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第四单元)知识拓展及写作
家乡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
显著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家乡文化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
的,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
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可见,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
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专门设置“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第四单元),引导学生用
适当的方式(采访、考察、查阅文献、提出合理建议等)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
习剖析文化现象,在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文化认同的同时,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
己见解的能力。
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通过访谈、提出建议等方法来了解家乡文化生活,增进对家乡
的文化认同,并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
技法指津
一、如何开展访谈活动?
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访谈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
但是,有的同学觉得当今时代网络十分发达,知识与信息的检索也十分方便,因此许多关
于家乡人物或风物的资料在网络上都可以获取,访谈并非是不可或缺的方式与途径。然而,
要了解与感悟家乡文化固然需要知识和信息,但留存在人们心中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更为重
要。访谈的重要意义,恰恰在于通过人与人的交流去挖掘记忆、唤醒情感,从而在形成共
鸣的过程中获得对家乡文化更鲜活、更立体的认识。
另一方面,访谈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访谈对听说能力
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访谈里的“说”主要是提问。提问要聚焦,让访谈对象明确问题的指
向;提问要有技巧,激发访谈对象的表达欲望。访谈里的“听”,态度上是一种倾听,是有
取舍的吸收与提炼。
(一)明确访谈目的
在准备开展访谈活动时,首先要思考本次访谈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访谈的第一个目的是获取知识与信息。在网络上查阅资料,能获得关于人
物或风物的主要知识与信息,但可能还有缺漏或言之不详的方面。访谈中,对于这些内容
要特别关注,以补充既有资料的不足。第二个目的是通过访谈打开访谈对象的心扉,使对
方主动积极地挖掘记忆,唤醒他们内心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如能做到这两点,访谈才可谓
成功。
在访谈内容准备上还有一个关键点。不少同学关注的仅仅是人物本身的生平或风物自
身的特点,但家乡人物志或风物志的意义还不仅仅是对人物和风物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
呈现人物和风物对于家乡文化的意义。比如有同学准备撰写近代民主革命家钮永建的人物
志,那么就需要了解:钮永建是上海闵行马桥人,曾任国民政府秘书长、考试院副院长等
要职;他对家乡最大的贡献是创建强恕学堂,“不自恕、不强人”的理念与精神跨越百年滋
养乡人,形成了马桥独特的民风与文化。因此,在访谈中要尤其关注人物或风物与家乡文
化的关系。
(二)确定访谈对象
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两类人最合适。
一是熟悉人物或风物的普通人,包括家中或邻居的长辈、普通居民等。他们生于斯长
于斯,深受家乡文化的影响,亲历家乡生活的变迁,有许多鲜活的家乡记忆,他们会知道
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信息。比如,有同学在撰写上海武康大楼风物志的实践活动中,就对大
楼的居民和长期在附近经营的商家进行了访谈,获得了普通人对于武康大楼的记忆与认识。
当然,他们的记忆未必准确,一些说法也未必严谨,但在访谈中可以记录下来供参考与查
证。
二是对人物或风物有深入了解与思考的研究者。相比普通人,他们占有更全面、更准
确的资料,对人物或风物的理解与思考也更为深入。因此,对相关研究者进行访谈能获得
更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料。
(三)访谈方式
访谈方式有多种,如街头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面对面访谈等。
街头访谈是实地考察時采用的一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汇集多人对人物或风物的看
法。如撰写上海武康大楼风物志的同学在实地考察时,对游客、居民、商户等进行访谈,
获得人们对大楼不同视角的认识。但是,街头访谈随机性强,也难以深入,获取有价值信
息的可能性不大。
电话与网络访谈的形式是在面对面访谈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最好的
方式还是面对面访谈。面对面访谈最无距离感,互动性最强,更有利于营造氛围、调动情
绪,使访谈对象更容易进入畅所欲言的状态中。但面对面访谈要注意时间与地点的选择。
时间上,不干扰访谈对象正常的工作与休息,使对方能以从容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接
受访谈;地点上,应选择相对安静、便于交流与互动的场所开展访谈活动。
(四)访谈实施要点
访谈虽然是一个现场互动的过程,但在访谈前应该做好准备和预设,做到有的放矢。
因此,需要对访谈的问题进行设计,对访谈的过程进行预设。
1. 根据对象准备问题,提出问题讲究顺序
访谈时,首先要思考准备提出哪些问题。由于访谈的目的是为了撰写家乡人物志或风
物志,因此要聚焦家乡人物或风物展开。此外,要考虑访谈对象的身份和特点。
比如撰写钮永建人物志的同学准备访谈乡土文化的研究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钮永建是怎样一个人?
钮永建为什么要在马桥创建强恕学堂?
您是如何理解“强恕”的含义的?
您觉得强恕学堂对马桥文化和马桥人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比如撰写武康大楼风物志的同学准备访谈武康大楼的居民,设计了以下问题:
您是什么时候搬到武康大楼的?
您觉得武康大楼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武康大楼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让您难忘的事?
有人说武康大楼是“上海亮丽的名片”,您同意吗?
两个例子都围绕深入了解人物或风物的目的设计访谈问题。第一个例子针对研究者提
问,因此问题带有学术的意味,也符合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思考水平。第二个例子针对普
通居民提问,因此问题来自日常生活的视角,更能激发访谈对象展开回忆、唤起情感。两
者如果互换,恐怕就不能起到应有的访谈效果了。
访谈中,问题顺序的安排应该遵循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原则。一般来说,对人物或
风物一些知识性的了解比较简单,如人物的生平和事迹、风物的历史和掌故等。这些应是
率先提出的问题,访谈对象也易于回答,能使访谈形成良好互动;接下来,是对人物重要
事迹或风物主要特点进行更具体和更深入的访谈。这部分的问题对人物志或风物志的写作
有重要价值,需要通过不断地追问促使访谈对象展开回忆、描述细节;涉及人物或风物对
于家乡的意义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也需要访谈对象在之前陈述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概括,
必须安排在访谈的最后阶段。
2. 营造良好氛围开场,捕捉追问细节信息
访谈的开场应该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使访谈对象有表达的愿望。可以采用聊家常的
方式开始访谈。对于普通人,可以问一问对方:您在家乡生活了多少年?有没有离开过家
乡?记忆中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于研究者,可以问一问对方:您为什么会对家乡文化的主题产生研究兴趣?研究过
程中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需要注意的是,开场问提主要用于营造氛围,不要过度追问,以免涉及隐私或偏离主
题。
如前面所言,访谈需要有事先的准备和预设,但在访谈过程中,会有不少现场生成的
内容。这些往往是访谈中很有价值的部分,需要迅速捕捉、有效利用。因此,在访谈的过
程中要根据对方的陈述加以追问。比如在武康大楼实地的访谈过程中,有居民提到大楼现
在的保护措施很严格。同学就迅速追问:具体有哪些措施?违反会有什么后果?于是居民
就说,大楼里的装修要报备,经过文物保护部门审核后,在大楼物业的严格监督下才能进
行;居民会收到居委会下发的温馨提示,房间里的砖墙与门窗都不能随意改造,必须维持
现状或由物业在文物保护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修补。如果违反这些规定要承担法律责任。通
过追问,同学们了解到大楼维护的很多细节,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追问
一般的目的,是让访谈对象把笼统的回答具体化,使访谈者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细节信
息。
3.记录方式征询对方意见,记录内容及时梳理整合
访谈中,要做好记录。有同学选择用手机录音,这当然能保存访谈的全貌。不过,有
些访谈对象面对录音设备会感到极不舒服,访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事先告知
对方,征询对方的意见,在获得允许的情况下再选择记录的方式。如果选择用笔记录的方
式,则需要有速记的能力或要善于选择要点进行记录。
访谈完成后,要对访谈记录进行及时整理。访谈本身会存在随意性,有些陈述也未必
很有价值,因此访谈记录不必一字一句都呈现在文本中,可以择其重点加以梳理与整合。
访谈记录应条理清晰,鲜明呈现访谈的主线与最有价值的信息。
二、如何写建议书?
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是“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一项学习任务。虽然大部
分同学们在之前并未学习过如何写建议书,但其从格式上来说并无多大难度。写建议书,
难点不在于“怎么写”,而在于“写什么”。有价值的建议,要有现实针对性,要有可操作
性,落笔前一定要深思熟虑。
(一)建议要基于调查
实际上,对于写建议书来说,前提与基础是调查。因此,写建议前必须要有调查研究,
需要对家乡文化生活中的某一主题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调查。
比如撰写武康大楼风物志的同学,就在实地探访的过程中发现了调查的方向。在现场
的采访中,他们发现,大部分游客对武康大楼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前来参观或是因为偶
然看了某篇报道,或是在路过时被大楼独特的外观所吸引。于是,他們在收集风物志写作
素材的同时也开展了调查,主题后来确定为“上海老建筑知晓程度调查”。他们设计了问卷,
在同学中进行调查,后来又把调查对象扩大到家长。通过调查发现,大家对上海的老建筑
知晓度较高的仅仅是国际饭店、武康大楼等几栋建筑,对于大部分其他老建筑的名称与分
布地域不甚了解。即使是国际饭店这样的明星建筑,大家对其历史变迁与文化价值也缺少
必要的了解。因此,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尽管上海在历史建筑的保护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但在建筑文化的介绍与宣传方面还可以更有作为。于是,他们从调查结果出发,开始思考
如何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还比如,有的同学对上海方言的主题感兴趣,于是对上海方言的保存和使用情况开展
调查。他们的调查对象包括祖辈、父辈和同辈。结果发现:祖辈在生活中基本使用方言,
而且方言类型众多,如上海本土的浦东话、松江话、崇明话等,一般不太会说普通话;父
辈能听懂本土方言,但日常使用的概率不高,平时以说上海话(上海市区方言)、普通话为
主;而同龄人日常交流基本说普通话,往往只有在和父母长辈交流时才说上海话,甚至会
出现父母说上海话、子女说普通话的情况。从这个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上海方言的使用
与传承有逐渐式微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和上海城市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
与普通话教育的普遍开展有重要关系。这一调查结果,为后续提出建议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写建议书之前的调查研究十分重要。调查研究越全面、越深入,建议的针
对性、合理性会越强。当然,同学们的调查研究也不需要过于专业,也不可能达到专业的
程度,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调查的方法,锻炼调查研究的能力,进而对文化现象形
成了自己的思考。
(二)建议要合理可行
有了调查研究做基础,建议的现实针对性问题得到了解决。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建
议的合理性。
合理的建议应当从家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同时又具备可
操作性,从而真正产生实际的效果。
如调查上海方言的同学,他们认识到上海方言使用频率的减少与上海城市的开放与包
容密切相关。祖辈基本使用本地方言,是因为早年社会流动性小,生活在上海的基本都是
本地人,因此说普通话没有必要性;父辈的生活圈子比祖辈大,又在学习与工作中接触到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因此普通话的使用率就增加了;而青年学生从小受到的是普通话教育,
同学与朋友中又有许多新上海人,因此使用方言的场合比较少,使用方言的习惯也没有形
成。从上海的城市发展来说,这是一种进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体现。因此,
如果提出建议,就不可能以地域观念来倡导大家都说方言,这也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但
是,他们发现,使用方言的空间与场合并非完全不存在,只是青年人在态度上对使用方言
不积极,同时也缺少使用方言的习惯。而青年人的态度与习惯,与学校教育有着比较密切
的关系。那么,建议是不是可以从态度的改变和习惯的培养入手,针对学校教育提出一些
具体的举措呢?基于这样的思考,他们草拟了以下这些建议:
建议各级学校在开展普通话教育的同时也能适当增加和上海方言相关的课程,通过趣
味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对方言的兴趣和情感,让学生愿说方言、会说方言。幼儿园、小学可
以开展方言儿歌诵读、方言常用语知晓等活动,中学可以开展了解、学习方言的活动。
这样的建议符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对上海方言的推广与传承无疑是有利的,也有可操
作性。
(三)撰写建议书
完成调查研究和建议可行性分析之后,最后的一项任务就是撰写建议书。建议书在格
式上没有统一的规范格式,大致可以分为标题、建议理由、建议内容等。下面笔者以“对
上海建筑文化进行介绍与宣传的建议”为例来呈现建议书的具体写法。
建议书标题应突出主题,简洁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如“对于加强上海建筑文化介
绍与宣传的建议”。
建议理由应该交代清楚,使读者更明白建议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如同学们这样写建
议理由:
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开埠以来,东西文化在这里汇聚,移民
文化在这里生根,形成了丰富多彩、中西融合的海派文化。其中,近代建筑是海派文化重
要的表现形式。比较著名的建筑,有国际饭店、武康大楼、马勒别墅等。这些建筑所承载
的历史与文化十分厚重,值得人们去了解与探究。
但在实地考察这些建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建筑周边的商家与居民,还是慕
名而来的游客,对这些建筑的历史与文化知之甚少。回到学校后,我们又对身边的同学进
行了调查,发现知晓率与了解程度更低。我们认为,对于上海市民来说,理应了解上海的
历史与文化,这是传承与发扬海派文化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举措来改变这一现
状。
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们搜索之后发现介绍与宣传上海近代建筑的文章与视频都比较欠缺,想了解上海建
筑文化能借助的资源不多。此外,在学校里我们也没有机会接触到相关的学习内容。毕竟,
能够主动去了解与探究上海近代建筑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在相对被动的情况
下更便捷地获取相关的信息、知识,从而得到最基本的启蒙。因此,我们提出对于加强上
海建筑文化介绍与宣传的建议。
这一段建议理由,交代了上海建筑文化的价值,指出了人们对于上海近代建筑了解不
够的现状,揭示了了解上海近代建筑文化的意义,也阐述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背景。
应该说,建议理由是充分的。
最后,具体陈述建议内容。同学们是这样写的:
1. 传统媒体应加大对上海老建筑的介绍与宣传力度。如报刊上可以多发表专业人士介
绍上海建筑文化的文章,电视台可以制作由专业人士参与的电视纪录片或宣传片。
2. 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有信息传播即时性和渗透性强的优势。媒
体人可以与专业人士合作,借助新媒体进行最基础的介绍与宣传,同时引导人们进行更深
入的了解。
3.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入校园开设上海建筑文化的讲座,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上
海老建筑;可以合作开展探訪老建筑的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老建筑并进行深度的学习
与了解。
这三条建议针对专业人士、媒体人与学校,提出三方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并相互合作,
合理可行。建议相对比较具体,明确了各方的主要工作内容,也具有可操作性。
当然,在有些建议书中还可以写可行性分析、实施步骤设想等更为具体的内容。不过,
同学们也只能提出大致的建议,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步骤与环节,取代相关部门的工作思考
与实践。
主题拓展
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
我们该如何谈论故乡呢?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曾说:“谈故乡,不妨就从自
己脚下,一直说到那遥远的四面八方。”接下来我们就从乡土、乡音、乡情、乡愁四个方面,
来看看作家们是怎么谈论故乡的。
乡 土
住在村东头的人,被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醒。这是一天的头茬子阳光,鲜嫩、洁净,
充满生机。做早饭的女人,收拾农具的男人,沐浴在一片曙光中,这顿鲜美的“阳光早餐”
不是哪个地方的人都能随意享受。阳光对于人的喂养就像草对于牲畜。光线的质量直接决
定着人的内心及前途的光亮程度。而当阳光漫过一个房顶又一个房顶到达村西头,光线中
已沾染了太多的烟尘、人声和鸡鸣狗叫,成为世俗的东西。
早晨村东头的屋影、树影、烟影、人畜影层层叠叠压向村西头。早晨的影子是残梦,
是梦幻与现实的暧昧与交替。这种影子里长大的人,忧郁、怀疑、好妄想。午后村西头的
影子正好反过来压向村东头。午后的影子是疲惫,是一整天勤劳带来的收获与遗憾,是先
到的夜晚。坐在这种阴影里吃饭的人们,咀嚼生活的自足与艰辛。早熟,早恋,早有所成。
……
水往东边流,一渠水村西人洗过衣服村东人洗,虽说水过百米自然清,百米外的清水
肯定已不是以前的水;风向西边刮,村东头的尘土刮到村西头,村西的尘土又刮到更西边
另一个村庄的东头。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节选)
赏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言,一方人就以他们独特的眉眼身板和话语方式,成
为了一方水土的代言人。乡土养育了我们,但我们对乡土有没有最深情的凝望、最细微的
发现、最动人的叙述,则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在这方面,刘亮程几乎做到了极致。这个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一个叫黄沙梁的地
方的汉子,成了那片土地最佳的代言者。
我们不必和作家较真,他眼中的黄沙梁就一定是真实的黄沙梁?是不是,于那片土地
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弥漫在那片土地上的光影、烟尘、鸡鸣狗叫,以及那里人们的日常
起居、家长里短都投射进作家的眉间心底。
最早的时候,通往滴水泉的路只有“乌斯曼小道”。乌斯曼是一百年前那个鼎鼎有名的
阿尔泰土匪头子,被称为“哈萨克王”。
而更早的一些时候,在这茫茫戈壁,所有的路都只沿着其边缘远远绕过。那些路断断
续续地,虚弱地进行在群山褶皱之中,遥遥连接着阿尔泰的绿洲和南方的草原雪山。没有
人能从这片荒原的腹心通过。没有水,没有草,马饥人渴,这是一块死亡之地。唯一知道
水源的,只有那些奔跑在沙漠间的鹅喉羚与野马,但它们不能开口说出一句话来。它们因
为深藏着水的气息而生有晶莹深邃的眼睛。
大约就在那个时候,就有滴水泉的传说了吧?那时,只是在牧民之间,寂静而神秘地
流传着一种说法——在戈壁滩最最干渴的腹心地带,在那里的某个角落,深深地掩藏着一
眼奇迹般的泉水。水从石头缝里渗出,一滴一滴掉进地面上的水洼中,夜以继日,寒暑不
息。那里有着一小片青翠静谧的草地,有几丛茂盛的灌木。水流在草丛间闪烁,沼泽边生
满了苔藓。那是一片狭小而坚定的沙漠绿洲——有人声称亲眼看见过那幕情景。当时他身
处迷途,几天几夜滴水未进,已是意识昏茫,濒临死亡。这时,他一脚踩入滴水泉四周潮
湿的草丛中,顿时感激得痛哭起来。他在那里痛饮清冽的甘泉,泪流满面。
—— 李娟《通往滴水泉的路》(节选)
赏析 阿勒泰是生养李娟的地方。这片遥远荒蛮的土地于作家来说,犹如一位因过度劳
累、缺乏营养而早早衰老的母亲。作家用手掌和脚板摩挲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肤,
无比熟悉,无比依恋。
滴水泉是阿勒泰母亲衰老的躯体里残存的唯一一点乳汁,抑或是她行将干涸的血管里
流淌的最后一滴血液?不管怎样,她带给阿勒泰人,带给走卒响马、商贾行客的惊喜与慰
藉是毫无疑问、无与伦比的。
每一寸乡土都有属于自己的容颜和故事,无论是娟秀丰润,还是旷远蛮荒;无论是婉
曲多情,还是单调原始,总要有人关注,有人叙述。那么对于阿勒泰,是李娟主动地承担
起了那个叙述者的任务。我们因之看到了那片遥远土地上的细碎与生动。
乡 音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
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盡,立在
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于他
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
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
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
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
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
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
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
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
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
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
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贾平凹《秦腔》(节选)
赏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只要乡音未改,无论离开故乡多少年,
回来的时候,你一张口,还是会被乡人接纳、欢迎。乡音里含着密码,含着这个地域的人
共同的记忆,不用搞清楚这腔调语音是从哪一辈来的、怎么来的,只要大家一说出来(或
者唱出来)心里就舒坦了,人就亲近了,彼此就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余的话就显得多
余了。
秦腔,是乡音中最典型的一种。八百里秦川人几乎都会唱、都爱唱,一张口,一吐调,
彼此就闻到了羊肉泡馍的味,闻到了西凤酒的香,于是人就亲热了,日子也捋顺了。大苦
的日子里就洋溢出了大乐来!
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
子里/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
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劳人听过/思妇听过
……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唱童年的惊喜/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想起呼灯篱落/想起月饼/想起桂花/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想起雁南飞/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想起岁
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峡这边唱歌/在海峡那边唱歌/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在四川
的一个乡村里唱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处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谐
和的音响更谐和/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节选)
赏析 乡音可以是一个地方人说话的声音腔调,也可以是一个地方所独有的大家都熟悉
甚至都会唱的某种曲调唱腔,如一首曲子、一个地方戏种等。但在诗人流沙河这里,乡音
是海峡两岸中国人都熟悉的一种昆虫的叫声。这个声音不是由故乡的人发出的,但所有从
这个地方走出去的人都听得懂,都会因这个声音而唤起无数的记忆,内心的情感也会因这
个声音而缠绵悱恻、百转千回。
诗中蟋蟀的叫声成了一个意象、一个符号,寄寓着大陆和台湾同根同源的文化、历史
和心理,应该说它成了中华民族的乡音,凝聚着所有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和情感。
乡 情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
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
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
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
回望。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
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
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
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
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
们自己……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
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
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
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
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韩少功《我心归去》(节选)
赏析 《我心归去》前四个小节,写的是韩少功在法国圣·纳塞尔市访问时的情形和感
慨。一个人背井离乡,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文章很自然地用“很想念
家里”来过渡,故乡有亲人,故乡存留了童年、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一个人在故乡成长、奋斗、耕耘,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故乡也才会成为你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会有难以割舍的珍惜之感。作者对故乡的
热爱远高于对任何拥有宜人景色的异域他乡的欣赏。韩少功将故乡与法国对比,表达出了
对故乡无条件的热爱。文章不长,但富有哲理,饱含深情。
每個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
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
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
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
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
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
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
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
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
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节选)
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季羡林笔下的月,是故乡的象征。虽然月亮在世
界各地都能看到,但无论身处何方,季羡林最牵挂和喜爱的,还是故乡的月亮。作者写了
水中的月影和月色下的童趣,用月亮引出的是对故乡的回忆。故乡的月景,没有优美的景
色或雄奇的风光。但无论季羡林看到哪里的月亮,都只会想到故乡那个水天相映的小月亮。
故乡的这份平凡祥和与作者走过的三十个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甚至连北大朗润园的荷塘月
色,都比不上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这轮明月勾起的思乡,有苦有甜。作者对
这一轮明月所代表的故乡,情深义重。
乡 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
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
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
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
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我是从 12 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
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
怎样说和如何想,回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了,吃
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
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果树成行。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
和了。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
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孙犁《老家》(节选)
赏析 对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家是他们的精神归宿。孙犁在这篇散文当中,
表达了对于思念老家而不得回的忧伤与无奈。在散文的开篇,作者描述了他关于回家的梦。
在梦中,家总是思而不得,以至于他每每被各种困扰急醒。从这些梦中,可以折射出孙犁
对老家的思念之情。这种情绪也为此篇散文定下了基调。
孙犁没有具体地描写故乡的样貌,而是感慨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但感情总是难以割舍。
因此,虽然自家那几间破房在新房林立的村里太不调和了,但孙犁依然不愿意拆了它们。
因为他害怕如果没有了这些破房,自己就会被人们遗忘,被老家遗忘。那几间破房是他对
故乡的寄托,是他与故乡关系的最后凭证。这番自我解嘲,透露着一种无奈和悲凉。
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
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
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
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
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
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
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
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
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
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
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老舍《想北平》(节选)
赏析 用一篇散文来表现北平,老舍自己也觉得很难,因此他写的是“我的北平”。他
用爱母亲的情感去写對北平的情感,并反复强调这种爱他怎么也无法用语言全部说出。事
实上,他运用最通俗质朴的语言,选取最简单朴实的生活场景,用最能让人引起共鸣的方
式,表达出了“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老舍对北平的爱,有理性的比较,更有感性的
表达。北平之于老舍的那份难以割舍的亲密关系,是深入到肌肤骨髓中的。因此,在华北
危急、北京危急的时候,老舍更是五内俱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文章的
最后一句话,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