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嫩江市一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五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B.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 读不下去了。 C. 逃难至此,他已是身无长物,十分落魄。 D. 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 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语境是指校园网络建设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望文生义。使用不正确。 B.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此处形容“他儿子”,使用对象错误。 C.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语境是指逃难至此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使用正确。 D.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现多用来形容言语杂乱或不着边际。语境是指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 博引,是学生听不懂,而不是陈寅恪先生言语杂乱或不着边际,不合语境。 故选 C。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李刚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 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 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 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 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 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 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她展现出 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 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 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 局部地判断。 B 项,“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 改为“特色”。 C 项,“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宾语残缺,“出现了……的新型欺诈”后加 “手法”。 D 项,“而是研究、发掘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语序不当,应将“研究”“发掘”调换位置。 故选 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 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 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 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 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 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另外,还 要注意内在的句子的联系,音韵的和谐等。 具体分析,①②句选择的关键在于“俯瞰”是属上句还是属下句,而原文横线以后的句子均是“俯瞰”的 宾语,选择②句即可形成都是整齐的四字句,音节和谐;③④两句的区别比较明显,原文第一句“远眺群 山环抱”,接着向远处眺望,④由层林写到白云,比较顺畅;同时,④句的“绕”与原句中的“茂”两字 都处于句末,同一韵部的字相押,读来上口。故应选④。 故选 D。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 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 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 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 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二十世纪 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 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 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 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 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 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 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 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 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 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 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 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 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 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 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 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 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4. 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B. 汉学已有 600 多年历史,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C. 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文明进程。 D. 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 价值。 5. 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B. 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C. 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D. 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 化的。 B. 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 精神。 C. 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 中国的国学”。 D. 作者认为,汉学当热,汉学定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快速的复兴。 【答案】4. A 5. C 6. B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 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 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 项,“中外学者”错,由原文“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 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可知,应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关 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 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 项,“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无中生有。“国学研究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有误,原文第三段开头为“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属张冠 李戴。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 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 化、变未然为已然。A 项,因果倒置。“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 的”是原因。C 项,未然说成已然。“已经变成”“也变成”不正确。原文是“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 变成”。D 项,说法绝对,“汉学定能成为显学”错误,原文是“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故选 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 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 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 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 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 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三、 7. 情景式默写。 (1)《劝学》中开篇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的,强调要坚持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为我们描绘一幅天高水远、孤鹜南飞、晚霞绚烂秋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蜀相》 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虞美人》中,用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君子曰 (2). 学不可以已 (3). 落霞与孤鹜齐飞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 三 顾频烦天下计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7). 问君能有几多愁 (8).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易写错的字词有:已、鹜、频烦、济。 四、诗歌鉴赏(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轻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 占。 8.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 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 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9.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 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 忧虑。 【解析】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诗大意为:岁暮之时,边地战事又起,但没有谁能主动请缨,为国分忧,壮士有心报国,却 又无人能识。最后一句“寂寞壮士心”是对全诗的总结。“寂寞”一见孤单寂寞,二为壮志难酬,爱国而 无力。由此而“壮士心”。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烟尘”“鼓角”都是借代的手法;“请缨”是用典,学生学过“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谁请缨”与“敢爱死”形成对比。结合各种手法的基本用法与诗句内容就可归纳出答案要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五、文言文阅读。(22 分) (一) 阅读《阿房宫赋》中的语段,完成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 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10.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B.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负:承担 C.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爱:吝惜 D.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11.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12. 下面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C.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 戍卒叫,函谷举。 【答案】10. C 11. D 12. D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C.“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爱”应是“爱护”的意思。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今义,写作“勾心斗角”,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B.气候: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C.收藏、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收集保藏,筹划、计划或组织。 D.参差:高低长短不一。古今意思一致。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为判断句。 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为判断句。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为判断句。 D.“戍卒叫,函谷举”为被动句。 故选 D。 【点睛】参考译文: 可叹呀!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 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 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 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 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 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 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 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 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 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骞使西域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 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 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 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 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 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 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 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馀,单于死,左谷蠢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 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馀人,去 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节选自《史记·大宛列传》) 13.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方欲事.灭胡 事:打算 B. 道必更.匈奴中 更:经过 C. 殊无报.胡之心 报:报复 D. 还,并.南山 并:并且 14.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以其头为.饮器 ②而为.匈奴所闭道 B. ①无与.共击之 ②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C. ①然.骞持汉节不失 ②大宛以为然.,遣骞 D. ①汉何以.得往使 ②又自以.远汉 15. 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骞“不畏艰辛、不辱使命”的一项是( ) 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②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③骞持汉节不失 ④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⑤西 走数十日至大宛 ⑥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16.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骞是在汉朝准备联合月氏夹攻匈奴的情况下出使的,当时月氏为匈奴所败,也准备联合汉朝一同对付 匈奴。 B. 在张骞出使月氏的途中,必经匈奴的领地,被匈奴扣押,这一下去就是十年,但是张骞没有忘记自己的 使命,时刻寻找离开匈奴的机会。 C. 大宛一向听说汉朝的富庶,只是不能和汉通使。张骞的到来使大宛王十分高兴,这是大宛王派人护送张 骞前往康居寻找月氏的原因。 D. 十余年后的月氏今非昔比,此时的月氏已经没有了报复匈奴的想法,对张骞提出的建议最终也没有明确 回答,这样张骞只好从大夏返回。 17. 翻译下列句子。 ①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②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答案】13. D 14. B 15. C 16. A 17. (1)月氏在我们北边,汉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们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汉朝能允许我们吗? (2)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还,并南山”中的“并”解释为“并且”错误,“并”在此处的语境意应为“沿着、经过”,此句大 意:便返回汉朝,经过南山。 故选 D。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为”:①当作/②表被动。 B.“与”:都是介词,“和”。 C.“然”:①然而/②对、正确。 D.“以”:①介词,凭什么/②动词,认为。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学生全部表现张骞“不畏艰辛、不辱使命”的一项。①②句大意是“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而出 使月氏,他与堂邑县一家人从前名甘父的胡人奴仆一同走出陇西”,①②句是客观介绍张骞应诏出使的情 况。所以选项带①②的可以排除。③“然而张骞并没有丢失手中所拿的出使符节”,能表现张骞“不畏艰 辛、不辱使命”;④⑤“张骞因此与他的手下人向月氏逃亡。向西走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国”,能表现“不 畏艰辛、不辱使命”;⑥句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不能表现“不畏艰辛、不辱使命”。故可排除⑥。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月氏为匈奴所败,也准备联合汉朝一同对付匈奴”的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无与共击之”分析可知, “却无人与他们共击匈奴”,故此种说法缺少依据。 故选 A。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汉何以得往使”是宾语前置句,“得”,能够;“听”,允许。 (2)得分点:“诚”,果真、若真;“反”,通“返”;“赂遗”,赠送财物;“胜”,尽。 【点睛】参考译文: 去大宛国的足迹,出自于张骞。张骞是汉中人氏,建元(汉武帝年号)中做了郎官。此时,汉武帝询问 了匈奴投降汉朝的人,那些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头骨作饮酒器具。月氏人逃跑了,时 常仇恨匈奴,却没有人与他们一起去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打算灭掉匈奴,听说了这些话,就想派使者 和月氏国相通。但是,去月氏必然要经过匈奴的地方。于是,便招募能够担任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 份应募而出使月氏,他与堂邑县一家人从前名甘父的胡人奴仆一同走出陇西。在路经匈奴时。匈奴将他们 捉了去。就将他们带到单于那里。单于将他们扣留住,说:“月氏国在我的北面,汉朝怎么能够通往使臣。 假如我出使越国,那汉朝肯听从我吗?”于是,把张骞留在匈奴十多年。给他娶妻,生了儿子,然而张骞并 没有丢失手中所拿的出使符节。 在匈奴居住久了,匈奴看管他愈来愈宽松。张骞因此与他的手下人向月氏逃亡。向西走了几十天,到 达大宛国。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物产富饶,打算相通而没有办到。见了张骞,很高兴地问道:“你打算往 哪里去啊?”张骞说:“我替汉朝出使月氏国,途中被匈奴捉去,阻止我前行,而今我逃亡到你们这里,只 有请大王你派人引导护送我。如我能到达月氏,返回汉朝,汉朝必定赠送你很多财物,这是不用多说的。” 大宛也认为是这样,便遣送张骞。为张骞发出驿站向导,一直到康居。康居又转送他到大月氏。大月氏的 国王已经被匈奴杀了,立了国王的太子为王,已经臣服大夏国而为君主。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很少 贼寇,其志向是安居乐业。月氏又自认为远离汉朝,一点没有要报复匈奴的意思。张骞又从月氏到大夏, 竟然得不到月氏的复仇意向。张骞在此留住一年多,便返回汉朝,经过南山,打算从羌人地界回归,又被 匈奴捉住,扣留一年多。单于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太子而自己立为王,匈奴国发生内乱,张骞便和他的 胡人妻子及堂邑父一起逃亡回到汉朝。汉朝封张骞做了太中大夫,堂邑父做了奉使君。 张骞在此留住一年多,便返回汉朝,经过南山,打算从羌人地界回归,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一年多。 单于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太子而自己立为王,匈奴国发生内乱,张骞便和他的胡人妻子及堂邑父一起逃 亡回到汉朝。汉朝封张骞做了太中大夫,堂邑父做了奉使君。 张骞人力气很大,待人宽厚大量,讲信用,西域国的人很喜欢他。堂邑父本来是胡人,善于射箭,在 出使途中,每遇到穷途末路时,他就射猎禽兽作为食物。当初,张骞出行时,所带的人是一百多,外出十 三年,只有他们二人得以返回。 六、课外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有多重要 孙道荣 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崎岖不平,颠得人五脏六腑都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 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 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 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他觉得自己走 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 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 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惚惚进入梦乡。 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 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 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出车祸了! 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 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让他 们惊出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个峡谷!大家这才发现,车头车尾不 在一个水平面!车头向下,尾巴翘起。车内再次爆发出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 随时都可能坠落。 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开着,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近半个车 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就获救了,安全了。 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 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 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车可能随时坠落, 那自己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 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平衡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 他是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 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 逃出险境。 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 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爬过来。汽车轻轻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 揪着大家的心。 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 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 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 大家定下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 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要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 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拗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 从他的家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们山寨里出的 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而眼前的挫败,相比以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他也终于明 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尘。 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 过。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1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对山路崎岖难走的描述为下文车祸的发生埋下伏笔;车上其他乘客都挪到了前排则为后文车 祸发生后车内的惊险状况做了铺垫。 B. 车祸是小说情节上的一个转折,同时也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车祸后,他认识到先前挫折的微不 足道,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C. 文中“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不及时跳窗逃生,自己会有性命之忧; 如果跳出去,整车人将失去生还的机会。 D. 小说中人物的行动、心理等描写除了刻画人物形象,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并使作品更具真实而惊 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19. 小说标题“你有多重要”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 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18. C 19. ①“你有多重要”首先指车祸发生后主人公在车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他的举动可能 会让整个汽车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②“你有多重要”也指主人公毅然选择留下来帮助车内的人脱险,由 于他的存在,一车人的性命才得以保全;③标题与第二段中主人公认为“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 重要”的想法形成对比,揭示文章主题。 20. ①小说的结尾营造了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暗示主人公重新拾起希望的心理变化;②照应小说开头, 再次写到回家,使文章首尾圆合;③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表明“他”要从家乡出发,重新开始自己的 生活。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不及时跳窗逃生,自己会有性命之忧;如果跳出去,整车人将 失去生还的机会”错误,对“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时的心理分析不正确。结合“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冷 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分析,主人公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镇定下来,冷静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先看标题,“你有多重要”,“你”既是指文中的主人公,也是指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多重要”肯定了 主人公的存在价值,也肯定了每个人的存在价值,如文中的主人公,“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 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 坠落”,这是肯定了主人公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 出险境”,主人公选择留了下来,指挥车内的人,最后帮助大家脱了险,这肯定了主人公对这辆车上人的 重要性。 标题与第二段中主人公认为“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的想法形成对比,肯定了世界上每个 人的存在价值,每个人都很重要。“他”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曾经是一个成功者,他后来又成 了事业、生活中的失意者以及在这次事件中他成为独撑大局的英雄,主人公“他”通过这次生死经历发生 的生活态度的转变,特别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揭示文章主题。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首先看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最后一 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环境,二是主人公的行为心理表现,从环境来看,“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归巢 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这些景物营造了温馨祥和的氛围;从主人公的表现来看,“他拐进 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这表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而 温馨祥和的环境也暗示了这种心理的变化。 而且文章开头说“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 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 此处的心境和开头的心境截然不同,这表现出人物的变化,与开头形成呼应,让文章浑然一体。 “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说明主人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非像开始所认为的“存不存在 都不重要”,他决定从家乡重新开始,凸显了小说的主旨。 七、语言文字运用。(每空 1 分,共 4 分) 21. 依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例句: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 【答案】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飘浮的白云。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句,题干“依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仿写的句子是两个,与例句形成排比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为:如果说人生是+定中短语,那么…… 则是……。 选择和“痛苦”相对的词即可。 点睛: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1、仿句式: 句子形式(注意点): (1)仿句的陈述对象(主语) (2)句子的固定格式。 (3)相对应的词性。 2、仿修辞:八种修辞是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反复、设问、夸张。3、仿语境:仿写的语句大 多是要求富有哲理的,或者意蕴含蓄的,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应该领会或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把握上下 文的意脉,防止“形合而意离”的仿写。色彩角度:感情上句子包含的褒贬之情,多用格调高雅的词句。 仿例造句题进行语言表述时,应该考虑到几个方面: 1、内容上保持语意连贯,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 2、形式上力求句式相同。注意修辞手法。 3、表达上必须手法一致。注意句子结构类型。 22. 请从下列几种诗歌常用的意象中选取你喜欢的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提示:根据题目要求,要进 行完整的描述) 明月 竹子 梅花 莲花 牡丹 菊花 【答案】示例一:我喜欢明月,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当我漂泊在外、想念家乡时,我就 会抬头仰望夜幕中的那轮圆月,就会轻轻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慰藉我孤寂的心。 示例二:我喜欢菊花,因为菊花是花中的隐逸者,更何况“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 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透射出一股“果决坚定”的信念。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和理解诗歌意向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下列几种诗歌常用的意象中选取你喜欢的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解答此题要先了解意象, 然后结合意象的内涵再阐述理由。 明月,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 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 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 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竹子,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 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 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为无 数仁人志士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中国人最早的竹情节可以 追溯到魏晋时期,之后,竹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例如“竹报平安”常用来祝福平安 吉祥。国画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笔墨特征是以 书入画、骨法用笔,画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表现出竹的神韵与气节。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素有“花之魁”的美誉。每年开放在冬末春初、严寒料峭之时,即便不如牡丹雍 容华贵,不如桃花明亮鲜艳,却开百花之先,独天下之春,色香俱佳,神形俱清。几千年来,文人对梅花 喜爱有加,爱梅、赏梅、吟梅早已成为风尚。文学史上的梅诗之多,更是许多花卉所不及。从中国古典诗 歌源头《诗经》中的“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到当代伟人毛泽东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 诗名作异彩纷呈。北宋更有林逋“梅妻”佳话流传千古。文人钟爱梅花不只因其秀雅的外表,还源于它所 蕴含的情感密码和人格寓意。梅花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给人以洁身自好、坚韧顽强的精神激励;它不媚 俗争宠,只寂寞开落,勾起失意之人顾影自怜、抑郁不得志的愁思……文人或咏其风韵独胜,或颂其节操 凝重,或伤其境遇落魄,无论如何,梅花早已是古典诗词创作中的“座上客”。 莲花 ,高洁、圣洁, 荷花历来被佛教尊为神圣净洁之花,并且极力宣传并倡导学习荷花的这种清白、圣 洁的精神。除此之外,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 祥富贵的象征。牡丹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 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国人民对明天的美丽憧憬和美好愿 景,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秀品格的 象征,也成为美的化身,有纯洁与爱情的象征意义。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 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 菊花,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 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 士的意象。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 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 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代诗人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 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东坡一句“菊残 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八、作文(5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 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 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 健康。然而,你的邻居承受痛苦,却孕育着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不历磨难怎能成长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各种急流与阻碍,有的人遇到挑战或浅尝辄止,或逃避甚远,终究止步不前;有的 人坚持奋力拼搏,哪怕遍体鳞伤,也定会终有所获。这就是历经磨难的回报,它定让你终有所获。 磨难对于人生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受过伤的人定不能承受无情世界给予的一击。诺贝尔的成就 是非凡的,他设立的奖项至今仍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世界的不懈探索。他的成功可谓是艰辛的。火药的 研制是危险的,诺贝尔在他一生中辗转迁移了多少次,才有所突破。当时社会与舆论也不信任他,在他奋 斗路上铺设了难以计数的障碍。自然更是冷酷地惩罚了这个弱小的探索者,在贪婪的火光中取走了他父亲 与弟弟的生命。但诺贝尔仍不放弃,用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精神造就了闻名的火药。 诺贝尔遭受的痛苦远过常人,残缺的身体、破碎的家室、辱人的污蔑都是令人难以承受的。但他选择 了坚持,也正是这惊人的坚持,给予了他人类发展史上无人能取的位置。纵观历史,有众多这样的英杰: 李时珍尝百草而著《纲目》、孔子游列国厄而作《春秋》、孙子受膑足而制《兵法》……这些历史长河中的 波澜无不在传达一个声音:磨难造就成功。 对人如此,对国家、民族亦是如此。一个国家不经受磨练,便无法撞开通向富强的大门;一个民族不 遭遇危亡,便无法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一个古老的传闻是这样描述的:在地中海区域有一个名叫斯巴达 的城邦。在这个钢铁般坚固的城邦内,每一个新生男婴都要在野外度过自己的前 16 年。在一次次猎杀与搏 斗后,只有足够强大的男孩才可以返回城邦,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这个考验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国家 的。如果斯巴达没有这样严酷的古训,温泉口国王卫队以少胜多的神话又怎么会创造呢?屹立于众多城邦 中一个力量中心又怎会诞生呢?磨难不仅仅是磨难,更是上天指引国家发展的方向,是走向成功的路标。 一株植物在和风细雨中难以持久,唯有干旱与狂风的洗礼才能使它茁壮成长。只有磨难与坚忍才能创 造最终的辉煌。人生的道路必定会遇到种种磨难,过程有辛酸与绝望,但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正视所有 磨难,我们将会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中有两只蚌,这两只蚌形成对比,其中一只忍受极大的痛苦,但是却孕育着美丽的珍珠;另 一只蚌没有忍受痛苦,虽然健康,但没有孕育美丽的珍珠。在这个材料中,忍受的痛苦就像是人生经历的 挫折与磨难,而最终那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就象征着收获或成功。因此,这个材料实际上是以蚌喻人,磨 难是一笔财富。当我们经历磨难时,不要气馁或失落,应该坦然面对,接受磨难,迎接成功。 可以选择古今中外的因忍受磨难而成功的名人事例,也可以选择反面例子,采用正反对比的形式;在文体 上,可以选择议论文,选取经典事例,加以佐证,更有说服力;也以选择记叙文,讲述一个因忍受磨难而 成功的故事,可以在情节或描写上多下功夫。 【立意】1.磨难也是一笔财富; 2.磨难孕育成功; 3.经历磨难,走向成功。 【素材】1. 霍金是一位名扬四海的科学家,但造物弄人,大学时霍金成为了一名残疾人,可霍金并不知难 而退,而是迎难而上。霍金虽然考上了牛津大学,但天降横祸使他得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 活不过两年半。但是,他相信人定胜天,他并不任凭命运的摆布,他要与病魔作斗争。当病魔向他伸出魔 掌时他就与病魔抗争,他坚强不屈的意志,让命运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他凭着强毅力和恒心使自己获了新 生。虽然他的双腿已经残废,不能说话,只有手指可以活动,但是他的大脑并不愚蠢,相信自己并不比别 人差。于是他更加拼命读书,他要用行动告诉世人,我并不比别人差,你们能做的事我也能做。所谓“精 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他成功了,他实了他的理想抱负。不仅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科学家,还获 得了连常人都得不到的成就。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征服了命运,征服了世界,同时也征服了科学界。他被医 学界认为是医学史上的奇迹。 2.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正如同他所写的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他生活于某底层社会,自 幼受尽别人屈辱,长大之后甚至瘫痪了,他仍然坚持,最后写下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活的磨难就 如同碰到他身上的石头一样,企图将他埋没,他并没放弃踩在磨难头上,一步一步向上爬,最终爬到了点, 用自己的精神照耀世界,正是因为磨难的堆积,才成就了他的不凡。 3.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 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 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 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朝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 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 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1089 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 年,高太 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政局发生急转直下的变化。第二年 6 月苏东坡,被贬得更 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晚年过流放生活。给苏东坡又一次沉重打击,公元 1101 年 7 月 26 日,这位 66 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苏轼的许多脍炙 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贬时写出的。如:词作《念奴娇•赤壁怀石》,散文《篑谷偃记》,《方山子传》、《记 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