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 2021 届高三语文模考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展示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材料 1.面对元军南犯,南宋陆秀夫怀揣玉玺,负八岁幼帝壮烈投海殉国,后人赞之曰:
“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率四千军民坚守扬州,被
俘后,英勇就义。中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决然驾驶“致远舰”全速撞向日舰,全舰官兵
壮烈殉国。
材料 2.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
材料 3.我最憎恨两件事: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 —穆罕默德
材料 4.信仰是对生命终极价值与意义的追求。没有精神与信仰的厚度,不论拥有多少
物质财富,国民在道德上依然是贫困的。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正在陷入史无前例的信仰
危机。如果长期生活在正义缺失、道德匮乏的精神废墟中,人类会变得无所顾忌,无所敬
畏,无有廉耻,世界也终将会失去未来和希望。
某大学对大一学生开展以“信仰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作为学生代表为本次
活动开幕大会致辞,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解析
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写作材料,第
二部分是情境任务。
1.审材料。
材料共有四则,第一则是陆秀夫、文天祥、史可法、邓世昌的事例,核心的意思就是
对国家的忠贞和热爱,为了国家甘洒热血;第二则是习近平对共产党人提出的希望,就是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第三则是穆罕默德的名言,他认为如果博学多才而没有信
仰是令人憎恨的,而愚昧无知,即使有信仰也是令人憎恶的;第四则是人如果没有信仰,
世界终将会失去未来和希望。
总之,四则材料所讲的核心话题是“信仰”,由此引申出的核心观点应该是:人应该
有信仰。
2.审任务。
题目设置了写作情境,具体为:写作身份是大一学生代表;写作对象是大一学生;写
作使用场景是以“信仰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大会活动的开幕式;写作内容是针对信仰谈谈
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要有一定的鼓动性。考生须围绕“信仰”这一核心话题行文,完成相
关具体写作任务。
【立意】
1.人无信仰不立,国无信仰不强;
2.信仰是明灯;
3.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
4.让信仰助力前行;
5.信仰是帆,让我们乘风破浪。
【素材】
1.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 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
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2. 大家熟知的“放翁”之号是陆游五十岁时自己取的。当时他又被朝廷起用,调到成
都为官,碰上了老朋友范成大,十分欣喜。虽然他与范成大是上下级关系,但两人不拘礼
法,常饮酒唱和。陆游因为北伐无望,经常喝的酩酊大醉,因此同僚说他宴饮颓废,不久
再次被罢免。陆游不以为意,索性自号“放翁”,处事越发旷达洒脱。陆游晚年遭贬退居
家乡,但仍不时为国效力。其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尽管当时他已 68 岁,但年老体衰闲居乡下的诗人,却仍然盼望着能为
国尽力。
公元 1210 年,陆游已经 85 岁了,但他仍念念不忘北伐。一天,他身体已十分虚弱了,
嘴里不停的喘粗气。然而,他强撑着,要儿子拿来纸和笔。他用尽力气,写下《示儿》这
首诗,带着遗憾,慢慢闭上了眼睛。临终前,他还一再嘱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
忘告乃翁。”拳拳爱国之心、报国之情,跃然纸上。甚至于他在诗中表露死后、梦里、幻
想中,他也要化为利剑、鬼雄、壮士,来实现这一宏愿。
3. 历史的车轮缓缓转动,当图腾被画在一块岩壁上,被绣在一段布料上,被刻在一片
砖瓦上,被绘在一件瓷器上时。轻轻碰触,感叹着,痴醉着,内心里有一个声音缓缓告诉
我,我们信仰着并不是哪一种具体的宗教,而是祖先带给我们的渗透在每一个角落的文化。
宗霆锋说:“我的故乡脸孔金黄,身体里流着图腾的血。”历史上无论中国人怎样流亡生
存,怎样苟且偷生,都是不会忘记带上祖先牌位的。那是祖先灵魂所在,是子孙血脉所系。
著名的衣冠南渡,不忘的是祖先的衣冠与文化典籍,还有近现代赫赫有名的客家人,有句
训言:宁卖祖宗田,不舍祖宗言。坚守着对土地的承诺,坚守着对祖先的遗训的保留。这
是家族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因为华夏所有的姓氏,所有的家族,
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祖先一个共同的人文始祖。《尚书》所谓: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有礼义之大,谓之夏。是赞美华夏有美丽的衣冠服章,文明盛大礼仪之邦的意思。儒家的
《中庸》解释:“不偏谓之中,广用谓之庸。”中华是个尚中的民族,中华文化是崇尚时
中,阴阳制衡,随机应变的文化。
例文
信仰下的人生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今天与大家探讨的是“信仰与人生”这一话题。
我总是在回望自己过去的时候想起关于人生的一切,多少个夜晚难以入睡。苦苦的冥
想中所得到的结果是我对人生的恐惧。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当我们把一个人的生命
作 60 岁计算的话,而现今的我们有的刚好过了 20 岁,有的刚好 20 岁,有的离 20 岁也不
远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已经刚好过了三分之一,那么在这三分之一的生命里,我们对
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朋友,甚至整个社会付出了多少呢,对于我们余下的三分之二生命
又将如何去过呢?
记得幼时我常常在长江边上奔跑,咆哮的水流从震颤的大地上翻滚而过,耳边是迅疾
的风声,我突然感到脚下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竟然一直支持着我,融进了我的
血液。多少年后,我才明白过来,那种力量竟是由于我感化于长江磅礴的气势而根植于内
心深处的信仰,那是对人生一种蓬勃发展的渴求,对于强大生命力的一种真实向往。
我一直在探求人生与信仰的纽带,如同一种精神图腾的回归。信仰所赋予人类无穷的
力量,去创造和发掘属于人生内部的神秘感应。信仰是华夏文明与世间真、善、美最有力
的证明。人们的敬畏化成它所能代表的一切高尚品质和超越自我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信仰,对于我最早的接触是徐志摩的诗集,徐志摩穷尽其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自
由、美。而今天在这里,我要沿着志摩先生未走完的路,将其信仰进一步地深化:是博爱,
是自由,是完美。博爱即爱于亲人,爱于朋友,爱于社会;自由即物质上、思想上永恒的
自由;完美即从知识上、从能力上、从思想上、从道德上完美自我,并在自我完美的同时,
去影响他人,让别人也变得更加完美!
人生是无法脱离信仰的保证,因为人生的起伏所带来的巨大的伤害,惟有信仰才能根
治,才能给世间所有奋斗中的灵魂带来最大的精神安慰!
信仰,是和平年代一个必要的补充。而人于战争年代所迷失的人性也是需要靠信仰来
维护的!我们也应该坚信:信仰就是我们美丽的人性,是人类朴实无华的感动,获取开启我
们成功的曙光!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让我们相信信仰之力量,让青春焕发光彩,为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