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上海奉贤区高三一模)和而不同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人认为拯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需要中国的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可
以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对此你有何思考?
写作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内容只有两句话“有人认为拯救二十一世纪的人
类社会需要中国的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可以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对此你有何
思考?”
第一句“有人认为拯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需要中国的儒家思想,因为儒
家思想可以和谐人与人的关系”,这句话阐述了一些人的观点,这种观点就是儒
家思想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即儒家思
想能够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一因果关系,可见,儒家思想和谐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所以儒家思想能够拯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通过分析可知,这
一因果关系是不全面的,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在写儒家思想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同
时,关注儒家思想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二句话“对此你有和思考”,即对上述观点发表看法,指出其合理性和漏
洞,做到观点清晰明确,论证严密。
【立意】
1.儒家思想,和谐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
2.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儒家思想,不仅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能和谐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素材】
1. 儒家早期的思想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
没有这种思想。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张载则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认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
又在天矣。”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虽然“天人合一”的思
想在内涵和旨意上远远超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而指向人与世界关系的精神层
面,它本身就蕴涵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
2.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谐
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
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无疑有着重要的借
鉴意义。但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
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
立场上的。所以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
使其融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
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
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3. 孔子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道德修养即所谓“修身”的理
论与方法。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
身心和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
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培养
具有高尚道德、完善人格的人作为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
例文:
和而不同
“和”是儒家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而不和。”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
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任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团结起来一起做事。
“和”的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起着积极作用。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
活交往中的和谐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从人与人的不同中
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④,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
人际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
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
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
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
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
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
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
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孟子就认为:“不
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
生丧死无憾,道之始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
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与”“尽
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里所闪现出的哲理与智慧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提供了廓清思维的烛照之光。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
证思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王阳明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与其天地万物一也”儒家“和”思想具有无际的魅力和生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
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和谐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构建更需要“和”的精神,我
们应对其内涵充分挖掘,扬其所长。社会和谐是国之根本,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
社会和谐的根本,因此,我们还必须大力倡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人际关系,
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