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考学科自主复习决胜秘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 河北衡水中学二一届高三语文学科自主复习决胜秘卷(二) 本套亮点: 1.信息类贴近热点,凸显大国重器伟力;2.文学类现代名家散文,主观题开放性探究。3.寓 言故事类作文,渗透情境写作。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因“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立案调查。此举受到 全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平台经济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平台经济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 积极贡献。然而,随着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也日渐增多,出现了限制竞争、价 格歧视、损害消费者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行业创新。整治影响公平竞争的违 法行为,有利于促进平台经济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平台经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但绝不意味着平台企业可以走向垄断。垄断不是平 台企业的基因和特权。回顾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优秀的平台企业,都是在公平竞争中拼杀 出来的,今天的大企业、大平台,也都是从当年的小公司、小网站起家的。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下, 平台经济才展现出蓬勃生机、无限潜力,才能不断推进技术、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因此,各方面都很期待 今天的大企业、大平台也能为后进入的小公司、小网站留有良性竞争的机会。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应该带 头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増强社会责任感,维护良好的互联网经济生态体系。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大敌。无论什么阶段、什么业态,公平竞争都是一个行业 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反垄断监管,维护平台经济领域公平有序竞争,有利于充分发挥平台经济供需 高效匹配、降低交易成本、发展潜在市场的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优化、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更为重要的 是,反垄断可以有效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形成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让更多市场主体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 利,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因此,加强反垄断监管与做强做 大平台经济并不矛盾,更不会扼杀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基因,相反,这正是对平台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力保护。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反垄断的法外之地。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经济的治理 规则,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新课题。出于呵护新产业、新业态的考虑,我国对平台企业监管一直十分审 慎。但互联网企业也需要遵规守法。当前,世界各国正在不约而同地完善规制,加强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监 管,就是为了保证行业竞争的有效性,有力维护消费者权益。 对于平台经济来说,加强反垄断监管,带来的绝不是行业的“冬天”,而是更好、更健康发展的新起 点。纵观互联网经济发展史,反垄断为行业健康发展扫除了很多障碍。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欧美国家通 过反垄断制约了微软、IBM 等科技巨头,才促使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等互联网新锐诞生和成长,并为 行业带来强劲活力。当前,我国加强反垄断监管,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厚植平台企业蓬勃生长的 良好土壤。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次反垄断调查,是增强互联网企业公平竞争意识和反垄断合规 意识的契机,也是开启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有序发展、健康发展的机遇。相信广大互联网企业能够正确认 识行业监管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将监管要求内化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以改革和创新的姿态迎接发展新起点, 更好地走在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提高我国数字经济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摘自秋林《实现平台经济更加规范更有活力更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公平竞争。只有竞争公平,才能从根本上破除阻碍资源自由 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保证不同市场主体平等地获得资源,推动资源依据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实现效 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作为经济政策的一种,反垄断政策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而制定的一 系列规则体系。反垄断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通常以一国的反垄断法律为基础。我国 2008 年 8 月 1 日 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标志着我国反垄断政策的正式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市场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竞争秩序。实现公平有序的竞争,这既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功 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同一领域、同一市场的经 营者,往往存在着经济实力上的不对等,这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这种 现象是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不对这类现象进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就会受到破坏。我国反垄断政策的一 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因此,反断政策的实施,对建设统一开放、竞 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吴汉洪《持续发挥反垄断政策的积极作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台经济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过积极贡献,目前,大平台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行业创新。 B. 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平台经济的发展,已经做大做强的企业与平台理应强化行业自律,不走垄断之路。 C. 互联网行业不是法外之地,微软、IBM、谷歌、苹果等互联网巨头都曾受到过欧美国家的反垄断制约。 D.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那些经济实力强的经营者势必会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以大欺小,以强欺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加强反垄断监管,目的是整治影响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这与做强做大平台经济并 不矛盾。 B. 加强反垄断监管是为了稳固“公平竞争”这块市场经济的基石,同时,也是对平台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力 保护。 C. 反垄断可以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国家如能取缔大平台的垄断地位,平台经济就能回归开放包容的发展环 境。 D. 广大互联网企业应该把国家这次反垄断调查当成一次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反垄断合规意识的契机,一个 新的发展机遇。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垄断行为的一项是( ) A. 2019 年 3 月,浙江省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浙江省气象局在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审批中对民营防雷检测机 构和气象部门所属的国有防雷检测企业实施差别化待遇,设置不平等市场准入条件的行为展开调查。 B. 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滥用其在中国大陆醇酯十二成膜助剂市场的市场支配地位,与国内相 关涂料客户签订并实施了具有限定交易效果的“照付不议协议”及“最惠国待遇协议”。上海市反垄断执 法机构依法对此立案调查。 C. 因中石化拒绝销售公司生产的生物柴油,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民企将中石化告上法 庭,希望中石化将其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柴油纳入其销售体系。 D. 2019 年 7 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限制对韩国出口高科技材料,韩国方面立即做出回应,称将就日本 限制对韩出口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诉诸世贸组织。 4. 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给“反垄断政策”下一个简要定义。 5.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C 3. D 4. 反垄断政策是一个国家通常以国家的反垄断法律为基础,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而制定的 一系列规则体系的经济政策。 5. ①论证结构上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先提出问题,指出整治平台经济中影响公平竞 争的违法行为的必要性;接着,从几个角度具体论述反垄断的目的和意义;最后总结全文,表达信心。 ②论证方法上充分运用辩证思维,第二段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接着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最后一段用发 展的眼光看问题,见解深刻,有说服力。文中运用了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等道理论证的方法和举例论证, 说理充分、有力。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有悖文意“大平台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阻得了行业创新“错误,材料一原文是“随着平台经济的迅速 崛起,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也日渐增多,出现了限制竞争、价格歧视、损害消费者权益等一系列问 题……”,原文并没有说所有的大平台都出现了问题。 C.“谷歌、苹果等互联网巨头都曾受到过欧美国家的反垄断制约”与文意不符,材料一原文是“正是欧美 国家通过反垄断制约了微软、IBM 等科技巨头”“谷歌、苹果等”有没有受到反垄断制约,文中没有说明。 D.变可能为必然,原文材料二是“这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如能……,就能……”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二“只有竞争公平,才能从根本上破除阻碍资源自由流动 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保证不同市场主体平等地获得资源,推动资源依据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 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可知原文的逻辑关系是“只有……,才能……”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日本对韩国限制出口高科技材料并非行业垄断行为,韩国的应对措施也不是反垄断行为,而 A、B、C 三项都是反垄断行为。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给“反垄断政策”下定义,首先要理解“反垄断政策”是一项经济政策,然后抓住制定反垄断政策的依据、 目的,根据材料二“反垄断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通常以一国的反垄断法律为基础”,可得出反垄断 政策是一个国家通常以国家的反垄断法律为基础;根据材料二“我国反垄断政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 是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可得出我国的反垄断政策是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而制定。 同时下定义要注意表达句式应为单句。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分析论证特点,可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首先提出“随着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也日渐增多,出现 了限制竞争、价格歧视、损害消费者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行业创新”的问题, 接着“整治影响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有利于促进平台经济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指出整治平台经济中 影响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的必要性。接着,从“平台经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但绝不 意味着平台企业可以走向垄断。垄断不是平台企业的基因和特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垄断是市场 经济的大敌”“互联网行业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成为反垄断的法外之地”“对于平台经济来说,加强反垄 断监管,带来的绝不是行业的‘冬天’,而是更好、更健康发展的新起点”等方面具体论述了反垄断的目 的和意义。最后,“相信广大互联网企业能够正确认识行业监管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将监管要求内化到企 业经营管理中,以改革和创新的姿态迎接发展新起点,更好地走在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提高我国数字 经济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总结全文,表达信心。可见,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结构,层次清晰。 材料一在论证方法上,第二段“近年来,平台经济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接着,“然而,随着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 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也日渐增多,出现了限制竞争、价格歧视、损害消费者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破坏 了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行业创新”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最后一段,“相信广大互联网企业能够正确认 识行业监管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将监管要求内化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以改革和创新的姿态迎接发展新起点, 更好地走在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提高我国数字经济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见解深 刻,有说服力。文中第 3 段“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下,平台经济才展现出蓬勃生机、无限潜力,才 能不断推进技术、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因此,各方面都很期待今天的大企业、大平台也能为后进入的小公 司、小网站留有良性竞争的机会”运用了因果分析的论证方法;第 5 段“出于呵护新产业、新业态的考虑, 我国对平台企业监管一直十分审慎。但互联网企业也需要遵规守法。当前,世界各国正在不约而同地完善 规制,加强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监管,就是为了保证行业竞争的有效性,有力维护消费者权益”运用了条件 分析的论证方法;第 6 段“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欧美国家通过反垄断制约了微软、IBM 等科技巨头,才 促使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等互联网新锐诞生和成长,并为行业带来强劲活力”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 证方法,说理充分、有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一)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 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一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 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 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垆 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 香气扑鼻,宛如红倚翠偎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 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 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 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 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 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 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 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 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 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 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哗剥的声 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 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 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看人烧大烟一样的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 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 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 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不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 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 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文二)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 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 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 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 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 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 下列对本文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用词精炼,语言优美,从全文来看,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秋的美丽 景色。 B. 本文由秋天的黄昏写起,后联想传统之秋的“肃杀、凄凉”之味,再表达对气象磅礴、成熟温和的秋意 秋味的喜爱。 C. 作者在文中将雪茄与鸦片做对比,认为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在烟灯上烧出的哔剥的声音,颇有一种 诗意。 D. 四时之中,作者最爱秋,其原因是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 7. 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况味》一文首段,作者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并用大量笔墨,写出了其抽烟时候“烟”轻松 自由的特点,表现出其“情绪”悠然如秋之意味。 B. 《秋天的况味》一文中,林语堂先生认为秋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 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二是如秋林古气磅礴气象,甚至于如老气横秋骂人般的秋林古色之滋味。 C. 两篇选文都是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心中秋的味道。《故都的秋》深刻厚重,蕴藏着孤独忧郁,充满了悲 凉的美感;《秋天的况味》笔调幽默,写出了作者达观清淡的生活态度,氤氲着舒缓的文人情调。 D. 《秋天的况味》后半部分,作者同样写出了秋的意境,不过这次的意图与开头大不相同,主要是表现自 己对“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秋之意味的喜爱与沉醉。 8. 对比手法在两篇选文中的运用十分突出,请各举出一处并作分析。 9. 林语堂说“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接着引用邓肯的话说,“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 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请结合文章谈谈对“秋”和“人生”的理解。 【答案】6. B 7. B 8. 参考示例:《秋天的况味》:与传统诗文中的秋对比,不同于传统诗文中肃杀凄凉的秋,而是古色苍茏的 秋,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偏爱、痴迷、钟情。与春夏冬季节对比,不同于春的阳气勃勃、夏的炎烈迫人、冬 的枯槁凋零,秋更有磅礴气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偏爱、痴迷、钟情。初秋晚秋对比,不是晚秋的 凛冽萧瑟,而是令人赏乐的、温和的初秋,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偏爱、痴迷、钟情。(以上任选一点)《故都 的秋》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写出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之情。(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9. 林语堂的秋天既是指自然界的秋天,也指人生命中的秋天。“秋”是一年四时里最好的季节,它能带给 人以快乐;人生中年阶段相当于一年四时的秋天,是人生的“纯熟”期,作者借对赞美“秋天”,表达自 己对人之中年的礼赞。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的辞手法描写秋的美丽景色”错误,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 比、引用的修辞手法,原文“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 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运用了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那时的温和, 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 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运用了比喻、引用的修辞 手法; C.“作者在文中将雪茄与鸦片做对比,认为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错误,无中生有,原文“雪茄之佳者, 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的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 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没有谈到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 D.“其原因是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错误,原文“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 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代表成熟,对于春天 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笼之概,不单 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 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 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艳 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由此可知喜爱的原因不是秋天 最适合寻欢作乐。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的能力。 B.“林语堂先生认为秋的含义有两层……滋味”错误。文章第三段集中写了作者对秋的看法,“秋是代表 成熟”“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所爱的不是晚 秋,是初秋”“未陷入凛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等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最有意味的不是晚 秋而是初秋;秋天的况味在于温和、成熟,给人古色苍茫的感觉;秋天的况味还在于生活的自由闲适。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比手法在两篇选文中的运用十分突出,请各举出一处并作 分析”,题干已经明确要求手法为对比,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点明效果。如“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 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 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作用:是一种不同于春天、 夏天、冬天的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所带给人的一种愉快,是一种有万倍 的雄壮、惊奇、都丽的快乐。《故都的秋》,1-2 段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 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指出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 之秋的眷念之情。3-12 段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具体分为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 人,胜日秋景,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秋晨天空、秋之牵牛 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槐树落蕊而知秋“静”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13——14 段用对比的手法再次总结写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结合文章谈谈对‘秋’和‘人生’的理解”,答题时首先 明确句子的内涵,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 题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 简单明了。邓肯认为秋天比春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秋天给人的感觉更快乐;秋天赠给人们更多的爱。 作者和邓肯有同样的感觉,非常赞同邓肯的观点。在很多人的眼里,秋是悲凉、凄惶、萧瑟、肃杀的代名 词,是悲的象征意义,正如林语堂先生说的:“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 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当然,有人认为秋天是一个收获、成 熟的季节,是金黄的感觉,让人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 林语堂先生整篇围绕自己手边的烟展开,和秋天联系在一起。阐明自己的观点“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 气象。”秋是丰硕、成熟、收获的季节,可林语堂先生没有对秋的丰腴、肥美过多着墨,而是以一种怡然 的心态,写秋的一种绵延细节的意味,有一种漫无边际的感觉。一烟在手,独对黄昏,在一片宁静、惬意 的氛围中,林语堂先生的思绪如白色飘渺的烟雾,悠然地飘忽着,如无缰的野马,秋的温润便在心中悠悠 无羁地荡漾开来,秋成了代表成熟的内蕴、古色苍茫的过来人,成为烟上的红灰,又如又老又醇的酒带一 股熏熟的温香,散发着一种纯正的意味深长的气息。“秋”被比作雪茄、鸦片、用过二十年的烂字典、用 过半世纪的书桌、一块老气横秋的招牌,甚至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徐吟的声 调。这些意象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经历了洗涤,经历了自己的人生大致三分之一,留下了是历史的痕迹,沉 甸甸。他们就是林语堂先生想说的秋的丰厚,人生之秋的丰厚。或许,人生的意义就在此吧。我们要“走 在道上”,不能“停在途中”。作者借对赞美“秋天”,表达自己对人之中年的礼赞。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以至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及举进士时,学者方为四六,号时文,公已独步其间。天圣七年,补国子监...生。是秋取解, 明年省试,皆为第一人,由是名重当世。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初奉敕撰《唐书》,而《列传》 则宋公祁所传。书成奏御,旧制惟列官最高者一人,公官高,当书。公曰:“宋公于传,功深而日久,岂 可掩其名、夺其功?”于是《列传》书宋公。先公平生以奖进贤材为己任。今湖州孙正言觉为合肥主簿, 未与公相识。郡守怒之,欲招拾以罪。时胡侍讲在太学以属公,公为作手书与其僚佐,令保全之,遂获免。 福州处士..陈烈,素不与公相识。公闻其名,知其行义,屡荐于朝,乞赐召用,朝廷即召烈为国子监直讲。 先公天性正,不顾仇怨。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横身当 事,不恤浮议。是时,今司徒韩魏公当国,每诸公聚议,事有未可,公未尝不力争,或奏事上前,众议未 合,公亦往返折难,无所顾避。 (《文忠..集·附录二·先公事迹》,有删节) (乙)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 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 没也,赤子无所仰庇,朝廷无所稽疑。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 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 其私。呜呼哀哉!尚享..!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岀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 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B.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 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C.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 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D.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 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 “国学”,就学的学员 皆称太学生或国子生。 B. 处士,原来指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C. 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古代很多文学家的作品集常以谥号命名,例如《欧阳文忠公文集》《昌黎先生 集》《范文正公集》。 D. 尚享,也作“尚飨”,是指尊崇、高尚的享受,是旧时祭文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表达对逝 者的悼念。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文冠天下。四六文盛行时他就独步其间;修撰《唐书》完成后,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 B. 欧阳修举贤好士。湖州孙觉与欧阳修还未相识时,郡守欲加罪于孙觉,欧阳修亲写书信使其获免;陈烈、 苏洵等亦曾得其相助。 C. 欧阳修性情耿直。韩琦主持国政时,公卿聚集议事,欧阳修都会据理力争;上朝奏事,众议不合时,也 会反复争辩,无所顾忌。 D. 欧阳修德高望重。苏轼赞其“大川乔岳”般的地位,由衷赞美欧阳修一生的人品功业,情真意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 (2)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 14. 请从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甲文和乙两文的不同。 【答案】10. A 11. C 12. A 13. (1)(欧阳修)虽然因为这多次遭到谗言毁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 毫不顾全爱惜自己,更加追求正直之道。 (2)先生就象高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对于外界的恩惠,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的知晓。 14. 甲文多记叙,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乙文多议论、抒情,语言典雅庄重,情感浓烈。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中,“遁世”是固定搭配,译为“脱离世俗”,是动宾结构,不能分开,排除 BD; “吊”是前面小句的谓语,不能和前面的小句分开,后句“而”表转折,“怀录不去”指身有公务不能前 往,意思完整,故排除 C。 整个句子的翻译为:以前我的父辈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 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跪着前去凭吊,但 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我也愧对过世的人而感到不自在。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以谥号……《昌黎先生集》……”错误,“昌黎”不是谥号,是地名。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错误,欧阳修是当时修史的人中,官职最高的人,并非“修史第一人”。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1)以,因为;被,遭到;谗谤,谗言毁谤;尤务,更加追求。 (2)“而功利之及于物者”,定语后置句;可以,可以用;周知,全部知晓。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 仔细阅读两则文言文。甲文记叙了欧阳修求学、科举、撰写《唐书》不署自己名字、保全孙觉等事,属于 记叙,语言平实质朴,表达对欧阳修的赞扬之情。 乙文论述欧阳修的功绩和其去世后国家的损失,因此多 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且句式整齐,多用对偶。如“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 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语言典雅庄重,情感浓烈。 参考译文: (甲)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字,教给 他写字。又让他学习作诗。以至于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致力于读书。等到考中进士时,求学的人正盛行 写作骈文,号称时文,而先父此时已独步其中。天圣七年,欧阳修补任为国子监生。这一年秋天参加选拔, 第二年参加省试,并且都是第一名。 从此名重于世。先父平生写文章胜过他人,却从不向别人夸耀自已。 当初他奉皇命编撰《唐书》,而《列传》由宋祁编撰。完成后上奏皇帝,按照旧制只署官职最高的人的名字, 先父官职最高,应当只署他的名字。先父说:“宋公编写《列传》,功夫深厚,耗时长久,我怎可掩盖他的 名字,夺取他的功劳?”于是《列传》署上了宋祁的名宇。先父平生把奖掖后进、推举贤才作为自己的责 任。湖州孙觉担任合肥主簿,和先父不相识。郡守对孙觉很恼怒,想搜罗罪名治他的罪。当时胡侍讲在太 学把这件事告诉了先父,先父亲自写信给他的属下,让他保全孙觉,于是得以免罪。福州隐士陈烈一向与 先父不认识,先父听说了他的名气,了解他的品行德义,多次向朝廷举荐,请求征召录用,朝廷就任命陈 烈为国子监直讲。先父生性耿直刚正,不顾虑他人的仇怨。虽然因为这多次遭到谗言毁谤,到了被贬谪放 逐的地步。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毫不顾全爱惜自己,更加致力于正道直行。置身于事,不惧议论。 这时当今的司徒韩琦主持国政,每当诸位公卿聚会议事时,事情还未定论,先父都据理力争。有时向皇帝 奏事,众人意见不统一,先父也会反复争辩,无所顾忌回避。 (乙) 悲痛啊!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 66 年了。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象蓍草和 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 人因为害怕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先生就象高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对于外界的恩惠,不能够用数 字来衡量、不能全部的知晓。现在先生逝世了,百姓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查找疑问的人。以 前我的父辈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 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跪着前去凭吊,但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 我也愧对过世的人而感到不自在。只能从千里之外写信,来抒发心中的悲哀。这样做是为天下苍生感到悲 痛,也是我自己对先生的痛哭。悲痛啊,先生您安息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②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③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 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 情人。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 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 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 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境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 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D. 刘禹锡曾写“我言秋日胜春朝”,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 “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1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 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答案】15. B 16. ①词人看初春的柳,觉得此乃江南旧识,这鹅黄嫩绿的垂柳就带有了词人客居异乡的 万般愁绪;②异乡又逢寒食,词人唯恐花落春去,可见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③全词写生机勃勃的柳色春 景,反衬空城巷陌的荒凉凄清,这些景象则暗含了词人伤时感世的家国之痛。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时 伤世的意味。”错误,《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并没有表达客中凄凉的意味。 C.“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错误,“池塘自碧”四字以池水的无情表达人之多感多情,并 无指责池水占尽春色之意。 D.“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理解错误。“我言秋日胜春朝”是诗人被贬朗州后写的,表现的应该 是积极向上的诗情。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特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可根据题目对有我之境的提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从“我”的思想情感与“物” 的色彩特点进行分析。 如,由“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可知作者初见柳树,就感觉柳树带有可怜的姿态,这与刚刚被贬来到这 里的作者有相似之处,再加上后文提到“都是江南旧相识”,这更引发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忧愁; 由“正岑寂,明朝又寒食”,作者想到这个时候马上花落春去,这引发了作者惜春的忧伤; 由“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可知,作者用生机勃勃的柳树反衬空城的凄凉,这让作者想到金入攻前是一 派繁华,而如今却如此凄凉,这也引发了作者感时伤世的家国之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东阳马生序》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小学而大遗 (2). 吾未见其明也 (3). 覆压三百余里 (4). 隔离天日 (5). 何夜无月 (6). 何处无竹柏 (7).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 以中有足乐者 (9).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 沙鸥翔集 (11). 锦鳞游泳 (12). 斗折蛇行 (13). 明灭可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覆、压、但、耳、奉、翔、鳞、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阅读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有人提出过“水桶模型”,认为智力基因与后天环境就像两根水管,同时向人类“大脑 桶”里放 “智商水”,智商是两者的综合体现。但脑科学研究发现,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 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 别。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 ① ,还有一类是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细胞多达一千亿个,大约相 当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这些神经元细胞有着很多非常特别的“触手”,这些“触手”被称为突触。通 过突触,神经元细胞之间可以相互连接,通过脉冲电信号和化学分子的释放来传递各类信息,由此构成一 个庞大的通信网络。科学家所了解到的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两种: ② 。大脑中的电波传导是由 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产生的。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去打开另一 个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离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细胞后,化学递质又转变成电信号,向下一个环节传导。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神经网络系统会“修剪”和“增生”,整个“修剪”和“增生”的过程伴随着人 的成长,到青春期时达到稳定态,形成各不相同的神经网络。幼儿期是人类大脑开发的关键阶段。不同脑 区和功能神经网络的形成有不同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触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长江是一往无前的,李白在诗中这样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他表示,期待在非洲电视节这一平台上,能把更多的“中国故事”传播给世界。 C. 一家企业为竞标工程,盖了 14000 多个章,这种现象被人们戏称为“公章旅行”。 D. 为纪念甲骨文发现 120 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19. 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仍以“智商”为话题,以建房子打比方,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基本一致, 语言通顺。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 字。 【答案】18. C 19. 示例:先天基因应该是建筑材料,后天环境才是组装“智商材料”的设计师,每个人 拥有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没 什么差别,可由于设计师不同,最后盖出的房子就会千差万别。 20. ①一类是神经元细胞 ②一是电信号,二是化学递质释放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 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文中“触手” 的引号为标示有特殊含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A 项,引号标示直接引用。 B 项,引号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C 项,引号为标示有特殊含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D 项,引号标示展览名称。 故选 C。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 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 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 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别”仿照“先天基因应该是……后天环境才是……每个 人拥有的……可由于……不同,最后……就会千差万别”句式,以“智商”为话题,以建房子打比方来写 句子。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 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 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 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第一空根据“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还有一类 是胶质细胞”,填入“一类是神经元细胞”;第二个空根据“科学家所了解到的 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 两种”“大脑中的电波传导是由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产生的”“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 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去打开另一个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填入“一是电信号,二是化学递质释放”, 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考查语句的连贯的题目,做提前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话题,然后再认真分析空白处与前后句的 关系,做到既要前瞻又要后顾,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再结合题干要求答题选出符合语境的答案。 (二)语言文字阅读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暖手宝是以电池供能的、可持续对外传热的电子产品,因便于携带深受消费者青睐。 ① ,有些 暖手宝存在安全隐患,对其质量予以完全信赖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某市市场监管局曾对暖手宝类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共采集样品 40 批次,其中有 7 批次不合 格。根据 抽查结果, ② :一是标识说明不规范,如产品信息不全等;二是常温下有效输出容量未达标;三是 自由跌落测试不合格。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暖手宝时,应查看铭牌,挑选有注册商标并标明了正规生产 厂家的产品。 要特别注意的是,暖手宝最怕跌落。一旦跌落, ③ ,而没了外壳的保护,电池和线路就会裸露 出来,极易出现电池受到挤压、短路等情况,甚至会起火爆炸。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2 个字。 【答案】21. ①但其质量参差不齐;②不合格的情况主要有三种;③外壳就可能发生破损 22. ①不能盲目信赖暖手宝质量。②不要购买劣质暖手宝。③不要让暖手宝跌落。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和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①空,横线前后的句子在意思上存在转折,再根据“有些暖手宝存在安全隐患,对其质量予以完全信赖 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可知,这里应填“但其质量参差不齐”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根据前文中的“有 7 批次不合格”与后文中列举的三种情况可知,这里应填“不合格的情况主要 有三种”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根据横线前面的“一旦跌落”和后面的“而没了外壳的保护”可知,这里应填“外壳就可能发生 破损”之类的句子。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 材料围绕暖手宝的质量问题进行论述,第 1 段的意思是不能完全信赖暖手宝的质量,第 2 段说明了暖手宝 的主要质量问题并向消费者提出了建议,第 3 段主要写暖手宝跌落后容易出现危险。作答时可以先提取段 落中的关键信息,再用否定句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注意字数限制。 四、(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香樟对白杨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枝繁叶茂,美 丽无比。”白杨说:“是的,我很平常,春天来了,我吐芽,我绽绿;冬天来了,我凋零,我简单。”不 久,一场大雪降临了,香樟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白杨 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枝桠伸展,安然无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勘破,放下,自在 佛家有三境——勘破,放下,自在。 香樟树勘不破,放不下自己周身的翠绿,自然得不到白杨应四季变化的自在,得不到那份“简单,安然无 恙,轻松自如”。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试看古代,为得“周身翠绿,枝繁叶茂,美丽无比”的,何止是那被压弯了的香樟树?科举试场上究竟来 过多少个范进,离开过多少个孔乙己,已无从可考,他们最终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未曾登台,戏 已唱罢。为得不过是“春天绽绿,冬日亦长青”这种徒有华丽外表的状态,未曾审问过内心是否已徒剩空 壳。 我却时常想起那一株株冬日里“光秃秃”的白杨树——它们化作了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悠然;化 作了子瞻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化作了太白青崖放鹿,遍访名山的逍遥……唯有勘破了“自然规律”, 笑对人生的一年四季,才能在白雪皑皑中守住自己的“树枝”,守住内心的一份安宁,才能真正得到“自 在”。 “你要活得快乐些,就要活得简单些。”是汪国真对生命的体悟,也可称为每个人的人生座右铭。 浮华一生,太多人的追求变得复杂而又轻浮,亦如那目光短浅的香樟树,追求翠绿的树叶终年不落,最终 只能被树叶上的雪压断了枝条。 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却仍然安身躬耕于红楼之中,“国学大师”季羡林,文革时期被关进牛棚却 认为自己是被“洗掉了泡沫”,皆大欢喜;杨绛先生从来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默默关注这个社会,甘当 一个“零”……洗净浮华,褪去虚有的绿,他们才能从容的将自己干枯的树枝裸露在天地之间,品尝雪下 的自在,觅一份旁人难悟的宁静与简单。 佛亦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我想,处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是时候在冬日感受一次“片叶不沾身”的超脱与自在。放下周身相伴的“名 利,权势,金钱,欲念”,如此这般,才能在下雪天不必为是否会被折断而惴惴不安。 表面树叶落尽,内心的嫩芽却焕发着生机。冬天枝上的无根雪终会在春日化为滴滴甘霖,浇灌出白杨的一 树繁华。这一点,香樟,你可懂得?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则材料可以从香樟、白杨及材料整体三个角度立意。1.从香樟这个角度产生的立意 有:(1)外表的美丽不一定适应环境,有时是一种负担;(2)放下外表的虚荣;(3)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 人;(4)盲目自负要不得。2.从白杨这个角度产生的立意有:(1)平平常常活得自在;(2)脚踏实地去体 会简单的生活;(3)淡定处世,安然修身。3.从材料整体角度产生的立意有:(1)舍与得;(2)繁与简;(3)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4)长处与短处;(5)优点与缺点(6)坚持适度哲学。 点睛:新材料作文与材料作文最大的不同就是立意上更加宽泛,以上角度产生的立意应该算是“完全符合 题意”的。当然不代表这则材料只有这些立意,只要作文立意在材料中能找到强有力的依据,只要“不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立意都是正确的。这则材料情感取向是褒白杨抑香樟。可切割成两部分。第一 部分:香樟对白杨说:“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枝繁叶 茂,美丽无比。”白杨说:“是的,我很平常,春天来了,我吐芽,我绽绿;冬天来了,我凋零,我简单”。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承接或转折,密不可分。但是如从“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于是立意 为“学会承受压力”“珍爱生命”。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