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浙江省高三适应性考试(最后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浙江省高三适应性考试(最后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

ID:715271

大小:11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仑中学 2021 年语文高考模拟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要认真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既不好高鹜.(wù)远,也不妄自菲.(fěi) 薄;既不急于求成,又要积极进取。 B. 砥砺前行,步履.(lǚ)稳健,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 济发展,携.(xié)手世界各国,为全球环境治理共同努力。 C. 夕照下高楼大厦鳞次栉.(jié)比,周边伫.(zhù)立着大大小小的建筑物,累得精疲力竭的人们只是在这 些建筑物的缝隙之间匍匐打转地苟且偷生而己。 D. 门框.(kuāng)胡同从前十分繁华,曾经有谚语提及京城繁华之处:“东四西单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 栅.(zhà)栏,还有那小小门框胡同一线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鹜”字书写错误,应为“骛”; C.“栉(jié)”读音错误,应为“zhì”;“而己”的“己”应为“已”; D.“框(kuāng)”读音错误,应为“kuàng”。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凡尔赛学”名称的来源,确实..与法国的凡尔赛有关。【甲】17 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了削弱地方 贵族的势力,避免叛乱危险,在凡尔赛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宫殿,将全国主要贵族都邀请至凡尔赛宫居住。 【乙】凡尔赛宫被称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外表宏伟壮观,内饰富丽堂皇,500 余间大殿小厅装饰以精 致雕刻,巨幅油画和厚重挂毯。居住其中的法国贵族自然也过着纸醉金迷....、穷奢极侈的生活。不过,凡尔 赛宫虽奢华却并不宜居,500 余个房间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所有贵族们洗漱、排泄都要起身出宫。某 种意义上,凡尔赛宫也是有名无实....的代名词。 “凡尔赛学”就从中而来。网友们用“凡尔赛”来指代社交软件上的“贵族们”,嘲讽他们看似漫不 经心实则曲折刻意..的炫耀言论。【丙】并概括出“凡尔赛”行为的三个基本操作和两个进阶操作:先抑后扬、 似贬实褒,灵活运用自问自答,熟练借用他人评价;用定位来巧妙地暗示自己所处的高贵场合,用捂脸、 哭笑不得等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委屈。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实 B. 纸醉金迷 C. 有名无实 D. 刻意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C 3. B 【解析】 【分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确实:确切信实;真正,实在。此处强调“凡尔赛学”与法国的凡尔赛有关。使用正确。 B.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此处说法国贵族生活奢侈。使用正确。 C.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语境为虽是“宫”而不实用,使用错误。应为“华而不实”。 D.刻意:表示故意、特意、用上全部心思;古时为克制意志、潜心致志;用尽心思。对应“漫不经心”, 此处意为“特意”。使用正确。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精致雕刻”“巨幅油画”并列状语之间应为顿号。 故选 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提到诗或诗性,我们往往会觉得颇为玄妙,难以说清,不过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无大家一致认可的定 义或界说。 B. 中国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了一系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环境治理、清洁 能源开发等项目。 C. 日本理应本着对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采取审慎措施,在有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和监督下,选 择最优方式处置核事故处理后废水。 D. 广州港口发挥综合性枢纽港优势,挖掘场地潜力,加快货物周转,今年一季度的货物吞量达 1.29 亿吨, 同比增长 8.2%以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合逻辑,“不过”应改为“至少”; B.搭配不当,“发展”与“项目”不搭配,“发展”应改为“启动”; D.语意不清,“增长 8.2%以上”应改为“增长 8.2%”。 故选 C。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什么是共同富裕?首先,__________________。它类似于古代人们向往的“大同世界”,这种理想状 态的设定非常重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开放的,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有方向的。其次,共同富裕肯 定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均贫富。我们追求平等,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社会差异,社会就很难有进 步,差异既是进步的产物,也是进步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富裕的概念表明社会必须具有基本的公平与正 义。社会差异是存在的,但必须保持基本的、人们可接受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 的包容式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排他性的发展。一方面,已经实现了富裕的社会阶层,_________________, 不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较不富裕的社会阶层,也应在这种开放中感觉到自己是有机会得到发展的,而 不会因为自己较不富裕的现状而仇视富裕阶层。 【答案】 (1). 共同富裕是一种理想 (2). 但也承认社会差异 (3). 不应因为自己有钱了就垄断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下文“什么是共同富裕?”“它类似于古代人们向往的‘大同世界’,这种理想状态的设 定非常重要”,推断此处可以填入“共同富裕是一种理想”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上下文 “我们追求平等”“如果没有社会差异,社会就很难有进步,差异既是进步的产物, 也是进步所要解决的问题”,推断此处应该填入“但也承认社会差异”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主要结合上下文“已经实现了富裕的社会阶层”“不向社会开放”,推断此处应该填入“不应因 为自己有钱了就垄断发展”之类的内容。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表达的是否简洁连贯自然。 阅读下面两个表格,完成题目。 表 1:我国农村脱贫工程重要时间节点、事件梳理(根据官媒整理) 序 时间节点 重要事件 1 1978-2014 年 经过改革开放 37 年的努力,使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2 截至 2014 年底 仍有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 3 2015 年 11 月 23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4 2019 年 3 月 5 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5 2020 年 5 月 22 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6 2020 年 11 月 23 日 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至此,中国 832 个国家级贫 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7 截至 2020 年底 1800 余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 8 2021 年 2 月 25 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 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9 2021 年 2 月 21 日 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 农村现代化” 表 2:2012-2019 年我国贫困人口脱贫数量一览表(根据官媒数据梳理) 序 年度 贫困人口脱贫数量(单位:万人) 1 2012 12000-9899=2101 2 2013 9899-8249=1650 3 2014 8249-7017=1232 4 2015 7017-5575=1442 5 2016 5576-4335=1241 6 2017 4335-3046=1289 7 2018 3046-1660=1386 8 2019 1660-551=1109 6. 根据两个表格内容,参照“特点一”写法,概述我国“脱贫攻坚战”两个其他特点。 要求:言之有据;说明简要;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准确。 特点一:任务艰难,成就巨大。用 37+6 年时间,1800 余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最终 使近 7+0.7 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取得全面胜利。 特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横线上填空,描述中国人形象。要求:言之有据;用语简洁、准确。 完成这一伟大壮举的是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国人。 【答案】6. (1). 特点二:有规划有步骤分阶段。1978-2014 年间大致属于“基本”脱贫,之后进入“攻 坚”阶段,2019 年开始“精准脱贫攻坚”,2020 年“坚决打赢”。 (2). 特点三:前易后难,先快后慢。 1978-2014 年,37 年使 7 亿人口脱贫;2015-2020 年 6 年间,使 7 千万人脱贫;大致是越到后头,脱贫难度 越大。 7. 专注于人民核心利益、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提取要点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1)依据材料一我国农村脱贫工程重要时间节点、事件梳理可知,脱贫工程的进展过程是有阶段性的。依 据表格一的序号 1 和 2 可知,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说明 1978-2014 年间大致属于“基本”脱贫的阶段; 依据序号 3 和 4 可知,这个 2015 年到 2019 年主要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依据序号 6 和 8 可 知,到 2020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2)从脱贫攻坚的人数上来看,依据表格一序号 1 可知,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依据序号 2 和 8 以及 表格二从 2012 到 2019 年的数字显示可知,“仍有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所以特点是开始速度较快, 最后越来越慢,这也说明工作开始难度不大,随着时间的变化越来越不好做。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能力。 依据表格一的序号 7 中“1800 余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可知,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脱贫攻坚中为了广大农 民的切身利益,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体现了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依据表格一的在脱贫攻坚中的时间跨度 “从 1978 年——2021 年”可知,中国人民是有坚定的决心的,是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 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认识自己的一切,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 的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身体的痛苦、饥饿、疲倦等感觉。二是对自 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兴趣、爱好 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三是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 用,以及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意识的出现,不是意识对象或意识内容的简单转移,而是人的心理发展进入的一个全新的阶段, 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之一。它不仅使人们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且 能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因此,心理学界把自我意识归入个性的调节系统,作为个性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 分,成为个性自我完善的心理基础。 (摘编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材料二 自我意识对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定向和调控的作用。 个人如果对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对客体对自身的价值,对自己需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没有明确的意识, 他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就不会有坚定执着的追求。换句话说,自我意识是形成自觉的动机和目的所必要的 因素。小孩常常凭一时的兴趣和冲动而见异思迁,不能长久专注于一项事情,这固然同求知欲旺盛好奇心 重有关,但自我意识不成熟也是一个原因。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活动的方式、步骤、后果以及活动于其中 的环境没有明确的意识,就不可能对自己的活动实现恰当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取得活动的成功。在车如 流人如潮的大街上横穿的人,假如他对自己此时的处境没有清醒的意识,不能根据车流人潮的态势作出灵 活恰当的反应,就难免会丧生于车轮之下。 情感是主体在认识的基础上生产的对客体或自身的一种态度或体验,是意识的组成部分。积极崇高的 情感固然是催人奋发的伟大力量。但若人们为消极卑劣的情感所控制而无自知之明,或一任情感的冲动而 不能辨析情感的性质与对自己活动的影响,往往会干下蠢事,造成严重后果。所谓失去理智,自我折磨, 都属于这种情形,都由于自我体验混乱所致。 人的这种基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基础上所实现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同自动机和动物的反 馈控制是根本不同的。自动机是按输入的程序和事先定好的情景来处理问题的,超出这个范围,它就无能 为力了。动物虽然也可以根据环境调节自己的活动,但完全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它的活动与环境的刺激 直接同一,是对环境被动的适应,没有经过意识的中介,不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行动。这种本能反应的能 力是有限的,在复杂而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就适应不过来。 自我意识不仅是调控主体对客体的活动所必需,也为调控主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所必需。中国古 代通过内省所进行的“修身养性”,都可说是这方面的能动的自我调控的表现。 (摘编自涂德钧《“自我意识”浅论》) 材料三 自我意识与文化背景 对于某些人群而言,个人主义十分盛行,身份更多是独立的。青春期是与父母分享的时期,个体开始 依靠自己,并且开始定义个人独立的自我。即使个体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他的特性——作为有特殊能 力、特点、价值和梦想的独特个体——也会完整地保留下来。 西方文化中的心理学假定,定义你的可能自我并相信你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会使你的生活富足。 西方文学,从《伊利亚特》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都赞美那些依靠自己成功的人。电影专门描写那 些反抗制度的英雄。歌词中也常常鼓吹“我行我素”“我是我自己”,并且推崇“至高无上的爱”——爱 自己。 当人们经历过富裕、地位改变、城市化和大众传媒后,个人主义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而亚洲、非洲和 中南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则把集体主义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即个人要服从集体,并据此来定义自我。这种 文化孕育了相互储存的自我。这些文化中的人们喜欢进行自我批评,却很少自我肯定。马来西亚人、印度 人、日本人和传统的肯尼亚人,比澳大利亚人、美国人和英国人更可能用群体特性来填充“我是……”的 句子。集体主义国家的人们在聊天时很少使用代词“我”。当语法或上下文能够清楚地表明主语时,个体 会说“去看电影”,而不说“我去看电影”。 (摘编自[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8. 下列对材料中“自我意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认识,大致包括三方面即自身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关系。 B.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心理学界认为,自我意识能帮助人们完善个性自我。 C. 自我意识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自觉的动机和目的的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并具有定向和调 控的作用。 D. 自我意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种比较鲜明的不同趋向、特性。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年龄、生活经历等方面关系不大,但却深受文化环境影响,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 我的理解并不一致。 B. 中国古代的“修身养性”,就是基于自我意识的自我调控,它强调个人要压制个体欲望,在身体、心性 方面获得锻炼和提升。 C. 青春期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这种自我意识觉醒,使人们在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 依赖,走向成长、成熟。 D. 集体主义强调个人要服从集体,并在集体的基础上定义自我,视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体往往成为集 体的附庸。 【答案】8. A 9. C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自我意识就是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认识”错误。根据原文“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 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可知,还包括“对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 故选 A。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与年龄、生活经历等方面关系不大”错误。根据原文“认识自己的一切,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二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三是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 识和评价。”可知,“年龄、生活经历等”对自身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与文章不符。 B.“压制个体欲望”错误。根据原文“中国古代通过内省所进行的‘修身养性’,都可说是这方面的能动 的自我调控的表现。”所以文中并没有提及。 D.“个体往往成为集体的附庸”错误。根据原文“个人要服从集体,并据此来定义自我。这种文化孕育了 相互储存的自我。这些文化中的人们喜欢进行自我批评,却很少自我肯定”可知,并没有谈到“附庸”, 与原文中“相互储存的自我”不符。 故选 C。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餐 (美国)斯坦培克 我每想起这件事心中总有一种愉快、满足之感。说来也怪,连最小的细节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曾多次 追忆这件事,而每次都能在记忆中的朦胧处想起一个新细节,这时,那种美妙温馨的快感就油然而生。 那是凌晨时分,东边的山峦仍是一片蓝黑色,但山背后却已晨曦微露,一抹淡淡的红色渲染着山峦的 边缘处。当这缕红色的光往高空移升时,它的色泽越变越冷、越淡、越暗,当它接近西边天际时,就逐渐 和漆黑的夜空融为一体了。 天很冷,虽然算不得刺骨严寒但也冻得我拱背缩肩,拖曳着双足,把两手搓热后插进裤兜里。我置身 其中的这座山谷,泥土呈现拂晓时特有的灰紫色。我沿着一条乡间土路往前走,突然看见前方有一座颜色 比泥土略淡的帐篷,帐篷旁,橘红色的火苗在一只生锈的小铁炉的缝隙中闪烁。短而粗的“烟筒”喷出一 股灰色的浓烟,烟柱向上直直升起,过了好一会才在空中飘散。 我看见火炉旁有位青年妇女,不,是位姑娘。她身穿一件褪色的布衣裙,外面罩着一件背心。我走近 后才发现她那只弯曲着的胳膊正搂抱着一个婴儿,婴儿的头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小嘴正在吮奶,这 位母亲不停地转来转去,一会儿掀开长锈的炉盖以加强通风,一会儿拉开烤箱上的门,而那个婴儿一直在 吮奶。婴儿既不影响她干活,也没影响她转动时轻捷优美的姿态,因为她每个动作都准确而娴熟。从铁炉 缝隙中透露出的橘红色的火苗把跳动着的黑影投映在帐篷上。 我走近时,一股煎威肉和烤面包的香味扑面而来,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到愉快和温暖的气味。 这时,东边的天空已亮起来,我走近火炉,伸出手去烤火,一触到暖气,全身立刻震颤一下。突然帐篷的 门帘向上一掀,走出个青年,后面跟着一位长者。他俩都穿着崭新的粗蓝布裤和钉着闪亮的铜钮扣的粗蓝 布外套。两人长得十分相像,都是瘦长脸。 年轻的蓄着黑短髭,年长的蓄着花白短髭,两人的头部和脸部都是水淋淋的,头发上满是水,短髭上 挂着水珠,面颊上闪着水光。他们二人默默地站在一起望着逐渐亮起来的东方,他们一同打了个哈欠,一 同看着山边的亮处。他们一回身看见了我。 “早,”年长的那位说。他脸上表情既不太亲热也不太冷淡。 “早,先生。”我说。 “早,”青年说。 他们脸上的水渍还没完全干,两人一同来到火炉边烤手。 姑娘不停手地干活,她把脸避开人,聚精会神地干手里的活。她那梳得平平整整的长发扎成一束垂在 背后,干活时,发束随着她的动作甩来甩去。她把几只马口铁水杯、几只铁盘和几份刀又放在一只大包装 箱上,然后从油锅里捞出煎好的咸肉片,放在一只平底大铁盘上,卷曲起来沙沙作响的咸肉片看上去又松 又脆。地打开生锈的铁烤箱,取出一只正方形的盘子,盘子上面摆满用发酵粉发得松松的大面包。 热面包香气扑鼻,两位男人深深地吸了口气,年轻人低声说:“好香!” 年长的人回头对我说:“你吃过早饭吗?” “没有。” “那就跟我们一起吃吧。 这就是邀请了,我同他们一块走到包装箱旁,围着箱子蹲在地上。青年问道:“你也去摘棉花吗?” “不。” “我们已经摘了十二天了”。 姑娘从火炉那边说:“还领到了新衣服呢。” 两个男人低头瞧着新衣裤,一同笑了。 姑娘摆上那盘威肉、大个的黑面包、一碗威肉汁和一壶咖啡,然后自己也蹲在纸箱旁。婴儿的头暖暖 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还在吮奶,我听见小嘴吮奶时的咂咂声。 我们都在自己的盘子上放满面包和咸肉,在面包上浇上肉汁,在咖啡杯里放了糖。那位长者把嘴填得 满满的,细细咀嚼了很久才咽下去。于是他说,“老天,真好吃!”接着他又把嘴填满。 年轻人说:“我们吃了十二天好的了。” 这时,每个人都在狼吞虎咽,都把再次放在自己盘上的面包和咸肉又一下子吃得精光,一直吃得每个 人都肚里饱饱的、身上暖暖的。热咖啡把咽喉烫得火辣,但我们把剩在杯底的咖啡连同渣子一块儿泼在地 上后又把杯子斟满。 阳光现在有了色彩,但这种发红的亮光反而使天空显得更寒冷。那两个男人面对东方,晨曦把他们的 脸照得闪闪发亮。我抬头望了一会,看见老者的眼球上映着一座山峦的影子和正爬越过那座山峰的亮光。 两位男人把杯里的咖啡渣倒在地上,一同站起身。年长的人说:“该走了。” 年轻的人转向我,“你要是愿意摘棉花,我们可以帮个忙。” “不啦,我还得赶路。谢谢你们的早饭。” 长者摆了摆手。“不用谢,你来我们很高兴。”他们俩一同走了。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 朝霞,我独自顺着那条乡间土路继续向前走去。 事情就是这些,它之所以令人感到愉快是显而易见的,但它本身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因此,我每 次回忆时总有一股暖流袭上心头。 10. 有评论认为“早餐”作为题目“平常却恰到好处”,你怎么理解这种评论,试作分析。 11. 概括末段所说这事“本身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的内涵。 12. 赏析文中人物对话。 13. 反复是这篇小说重要写作手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多方面艺术效果。 【答案】10. (1)早餐是文章内容的核心事件,对孤独的行路者“我”来说,有特别重要意义,用它作题 目,既切实又能突出重点。(2)“早餐”乃寻常事件,措词也平淡无奇,与文章朴实无华的叙述风格、日 常生活的朴素内容相一致,“平常却恰到好处”。 11. (1)劳动和生活平常、丰富却生动的情境之美。(2)劳动者质朴、和善、乐于助人的品格之美。(3) 陌生人之间信任、自然且平和的关系之美。 12. (1)对话交代了“我”看不到的生活,丰富了文章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2)简短而朴素,要言不 烦,反映出说话者质朴、平和的性格特点。(3)穿插出现在描写、叙述内容中,使行文富于变化,叙事节 奏变得舒缓。 13. (1)“婴儿的头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反复出现,渲染一种平静、温馨的氛围,展示劳动生活美 好的一面。(2)“摘了十二天了”“吃了十二天好的了”,交代摘棉花时间之长,也突显劳动者对工作的 满意,反映出他们生活并不优裕。(3)首尾部分及中间部分,“愉快”三次出现,文章仿佛有一条情感线 索贯穿始终,使全文结构圆合,情感得以强调。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1)文章主要记叙的是“我”作为一个孤独的行路者,在赶路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帐篷,一个姑娘在里边 做饭,之后来了两个人邀请我共进早餐的故事,这顿“早餐”给我留下的是美妙温馨的快感,所以吃“早 餐”是文章的主体,是中心事件,用“早餐”做题目,能够突出重点。(2)文章的叙述上平铺直叙,语言 朴实无华,事件小到微乎其微,所以使用比较普通的词语“早餐”一词,和文章的这一风格相一致,因此 “平常却恰到好处”。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1)依据原文“婴儿既不影响她干活,也没影响她转动时轻捷优美的姿态,因为她每个动作都准确而娴熟。 从铁炉缝隙中透露出的橘红色的火苗把跳动着的黑影投映在帐篷上”和“我走近时,一股煎威肉和烤面包 的香味扑面而来,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到愉快和温暖的气味”等情节可知,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 农户人家,平常人的生活,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之美,所以整体体现出一种情境之美;(2)依据原文“那就 跟我们一起吃吧”,两个陌生人面对我这么一个孤独的行路者,却热情的请我吃饭,给我一种内心非常愉 悦的感受,这种场景是温馨的,体现了陌生人的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3)依据原文“年轻的人转向我, ‘你要是愿意摘棉花,我们可以帮个忙’”可知,面前的两个陌生人对我是非常信任的,愿意给予我帮助, 这充分体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朴实、和谐的关系之美。所以作者说“本身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1)在人物塑造上,依据原文“‘我们已经摘了十二天了’和姑娘从火炉那边说:‘还领到了新衣服呢。’” 等对话可知,这两个陌生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塑造了两个勤劳乐观的形象, 使人物形象更丰满;(2)文章中的对话寥寥几句,表达形式简短,用语朴实无华,符合人物的身份,体现 了他们那种质朴的普通劳动人民的形象;(3)文章通过描写我在行路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其中主体是记叙 共进“早餐”的过程,在这两种表达方式上又穿插了人物的对话,使行文显得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叙事 节奏变得舒缓,符合文章整体的风格。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反复的手法在文中共使用了三次。 第一次,“婴儿的头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小嘴正在吮奶”和“婴儿的头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 还在吮奶”这句话反复使用,通过孩子暖暖的吃奶的的状态,渲染出一种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的平静和温馨, 平淡又幸福。 第二次,“摘了十二天了”和“吃了十二天好的了”这句话反复使用,通过简单的对话,就交代了这两个 陌生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他们是勤劳乐观的,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第三次,开篇“我每想起这件事心中总有一种愉快、满足之感”,中间“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到愉 快和温暖的气味”和结尾“事情就是这些,它之所以令人感到愉快是显而易见的”三句中,作者都有一种 情感的表达,那就是“愉快”,所以,这也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体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品 格之美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美,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钟山培杏义学①碑记 [清]张凤鸣 古之学者选于乡,晋于国,达于朝,乡学尚矣。夫人才固不择地而生,在培养之有素耳。桐邑居两浙 之上游,山水清奇,甲于.他郡。属乡有所谓钟山者,去县治四十余里,山高溪深,尤觉出幽可喜,然地瘠 民贫,视.他乡稍下云。 余自己未春恭膺简命来宰兹邑,下车采风至斯,第见二三青衿,迎遏道左,彬彬有礼,心窃喜之,盖 犹有古之遗风焉。庚申冬,令其乡士吴元鳌等,捐资倡建义学,输.田收息,岁以为常事。 既成,叙其始末, 请记于余,将勒石以.垂诸久远。余闻之不禁瞿瞿然兴曰:“若此者,非所称一乡之善士耶?” 尝慨世之人日皇皇焉求田问舍以庇其身家或思邀福利广施舍于释道寺观 者有之至若事之大有裨益于 乡党风俗者概置不问何其谬欤?麦並圣至今吴元鳌毅然经始,饮助落成,延.师以训其里之子弟,俾无力者 皆得人事于学。呜呼,可谓知务本矣!况我朝诞敷文教,培育人才,自会下逮郡县,学校之外兼设书院, 以是人文蔚起,称极盛焉。夫义学与书院相为表里,书院养士于都会,作人之化在天下;义学养士于闾里, 树人之计在一乡,国家化民成俗之道实基于此。幸能举而.行之,吾见此乡之中蒸然向化,日新月异,造就 所至,必有可观,厥成岂浅鲜哉?余因之更有厚望矣:使桐江之人闻风而起,共相摹效,由一乡推之十二 乡,人皆负笈,户尽横经,砥行力学,矢志进取,不独士习醇正,深堪嘉尚,即如姚文敏、俞庄襄②二公 之科名治绩,安知不可复见于今?余又将拭目俟之,以为他日券,而兹特先路之.导耳。 至于规制大备,经理得宜,董.其事者诚始终勿倦焉。则有初者有终,可久者可大,是亦宰其, 土者所 深愿也夫!遂不辞而为之记。 (《乾隆桐庐县志》) 【注】①义学,旧时各地用公款或私资举办的免费学堂。②姚文敏,即姚夔(1414-1473),字大章,桐庐 人,官至礼部尚书;俞庄襄(? T524)明代人,官居右都御史。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地瘠民贫,视.他乡稍下云 视:和……相比 B. 捐盗倡建义学,输.田收息 输:捐赠 C. 延.师以训其里之字弟 延:邀请 D. 董.其事者诚始终勿倦焉 董:通“懂”,精通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山水清奇,甲于.他郡 不拘于.时,学于余 B. 将勒石以.垂诸久远 斯亦检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C. 幸能举而.行之 去今之墓而.葬焉 D. 而兹特先路之.导耳 仰观宇宙之.大,府察品类之盛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议论开篇,开宗明义地阐述兴办乡学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B. 作者在桐邑为官,到钟山采风,被这里读书人的好风尚所感染,遂有兴办义学的想法。 C. 文章高度赞美重视教育、捐资办学的乡贤,对求田问舍、广施寺观者给予诘责和批判。 D. 作者展遍钟山培杏义学将引领桐邑砥行力学的好风气,因此认为义学和书院一样重要。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尝慨世之人日皇皇焉求田问舍以庇其身家或思邀福利广施舍于释道寺观者有之至若事之大有裨益于乡党风 俗者概置不问何其谬欤?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义学养士于闾里,树人之计在一乡,国家化民成俗之道实基于此。 (2)则有初者有终,可久者可大,是亦宰其土者所深愿也夫! 【答案】14. D 15. C 16. D 17. 尝慨世之人日皇皇焉//求田问舍/以庇其身家/或思邀福利/广施舍于释道寺观者有之/至若事之 大有裨益于乡党风俗者/概置不问/何其谬欤? 18. (1)义学在乡里培养读书人,是在为一乡培养人才,国家教化百姓养成好风俗的做法实在有赖于这。 (2)既然这样,那么有好的开始就会有好的结束,能够坚持时间长的就能够把事业做大,这也是管理这片 土地的人所深深希望的啊!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A 项,“然地瘠民贫,视他乡稍下云”翻译为:但土地贫瘠百姓贫穷,与其他乡相比,情况稍差一些。视: 和……相比。 B 项,“捐盗倡建义学,输田收息”翻译为:捐资并倡议创建免费学堂,捐赠田产,征收利息。输:捐赠 C 项,“延师以训其里之字弟”翻译为:延请老师来教导自己乡里的孩子。延:邀请 D 项,“董其事者诚始终勿倦焉”翻译为:监督这件事的人又能始终不倦怠。董:监督。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把握能力。 A 项,“山水清奇,甲于他郡”翻译为:翻译为:山水清秀奇异,比其他的郡好。于,介词,比。“不拘于 时,学于余”翻译为: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于,介词,向。 B 项,“将勒石以垂诸久远”翻译为:(打算)将它刻在石碑上以便让它流传久远。以,连词,表目的,以 便。“斯亦检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翻译为:这也如同砍去树根而要求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头 而想长流啊。以,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C 项,“幸能举而行之”翻译为:幸亏能够按照这种方法施行。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去今之墓而葬 焉”翻译为: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D 项,“而兹特先路之导耳”翻译为:而创办钟山培杏义学只是一个的开端。之,助词,的。“仰观宇宙之 大,府察品类之盛”翻译为: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D 项,“因此认为义学和书院一样重要”是错误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从“夫义学与书院相为表里”的议论 可知作者早就有这样的认识。 故选 D。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题当中,“求田问舍”是“世之人”的谓语,后面应断开;而“皇皇焉”可修饰“世之人”,后面可断 开,也可做“求田问舍”的状语,不可断开,所以“焉”后可断也可不断;“庇”的宾语为“身家”,所 以“家”后断开,“以庇其身家”是“求田问舍”的目的;“邀”的宾语为“福利”,所以在“利”后断 开;“之”为代词,指代前面所说的邀福利、广施舍于释道寺观者,所以在“之”后断开;“大有裨益于 乡党风俗”做“事”的定语,所以“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后面要断开;“何其……欤”为固定结构, 所以在“何”前面要断开。 整句话的翻译为:曾经感慨世人每天只一心想着购置产业,来保护自身和家族利益,或许世上有想着希求 福报利益、向寺庙道观大量施舍的人,至于对乡里风俗大有益处的事,就一概置之不理,为什么这样不合 情理呢?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闾里”,乡里;“树人”,培养人才;“化民成俗”,教化百姓、养成好风俗; “道”,做法或规划。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初”形作名,好的开始;“终”,形作名,好的结束;“久”, 形作动,能够长时间坚持;“大”,形作动,做大;“宰”,掌管;“愿”,希望。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 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在乡里得到选拔,在郡县得到晋升,在朝廷得到重用,地方学校由此获得了重视。人 才本来就不择地而生,而在于由来已久的培植养育。桐邑位于浙东和浙西的上游,山水清秀奇异,超过其 他的郡。它的辖下有个叫钟山的地方,距离县政府所在地四十多里,山高溪深,清幽异常,让人喜爱,但 土地贫瘠百姓贫穷,与其他乡相比,情况稍差一些。 我在已未年春天恭敬地接受选派任命来主管这个郡县,上任时到这里访问民俗,只见两三个读书人, 在路边迎接拜见我,十分文雅有礼,我心里暗暗高兴,大概是因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古人遗留下来的好 风尚吧。庚寅年冬天,我让那乡绅吴元鳌等人,捐资并倡议创建免费学堂,捐赠田产,征收利息,并把这 当作每年要做的事。学堂建成后,要记述建造经过,他们就请我来写篇记,(打算)将它刻在石碑上以便让 它流传久远。我听闻此事,不由得惊惧而起说:“像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人)所称赞的一乡有德行的人 吗?” 曾经感慨世人每天只一心想着购置产业,来保护自身和家族利益,或许世上有想着希求福报利益、向 寺庙道观大量施舍的人,至于对乡里风俗大有益处的事,就一概置之不理,为什么这样不合情理呢?现在 吴元鳌等人毅然开始经营(学堂之事),帮助乡里建成学堂,延请老师来教导自己乡里的孩子,使没有财力 的人都能够到学堂读书。啊,他们可以说是懂得致力于根本!朝廷广泛开展文化教育,培育人才,上自省 会,下到郡县,学校之外兼设书院,因此文化蓬勃兴起,可以说非常兴盛。地方公益学校与官府学院互相 配合,官府学院在大城市培养读书人,是在给整个天下培养人才;地方公益学校在乡里培养读书人,是在 为一乡培养人才,国家教化百姓养成好风俗的想法实在有赖于这。幸亏能够按照这种方法施行,我看见这 个乡里的百姓纷纷受到熏染、得到教化,日新月异,所达到的成就,必然很高,他们的功德难道会浅薄吗? 我因此要对他们寄予更高的希望了:让桐江的百姓闻风而起,相互模仿,从一个乡推广到十二个乡,人人 都背着书箱,家家都横陈经书,砥砺品行,努力学习;立下誓愿,积极进取,不只有读书人风气醇正,十 分值得嘉许崇尚,即使像姚文敏、俞庄襄二公那样的科举名次和为政业绩,怎知不能在今天再次出现呢? 我又将拭目以待,并把这话当作将来的凭证,而创办钟山培杏义学只是一个的开端。 至于学堂的规格制式,已大体齐备,只要经营管理得当,监督这件事的人又能始终不倦怠,(学堂就一 定能办好)。既然这样,那么有好的开始就会有好的结束,能够坚持时间长的就能够把事业做大,这也是管 理这片土地的人所深深希望的!于是非常乐意地为这件事写了一篇记。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元代〕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19. 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在小令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0. 相比唐诗、宋词,元小令无论用语、表达还是内容都别具特色,结合这首作品的语句,试做赏析。 【答案】19. (1)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喜爱。(2)与朋友共饮的快乐、无拘束。(3)远离社会名利的轻松 愉悦。(4)不争人情、往事的淡泊和乐。 20. (1)语言通俗易懂,常用口语、俗语,像“老瓦盆边笑呵呵”“世态人情经历多”。(2)表达直白, 抒情直接,不像唐诗、宋词多讲求蕴藉、含蓄,像“闲快活”“争甚么”。(3)内容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 连,充满烟火气息,像“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支套曲一共有四首小令。 第一首,作者从行、坐、饮、餐、歌、卧等日常生活中体悟出了“适意”“安心”,觉得“日月长,天地 阔,闲快活”这种闲适、自由、自然的人生就是作者喜爱的。 第二首与“山僧野叟闲吟和”“老瓦盆边笑呵呵”,一边喝酒,一边吟和,其乐无穷,无拘无束。 第三首,“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可以看出作者对功名利禄已 经看破,不再纠缠其间,心情轻松愉快。 第四首,“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作者 倾诉了自己为什么愿意过闲适生活的原因。他经历了人间的风风雨雨,看到了贤愚颠倒的混沌现实,没有 什么可争的了。表达了远离尘世纷争的淡泊洒脱的心态。 可以抓住曲子中的关键词思考总结。 2.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比较鉴赏能力 根据题干,可从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三个方面作答。 从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历程上看,唐诗主要是五、七言的格律诗,如绝句、律诗。宋词句子长短不齐, 但并不是自由诗,在每一个词牌下,对于字数、句数、押韵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故作词又叫“填词”, 即根据词牌的规定填出词。 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元曲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 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 散曲两类,元小令属于散曲的一种。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宋词与元曲的区别。一是曲字数上更自由。比如说一个词牌限定字数很少能再变化,即便有变化也会在词 牌上反映出来,比如添声,偷声,摊破,添字,减字。而元曲因为有衬字要自由许多。比如“我是个蒸不 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二是曲音调上更自由。词有严格的平仄,而曲在衬字上是自 由的不讲平仄。三是韵不同。词讲究雅致,可以隔行押韵,也可以换韵。按照词牌的要求来。而曲要求一 韵到底。四是容量不同。诗词曲的发展容量是越来越大的。词发展到早期就开始从小令转向长调,曲的容 量就更大一些。五是风格差异。词贵雅,曲贵俗。元朝是一个文化停滞的朝代,社会矛盾尖锐,百姓无心 理睬所谓艺术,这与宋初“凡有饮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元曲更写实,更口语,有大量 的俚语加入,贴近百姓生活。 综上所述,可从本曲子中找到例子,与唐诗宋词比较,得出答案。 元小令中“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老瓦盆边笑呵呵”等句子,口语化生活化,得出语言通俗易懂特点。 诗词以雅著称,因此表达技巧用得多,如对比、映衬,抒情含蓄蕴藉。“争甚么”“他出一对鸡,我出一 个鹅,闲快活!”元小令则相对来说直白得多。 从题材内容上看,“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元小令更写实,更贴近生活。 唐诗宋词更雅致,写的内容要偏重于精神层面的。 (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 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 21. 孔子认为不能以德报怨,而应该“______”,“恶讦以为直者”中“讦”的意思是_______。 22. 结合材料评析儒家的“直行观”。 【答案】21. (1).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 揭发别人的隐私 22. ①儒家重视符合仁义道德修养的正直行为,正直的行为应该是尊重别人的隐私,而非揭发别人隐私而自 以为直率;②孔子的“直”,是遵循人伦孝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儒家的直行观对我们当下社会 为人处世上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当然,对于父子互相为对方隐瞒之事要辩证对待。 【解析】 【21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一问,在《论语·宪问》中曾有这样的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大意是: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 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故此空应填“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第二问:“恶讦以为直者”的大意是“憎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故“诘”在此处的语境 意应是“揭发别人的隐私”。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评析儒家的‘直行观’”,即评析儒家“正直行为的观点”。 《论语•阳货》原文“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这就大意是“憎 恶宣扬别人过错的人,憎恶身居下位而毁谤身居上位的人,憎恶勇敢而无礼的人,憎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 人”,这是孔子厌恶的人,他厌恶那些违背礼教,直接做坏事的人。 《论语•阳货》原文“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这几句大意是“我憎恶抄袭他人 之说而自以为聪明的人,憎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憎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这是子 贡厌恶的人,他厌恶本性恶劣却装作自己聪明勇敢正直的人,即虚伪的人。 《论语•子路》原文“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就大意是 “孔子说‘我们家乡直者与你们这有所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孔 子认为,父子之亲,人间之天然至亲也,父爱子,子孝父,这是人之常情,不违背这一人之常情,才可谓 正直。所以,即便父亲真的攘羊,儿子也应该为其隐瞒,更不应该去官府告发。若是一个人告发了自己的 父亲,就是真正的大公无私吗?连自己的父亲都能出卖,他谁不会出卖?我们不妨可以理解为:重视伦理 亲情可以维护人正常的情感诉求培育健全人格,从而保障国家稳定。 【点睛】附《论语》译文: 子贡问:“君子也有憎恶的人或事吗?,孔子说:“是有所憎恶的。憎恶宣扬别人过错的人,憎恶身 居下位而毁谤身居上位的人,憎恶勇敢而无礼的人,憎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孔子问:“赐,你也有 憎恶的人和事吗?”子贡说:“我憎恶抄袭他人之说而自以为聪明的人,憎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憎 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 叶公对孔子说:“我们这里有个直道而行的人,他的父亲偷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们家 乡直者与你们这有所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四)古诗文默写。 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不 亦远乎。”(《论语》) (2)___________,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答案】 (1). 任重而道远 (2). 死而后已 (3). 人非生而知之者 (4). 惑而不从师 (5). 渚清 沙白鸟飞回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7). 疏林不做美 (8). 禾黍秋风听马嘶 (9). 望尽天涯路 (10). 山长水阔知何处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已、渚、黍、涯。 四、作文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人们从美食中感受人文情怀的温度,领略中华文化的厚 重。在我国,食育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等与二十四节气相应的饮食风俗,又 有“孔融让梨”等做人应该懂得礼让的经典故事,还有“饮食贵有节,做事贵有恒”的人生智慧……有人 认为食育既是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参考范文: 一碗一筷诠中华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磁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 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墨客、权贵宠 臣、普通百姓竞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茶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 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 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过年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 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 祝愿。 然而,正如《月亮的六便士》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 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开始代替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成为了 苏丹红浆液的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目,食物难辨好 恶,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眼里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催人万火牛”,悲哉! 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扼杀 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最终,蔽暮浮云将被吹薄,也不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纹路,碗身描绘艳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传承,历史 沉淀;夹食中华美食所用木筷,竹香仍溢,恰如中华民族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臾。 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起于人民精益求精 的追求;“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 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歆享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解析】 【详解】审题: 材料围绕“食”这一关键词展开,并引入“食育”的概念,着重将“食”这一平凡的生活话题与传统 文化、人文情怀等内核相联系,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教育回归生活,生活回归教育”的内涵,在理顺生活、 教育两者的关系的同时,充分挖掘“食”在其间的重要作用。要求能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等多个角度,并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展现“食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恰当 解释“回归”之义。 参考立意: 1、食育既是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 2、美食能让人感受人文情怀的温度。 3、美食能让人领略中华文化的厚重。 素材积累: 1、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大若天地。我们生存的基本要素就是从食物中获取的,大地 万物的生灵全部都要靠食物来补充能量,获取营养,维持生命。一部《闲话中国人》开头第一炮便是在大 谈“饮食”,可见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所占地位之重。 外国人重于情趣,中国人则重于饮食。中国人既然能以食为天,则“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世界上 还有比天大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中国人甚至认为“普天之下,莫非一吃”,认为不管任何事都能 用“吃”来解决。这就是现代中国人对千百万年前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的认识。就像是说人就叫 “人口”;谋生就叫“糊口”;职业和工作就叫“饭碗”。干什么工作就吃什么饭,就像书中所说的:“修 鞋补锅是吃手艺饭;说书卖唱是吃开口饭;当教书匠是吃粉笔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儿。”总而言之就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切都与“吃”扯得上边。 饮食,说白了也就是吃饭。这些深深体现了中国人 的“吃饭”文化。 2、食物,是凝聚家庭繁荣重要媒介。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做饭,用三餐凝聚家庭,用食物慰 藉家人,饮食,便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而中国,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百分之八十以上 是乡村。所以要了解中国,就要从饮食开始,而要了解饮食文化,则要从中国的乡村开始。 相对于城市,中国的美丽乡村,因为手工技艺的传承,让美食更具人情和温度。中国广大的乡村,除 了有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歌咏的山水田园,更有让人称奇的玉盘珍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广袤山村,农家小院,炊烟袅袅之地,往往拥有着独特的中华美食。今天《舌尖上的中国》、《乡土》等一 些中央大型的记录节目,除了给我们呈现了一道道视觉的盛宴,更是以食物这种原始而纯真的方式,展现 了一个古朴而真实的美丽乡村。 3、我们要学习饮食礼仪,做到文明用餐。食育不仅仅在于膳食均衡,也在于餐桌礼仪。食可表意,也 可传情。“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虽然是一张桌,一副碗筷,一顿饭,但其间却蕴含看深刻的饮食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古发达,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最晚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 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 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在食堂吃完饭后,同学们真的都能做到将剩菜剩饭倒进泔 水桶,将碗筷整齐地摆放在蓝色的大筐里吗?然而大多数同学都只是把碗筷随手扔进筐里,剩菜剩饭倒的 一地都是,更有甚者把餐具留在桌上就直接走人。食堂让同学们饱腹,我们留给食堂的却是一片狼藉,身 为高中学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文明用餐。 我们还要传承饮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法国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 是什么和怎么吃。”众所周知,我天朝大国的“食”文化不可谓不丰富。我们要学习中华源远流长的饮食 文化,了解我国传统的饮食风俗和礼仪,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特点,从中培养爱国情怀,传承 我国天人相应的质朴饮食观。我们要把饮食上升到立己、立国的高度,为我们成为“人中君子,国之栋梁” 奠定基础。 层次分析: 本文的开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从胃开始,读懂中华”。然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写中华美食,赞美 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接着叙写各地的美食,称赞美食样式丰富多彩,并提到人的“多元”。然后进一步挖 掘美食及食具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提到了美食背后的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得到了控制 及整治,从而体现的中国人的精神。最后归结全篇,并进一步扣题,使主题得以升华。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