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ID:709688

大小:54.5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 5 月联合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术语,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文学史及美学研究,对于“意象”的运用更为泛化, 很多论者甚至言必称“意象”。“意象”这个概念的泛化使用,是美学从认识论到价值论偏移的表现,必须引起 注意。 在很多当代论著中,“意象”取代“形象”成为处处可见的“主角”,有时并非必要。其实,“意象”和“形 象”这两个概念尽管多有交叉重叠,却又有内在区别。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对文艺批评或学术研究来说, 未必是好事。概念术语的趋同化使用使批评话语在模糊的含义上重复,也使批评显得无的放矢。尽管“意象” 的内涵和用法在其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有所变化和漂移,但其本原性的内涵并未失去活力,仍然担负着与“形象” 不同的功能。 从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角度看,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意象”又常常与“物象”混用。这种不加区别的 混用也许对当下的文艺批评影响不大,却使中国的审美心理研究流于粗放,以致很难深入下去。在古代文论和 美学研究中,对“意象”的研究颇具本体意义,但是对“意象”和“物象”的混同则缺少进一步的分析,这会 在很大程度上阻滞文艺创作及审美心理研究的向前推进。因此,从本体的意义上对“意象”概念正本清源,对 “意象”“形象”及“物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意象”的本义是什么?“意象”是“意”中之“象”,这个基本含义虽有些古老,但至今仍未“失效”。 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论家刘勰。他 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命题:“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此语是对作家的内在艺术思维的描述和 概括。“独照之匠”,意谓作家独到的观照能力。“窥意象而运斤”,指作家根据自己内心生成的形象进行“郢人 运斤”般的艺术表现。“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这对文学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神思》 篇的赞语中,刘勰又有高度的概括:“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是说,文学创作的运思是以“意象”作为基本 元素而进行连通和运行的,是由情感的变化所孕育的。 “意象”这个范畴无论是在刘勰之前的初始阶段,还是在其后的发展阶段,都是作为内在思维的范畴出现。 而“形象”是指体现在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如果说“意象”是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那么“形象”则主 要存在于文本之中。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大多将“形象”作为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认为文学的基本特 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是以往的文学理论最重要、最根本的命题。 还有一个问题,同样是在艺术思维的范围内,“意象”也不宜同“物象”泛化地混用。“物象”和“意象” 都是在作家脑海中的形象,但它们却标示艺术创作思维的不同阶段。虽然它们可以相互衔接,难以区分,但对 其进行区分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物象与意象是有着逻辑上的先后的,物象在先,意象在后。而在杰出的诗 人那里,从物象到意象则很可能是瞬间而成的。郑板桥最有名的象喻就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物象大致是“眼中之竹”,意象大致是“胸中之竹”。至于“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家的作品文本了。 “意象”“形象”和“物象”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在很多时候是彼此交叉重叠的,因此在理论表述 和批评实践中被泛化也在情理之中。但在学理层面上对其进行分析区别,指出它们的差异,既有益于推进美学 文艺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且对于加快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所裨益。 (摘编自张晶《从“意象”看审美范畴的规范使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意象”和“形象”这两个概念有交叉重叠,更有内在区别,不能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 B.“意象”的内涵虽在历史进程中有所变化,但其本原性的内涵一直充满活力,担负着相应的功能。 C.对“形象”与“物象”缺少深入分析,造成了两者的混同,这阻滞了文艺创作及审美心理研究。 D.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首先指出当前存在“意象”泛化使用的现象,提出“意象”规范使用的必要性。 B.文章借助刘勰的观点,对“意象”的本质作了透彻、形象的阐释,引用得当,论证有力。 C.文章用郑板桥关于“竹子”的象喻,形象地阐明了“意象”“形象”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D.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解决问题是阐述的重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刘勰看来,“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自刘勰之后“意象”被作为内在思维范畴。 B.“意象”存在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而“物象”只存在于文本之中,是体现在文本中的艺术形象。 C.“物象”和“意象”标示着艺术创作思维的不同阶段,它们有着逻辑上的先后,物象在先,意象在后。 D.“意象”“形象”和“物象”三者含义彼此交叉,只需在学理层面加以区分即可,其他情况可不用区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黄文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019 年 6 月 16 日,黄文秀因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和群众安危,在看望做完手术不久的父亲后,冒着暴雨连 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因公牺牲,年仅 30 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黄文秀在《扶贫,从“新手”到“熟路”》的文章中写 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 ‘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两万五千公里,对于黄文秀来说,有着别样的理解。黄文秀经常以“长 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来勉励自己、激励队友,不向贫困低头、不向困难屈服, 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毅力,带领群众在脱贫路上攻坚克难。这,就是黄文秀践行的初心。 百坭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石山林立,山路蜿蜒陡峭,基础设施薄弱,全村 11 个自然屯散落在大山深处, 有几个屯离村委 10 公里以上,最远的达 13 公里。“当初组织考虑到一个女孩子去偏远的百坭村开展工作不方 便,但黄文秀主动承担了责任,而且决心特别坚定。”百色市委组织部的同志说。刚到村里时,有群众认为黄 文秀是来“镀金”的,不可能真心扶贫,心里不免对她产生怨气。贫困户黄邦旋因未能如愿通过低保申请,就 把怨气撒到黄文秀身上,拒绝为上门做工作的黄文秀开门。但她丝毫没有气馁,一次次通过各种途径做黄邦旋 的思想工作,不仅讲清讲透各项扶贫政策,还不断激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光荣脱贫。最终,道理讲通了, 心气顺畅了,黄邦旋脸上也有了笑容。黄文秀还为他争取到 7000 元产业奖补资金,黄邦旋一家通过种植水果, 顺利实现脱贫。 为了更好打开局面,黄文秀积极向村里的老支书讨教工作“诀窍”。此后,她到群众家不再拿着本子问东 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他们扫院子、干农活、种油茶、摘果子,一边干活一边唠家常。她利用休息时间,把贷 款买来的私家车当作工作车,花 2 个月时间遍访全村 195 户贫困户,绘制百坭村“贫困户分布图”,把每一户 的住址、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都详细标注出来。村民们渐渐发现,这个新来的年轻的女书记不仅学说当地 话,还主动与大家同劳动、聊家常,不带丝毫娇气,很快就都喜欢上了她,把她当成了自家人,“你这个丫头, 还真是难‘缠’得很哩。”黄文秀用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信赖,赢得了群众支持。 想致富,先修路。百坭村有 5 个屯交通困难,虽然多年前通了砂石路,但连年雨水冲刷,路面已破损不堪, 雨季陡峭路段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过,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制约产业发展。黄文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带着村 “两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对策,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积极筹措资金硬化了 1.5 公里通屯路,安装了 47 盏路灯,修建了 4 个蓄水池,逐步改善了百坭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今的百坭村,道路更好了,路灯更亮了,蓄 水池更多了,村里更美了,脱贫致富的人更多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文秀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深入研究、挖掘百坭村的资源优势,学经验、找路 子,大力发展杉木、八角、砂糖桔、枇杷等特色种植产业,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村的杉木种植面积 从 8000 多亩发展到 2 万多亩,八角从 600 多亩发展到 1800 多亩,砂糖桔从 1000 多亩发展到 2000 亩。仅砂糖 桔 2018 年就销售了 4 万多斤,销售额 22 万元。同时,她联络母校师生来村里开展支教,为筹办百坭村幼儿园 多方奔走;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村规民约吟诵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 在黄文秀这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百坭村经过努力,贫困发生率从 22.88%降至 2.71%,88 户 418 人顺利脱贫, 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 6.38 万元,还获得了 2018 年度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百坭村及村里 贫困户取得的点点滴滴进步,都凝聚着她辛勤的汗水,闪耀着她奉献的光芒。 (摘编自《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黄文秀在朋友圈中把扶贫工作看作“心中的长征”,反映了黄文秀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艰辛。 B.百坭村有些群众对黄文秀产生怨气,因为他们认为黄文秀是来“镀金”的,不可能真心扶贫。 C.贫困户黄邦旋因为没有争取到产业奖补资金把怨气撒到黄文秀身上,但黄文秀没有放在心上。 D.黄文秀在扶贫工作中学说当地话,与大家同劳动、聊家常,向村里的老支书讨教工作“诀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你这个丫头,还真是难‘缠’得很哩。”一个“缠”字透露出了当地百姓对黄文秀工作的不理解。 B.本文主要记叙了黄文秀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夹叙夹议,展现了黄文秀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等光辉形象。 C.文章罗列了一系列的数字表现百坭村的发展成绩,肯定了黄文秀为百妮村的发展付出的努力。 D.黄文秀坚守初心、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6.这则人物通讯是如何做到生动感人的?请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大黄”记情 徐 刚 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 我生下三个月,父亲即因病去世,丢下了母亲、两个姐姐、我和一只大黄狗。母亲告诉我,儿时摸墙学走 路,大黄狗便亦步亦趋,跟在我旁边,如我摔倒,正好倒在它毛茸茸的背上。这样的事情已没有记忆,唯一记 得的是它的离世。在萧瑟寒冷的腊月,一个下午,母亲在纺纱,让我关上门并插上门闩。门外,堂哥呼叫我家 的狗,他们似乎捉到了大黄狗,我觉得惊讶,母亲示意我不要开门,然后是宅门口沟边大杨树下传来的一声惨 叫。母亲哭了,没有出声,只是眼泪不断地落到纺车边上。晚饭时飘来了烧狗肉的香味,母亲特意叮嘱我:“不 要开门。”少顷便有拍门声:“弟弟,开门!”“不开。”“趁热,吃狗肉。”“不吃!”我大声地说,“你还我大黄!” 我在北大中文系做工农兵学员第一年的寒假,回家过年时与母亲闲聊,言及大黄狗,母亲告诉我,父亲喜 欢狗狗,大黄狗与家里人、宅上的叔伯都很亲。父亲去世后,母亲视大黄狗为父亲的遗物,还能帮着照看我, 珍贵何比!那又为什么要吃它呢?“过年想吃肉,没钱买,大家都穷,便来和我商量,把黄狗吃了如何?”母 亲未及回应,几个堂哥就动手了。当时这在乡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吃自家养的狗而已!更何况我们家孤儿 寡母,几位堂哥多有关照。“虽然心里极不情愿,不让他们吃又说不出口。”这大黄狗便一命呜呼了。母亲洒泪 以祭。 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隐隐约约地留在了记忆中。而在潜意识里,我一直在寻找大黄狗,也记住了 母亲教我面对某种诱惑时的态度——“关门”! 又见大黄狗 我在读高中时应征入伍,部队在江苏溧阳种地瓜和水稻。生产队长迎接我们时,一只大黄狗突然飞奔而至, 尾巴高翘,“呜呜”声不断,它不知道村子里为什么来了那么多陌生人。次日早起晨练,声音惊动了大黄狗, 它匆匆赶来,又怕又急,转身叫来了它的主人,生产队长摸了一下狗脑袋说:“大黄,那都是我们的朋友,兵 哥哥。”“大黄”这个名字让我觉得亲切。我写信给母亲细数了大黄的特点:一身金毛,唯头部有小块白毛,是 母狗,体态略胖,腿长等。母亲让侄儿回信说:“和我们家的狗极像,或许是转世的,你要善待它。” 一次,我得了感冒躺在床上。大黄一看集合的队伍中没有我,急匆匆赶来踹开房门,在我身边转了几个来 回,我对它说:“大黄,你自己玩吧,哥哥不舒服,想睡觉了。”狗子听罢扭头出门,叫来了生产队长,他摸摸 我的额头,烫手!倒上开水,要我多喝水。这时,班长带着连队的卫生员也到了,我打针吃药后便睡过去了。 醒来已是中午,大黄正在我脚跟卧着。见我醒了,又出门,半个时辰后回来,后面是队长老婆,手里端着一大 碗热腾腾的面条,里面卧两个鸡蛋。唯有这一次,我让大黄把它的狗食盆叼来它拒不从命,还“呜呜”有声。 这一年的岁末,部队要转移去南浔古镇。离别那日,眼看走了十多里地,大黄一路相随,全无离去之意。 班长跟我说:“你靠边待一会儿陪大黄说说话,告诉它不能再走了。”我出列坐在路边的一棵老槐树下,大黄挨 着我蹲下,我抚摸着大黄的头,告诉它:“我还得走,你已经送我们那么远了,队长在找你呐。”它扭头看了一 眼,又往我身边靠了靠。我把包里的白馒头、米糕、花生、鸡蛋等分成两份,一份留给狗狗。我站起来,大黄 也站了起来,“呜呜”连声,黄豆大的泪珠涌了出来。我抱着大黄的头,又让它坐下。我狠狠心挥手,狗狗大 叫不已,转身间,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我三步一回头,大黄始终目送我,不时呜咽几声。 宝田伯家的“狗儿子” 20 世纪 90 年代,回到我的故乡崇明岛,又见到了宝田伯和宝田妈妈的狗。 有一年腊月,母亲让我送几幅老蓝布布料给宝田妈妈。因我在外工作很少回家,遂成稀客,宝田妈妈留饭, 做了红烧肉。桌上有四个饭碗,都盛着白米饭。那一瞬间,大黄狗已跳上板凳,坐好,前爪捧着饭碗,目光盯 着红烧肉。宝田伯先给大黄夹两块,又在它的饭碗里舀了一点肉汁。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与狗同桌吃红烧肉的经 历。大黄吃饱了便从凳子上跳下,走到宝田妈妈身边,宝田妈妈用它专用的土布毛巾给它擦嘴。不仅如此,家 人洗脚,它也洗脚;家人洗澡,它也洗澡;每天早晨都要洗脸——乡人说是“揩面”;夜里就睡在二老床前的 踏板上,一个草窝里。我和母亲说及与大黄狗同桌吃饭的事,母亲说,宝田伯家无儿无女,从小就把大黄当儿 子养。 又一次回乡,迟迟不见大黄狗,母亲告诉我,年关时,大黄不见了,可能是让人偷走了,也可能是被下了 毒。大黄狗丢失不到半年,宝田伯胃疼去县城中心医院看病,最后没能回家。办完后事,宝田妈妈由启东的亲 人接走了,她说:“宝田去寻狗了,等他寻到大黄,我再回来。”乡人无不泪目。 我出门沿着田埂往北走,田埂上多少代农人重重叠叠的脚印中,有宝田伯、宝田妈妈和大黄狗的痕迹,由 泥土搅拌着,成了泥土的一部分。所有的生命——哪怕是最卑微的生命,都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各自的痕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一句中,以“颤抖”状“犬吠”,形象地传达出大黄的死对“我”的打击之 大。 B.“我”写信给母亲时能够细数在部队见到的大黄的特点,侧面反映出“我”对小时候“我”家大黄的感情之 笃,印象之深。 C.宝田伯家的“狗儿子”可能是让人偷走了,也可能是被下了毒,作者借“狗儿子”的命运批评了乡人对生命 缺乏尊重。 D.本文之所以感人,除了内容之外,还跟语言魅力分不开,文中多次运用朴实感人的语言描写,让读者深受感 动。 8.文章叙写与宝田伯家的“狗儿子”同桌吃红烧肉有何用意?(6 分) 9.本文是如何组织行文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进士。为成都郫县丞,守委受成都租。前受输者率以食色无玩好蛊訹而败, 伸请绝宿弊。民争先输,至沿途假寐以达旦,常平使者孙俟早行,怪问之,皆应曰:“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 我也。”俟荐于朝。 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伸欲休官而 来,颐曰:“时论方异,恐贻子累,子能弃官,则官不必弃也。”曰:“使伸得闻道,死何憾,况未必死乎?” 颐叹其有志,进之。自是公暇虽风雨必日一造,忌者飞语中伤之,弗顾,卒受《中庸..》以归。 靖康初,孙傅以卓行荐召,御史中丞秦桧迎辟之,擢监察御史。及汴京陷,金人立张邦昌,集百官,环以 兵胁之,俾推戴。众唯唯,伸独奋曰:“吾职谏争,忍坐视乎!”邦昌既僭立,贼臣多从臾之,伸首具书请邦昌 速迎奉元帅康王。同院无肯连名者,伸独持以往,而银台司视书不称臣,辞不受。伸投袂叱之曰:“吾今日不 爱一死,正为此耳,尔欲吾称臣邪?”即缴申尚书省,以示邦昌。邦昌得书,气沮谋丧。明日,议迎哲宗后孟 氏垂帘..,追还伪.赦。 高宗即位,伸拜章以城陷不能教,主迁不能死,请就窜削。上知其有忠力于国,擢殿中侍御史,抚谕荆湖、 广南,以诛邦昌及其党王时雍等。伸自湖、广将入奏黄潜善、汪伯彦不法凡十有七事,草疏已具,朝廷方召孙 觌、谢克家,乃先奏:“觌、克家趋操不正,在靖康间与王时雍等七人结为死党,附耿南仲倡为和议。有不主 和议者,则欲执送金人。为负国之贼,宜加远窜。”不报。伸又进疏,疏入,留中。明日,改卫尉少卿。伸以 论事不行,辞不拜,录其疏申御史台,且叠上章言:“臣言可采,即乞施行,若臣言非是,合坐诬罔之罪。”移. 疾.待命。旬日,诏伸言事不实,送吏部责濮州监酒税。时用事者恚甚,必欲杀之,以濮迫寇境,故有是命。趣 使上道,伸怡然袱被而行,死道中。 (选自《宋史·马伸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 B.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 C.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 D.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庸》,传统儒家经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B.垂帘,指皇后、皇太后或年幼的皇帝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 C.伪,表示不合法的,非正统的。如李密《陈情表》中“臣少仕伪朝”。 D.移疾,官员上书称病,常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马伸革除弊端,顺应民意。马伸任成都郫县县丞时,郡守委托他收取成都的租税,马伸革除官场过去的弊端, 顺应了民意,百姓争先交纳赋税。 B.马伸不惧胁迫,据理抗争。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召集百官,派军队围住并威胁他们,使他们拥戴张邦昌, 马伸义正词严,据理抗争,阻止了张邦昌称帝。 C.马伸特立独行,拒不称臣。马伸首先写好文书给张邦昌,同院的人没有愿意联名上书的,马伸独自拿着它前 往,银台司以马伸未称臣为由拒绝接受,马伸拂袖怒斥银台司官员。 D.马伸忠心可鉴,受到任用。宋高宗即皇位,马伸上奏章自请削官流放,皇帝知道他对国家忠心耿耿,提拔他 为殿中侍御史,让他诛杀张邦昌以及他的同党王时雍等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自是公暇虽风雨必日一造,忌者飞语中伤之,弗顾。(5 分) (2)时用事者恚甚,必欲杀之,以濮迫寇境,故有是命。(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学阮公体三首(其一)① 刘禹锡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②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己知?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②三折,语出《左传》:“三折肱, 知为良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中诗人说自己年少时怀有青云之志,并相信正道不随时俗迁移。 B.“百胜难虑敌”,百战百胜,也难料敌如神,表明诗人不惧失败。 C.“三折乃良医”,诗人用多次受伤自然就变成良医表明顽强的意志。 D.尾联运用设问手法,表达出诗人对志同道合的知己的珍惜之情。 15.诗人写“绳”“室”二物有何含意?他想借“绳”“室”抒发怎样的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通过展示农人矛盾心理揭示其生活困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 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3)李白《蜀道难》中用鸟的鸣叫和在林间环绕飞翔表示蜀道之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2020 年 1 月,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年俗发展趋势报告》显示,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 全家游被票选为 21 世纪“新四大年俗”。VR、360 全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成熟,使线 上写春联、集福、抢红包等网上活动日益成为当代青年感知春节氛围、参与庆祝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在禁 止燃放鞭炮、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青年追捧虚拟烟花、AI 拜年等春节线上活动,逐渐构成新年俗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既是春节期间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又体现出青年群体追求创新的时代观念。 绿色文明成为春节______________。这些年因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意外事件______________,给 城市的文明建设和人们的健康安全带来了不少影响。出于环保、安全的______________,爆竹燃放大大减少, 观赏虚拟烟花、电子鞭炮等绿色文明的春节民俗______________。 ( ① )。电子红包省去了反复存取款的麻烦,成为不少年轻人表达心意的首选。 ( ② )。今年,因为疫情,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就地过年。云拜年等新年俗不仅是 社会的倡导,更体现了当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青年对春节文化的发掘与创新,不仅赋予了传统年味年轻态的表达方式,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承、创新与传播具有启迪意义。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新风尚 屡见不鲜 考虑 应运而生 B.新时尚 层出不穷 顾虑 应运而生 C.新时尚 屡见不鲜 顾虑 呼之欲出 D.新风尚 层出不穷 考虑 呼之欲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青年追捧的虚拟烟花、AI 拜年等春节线上活动,逐渐构成新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受青年追捧的虚拟烟花、AI 拜年等春节线上活动,逐渐成为新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受青年所追捧的虚拟烟花、AI 拜年等春节线上活动,逐渐成为新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D.青年追捧虚拟烟花、AI 拜年等春节线上活动,逐渐成为新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①春节新理念是与国同行 ②春节新追求是轻松愉悦 B.①春节新追求是轻松愉悦 ②春节新理念是与国同行 C.①与国同行成为春节新理念 ②轻松愉悦成为春节新追求 D.①轻松愉悦成为春节新追求 ②与国同行成为春节新理念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你产生的情感越激烈,你对当时场景的记忆也就越深刻、越生动。这意味着,并非是 时间和重复次数, ① 。在事情发生时的情景越生动, ② 。杏仁核激烈的活动会转而影响视觉 皮层,增强人们的记忆与所看到的画面间的联系;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快速而有效地记忆某些事情或 者一些知识,我们需要做的 ③ ,而是将我们的情感融入其中。 2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要求:鲜明地体现自己的观点,语言要简明、得体,不超过 90 个 字。(5 分) 2021 年 3 月 15 日,北京海淀公安分局发布情况通报:近期,新闻媒体报道捍卫国土戍边官兵的英雄事迹 后,有群众向警方举报,一微博用户曾于 2020 年 6 月 23 日在他人微博评论区发表造谣低毁英雄烈士的言论,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经警方调查核实,该微博用户潘某(男,30 岁)于 2020 年 2 月 2 日离京出境后,一直在 境外。目前,海淀公安分局已依法对潘某刑事拘留,并对其开展追逃。警方敦促其尽快回国接受调查处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 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习近平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 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是的,小小红船,伟大信仰。“红船精神”不仅属于历史, 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你以“时代青年与红船精神”为主题写一篇 文章,参与到建党百年征文活动中。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0~2021 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 5 月联合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对‘形象’与‘物象’缺少深入分析,造成了两者的混同”曲解原文,原文是说“对‘意象’和‘物象’ 的混同则缺少进一步的分析”会阻滞文艺创作和审美心理的研究) 2.D(“解决问题是阐述的重点”错,分析问题才是全文的重点) 3.C(A 项,“自刘勰之后‘意象’被作为内在思维范畴”说法错误,在刘勰之前的初始阶段也是作为内在思维 范畴的。B 项,原文指出,“意象”是“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而“形象”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之 中。D 项,“只需在学理层面加以区分即可,其他情况可不用区分”说法错误,从文中“使批评显得无的放矢”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滞文艺创作及审美心理研究的向前推进”这些信息可知,其他情况也有必要区分) 4.C(“因为没有争取到产业奖补资金”说法错误,材料中是“因未能如愿通过低保申请”) 5.A(从文中可以看出“缠”字透露出了当地百姓对黄文秀工作的肯定) 6.①内容上突出了黄文秀的崇高境界。黄文秀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毅力,主动担当与奉献的精神,无不深深地打 动了读者。写法上:①逼真传神的细节描写。“她到群众家不再拿着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他们扫院 子、干农活、种油茶、摘果子”“黄文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带着村‘两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对策”等 细节刻画使读者感受深刻。 ②典型事迹的罗列,既有正面描述其朋友圈等系列事例,又有侧面描写的事例,如组织部的同志与贫困户黄邦 旋等系列事例,正侧结合使读者有真实之感,进一步打动读者。(每答出一点给 3 分,写法上答出任意一点即 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C(“批评了乡人对生命缺乏尊重”说法不当,“乡人无不泪目”说明乡人们也同情宝田伯及“狗儿子”的遭 遇) 8.①突出宝田伯家与狗之间的深厚感情,表现人与狗之间生命的平等。 ②为下文抒情张本,希望人们能够善待每一条生命,哪怕是最卑微的生命。(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 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文章以“大黄”为主线,写了三只黄狗,展现了狗与人之间的故事。 ②以时间为副线,用“我生下三个月”“我在读高中时应征入伍”“20 世纪 90 年代”分别展现了时间的变化。 ③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各部分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使得文章散而不乱。(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 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A(原文标点: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 恭,颐固辞之) 11.B(年幼的皇帝临朝听政不能称作“垂帘”) 12.B(“阻止了张邦昌称帝”与原文不符,原文“邦昌既僭立,贼臣多从臾之”说明张邦昌称帝了) 13.(1)从此,在公务闲暇时,即使刮风下雨必定每天到程颐那儿拜访一次,忌妒他的人用流言蜚语中伤他, 他也不顾。(译出大意给 2 分;“暇”“造”“飞语”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当时掌权的人非常愤恨,一定要杀了他,因为濮地迫近敌寇的地界,所以有这样的任命。(译出大意给 2 分;“用事者”“恚”“迫”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参考译文】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进士。任成都郫县县丞,郡守委托他收取成都的租税。从前收缴租税的人 都因接受美色珍玩的引诱而失败,马伸请求杜绝以前的弊端。百姓争先交纳租税,以致沿途和衣而睡等到天亮, 常平使者孙俟早上出行,奇怪地问他们,百姓都说:“今年马县丞收纳租赋,不害我们啊。”孙俟向朝廷推荐马 伸。 崇宁初年,范致虚攻击程颐制造邪说,下令河南府把他的学徒全部驱逐出去。马伸想在程颐门下学习,通 过张绎求见程颐,十次往返愈加恭敬,程颐坚决拒绝他。马伸想辞官来依附他,程颐说:“现在舆论正有异议, 恐怕给你带来麻烦,你能弃官,但是官没有必要弃去。”马伸说:“假使我能闻道,死了又有什么遗憾,何况不 一定死呢?”程颐感叹他有志气,收纳了他。从此,在公务闲暇时,即使刮风下雨必定每天到程颐那儿拜访一 次,忌妒他的人用流言蜚语中伤他,他也不顾,终于学完《中庸》而回来。 靖康初年,孙傅以卓越德行推荐马伸应召,御史中丞秦桧迎接征召他,提拔他为监察御史。等到汴京陷落, 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召集百官,派军队围住并威胁他们,使他们拥戴张邦昌。众人唯唯诺诺,唯独马伸激愤 地说:“我的职责是谏争,怎忍心袖手旁观呢?”张邦昌僭位以后,贼臣大多跟从奉承他,马伸首先写好文书 请张邦昌赶快迎奉元帅康王。同院的人没有愿意联名上书的,马伸独自拿着它前往,但银台司看到文书上没有 称臣,拒绝接受。马伸拂动衣袖叱责他们说:“我今天不怕一死,正是为了这个原因,你们想要我称臣吗?” 就缴纳给尚书省,让给张邦昌看。张邦昌得到马伸的奏书,气恼沮丧,打消了计谋。第二天,议论迎哲宗皇后 孟氏垂帘听政,追回伪赦。 宋高宗即皇位,马伸上奏章以都城失陷不能救援,君主被掳走不能为节义而死,请求削官流放。皇帝知道 他对国家尽忠尽力,提拔他为殿中侍御史,抚谕荆湖、广南,让他诛杀张邦昌以及他的同党王时雍等人。马伸 从荆湖、广南将要入朝上奏黄潜善、汪伯彦共十七件不法之事,拟写的奏章已经准备好了,朝廷正要召任孙觌、 谢克家,于是先上奏章说:“孙觌、谢克家行为不端,在靖康年间和王时雍等七人结成死党,附和耿南仲提倡 和议。有不主张和议的,就抓了送给金人。这是背叛国家的恶贼,应当把他们流放到远方。”没有得到朝廷的 答复。马伸又进疏,奏疏呈上,被留在宫中。第二天,改任卫尉少卿。马伸因为论述的事情没有实行,辞去没 有上任,抄录他的奏疏上报御史台,并且又上奏章说:“我的话如果可以采纳,就请求施行,如果我的话不对, 应当被判处诬陷欺骗之罪。”于是他以生病为名移职待命。过了十天,下诏说马伸论事不真实,送到吏部责成 他任濮州监酒税。当时掌权的人非常愤恨,一定要杀了他,因为濮地迫近敌寇的地界,所以有这样的任命。催 促他上路,马伸愉快地裹起被子就上路了,死在路途中。 14.D(尾联运用的是反问手法) 15.诗人用“绳”喻指自己如墨绳一样正直,用“室”喻指对手的阴暗。(3 分)诗人借“绳”“室”表明自己对 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缺乏足够的认识,以此总结政治革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 分) 16.(1)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每句 1 分,有多字、漏字、错别字等该句不给分) 17.A(新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新的风气和习惯。新时尚: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根据语境, 应用“新风尚”。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根据语境,应用“屡见不鲜”。 考虑: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顾虑:恐怕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不敢照自己本意说话或行动。根 据语境,应用“考虑”。应运而生: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泛指文学作品 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根据语境,应用“应运而生”) 18.B(A 项,“构成……组成部分”搭配不当。C 项,“受青年所追捧”句式杂糅。D 项,中途易辙,“青年追 捧”后面应加上“的”) 19.D(根据上文“绿色文明成为春节……”句式,可排除 A、B 两项,根据下文“反复存取款的麻烦”语意, 可排除 C 项) 20.①而是情感左右了你的记忆强度 ②杏仁核的活动也就越激烈 ③并不是一再地重复 (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参考示例:捍卫英雄烈士的权益,就是捍卫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无数英雄烈士的奉献和牺牲,就没有亿 万国人的幸福生活,与诋毁英雄的人作斗争,就是维护法律的尊严。(观点鲜明正确 2 分,语言简明、得体 2 分,字数符合要求 1 分) 22.【写作提示】上述材料立足于纪念建党 100 周年,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红船精神”,思考党不竭力量的来 源,探讨在当今社会重温“红船精神”的现实意义。材料中不仅指出了“红船精神”的内涵,更指出其在历史、 现在、未来的深远意义,尤其是材料中“小小红船,伟大信仰”的“信仰”一词是理解整个材料的关键,没有 “信仰”,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这正是当今社会人们常常忽视的,不愿多提及,似乎这个词过于高大上,不接 地气,不够现实。对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目前正需要补好这一课,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 从这里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这对于国家而言,对于个人而言都具有紧迫性、现实性和长远性,红船所代表和 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更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学生在完成 任务写作时,要围绕时代需要、未来发展做文章,并结合个人的成长展开思考,也可以结合时代重大命题展开 讨论,但不能大而空,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参考立意】 1.接续红船精神,搏击时代浪潮。 2.年轻人当以红船精神铸魂。 3.时代需要红船精神。 4.红船精神不褪色,坚定信仰不打折。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