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最后复习:关注文学类阅读“结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安乐居(节选)
汪曾祺
(1)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
(2)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像那么
回事。走进去,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当中种了两棵丁香花,一棵
白丁香,一棵紫丁香,这就是仅有的观赏植物了。这个林是没有什么逛头的,在林子
里走一圈,五分钟就够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养的都是小鸟,红
子居多,也有黄雀。大个的鸟,画眉、百灵是极少的。他们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
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不养大鸟,觉得那太费事,“是
它玩我,还是我玩它呀?”把鸟一挂,他们就蹲在地下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
扎儿来坐着的。
(3)安乐居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这家的酒只
有一毛三分一两的。一毛三他们喝“服”了,觉得喝起来“顺”。
(4)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单要耳
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也有时卖烧鸡、酱
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
两酒,够了。——这还是一年多以前的事,现在如果还有兔头也该涨价了。这些酒客
们吃兔头是有一定章法的,先掰哪儿,后掰哪儿,最后磕开脑绷骨,把兔脑掏出来吃
掉。没有抓起来乱啃的,吃得非常干净,连一丝肉都不剩。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
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5)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
(6)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
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这成了他的专座。
他不是像一般人似的“垂足而坐”,而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曲着,像老太太坐炕似
的踞坐在一张方凳上,——脱了鞋。他不喝安乐居的一毛三,总是自己带了酒来,用
一个扁长的瓶子,一瓶子装三两。酒杯也是自备的。他是喝慢酒的,三两酒从十点半
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我喝不来急酒。有人结婚,他们闹酒,我就一口也不喝,
——回家自己再喝!”一边喝酒,吃兔头,一边慢条斯理地抽关东烟。这人整个儿是
个慢性子。说话也慢。他也爱说话,但是他说一个什么事都只是客观地叙述,不大参
加自己的意见,不动感情。一块喝酒的买了兔头,常要发一点感慨:“那会儿,兔头,
五分钱一个,还带俩耳朵!”老吕说:“那是多会儿?——说那个,没用!有兔头,
就不错。”西头有一家姓屠的,一家子都很浑愣,爱打架。屠老头儿到永春饭馆去喝
酒,和服务员吵起来了,伸手就揪人家脖领子。服务员一胳臂把他搡开了。他憋了一
肚子气。回去跟儿子一说。他儿子二话没说,捡了块砖头,到了永春,一砖头就把服
务员脑袋开了!结果:儿子抓进去了,屠老头还得负责人家的医药费。这件事老吕目
睹。一块喝酒的问起,他详详细细叙述了全过程。坐在他对面的老聂听了,说:“该!”
(7)坐在里面犄角的老王说:“这是什么买卖!”
(8)老吕只是很平静地说:“这回大概得老实两天。”
(9)老聂原是做小买卖的。现在退休在家。电话局看中他家所在的“点”,在他
家安公用电话,每月贴给他三十块钱。老聂的日子比过去“滋润”了,但是他每顿还
是只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
()01 画家来了。画家风度翩翩,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
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
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他这喝酒
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作“大车酒”,
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
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我给您添
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
(11)他的画怎么样?没见过。
(12)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
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
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三个猪蹄、一只鸭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
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林喝酒的老酒座都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
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都骑的是亚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头、咬了
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
(13)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
(14)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
一九八六年七月五日晨写完
文章前四节对安乐居写得不厌其繁,最后一段却突然收尾,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
处?
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给全文也奠定了悠闲自在的
抒情基调,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酒客们”的出场作了铺垫。
②结尾交代安乐居消失的结局,以简笔收束全文,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悬念与想
象空间,同时也暗示着一种生活方式或一个时代的消失。
③开头与结尾既彼此照应又形成强烈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④开头繁笔舒缓,结尾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篇小说的结局
冰心
①明媚的夕阳,返照在一所缘满藤萝的楼舍上。一阵一阵的凉风,吹着那绿
叶子,好似波浪一般的动摇。凭窗坐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窗台上放着一卷的稿纸,
她手里拿着一支笔,微微的笑着,看着楼下的繁花细草,听着树底的鸟声,她沉静的
目光里,似乎思索什么事情一般。
②这位葰如女士,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女学生。这一天她下课以后,回到宿舍,
放下了书,走到窗前,对着这满含着诗情画意的景光,她便凝立了一会,好像她的心
灵,完全的濡浸在这优美洁静的世界里。霎时间她的心中充满了美感,觉得十分快乐,
无意中回头走到桌边,拿了纸笔,拉过一张椅子,便坐在窗前。
③她拿起笔来,本来想做一篇很快乐的小说,思索了一会,抬起头来,对着
壁上的镜子,掠了一掠鬓发,忽然自己笑道,“有了!从少女想到老媪,从春光想到
秋色,向着对面下笔,倒也有趣呵!”这时她略不迟疑,只凭着她的感想的驱使飕飕
的写下去:
几株枯秃的老树,和遍地的荒野,围住了一间很矮小的屋子,那纸窗被秋风吹得呜
鸣的响着。屋子里生了一炉微微的火,却十分的和暖,桌上排着许多盘碗,满盛着肴
菜,都用碗盖盖着。一个老太太坐在炉边,那枯皱的脸上,充满了喜气,眼睛不住的
向四下里看着;有时便站了起来,这里桌子又抹一抹,那里的花瓶呵钟呵又挪一挪,
左右的看了好几次,便微微的笑着,点了一点头,又走到桌边用手去试那酒和肴菜还
热不热。自己微叹道:“涛儿在军中,哪里吃得着这样又热又香的酒菜呵!”说着又坐
下,望了望窗外,看一看钟,便从衣袋里拿出一封破裂不堪的信来,戴上眼镜,移过
椅子,挨近窗户,便将这信打开看着。这封信在这老太太的衣袋里,存了有半年多了,
也念了几百遍了,几乎颠倒着也背得过来……
葰如女士写到这里,不禁笑了,便又往下写道:
这时老太太笑容满面,那战兢的手,拿着这封信喃喃的念道——
“亲爱的母亲呵!我以前写的几封信,已经收到了吗?我现在已经到了前敌了,枪
声呵,炮火呵,也都看惯听惯了。并没有一毫的惧怕,杀人的事也做惯了,不觉得是
怎样残忍的事。有好几次我也几乎被人家杀了,战罢回来的时候,一一的追忆,好像
做梦一般。但是有两件事,我心中永远不至于模糊的,就是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
母亲,母亲呵!世界为什么要有战争?我们要爱国,为什么就要战争就要杀人呢?母
亲呵!喇叭响了,我又要上阵去了!
“希和表兄现在也拨到我们队上来了,他常和我在一处,他也问你老人家好。你的
儿子梦涛二月十八日”
老太太念完信,那眼泪却滴在她的笑脸上。自己说道,“涛儿呵!到底杀人是个残
忍的事情呵!”忽然又疑惑起来说,“为什么从这封信以后总没有信来?莫非……”
她不敢想,她心里有一点战栗。
这时那钟当当的响了五下,老太太惊醒过来,又转了笑容道,“他们那一队不是四
点半的快车回来么?现在他快到家了。”接着听见门开了,又听见皮靴和腰刀的声音
一阵响着。老太太心里一跳,便放下信,站了起来。
④这时候葰如女士觉得写的乏了,便放下笔,向椅背上靠着,心中还是不住
的思索,一会儿晚餐铃响了,她便收拾了纸笔,下了楼去。
⑤以后一天——两天——三天,她总没得功夫,再接着去做。
⑥第四天的下午,她又坐在窗前,窗外却很是昏暗,那雨点滴在藤萝叶上,
响个不住。满园的花都垂了头,笼在那漠漠的淡烟里。一群的雀鸟都栖在树叶深处,
抖刷它的翎毛。葰如女士看着这凄黯可怜的景色,觉得有些愁闷,忽然想起那篇小说
来,便又将那卷稿纸拿了来,放在窗台上,慢慢的又往下写……
屋门开了,老太太呆了一呆。原来进来的不是梦涛,却是希和。老太太急着问说“希
和!涛儿呢?”希和也不作声,只走近一步,恳挚的看着老太太说,“姑姑!涛弟还
有……”到这里便不说了,老太太看着希和吞吐的言辞,凄惶的神色,心里都明白了,
只觉得眼前一阵昏黑。
一会儿老太太醒了,睁开眼看见希和跪在她膝前。老太太也不言语,便挣扎着从桌
上拿过那封信来,用力的看着,只觉那……“枪声”……“炮火”……“战争”……
“杀人”……这几个字,都渐渐的浮到纸面上来又渐渐的大了,好似恶魔一般,在空
中跳舞,又似乎耳中也听得他们欢喜狞笑的声音。
⑦葰如女士写完了,便从头看了一遍,看到末后一段,不禁惊的站起来说,
“我不是要写他们母子团聚的乐境么?为什么成了这样的结局?”便立刻将这张稿纸
撕了,换了一张纸,拿起笔来要再做。但是,她再也写不下去,只手里拿着笔,呆呆
的看着窗台上一堆碎纸。
赏析小说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6 分)
①采用小说中套小说的嵌套式结构,不仅塑造了现实葰如女士的形象,也塑造了她
创作的小说中的母亲和梦涛的形象,从而使小说主题变得更加丰富。
②以时间为序(或“以创作小说的过程为顺序”),从写小说开始,到写完又撕掉
结束,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③采用相同的结构写葰如女士的两次创作过程(均先绘风景,再写被风景影响的心
情,最后写被心情影响的创作),有利于在对照中塑造葰如女士内心丰富敏感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亲爱的影子
指尖
①每个小孩童年最好的玩伴,大约都是他的影子。在孤独而忧郁的童年,我迷恋着
影子伙伴。我站在树荫外面,跟一株榆树或杨树去比较谁的影子更长更大,可笑的是,
我永远也没有榆树的影子大,没有杨树的影子长。脚下垫了一块石头,站上去,阳光
穿透身边的空气,射给我一个颀长的影子,细细的脖颈,扛着一个小小的头,硕长的
双腿成为我试图炫耀的资本,可是,当我的目光触到身边的杨树影子,还是气馁了。
我看见自己的影子转过了头,朝向杨树的影子,欲言又止。
②夜里,暗淡的煤油灯将窑洞里的物件照得影影绰绰,凳子的影子,桌子的影子,
粮囤的影子。一只老鼠从粮囤里窜出来,它短小的影子,很快就随着它被赶出门外。
母亲在灯下看书,每张书页的影子让桌面变得乌黑,仿佛烧红的烙铁的印子。空气中
弥漫着煤油的味道、炭火的味道和木头烧焦的味道。祖母正在往灶火里添炭。腾起的
火焰,映红她的脸。祖母的瘦弱影子竟然消失,屋子里只剩母亲庞大的影子。后来在
墙上看到小马、小兔、小羊的影子-这些通过祖母的手掌而来的有趣的影子-稍感安
慰,但并没有高兴起来。
③村里人叨古话,除去神仙,只有鬼魂是没有影子的。在夜里碰到陌生的人,你要
留神月光下他有没有影子,如果没有,那八成就是鬼魂。还有最骇怖的一点,倘若一
个正常人突然失去了影子,那他的性命必将不久于人世。怀着这样的担忧,在接下来
的一段时间里,我每每泪汪汪地注视着灯下忙碌的祖母,过得极其煎熬。
④直到我有了一个伙伴。
⑤她从外乡搬来,借住在我家空闲的窑洞里。她怯生生坐到我旁边的草垫上,跟我
一样抬头,看见满树梨果,黑脸上绽开灿烂的笑意。从那时起,我单调枯燥的童年生
活发生变化,我渐渐忘了关于影子的游戏,更将所有影子的困扰都抛之脑后。我们在
地上用黑炭画一个棋盘对峙,或者画一个房子去跳,央求大人缝一个好看的沙包,比
赛跳绳……生活突然就变得色彩缤纷。我们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彼此的影子牢牢地黏
住,一起到河边折柳枝做柳笛,一起捉鱼,一起堆沙房子,一起下河洗澡……晚上,
我们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数到后来咯咯地笑不停,又去小菜园捉萤火虫,她将小手绢
缠在一根铁丝上当网兜,那些拖着长长尾光的萤火虫们,一闪一闪地从菜地里飞起来,
扑进她的网兜,她小心地把它们装进洗干净的墨水瓶里,将扎了小孔的盖子拧好,送
给我。在被窝里,我看见了另外一个明亮而温暖的世界。
⑥小学毕业后,她就辍学了。初中时光,在家人的不停催促和自己的虚荣心膨胀下,
我努力追赶着成绩永远靠前的人,很快,就体验到成为影子的尴尬和无助。我的同桌
是一个复读生,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在课间,如果她不想出去,我永也不会出去。
下课后,我跟屁虫一样随着她去食堂和厕所。我将自己的油笔送给她,将新买的《现
代汉语词典》借给她,所有这些,就是为了在小考的时候,能得到她悄悄传递的纸条。
当我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并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虽然心中忐忑,但还是沾沾自喜,
仿佛所有这些都是真实存在似的。她突然离开了学校。我战战兢兢从影子之中脱落出
来-一个成绩突然下降的学生,令老师和同学大惊失色。我像孤独的旅人,独来独往,
自卑而小心地度过那段艰难时光。
⑦后来最喜欢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光源,有实
体,有影子。虽然表达的是无尽孤独,但却形象地描画出了两个字:伙,伴。这时候
我已经在工厂上班,突如其来的社会地位,很快让我找到了朋友,但已不再是之前经
验里的关系。青春时代,容易被同化,也容易激动。倘若不是青春,我想我们永远也
不会成为朋友。但人生就是这样,怎样的环境造就怎样的相处方式。那年中秋,我们
留下来值班,在石桌上斟满酒杯,举起来,对着明月。她说:“应该是对影成五人。”
我说:“你我是彼此的影子,对影成二人也妥当吧。”她笑笑。直到很久后,我才明
白她笑容里的涵义。我不是她的月,不是她的酒,当然也不是她的影。她收拾行李,
去往外地,去寻求更阔大的天地。
⑧有次在飞机上,小孩一直在哭,她在我右侧,张着嘴,也没眼泪,玩笑似地哭。
飞机不停地遇到气流,工作人员不停地过来提示带她的爷爷奶奶要系好安全带,但每
次系好,她就会哇哇地哭叫,等工作人员一走开,她已经从奶奶怀里站起来,踢开了
安全带,这时她就会停止哭叫,小眼睛梭巡着舱内的人们。一会儿,气流又来,工作
人员又来,她又哭。如此反复,渐渐,我对她的爷爷奶奶生出愧疚之心。我们都曾经
年幼过,也曾经这样让大人们难堪过。倘若我的祖母在天有灵,请接受我深深的歉意
吧。机上正在播放《一条狗的使命》,自从小犬莫莫去世,我就不敢看这类影片了。
现在,我身边的男人正看得津津有味,并且,不停地伸手,去擦掉眼镜下方的泪水。
突然就释然,抬脸,目不转睛盯着小屏幕,任泪水一波又一波涌来。
⑨在人世的任何地方,在每个人身上,都会遇见我的影子,亲爱的影子。
(2020《散文》第 5 期,有删改)
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何特点?试加以分析。(4 分)
。
①以影子为线索串联全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回忆。(2 分)
②虚实结合,既有实写的影子,又有虚写的影子,展现了自我成长、自我认识的过
程。
(或:层层深入,借我对影子的认识变化,表现我成长的过程、自我认识的过程)
上面三份练习不约而同地考查了文章的“结构”问题。对文学类文本的“结构”进
行考查的形式比较多,设问方式也较多,常见的考查题型主要有:
布局谋篇有何特点?
结构的艺术特色?
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何作用?
全文是怎样布局谋篇的?
开头、结尾、中间某段(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一、就“小说”而言
情节构思探究 3 步骤
1.明确探究的情节在文中的地位,是什么情节。这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准确回答问
题的关键。
2.亮明自己的观点。在观点的选择上,除要依据文本外,还要考虑到自己的认识深
度。
3.阐释理由,要注意多个角度:①思考情节自身的关联性;②思考情节安排是否符
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轨迹;③思考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④思考情
节安排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
答题模板:
第一步:亮出明确的观点。
第二步:分点列出事实依据。
第三步: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分析情节作用 5 指向
①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
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②指向人物→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
③指向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
④指向主题→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
⑤指向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留下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深思。
二、就“散文”而言
①内容:深刻的寓意,表达的主题、情感……
②结构:与前后文的关系,与标题的关系。
③表达效果: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开篇:①开门见山,点明中心。②设置线索,引出下文。③曲笔入题,设置悬念。
④埋下伏笔,铺垫照应。⑤设置疑问,引人深思。⑥比喻开头,由虚入实。⑦对比入
题,强调主体。⑧类比引入,发人遐思。⑨乍显异常,扣动心弦。⑩侧面入笔,含蓄
自然。
中间:①承上启下。②由叙述转向议论。③由写景转向抒情。④由正面转到反面。
⑤由……到……。⑥层层深入。⑦总领下文。⑧总结上文。
结尾: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问句作结,发人深思。③用省略号,余味绵长。
④比较作结,突出情感。⑤想象作结,意蕴深远。⑥直抒胸臆,情感强烈。⑦呼应前
文,对比照应。⑧以景结情,深化主题。⑨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插入段: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②对全
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
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
叹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