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看—2021 年高考语文典型题目题型汇编(2)
第三编 文言文
第一部分:断句
一、高考试题
2020 年山东新高考卷《明史•左光斗传》
例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
之/先遣妻子南还/
B.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
之/先遣妻子南还/
C.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
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
之先遣妻子南还/
参考答案:B
2020 年全国卷Ⅰ《宋史•苏轼传》
例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
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
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
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
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参考答案: A
二、典型试题
2020 年 12 月济南市一模语文试题(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 昌/部使者檄刚抚定
/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B.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 昌/部使者檄刚抚定
/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C.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 昌/部使者檄刚抚定
/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D.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 昌/部使者檄刚抚定
/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参考答案】 D
2020 年 3 月济南市二模语文试题(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B.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C.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D.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参考答案】D
八省联考试题(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
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
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
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
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参考答案:C
三、文言断句题专题技法提升
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❶句首标志词
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
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
③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
④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等。
⑤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
⑥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
❷句中标志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
❸句尾标志词
①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
②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
❹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
2.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
❶明句式,助断句
如判断句: “…… 者, …… 也” 等。反问句:“ 不亦…… 乎”“ 安…… 哉” 等。被动句:“ 为……
所……”“见……于……”等。固定结构:“如……何”“何其……也”“况……乎”等“非唯……抑亦……”。
“可得……欤” “得无……乎”
❷修辞句,找特点
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及骈文常见的四六句等。
❸审关系,明结构
有些要求断句的文段在结构上存在较明显的结构关系:或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因果关系,或转折关系。
3.巧妙断句——断句口诀
❶内容大意全理解,方可动手把句断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
❷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❸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❹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❺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断
❻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文言文很多句子在形式上往往是前后对照或对称的,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
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
一、以识记类为主的文化常识考查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这
就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常考知识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姓名和称谓
1.人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
①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②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③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谦称、敬称、贱称
如,谦称可以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
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
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敬称可以称字、
号、官职等。
(3)名、字、号。
称字,如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
士。
(4)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
如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徵士,而称奸臣秦
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年龄称谓。如,总角、始龀、束发等。
(6)作品命名。如以书斋命名,以官职命名等。
(二)官职和科举
(1)官职:如郎中、太史令等;有关官职升降的词语,如擢、黜、除等。
★六部职责: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
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
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官职的任免升降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辟、拜、选、除、授、赏、封、起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黜、免、夺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擢、拔、迁、陟、加、拜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贬、放、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出、出宰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徙、调、转、补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摄、守、领、行、署、权、判
7.表辞去官职的词语:悬车、解官、致仕、乞骸骨、乞身、请老、移病
8.其他:视事、下车、解褐
(2)科举:如察举、征辟、孝廉、乡试、会试、会元等。
★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
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
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
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三)地理常识
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
如: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
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
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四)宗法和礼俗
包括宗法、礼俗、尊卑、忌讳、避讳等。如春节、元宵、太牢、少牢等。
(五)服饰和器物
如,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裳等。
(六)历法
★纪年法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
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
【干支纪年法】“甲午战争”、 “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
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
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
冬之望日前后”。
(七)古代音乐
包括音乐知识和古代名曲,如,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
羽五个音级。
(八)古籍注释体例知识,如传、诂、疏。
【典型例题】
(一)高考试题
例 1.(2020 年山东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 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 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 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承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 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参考答案: C
例 2.(2020 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 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 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参考答案:B 项,“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
清四代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主持。
例 3.(2020 年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参考答案:C 项,“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
例 4.(2020 年全国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
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参考答案:A 项,“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说法错误。
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模拟试题】
2020 年 12 月济南市一模语文试题(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例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钦宗,皇帝的庙号,是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多用祖、宗称谓。
B.“丁父忧”,指遭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规定要离职居家守丧。
C.崩,文中指天子死。古代对不同身份者的“死"有不同称谓,如大夫死曰“不禄”。*
D.“奉祠”,指宋代五品以上的官员,年老不能任事或者退休后,只是领取俸禄。
参考答案:C
2020 年 3 月济南市二模语文试题(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讳,不言、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用以表达尊重和敬仰。古代人经常“为尊者讳,为亲者
讳。”
B.县君,中国古代给予女性的封号。晋朝时已经使用这种封号,唐朝封五品官的母亲、妻子 为县君,宋元
沿置。
C.适,本义是往、至,女子到夫家意即女子出嫁,如《孔雀东南飞》“始适还家门”。“适”与“嫁”有
等级区别。
D.铭,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文体,“志”用韵文概括全篇,“铭”
用散文撰写。
参考答案:D
八省联考试题(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的代称。
B.结婚,文中指男方女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现代指男性与女性结为夫妇。
C.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也就是请假休息。
D.发觉,文中指败露,现代指发现、觉察,败露也可以理解为被发现、被觉察。
参考答案:C
二、文化常识的考查除了纯记忆的知识,还有一种就是结合文本内容及其所学内容进行选项的判断,此类
题目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合语境便可以推断出选项的正误。
答题方式:仔细审读原文,根据语境推断得出正误
例题赏析:
例 1.原文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节
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试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弱冠,古时汉族男子到 20 岁时行冠礼,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借指高官,在本文中指庞统在南州做官。
C.功曹,亦称功曹史,官名,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D.侯,文中指我国古代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参考答案:B
例 2. 【原文】昭辅被疾,家居近一岁,始以石熙载代之。昭辅不求解职,上亦不忍罢。会郊祀毕,罢为
骁骑卫上将军。(节选自《宋史•楚昭辅传》)
【试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桥,指陈桥驿,在今河南封丘县,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发动兵变而建立北宋,完成了不流血的王朝更
替。
B.权知,宋初官员被朝廷临时派往某地担任职务,在官衔前常带“知”字。“知”即主持,“权知”即
暂代。
C.郊祀,是一种祭祀活动。时间定在每年年末,君王带领朝廷重臣在国都郊外祭祀上天,为百姓和国家
祈福。
D.筮卜,是一种算卦的方法。占卜的人诚心祷告,依次抽取蓍草,反复摆放,依最后摆放的结果阐释吉
凶。
参考答案:C(文中提到的郊祀不是年末,所以结合文中提示的内容便可以辨别此处为错误点。)
例题 3:①封禅,古代筑坛祭天和祭地的典礼,“封狼居胥”的“封”也是“筑坛祭天”的意思。(√)
②原文: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选项:神明,指人的精神和智慧,文中指神灵,如同“奉若神明”、“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第三部分:翻译
一、翻译
(一)文本示例(2020 全国新高考卷)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
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
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
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
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
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
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
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
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
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
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
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皇帝年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定语
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判断、省略),是否有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是否有与课文
相关的课内实词,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
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
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并用的词语可以要“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
略。
二、 翻译九关注+两推测
关注一:通假字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追承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2020 全国新高考卷)
“趣”通“促”,催促;
翻译: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关注二:词类活用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019 年 全国 1)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诋毁,说坏话。
关注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固定结构)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2019 全国 3)
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判断标志词:……者……也,乃,为,则,是(非),皆,即等。
固定结构:无乃……乎?得无……乎,所以, 有所……,无所……。何……之有,唯……是,若……何,
如……何,奈……何, ……孰与……,……之谓也, 然则……等等。
关注四:古今异义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2018 全国 2)
翻译: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另外,河、妻子、姑舅、穷、亲戚 ……
关注五:同义词并用现象
(1)翼蔽沛公:翼和蔽,都有保护意。(2)中道崩殂:崩和殂,都有死亡意。(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简和拔,都有选拔的意思。
例句:岳守捕其家,无少长楚掠,不肯承。更属介讯之,无他验。(联考四 2021.4.20)
掠:掠夺,拷打。楚:拷打,和掠意思相近,属于同义词并用现象。
翻译:岳州郡守拘捕他们全家,不论老少都进行拷打,他始终不肯承认。改换交付唐介审讯他们,没有别
的证据。
关注六:修辞
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2021 全国高中名校原创预测卷)
青紫: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
翻译:儒者最怕不通晓经术,如果能通晓经术了,他取得高官显爵就像俯身捡起地上的小草(一样简单)。
关注七:有实意的虚词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2019 全国 2)
之:到 翻译: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关注八:文化常识现象
太夫人姓赵氏……,无何,姑钱恭人(官员的母或妻的封号)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
医无问遐近。
姑:在古汉语中,是指丈夫的母亲,婆婆。
关注九:并列短语并列句子
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2020 全国卷 2)
蠹国害民:并列短语,蠹和害意同,国和民相近,蠹害国民
翻译: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阿意顺旨。议已出口,虽死不悔。(2021 全国高中名校原创预测卷)
阿意顺旨:并列短语,阿和顺,意思相近,意和旨,意思相近。可以简单理解为阿顺别人的意旨,进一步
解释为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旨
翻译:合乎正义的臣子,应该是直率地陈述正直的言论,而不是随便逢迎谄媚,迎合别人的意旨。我的主
张已经说出来了,即使死也不后悔。
推测一:寻其根,探其源 巧推实断开新花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
者甚众。 (2020 年全国卷 1 《宋史·苏轼传》)
• 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大的作用。通常来说,凡形旁:
• 从“月”与肉有关; 从“贝”从“王”与金钱有关;
• 从 “皿”与器具有关; 从“阝”与地名或高地有关;
• 从 “求”与毛皮有关; 从“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 从 “系”与捆绑有关; 从 “攴(pū) ”与敲击有关;
• 从 “歹”与死亡有关; 从 “禾”从“饣”与五谷有关;
• 从 “页”与首(头)有关; 从“目”与眼有关;
• 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 (即练即悟试高考)翻译下面句子,重点推断划线的词
• 1、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 lí颈以塞责耶!” 《聊斋志异》
• 翻译:继母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砍自己的颈子来搪塞吗?
推测二:大胆推测,小心考证(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太夫人姓赵氏……,无何,姑钱恭人(官员的母或妻的封号)婴疾且亟,则尽斥鞶珥授方伯公,俾迎医,
医无问遐近。 ( 2020 江苏卷 )
翻译:不久,婆婆钱恭人患病且日趋严重,(太夫人)就拿出所有的首饰交给丈夫,让他去请医生,不管医
生是远是近。
第四部分:文言文文意理解题
一、规律探寻
1.题干通常为选择错误的一项。
2.题肢设置为概括分析,一般概括不设错,选项的第一句话一般为概括,后面的内容为分析,细致分析处常
常设错。
3.个别题也会在概括时出错,比如混淆主人公的品行、重要人生阶段的成就等。
4.有的错误类型为题肢前的概括与后面的表述分析对不上,即事例分析与前面概括不符。
5.有的选项分析的内容涉及文章的各个地方,需要同学们跳读找信息,这样难度就加大了。
二、错误类型及方法探究
角度 1:时间、地点时序颠倒
命题
设误
时间: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搞错。
地点: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
比对
方法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与原文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识破时间
错误的陷阱。
【时间】
例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选自《宋史·谭延美传》)
A.谭延美出身低微,凭借军功升职。他曾经与盗贼为伍,一度成为乡里祸患,周世宗登基后将他召至身边,
让他跟随征讨,他立下功劳,受到重用。
解析:A.周世宗登基之前就已把谭延美召募到身边。
原文:谭延美,大名朝城人。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
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自后往来潼、魏间,为盗于乡里,乡里患之。周世宗镇灌渊,募置帐下。即位,补殿前
散都头。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又从克三关。时太祖领禁兵,留督牙队。
例 2.(2020 全国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节选自《宋史·苏轼
传》)
C.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
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解析:C 项,“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
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
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
【地点】
例 3:(2018·全国卷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
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选 B 选项:由“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可知被侵占掠夺的是天水郡,不是蜀地。
[原文]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
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参考译文]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便任命鲁芝为参骠骑军事,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
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改造城市,几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境。升
任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老幼到皇宫上书,请求留下鲁芝。
角度 2:人物事件张冠李戴
命题
设误
张冠李戴: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物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
错位。
比对
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
戴、颠倒事实。
【张冠李戴】
例 4:[原文]陈友谅寇龙江,命分军捣信州,以牵制敌。
[错误选项]胡大海胆识过人,坚决守卫广信。陈友谅率军进攻信州,他亲自迎敌;当时信州粮食不足,有人
劝他撤军,他认为信州是战略要地,坚决守卫。
[解析]陈友谅没有率军进攻信州,是派人前去攻打。
例 5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6·全国卷Ⅰ)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
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
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分析]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根据原文介绍契丹人的做法,官吏们怕生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
举荐给朝廷,派遣他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
故 C 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
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
祸害终于平息了。
角度 3:比对关键词语,避免曲解文意
命题
设误
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
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
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
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曲解文意】
例 6:(2020 年济南市二模考试)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自欧
阳修《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
C. 欧阳晔为官正直,不畏豪贵。陈尧咨直接让转运使赶走欧阳晔,是因为只有欧阳晔不同意用他铸造的钱
币代替官银。
解析:C(“直接”错,“尧咨虽惮而止,然讽转运使出公”,“讽”委婉劝说。其中,因为“讽”字翻译
错误,导致本题的正答率比较低。)
【归纳不全】
例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8·全国卷Ⅲ)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选项]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
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分析」“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错误,原文说“激驸马都尉王诜曰……诜怒”,曾布只是挑拨了王
诜,让王诜生纯礼的气,没有挑唆王诜诬告纯礼。“最终遭到免职”说法错误,由原文“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
昌府,提举崇福官”可知,纯礼只是被降职,并没有免职。
【参考译文】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挑拨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升任你为承旨,范右
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动不动就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
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提举崇福宫。
角度 4:内容
命
题
设
误
无
中
生
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以
偏
概
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
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比
对
方
法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
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无中生有】
例 8(2020 全国卷Ⅲ·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节选自《晋书•
王彪之传》)
[选项]C.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
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
[分析」C 项,“朝政因此恢复”于文无据。原文只说“朝廷从之”。“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
表述有误,原文是“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是原来有规定,不是
找借口,不愿到任办公。
【以偏概全】
例 9:(2020 山东卷·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D. 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
魏忠贸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解析:D 项,“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
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开始时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最终左光斗家破人亡。
第五部分:文言简答主观题
一、考点解读:
“文本理解主观题”是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考点之一。该考点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
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接受文中的主要信息,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命题
形式一般是明确提出对信息的具体要求,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然后进行信息筛选与整合。这
是高考出现的一种新题型。
二、考查类型:
了解题型,明确方向——人物特点、事件、原因、观点态度
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如 2020 济宁 5 月模拟“廉希宪不仅尊崇儒学,多有政绩,而且在品德修养上
也堪称封建时代士大夫的典范。请简要概括他品格方面的特点”,就是要求概括人物的品格特点。
2.筛选符合某项要求的事件。如 2020 济南市一模“针对国家的内忧外患,廖刚提出了哪些不合理的建议?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就是要求筛选合理建议。
3.筛选事件的原因、要素、方法、目的、意义、危害等。如 2020 新高考卷Ⅰ“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
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就是要求回答孙奇逢倡议救助左光斗的原因。
4.筛选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文中其他人物或事件的观点态度。如 2021 济南 3 月模拟“许孟容‘议论人物,有
大臣风采’,在裴度为相这件事上是如何体现的?”就是要求大家筛选许孟容议论人物的体现。
三、全面筛选,准确表述——审题、找答题区域、筛选整合
1.审清题干明方向。先圈出题干中关键词,后据此明确答题方向。
2.回归文本找对应。根据题干中关键词语的提示找出文本中对应的语段或词句,快速锁定文本显性信息对
应区间。
3.筛选信息组答案。提炼组合方式:一是直接借用原文中的较通俗而归纳性强的词句,二是注重对文言文
中的相关词句的转化。
四、典型例题
例 1(2020 年山东高考)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 分)
答案: 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
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题分两问。然后,阅读翻译原文,勾画关键语句。结合原文“容城人孙奇逢,是一
个节义侠气之士,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
人们争相响应”分析,可知孙奇逢等救助左光斗的原因。结合语句“商量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
但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分析可知,救助结果。最后分点概括作答即可。
例 2(济南市一模)14.针对国家的内忧外患,廖刚提出了哪些合理的建议?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3
分)
答案: ①劝谏圣上应该自将亲兵,强干弱枝。②劝谏应该重点建设好建康,防守金兵入侵。③劝谏屯田积
粮,解决兵民之困。④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安排到临近的边防去守备。(注:一点 1 分,答出任意 3 点即
可。)
原文: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
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
固守计,以杜金人窺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 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
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浦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例 3(济南市 3. 1 模拟考)14.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在裴度为相这件事上是如何体现的?(3 分)
答案:①有学识(有学养、有见识等):深谙历史,援引古人例证,以“汲黯”为例,增加说服力。或者:
用西汉大臣汲黯的事例说理、解决问题。
注: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被称为“社稷之臣”。所以如果把汲黯看作奸臣,该项不得分。
②有眼光(有眼界等):能洞察时局,分析当前大势,正确指出国家所处境地。或者:能看到转祸为福的时
机。或者:群臣惶恐迷惑时,只有他到中书省进言。
③有胆有谋(有胆略、有识人之才):力荐裴度为相,讨伐叛党,稳定时局。(评分参考:一点 1 分。)
简言之即能够援引汲黯得 1 分,力主起用裴度得 1 分,任答能看清时局走向或者与其他大臣的惶惑不同,只
有他到中书省言事得 1 分。
原文:是时盗贼窃发,人情甚惑,独孟容诣中书省雪涕而言曰:“昔汉廷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未有过失,
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然转祸为福,此其时也。莫若上闻,起裴中丞为相,大索贼党,穷其奸源。”后数
日,裴度果为相,而下诏行诛。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
五、易错题型:
1.审题不准,答非所问。文言文的概括题,主要包括概括主要情节、概括形象特点、探寻事件成因或影响、
概括情感态度、探究写作目的等,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避免答非所问。
2.读文不清,概括杂乱。解答文本理解主观题的关键是读懂文言文所写内容,找准对应答题区域,防止出
现张冠李戴、概括杂乱乃至自相矛盾等问题。
3.思考不周,要点欠缺。探寻事件成因,既要考虑其内因还要考虑其外因;分析某个情节的作用,要先概
括情节内容,再分析情节对人物、主题等的作用。
4.忽略细节,表述不规范。整合信息时,要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切忌照搬原句;根据所赋分值来确定答
题的层次性、要点的数量等,切忌答题不分点,没有层次感。
第四编 诗歌
2016--2020 年全国卷 16 套卷考了 16 首诗词,9 首唐诗、7 首宋诗,内容包括意象意境 2 次,语言鉴赏 3 次,
形象概括 3 次,艺术手法 4 次,思想情感 6 次。思想情感、艺术手法是高频考点,选材方面以唐宋诗词为主,内
容方面主要是写景抒情类诗词。
【诗歌鉴赏考点】
一、高考例题
【2019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 分)
【答案】1.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
画作里。2.“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
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谓“尽而不尽”。从中可以看到诗人
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2020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
奉和袭美 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 ② 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 ③,欲采商崖 ④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 ⑤ 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
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
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答案】1.A 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
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
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选项 A“与外界不通音
讯”是错误的。2.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
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二、技巧点拨
(一)诗歌要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
具体方法:①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②改变词性——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
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如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的“老”“肥”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调整语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如 4 月 19 日联考(四)《春日耕者》的“老农夜起饲牛饥”,有时,诗
句间也需调整顺序来帮助理解诗意。④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2.领会深层意思
具体方法:联系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意象、情感词、首尾句),揣摩语言。
三、答题要点要全面
(一)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意境
步骤:(1)概括特征,这首诗描写了……的形象/景象/物象/意境。(2)具体描摹。(3)依人物、景物、
物象、意境辨情,把握思想感情。如,这种……的景象,渲染了……的氛围,表现了……的思想感情。
【例题 1】 【2020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 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 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1.C 2.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
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答题指导】
1.C 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
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2.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翻
译并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要求找出相关诗句;再联系手法、结合关键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最后根据要求,分点
整理答案。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阅
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直接描写
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不阿,廉洁自持;
“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
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写唐太宗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
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
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
宗赞魏征“妩媚”,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赏识之处。
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似之处即可。
【例题 2】 (2021 年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睢阳学舍书怀 ① 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 ② 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 ③,薄才犹可赋鹪鹩 ④ 。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汉苑:指皇家官苑。③凤鸟:楚狂接舆曾劝孔子避世,说:“凤兮凤
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谅,来者犹可追。”④赋鹪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阮籍见之,叹
曰:“王佐之才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白云飘荡,都城遥远,诗人发出谁才能在汉苑吹奏洞箫的疑问,表现仕进愿望。
B.诗人认为人生多难但不要悲观、消极,虽然不知名也应当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
C.诗人清贫仍如颜回一样快乐;坚信自己琴技高超,会得到钟子期那样的行家的赏识。
D.尾联前句中的“斯文”在此泛指文化,诗人相信上天不会让有才华的人永远被埋没。
2.本诗最后一句化用了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
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两首诗都以“涧松”自比,但传达出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案】1.C(误将用典当实指。“琴遇钟君”是用伯牙子期的典故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并非实指自己琴技高
超)2.①左诗中的“涧松”高百尺却被“山苗”遮蔽,充满不平和怨恨,比喻无机会伸展抱负的英才,表达了诗
人因阶级差别而志不得伸的愤懑;②范诗中的“涧松”位置虽低却不抱怨,作者以此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
自信和积极努力的思想。(6 分,每点 3 分)
(二)语言
诗歌的语言,讲究字句的锤炼,讲究炼字,讲究押韵、平仄和节奏,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形
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确性,凝练又有乐感,是诗歌语言的突出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要看诗中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生动,哪些词语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
哪些句子有着丰厚的意蕴。也即常说的“诗眼”、“诗骨”。
从内容角度看诗歌的语言有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花之类)、情感语言(如“悲”、“孤”、
“恨”等词语)、象征语言(某些说理诗的语言,如《观书有感》中的语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来。”)、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鸿雁””指书信等)等。
从词性角度看,则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
从词语的结构特点看,如叠词(音乐美)、倒装句(错位美)、省略句(凝练美)、对仗句(整饬
美)、互文句(开合美)、押韵字(音调和谐)、名词连用(简洁凝练,营造特定意境),这种在结构上起着特
殊作用的词,常会有着特殊的表达效果,鉴赏时不可不推敲。
从语言风格角度看,以下词语可以借来评价诗歌的语言风格:
清新明快,自然质朴;平淡工丽,直率奔放;含蓄委婉,清静幽深;雄伟奇特,慷慨悲壮;洗练质
朴,沉郁遒劲;绮丽秀美,含蓄隽永;凝练简洁,艳丽多彩;简洁巧妙,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字字
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自然宏丽,饶有风骨;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属对工切,声韵和谐;朴实无华,
淡雅含蓄;通俗生动,平易炽热;炼字精巧,神奇矫健;语言清淡,颇有情韵;自然明丽,悠扬轻快,行云流水;
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娓娓而谈,庄谐杂出;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等等。
炼字:解释词句——运用手法——表现内容(活用意义、双关意义、象征意义等)——作用
炼句:理解诗句含意,考查句子的精妙之处(手法、结构),表达情感等
语言风格:结合遣词造句、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用准确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总体
风格特点
【例 1】2019 课标全国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 分)
【答案】1.B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 B。
2.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
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例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世俗生活,信奉佛教,晚年便归隐于终南山,“南山陲”指他的别墅所在
地。
B.作者经常独自一人游山赏景,自得其乐,“胜事”指的是山中美景。
C.颈联具体描写游玩的情景,作者沿着山溪走到水的尽头,便坐下来欣赏白云从山间升起,闲适之情溢于
言表。
D.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位老人,与之谈笑甚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悠闲和热
情。
2.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答案】1.D(“舍不得让老人回去”错,“热情”之说不当)
2.(6 分)两个字是“独”“空”。(2 分,每个 1 分)“独”,只身一人,诗人独自游山,随兴而为,自
由自在,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2 分)两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
闲适情趣。(2 分)(意合即可)
(三)艺术技巧
步骤:(1)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分析表达技巧/为什么——点明表达效果/怎么样。(2)说明表达效
果:该技巧本身的效果——该技巧在文中的效果。
【例题 1】(2010.11.7 周末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 ② 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刘长卿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鄂渚〕在今湖北鄂州。 ②
〔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借蔡文姬交代了胡琴弹奏的内容。颔联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蔡文姬在匈奴生活的孤独。
B.颈联虚实结合,作者沉醉在音乐中,眼前似乎看到了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C.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这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有所不同。
D.本诗融音乐与历史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同时也兼具咏史诗的特点,构思新奇。
2.尾联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和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6 分)
【答案】1.C 全诗主要运用的是侧面描写,主要是写诗人听胡琴的感受。
2.①表现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 分)刘诗尾联描写了两种景象:一个是漂泊的诗人,
一个是战马的出塞。前者是诗人自身实景,后者是诗人的想象。杜诗也描写了两种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
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前者是诗人的想象,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2 分)
②情感: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自身漂泊之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1 分)刘长卿由音乐想到蔡文姬因国
家战乱而漂泊异乡,再到对自身漂泊的感伤,进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身在洞庭,内心却装着整
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之心。(2 分)
【例题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开篇写草堂之景,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充满了村野之趣。
B. 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
C. 这首诗作者看似平静心中却充满了无奈,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
D. 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忧国忧民之情贯穿始终。
2. 赏析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6 分)
【答案】 1.B(“脱离写景”错) 2.(1)“片云”用以自喻,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却滞留蜀中。
(2)借景抒情。云傍琴台,本是自然现象,其实正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报国无门的痛苦。(3)运用疑问(反
问)语气,突出强调了诗人的迷惘与无奈。
(四)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步骤:通过(内容概括)抒发(或寄寓、揭露)了(情感、态度)。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
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
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例题 1】(2021 年 3 月 潍坊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醉中出西门偶书【注】 陆游
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注]本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 年),此时作者免官闲居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交代了作者赋闲、住在古寺里面无事可做、只能以酒来消解心中苦闷的生活状况。
B. 颔联中的青山、白发,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C. 颈联在今昔对比中叹时光流逝,诗人满怀悲伤遗憾,只能靠追忆少年时的抱负自我宽慰。
D. 同为出猎场景,“极目寒芜雉兔骄”与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
2.有人评价此诗∶“愤懑却不消沉。”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答案】1.C (“叹时光流逝”“自我安慰”错) 2.①耽酒之寂、蜀地之悲和郊外之芜表现了诗人不被重
用、壮志难酬的愤懑。②负于朝廷的愧疚感、为征战的宏愿、不迎合世俗的操守则表明他依然有壮志豪情和高尚
品格。(6 分。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例题 2】(2021 年 3 月 八省联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朱诗,完成 1-2 题。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答案】1. D(“为自己上寿”错) 2. ①通过去岁今年同期所见,暗示了诗人仕途遭遇,含蓄地表
达了对冷暖寒暑、苦辣酸辛的感触;②叹息人事的变化不定,对时序的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感到欣慰;③对新
春的到来感到欣喜,企望重新回到君主身边,再次受到信任的思想。
三、课堂演练
(一)(高三语文 2 月份检测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秋兴八首·其七 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为杜甫在夔州北望长安而作。昆明池:当年汉武帝为拓疆训练水师而凿。池中有石刻的织女、牵牛和
鲸鱼像。菰米;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
名雕胡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由昆明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国势,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B.颔联写月夜下织女有机丝在杼,鳞甲耀动于秋风之中,体现出一派太平安乐气象。
C.诗人远望长安却只见连天关塞,惟有鸟道可通,与“西当太白有鸟道”异曲同工。
D.本诗把夔州与长安、汉帝与唐皇聚拢于一处,形成包举宇内囊括千古的深邃境界。
2.全诗字面无一语及情而又无处不在写情,请结合颈联具体赏析。(6 分)
【答案】1.B(昆明池中有东西相望的织女、牵牛两石像,又有石刻鲸鱼,织女星夜出,故织女机丝沐于夜
月之中,但一“虚”字见出昆明池之寥落荒凉,牵牛、织女之景无人玩赏而为徒然。秋风拂过石鲸,似乎石鲸有
知,亦为乱离感慨而激动得鳞甲都在秋风中动起来。一种物在人非的意韵弥满诗句。)2.参考答案:菰米不收而
任其沉,莲房不采而任其坠,足见兵戈乱离之状。菰米的黑色,给人以沉沉之感,暗写诗人心绪的沉重。“漂”
字,不仅写出菰米在水中漂浮,也暗示了诗人漂零蓬转的生涯。“露冷莲房”一语,“冷”字不仅表现了秋天莲
房之露冷,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寒之感。粉红之坠象征着繁华落去,影射了国运的衰颓和自己人至暮年理想不
得实现的无奈。总之,本联中虽无一字写情,却在具体意象的营造中,把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对盛世的缅怀、对
个人身世的喟叹交汇在一起。(1 条 2 分,答出三条即可得 6 分;意思对即可。)
(二)(烟台市 2021 届高三下期 3 月高考诊断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雕鹗在秋天 范仲淹
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
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暌。乘风俊未已,空阔玉关西。
[注]攀跻:攀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二两句写雕鹗翱翔于深邃旷远的天空,正满怀雄心寻找着可以寄身栖息的高木。
B.“摇落”照应“秋天”,写出人间凋零的景象;只有天外才是展翅翱翔的广阔空间。
C.“群毛遁”“百鸟暌”写了走兽飞禽对雕鹗躲避退让,衬托出雕鹗不可抵挡的气势。
D.最后两句写雕鹗乘风高起、一往无前、直出玉关的豪俊身姿,气象雄浑,境界廓大。
2.七、八两句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6 分)
【答案】1.A(“寻找着可以寄身栖息的高木”错。“肯”相当于“岂肯”,意为“哪里、怎么”,表反问
语气;雕鹗不愿依木而栖,表现了作者想要一展才华、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2.运用比喻,将长河比作匹练,将太华山比作拳头,生动地写出了雕鹗眼中山河的渺小;(2 分)运用衬托,
以山河的渺小衬托出雕鹗的飞翔之高、气魄之大;(2 分)托物言志,借雕鹗的高飞秋汉、睥睨山河,寄寓了诗
人渴望在广阔天地施展抱负的远大志向。(2 分)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 1-2 题。
诉衷情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
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玉楼春 无名氏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小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
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面对烂漫春光,主人公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情态异常,“香阁浓
睡”。一“恼”字,承上贯下,使词意陡生顿挫。
B.“一春芳意”与“三月和风”为对偶句,同是“牵系人情”的景物。“牵系”既形象地表现了柳丝的特
点,同时也是对“眉叶细,舞腰轻”的照应。
C.“柔情胜似岭头云”与“别泪多于花上雨”两句中,情是泪的内源,泪是情的外现,一情一态,两个比
喻,对仗工致,且曲尽传神写照之妙。
D.“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上句变实为虚,抽象的感情成了可染可画的形象体。下句既实又
虚,“丹青”既指图画,也喻忠贞不渝之情。
2.两首词在开篇都写到“东风杨柳”,请分别简析其中“柳”的形象、人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柳对人物
形象的塑造起到怎样的作用?(6 分)
【答案】1.D(变虚为实,将具体的情感形象化为青眉黛含情、丹难画。)
2.(1)前词开篇所写之柳是雨初霁后的青青杨柳,柳丝纤细,柳烟疏淡,景象清新柔美,(1 分)所写之
人是因柳惹起无限愁思的闺中女子,(1 分)柳是情感的触发物,同时对人物形象起到反衬的作用。(1 分)(2)
第二首开篇所写之柳是门前路旁在东风中摇曳的柳,(1 分)所写之人是与远行之人在门前话别,依依不舍、留
恋而又无奈的女子,(1 分)柳是情感的寄托物,想“留”毕竟留不住,对人物形象起到正衬的作用,柳依依,
情依依。(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