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模块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题卡规定
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材料一: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京剧以唱念做
打的程式化综合表演手段、简朴多变的舞台呈现形式、虚实相生的写意技巧、崇高正义的道德追求,成为
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表演艺术。
京剧吸收和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文化艺术精华,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京剧表演的基本特征是程式化。将生活中的自然形态加工提炼,变成舞台上的规范形式,这就是京剧的程
式。如舞台上虽只有一桌二椅、一根马鞭,演员在表演中却能够让观众明白,六七步就是走遍天下,八九
人代表千军万马。这种程式化的艺术手段,具有写意的艺术风格。京剧中唱念做打、手眼身法都有自己的
程式,音乐中的板式、曲牌、锣鼓,念白中的韵白、京白,表演中的身段、手势、步法、工架,武打中的
套路,以及喜怒哀乐、哭笑惊叹等感情的表现,无一不是生活中语言、声调、心理和形体动作的程式化表
演。京剧中程式化的表演,其实具有一种浪漫的气质,使京剧富有魅力。
无论是传统京剧还是新编京剧,它们都鲜明地体现了京剧的价值追求。在长期的演出中,众多传统京
剧剧目的魅力经久不衰,许多故事内容深入人心。《八义图》的义薄云天、《长生殿》的亘古爱情、《金钱豹》
的扶危扬善……传统京剧以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共通的价值观念,在且歌且行中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灵距离。
新编京剧也同样具有这种功能。如新编历史京剧《于成龙》,以简约明快的艺术表演,刻画了一代廉吏于成
龙廉政亲民的形象。观众深受感动,体会到范仲淹所说的“先忧后乐”的古代士大夫情怀和忧国忧民的为
官政治理想。
京剧艺术对观众的精神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广大人民在看戏、听戏、唱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熏
陶。京剧能够做到寓教于戏、以戏化人。观众欣赏京剧的时候,往往被精彩的剧情吸引,沉浸其中,在长
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心灵得到净化,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
《杨门女将》会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使人们心灵受到震撼;《四郎探母》让人感慨百善孝为先,进
而反省人生;《锁麟囊》让人效仿乐于助人,牢记知恩图报。许多人因为看了京剧表演,就会被京剧蕴含的
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影响一辈子。许多人在看戏、听戏、唱戏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世界观,这种浸润的过程比单纯的说教更加有效而长远。
(取材于刘玉普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历史上,影响范围广、生命力强、传承度高的戏剧艺术,一般都具有强大的内在精神。京剧就是这
样一种戏剧艺术。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传承京剧精神、扩大京剧影响力方面功不可没。作为一名旦角演员,他将
视点投射到中国古代的英雄女性身上,编演了《木兰从军》《抗金兵》等一批宣传爱国主义,提高民族自尊
心与自信心的剧目。“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严辞拒绝了日本人的演出邀请。上海沦陷后,梅兰芳留
居香港,坚决不为日伪演出。他冒着生命危险,蓄起胡须,不再登台。梅兰芳在舞台上塑造的花木兰、梁
红玉、穆桂英等巾帼英雄形象被观众广泛认可,他在生活中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气节,也唤起了万千
戏迷的爱国热情。
不止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一大批京剧名角也是如此。20 世纪 20 年代,程砚秋在上海红极一时。
受进步思想的影响,面对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他满腔义愤,编演了许多具有爱国主义
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如《文姬归汉》《荒山泪》《亡蜀鉴》等,表达了广大群众反对战争、反对压迫、
希望和平的强烈愿望,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信芳积极参演《文天祥》《史可法》《明
末遗恨》等京戏,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中。诸多京剧名角在舞台上塑造的英雄形象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
会反响。
优秀的京剧艺人不仅注重道德追求,也注重对行规的严格遵守。京剧演员对全身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
丝不苟的。以行头为例,京剧舞台上演员穿戴的行头有着精细的区分和严格的规则,每一样都不能弄错。“宁
穿破,不穿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行头都是从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职业、剧情出发设定的,如
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各自有它的表现语言;每一类又有更加细致的区分,如官衣又有紫、红、蓝、
黑等,可用来区分不同人物。行头和妆容、脸谱等,都成为一个人物性格、善恶、身份的外在表现。当演
员踩着鼓点出场时,观众打眼一看,便知人物的地位甚至所处的情境和心性。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一剧
中戴相貂,其丞相身份得以彰显;在《失空斩》中戴道巾,将满腹韬略和仙风道骨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名
优秀的京剧演员是绝对不会将行头弄错的。一个资深戏迷在反复观赏玩味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这种严格
行规的影响。
2020 年是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十年,也是徽班进京 230 周年。我们要继
续弘扬京剧精神,将京剧发扬光大。
(取材于梅葆玖、梅玮等人的相关文章)
1. 下列对京剧的“程式化”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剧的程式源自对生活自然形态的加工和提炼,程式化是京剧表演的基本特征。
B. 程式化是具有写意风格的艺术手段,京剧演员能用八九人的表演代表千军万马。
C. 京剧中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是生活中语言、声调、心理和形体动作的程式化表演。
D. 京剧程式化的表演具有浪漫气质,它使京剧富有魅力,成为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
2. 下列关于“行头”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头有着精细的区分和严格的规则,“宁穿破,不穿错”体现了京剧行规的严格。
B. 行头包括服装、头饰、妆容和脸谱,成为一个人物性格、善恶、身份的外在表现。
C. 京剧中不同行头,可用来区分不同人物,能让观众明确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地位。
D. 同一个角色在不同剧目中的穿戴可以是不同的,如诸葛亮可戴相貂,也可戴道巾。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剧是富有文化内涵的表演艺术,融合多种艺术精华,有强大的内在精神。
B. 传统京剧以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共通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能够以戏化人。
C. 新编京剧也鲜明地体现了京剧的价值追求,更加注重刻画廉政亲民的形象。
D. 梅兰芳等名角塑造了观众认可的英雄形象,在传承京剧精神方面功不可没。
4. 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京剧艺术具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对观众的精神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结合两则材料,概述观众从哪些方面
受到积极影响的。
【答案】1. D 2. B 3. C
4. ①首先指出京剧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表演艺术;②接着分析了京剧程式化的表演特点;③然后论述京
剧的价值追求。④最后论述了京剧艺术对观众的精神影响。
5. ①京剧剧目内容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使观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京剧艺人的道德追求,对观众的精
神人格有积极的作用。③京剧演员对行规严格的遵守,影响到观众严谨态度的形成。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
D.“成为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不当。从第一段看,使京剧成为富有内涵的表演艺术的条件有四种,不只
是程式化表演手段。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
B.“行头包括服装、头饰、妆容和脸谱”错,行头不包括“妆容和脸谱”。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更加注重刻画廉政亲民的形象”原文无此义。文中提到“一代廉吏于成龙廉政亲民的形象”是为了说
明京剧体现拉近与观众的心灵距离的价值追求。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通过介绍京剧的表演手段、写意技巧、道德追求,指出京剧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表演艺术;
第二段,谈京剧中唱念做打、手眼身法都有自己的程式,并具体分析了京剧程式化的表演特点;
第三段,论述京剧的价值追求。京剧以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共通的价值观念,在且歌且行中拉近了与观众的
心灵距离;塑造廉政亲民的形象,让观众体会到古代士大夫情怀和他们忧国忧民的为官政治理想;
最后两段论述了京剧艺术对观众的精神影响:京剧寓教于戏、以戏化人,让观众心灵得到净化,形成健康
向上的价值取向;激发出观众强烈的爱国热情,使人们心灵受到震撼;许多人在看戏、听戏、唱戏的过程
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京剧艺术对观众的精神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广大人民在看戏、听戏、唱戏的过程中,不知不
觉受到熏陶。京剧能够做到寓教于戏、以戏化人。观众欣赏京剧的时候,往往被精彩的剧情吸引,沉浸其
中,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心灵得到净化,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可见,戏迷被京剧健康向上的内
容吸引,形成正确价值观;
材料二“梅兰芳留居香港,坚决不为日伪演出。他冒着生命危险,蓄起胡须,不再登台。梅兰芳在舞台上
塑造的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等巾帼英雄形象被观众广泛认可,他在生活中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气
节,也唤起了万千戏迷的爱国热情”“受进步思想的影响,面对广大劳动人民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他满
腔义愤,编演了许多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诸多京剧名角在舞台上塑造的英雄形象在当
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等可见,京剧演员的道德追求,也能对戏迷的道德精神起积极作用;
“优秀的京剧艺人不仅注重道德追求,也注重对行规的严格遵守……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是绝对不会将行
头弄错的。一个资深戏迷在反复观赏玩味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这种严格行规的影响”,京剧演员对于行
规的严格遵守,也能够让戏迷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严谨的态度。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金刚川上英雄桥
王顺秀
金刚川水刺骨寒,英雄架桥歌声喧;
炸弹刚落铁锤起,浪里打桩只等闲;
炸不垮,冲不断,满载胜利奔向前。
……
金刚川是朝鲜半岛北汉江的支流,湍急的河水像一条白色的巨蟒,把我军东线阵地的前沿和后方,从
东到西截然割开。
1953 年初春,河面刚开始解冻,激流举起巨大的冰排,凶猛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吓人的巨响,
加上敌炮轰击的气浪,震得这两山对峙的峡谷像马上要倾倒进河里似的。河中不时升起爆炸的水柱,冰块
和弹片在岸边尖声呼啸。
“你们工兵连要在这儿架起一座桥,明晚便要通车!”参谋长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问我们,“有
什么困难吗?”
“没有!”
参谋长冲我们笑了笑:“困难不是没有,而是很多。这是一场复杂的战斗,不仅要和严寒、激流斗争,
还要和敌人的飞机大炮搏斗;不仅要有压倒一切敌人的勇敢和毅力,而且要有战胜敌人阴谋诡计的智
谋……”
当天下午,架桥。
河水冰冷刺骨,水深没过腰际,寒气逼得人透不过气来;身上由红变紫,由紫变青,很快就麻木得失
去知觉。
为了保持体力,一半人在岸上休息取暖;一半人在河里操作,每小时轮换一次。起初还不错,后来河
里的同志总拖延着不肯上岸,岸上的人等不得换班也跳下水,火堆边的人越来越少,弄得干部们不得不一
个个往岸上推,甚至下命令。可是你把这个推上岸,那个又溜下河去……
一天一夜,一座低水位桥在晚霞闪烁的金刚川上站了起来。
谁知就在这时,4 架“油挑子”(敌人轰炸机)从西南方向窜来,接着便是震耳的爆炸声。桥被炸断了。
“是不是请示师里推迟出车时间?”
副连长的话刚说完,就听到后边公路上响起马达声,汽车一辆接一辆直向桥头驶来。从汽车上跳下个
干部,张嘴就嚷:“咋搞的!看今晚炮弹怎么送上去。”
“说得倒轻巧,大桥又不是玩具,可以揣在口袋里,谁敢保准不炸坏?”我没好气地顶了他一句。他
好像没听见,转身指挥着汽车隐蔽在山沟里。
我们也开始了紧张的修复工作。
在忙碌的人群中,我忽然发现有几个不认识的战士也在扛木料。便问道:“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汽车司机。”
“啊,不成,这里有我们,你们出了事谁去送弹药?”
“不行!修桥也叫你们包了,可支援前线是大家的责任。”听到声音我扭头看,正是方才那位干部,
想起刚才对他的态度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桥修复已经是后半夜。望着满载弹药的车辆源源不断地从桥上开过,心里感到无比的轻松。
前线战斗激烈地进行着,敌人为了破坏我们的运输线,每隔十几分钟就向大桥猛轰一次。尽管战士们
奋不顾身地抢修,但运输还是时常中断。副连长整天蹲在桥头望着河水出神,连饭都不顾得吃。
这天,我吃过晚饭,路过三班,便走了进去。
“指导员,你说能不能在渡口上多架几座桥,敌人炸毁这个,还有那个。”周光田扬着头问我。
“好是好,那得费多大工夫,我想了很久,若是能修一座叫敌人看不见的桥,那该多好。”李朝元慢
吞吞地说。
“看不见?桥哪有看不见的,除非不修。”周光田摇着头说。“你真是,光长个子不长心眼,桥修在
水底下,不就看不见了吗?”“这办法不错,倒可以试试看。”“水里修桥,没听说过?”……
我回到连部,已是深夜。推门的声音惊动了伏在桌边睡觉的副连长,“什么?桥又炸断了?”
我笑了笑说:“你真是做梦也想着桥。”接着便把三班的争论告诉了他。他凝神地听完,如获至宝地把
脑袋一拍。
“对!修一座叫敌人看不见的桥呗!”说着他在纸上嚓嚓地画起草图来。河边又沸腾起来。
通讯员小倪那清脆的嗓音,高声领唱四川号子:
志愿军哪!嗨哟!智谋高哪!嗨哟!水下架桥!呀歪子哟!气死美国佬!呀哟!……“小倪,有你封
家信!”连长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卷报纸和不少信件。小倪正专心看
家信,我和连长走过去。“小倪,又是你妈催着要立功喜报了吧?”
“嗯!指导员,我妈见到了黄妈妈。”他兴奋地把信交给我。原来他妈参加了四川省中江县的军属代
表大会,会上见到了黄继光的母亲。信末嘱咐小倪热爱朝鲜人民,努力工作,向黄继光学习。我向战士们
宣读了这封信。大个子周光田拍着小倪的肩膀说:“啃!我看咱小倪也快当英雄了。”说得小倪满脸绯红,
夺过信钻出人群,又去扛木料了。
“敌人打炮了,赶快卧倒!”“通讯员负伤了!”
小倪全身紧紧地俯卧在桥桁上,头部鲜血直流,卫生员忙着给他包扎。“伤势怎么样?”我问着,吩
咐卫生员把他拾到后面去。
“指导员!桥没修好,我死也不离开,人家黄继光能舍身堵枪眼,咱这点伤难道就要退下战斗吗?”
“只准在岸上干轻活,不准下水作业。”
天还没黑,水下桥架设成功了。桥面离水面约 30 公分,我们的汽车、大炮就像长上了翅膀,乘风破浪
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油挑子”急得在天上瞎哼哼,可就是发现不了目标。战士们看着自己的创造,你一
言,我一语,马上编成个快板:
咱们工兵双手巧,天大困难吓不倒,英雄修起水下桥,气死美国“油挑子”;桥上水,水下桥,上下
都是水,车在水上跑。
(作者当时任一八〇师工兵连指导员)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参谋长布置架桥任务时“冲我们笑了笑”,体现出他指挥若定的沉着气度和对我们能架出一
座水下桥的信心。
B. “咋搞的!看今晚炮弹怎么送上去”“不行!……可支援前线是大家的责任”两句话,凸显出这位干部
的直爽和担当。
C. 副连长因桥被多次轰炸忧心如焚,听闻三班战士关于水下架桥的争论,一下子有了灵感,从而决定修一
座水下桥。
D. 战士们看到水下桥架设成功,你一言我一语编成个快板,表现了我们的战士以苦为乐、斗志高昂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按时间顺序展开,从接到修桥任务,到修成桥又被炸断,直到最后修成一座水下桥,叙述脉络清晰,
杂而不乱。
B.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点面结合等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
志愿军战士群体形象。
C. “我们的汽车、大炮就像长上了翅膀,乘风破浪在水面上飞来飞去”用了夸张、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
地表现了战士们轻松愉悦的心情。
D. 小说开头的诗歌、文中具有地域色彩的“四川号子”和结尾处的“快板书”,使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
结构更加严谨,艺术性更强。
8. 小说第 3 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标题为“金刚川上英雄桥”,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英雄桥”的理解。
【答案】6. A 7. C
8.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险的战场环境,渲染了惊险、紧张的故事氛围;②为下文志
愿军战士架桥不易做铺垫,衬托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与顽强。
9. ①“英雄桥”指志愿军战士在金刚川架的一座水下桥;②代表着志愿军战士在建桥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
牺牲、有勇有谋的“英雄精神”;③作者借“英雄桥”,表达了对全体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伟大精神的赞
美。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
A.“体现出他指挥若定的沉着气度和对我们能架出一座水下桥的信心”是错误的。参谋长当时并不知道我
们会架一座水下桥。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拟人的手法”是错误的。所用修辞是拟物(比拟)不是拟人。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能力。
文中写到“初春,河面刚开始解冻,激流举起巨大的冰排,凶猛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吓人的巨响”,
这是金刚川的自然环境,“河中不时升起爆炸的水柱,冰块和弹片在岸边尖声呼啸”这是金刚川凶险的战
场环境,所以这一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险的战场环境,渲染了惊险、紧
张的故事氛围。
在这样凶险的环境下,后文说到工兵连要在这里架起一座桥,并且后文写到志愿军不仅要和严寒、激流斗
争,还要和敌人的飞机大炮搏斗,最终架起了一座水下的桥,所以环境描写为下文志愿军战士架桥不易做
了铺垫,从而衬托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与顽强。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把握能力。
首先,从表层含义来说,“金刚川上英雄桥”指的是志愿军经过千难万险在金刚川上建成的一座水下桥。
其次,志愿军们在建桥时既要和严寒、激流作斗争,还要和敌人的飞机大炮搏斗,但是战士们总是争抢着
在河下架桥,但是刚建好的桥被敌人给炸毁了,然后战士们又投入了紧张的修复中,后来有人提出修建一
架水下的敌人看不到的桥,所以“英雄桥”代表着志愿军战士在建桥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牺牲、有勇有谋
的“英雄精神”。
本文通过写志愿军们从接到修桥任务,到修成桥又被炸断,直到最后修成一座水下桥的故事,刻画了不怕
牺牲、有勇有谋的志愿军战士,所以作者借“英雄桥”,表达了对全体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伟大精神的赞
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下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
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
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
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
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
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
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
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
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
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
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
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
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0. “属”是多音多义字。文中“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中的“属”是 ① 的意思。陶渊明
《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属”是 ② 的意思,苏轼《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
之诗”中的“属”是 ③ 的意思。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B.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C.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D.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爵位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要高一等。
B. 贾,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后泛指商人。文中“贾竖”是对商人的蔑称。
C. 崩,古代称帝王或皇后死亡为“崩”,称诸侯死曰“薨”,称士死曰“卒”。
D. 谥,古代帝王、官员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中“文成”属于褒义。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良心念故国,重义轻财。他的祖父、父亲在韩国为官,韩国被秦国灭亡后,他用家中财产寻求刺客刺
杀秦王,希望为韩国报仇。
B. 张良判断准确,善出良策。他建议汉王派郦食其用财宝诱反秦将,又阻止汉王与秦叛将联合攻打咸阳,
转为袭击秦军,取得大胜。
C. 张良足智多谋,化解难题。汉四年秋,汉王被楚追到阳夏,困守固陵,诸侯原已约好前来但没到,他献
计为汉王解决了这个难题。
D. 张良不为利惑,处事明智。汉王封赏功臣,让张良在齐选三万户为封地,但是他委婉拒绝,只选择留县
为封地,被封留侯。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2)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答案】10. ①托付 ②种类 ③劝请 11. A 12. C 13. C
14. (1) 大王为什么不烧毁切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用以稳住项王的心。
(2) 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给与陛下。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属[shǔ](1)同一家族的 (2)类别(3)有管辖关系的,归类。
属[zhǔ](1) 连缀,接连 (2)(意念)集中于一点 (3) 古同“嘱”,嘱咐,托付。(4) 倾注,引申为
劝酒 。
结合语境,“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中“属”应读 zhǔ,意为“托付”;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属”读 shǔ,是“类别”的意思;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的“属”读 zhǔ,是“劝请”的意思。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
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
“先行”作“人”的谓语;“为五万人”,作“具”的状语,“为”前断开。据以上分析排除 CD。“诸山
上”作“益为张旗帜”的后置状语,后面要断开,排除 B。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士死曰卒”错。大夫死是“卒”,士死曰“不禄”。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汉王被楚国追到阳夏”错。应为“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
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绝:断绝,切断;示:给……看,表明;以:表目的,用来,用以;固:动词,稳定,稳住。
(2)始臣起(于)下邳:省略和状语后置句式;会:会合,聚合;会(于)留。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授:给,
给与;此天以臣授陛下,判断句式。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
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雒阳
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
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
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
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
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
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求统领
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
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
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
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
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
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
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
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派张
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
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
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
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
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
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下题。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①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山房,山中的屋舍。丁大:作者友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从夕阳西下写起,写出黄昏时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昏暗幽静。
B. 砍柴人都归家而去,鸟儿也回巢栖息,此情此景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C. 前六句写山区景色,随着景致流动,时间在暗中转换,环境越来越清幽。
D. 结尾一句,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
16. 颔联动静结合,很有韵味。请简要赏析。
【答案】15. B 16. 月照松林更觉夜晚清凉,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生”,以动写静,把静谧的月
光写活了;“满”以静写动,写出了风声泉声的共鸣。细致入微地传达出诗人身心融入清凉幽静环境的适
意。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综合的能力。
B.“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错。应是期待友人丁大到来之情。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诗句意思是:明月挂在松树的枝头上,洒下的清辉给夜晚增添了几分凉意。满耳清风声和山泉声,听起来
别有一番韵味。
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
受,松树、明月、山泉勾画出一幅清丽幽美山水画。其中“生”为动词,主体为月光,以动写静,把静谧
的月光写活了;“满”为表静态的形容词,以静写动,写出了风声泉声的共鸣。细致入微地传达出诗人身
心融入清凉幽静环境的适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要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
和反思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为国以礼 (2). 其言不让 (3). 谨庠序之教 (4). 申之以孝悌之义 (5). 昔闻洞
庭水 (6). 今上岳阳楼 (7). 六朝旧事随流水 (8). 但寒烟衰草凝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谨、庠序、悌、昔、衰、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天辽阔,地苍茫,残阳似血,山峦如禹,望着宇宙八荒,听着天籁之音,心底百转千回,顿生苍凉之
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文人情调的感伤,陕北劳动人民有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吼
信天游。当孤独的牧羊人,失意地踟蹰在拦羊的崖畔上;当辛勤的庄稼汉,孤寂劳作在空旷的圪梁梁上;
当赶牲灵的脚夫, ① ;当窑前院落的婆姨,思想起离家远行的那个人……信天游就油然而生脱口
而出。高亢悠长的曲调,随天而游跌宕起伏;九曲回肠的歌声,唱尽了人生的况味。
横山不仅孕育了粗犷豪放的信天游,______②______。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根据庙宇石碑的文
字显示,它出现的年代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古时戍边的士兵,把身佩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
为号。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斗志。打了胜仗,将士击鼓起舞狂欢。边民久居塞上,
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术,逐渐应用在民间娱乐。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 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
C. 非常荣幸在这里接受这一生物医学领域最富盛名的奖项——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D. 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久居塞上的边民,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术,逐渐应用于民间
娱乐。
B. 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逐渐应用于民间娱乐,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
术。
C. 久居塞上的边民,也习而为之,腰鼓逐渐应用于民间娱乐,于是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
艺术。
D. 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腰鼓逐渐应用在民间娱乐,于是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
术。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
字。
【答案】18. C 19. B
20. ①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山道上 ②更有横山老腰鼓留存于世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破折号作用为解释说明。
A.语意转折,转换话题;
B.声音延长;
C.解释说明;
D.语意转折。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是先应用于民间娱乐,再演变为艺术;二是介词误用,“在”应
该为“于”或“在……上”。修改正确的只有 B 项。
故选 B。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关照前后文“庄稼汉,孤寂劳作在空旷的圪梁梁上”“婆姨,思想起离家远行的那个人”,结合
主语“脚夫”,此处应填“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山道上”;
第二空,对应“不仅孕育了粗犷豪放的信天游”,结合后文的“老腰鼓”,此处应填“更(而且、还)有
横山老腰鼓留存于世”。
21. 学校高一年级为致敬名家名作,拟举行改编自课本的独幕剧演出晚会,八班和九班分别演出《雷雨》与
《哈姆雷特》。请你在两个节目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要求:所写内容
与串联的节目相关,不超过 100 字。
【答案】八班同学表演的《雷雨》深刻隽永,如果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没有真情实意,那么莎翁的笔下的
哈姆雷特对谋害父亲,篡取王位的叔叔又会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走进九班同学带来的《哈姆雷
特》独幕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连贯的能力。
报幕词是在晚会、联欢会等大型联欢活动中,主持人把前后节目,把整台节目恰到好处地联系在一起的关
键性词语。主持人需要了解节目的内容,才能恰如其分的衔接起来。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
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 1599 年至 1602 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
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
向叔叔复仇。
《雷雨》与《哈姆雷特》之间的报幕词,需要先总结《雷雨》的演出情况,再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引
出来《哈姆雷特》,注意字数限制。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传承长征精神,振华中学高一年级拟组织一次远足活动。征求家长意见时,小华的父母不同意他参
加,认为小华比较瘦弱,怕他不能坚持下来;高考又不考体育,课业又那么繁重,参加远足就是浪费时间。
请你以小华的名义,给父母写一封信,说服他们同意自己参加远足活动。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参与远足,拥抱青春
亲爱的爸爸妈妈:
见信好。学校近期为传承长征精神,准备组织一次远足活动,我特别希望能够参加。
我知道你们不同意我参加是因为担心我,我理解你们的良苦用心。
红军,在长征的路上充满艰辛、苦难、鲜血,他们背负着全中国的希望踏上了那艰难的路程。而今天,
我们学校开启了远足活动。这次的远足活动无疑是美好与快乐的。往返只有十七公里,并且我们还有美景
和美食相伴,不得不说,这与长征比起来,要幸福、快乐、美满得多。希望父母能给我参加的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求知欲在不断提高,思维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对大千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对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有着强烈的愿望,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说一说。然而现在
的我,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出门有车,迈开双腿的机会也太少了。我希望能参加此次远足活动,锻炼
自己的能力,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体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健康的身体是快乐生活和愉悦学习的保障。有目的、有要求的远足,既能促进身体的发育,强健体魄,
增强对外界的适应的能力,加深对自理自立,学会生存的理解。通过远足活动不仅能开阔我的视野,增长
知识,更能增进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我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所以,爸爸妈妈我希望能参加此次远足
活动,锻炼自己。
远足活动不仅能达到陶冶性情,锻炼毅力和意志品质的效果;还可以提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激发认识自我,克服困难,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脚比路长,信心一定能
成功”“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感觉着远,心里的恐惧,感觉着累,心里的投降,走多了,就会走向
全世界”“只有在过程中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坚持不要放弃,永远不要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些话
是上届学长学姐们总结出来的,这是他们的经验之谈,我非常希望能参加此次远足活动,去体验这样的的
生活。
我知道你们担心远足活动浪费时间,其实远足活动能够帮助我提升自己的素养,增强体质,以更好的
姿态投入学习,我相信学习的效率会更高的。
最后,再次恳请父母同意我参加此次远足活动。
此致!
敬礼!
爱你们的小华
2021 年 6 月 3 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审题】分析任务
1.共性任务: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个性任务:请你以小华的名义,给父母写一封信,说服他们同意自己参加远足活动。需要明确写作身份:
小华;写作对象:父母;写作形式:书信格式;写作目的:说服他们同意自己参加远足活动。
分析材料
材料首先交代本次远足活动的目的“传承长征精神”。然后分析小华父母不同的理由。那么,在劝说父母
的书信里,就需要围绕父母不同意的原因,用合适的理由说服父母。语言要不卑不亢,还要符合身份要求,
要达到能打动父母的效果。父母的理由是“小华比较瘦弱,怕他不能坚持下来”“参加远足就是浪费时间”
等,可以围绕远足的意义来劝说父母。如远足活动,过程中可以亲近自然,放飞心灵,陶冶情操。 和班级
同学一起参加远足活动,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远足可以磨练意志,增强体质,身
体瘦小不是问题。远足活动还可以继承优良革命传统,感悟长征精神,学习革命先烈的不怕苦乐观主义精
神,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注入新的能量等。
【立意】参加远足活动,可以亲近自然,磨炼意志;远足传承革命传统,激发内在的潜能;父母请放手,
让我们书写个性青春等。
【素材】1. 在远足活动中,同学们身上表现出了强大的远足精神。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永不
言弃;团结互助,互相激励;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践告诉我们,远足活动,既是一次集体主义教育,
又是一次自我超越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的青春风采,体现出来的团队精神,表现出来的顽强毅
力,焕发出来的助人品格,都是课堂教学中难以见到的。这项活动意义非凡。
2. 远足活动虽然过去了,但远足精神,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不竭的动力。以后,回想当年远足
的苦,还有什么不能坚持的?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团结互助,互相激励;挑战自
我、超越自我。这 32 字的远足精神,想一想,在我们的高考备考中,同样适合。高考备考,需要“不畏困
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高考备考,需要“团结互助,互相激励;挑战自我、超越
自我”境界,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我们的高考目标一定能实现。这也就是我们举行远足的目的。今后的
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希望大家在能回想自己的远足经历,它一定会给我们力量。
3. 远足,其实在玩耍的同时也是一个让我们这些成天埋在题海中的学生们锻炼锻炼的机会。多出去走走,
多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适当的放松,劳逸结合对我们的眼睛和身体都有一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