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策略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使学生通过观看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或录像片,对众多的水生动物有一个直观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陆生动物(包括人类)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探究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在组织第一个“观察与思考”的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以两点。(1)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学会由整体到局部,由单一变量到若干个变量的有序的观察方法,以及作观察记录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鱼体的外形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鱼在游泳时每一种鳍是如何运动的,思考它们对鱼的运动分别起什么作用,并观察鱼在完成某一种运动时各种鳍是如何相互配合的。(2)引导学生正确地判断观察的结果与得出的结论之间是否具有逻辑性;认清通过观察活动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结论只是推论,还有待于实验验证,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探究”打下基础。
关于第二个“观察与思考”──鱼的呼吸,首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的开闭有何规律,想一想为什么它们不同时开(或闭)。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墨汁(或墨水)是如何从鱼的口流入鳃,再由鳃盖后缘流出的。在做此实验时,玻璃缸中水的深度以刚没及鱼体为宜,这样利于将吸管放置在鱼口的前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鳃是水生生物的呼吸器官,在学生观察鱼鳃的颜色和鳃丝的形状后,最好让学生观察鳃丝在水中的舒展状况和离开水后鳃丝粘贴在一起的现象,以充分理解鳃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有条件的话,可以做演示实验,观察流经鱼鳃后的水能使BTB液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详见背景资料)。
有关其他水生动物的教学可采用两种方法。(1)在本节教学的开始,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片来认识水生动物的主要类群,概述它们最基本的特征。(2)在学习完鱼类后,让学生描述他们熟知的其他水生动物,最好让学生能说出各种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多样性。
关于水域环境保护的内容,教师除用录像带、光盘等媒体展示人类活动使水域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当地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和状况,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实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有关“探究”实验,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可行的探究活动方案。在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时,教师应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材料和用具。在引导和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在没有条件的地方,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在很难找到活鱼的地区,可以用模拟探究的方法。(2)在学生实验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对实验材料用具的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如对鱼体大小的选择,捆绑鱼体的夹板和线绳的选择等。经实践证明鱼体大小以6~10 cm长为宜,捆绑鱼鳍用纱布较佳,捆绑尾鳍用轻且不易滑脱的材质为宜,如用轻的木片、塑料片等。要鼓励学生自行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在实验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时,应引导学生想办法只对单一因素进行观察,而限制其他因素的干扰,即分别探讨某一种鳍对鱼的作用,并作好实验记录。
鱼在水中游泳时,主要是通过哪些部位的作用产生动力的?
1.全身肌肉运动 这是鱼类运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运动方式,即鱼类利用躯干和尾部肌肉的交替收缩,使身体左右扭动击动水流,鱼借助击水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将身体推向前进。例如,鳗鲡、带鱼的游泳就是典型的这种运动方式。
2.鳍的运动 鳍是鱼类特有的运动器官,在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中,尾鳍对鱼运动的作用较大。它不仅可结合肌肉的活动使身体保持平衡,而且还能像舵一样控制着鱼的游泳方向。同时,鱼尾鳍的运动,也是配合全身肌肉运动,推进鱼体前进的动力之一。在自然界中,有极少数鱼完全依靠鳍进行运动,如海马的向前移动就完全是依靠背鳍的摆动来完成的。
3.鳃孔排水 即利用呼吸时由鳃孔喷出来的水流来运动。例如,仔细观察鱼在静止时,胸鳍不停的运动,其原因之一是用来抵消由鳃孔排水所引起的推进作用,以保证鱼能停留在某一个位置上。利用鳃孔排水的作用力辅助鱼运动的现象,一般在鱼体快速前进时,或鱼由静止状态转为运动状态时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