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今年花开别样红
——2016 年全国卷高考作文
解析
安徽省示范高中
张峪铭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旧调重弹】
对一道作文题的评判,必须要有一个比较项。回顾安徽省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出题者
可谓煞费苦心,为了防止文章宿构与套作,总是推陈出新,可连年遭人诟病,多年被网上评
为全国奇葩作文。笔者不敢苟同,细加分析,公开写了《安徽作文没坑爹》等系列文章为其
叫屈。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以非专业角度评判作文,往往自我代入,轻率评价。作为高中语文
老师,我深深体会出题者的良苦用心:考查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必须言为心声,言之成理。
而不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尽管我非常认同安徽卷作文,但也为安徽作文的“标新立意”
捏一把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翻新难。幸好今年安徽回归全国卷,而此卷关于教育
评价的漫画作文,让考生“人人心中有,绝少笔下无”,高考作文从云端漫步,转为贴地而
行。
【作文解析】
全国卷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无非是将原来的新材料作文作了一个转换。读图时代,这
些不成问题。因为学生都知道,“徽标是弘扬正面能量,漫画是讽刺负面现象”,所以全国
高考题以漫画呈现,就是讽刺社会上存在的普遍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将它转化成文字,
最好是以审视的眼光、批判的态度去立意。
用当下行话说,这是任务驱动性材料作文题。依我浅显认知,也就是针对当下的一种现
象,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就事论事,针对性强,思辨性强,观点鲜明,不搞骑墙思维,少
举现成事例。具体按照如下程序去作文:1.分析材料,亮明论点;2.列举现象,指出危害;3.
剖析原因,指明方向。在这三个环节中,分析材料,亮明观点尤为重要,因为“千古文章立
意高”,论点错了,一切努力背道而驰,偏离更远。而立意是将具体问题抽象化,表面现象
本质化的过程。学生若没细加审题,精心立意,很可能就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憾。
具体到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我有如下看法:
一、横看成岭,侧望成峰
作文材料是以“田”字形漫画形式呈现的,若从横向看:一位学生考了 100 分,受到了
“吻”的奖励;另一位学生只考 55 分,受到“掌”的惩罚。分数高受到了奖赏,分数低受到
了惩罚,这似乎符合当下的“成王败寇”的刚性评价。将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去比较,孰
高孰低,一目了然。这种奖惩,应该说很符合大众心理。若从纵向看:一位学生某次考了 100
分,受到“吻”的嘉奖而喜笑颜开;后来考了 98 分,受到“掌”的惩罚而愁眉苦脸。而另一
位学生先前考了 55 分受罚,后来考了 61 分获奖。可以看出这是以分数看进步,只要进步,
那怕 61 分也要奖;只要退步,即使 98 分也要罚。
二、奖惩高低,本质相同
不管横看纵看,依当下教育的现状判断,似乎无可厚非。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已成为
人们的共识。可是对一位学生、一位成长中的人的评价仅限于分数的高低是非常偏颇的事。
首先我们从横向看,考 100 受奖,考 55 分就该罚吗?人的禀赋是有区别的,根据九种智
能理论,人不可能是全能型的。用韩寒的话说,若全面突出,很可能就是全面平庸。我认为
考了 100 是顶峰,将无高可登;考了 50 有余地,将有所发展。从纵向看恰好给予了自证,成
绩地提高,可看到向上的趋势,用行政语说,就是可持续性发展。未来谁好谁差,难以预料。
其次我们从纵向看,从 55 分到 61 分该奖,可从 100 分到 98 分就该罚吗?且不说人不
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不说不能没有一次的失误,但“高处不胜寒”,一个人在任何状态下,
若都保持最优、最亢奋的状态,这样的人一旦不小心跌下来,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
首已是百年身”了。因少考了 2 分要罚,这样的苛责,我不知道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的是什
么?是完美无瑕“花无缺”?还是唯我独尊“任天行”?
当然我们对作文的分析也不能总在分数——数字上纠结盘桓,其实要将表面问题抽象化,
去追根溯源,将现象发生的本质找出来。奖惩依高低,其质本相同。那就是评价单一,唯分
数论。
这是个老问题,老到难以解决而又不得不解决的地步。让这些新生代去思考,不仅有现
实意义,更有未来的意义。功利化社会以分取人,让人不得不追逐高分,但一味追求考分,
又可能将人生中其它的重要东西丢掉了。就像一辆行进的车子,为了某种利益,加速前进,
不仅忽视了人生沿途的风景,也将车上装载的“能力”“个性”“品质”等散落一地。这自
然联系到培养人的问题。
评价是人生发展的指挥枪,将分数作为学生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是应该的,但唯分数是
从,分分计较,这就违背了教育应有的评价之义。所以教育的评价应多元而科学。
【拟题意向】
2016 全国高考卷作文,虽说让学生选好角度,但我认为最恰切的关键词还是“评价”与
“唯分数论”,若有这两个关键词,且分析到位,思辨合理,应该说能得到相应的高分。若
另辟蹊径,有履险之虞。我认为作文可拟题为:《吻痕掌印,莫唯分数论》《少考两分就该
受罚吗?》《唯分数论要不得》《评价应有多元性》《教育怎能分分计较》《谁给我一个奖
惩标准?》……
【感悟提示】
1.高考作文的审题要学会对材料中的相关名字作二次定义。如材料中的“吻痕”与“掌
印”,不能单地理解为行为动作,而应抽象出“赏识”与“惩戒”来;同时具体分数只是一
个例子,不能在量上盘桓,而应在质上求真。
2.任务驱动性作文,要就事论事,谈到位,论彻底,虽不能旁征博引,但也不能不举一
些例子加以佐证。唯分数论的危害举例,甚至联系点现实情况,更能增强其说理性。
总之,这样的题目,虽曰有自主性,但我认为与命题作文差不多。这样不仅增强了作文
的聚焦点,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套作已无可能,思辨才是出路。
附下水作文:
吻痕掌印,莫唯分数论
张峪铭
给我一个吻,只因考百分;给我一掌印,只因差几分。漫画对当下教育评价唯分数论给
予极大的讽刺。考得好,家长、学生喜笑颜开,“吻痕”如花,在脸上绽开芳华;考得不好,
学生、家长愁眉苦脸,“掌印”如火,在心头煎熬焦灼。
考得好受到奖赏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得不好受到惩罚也无
须指责,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关键是我们不能唯分数论,不能分分计较,不能
少考两分,就暴跳如雷,如丧考妣。其实人的成长,是以完整人格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知
识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若将分数作为评价人好歹的唯一标准,那么其后果是不堪的。
首先“唯分数论”造成学生创新能力不足。有好事者对近三十年的高考状元做了一个统
计,竟没有一个在行业上成为领军人物。当然不能认为都是高分低能者,但长期以分数论成
败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如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
考分一路领先,十三岁以高分进大学,十七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可谓
一路辉煌一路歌。可就是这样的“分数学霸”,又被“分数”所伤。唯“分”是图的后果是,
生活能力极差,社交能力不足,人格缺陷明显,竟遭校方退学。残酷的现实不能不让我们警
醒,“分分分,并非学生的命根”。
其次“唯分数论”造成学生个性发展失衡。长期片面的以分数评价学生,就像一个人刻
意锻炼身体的某一个肢体,这一肢体健硕无比,可其余的孱弱萎缩,极不协调。这就出现了
智长德短,知识学习是富翁,品行修炼是乞丐。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如前不久被处极刑的
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学业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投毒杀害自己的同学,害人害己,让多少
人嗟声长叹。
可能有人要说,这些只不过是个例。是的,一件揪心事件地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致,但一
个人从小接受的是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从学校到家庭,从个体到群体,唯“分”是从,自
然忽视或淡化了其品行的矫正与培养。“分”数的晕轮效应,让学习优者自小占尽先机,人
们怎能不对“考分”趋之若鹜呢?这与当下追求 GDP 是一个道理,当一切以 GDP 为重要政绩
时,就自然出现了“求富不仁”,环保弱化的现象。
总之,我们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但更需要的是多元性评价,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对人的
评价更应多元而科学。吻痕可以有,掌印也能行,但千万不能唯分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