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春季班下学期 4 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记忆是民族良知的彰显。华夏民族( )的优秀文化,如同滔滔..江河,生生不息、( )。郁达夫
撰文纪念鲁迅时说“ 、 、 ,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
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样的( )让我们意识到:“五四”精神一百年来都在激厉我们前行,为其建造
一座历史博物馆,是梦想,是情怀,更是担当。
1. 下列与文中加点字“滔”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 岛 B. 涛 C. 韬 D. 绦
2. 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彰显 B. 撰文 C. 爱戴 D. 激厉
3.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博大精深 喋喋不休 火眼金睛
B. 博大精深 源源不绝 真知灼见
C. 博学多闻 源源不绝 火眼金睛
D. 博学多闻 喋喋不体 真知灼见
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
②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③有了伟大的人物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答案】1. A 2. D 3. B 4.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识能力。侧重于对常见字中的易读错字、多音字、音近字、及通假字进行辨析,如要
求考生辨别多音字在不同语境的词语中的具体读音、要求考生比较形近字的读音、要求考上识别通假字的
读音等,所以考生平时必须多读多记。
“滔”“涛”“韬”“绦”均读 tāo;“岛”读 dǎo。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
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还可
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
符。
D 项,“激厉”应为“激励”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成语、实词及虚词)的能力。做好此类题目,应该注意:要恰切地了解词
语的含意,要了解词语的使用范围,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要分辨词语的语体色彩,要注意词语的语法
功能。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其形
容对象多为某某内容。博学多闻:学识广博,见闻丰富。修饰“优秀文化”应选“博大精深”。
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源源不绝:形容连续不断。依据前文“如同滔滔江河,生生不息”,
应选“源源不绝”。
火眼金睛: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这里是指郁达夫正确而深刻的认
识和高明的见解,应选“真知灼见”。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有主观和客观两种考查方式。做主观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
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
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试排时从同话题内容,时间、
空间、逻辑推理,相同句式,代词,关联词语,起始句,总领句,总结句,标点的角度入手。而做客观排
序题要结合以上思路,巧妙使用排除法。
后文写“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其中“而”表转折,所以③应放最后;依据“有了……是……”,
可知前面应是“没有……是……”,所以正确的顺序应为①②③。
故选 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
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
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
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约有 67.3%左右的国民认为应当召开读书节。
B. 做好复学复课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密切配合。
C.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我们勇敢向前。
D. 新时代青年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
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
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 项,“大约有 67.3%左右”错误,“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
故选 A。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答题技巧:
解答时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
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
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
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
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
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6. 下面是某村一则通告的主要内容,其中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本村将于 7 月 1 日起对南门路段改造升级,届时该路段将封闭施工,禁止行人和车辆光临。如有不便,
敬请谅解。
A. 届时 B. 光临 C. 敬请 D. 谅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
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
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
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B 项,“光临”是敬辞,称宾客的来到。与“行人和车辆”搭配不得体,可改成“通行”。
故选 B。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
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
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
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
等。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体的普及,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诗词也得到了新的应用和传播。央视《经典咏
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体现出“新旧结合”“新旧共生”的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不仅
提升了传统诗词的传播度,还催 生了新的诗词体式的出现,对于诗词当代化具有深刻意义。
这些节目降低了诗词欣赏的门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加入,使节目制作方与观众即时互
动成为可能,并在受众中形成二次创作、延伸创作的基础。节目中,作为内容的诗词与多种传播形式的互
动关系,体现出以下方面的创新:
一方面,音乐与诗歌再次紧密结合,呈现出“万口相传”的盛况。中华民族的诗与乐,从一开始就相
互配合、相互成就。但古代诗词的配乐,今天大多已失传,极少数保留下来的,也不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经典咏流传》用新声唱旧词,使得流行因素与传统文化彼此融合、彼此促进,呈
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
另一方面,经典传唱人来自不同的领域,他们将各自独特的人生际遇及生命体验融入诗词之中。这展
现了诗词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蓬勃的生命力。
要使之随着新的娱乐、传媒方式的出现,受多种文化形态冲击,诗词创作要放眼于更广阔的天地,谋
求内容及体制上的新发展,才能葆有诗词的生命力及社会影响力。回顾中国诗词艺术的演进规律,可以窥
见诗词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是进一步与新声音乐结合;二是进一步与大众结合;三是呈现方式进一步多元
化、可视化。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诗词也必将更深入大众
视野,完成其在当下文化生态下的继承与发展。
(摘编自辛晓娟《为什么我们离不开诗和远方》)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播媒体的普及使传统诗词获得新的生命力。
B. 据统计,古代诗词的配乐如今已经全部失传。
C. 在新时代,应谋求诗词内容及体制的新发展。
D. 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有益于传统诗词的传承。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文化类节目入手,引出诗词当代化这一论题。
B. 文章二三四段以“总分”结构展开论证,层次分明。
C. 第三段以喻证法论证了“诗”与“乐”无需密切结合。
D. 文章在提出、分析问题后,指出诗歌未来的发展趋势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电视传播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
B. 只要配上乐曲,传统诗词的生命力就能千古不断。
C. 传唱人来自不同领域,说明诗词的群众基础广泛。
D. 影响颇大的新“古风”体诗歌必将受到所有人喜爱。
【答案】7. B 8. C 9. C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古代诗词的配乐如今已经全部失传”错,说法太过绝对。原文“但古代诗词的配乐,今天大多已失传,
极少数保留下来的也不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可知是大多已失传,不是已经全
部失传。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第三段以喻证法论证了‘诗’与‘乐’无需密切结合”错误。原文“一方面,音乐与诗歌再次紧密结
合,呈现出‘万口相传’的盛况。中华民族的诗与乐,从一开始就相互配合、相互成就。但古代诗词的配
乐,今天大多已失传,极少数保留下来的也不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经典咏流传》
用新声唱旧词,使得流行因素与传统文化彼此融合、彼此促进,呈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可知主要是用
举例的方法论证了“音乐与诗歌再次紧密结合”。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电视传播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错,说法太过绝对和不符合原文。原文“随着电视、
网络等传播体的普及,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诗词也得到了新的应用和传播”,可知今天传播传统文化的方
式很多,如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手段,而不仅仅是电视;原文也没有谈到获得大众的认可,只是谈到了
“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诗词得到了新的应用和传播”。
B.“只要配上乐曲,传统诗词的生命力就能千古不断”错,说法太过绝对。原文“要使传统诗词生命力千
古不断,需要时代创作新的经典乐章”,可知是传统诗词的生命力千古不断,需要时代创作新的经典乐章,
而不是“只要配上乐曲”。
D.“影响颇大的新‘古风’体诗歌必将受到所有人喜爱”错。原文“于是,‘新音乐——经典诗词——新
词’三位一体的模式应运而生,并催生出新的诗歌体式,如青少年中影响力很大的新‘古风’体。这种青
春的文体,虽有欠成熟之处,但古典意境与当下流行元素的结合,使诗作表现出一种新的语言风貌”,可
知“必将受到所有人喜爱”原文无依据。
故选 C。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芯片指包含有许多条门电路的集成电路。体积小,耗电大,成本低,速度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通
信设备、机器人或家用电器设备等方面。
(摘自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
(摘编自《2019-2025 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材料三:
芯片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工业粮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可能深藏着 10 亿多个晶体管。长期以
来,由于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中国每年花费巨额外汇进口芯片。数据显示,从 2006 年开始,中国集成电
路产业产品超过石油已成为中国最大宗进口产品。
近年来,中国加大研发力度,国产芯片频频打破海外垄断,国产芯片还走向海外,让世界惊艳。中共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等同步发展。而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
自主创断,推进核心芯片等前沿技术研究,抢占信息技术发展制高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
国家将“核高基”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带动各家科
研机构和企业集中攻克难题;还推出集成电路产业授资基金,发展独立自主的“中国芯”。有了国家政策和
资金的大カ支持,中国企业也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芯”纷纷实现重大突破。如今,中国正力
争尽早摆脱缺“芯”之痛。
(摘编自卢泽华《中国“芯突破”惊艳世界》)
10. 下列产品未使用...芯片的一项是( )
A. 扫地机器人 B. 智能电饭煲 C. 笔记本电脑 D. 普通手电筒
1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6 年起,中国芯片市场规模逐年大幅增长。
B. 2019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已超过前三年总和。
C. 2022 年与 2019 年的芯片市场规模基本持平。
D. 2017~2022 年,中国芯片市场增速持续下降。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芯片需求量大,相关产业产品的进口已超过石油。
B. 国家的支持使中国“芯”的研究纷纷实现重大突破。
C. 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是我国芯片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 中国“芯”打破海外垄断,已经完全占领了世界市场。
【答案】10. D 11. C 12. D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
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
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
项。
D 项,普通手电筒未使用芯片,原文“芯片指包含有许多条门电路的集成电路。体积小,耗电大,成本低,
速度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通信设备、机器人或家用电器设备等方面”,可知扫地机器人、智能电饭煲
和笔记本电脑都使用了芯片。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
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
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2016 年起,中国芯片市场规模逐年大幅增长”错误,扩大范围,从材料二的图表分析,“2019-2022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增长缓慢”。
B 项,“2019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已超过前三年总和”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分析,2019 年是 588 亿元,
而前三年的总和是 802(130+295+377)亿元,前三年的总和超过了 2019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
D 项,“2017~2022 年,中国芯片市场增速持续下降”分析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分析,其中 2018-2019
呈上升趋势。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
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要死抠字眼。
D 项,“中国‘芯’打破海外垄断,已经完全占领了世界市场”错误,说法绝对和扩大范围,原文“近年
来,中国加大研发力度,国产芯片频频打破海外垄断,国产芯片还走向海外,让世界惊艳”,可知是国产
芯片走向海外,而不是“已经完全占领了世界市场”。
故选 D。
【点睛】文本解题技巧: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
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
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
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
“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
述并相互对照。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
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
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
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
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
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
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节选自课文司马迁《鸿门宴》)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4.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空隙,空闲
B. 亚父..南向坐 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C. 张良西向侍. 侍:这里是陪坐的意思
D. 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15.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译文: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
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C. 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译文:项羽就接受了玉壁,把它放下来后就坐在玉璧上
D.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译文: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答案】13. B 14. A 15. C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主语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入”为进入,“为寿”,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毕”是完毕,结束的意思,修饰
第二个“寿”。两个“寿”之间需要断开,排除 C 项。
“若”是你,作为“为寿”的主语,不需要断开,排除 A 项。
“击”的宾语为“沛公”,“于坐”,状语后置,“因击沛公于坐”不需要断开,排除 D 项。
句意: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A 项,“郤”,“空隙,空闲”错误。结合“将军与臣”“小人之言”分析,比喻嫌隙感情上的裂缝,隔
阂,矛盾等。句意:使您和我发生误会。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C 项,“就坐在玉璧上”错误。“置”,放下,丢下;“之”,代词,指玉璧;“坐”,座位。“置之坐
上”,置之(于)坐上,此处省略了介词“于”,应该译为把玉璧放在座位上。
故选 C。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
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
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
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
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
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
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
境。
参考译文:
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
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
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
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
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
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
“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项庄拔剑起
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无法刺杀沛公。
……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辞别,说:“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
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
“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
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
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70 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中通外直, 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3) 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5) 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6) 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8)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9)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10) ___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答案】 (1). 惟吾德馨 (2). 不蔓不枝 (3). 水何澹澹 (4). 欲辨已忘言 (5). 萧关逢候骑
(6). 城阙辅三秦 (7). 随风直到夜郎西 (8). 羁鸟恋旧林 (9). 只是当时已惘然 (10). 白头搔更
短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惟、澹、羁、搔。
六、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5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7. 诗歌第二句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18. 诗歌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案】17. 初春 18. 将朦胧山色比作一幅画轴,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山色的朦胧美,营造出具有诗情画
意的优美意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
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诗句的主要内容来判断我们想
要的答案。
第二句“日暖风香正落梅”,意思是和风携来花香,感到日渐温暖,而梅花正悄然飘落;由“日暖”“风
香”“落梅”等词语可以知道,夹带着花香的春风吹来,使人感到日渐温暖,“日渐”表明是早春,温度
不是特别高,此时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梅花凋落大概是早春,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初春时节。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妙处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修辞手法的概念,接着结合具体的
诗句对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作用和包含的思想感情。本题已经告诉修辞手法是比喻,我们
直接分析即可。
第三句“山色蒙蒙横画轴”,意思是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空蒙山色犹如展开的横卷
画轴,将蒙蒙山色比作一幅画轴,写出了群山若隐若现的特征,“横画轴”写出了“山色蒙蒙”之广阔,
透露出作者寄情山水,为早春的风光而沉醉的情感。
【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1.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
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2.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
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3.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
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
作风格。
4.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5.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仰慕天柱山
韩小蕙
安省有潜山市,古称“舒州”。其地面立天柱山,巨峰开石花,傲世而独绝。
仰基天柱山,首先是仰暮天柱山的尊严。这是豆古洪荒的大自然杰作,有巨大一簇石峰花,雄武地绽
开在天柱山顶。石峰花呈爆发式怒放状,不知是在哪个春天,不知是被哪一夜忽然吹来的春风吹醒,于是
在一阵天崩地裂之后,便留下永恒。伟哉,幸哉,大自然格外开恩天柱山!
仰慕天柱山,是仰慕天柱山的内涵。群峰莽莽,奔腾而来,山浪峰滔,岩呼石啸。一座又一座巉峦起,
一块又一块巨石发功,将满山的绿高高举起,与天地人同辉,和日月星竟耀,共真善美歌泣。
仰慕天柱山,是仰慕天柱山的厚度。李白一步一回头,留下“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心愿。苏
东坡游兴高飙之际,挥毫写下“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王安石虽累累被官场羁绊,内心却
一直思念着“水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的天柱山。黄庭坚来得最
是时候,石牛古洞前巧遇大画家李公麟,请他给自己画像之后,迅即写下一首七言诗:“郁郁窈窈天官宅,
请峰排霄帝不隔……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
仰慕天柱山,也是仰慕天柱山的奋发。一代代才人辈出,一家家儿郎脱颖。东吴出了兼文学家、科学
家、数学家于一身的才子王藩;晚唐有诗词名家曹松;宋朝出了宰相王珪,还有画出《五马图》的李公麟;清
初又涌现出桐城派代表作家、皖江文化首创者朱书;晚清有京剧鼻祖程长庚,率领徽班进京,使京剧这一国
粹形成并传播;新中国之后,又出了“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仰慕天柱山,也是仰慕天柱山的传承。今天,就在我们身边,还在不断涌现俊杰人物。在天柱山怀抱
中长大的刘少斌,建立天柱山养生武术院,一个又一个洋弟子追随而来,甚至在山脚下建起“俄罗斯学艺
村”,穿着对襟练功服,终日沉浸在天柱山的纯净里。
最后,仰慕天柱山,是当年从余秋雨文章《寂寞天柱山》开始的。他独辟蹊径的“安家”角度,卓尔
不群的“寂寞”见识,无不震撼着我,使一座陌生的天柱山,从此在心中深扎。正如一个人要有知音的理
解,一座山也需要经典的解读。
(有删改)
19. 作者笔下的天柱山有哪些值得仰慕之处?
20. 文章第四段引用了一些文人诗句,有什么作用?
21. 作者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写到余秋雨对天柱山的解读?
【答案】19. 自然胜景,人文底蕴,天柱山人的精神品质。
20. 表现文人对天柱山的赞美与留恋;强化作者的仰慕之情;丰富文章内容;增添作品的文学底蕴。
21. 交代作者对天柱山的情感之源;引导读者多元解读天柱山;使文末作者感悟的提出水到渠成。
【解析】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指向,然后快速阅读文
章,理解各段重点,勾画出对应内容,最后进行归纳整理。
依据“仰基天柱山,首先是仰暮天柱山的尊严。这是豆古洪荒的大自然杰作……大自然格外开恩天柱
山!”“群峰莽莽,奔腾而来,山浪峰滔,岩呼石啸。一座又一座巉峦起,一块又一块巨石发功,将满山的
绿高高举起,与天地人同辉,和日月星竟耀,共真善美歌泣”可概括为:作者仰慕天柱山的自然胜景。
依据“仰慕天柱山,是仰慕天柱山的厚度。李白一步一回头,留下‘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心愿。
苏东坡游兴高飙之际,挥毫写下‘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王安石虽累累被官场羁绊,内心
却一直思念着‘水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的天柱山。黄庭坚来得
最是时候,石牛古洞前巧遇大画家李公麟,请他给自己画像之后,迅即写下一首七言诗:‘郁郁窈窈天官
宅,请峰排霄帝不隔……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可概括为:作者仰慕天柱山的人文底蕴。
依据“仰慕天柱山,也是仰慕天柱山的奋发。一代代才人辈出,一家家儿郎脱颖。东吴出了兼文学家、科
学家、数学家于一身的才子王藩;晚唐有诗词名家曹松;宋朝出了宰相王珪,还有画出《五马图》的李公
麟;清初又涌现出桐城派代表作家、皖江文化首创者朱书;晚清有京剧鼻祖程长庚,率领徽班进京,使京
剧这一国粹形成并传播;新中国之后,又出了‘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今天,
就在我们身边,还在不断涌现俊杰人物……”可概括为:作者仰慕天柱山人的精神品质。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段作用的能力,具体考查理解文章中引用文人诗句作用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具体的引用
内容,从丰富文章内容、表达情感、结构安排、手法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第四段,作者借助李白、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等人的诗句,突出表现了天柱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写李白、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等人对天柱山的赞美与留恋,实际上是
在表达自己对天柱山的喜爱与仰慕。
此外,大量引用文人名句,也会使文章更富有文学底蕴,锦上添花,更受读者喜爱。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现代文中段落设置的作用。一般包括结构、内容、表达三个要点,内容重点把握交代了什么内容,
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抒发什么情感三方面;结构上主要考虑其与前文、后文、标题的关系;表达方面
则主要指在交代内容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以及结构安排产生的效果等。
本文最后写“仰慕天柱山,是当年从余秋雨文章《寂寞天柱山》开始的”,这就交代了作者对天柱山的情
感之源;写“他独辟蹊径的‘安家’角度,卓尔不群‘寂寞’见识”,实际上是想通过对余秋雨现实的赞
美引导读者多元解读天柱山,从而水到渠成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悟:正如一个人要有知音的理解,一座
山也需要经典的解读。
八、写作(4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感动中国 2020 年
度人物”张桂梅,致力推广菌草技术、带领农民种菇致富的“世界菌草技术之父”林占熺,放弃高薪重回
大山、发展产业脱贫的“大学生村官”翁新强,以电商直播开创扶贫新天地的“网红主播”薇娅,热心公
益事业、用稿费资助 400 多名贫困学生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郭秦……
班级将组织“青年榜样”交流会,请你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以“做新时代的年轻人”为主题,写一篇
发言稿,在交流会上发言。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答案】例文:
做新时代的年轻人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做新时代的年轻人”。
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
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这一殷殷嘱托,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当代中国青年
的深切期望。正因如此,我们要立志做新时代的年轻人。
做新时代的年轻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进步刻录着青年的足迹、凝结着青年的奉献。在建设
祖国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敢做时代先锋、勤于追逐梦想,在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接力拼搏,最终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做新时代的年轻人。学习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感动中国 2020 年度人物”张桂
梅,“世界菌草技术之父”林占熺,“大学生村官”翁新强,“网红主播”薇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郭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
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
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当代中国青年具备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做新时代的年轻人。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青年要保
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
使命。一不能怕难怕苦,二不能怕跌倒怕吃亏,当代青年要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把家国情
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担当中作为,在磨砺中成长,在实干中推动国家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同学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属于我们青年,我们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
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
只有充分融入新时代,树立与这个时代的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用火热的青春创造更大的价值,方不
辜负美好年华,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新时代。
同学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须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青春里拼尽全力,做新时代的年轻人。
从今天起,让我们努力奋斗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比较简单,在审题方面没有设置任何障碍。材料由一个
自然段构成,向我们介绍了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张桂梅、林占熺、翁新强、薇娅、
郭秦。作文材料情境鲜明,为考生完整准确审读材料提供了具体环境,又能紧扣重要的社会生活,角度丰
富,启发性强,有较好的“立德树人”的考查功能。
材料第二段发出任务指令“班级将组织‘青年榜样’交流会”,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以
‘做新时代的年轻人’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立意】1.学习榜样,争做新青年;
2.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3.以人为镜,做最好的自己;等等。
【素材】1. 每一代青年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迹和时代答卷。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不断增强责任感,
明确自身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自觉把自身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统一、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把
个体发展与民族振兴相联系,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才能担当时代大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涌现出大量青年才俊,他们是
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潮中,推动着中华民族这艘巨轮不断破浪前行。百年前的
五四运动,就是当时一大批杰出青年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创造的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伟大运动。
在此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中,一代代有为青年迎难而上,不畏艰
险,不怕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奉献了青春和热血。
3. 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英杰,以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投身伟大祖国的各项建设,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投入本职工作,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高歌猛进的亮丽风景,让杰出青年
成为驱动时代发展的强劲动力,让新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