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黑龙江高三一模)传统文化的芬芳
四、作文(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站立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
化养分,拥有 13 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
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
到 25 个世纪以前,汲取孔子的智慧。”截至 2015 年 12 月 1 日,已有 134 个国
家和地区建立了 500 多所孔子学院,开设了 1000 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
数达 190 余万人。
③近期,某地开展关于中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青少年中,
有 20%喜爱与支持民族文化产品,28%喜爱外来文化产品,52%表示无所谓。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
求完成写作。不少于 800 字。
(1)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2)请结合自身经历,以“传统文化的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
得体。
写作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这是一个材料带两个作文任务的作文。其中一个任务是材料作文,并且文体
限定为议论文;另一个任务是命题作文,题目为“传统文化的芬芳”,文体限定
为记叙文。
作文共有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指出,传统文化的养分让我们的民族更有力
量,更有自信,未来更加美好。第二则材料先引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
斯·阿尔文博士的话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再用数字阐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
围受到重视。第三则材料却从反面告诉我们,我们中国人自己,尤其是作为祖国
未来的青年——中学生,对自己的文化却并不看重。纵观三则材料,无疑是提醒
我们,是到了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时候了,尤其应该让青年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
值和意义。
两个作文任务不同,要求自然不同:写议论文时,可以根据对材料的审读理
解,提取立意,明确观点,然后进行写作,写作时要符合议论文的要求。
写作记叙文时,可以“化虚为实”,以“具体”诠释“抽象”。“传统文化”
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化概念为万象,用具体的文化形态——诗歌、绘画、
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等去诠释抽象概
念的内涵;甚至也可以写家风。但不论怎样写都要回到作文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
围,回到“传统文化”上来。
【立意】1.让传统文化为青年助力。
2.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大国梦想。
3.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人生广阔舞台。
4.吮吸传统文化芬芳,汲取人生前进动力。
5.传统文化伴我成长。
【素材】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
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
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2. 不久前的故宫“特展”,曾经万人争睹宋代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
即便是幸运的观众,也往往需要排队五个小时,才能看上匆匆五分钟。而电视片
将你看不到的故事细细还原,一下子让国宝“活”了起来、“近”了起来。浩荡
图卷背后,隐藏着十八岁画家王希孟的拿云才华和生命迷踪,缥缈着“不会为君、
什么都会”的宋徽宗对江山永固的一厢情愿,游移着媚上嫉贤、蠹食国运的佞臣
蔡京才高品低的闪烁眼神……我们不但从山重水复的缝隙张望到先人背影,更目
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唯一传人仇庆年荒野寻石、陋室研磨,探索朱砂、
石青、石黄等目迷五色、“千年不腐”的秘诀,还可见证中央美院的冯海涛经年
累月、耐住寂寞,一重重上色复制十分之一的《千里江山图》……
3. 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 20 个动
漫形象中,19 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 中华民间习俗、
故事在当代生活中已严重失落。凤翔泥塑、木板年画、千阳灯盏戏、凤县民歌……
这些深深扎根于宝鸡民间的传统文化如今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 2016 年起,
陕西宝鸡市财政每年都将拨专款 40 万元用于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华
阴老腔”亮相春节联欢晚会,“中国苏绣”走上国际时装周,走向世界的“南京
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步伐铿锵。
例文
传统文化的芬芳
“红线毯,择虫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白民易笔下织女择茧缫丝织
布的模样刻画得惟妙惟肖。织布看似简单,实则真的不容易。而我开始接触它,
是因为外婆。
外婆是典型的江南女子,有着一手熟练的织布技艺。看着那些美丽的花朵,
我仿佛能闻见它们的馨香。
小时候我看外婆织布时总觉得好玩,并且看上去很容易,便缠着外婆教我织
布。真正亲手实践了才发现,原来织布是真的不容易。织布机是外婆家祖传下来
的,因为比不上外头那些专业的织布机,所以工序更加繁杂。
将线细密地缠绕在织布机的木架子上,每织一条布通常要少则 50 根线多则
上百根。稍有不慎就会将五颜六色的线缠到一起或者拉错线,花纹就会乱了,只
得重来。脚踏织布机,手要不停地穿梭,还要与脚协调配合,往往织一小段布就
要耗费一天的时间。在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理所应当地不会有多少人去接
触这些古老的事物。
织布是外婆家祖传的手艺,因此只要生在我们家就一定要学习这种技艺。有
一次,我在整理旧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张三四十年代的黑白老照片,上面是这一
架织布机,只是旁边站的是一个有些熟悉却又陌生的女子。我赶紧将照片递给一
旁的外婆,外婆愣了片刻,对我说道:“这是我的母亲,也就是你的太外婆,我
所掌握的织布技巧都是她教给我的。”她顿了顿,眼中闪出一种晶亮的光芒,但
只一瞬便又暗淡了下去。“只可惜你母亲不愿学,这份手艺怕是要断在我这里喽,
不过也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传承这种手艺有多不容易,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唉……”外婆直起身子,拍拍膝上不存在的灰尘,又像往常一样去干家务。夕阳
落在她变得灰白的头发上,带着一种落寞和惆怅。
我突然觉得,织布这一门技艺不容易学,要将这些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更是
真的不容易。在这样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快速发展时代,大部分传统技艺的唯一
结果就是消亡。没有多少人会去花上一天的时间去静静感受织布这门手艺,更别
提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它、传承它。其他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不会有人再去理
解古代劳动人民寄托在这些技艺中的精神,那种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去
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传统文化的花朵,就这样一朵一朵凋谢,消散了它们的芬
芳。
我突然觉得,保护他们,应从我们青少年做起,从一点点小事做起,使得这
些传统文化能够陪伴我们永世长存,不断散发迷人的芬芳。所以我想,明天起,
让外婆教我织布吧,等我学会了,我会带着我的小伙伴一起学,让他们也慢慢感
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闻一闻传统文化的芬芳,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精
神,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