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自然情怀”散文单元 知识拓展及写作
散文家梁衡说:“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
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诚如斯言,人们生活在自然中,从自然中获取
物质和能量,同时又从自然中获得美感、启示和寄托。而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
自然,又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专门设置了“自然情怀”散文单元,其中所选的五篇文章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着自然之美、生活之爱、人生之悟,无论是作者浸润其间的文
辞之美、表现角度、创作手法、审美眼光还是文化心理,都堪称经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徜徉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让大家既可以受到美的
熏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又能体察民族审美心理,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同时,我
们还将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提升大家的文学欣赏品位和书面表达能力。
01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他的意思是,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
本身美丽而闻名,而要借助人的欣赏与活动才得以扬名。比如兰亭,如果没有遇到王羲之,
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修长的竹子,会不会长久隐没在空山之中呢?比如秋这个每个人每年
都会经历的时节,为何在郁达夫的笔下具有特别的美?比如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为何在
朱自清的笔下就能呈现出诗情画意来?下面我们就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為例,一起来
把握写景散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征,体会作者的审美倾向和文化心理,理解景物选
取与作者心境及审美风格的关系。
课本点击
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
得静,来得悲凉……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
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
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
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
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
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
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
一的零头。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3 岁丧父,家道衰贫;1913 年赴日
本留学,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
生活,激发了郁达夫的爱国热忱,也造就了他抑郁、孤僻的个性。1921 年 6 月,郁达夫与
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创作的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
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震惊国内文坛;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文化界抗日工作;1945 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
年,被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
写作背景
从 1921 年 9 月至 1933 年 3 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
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
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
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
之是懒得动。”(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两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
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
中,郁达夫写了许多游记。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
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故都的秋》。
全文赏析
《故都的秋》一文通过对故都秋色洗练、优美的描写,赞叹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勾
勒出清、静、悲凉的情境,抒发了作者眷念秋色、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
者忧虑、落寞的情怀。
郁达夫开篇就是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将
他对故都的秋的感觉定位于清、静、悲凉,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他写院落里的“一
椽破屋”,写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秋雨、穿着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
闲人……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闲淡而略显忧郁的情调,都有非常高的郁达夫式的既传
承了古代文化传统又眷恋故土的知识分子的辨识度。
全文写景状物饱含深情,善于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比如写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
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特别奇妙的感受,不仅把落蕊卑
微、柔弱到极致的状态描摹了出来,而且还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面对生命消亡时淡淡而又
深邃的哀怨与落寞。
此外,本文在构思上也独具匠心,开头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做对比,进一步
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语言表达工整雅致,多短句,多整句,音韵抑扬顿挫,读来朗
朗上口,富有抒情性。
学习札记
景是客观的,审美是主观的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其实,景物是客观的,
景物呈现什么样的风貌,取决于写作者的审视目光和当下心境。而这又会受写作者的情感
体验、生活经历、审美风格、创作背景等制约,在阅读理解作品时这些都是不得不考量的
因素。
1.知人论世必不可少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个性化情思的体现,这就给阅读带来了难度。因此,还原作者创
作时的真实情境是很有必要的。
如在阅读《故都的秋》时,我们要知道,其作者郁达夫 3 岁丧父,生活困顿,青年时
代,旅居日本,饱受屈辱和歧视,造就了他抑郁、孤僻的个性,产生了极自卑又极自尊的
“零余者”的心理,整个人“颓废、忧郁、感伤”。此外,在日本旅居十年,使郁达夫或多
或少受到日本文化的熏陶。比如他提倡“静”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
传”,写的也多是“静若止水的遁世文学”,他笔下的秋景呈现出柔弱细腻之美,无论是破
屋、落蕊还是秋雨、扫帚纹等都体现了他“以悲为美”的个性化审美观。
2.时代背景不可忽视
我们阅读文章,要体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还需要了解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
如前面所说,1933 年 4 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由上海迁居杭
州。但他很快发现杭州也并非“世外桃源”,于是 1934 年 7 月,他离开杭州去青岛避暑,8
月转赴北平。郁达夫的长子就是在北平长住时得脑膜炎去世的。北平是他的伤心之地,再
加上辗转多地的流离之苦,都会使他在身处秋天的北平时,自然而然地引发丧子之痛和知
音不在的孤寂落寞。面对满地的落叶、低矮破败的房屋、衰弱的蝉鸣、忽而来的秋风,他
的内心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会生出一种怎样的感情?了解这些,我们就很容易体味《故
都的秋》中蕴藏的悲凉意味了。
3.文化传统值得探究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長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继承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
和审美趣味。尽管各个朝代风气有所转换,但却没能改变一些代代相沿袭的精神追求,相
反,这些精神追求在继承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如,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渊源。无论是宋玉《九辩》中的“悲
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还是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都
堪称典范。郁达夫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深受这种悲秋文化的影响。正
如他在《故都的秋》一文中所写“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
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02
含英咀华,品赏语言
众所周知,散文是以其灵活的笔法、浓烈的情味和优美的语言来征服读者的。散文是
最大众化的抒情佳品,其中以情郁意远的写景散文为首。下面我们以《我与地坛》为例,
来看看作家史铁生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有着怎样的独特感悟与深邃思考,来欣赏他是如
何在清明如水般的字里行间表达诚挚感情的。
课本点击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
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
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
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
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
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
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
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
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
一切都准备好了……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作家、散文家。史铁生 1951 年出生于北京市,1969 年去延安
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
命,2010 年因病逝世。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命若
琴弦》《病隙碎笔》等。
写作背景
《我与地坛》写于 1989 年,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他是在双腿残疾、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人生出路的情况下“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便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下
这篇散文的 15 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史铁生似乎从这座历经 400 多年沧桑的
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全文赏析
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记叙的是作者与地坛的邂逅与结缘。在作者看来,荒芜的地坛与残废的自己
的相遇是一种宿命般的缘分,地坛里的蜂儿、蚂蚁、瓢虫等卑微生命尽管弱小,却有着活
泼灵动的个性与强韧的生命力,给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别样感悟。可以说,地坛记录了作
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这些都使得作品有了强烈的自传、自省和自诉意味。
第二部分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感恩与愧疚。这些情感在作者的《合
欢树》《秋天的怀念》等作品中也依稀可见。不同于《合欢树》用树之形象含蓄寄托母爱之
绵延深远,《我与地坛》的描写更为朴素,对母亲的塑造多数通过动作描写来实现。在文章
中,地坛和母亲具有一种同构关系,共同重塑了作者的精神家园,教会作者从绝境中看到
希望,并勇敢地活下去。
阅读《我与地坛》,除了体悟作者的深沉哲思与对母亲的复杂情感外,还应关注文章凝
练生动、典雅又富有哲韵的文字。如:“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
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
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这六个“譬如”所引领的整句,描绘了地坛春夏秋冬四时的不
同景致,同时从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描绘地坛中出现的落日、雨燕等景物沉静深远、
坦然不屈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地坛厚重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其所蕴含的伟大生命力的感
动和赞颂,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
学习札记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古今中外游记、写景佳作层出叠见,但万变不离其宗。成功的写景抒情散文必须抓住
景物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来呈现个性化的心灵景观。
1.变化视角,多元观察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城市、同一片风景乃至同一片叶
子,由不同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来观察,其样貌也常常天差地别。因此,想要呈现
独特的景物与景色,常常需要多次、多角度的观察,在状物绘景时变换并组接自己的视角。
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月色,写荷塘四面因水汽杂糅而成朦胧全景,又聚焦柳
树,以密密麻麻的柳树衬托漏进的月光的婉约秀丽,点染树上的蝉声、水里的蛙声,这就
做到了画面的点面结合与层次分明。
2.立体绘景,诉诸五感
作为自然与生活的观察者,人有耳、目、鼻、口、舌、心,可聆听、可察觉、可闻嗅、
可触摸。优秀的写作者能够透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的描绘,用文字构
筑立体的图景,并传达出自己喜、怒、哀、嗔、怨等情绪或情感上的变化。
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专注听觉,写台北之雨拍打屋瓦的铿锵清脆,又写竹楼上
“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的放大之效,写“疏雨滴梧桐”与“骤雨打荷叶”之别,
写黄梅雨旬月延绵,台风雨在“屋顶一夜盲奏”……雨的声色光影纵横交织,使读者不由
自主地沉溺在作者编织的雨的蒙太奇与交响乐里,浸润在中华文明的乡愁旧梦中。当然,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的描绘可以在同一画面或场景中综合运用,其取舍
主要由写作者主观传情达意的需要而定。
3.巧用修辞,突出特点
修辞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手段,好的修辞可以使语言更有表现力与感染力,也就能更好
地传情达意。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运用拟人的手法使地坛富有情感化与动态化的生
命特征,并以其沉静而又不失活力的气质让自己在时间流逝中超越个体的苦痛,思考生命
的价值。
再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运用了十多次比喻。在“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
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片段中,朱自清便透过
“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的比喻突出了荷叶与荷花柔美婀娜的女性化特质,并
用“明珠”“星星”的譬喻给人以荷花小巧玲珑以及其在夜色中分外明净的想象。
03
寄情山水,物我相融
“登山则情满于山,涉水则意溢于水。”游览胜迹,登临高山,常常能引发文人墨客的
遐思,从而诞生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当年赤壁战场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引发无
数人的怀古之情;泰山乃五岳之尊,有着深邃的历史文化积淀,登临赋诗者众多。下面我
们以《赤壁赋》为例,品读传神文字,领略古代文人在山水自然中寄托的情思,探究其背
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课本点击
赤壁赋
苏 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
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
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
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
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
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
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 苏
轼于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
途中于常州病逝。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作品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 年),43 岁的苏轼出任湖州知州,上书《湖州谢表》后被新党指摘其
有“衔怨怀怒”“指斥乘舆”之心,即刻被御史台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史称“乌台诗案”。经过多方营救,外加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下
狱一百零三日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他
在极度惊慌后坠入漫长的悲痛与沮丧中,前后《赤壁赋》应“劫”而生。
全文赏析
文章从“清风”“水波”起笔,“月出东山之上”缓慢拉开画卷,如点染一般显出、晕
开,信手拈来,“对酒当歌”,一片静谧、优美、舒缓的意境,自然地由景入情,作者忘却
现实坎坷,乐享“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愉悦。但此时的“乐”非热闹欢愉,
而是漫无目的飘荡带来的宁静舒适。
在与“客”这个虚设载体的问答中,对比交织错落,境界旷远而苍凉。“月明星稀……
举匏樽以相属”是追昔抚今、豪杰庶民之对比;“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为广大
与渺小、永恒与须臾之对比。每个人独行于漫长无垠的人生荒野,“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生
灵等同化是谦卑也是实情,经客人之口将沮丧与无奈“托遗响于悲风”,呼应前文“如怨如
慕,如泣如诉”,箫声便充满了情感,眼中之景无一不带着落寞之意,乐尽悲生。
接着作者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了关于生命价值的探讨,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
存在也只是一瞬间的状态;从不变的角度看,则外物和生灵都是无穷尽的,因而也就不必
“哀吾生之须臾”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
一个领先于时代的“此时此刻”的美学顿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则是将过去未来、六合环宇展开在眼前,实现了自然与人、与作者内心的两种冲突、作者
与读者欣赏聚焦这三方面的默契,情、景、理融合,意蕴无穷。
学习札记
深度融合情与景的三个方法
《赤壁赋》以文为赋,韵律和谐、景观旷远,更可贵的是语言质朴纯正、情感真挚,
这当中固然有苏轼神思之笔,但我们也可从中学习到深化情景交融的三个方法。
1.巧用意象,情真意切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使用生僻
意象固然会有耳目一新的效果,但惊叹的阅读感受是短暂的,而且一旦顾及读者审美,难
免会顾此失彼,何谈情真意切。苏轼本性乐观直率,没有太多的斟酌,《赤壁赋》中,风、
月、水、舟无一不是常见意象,对读者而言气象敞开又停驻于物我两忘的此刻,并且使作
品更具生长性,既不局限于作者的生命视野,也不拘泥于一人一时的毁誉,随着岁月不断
进入下一个再下一个阶段,从而实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
2.虚实相生,交织对比
“清风”阵阵吹拂,“水”面波澜不兴,“月”从山后缓缓升起,一直到“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皆为实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
仙”句由实转虚,进入主观感受。回溯曹孟德之赤壁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再看此时
自己“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生活则为虚景,甚至于发问的客也是虚设对谈之人。纵横时空,
俯仰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发出人在广袤寰宇中的微小感和无力感,映衬了作者内心
的悲凉和遗世独立的风骨。
3.主客问答,卒章显志
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首先是对同样景观不同的观察与体会,其次是将作者被贬时内
心的矛盾与思索展现出来,最终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升华。“客喜而笑”是作者与自己、与世
界握手言和的交待。文章结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呼应了开头水天一色、
明月朗照的画面,赤壁古战场的怀古悼今结束了,人生的游历还未置可否,对世事无常的
叹息在这一刻被作者前四十年积攒的意气风发化开,完成了一次与宇宙人生的对话。此文
安慰了之后所有穷途末路的文人,不仅由于其所呈现的旷达乐观心性,也因字里行间流淌
着苏轼善解人意的心思和与人同心的悲悯。
可以说,《赤壁赋》是俯瞰风月山水背景下一个人的自我说服。这是第一次被贬,那时
苏轼并不知道后来自己一生都是在振奋而为和愈行愈远中度过的,因而《赤壁赋》这篇作
品没有积重之感,流露出恬然清远的优美和怅然若失的忧伤,分外动人。
04
技法延伸
如何写好经典名作的视频拍摄脚本
随着语文教学生活的日益信息化,將经典名作视频化成为一种新趋势,相关脚本的写
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文字有着影像所不能替代的意蕴感、想象力、沉着感,以及主观
阅读意识的再渗透、无限的思维张力,所以在拍摄前要考虑到视频和文本两种不同表现形
式的区别,取舍变通要遵循一定的原理。
1.明晰景别,增强场面立体感
景别是指摄影机与被拍摄事物不同距离的视角,分为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全景。
不同景别中的意象对于渲染氛围、烘托主旨有着不同的作用。
远景取景范围最为广泛,适合表现山水背景和静谧悠远的自然风光。如,将《赤壁赋》
拍成视频,其远景可用意象的点及面来表现。比如“月”的意象,天空中明朗的圆月,泛
舟时的宁静和恬然自得便有了大幕布。其中景可以表现主要人物周边的景物。意象选择时
应注意动中有静,互为参照,例如“清风”,可用“水”泛起涟漪来表现,“小舟”漫无目
的地漂荡,可用“水”的波痕来反映。
近景和特写则聚焦人物细致的神态、姿势、动作、语言。这往往是课文改编视频中出
现频率最高的,因为课文一般会有中心人物或事物,尤其应注意通过道具的合理使用来增
强画面的生动性。如,可运用两人手中的酒杯来体现最后的“杯盘狼藉”,表明这一次泛舟
的结束。全景能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的活
动过程,这个景别类型作为最后的结束画面较为合适——承载着苏子一夜游览和心理变化
的小船静静漂向日出前的远方水面。
2.锤炼台词,深化语言感染力
视频效果的实现是一个多棱镜,画面、形象、服饰、台词、音效组合起来,接受不同
欣赏时间、观众认知能力、社会心理需求等众多因素的检验,所以效果其实不能完全事先
把握,脚本能够打磨的最重要部分就是台词表现。
《赤壁赋》中的主客对答饱含着怦然而发的起伏情绪,时而愉悦、时而幽怨、时而悲
愤、时而坦然,而且文质兼美、音韵和谐。如果拍摄视频时以白话文形式呈现,虽然能够
帮助理解语意,但就不是作者的语言了。豁达乐观的心境还是能够在苏轼之前及以后众多
文人墨客笔下见到的,但苏轼之所以能将其拔高到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因为他的语言能够
将诵声、箫声、水声、风声、群山之回声,相互奏鸣。文即为歌,故而还是以原貌出现为
佳。为缓解文言文理解的困难,编写视频脚本时应清晰标明文言选段的停顿、语调、语气
节奏等。
3.注重音效,提升主旨表现力
视频脚本编写涉及的声音分为三类:对话、音乐、音效。前两类为视频内容部分,第
三类则是为增进场面真实感、气氛转化感而附加在场景上的声音。我们有时甚至不会意识
到背景音的存在,可一旦没有,反而觉得很突兀,这就是艺术作品长久以来给我们培养的
习惯。
在《赤壁赋》中有这样几项具体的声音:(1)“乐——悲——乐”的背景音;(2)泛舟
时愉快地吟诵;(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4)主客问答;(5)三国赤壁曹操酾
酒临江、横槊赋诗的场面。其中,(2)(3)(4)都可看作是实景内容,对(1)和(5)的
处理是节奏把握的关键。音效的主线宁静舒缓才能被接受,骤然穿插大开大合的时空转变。
缅怀的场面越是激烈,现实的境遇就越令人悲戚。可以用《琵琶语》作为背景乐,凸显“乐
——悲——乐”的情绪转变,对主旨的烘托实现自然升华。
经典名作的演绎方式有很多,吟诵、电影、小说扩写、话剧改编、视频拍摄……每一
种尝试就是新的注释和体悟,都是一次原作在时代洪流中的定格。视频是现今非常流行的
表现方式,科技的便利也让人人都可以成为拍摄者,我们既应做好视频拍摄前充分的脚本
准备,也应依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这样才能交出满意的作品。
05
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
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节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有的特点。“立春”“立秋”“夏至”“冬
至”,这些字眼都能引发很多遐想和回忆。选择一个节气,观察此时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
写一篇散文(不少于 800 字)。
思路点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农耕生活与自然节律息息相关,它展现
了农耕先民对宇宙、时令、气候以及物候等变化规律的观察。
节气作为一个时间点,带有纵向面的深度——也即题目中过去的“遐想与回忆”以及
“此时的景物与人们的活动”两方面的内容。节气带着农时、节令、习俗等传统而来,带
有当季的景色与食物,又带去人在那一年、那些年留下的回忆。在写作时,大家不妨引用
描写相关节气的古典诗词,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厚重感;并充分展开联想,选取最难忘、
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来行文。
佳作示例
雨水
沈亦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驱散了残存的冬意,标志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我
喜欢雨水,因为雨,可观、可听、可闻、可淋。
在描绘早春的诗中,最喜欢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水像几滴绿
染料滴在光秃秃的土地上,远远望去,氤氲出一片含蓄朦胧之美。雨敲击在小水坑里,调
皮地拍打出水花,为硬邦邦的、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平添了生动快活;雨滴在河流里,一
圈圈水纹此起彼伏,此伏彼起,勾勒出千种图案,在江南的大地上呈现出一幅幅点彩大师
的画作;雨落在窗户玻璃上,像乘着滑梯一溜烟滚落,留下一道道水迹。下雨时,天也变
得灰蒙蒙的,与雨景的朦胧搭配得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倾听雨声,也是一种赏雨的方式。趴在书桌边,听雨点在栏杆上与金属碰撞——叮叮
咚咚,在远处与树叶碰撞——淅淅沥沥,与屋顶、地面碰撞——沙沙沙沙……雨点的脚步
声交织成天然的白噪音,使人安定心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走在雨中,一把伞就是一个
世界。雨点与塑料伞面碰撞发出有弹性的咚咚声,让伞下的人想象着雨滴在伞面上跳跃的
情景,不知不觉放空头脑,忘却了琐碎的烦恼。
大家应该都看过雨、听过雨,可有谁像我一样闻过雨水的味道呢?倚着栏杆,你可以
闻到丝丝铁锈的气味。打开雨伞,你可以闻到上一个雨天的记忆。漫步公园小路,你可以
闻到香樟树在雨水作用下散发出的湿润的木香。雨水中,植物仿佛被打醒了似的,气味比
平日更为浓烈。这种香气不仅来自身旁的树木,也来自脚下被踩破的樟果。我特别喜欢这
种独特的香味,因此也喜欢让这种香味彻底释放出来的雨水。
淋雨更是一大快事。淋着雨踢足球,于我有一种特别的乐趣——没有汗流浃背的闷热
感,清凉的雨点打在身上有一种特殊的舒服感。在小区踢球,足球若滚过小水洼,便激起
长长的涟纹;若砸进水坑,则溅起一朵朵水花。湿滑的地面和因沾水而触感不同于平日的
足球,都给比赛增添了一份刺激。晴天时的焦躁和胜负欲也被雨水消融,无论比赛结果如
何,大家都玩得很尽兴、酣畅。
雨水时节,田里的庄稼得到灌溉,小麦拔苗出地,油菜抽薹开花。这开春的雨不仅对
于农业有着重要意义,也与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感谢可爱的雨水,让庄稼茁壮
生长;感谢可爱的雨水,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春天。
点评 文章围绕雨水的“雨”字,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进行全方位的感受,结
构清晰明了。作者首先通过视觉描绘了雨对大地、小水坑、河流、江南和玻璃窗施展的魔
法,观景顺序从眼前到遐想再回到眼前。接着从窗边即景过渡到在窗边听雨的感受,随之
忆及雨中漫步时水珠敲击伞面的声音,运用一连串拟声词形象细致地描绘了雨的和声。然
后从听觉过渡到嗅觉与触觉,列举了雨水在栏杆、雨伞、香樟树等事物上留下的独特气味,
又忆及淋雨踢足球的畅快之感。最后在结尾处谈及“雨水”节气,与开头前后呼应,表达
了对雨的赞美与感谢。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童趣,虚实结合、善用修辞,景色描写多
角度、有层次,生动描绘出“雨水”为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课本原题
对我们的校园(村庄或小区等),你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还有你未曾留
意的一小块天地;同一处景物,你也未必观察到它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以《我仿佛第一次
走过______》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 800 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项半命题作文写作任务。题中的提示语与动词“走过”限定了横线上所填的内
容必须是一个地点,且是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仿佛第一次”是本题的题眼,要求找到日
常生活中被忽視的一片天地,或者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地方。文章需兼顾“旧”与“新”
两个层面,以“新”为主,截取日常生活中某一横截面,展现出于寻常处的意外发现。
在文章構思上,可以从“变化”入手进行思考,通过寻找促使“仿佛第一次”发生的
动机来进行题目拟定。这种动机可能来自外界的刺激。比如春季的一声鸟鸣、盛夏的一场
雷雨、秋天飘落的黄叶与冬日的皑皑白雪,季节更替是自然给大地常换的新装;比如随着
人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甚至是心情好坏,景色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佳作示例
我仿佛第一次走过宽甸
刘雨涵
从沈阳坐 4 个小时的大巴就到了宽甸这个小县城。印象里,它有漫山遍野的红枫、蜿
蜒曲折的小溪,溪水潺潺,山风吹拂,红叶翻飞,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这个我自小
常去的县城,这一次却有一种陌生感,仿佛我从未去过。
这是姥爷去世之后我第一次去宽甸,还是在“十一”长假,还是漫山遍野的枫叶,只
是姥爷的房子却空了。屋里的摆设没变,屋前的园子却已荒芜。走到后院,满山的红枫映
入眼帘。那红枫红得很特殊,既不似大红一般过于鲜艳,夺人眼球,又不像娇小玲珑的淡
红,过于寡淡。那红是大方的、雅致的。再加上山上各处陡峭程度不同,红枫的长势亦有
不同,远远看去,无风时亦有一种动态的美。
今天的红枫又增了一份凄凉。还记得姥爷在时,我们总是站在后院看枫叶,不仅看枫
叶,还画枫叶。姥爷画国画最是厉害,他曾经还教过我一阵,只是我在这方面实在没有天
赋,后来便作罢了。
姥爷走了,我在院里待着无趣,便走出院子,朝山上走去。沿路一边是茂密的森林,
一边是潺潺的流水,除了鸟声和溪水的声音,再也没有别的了,安静得让人很不习惯。之
前走这山路,姥爷一定会陪我,就算腿脚不方便,撑着拐杖也会跟来。一路上,他给我讲
山上的树和花:“这是松柏,王安石还有句诗写松柏,什么来着,哦我想起来了—— ‘岁
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以前,我最喜欢跟着姥爷上山,听他讲植物、讲诗,一路上
都不寂寞。如今没有了姥爷的声音,我还真是不习惯了。
山不高,一会也就到顶了,从上面能看到姥爷家的后院,也能看到满山的红叶,正像
《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所描摹的一样。可这样美的景色,却再不
能勾起我半分的兴致。姥爷的缺席,让我最爱的山也变得了无情趣。
下了山,往以前总去的南市场走。南市场是县城的中心,一年到头都热闹非凡,也是
我最喜欢逛的。南市场门口有一家烤地瓜的店,烤的地瓜特别香甜可口。我喜欢吃地瓜,
因为它很热乎,让人感到温暖,也因为它很甜,咬下去一口又软又糯。每次吃烤地瓜时,
我都感到很幸福。这次的地瓜是一样的好吃,我的眼泪却忍不住流下来了。我想跟姥爷说:
“姥爷,我想你了!你在那边过得好吗?那儿也有烤地瓜吗?”
姥爷的去世让这个满是他生活印记的城市一瞬间变得陌生了,好像我此前未曾走过。
我怀念那时的宽甸,怀念曾经有姥爷陪伴的日子,怀念姥爷国画的墨香,怀念姥爷牵着我
的那双大手,怀念我们一起走过的大街小巷以及那时的姥爷脸上的笑容……时间真的如流
水般一去不返,但是我会永远珍藏这些记忆,珍惜身边的人,珍惜心中你的样子。
点评 岁月无情人有情。本文作者抓住“陌生”二字,写出在姥爷去世后宽甸这个熟悉
的小县城第一次让自己有了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体现在面对漫山红枫却少了姥爷的画笔,
步行森林小溪再没有姥爷的陪伴,在热闹的市场中第一次感到自己形单影只……作者能够
抓住典型场景与细节,营造了红枫与荒园、热闹与陌生等几处对比,将自己没有姥爷后落
寞悲哀的情绪于白描之中平淡却深刻地表现出来。文章通过景物的联系,现实与回忆一次
次交织,作者的怀念之情也达到了高潮,朦胧的思念转变为更深的珍惜,升华了文章的主
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