫,不仅邀请电视台 和多家知名媒体前来报道,还在礼堂内的四面安装了大灯,一来可以让观众更清楚地一睹 这位物理学家的风采,二来也方便记者拍照。 伴着热烈的掌声,李政道微笑着走上讲台。为答谢师生们的热情邀请,他精心准备了 一份数万字的发言稿。眼看最重要的人物登场,灯光师便将灯光都照向讲台,而挤满过道 的摄影记者手中的灯光也都投向他。顿时,讲台上华丽灿烂,李政道就像站在舞台中央的 影视明星一样,成为全场的焦点。 然而,李政道却蹙起了眉头。他拿着发言稿念了几句,就放下稿子,提高声音说:“灯 光太亮了,把大灯都关了。我不是来表演的,是来给学生讲学的。大家看不看得清我不重 要,重要的是能听清我说的话。”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口气。顿时,全场寂然。原本 想展现李政道的风采,没想到他却因此生气了。台下的领导赶紧让灯光师和摄影记者关掉 照明大灯。 十几秒钟后,礼堂里的灯光变得柔和,李政道才满意地点点头。而在观众们眼里,随 着打在李政道身上那一束束明亮灯光的消失,似乎环绕在他身上的明星光环也随之消失了。 人们静下心来,倾听他睿智的见解,倾听他探索的艰辛,倾听他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 报告会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素材点拨 “我不是来表演的。”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李政道先生對自己科学家身份的清 醒认识,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科学精神的敬畏,无疑为这个日渐浮躁的社会注入 了一股清流。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