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解读:黄旭华 等 6 则(附:锐评及写作点拨)
黄旭华
黄旭华,1926 年生于广东,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我国核潜艇
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曾担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
一代核潜艇。
黄旭华原本的志向是子承父业,从医救人。但在抗战期间,中国被日军战机轰炸的经
历,让他萌生了学航空、学造军舰用“科学”救国的想法。此后,他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
造船系。20 世纪 50 年代,处于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一些军事大国纷
纷加强了核潜艇这一新型武器的研制工作。1958 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
正式立项。这项“天字第一号”绝密工程选中了当时 34 岁的黄旭华,他成了最早研制核潜
艇的 29 人之一。
在最初接触这项工作时,黄旭华就知道,由于他所从事的工作保密性强,这就意味着
他要当一辈子无名英雄。“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我不希
望出名。”黄旭华说。在此后的 30 年时间里,黄旭华再也没有回过广东老家,他的父母和
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北京做什么,只能通过写信和他保持联络。直至 1987 年,黄旭华将《文
汇月刊》发表的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寄给了母亲,92 岁的老人这才知道儿子为
中国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了 30 年。
锐评: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甘于无名”是黄旭华做出的庄重承诺,然而祖国和人
民却永远不会忘记他。无数像黄旭华一样的无名英雄,呕心沥血为祖国筑起了新的长城,
他们是共和国的基石,是民族的脊梁。
曾庆存
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名字——曾庆存,他是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是国际
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
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1935 年 5 月,曾庆存出生在广东阳江。尽管家境贫寒,但曾庆存的父亲很早就把他送
到学堂读书。“没有油灯,父亲打着火把让孩子写作业”的场景深深印在了曾庆存的脑海里。
受父亲的影响,曾庆存从小就能吃苦、有毅力。1952 年,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
专业,开启了他的气象科研人生。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气象站的发展初具规模,但气象科学还相对落后。面对国内人
才紧缺的情况,国家派出了一批人才去苏联学习气象专业。成绩优异的曾庆存就是其中之
一,他师从气象学大师基别尔。当时国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数值天气预报。经过近两年的研
究和运算,1961 年,曾庆存提出了“半隐式差分”方案,给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用原始方程
做预报的数值天气预报图,这项成果立即在莫斯科世界气象中心应用,预报准确率前所未
有地提升到了 61%。此方法至今仍在气象预报中广泛应用。求解成功的曾庆存立刻回国,
投身我国气象科学的研究。“我的父母和国家让我读了 20 年书,我要为国家服务,攀上科
学技术的高峰。”曾庆存说。
锐评:
曾庆存曾经写过一首诗:“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这两句诗也是他人生
的真实写照——中国科学家要做我们自己的研究,要勇于挑战难题、破解难题。老一辈科
学家身上强烈的使命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让人感佩。
写作点拨
2020 年 1 月 10 日,黃旭华和曾庆存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 2019 年度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奖章。他们是中国创新精神的最佳代表,是助力国家发展的耀眼星辰,是当之无
愧的顶级流量。他们的事迹可以用于写作科学精神、爱国奉献等话题的作文。
肖运琦
每天上午 7 点半,肖运琦都会准时出现在家门口附近的渡口,驾着自己的一片竹筏缓
缓驶向斜对岸。迎接他的除了朝阳,还有 3 名年仅 7 岁的学生。在刚刚过去的 2019 年,肖
运琦一个人坚守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三江村教学点,为学校仅剩的 3 名学生担任
“全科”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每天六节课,都由肖运琦一个人讲授,
“凡是城里孩子学的东西,都会安排给孩子们上课,不能让孩子们落后”。
1998 年,肖运琦通过考核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三江小学是其工作的第一所学校,此
后,他陆续辗转到其他几个山区小学任教。2018 年秋季开学前,三江小学唯一一位教师、
肖运琦的堂兄肖运来退休,学校面临没有老师的尴尬处境。得知此事,肖运琦主动请缨,
再次回到三江小学,开始了自己校长、老师、炊事员等多重角色“一肩挑”的生活。也因
此,即便遇到家里有事或者身体不舒服,肖运琦也不敢请假。
肖运琦说,当年之所以选择做老师,其实源于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我父亲生前就是山
村教师,干了一辈子。1998 年被确诊患了癌症,弥留之际,父亲嘱咐我說,山里孩子上学
不容易,希望我能接替他继续干下去。当时我对做老师也挺有兴趣,于是就加入了教师行
业。”这一坚持,就是 21 年。
锐评:
因为三江村横跨桃江两岸,肖运琦每天需要划着竹筏去上班,也因此被网友们称为“竹
筏老师”。“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老师也如摆渡人,使学生们由生活的此岸,
抵达精神和梦想的彼岸。
洪燕
“特别喜欢你那标志性的笑容,如同冬日的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宝贝,保护好
你的好奇心,用于学习,那将是你巨大的宝藏。”……洪燕是浙江省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106 班的班主任,本学期给全班 39 个孩子都画了肖像画。一张张生动的漫画肖像,再配上
简洁的文字评价,就是她给孩子们的期末评语,也是她送给孩子们的期末礼物。2020 年 1
月 8 日,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网友的集体点赞。
洪燕说,画画是自己的业余爱好,纯属自娱自乐。这次画完全班的群像,她用了一个
学期。之所以想到把期末评语“画”出来,洪燕坦言最初是因为自己脸盲,叫不出孩子的
名字:“其实仔细想,记不住名字,主要原因是我还不够了解他们,我需要的不是记住名字,
而是记住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后来,洪燕突发奇想:“我能不能把孩子们画出来?”
“当我尝试画出一个孩子之后,我发现名字就不再是一个符号了。他慢慢变得生动形
象,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可爱。”洪燕便试着给孩子们画了几张素描,晒在朋
友圈,收获了一片夸赞。许多同事留言,认为给孩子画肖像很有创意,于是她决定把全班
的孩子都画下来。
洪燕说:“画肖像让孩子对于我而言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也让我这颗教育的心更柔软。”
锐评:
人与人之间若想产生亲密关系,必然是从了解开始。当一个老师开始认真观察、了解
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才会真正走进他的心里。教育可以很宏观,但大多时候却很微观,
需要每一位教师用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
写作点拨
唯有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
当成享受来从事,才会对这份职业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肖运琦和洪燕的故事,可以用于
写作教育、敬业等话题的作文。
钟南山
2020 年 1 月中旬,当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全国人民
还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悦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几句话叫醒了所有人:“这个病毒
肯定是人传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然而,就在 1 月 18 日,84 岁的钟南山再
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赶赴武汉防疫最前线。17 年前抗击“非
典”时,钟南山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再次成为“最美逆行者”。
2003 年初,“非典”疫情開始扩大。当时还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的钟南山,在
大年初三受到任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面对逐渐蔓延的疫情和
日益超负荷的医院,钟南山主动向广东省卫生厅提出,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呼吸疾病研究
所:“我这里是广东呼吸病专科研究所,不送这儿来送哪儿去?”后来,他还带领着专家小
组摸索出了“非典”的治疗方案,挽救了不少危重病人。
如今,钟南山奔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第一线,全局掌握疫情发展
情况。1 月 28 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眼含热泪地表示:“一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
解决。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锐评: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钟南山之所以在耄耋之年,
承受着各种压力为民众奔走,大概就是因为,他认为所有人的命运都与他有关。实际上,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绵延至今,靠的正是这样无分别心的爱与慈悲。
郝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一时间口罩成了每个家庭的必需品。面对疫
情发生后市场上出现的口罩供不应求的情况,湖南常德澧县城头山镇黄河村村民郝进却捐
出了 18000 个医用防护口罩。
郝进 2019 年曾在一家口罩生产工厂务工。“后来工厂效益不好,我就辞职了。当时工
厂发不出工资,就给了我价值两万元的口罩用以抵工资。”郝进回忆道,之后他便将这批医
用口罩放在家中,“都是一次性医用口罩,放在家里也就忘了这个事了。”2020 年春节前后,
郝进从新闻上了解到疫情紧急,口罩十分紧缺,“就想到把这批口罩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希望能发挥它们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向村里反映情况后,郝进便将家中留有的约 18000 个
口罩全部进行了捐赠。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便迅速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为郝进点赞,不过也有不少网友为郝
进的经济损失感到担忧。对此,郝进表示:“口罩捐出去之后,村里面说要给我钱,我没要。
很多网友也说给我捐钱,我都没有接受。我不能拿口罩去卖发国难财,而要让它们物尽其
用。既然捐了肯定就不会要一分钱,谁给的我都不要。”黄河村党总支书记徐超红表示,这
批口罩确实解了燃眉之急。郝进这个小伙很不错,人品好,讨人喜欢,曾偷偷给一位 70 岁
的贫困老人捐钱,去年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锐评:
病毒蔓延、疫情肆虐,有人卖劣质口罩赚黑心钱,有人坐地起价发国难财,但却有更
多像郝进一样的人——把自己被用来抵债的口罩无偿捐出,或者想方设法从国外购买口罩
捐给慈善机构、医院或普通民众。越是危急时刻,我们越能被人性的光辉所照耀。
写作点拨
在一个把苟且视作理所当然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钟南山和郝进这样的人,无论身
份如何,都能怀抱一颗仁爱之心、赤子之心,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不做舌尖上的爱
国者。钟南山和郝进的事迹可以用于写作医者仁心、大爱、利人与利己等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