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以分为形,行体育强身之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据报道,某省中考体育分数即将跟语文、数学、外语一样都是 100 分,消息传出,引
来了巨大的争议。有人认为“重视国民身体素质,身体才是硬道理”,有人认为“进一步提
高体育分值,会让学校、家庭更重视体育”,有人认为“此举可以解决体育教学被边缘化的
问题”,有人认为“如果各校围绕体育考试科目进行训练,会形成新的应试科目”,有人认
为“此举很可能使孩子们成为教育试错的牺牲品”,有人认为"体育成绩不好不能上高中影
响教育公平”……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则材料是富含思辨意味的材料,从有利的角度,首先,体现了“五育并举”中“体”
这一极的意识,具有明显的回应时代的精神,其次,引起了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的全方
位的重视,最后落实到学生学校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体育课被边缘化”这一习常话题;
从不利的角度讲,首先,旧应试没有完全去除,又形成了对新应试的担忧,其次,不成熟
的举措很可能导致学生成为牺牲品,最后,对产生的新的教育不公平的担忧。该材料提供
的是学生身边的话题,容易拉近考生和材料的距离,使得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并且具
有强烈的思辨意识,在考查辩证思维方面具有优势。
【立意】
1.身体好是一切的基础。
2.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4.在政策层面重视体育。
5.体育科目新应试不可取。
6.体育带来的教育不公平。
7.探讨学生是否会成为教育试错的牺牲品……
【素材】
1.事实上,中考体育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在全国实行,当时的阻力比现在大得多。
但为什么还要硬着手腕做这件事?因为一个共识是,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扭转中
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每况愈下的形势,中华民族体质健康就会出现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要多管齐下,考试在其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不采
取考试的方法制约、克服问题,根本做不到,所以必须找到一个抓手,而中考体育就是一
部分教育工作者摸索出来的抓手。如果中国真能通过体育考试把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解决
了,让中华民族的素质得以提升,我们为什么不考呢?但是要注意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一旦全社会素质教育的大氛围形成了,大家都不再过分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了, 中
考体育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它可以不再考了。
2.近几年中考体育也在加分,但力度仍不够,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常言道,顽疾
须下猛药医,此次让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一下子平起平坐,大有“翻身农奴把家当”
的感觉,更是一剂良方。且不说近些年常有“中国少年的体质远不及日韩”,中小学多肥胖
学生,小学何以如此之多的近视之类的报道见诸报端,单看我们的周围:很多同学跑个两
百米,气喘吁吁,直呼难过;做十个引体向上,也是“要他的命”;更不要说打篮球、踢足
球和三步跨栏之类稍有技巧的运动,除非是在电脑或手机上。因此,校园里胖子“寻常见”,
“眼镜遍地是”“忧郁王子”每班有,“弱柳妹妹”级级多,也是见怪不怪;社会上“宅男
宅女”“佛系少年”,甚至“伪娘”等,也是奇葩辈出。难怪有人感叹“如今少年太阴柔”
了。
3.“重智育、重体育”的教学观念是罪魁祸首。虽然如今中高考已不是千军万马挤独
木桥,但分数仍是悬在家长、学生、甚至老师头上的一把剑。于是“分分就是命根”,为了
分数拼命。“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多考一分,干过千人”这些过激的话。且不论身
体是革命的本钱,更不要用以后有机会锻炼为借口,忽视体育,长此以往,“东亚病夫”的
担忧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有识之士看到这个问题,管理者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既然
大家都要分,那么就用分数的杠杆,撬动那些不当的教学观念,拦住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
打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我为此次加分叫好。当然,作为校长,您也有你的担心
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必然要增加体育活动与训练强度,安全事故的概率出会提升。常言
道,不能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不行船。只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就没有必要过分
担心。其实,即使在锻炼中受点伤,这也是成长的必然代价,哪个孩子的成长没有一些伤
疤?
例文
以分为形,行体育强身之效
某省中考体育分将提高至 100 分的消息传出,引发人们热议。有人认为提高分值会提
升人们重视程度,有人认为体育提高分会陷入“应试化”。而我认为,中考体育提分无可厚
非,我们应以分为形,行体育强身之效。
诚然,体育科目提高分数会使体育可能成为新应试科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体育增
分折射出社会学校体育教育的不重视与缺乏。因此,教育者才不得不出此“下策”。面对校
园内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下降,我们不妨借分数之名,真正开展体育教育工作,以行体育
强身之效。
追本溯源,体育提分不是强化应试,而是将体育种子深植人心。
毛泽东曾用“野蛮其体魄,文明其思想”唤醒国人对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而现今的
中考体育加分也是同样敲响警钟。有人说,增加分数的体育科目会为体育套上应试的桎梏。
但是我想,不必如此担忧,体育提分是为了将体育种子深植人心。广东省南雄市某中学开
展“阳光跑操”活动,让学生不只是为考而跑,而是提升学生体育锻炼思想。因此,我们
应认识到体育提分是将体育种子深入人心。
审视当下,中学生体质下降的难题需由体育锻炼来破解。
……曾在教育大会上用“加强体育,五育并举”为打破中学生体质差的困局指明方向。
审视当下的体育锻炼,我们总能发现有学校家长的忽视,学生的不积极主动两座大山阻碍
前进。为了能促进体育,体育提分试势在必行。试想一下,体育提分必然会提升学校、家
长的重视,从而真正开展体育工作,形成促学生体魄发展的良性循环。这难道不是体育提
分的一个巨大优势影响吗?
回归校园,用“真教实练”念好体育之“经”。
“体育之教在于人。”要真正落实体育促体魄,必须让体育深植在实践的土壤中。可以
说,体育提分只是引子,接下来的工作需要每位教育者的努力。从大学生的“阳光体育”
到清华大学将游泳列入必修课,我们不妨“取取经”,从实际教学出发,增设课程,完善器
械设施,如此,体育之“经”才能念好。
中考体育提分不是应试的体现,相反,我们应以分为形,行体育强身之效。
育体育之魄 歌进步之章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早已摆脱“东亚病夫”的屈辱,一朝一
夕间成为手捧无数鲜花、奖章的体育强国。然而,在国际赛事上恣意驰骋、展现大国面貌,
并不意味着国民身体素质的同步跟进。中考体育提高至 100 分,不仅育学生之体魄,更是
国家进步的里程标,是值得赋予积极评价并推广开来的做法。
中考体育总分提高至语数外同分,是一条倒逼学校、家长、学生重视体育的反向逻辑,
正向激励了体育向教学中心聚拢。
进一步提高体育分值,从分数层面对学校、家庭进行引导,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分数虽然无法用来评划学生的真正素养,但是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围绕
分数对学生进行体育素养评价,实际上迎合了家长的心理。从普遍层面讲,家长们在或多
或少的分数焦虑的刺激下,往往会重视孩子的体育成绩,从而增强体育培养。在教学一体
的模式下,学校亦会重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课不再成为“水课”,亦不会沦为语数外
老师占用课程的无尽借口,而是向教学中心聚拢,解决体育教学被边缘化的问题
中考体育总分提高至语数外同分,通过激发学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升国民身体素
质,促进全面发展。
中考体育分数引导学生们积极学习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
培育新一代全面型人才,为中国的未来注入更有力的强心剂。同时,体育运动的学习,有
利于育学生之体魄,提高用民身体素质。“身体才是硬道理”助推“发展才是硬道理” 。
从身体素质层面提升国民素质,走进步之路。
诚然,中考体育分数的提升有诸多裨益,但我们仍应辩证看待。以分数为导向也许会
助长重视成果而否认过程的不良风气,改变素质教育的初衷……我们在支持政策推行的同时,
更应往重相关配套举措的科学引导。
一是应从日常入手进行平均化检测,而并非“一次大考定终身”。将平时体育成绩计入
成绩,更能反映学生体育素质。
二是应从素质教育层面入手,培育学生的运动兴趣,构造丰富多样化的体测形式。
体育中考提至 100 分,让国民素质提至 100 分,以育体育之魄,歌进步之章。
体育“加分热”,需“冷思考”
近日,“某省中考体育分数即将与语数外同为 100 分”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如同平地
惊雷,轰动一时。对此,社会大众莫衷一是,各种声音层出不穷。对此,笔者认为:对于
“体育加分”这一热点现象,我们还需要冷静思考,究其本源,审视利弊。
“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诚如此言,“体育加分”引发的热
烈讨论只是“冰山一角”,而其真正为大众密切关注的热点,是“应试教育”“唯分数论”
下的教育改革,是人才选拔的新标准。
回顾往昔,体育始终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从建国之初的“身体是革命的
本钱”“强身健体当为先”到新时代要求的“四有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的重
要性不可置否。因此,近年来各大高校亦颇为重视体育教育的改革。清、北等双一流大学
在入学考试和期中评优考中增设诸多体育课程,甚至“强基计划”中将体考设置为必通的
“入试考”……诸如此类,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不仅是大学,中学对学生的身体素
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连年递增的中考体育分数中可窥见一二。因此,该省的中考体育
改革并非个例,从某种程度上,这体现了该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而变的决心和魄力。
不可否认,该省改革体育考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何会引发公众的诸多争议甚至抵
制呢?
笔者认为,这与改革的力度过大、太过激进密不可分。以史为鉴,被后世广泛借鉴的
“王安石变法”最终在权贵和民众的讨伐声中走向失败,戈尔巴乔夫的冒进改革更是将苏
联拽入深渊……他们的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太过急进,没有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公
众的接受度。在考试制度逐渐“内卷化”的时代背景下,笔试科目和体育之间的平衡成了
普罗大众的焦虑源头。“此举很可能使孩子们成为教育试错的牺牲品”“会形成新的应试科
目”“影响教育公平”……诸如此类的担心便不足为奇了。
“所有极端与对立都告消失之处,即是涅槃。”“应试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顽疾,也是
体育改革的一大难关。笔者认为,对于“体育加分”这一教育改革,我们不必“讳疾忌医”,
一味抵制,然采取极端的方法,不考虑社会代价的做法亦不可取。唯有渐进温和的方式,
将体育的重要性逐渐渗入民众思想中,体育改革便有希望可图。
体育加分热,还需“冷思考”,究其本源,审视利弊,加深理解,方得客观、正确的认
识。“路漫漫其修远兮”,“体育改革”道阻且长,需耐心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