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数字杂说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数字的说明文,也是课内自读课文。学会快速阅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要点,这些都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
本文说明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要让学生掌握,积累下来并学会运用,不妨当堂做一些造句练习,同时也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用一课时。教师不要讲得过多,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学。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引入课文。
教师:数字,不仅只用于记数、运算,它还有很多的妙用呢!同学们,你们了解数字的身世吗?你们知道数字的妙趣吗?数字的遗憾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字杂说》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作者,并给“毓麟"两字正直正形。“毓”读 yu,左右结构;“麟”读 lin,左右结构。)
二、学习字词,扫除阅读理解障碍。、
1.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嵌:把较小的东西卡在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多指美术品的装饰)。
尽识:都懂得的意思。
上乘: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泛指事物质量好或水平高。
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他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列出。
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常。
浑然天成: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拍案叫绝:拍着桌子说很好。形容非常欣赏。
2.每个字词齐读两遍。
3.指名学生用“不胜枚举”“浑然天成”“无稽之谈”“拍案叫绝”各造一句,并简
评。
三、速读课文,标好段序,并划分文章的结构。
1.教师先简介速读的方法。
①默读。②高度集中注意力,准确扫视,逐行逐段地读。③准确把握文段中最重要的信息,特别是能用来概括内容要点的关键词句。④尽量不“回机”。
2.提示学生根据课后练习题一给文章划分结构。
指名学生给文章划分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l段)总括全文,概说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数字的遗憾等三方面的内容,是全文的“纲”。
第二部分(2-9段)按时间顺序,从西方和中国两国介绍数字的身世。
第三部分(10段)写数字的情趣,特别是数字在文化生活中给人带来的无穷乐趣。
第四部分(12段)从西方和中国两方面写数字的遗憾,批评了充满唯心主义色彩的 “占数术”。
四、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2至9自然段。
提问: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数字的身世的?请按下列要求填表,然后再归纳。
┌────────┬─────┬────┬──────────────────┐
│年代 │地点 │民族 │数字 │
├────────┼─────┼────┼──────────────────┤
│约4000年前 │地中海东岸│胖尼基人│字母表(a,b,c,d,e,f,g…··一 │
├────────┼─────┼────┼──────────────────┤
│约2000年前 │地中海周围│古罗马人│古罗马数字(I、I、N、IV、V、W……) │
├────────┼─────┼────┼──────────────────┤
│约2000年前 │古印度 │印度人 │阿拉伯数字(l,2,3,4,5,6…··)│
├────────┼─────┼────┼──────────────────┤
│约7000一5000年前│中国 │中国人 │中国数字(一、十、百、千、万……) │
└────────┴─────┴────┴──────────────────┘
通过列表,就能清楚地看出数字发展的历史脉络。作者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由远及近,从古到今,并从西方和中国两个方面来介绍数字的身世。由此可见,作者思路十分清晰,说明条理十分清楚。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是人类的智慧推动了数字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人为此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齐读第10自然段。
提问:数字有什么情趣呢?
首先,作者举例说明了数字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于交谈。然后再举例说明数字在文化生活中给人的无穷乐趣。如灯谜,对联中的“数字对”,妙趣横生。
提问:你知道关于诸葛亮一生经历的对联中,上联指的是诸葛亮一生中的哪些经历吗?
指名学生回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这些都是写诸葛亮生前创立的丰功传绩。二川:诸葛亮收复的蜀国两处根据地:东川、西川。八阵:八卦阵,即打仗的一种阵形。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五丈原:诸葛亮出征时病死的地方。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死时,点燃了四十九盏长明灯,祭神灵以求延续阳寿。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提问:类似于这样的对联(或灯谜)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指名学生再举几例,以增长见闻和知识。
(三)默读第11、12自然段。
提问:数字的遗憾表现在哪里?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故意让用字母表示的数字带有一定的含义,“发明”了纯属无稽之谈的“占数术”。在中国,“占数术”这种骗人的鬼把戏也时隐时现。这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在作怪,其实数字本身并不代表什么特殊意义。谈看法时,让学生各抒己见,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占数术”现象不正常,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应该摒弃。
五、布置作业。
1.课后,每人收集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对联各五个,并写好谜底,然后交到学习委员处汇总,为成语、灯谜、对联比赛作好准备。
2.摘抄今天所学的词语,做好写作的积累,并用“不胜枚举”“雅俗共赏”“拍案叫绝”“无稽之谈”“浑然天成”“目不识丁”“饱学之士”造句。
板书设计:
14数字杂说
数字的身世
约4000年前,胖尼基人发明了字母表。(a,b,c…)
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发明了古罗马数字( IE N…)
约2000年前,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1, 2, 3……)
约7000-5000年前,中国人创造了中国的数字(一、十、百…··)
历史悠久
数字的情趣
灯谜
“数字对”
无穷乐趣
数字的遗憾
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发明”所谓“占数术”
某些中国人也对“占数术”看好走俏
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