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区山东省济宁市、枣庄市、菏泽市、泰安市、聊城市、肥城
市、德州市 7 地市 2021 年 2 月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古代诗文阅读
暨文言文阅读汇编
一、山东省济宁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公姓吴氏,名一鹏,字南夫。世家苏之山塘里,自少端重秀颖,游于郡庠,蚤有令誉。
弘治癸丑,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时学士李公东阳、程公敏政皆负文章重名,慎许可。
每群试必在甲乙,亟加称赏。
乙卯,除编修,户部尚书周公经被谗去位,上疏请留之,人韪其直。己未,同考礼闱..,
阅春秋卷。正德丁卯,进侍讲,充经筵..讲官,音吐洪亮,辞旨清切,左右耸听。时逆瑾盗政,
朝士见者多屈膝。公遇之,长揖而已。瑾衔之,未有以发也。己巳,修《孝皇宝录》成,吏
部奏,例当进秩。瑾遂以未习吏事,令別用。公得南京刑部广东司员外郎,司事最剧,而公
详敏仁恕,囚皆感服。僚友取狱词读之,惊曰:“老吏笔也!”庚午,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
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略无崖异。瑾伏诛,复公侍讲经筵如
故。
嘉靖壬午,升礼部右侍郎,寻转左,署掌部事,累辞不允,仍赐手敕,驰诣湖南,改题
恭穆献皇帝神主..,奉迎來京,公念与中贵勋戚同事,恐其下不戢,乃上疏曰:“今岁涿州抵
安陆,灾伤重大,民不聊生,所宜节省以苏民力。随行兼从,或挟声势凌轹有司,请预禁約。”
上善其言而戒饬之。事竣,归,有白金之赐。乙酉,进礼部尚书。
己丑,上疏乞休。公既归,乃于所居之西创崇正书院,聚里中髦士,肄习其中;割田百
亩,供膏火之费。尝言于有司,修拓尹和靖旧祠,并祀胡安定、范文正二公,名三贤书院。
约诸乡衮月一会,为文字之饮,隐然有洛社之风....焉。
(节选自明代焦竑《国朝献征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禀
/略无崖异
B.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
禀/略无崖异
C.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咨
禀略无崖异
D.迁南祠祭郎中/两部尚书皆乡曲故旧/见公/局促不宁/待以殊礼/公抱成案/立左右/
咨禀略无崖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
A.礼闱,指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文中指吴一鹏作为考生同
他人一起参加会试。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元、明、清三代沿
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
C.神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指供奉祖先或死者用的小木牌,文中指已死的君主的牌
位,用以供奉祭祀。
D.洛社指欧阳修等在洛阳时组织的诗社。文中指吴一鹏归乡后与乡绅每月一聚,饮酒
赋诗,有洛社遗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吴一鹏才能卓异,深受名流赏识。他年少成名,科考顺利,凭借自己的才华,多次
受到当时大学士李东阳、程敏政的称赞。
B.吴一鹏为人正直,不惧宵小权贵。他为因谗被罢的周公经发言;面对刘瑾他不卑不
亢,因此刘瑾借机下令不准再任他为官。
C.吴一鹏精于职事,善理繁杂事务。他做广东司员外郎时,缜密敏捷,仁爱宽容,令
囚徒敬服;所写决狱之辞也令同僚赞叹。
D.吴一鹏仁心爱民,富有先见之明。在前往奉迎恭穆献皇帝神主时,他预先向皇帝建
议约束勋贵随从,避免增加当地的负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世家苏之山塘里,自少端重秀颖,游于郡庠,蚤有令誉。(4 分)
(2)上善其言而戒饬之,事竣,归,有白金之赐。(4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D
11.A(由上文可知,吴一鹏早就考中进士,在本处,“同考礼闱”是指他作为同考官主
持会试)
12.B(结合上下文可知,原文中的“令别用”,意思是下令调他去任别的官位,不是“不
准再任他为官”)
13.(1)世世代代都住在苏州的山塘里,从小就端庄稳重,优异聪明,在郡府的学校里
游学,很早就有了美好的声誉。(4 分。家、游、蚤、令,各 1 分)
(2)皇帝认为吴一鹏说的正确就告诫那些同行人员。事情完成后,他从湖南回来,朝
廷赏赐给他白银。(4 分。善、戒饬、竣,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14.①创设书院,教习英才。②建议修祠,表彰先贤。③召聚乡绅,饮酒作文,扬斯文
之风。(3 分。每点 1 分)
二、山东省枣庄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
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
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
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我公当为吾铺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
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丞相封
侯,世未尝有也。
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
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慰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
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
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
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谷。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
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
声之俦、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
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
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
夫桑弘羊及丞相干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
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
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
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
充实。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
(摘编自《汉书·车千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为吾辅佐/立拜千
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
B. 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为吾辅佐立/拜千
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
C. 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为吾辅佐/立拜
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
D. 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为吾辅佐/立
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笞,即笞刑,始于战国时期,古代五刑之一,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等。
B. 大鸿胪,中国古代朝廷掌管礼宾事务之官,汉初本名典客,汉武帝时改名为大鸿胪。
C. 车骑将军,也称骠骑将军,位仅次于大将军,有战事乃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
D. 谥号是对死去帝妃、诸侯等地位很高的人,据生平事迹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车千秋适时进谏,抚慰民众。他看到皇帝因太子之死滥施刑罚,便组织御史及朝廷中的
大员,借为皇帝祝寿之机劝皇上广施恩惠,减轻刑罚。
B. 车千秋敢于直言,为人申冤。他担任郎官时碰上卫太子被江充谗害而败亡,他为太子上
书,认为太子不过是不正当使用皇上的军队却被误杀。
C. 车千秋可担重任,在位称职。武帝临死之前托孤于他,让他和大将军霍光等尽力辅佐新
太子,可见武帝对其重视;他做了十二年丞相。
D. 车千秋忠谨少言,富有智谋。昭帝即位后,车千秋很受同为托孤大臣的霍光看重,霍光
对他多次褒奖,国家也因此百姓富足,平安无事。
13. 车千秋与霍光一起接受武帝遗诏辅佐幼主,为何任由霍光决断朝政?请简要概括说明。
(二)文言文翻译(本题共 1 小题)
1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
(2)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3)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班固《苏武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 D
11. C
12. B
13. (1)车千秋谨厚有重德,不谋权,顾全大局;
(2)车千秋清楚知道自己没有别的才能、功绩;
(3)霍光对车千秋足够尊重,凡事请他先发表意见。
14.(1)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
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2)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伶人就能把他围困住,最后自身死去而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3)苏武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
(迫使孙武投降)。
三、山东省菏泽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
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茶举以为都尉。
臧茶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茶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
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
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
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
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
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
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
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
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
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
哉?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臧茶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B. 及臧茶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C. 及臧茶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D. 及臧茶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人,此处指平民,是没有官爵的百姓。表示平民的词语还有“白丁”“布衣”“匹
夫”“黎民”等。
B. 三族,通常指父族、母族和妻族。灭三族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三族
的人都被杀死。
C. 剖符,古代帝王在建国之后,就会封赏有功的诸侯将士,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
半,作为信证。
D. 薨,古代称诸侯或官员之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皇子公主以及被封
为王的贵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栾布出身低微,处境艰难。曾经出卖劳力,做佣工、奴仆,后来得到燕将臧茶的推荐而
为官。
B. 栾布不顾危险,重情重义。栾布很早就与彭越交好,当彭越被杀后,栾布不顾忌诏令祭
祀他。
C. 栾布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对有恩的人,优厚报答;对有仇的人,定将绳之以法,气量
较小。
D. 栾布深得民心,受人称赞。燕齐之地的人都为他建祠造庙,司马迁认为古代的烈士比不
上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
(2)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
14. 汉王为什么赦免栾布?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 C 11. D 12. C
13. (1)过了几年,彭越离开,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劫持出卖,到燕地去做奴仆。
(2)你偏偏要祭祀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赶快烹杀栾布!
14. ①彭越有功于汉且无心谋反,汉王的疑虑没有依据。②因苛求小节而诛灭功臣,会导致
功臣人人自危。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本题是选择题,找准切入点,注意各选项间的不同之处。“汉击燕”中“汉”是主语,在它
前面断开,排除 BD;“请赎布以为梁大夫”省略了主语“梁王彭越”,主语不是“上”,
所以在谓语动词“请”的前面断开;“请赎布以为梁大夫”是连动句式,中间不宜断开,排
除 A。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等到臧茶反叛,汉王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到了
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古代称诸侯或官员之死为‘薨’”说法错误,应为“有爵位的官员”。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睚眦必报”“气量较小”文中无据。原文为“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
之”,只能说明他恩怨分明。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去”,离开;“之”,到;“略卖”,劫持出卖;“为奴于燕”,状语后置句,正
常语序为“于燕为奴”,到燕地去做奴仆。
(2)“若”,你;“祠”,祭祀;“明”,清楚;“趣”,通“促”,赶快;“亨”,通
“烹”,烹杀。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方上之困于彭城,……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
欲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可知彭越有功于
汉且无心谋反,汉王的疑虑没有依据。
由“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可知因苛求小节而诛灭功臣,会导致功臣人
人自危。
参考译文:
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和栾布交往。栾布家里贫穷困顿,在齐
地被人雇用,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离开,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劫
持出卖,到燕地去做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茶推荐他担任都尉。后来臧
茶做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茶反叛,汉王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
越听到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
后来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来,汉王召见彭越,以谋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
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探视的,
就立即逮捕他。”这时栾布从齐国返回,便把自己出使的情况,在彭越的脑袋下面汇报,边
祭祀边哭泣。官吏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要和彭越一
同谋反吗?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
赶快烹杀栾布!”皇帝左右的人正抬起栾布走向汤镬的时候,栾布回头说:“希望能让我说
一句话再死。”皇上说:“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
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
缘故啊。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
说垓下之战,如果不是彭王,项羽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
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现在陛下一向梁国征集军队,彭王因病不能前来,而陛
下就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家族,
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得好,就
请您烹了我吧。”于是皇上就赦免了栾布的罪过,任命他做都尉。
孝文帝时,栾布担任燕国国相,又做了将军。栾布曾扬言说:“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不
能屈辱自己降低意志的,不是好汉;富有显贵的时候,不能称心快意的,也不是贤人。”于
是对曾有恩于自己的人,便优厚地报答他;对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来除掉他。吴、楚七
国反叛时,栾布因打仗有功被封为俞侯,又做了燕国的国相。燕、齐这些地方都替栾布建造
祠庙,叫做来公社。
汉景帝中元五年(前 145)栾布去世。他的儿子来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
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
太史公说:“栾布悲哭彭越,把赴汤看作像回家一样的表现,他的确明白如何安排自己,
不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即使是古代那些重义的人,又怎能超出他呢!”
四、山东省泰安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纶见国家多故,每慷慨论事。
尝上太平十六策,反复万余言。中官..兴安请帝建大隆福寺成,将临幸。纶具疏谏,河东盐运
判官济南杨浩除官未行,亦上章谏,帝即罢幸。浩后累官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纶又因灾异
请求致变之由,语颇切至。
代宗五年五月,钟同上奏请复储。越二日,纶亦抗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其大者谓:“内
官不可干外政,佞臣不可假事权,后宫不可盛声色。凡阴盛之属,请悉禁罢。”疏入,帝大
怒。时日已暝,宫门闭。乃传旨自门隙中出,立执纶及钟同下诏狱..。榜掠惨酷,逼引主使及
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状,濒死,无一语。会大风扬沙,昼晦,狱得稍缓,令锢之。明年
杖廖庄阙下。因封杖就狱中杖纶、同各百。同竟死,纶长系如故。
英宗复位,郭登言纶与廖庄、林聪、左鼎、倪敬等皆直言忤时,宜加旌擢。帝乃立释纶。
命内侍检前疏,不得。内侍从旁诵数语,帝嗟叹再三,擢礼部右侍郎。纶既以大节为帝所重,
而性亢直,不能谐俗。石亨贵幸招公卿饮,纶辞不往,又数与尚书杨善论事不合。亨、善共
短纶,乃调南京礼部,就改吏部。
宪宗即位,有司以遗诏请大婚。纶言:“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
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议虽不从,天下咸重其言。
成化元年,两淮饥,奏救荒四事。皆报可。四年秋,子玄应以冒籍举京闱..。给事中朱清、
御史杨智等因劾纶,命侍郎叶盛勘之。纶亦屡疏求罢。帝不听。既而盛等勘上玄应实冒籍。
帝宥纶,而所奏他事,亦悉不问。未几,复转礼部。纶性戆,好直言,不为当事者所喜。为
侍郎二十年,不得迁,请老去。
(摘选自《明史·章纶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
此/乞俟来春举行
B.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
此/乞俟来春举行
C.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
此乞俟/来春举行
D.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
此/乞俟来春举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户籍赋税等事宜,长官为礼部尚书。
B.中官本为古官名,自唐以后,掌天文历法;后又指宫内、朝内之官,此指宦官。
C.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
D.京闱是指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闱”是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章纶一心为国,谏言论事不厌其烦。他曾呈上太平十六策,总共达一万余言;大隆福寺建
成后,皇上要临幸该寺,章纶上疏劝谏。
B.章纶做事品行刚直,曾因直言忤逆过代宗。英宗即位后想要释放他,却找不到以前上奏给
朝廷的奏章,幸好旁边的内侍能口诵出来。
C.章纶为官节操高远,不入流俗。石亨受宠富贵后召公卿饮酒,章纶推辞不去;又多次与尚
书杨善议论政事,虽意见不合,亦不苟同。
D.章纶说话直言不讳,常受排挤。国家多事,他常慷慨陈辞,虽一时得到当政者的欢心,但
做侍郎二十多年仍不得升迁,终因年老离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榜掠惨酷,逼引主使及交通南宫状,濒死,无一语。(4 分)
(2)亨、善共短纶,乃调南京礼部,就改吏部。(4 分)
14.概述代宗五年五月章纶上疏皇帝奏章的目的以及上奏后的结果。(3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A
11.A(礼部掌管的是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户籍、赋税等事宜”由户部负责)
12.D(“虽一时得到当政者的欢心”错。于文无据。原文说章纶“不为当事者所喜”)
13.(1)他们受到惨酷的拷打,逼迫他们交待主使人以及勾结串通南宫的情况,他们濒临死
亡,但终无一语。(落实“榜掠”“引”“交通”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 4 分)
(2)石亨、杨善便一同贬低章纶,章纶于是被调到南京礼部,又在那里改调到吏部。(落
实“短”“乃”“就”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 4 分)
14.上奏章的目的是要皇帝修德并消弭灾祸,禁止一切后宫干政之事;(1 分)结果是皇帝
大怒,(1 分)章纶惨遭酷刑,被长期拘禁。(1 分)
【参考译文】
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1439),中进士。被授予南京礼部主事。章纶见国家
多有变故,经常慷慨上书论事。他曾呈上太平十六策,总共达一万余言。宦官兴安请皇上修
建大隆福寺,建成之后,皇上将临幸该寺,章纶上疏劝谏。河东盐运判官济南人杨浩受到任
命后还没上任,也上疏劝谏。皇上便撤消临幸的计划,杨浩后来累任副都御史,巡抚延绥。
章纶又因发生灾异,请求寻找导致灾变的原因,用语非常恳切。
代宗五年(1454)五月,钟同上奏请求恢复储君。过了两天,章纶也上疏陈述修德消灾等
十四项建议。主要是说“宦官不可干预外朝政事,佞臣不可偷窃事权,后宫不可盛行声色。
凡阴盛之类的事,请都禁止。”奏疏呈入后,皇上大怒。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宫门已经关闭,
皇上于是命将圣旨从门缝中传出,立即将章纶和钟同逮入诏狱。他们受到惨酷的拷打,逼迫
他们交待主使人以及勾结串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的情况,他们濒临死亡,但终无一语。正
好刮起大风,飞扬的尘沙使白昼变暗,案情稍得缓解。皇上令禁锢他们。第二年杖打廖庄于
宫门之下,并封起刑杖带到狱中杖打章纶、钟同各一百下。钟同竟被打死,章纶仍长期关押。
英宗复位后,郭登说章纶和廖庄、林聪、左鼎、倪敬等人都因直言而忤逆了时政,宜加
以表彰和提拔。皇上于是立即释放章纶。皇上命内侍宦官寻找章纶先前的奏疏,但找不到。
内侍从旁背诵了几句,皇上叹息再三,升章纶为礼部右侍郎。
章纶既因具备大节被皇上所重,但性格仍很刚直,不能随俗。石亨受宠富贵之后,召公
卿去饮酒,章纶推辞不去,又多次与尚书杨善论事意见不合,石亨、杨善便一同贬低章纶,
章纶于是被调到南京礼部,又在那里改调到吏部。
宪宗即位后,有关官员根据遗诏请求皇上举行大婚。章纶说“:先帝山陵尚新,年号还
没改,先帝逝世百日即改行吉礼,心中能自安吗?陛下登基之初,应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
常实根源于此,请待来春之后再举行。”他的建议虽然不被采纳,但天下都很敬重他的话。
成化元年(1465),两淮闹饥荒,他上奏救荒四条建议,都被批准了。四年(1468)秋,他
的儿子玄应冒名考中会试。给事中朱清、御史杨智等人因此弹劾章纶,皇上命侍郎叶盛调查。
章纶也多次上疏请求罢免。皇上不听。后来叶盛等人查出玄应确实是冒名。皇上宽宥了章纶,
而他所奏的其他事情,也都不问。不久,他又转调礼部。章纶性戆直,好直言,不为当权者
所喜欢。他任侍郎二十年,不得升迁,因年老请求离职。
五、山东省聊城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
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
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
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
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
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
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
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
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
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
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
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
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选自《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
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B.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
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C.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
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D.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
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尉始设于秦朝,秦汉时为三公之一,主要职责是掌管天下刑狱诉讼。
B. 执事是敬称对方。与《烛之武退秦师》“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相同。
C. 斗和升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容量单位,“斗升”比喻少量、微薄。
D. 翰林是古代官名,始由唐玄宗设置,常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讲“养气与作文”的关系,以孟子、司马迁为例强调内心修养与外在阅历对于写作
的重要意义。
B. 本文是苏辙在等待吏部选用时给当时的太尉韩琦写的一封信,信中阐释了自己的文学主
张,意在向韩琦展示自己的勇气和才华。
C. 苏辙通过表达对欧阳修的崇敬之情,从而引出想要求见太尉的目的,由杰出人物引出杰
出人物,顺理成章。
D. 苏辙称颂韩琦时,并没有流露出谄媚溢美之语,而是表达了求见高人、期盼高人指点的
急切心情。
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班固《苏武传》)
13.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怎样才能养“气”?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 C
10. A
11. B
12. (1)再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2)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豪壮,早晚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13. (1)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扩大见识 (2)通过结交豪杰大家加强修养
六、山东省肥城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纶见国家多故,每慷慨论事。
尝上太平十六策,反复万余言。中官..兴安请帝建大隆福寺成,将临幸。纶具疏谏,河东盐运
判官济南杨浩除官未行,亦上章谏,帝即罢幸。浩后累官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纶又因灾异
请求致变之由,语颇切至。
代宗五年五月,钟同上奏请复储。越二日,纶亦抗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其大者谓:“内
官不可干外政,佞臣不可假事权,后宫不可盛声色。凡阴盛之属,请悉禁罢。”疏入,帝大
怒。时日已暝,宫门闭。乃传旨自门隙中出,立执纶及钟同下诏狱..。榜掠惨酷,逼引主使及
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状。濒死,无一语。会大风扬沙,昼晦,狱得稍缓,令锢之。明
年杖廖庄阙下。因封杖就狱中杖纶、同各百。同竟死,纶长系如故。
英宗复位,郭登言纶与廖庄、林聪、左鼎、倪敬等皆直言忤时,宜加旌擢。帝乃立释纶。
命内侍检前疏,不得。内侍从旁诵数语,帝嗟叹再三,擢礼部右侍郎。纶既以大节为帝所重,
而性亢直,不能谐俗。石亨贵幸招公卿饮,纶辞不往,又数与尚书杨善论事不合。亨、善共
短纶。乃调南京礼部,就改吏部。
宪宗即位,有司以遗诏请大婚。纶言:“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
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此乞俟来春举行。”议虽不从,天下咸重其言。
成化元年,两淮饥,奏救荒四事。皆报可。四年秋,子玄应以冒籍举京闱..。给事中朱清、
御史杨智等因劾纶,命侍郎叶盛勘之。纶亦屡疏求罢。帝不听。既而盛等勘上玄应实冒籍。
帝宥纶,而所奏他事,亦悉不问。未几,复转礼部。纶性戅,好直言,不为当事者所喜。为
待郎二十年,不得迁,请老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
此/乞俟来春举行
B. 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
此/乞俟来春举行
C. 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
此乞俟/来春举行
D. 山陵尚/新元朔未改/百日从吉/心宁自安/陛下践阼之初/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原于
此/乞俟来春举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户籍赋税等事宜,长官为礼部尚书。
B. 中官本为古官名,自唐以后,掌天文历法;后又指宫内、朝内之官,此指宦官。
C. 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
D. 京闱是指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闱”是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章纶一心为国,谏言论事不厌其烦。他曾呈上太平十六策,总共达一万余言;大降福寺
建成后,皇上要临幸该寺,章纶上疏劝谏。
B. 章纶做事品行刚直,曾因直言忤逆过代宗。英宗即位后想要释放他,却找不到以前上奏
给朝廷的奏章,幸好旁边的内待能口诵出来。
C. 章纶为官节操高远,不入流俗。石亨受宠富贵后召公卿饮酒,章纶推辞不去;又多次与
尚书杨善议论政事,虽意见不合,亦不苟同。
D. 章纶说话直言不讳,常受排挤。国家多事,他常慷慨陈辞,虽一时得到当政者的欢心,
但做侍郎二十多年仍不得升迁,终因年老离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榜掠惨酷,遇引主使及交通南宫状,濒死,无一语。
(2)亨、善共短纶,乃调南京礼部,就改吏部。
14. 概述代宗五年五月章纶上疏皇帝奏章的目的以及上奏后的结果。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 A 11. A 12. D
13. (1)他们受到惨酷的拷打,逼迫他们交待主使人以及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的情况。
他们濒临死亡,但终无一语。
(2)石亨、杨善便一同贬低章纶。章纶于是被调到南京礼部,又在那里改调到吏部。
14. 目的:上疏陈述修德消灾等十四项建议。
结果:皇上大怒,逮入诏狱,受到惨酷的拷打,皇上令禁锢他,第二年杖打廖庄于宫门之下,
并封杖到狱中杖打章纶一百下,章纶被长期关押。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原句意思为:先帝山陵尚新,年号还没改,先帝逝世百日即改行吉礼,心中能自安吗?陛下
登基之初,应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根源于此,请待来春之后再举行。
“山陵尚新”,“新”是“山陵”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 D;“践阼之初”为“登基之初”
是一整体不应断开,故排除 B。“乞俟”意思是“请等到”,据原意应作为“来春举行”的
开头,故排除 C。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掌管五礼之仪制及户籍赋税等事宜”错,掌管“户籍赋税”的是户部。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虽一时得到当政者的欢心”错,文中“纶性戅,好直言,不为当事者所喜”意思是“章
纶性戆直,好直言,不为当权者所喜欢”,题干中的“一时”与原文意思不符。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榜掠惨酷,省略主语“他们”;遇,逼迫;引,交待;状,情况;濒,濒临。
(2)短,贬低;乃调南京礼部,省略主语章纶;乃,于是;调,被调任。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题干问“代宗五年五月章纶上疏皇帝奏章的目的以及上奏后的结果”,集中在第二段筛选整
合内容,目的可以从“纶亦抗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处概括。结果可以从“疏入,帝大
怒”“立执纶及钟同下诏狱”“榜掠惨酷,逼引主使及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状。濒死,
无一语”“因封杖就狱中杖纶、同各百。同竟死,纶长系如故”处概括出内容。
【点睛】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
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
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
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
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
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
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
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
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1439),中进士。被授予南京礼部主事。章纶见国家
多有变故,经常慷慨上书论事。他曾呈上太平十六策,总共达一万余言。宦官兴安请皇上修
建大隆福寺,建成之后,皇上将临幸该寺,章纶上疏劝谏。河东盐运判官济南人杨浩受到任
命后还没上任,也上疏劝谏,皇上便撤消临幸的计划。杨浩后来累任副都御史,巡抚延绥。
章纶又因发生灾异,请求寻找导致灾变的原因,用语非常恳切。
代宗五年五月,钟同上奏请求恢复储君。过了两天,章纶也上疏陈述修德消灾等十四项
建议。主要是说:“宦官不可干预外朝政事,佞臣不可偷窃事权,后宫不可盛行声色。凡阴
盛之类的事,请都禁止。”奏疏呈入后,皇上大怒。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宫门已经关闭,皇
上于是命将圣旨从门缝中传出,立即将章纶和钟同逮入诏狱。他们受到惨酷的拷打,逼迫他
们交待主使人以及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的情况。他们濒临死亡,但终无一语。正好刮起
大风,飞扬的尘沙使白昼变暗,案情稍得缓解。皇上令禁锢他们。第二年杖打廖庄于宫门之
下,并封杖到狱中杖打章纶、钟同各一百下。钟同竟被打死,章纶仍长期关押。
英宗复位后,郭登说章纶和廖庄、林聪、左鼎、倪敬等人都因直言而忤逆了时政,宜加
以表彰和提拔。皇上于是立即释放章纶。皇上命内侍宦官寻找章纶先前的奏疏,但找不到。
内侍从旁背诵了几句,皇上叹息再三,升章纶为礼部右侍郎。章纶既因具备大节被皇上所重,
但性格仍很刚直,不能随俗。石亨贵幸之后,召公卿去饮酒,章纶推辞不去,又多次与尚书
杨善论事意见不合,石亨、杨善便一同贬低章纶。章纶于是被调到南京礼部,又在那里改调
到吏部。
宪宗即位后,有关官员根据遗诏请求皇上举行大婚。章纶说:“先帝山陵尚新,年号还
没改,先帝逝世百日即改行吉礼,心中能自安吗?陛下登基之初,应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
常实根源于此,请待来春之后再举行。”他的建议虽然不被采纳,但天下都很敬重他的话。
成化元年(1465),两淮闹饥荒,他上奏救荒四条建议,都被批准了。四年(1468)秋,他
的儿子玄应冒名考中会试。给事中朱清、御史杨智等人因此弹劾章纶,皇上命侍郎叶盛调查。
章纶也多次上疏请求罢免。皇上不听。后来叶盛等人查出玄应确实是冒名。皇上宽宥了章纶,
而他所奏的其他事情,也都不问。不久,他又转调礼部。章纶性戆直,好直言,不为当权者
所喜欢。他任侍郎二十年,不得升迁,以年老请求离去。
七、山东省德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
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
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
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
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於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
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
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于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
奈之何?”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
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
必怠于政。”缪公曰:“善。”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察,
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迁。于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
听。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
以金鼓。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
行、鋮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
东服疆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
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缪公子四十人,
其太子..鎣代立,是为康公。
(选自《史记·秦本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
也
B.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
治也
C.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
也
D.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
治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即远古华夏族所居住的中原地区。
B.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C. 西戎:古代族名,狭义上指氐羌族诸部,广义上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D. 太子: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缪公治国有方,自视甚高。他向由余炫示秦国的宫室和财宝,但由余以为这太劳苦百
姓。
B. 秦缪公从善如流,收效颇丰。他采用内史廖的计策,运用美人计和反间计为国家除去祸
患。
C. 秦缪公称霸西戎,大受赞誉。他平定西戎以后,周天子特意派召公前来赐予金鼓表示祝
贺。
D. 秦缪公开疆拓土,功业卓著。他东败强晋,西服戎夷,百姓都认为他应该成为诸侯的盟
主。
13. 文中由余认为“中国”乱的原因是什么?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 A 11. D 12. D
13. 君主骄奢淫逸,依仗着法律制度的威严来监督民众;百姓疲惫至极就怨恨君主,要求实
行仁义;上下互相怨恨,导致篡夺杀戮。
14. (1)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2)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