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下期高二年段月考二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47573 名深圳市民领取了红包并
体验了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新鲜感。
数字人民币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也就是我们手中人民币纸
钞的数字化版本。
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数字代币相比,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信用背书,能否保证币值
稳定。就拿比特币来说,币值无法保持稳定,价格大幅波动是常事。
脸书此前计划推出的天秤币(Libra)与数字人民币等法定数字货币的性质也不相同。Libra 通过与法定
货币“挂钩”成为一种稳定币,其计划成为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但
在信用货币时代,Libra 如何让人信任并使用是一大问题。Libra 发起方包括多个公司,未取得国家信用背书。
与比特币、Libra 不同的是,我国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
价值特征和法偿性。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为我国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了法律依据。
还有人会问,银行卡上的余额不也是数字?它与数字人民币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数字人民币是货
币、是钱,而银行卡上的余额是存款。对于存款,银行会按照相关规定计付利息。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
性,数字人民币等同于现金,放在数字人民币钱包里面的数字人民币是不计付利息的,正如现金无论是放
在钱包还是用作交易,都不会产生盈利。
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工具有何区别?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
包”;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用微信支付、支付宝
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数字人民币。只要双方手机上都有数字人民币的数字钱包,那连
网络都不需要,就能把一方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方。数字人民币无需绑定银行账户,其兑换是
免费的。
货币支付的形式会随着科技发展而发生变化。中国数字货币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据了解,从 2014 年
起,央行就开始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近两年更是迅速推进,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新
区、成都开展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摘编自陈果静《数字人民币究竟是什么》)
材料二:
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因此具有主权货币的本质特征,可搭建“一币、两库、三中心”
体系架构。其中,“一币”指数字人民币;“两库”包括中央银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银行库,可为数字人
民币的创造和发行提供安全保障,既可以防止内部非法操作,也可以防御外在攻击,是数字人民币安全保
障的关键;“三中心”包含数据分析中心、登记中心和认证中心。其中,认证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安全基础,
可对主权数字货币机构和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可控匿名性;登记中心会记录主权数字货币和用户信息,
进行权属登记,对主权货币的创造、流通、核算及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登记;数据分析中心具有监控功能,
是保障主权货币交易安全、防范违法金融交易并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根据现有公开信息,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运营采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的模式(见下图)。
(摘自张姝哲等《数字人民币运营模式、政策影响与发展建议》、汤奎等《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运营:商业
银行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材料三:
数字人民币的主要应用场景,从宏观层面看,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这将大大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和
货币政策执行效率。数字人民币全生命周期中蕴含丰富数据,通过掌握和分析数字人民币的全息流转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可大幅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可更好地防范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使用数字人民币会极大提升跨境结算速度和安全性,有利于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数
字人民币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助力之一。
从行业层面看,数字人民币钱包未来有望作为“超级钱包”覆盖到金融服务的各个场景。数字人民币
将贯穿企业运营各个环节,推动企业全面数字化。数字人民币也可以拓展到税收、企业五险一金等场景。
可以预见,数字人民币将打通以上应用场景,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经济形态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字人民币的影响对于用户而言,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比第三方支付更便捷,不受支付场景限制,能
覆盖到第三方支付无法触达但又需要便利化的电子支付的人群。长期来看,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覆盖范围
将超过第三方支付服务范围。
(摘编自郭宏杰《数字人民币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进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让使用者体验数字人民币的新鲜感,有利于优化数字人
民币的功能。
B. 比特币和天秤币都没有国家信用背书,在币值稳定和安全性、法偿性上存在较大问题,因而很难让民众
信任并使用。
C. 我国数字人民币的发行,需要从法律层面为其定规立制,也有必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以充分保
障其安全性。
D. 随着研发工作迅速推进,数字人民币未来有望打通社会服务多个场景,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经济形
态奠定基础。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数字货币的研发居世界前列,这为迎接数字人民币到来和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B. “两库”和“三中心”都能对数字人民币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可以防范非法操作和违法金融交易。
C. 对主权数字货币机构和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可以大大地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流通速度和跨境结算速度。
D. 数字人民币因应科技发展而产生,无论是对国家的金融体系,还是对公众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3. 在目前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机制下,下列所述情形不可能出现的一项是( )
A. 中央银行向社会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
B. 商业银行对客户服务能力会不断提升。
C.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投放数字人民币。
D. 不同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提高技术水平。
4. 据报道,明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数字人民币将在北京落地使用。届时,对来华旅游消费的外国游客而言,
最佳的支付方式是使用数字人民币,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5. 对数字人民币的介绍,材料一运用了下定义、作比较、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请各举一例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C 3. A
4. ①支付灵活,不受网络限制。
②支付安全,无需绑定银行账户。
③节省费用,不用支付兑换手续费。
④支付便捷,不受支付场景限制。
5. ①下定义,如以“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这一定义,说明数字人民币是什么。
②作比较,如与比特币(天秤币、微信支付、支付宝)进行比较,说明数字人民币的特点。
③作诠释,如指出数字人民币放在钱包里是不计付利息的(用数字人民币作交易不会产生额外费用),以此
解释数字人民币的非盈利性。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B.“都没有国家信用背书”错误,原文是“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数字代币相比,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在
于是否有国家信用背书,能否保证币值稳定”“脸书此前计划推出的天秤币(Libra)与数字人民币等法定
数字货币的性质也不相同”。不能由此推出“比特币和天秤币都没有国家信用背书”。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C.“可以大大地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流通速度和跨境结算速度”错误,原文是“认证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安全
基础,可对主权数字货币机构和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可控匿名性”,只是可以“实现可控匿名性”,
不能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流通速度和跨境结算速度。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内容推断的能力。
A.“中央银行向社会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错误,由图表可知,中央银行对应的是“商业银行 A”“商业
银行 B”,并不直接面向用户。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只要双方手机上都有数字人民币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就能把一方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
转给另一方”可知,支付灵活,不受网络限制。
由“数字人民币无需绑定银行账户,其兑换是免费的”可知,支付安全,无需绑定银行账户;节省费用,
不用支付兑换手续费。
由“数字人民币的影响对于用户而言,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比第三方支付更便捷,不受支付场景限制”可
知,数字人民币支付便捷,不受支付场景限制。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说明方法的能力。
学生首先需要明确“下定义”“作比较”“作诠释”等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从文中筛出文中的
例子。
下定义一般用“……是……”的句式,详细阐释该概念的本质属性。如“数字人民币究竟是什么?简单来
说,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也就是我们手中人民币纸钞的数字化版本。”本句中“数字人
民币”是“数字化形态”。属于下定义。
作比较即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
物的某种特征。如“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数字代币相比,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信用背书,
能否保证币值稳定。就拿比特币来说,币值无法保持稳定,价格大幅波动是常事。”比较了数字货币与比
特币的不同之处,突出了数字货币的优势。
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
于读者理解。如“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因此具有主权货币的本质特征,可搭建‘一币、两
库、三中心’体系架构。”阐释了数字人民币具有主权货币的本质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老橡树的歌
【韩】赵南柱
时间应该足够通过人行道,可是出租车就开始减速,没等红灯亮起,就停在了等待线前。
“想听首歌吗?”
突然,年纪大概有 60 多岁的出租车司机拿起放在副驾驶位置的木吉他,开始演奏。
“我的刑期已满,正要赶回家……”
一首常听的歌。《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是结束监狱生活回家的男人送给妻子的歌。他对妻子说,如
果你还在等我回家,那么请在村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条黄丝带。我记得很久以前在杂志上读过。绿灯亮起,
司机赶忙把吉他放回副驾驶位置,重新握起方向盘。
“做歌手是我的梦想,以前还谱过曲,现在彻底放弃了。”
“原来是这样啊。”
我喝醉了,只是礼节性地回答。
司机并不介意,继续说道:“我想唱歌,也有想见的人。如果您不喜欢听,请告诉我。”
我偶尔会以大学生记者的身份在新闻网站上传文章,突然觉得弹吉他的出租车司机可以成为新闻主人
公。在交叉路口,在人行道旁,我又听了几段,到达家门口的时候,我正式做了自我介绍,并且说我还想
和他多聊会儿。司机有些尴尬,我决定不关里程表,问他想见的人是谁。
“我那时很不像话,说要做音乐,一分钱也不给家里,还指手画脚……”
很长时间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加入组合,前往音乐咖啡厅和活动现场唱歌,可是连零花钱都赚
不够。也曾带着试音带找过多家唱片公司,最终也没有得到机会。他对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妻子没有丝毫
感情。双胞胎女儿出生的瞬间,他还在和一起做音乐的人通宵喝酒,抱怨这个世界让他怀才不遇。即使如
此,妻子也没有埋怨过他,而是独立抚养着两个女儿。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妻子当时是怎样维持生计的。
除了这些,他还出过轨。任何情况下都没发过牢骚的妻子,唯独这件事不肯放过他。闻味道,翻口袋,
不让他换电话。他外出的时候,妻子悄悄尾随,带着两个女儿去音乐咖啡厅,从早到晚监视他。有一天,
妻子和两个女儿突然失踪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也没和亲戚朋友联系。这已经是 20 多年前的事了。
“现在我知道她们在哪儿。女儿们还是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我也帮不上忙,怎么好意思主动联
系她们呢?我盼着她们偶然坐上我的车,曾经在她们附近转来转去。我在孩子们的学校附近转来转去,一
次也没遇到,可能她们不坐出租车。我应该去开公交车……”
他搔着后脑勺,难为情地笑了。车费持续上涨,我说我想把歌听完。他又拿起吉他。
我觉得他可能会不喜欢露出自己的脸,就主动要拍摄他弹奏的手和轮廓。
“现在,整车的乘客都在欢呼。我无法相信我所看到的。我要回家。”
唱到“老橡树上挂满了上百条黄丝带”的时候,他的眼角含着泪水。我也有点儿感动。付他的车费比
平时高出 3 万韩元。
报道反响不错,还上了门户网站的主页。大部分评论都说自己重新思考了家庭的意义,或者希望得到
妻子的谅解,希望妻子幸福。几家电视台想要采访出租车司机,可我并不知道司机的联系方式。故事似乎
就在余韵中结束了。
傍晚时分,有人留言说见过弹吉他的出租车司机——前面的头发已经花白的出租车司机,副驾驶位置
上放着木吉他,每次等信号灯时都会弹唱经典老歌。不过每段留言提到的故事都不相同:为了寻找因为父
母反对而分手的初恋,为了寻找离家出走的儿子,为了寻找贫穷而从小被人领养的小弟弟……有人像我一
样,为了把歌听完而多付车费,有的只是想帮助他而随手给他些钱,更多的人不肯收他找回的零钱。
反对留言和抗议电话接踵而至,最后不得不发文道歉,撤回原来的报道。
我感到气愤而羞耻!我给留言的网友发邮件,向私人出租车工会咨询,辗转出租车停车场四处打听,
还是没能找到他。当时为什么没想到记下他的车牌号呢?现在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
这样做。那些流传于世间的众多新奇的,令人惋惜、流泪的故事,不论真假,我们总被忏悔者的真诚所打
动。但又有谁在忏悔者背后蜷缩着,无辜地承受着更多的伤痛?我讨厌自己的疏忽和无情。
从那之后,我再没有写过报道,仍然在寻找那夜的出租车司机。
(节选自中信出版社《她的名字是》,有删改)
文本二:
我的刑期已满/正要赶回家/我必须知道有哪些东西还属于我/若你收到了我的信/告诉你我将重获
自由/那么,你知道该怎么做/如果你还要我的话/在老橡树上系条黄丝带/漫长的三年过去了/你还要
我吗/如果我看见老橡树上没有系黄丝带的话/我会留在巴士上/忘了我俩的过去/责怪我自己/如果我
看见老橡树上没有系黄丝带的话/司机先生/请帮我看一下/因为我无法承受即将看到的/我其实仍在监
牢/只有吾爱握有钥匙/我需要的仅是黄丝带/即可将我释放/我已写信告诉过她/现在/整车的乘客都
在欢呼/我无法相信我所看到的/我要回家/老橡树上挂满了上百条黄丝带!
(《老橡树上的黄丝带》歌词)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间足够通过人行道,但出租车却减速停车,可见司机的心里非常想在乘客的面前演奏一曲。
B. 面对弹唱,“我”开始并不感兴趣,打算继续聊是因为“我”认为司机适合做新闻的主人公。
C. 在到家之后,“我”仍想跟司机聊聊,而对陌生人突然好奇自己的过往经历,司机感到尴尬。
D. 虽然司机有编故事谋钱财之嫌,但故事内容引发广泛共鸣,这说明社会生活中存在类似问题。
7.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由有限视角展开叙述,逐步揭开司机“曲折的人生经历”,吸引读者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B. 作者采用“我”与司机的对话的方式来还原司机的故事,既保证小说的现场感,又让叙事集中紧凑。
C. 作者选择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作为叙事的切入点,真实自然,叙述语言平实质朴,使小说有很强的纪实色
彩。
D. 结尾写“我”再没有写过报道,但仍想寻找那夜的司机,小说到此戛然而止,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了
丰富的想象空间。
8. 撤回报道后,“我”为什么会感到气愤、羞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请根据你对文本二歌词的理解,谈谈文本一中引用歌词的作用。
【答案】6. C 7. B
8. ①气愤:因自己付出精力与钱财,却原来是被司机欺骗,引来反对留言与抗议电话而不得不撤回道歉。
②羞耻:既因被骗受辱而感到羞耻,又因自己的疏忽与无情而羞耻,不论事件是否属实,自己把他人的不
幸当做素材写成故事传播,对故事中的受害者也是一种伤害。
9. ①推动情节发展,歌曲背景故事为后文我受到触动、司机形象的反转等情节做铺垫。②表现人物形象,
司机把曲中浪子与生活中的追梦者的曲折人生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和行骗时的精明。
③暗示主题意蕴,歌曲引发“我”关于家庭关系、对“无辜的人承受着更多的伤痛”的思考。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而对陌生人突然好奇自己的过往经历,司机感到尴尬”错误。由上文司机主动提到自己经历来看,司
机有一定的表达欲望;由下文“我”决定不关里程表后,司机即继续叙述的表现来看,司机尴尬并非因陌
生人好奇自己。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作者采用“‘我’与司机的对话的方式来还原司机的故事”错误。作者是通过直接对话与间接转述两
种方式来还原故事。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每段留言提到的故事都不相同:为了寻找因为父母反对而分手的初恋,为了寻找离家出走的儿子,为了寻
找贫穷而从小被人领养的小弟弟……有人像我一样,为了把歌听完而多付车费,有的只是想帮助他而随手
给他些钱,更多的人不肯收他找回的零钱。反对留言和抗议电话接踵而至,最后不得不发文道歉,撤回原
来的报道。自己付出精力与钱财,却原来是被司机欺骗,引来反对留言与抗议电话而不得不撤回道歉,所
以作者感到气愤。
那些流传于世间的众多新奇的,令人惋惜、流泪的故事,不论真假,我们总被忏悔者的真诚所打动。但又
有谁在忏悔者背后蜷缩着,无辜地承受着更多的伤痛?我讨厌自己的疏忽和无情。因被骗受辱而感到羞耻,
又因自己的疏忽与无情而羞耻,不论事件是否属实,自己把他人的不幸当做素材写成故事传播,对故事中
的受害者也是一种伤害,所以作者感到羞耻。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引用的作用的能力。
唱到“老橡树上挂满了上百条黄丝带”的时候,他的眼角含着泪水。我也有点儿感动。付他的车费比平时
高出 3 万韩元。反对留言和抗议电话接踵而至,最后不得不发文道歉,撤回原来的报道。引用歌词推动了
情节的发展,歌曲背景故事为后文我受到触动、司机形象的反转等情节做铺垫。
头发已经花白的出租车司机,副驾驶位置上放着木吉他,每次等信号灯时都会弹唱经典老歌。不过每段留
言提到的故事都不相同:为了寻找因为父母反对而分手的初恋,为了寻找离家出走的儿子,为了寻找贫穷
而从小被人领养的小弟弟……有人像我一样,为了把歌听完而多付车费,有的只是想帮助他而随手给他些
钱,更多的人不肯收他找回的零钱。司机把曲中浪子与生活中的追梦者的曲折人生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体
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和行骗时的精明,表现了人物形象。
那些流传于世间的众多新奇的,令人惋惜、流泪的故事,不论真假,我们总被忏悔者的真诚所打动。但又
有谁在忏悔者背后蜷缩着,无辜地承受着更多的伤痛?歌曲引发“我”关于家庭关系、对“无辜的人承受
着更多的伤痛”的思考,暗示了主题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谦,字廷益。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正统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
亲征,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
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王是其言,守议乃定。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
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
众乃定。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
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
战又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谦调诸将追击,至关而还。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垒,
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谦之为兵部也,前后征调,皆谦独运。当军马空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
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片纸行
万里外,靡不惕息。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谦至性过人,忧国忘身。自奉俭约,所居仅蔽
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
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耎①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索病痰,疾作,景帝遣兴安、舒
良更番往视。闻其服用过薄,诏令上方制赐,至醯菜毕备。又亲幸万岁山,伐竹取沥以赐。或言宠谦太过,
兴安等曰:“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
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注】①选耎,怯懦不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
皇由良乡西去/
B.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
皇由良乡西去/
C.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
皇由良乡西去/
D.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遂拥上
皇由良乡西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国,古代国君外出时,由太子留守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王未能亲政,太子代理朝政。
B. 星象,指星体的位置,及明、暗、薄、蚀等现象。古代星相家据此占测人事的命运吉凶。
C. 南渡:晋宋两朝皆渡长江于南方建都,史称南渡。此处指宋因金人南下迁都南方。
D. 蟒衣:袍服名。明代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衣上绣蟒,蟒与龙形相似而少一爪。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谦果敢勇决,处事临危不乱。王振党羽被给事中王竑击打,朝班秩序大乱。于谦扶住郕王并让其宣谕
说,马顺等罪有应得,要处以死罪,从而稳定了局势。
B. 于谦功成不居,以社稷为己任。他调集将领追击也先,直到边关才退回。朝廷论功加封他少保,他却以
四郊多堡垒,是卿大夫的耻辱为理由,不愿邀功请赏。
C. 于谦治军严明,上下惊骇佩服。战事紧迫,他都能按照客观情势,从容处理军务,制定出正确方针。他
号令森严,勋臣老将凡不服从者,他都当面批评责备。
D. 于谦忧国忘身,性情刚强正直。他生活简朴,所居住的房子仅够遮挡风雨。他遇到不如意之事,总感叹
热血难洒,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之辈,因此招人憎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2)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
14. 当时有人说皇帝太过宠幸于谦。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于谦受宠的表现。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道:“国家正在倚赖你呢,今天即使一百个王直又能做什么呢!”
(2)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
14. (1)日夜为国家分忧解难(2)不过问家产(3)别人很难取代他。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深入”和“视”这两个动词的主语都是也先,中间应断开,排除 A、B;
“不”为否定副词,需要修饰动词,所以在“应”后断开,排除 C。
整句话的翻译为: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
气。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他,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王的部队马上
要开到,恐怕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去。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监国……由太子留守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王未能亲政,太子代理朝政”错误,监国指皇帝外出时,
由一重要人物(通常为皇太子)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监国的人
通常为太子,但不一定都是太子。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C.“勋臣老将凡不服从者,他都当面批评责备”是错误的。由原文“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
请旨切责”可知,虽然是勋臣老将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请圣旨切实责备,而不是当面批评责备。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执”,握着;“虽”,即使;“何能为”,宾语前置句,能做什么呢?第二句话
的得分点为:“第”,府第;“辞”,推辞;“何”,怎么。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通过兴安反问别人的话语“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可知,于谦之所以
被宠幸,是因为它日夜为国家分忧解难,并且不看重名利,不过问家产,而且富有才能,别人很难取代他。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
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正统十四
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
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
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那么国家大计就完了,难道
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郕王暂代皇帝出朝,
廷臣们请求将王振灭门九族。而王振的党羽叫马顺的,便出来斥责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在明廷上打马顺,
大家都跟着他。朝上秩序大乱,卫卒声势汹汹。郕王害怕得要起来走开,于谦推开众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
不要起来,而且告诉郕王宣谕说:“马顺等有罪该死,不予(百官)追究。”大家才安定下来。吏部尚书王
直握着于谦的手叹道:“国家正在倚赖你呢,今天即使一百个王直又能做什么呢?”当时,上下的人都依
赖重视于谦,于谦也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
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他,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
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王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去。于谦调
各将领追击,到居庸关才回来。评功,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于谦说:“四郊多保垒,是卿大夫的耻辱,
怎么敢求取赏赐功劳呢!” 于谦主持兵部工作时,前后的军队征集调遣,都是于谦独自安排。当战事匆忙
急迫,瞬息万变的时候,于谦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口讲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机宜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
同事和下属接受命令,彼此看着都感到惊骇佩服。号令严明。虽然是勋臣老将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请圣旨
切实责备。一张小字条送到万里外,没有不谨慎小心执行的。他才思的畅通敏捷,考虑的周到仔细,一时
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俭朴,所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遮挡
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
到有不痛快的事,总是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那里!”他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
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一向有痰症病,发病的时候,景帝派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前
往探望。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连醯菜都有了。又亲自到
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有人说皇帝太过宠爱于谦,兴安等人说:“他日夜为国家分忧,不问家产,如
果他去了,让朝廷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
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利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传神①
陆游
雪鬓萧然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
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
枥骥虽存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
巉巉骨法②吾能相,难著凌烟剑佩中。
[注]①题传神,即题画像。传神,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②骨法:骨相特征。
1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自题画像,既绘相貌神采,又写晚年心境,笔调深沉,令人动容。
B. 首联用比喻手法,将诗人晚年两鬓雪白、寂寥落魄之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C. 诗人境遇困顿,过着非士非农的生活,常借酒消愁,在半醉半醒中度日。
D. 诗人感慨自己虽能担任宰相,但画像却难与功臣之像一样安置在凌烟阁。
16. 颈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典故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典故二:“鹏之徙于南冥也”
(《庄子·逍遥游》)②以“枥骥”“云鹏”自比,感慨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没有实现理想的机会和条件,
心中充满年老无成的无奈与愤懑。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
D.“自己虽能担任宰相”错误。“相”在诗中的意思为“观察”。尾联“吾能相”的意思是自己能相面。
整联的意思是自知貌相不佳,不会再有大的建树,画像难以与功臣之像一同安置在凌烟阁,含有自嘲之意,
表达了一生奔波而壮志未酬的情怀。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与评价古诗思想内容的能力。
颈联所用的两个典故分别出自曹操《龟虽寿》与《庄子·逍遥游》。分析诗句表达的感情,首先要准确理解
和把握诗句的意思,颈联说“我”虽像伏槽的老马还有日行千里之志,但高空的大风已经平息,大鹏无法
展翅飞翔,自己是报国无门。由此即可组织出相应的答案。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见年岁老迈
依然有报国志向;“鹏之徙于南冥也” 意思是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也寓意志向高远。但“枥骥虽存
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中“虽存”和“已息”可见志向难以实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表现作者内心
世界的悲伤无奈愤慨。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眼泪常与悲愁联系在一起,如《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热恋中
的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答案】 (1). 不见复关 (2). 泣涕涟涟 (3). 苟全性命于乱世 (4). 不求闻达于诸侯 (5). 其
间旦暮闻何物 (6). 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既要注意题干所给出的语境,还要注意写对字形。需要注意的汉字有:涟、暮、猿、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隔 35 年后,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发掘。这一次,文物保护预案充分完善,基于学术研究的一场考古发
掘,正在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
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更多的是在露天条件下开展,而此次考古发掘不仅搭建起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
棚,还专门建造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内,通过电子显微镜、三维激光扫描和三
维摄影建模等,就可以不间断地发掘、发现、记录那些细小的遗存现象。
以往在保护出土青铜器时,通常是在青铜器外包上薄膜、软布,再用石膏进行固定。而此次发掘采用
3D 打印技术,打印出非常逼真的青铜器模型,接着在模型上涂上半凝固的硅胶材料,形成硅胶保护套。然
后,工作人员为沉睡着的青铜器穿上这层贴身“防护服”,外面再用石膏固定,以有效避免对青铜器可能
带来的损伤。
18. 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B.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D. 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
19. 下列复句中句子结构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此次考古发掘不仅搭建起现代化的考古发掘大棚,还专门建造了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
B.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但可丰富人们对古蜀文明的认知,而且能为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研究提供更多
的实物资料。
C. 虽然考古研究历史,但绝不代表这是一门古老的行业,实际上,它正在朝气蓬勃地发展,需要不断有新
的从业者加入。
D. 此次三星堆考古发掘的硬件条件可以说集成了迄今为止国内最好的,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考古发掘设
施。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答案】18. B 19. C
20. 一场基于学术研究的考古发掘,正在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例句中“沉睡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青铜器拟人化;“防护服”运用了比喻手法。
A.“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运用了比喻,将花比作帆。
B.“没精打采”是拟人,将路灯光拟人化;“是渴睡人的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路灯光比作渴睡
人的眼。与例句相同。
C.“文明”是反语,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D.“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是拟人,赋予小狗人的情感。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复句中句子结构的能力。
A.“不仅……还”是递进关系。
B.“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
C.“虽然……但”是转折关系。
D.“甚至”是递进关系。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基于学术研究的一场”语序不当,表数量(多少)的定语应该放在表示性质特点的定语前面,所以应把
“一场”放在“基于学术研究”前面;
“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缺少了介词,应该是“以……为代表”,所以在“为代表”前面加上“以”。
最终修改为:一场基于学术研究的考古发掘,正在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久以来,人们只是把体育运动简单地和锻炼身体联系起来,而忽略了 ① 。当人们只顾着眼
前利益的时候,谁会把 40 岁时的一次车祸跟小时候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联系起来?谁会把 50 岁搬东西时
扭伤了腰与年轻时不跟小伙伴出去打打球联系起来?
没有远见的人是无法弄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这是因为体育运动的功能具有强烈的滞后性。经常
运动的人反应灵敏,机体协调,面对撞来的汽车,如果处理及时,控制得当, ② 。经常锻炼的人,
身体各部位肌肉配合默契,当搬动重物时调动起来的肌肉更多,身体肌肉该用力的用力, ③ ,便
不容易扭伤。
因此,学生正确认识运动的生命教育价值十分重要。学习是为了过得好,而体育运动则有助于活得健
康。每位学生都要重视运动。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22. 如果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改为:“正在求学的你还不重视运动吗?”哪句效果好?请简要说明。
23. 根据语段的信息,给好朋友拟写一则手机微信,邀请他(她)周末一起打羽毛球,不超过 42 个字。
【答案】21. ①运动的生命教育价值②能轻松化解危机③该放松的放松
22. 改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以反问句的形式不仅充分强调了重视运动的重要意义,而且更利于引发读者的思
考进而采取行动;改句的反问句式与首段的问句相呼应,语言风格更加一致。或者:原句的表达效果好,
以肯定陈述句的方式完结全篇,起到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的作用。
23. 经常运动和锻炼可使身体各部位肌肉配合默契,反应灵敏,咱们这个周末一起去打羽毛球吧!或:体育
运动有助于让我们活得健康,我们要重视运动和锻炼,咱们这个周末一起去打羽毛球吧!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全文均在论述有关“运动的生命教育”的问题,又根据第一段文字的总起作用及第三段中“因此,学生正
确认识运动的生命教育价值十分重要”的提示,可知答题空 1 处应该填写“运动的生命教育价值”;答题
空 2 处,根据“面对撞来的汽车,如果处理及时,控制得当”这一句的假设,可知此处应该填写在这种假
设之下可以达到的效果,比如“能轻松化解危机”“就可以轻松避开危险”等;根据上文“经常锻炼的人,
身体各部位肌肉配合默契” 的提示,以及“该用力的用力”的对照,答题空 3 处应该填写与“用力”内容
相对的句子,比如“该放松的放松”。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是一个肯定陈述句,改句是一个反问句。从语气上讲,反问句以无疑而问、加强语势的方式更能表达
出所要强调的意思,更能充分强调重视运动的重要意义,而且更利于引发读者的思考进而采取行动,而且
改句的反问句式与首段的问句相呼应,语言风格更加一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改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这道题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认为原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原句以肯定陈述句的方式完结全篇,起
到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的作用,行文更为简洁、干脆,不容置疑。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因为字数限制,所以此短信只需交代两大要素即可,一是讲明经常运动和锻炼的重要意义,这也是邀请朋
友打羽毛球的根本原因,二是发出下周末打羽毛球的邀请。于此,就可以写成:经常运动和锻炼可使身体
各部位肌肉配合默契,反应灵敏,咱们这个周末一起去打羽毛球吧!或者写为:体育运动有助于让我们活
得健康,我们要重视运动和锻炼,咱们这个周末一起去打羽毛球吧!注意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四、写作(60 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6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
献于其群”的新青年。
1919 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
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
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成为有益
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
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新青年,敢不同
青年,如果你是一名顾客,你一定想见识最新产品;如果你是一位观众,你一定想欣赏最新剧目;如
果你是一位歌手,你一定想唱新歌;如果你是一位运动员,你一定想尝试一套新动作。对于,热爱写作激
情满怀的你,一定想用独出心裁不落窠臼的写作思路去书写只属于“我”的作品,这不是标新立异,这叫
独具匠心另辟蹊径。
求新,是人类的本能,不同,是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去创新地推动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从人类诞生
的那一天起,创新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过。历史从古埃及的纸草文字中走过,从中华的四大发明中走过。从
牛顿的三大定律中走过,从克隆绵羊“多利”中走过。一串串创新的成果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试想
远古的蛮荒原野中,我们的老祖先没有敢第一次捡起石块和树枝,今天的苍穹下还会有满目的繁荣文明吗?
为什么要创新?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求新求变,事物才会有生命力,太阳每
天都是新的,于是我们不能抱死昨天的眼光来看待今天和明天。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抱残守缺就意味着
失败。只有不断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地有新发明、新创造,不断地产生新成果,我们的事业才能兴
旺发达。
然而创新也是不易的。每一个新事物要得到人们的理解、肯定与支持,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90 年代
初期,内地开始出现了咨询顾问业,个人办的“点子公司”、“调查公司”应运而生,但许多人笑他们是
不务正业,靠动歪脑筋要嘴皮子骗钱的小混混,时至今日,咨询顾问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大,再没
有人把他们看做“三流九教”了。但是,最初的创业者往往很容易被流言蜚语吓倒。倘若他们没有敢于坚
持的勇气,能有今天的业绩吗?当然不。
因此我们要说,作为时代青年要敢不同,在创新过程中,“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最重要的。固然,
不同,也需要青年们卓越的想象力,兢兢业业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冷静的头脑,但王二麻子敢举第
一面大旗,我们首先要为他喝彩,于是面对从未有人穿越,而今终于被抛在身后的大西洋,哥伦布能感慨
地说:我敢做了,去做了,终于做到了。
鲁迅先生说:我们要感谢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的,如果你是青年歌手,去唱新歌吧!如果你是
青年运动员,去做新的腾越吧!我们,作为时代新青年,要敢不同,若是,即便遭遇了失败,大家也将为
你喝彩!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指令为“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
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主题为“新青年,敢不同”,从中可见写作的话题为“不同”,
兼涉“新青年”和“勇敢”;文体为征文,写成一篇普通的议论文即可。
要想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不同”可以参考所给的四段材料。其一,可提炼出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
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引用信息指向个性发展和贡献社会(集体、国家)。
其二可提炼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
们不干,谁干?”,结合引用内容可通俗理解为“爱国、担当、勇敢”。
其三可提炼出“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意即新青年要放飞梦想担当时代重任。
其四是对前三段的总结: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成为有益于国家
民族的“新青年”。综上确定中心思想为新青年有担当敢突破。
【立意】(1)四月芳华,领跑新青年,激活你的敢不同因子;
(2)不同,让科学发展;
(3)用不同,展示独一无二的我。
【素材】(1)五月,青春激昂,中国青年,志敢不同,这是一场领跑新青年的马拉松一样,召唤新青年,
马上出发。视力觉醒,骄傲出征,敢不同思想在新时代激情碰撞。宋代大儒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告别幼稚与青涩的我们已经做好了难备,18 岁后的青春,定是一
段不甘于平凡、拼搏向上的岁月。
(2)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新时代新青年必须要有锐意创新的探索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开发量子通信,为国家信息安全筑起了屏障;美女科学家颜宁攻破膜蛋白课题,以
智慧定义美丽;90 后青年龚华超让笔记本触摸板变成了九宫格数字小键盘,连扎克伯格都在使用,创造了
完完全全由中国人创造的产品。正如法拉第所说,没有谁能预估一个婴儿的将来。而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
没有人能预估我们的将来,富于想象的我们,敢于实践的我们,定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愈加强大。
(3)少年力微仍系国。是的,我们一同成长,如何能守旧不求进?2013 年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精准扶贫开
始推进。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的研究成功。已让中国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我们没有止步不前。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为实证,谁让我们总不满足?向上?向上!科技进步是领头的号
角。民生更是固国之本,需不断改善调剂,况且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唯有改变,方能找到契合本国国情
的政策,如此更需青年努力奋进,出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