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 3化学键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 3化学键学案

ID:718992

大小:1

页数:9页

时间:2021-06-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化学键》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 理解离子键 共价键的概念。  会用电子式简单表示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 利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对照离子键的成键规律,生成共价键的成键规律。  对照区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成键特点,培养归纳比较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特征以及常见物质中化学键的判断 教学难点:常见物质的电子式书写 三、学习活动 【板书】化学键 【PPT】请写出氢气、氦气的化学式? 【教师】H2 是双原子构成的分子,而 He 为什么单原子构成分子? 【学生】因为 He 最外层两个,已经达到稳定状态。所以一个原子就够了 【教师】氢气是 H2 ,为什么不是 H3? 【学生】因为氢最外层一个电子,两个氢就两个电子,稳定了。 【教师】因此,我们似乎明白了,形成化学键是为了物质更加稳定。 教学环节 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及书写。 【视频】实验 1-2:钠与氯气的反应 【学习活动 1】填写课本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学习活动 2】思考与交流:根据钠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分析 NaCl 的形成的 学生:钠原子想失去一个电子,氯得想到一个电子,所以钠把一个电子给氯原子。这样,他们都 达到稳定结构,形成氯化钠。 【PPT】 【教师】我们用电子式可以表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副板书】 【学习活动 3】为了简便起见,化学中常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元素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这样的式子叫电子式。 1.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练习电子式的书写 元素的原 子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原子的 电子式 ·Mg· 对应离子 的电子式 不填 不填 2.写出以下物质的电子式①KCl : ②Mg Cl2 : 【设计意图】电子式的书写是学生只在上节课接触过,书写起来尤其苦难。这样设计学习活动,可 以把难度分解,首先,先学会看几个简单原子的电子式的书写,如 Na· 、·Mg· 、 ,学生 自己总结书写规律。接着把难度提高,要学生自己动笔,写出其他简单原子和离子的电子式。 最后,把电子式的书写进行应用,用电子式来描述 KCl 和 Mg Cl2 离子键的形成。既落实了电 子式的书写,也深化了离子键的形成规律。 【PPT】 【学习活动 5】总结离子键的形成规律 成键元素 成键本质 成键微粒 举例 离子键 【教师】以 NaCl 为例,离子键的一般形成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金属失去电子,非金属得到电子, 得失电子之后,变成阴阳离子,构成离子键。 【板书】 【设计意图】学案编排上,考虑到思维的有序性,“成键元素”、“成键本质”以及“成键微粒” 三者,学生最熟悉的是元素,至于成键本质以及成键微粒显得比较抽象,所以最先填写的“成键元 素”。而且这样的顺序学习起来 ,更符合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学习特征,由具体到抽象,由宏 观到微观。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成键元素 成键本质 成键微粒 金属和非金属 得失电子 金属阳离子(NH4 +)和阴离子 教学环节 2:共价键的形成 【教师】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化学键——共价键,其实共价键,我们并不陌生,已经有 接触过。 【PPT】 【学习活动 1】思考与交流:分析 Cl 的原子结构,你认为 Cl2 是如何形成的? 【副板书】 【教师】氯原子最外有 7 个电子,她很想得到一个电子,Cl2 中的两个氯原子都想得到电子。怎么办? 如果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公用电子对,则两个氯原子都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学习活动 2】思考与交流:分析 H 和 Cl 的原子结构,你认为 HCl 的形成会与 NaCl 是一样吗? 学生甲:氢有一个电子,氯正好缺一个电子,氢把这个电子给了氯,氯就稳定了。 学生乙:氢有一个电子,氯正好缺一个电子,氢和氯各拿出一个电子来共用 【教师】刚才学生甲只考虑了氯的需要,可是,你考虑过氢的感受吗?氢有且只有一个电子,她想 失去电子吗?失去电子,她将一无所有,所以,比起失去电子 ,她更想得到电子。得到一个电 子形成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第一周期元素两个电子就稳定,而不是 8 个)。而氯,一如既往 的想要得到电子。氢和氯都想得到电子,怎么办? 【副板书】 【设计意图】课本中思考与交流原文是:分析 H 和 Cl 的原子结构,你认为,H2、Cl2 和 HCl 的形成 会与 NaCl 是一样吗?实践起来感觉 Cl2 和 HCl 的形成是有梯度的,HCl 的形成会有一部分学生 认为是得失电子,因为学生头脑中的固有思维是,HCl 中有 H+和 Cl-,所以安排了先学习 Cl2 的 形成,再学习 HCl 的形成,让学生经过一番辨析后,认识到 HCl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 离子。在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节课的重中之中,目的是为了好好纠正部分学生头脑中固有的错 误认识。笔直一直在寻找让学生之间互相纠正的学生之间习得的方式,该尝试的效果可以达到 预期的教学目标,能正确回答出 HCl 的成键方法的同学,感到成就感,答错了的同学,也会一 声长叹“哦,原来是这样的”,课堂的兴奋度高。 【学习活动 3】总结共价键的形成规律 成键元素 成键本质 成键微粒 举例 共价键 【教师】以 HCl 为例,共价键的一般形成于非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非金属都想要得到电子,只能以 共用电子对的方式,形成共价键。 【板书】 【学习活动 4】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PPT】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区别 【学习活动】阅读课本“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内容。分析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区别 学生甲:非极性键就是势均力敌,共用电子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两个原子之间。 学生乙:极性键就是一边吸引力大,一边吸引力小,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力大的一边。 【板书】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成键元素 成键本质 成键微粒 金属和非金属 得失电子 金属阳离子(NH4 +)和阴离子 非金属和非金属 共用电子对 原子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成键元素 成键本质 成键微粒 金属和非金属 得失电子 金属阳离子(NH4 +)和阴离子 非金属和非金属 共用电子对 原子 非极性键 极性键 (同种元素之间) (不同元素之间)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引导组织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通过任务“分析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区别”, 驱动学生加工信息,利用通俗易懂的图示,设置情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极性键和非极 性键的特征,对知识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吸收知识 。 教学环节 3: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结构式 【学习活动】学案:在化学上,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又叫结构 式。如 Cl2: Cl- Cl HCl: H - Cl 分子式 H2O NH3 CH4 H2 O2 N2 电子式 结构式 【方法总结】以 CO2 的电子式为例 ①写出 C 和 O 的电子式 ②C 的最外层还需要几个电子形成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O 的最外层还需要几个电子形成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③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就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 C 需要形成 几对共用电子对?O 需要形成几对共用电子对? ④C 和每个 O 原子分别形成几对共用电子对? 【设计意图】教材的学与问:你能用电子式表示 H2O 的形成过程吗?只凭学生学习了 Cl2、HCl 的形 成过程,就让学生写出 H2O 的形成过程,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很突兀,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从落笔 而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利用课本“表 1-3 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中大量丰富的实例,先把难度 降低,不要求学生会写,只要学生懂得看,理解这些物质是如何形成。在已有习得的认知经验基础 上,逻辑推理出其他物质的电子式,先易是为了更好落实后面的难,落实到电子式的书写上。这样 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先有了大量丰富的感性认知,再进行逻辑推导,学习就如有源之水,水 到渠成。有了这么多个电子式的书写经验后,该环节最后以 CO2 的电子式为例,固定下思维方法,让 学生把电子式的书写方法更加牢固掌握。 第二课时 共价键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离子键的概念和电子式的书写. 2.通过对 HCl 形成的化学本质探讨,理解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3.掌握常见物质空间结构,会用结构式表示. 4.通过共价键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共价键的本质 2.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三:教学难点 1.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2.用共价键去解释某些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 【复习】1、什么叫离子键?原子、离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思考】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 的。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 HCl 的形成和 NaCl 一样吗?H2 和 Cl2 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 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 【过渡】大家还记得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吗?并写出反应方程式。从宏观的角度看, 氯气和氢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氢。如果从微观的角度,又应该怎样理解这个反应 呢? 【课题】H2 与 Cl2 反应的微观本质 【问题】 H 和 Cl 之间是如何结合成为 HCl 分子? 【动画】 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 【讲解】氢原子和氯原子结构都是不稳定的,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 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要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 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那么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 【引出】像氯化氢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 二:共价键 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 【板书】成键粒子:原子 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 【设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板书】2.形成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 部分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 AlCl3,FeCl3 【讲解】像 HCl 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设问】还有哪些是共价化合物呢?举例说明 【讲解】刚才我们所举例的化合物都符合我们所说的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条件,那是不是所有的 由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呢? 【强调】:铵盐是离子化合物 【设问】那么共价键存在在哪里呢? 【板书】3.存在: 非金属单质 原子团 气态氢化物,酸分子,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讲解】共价键是再分子、原子、原子团中,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团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 相互作用,参与成键的原子各自提供未成对的价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一对电子同时围绕成键的 两原子核运动。 【讲解】同样,和离子化合物一样,共价化合物也能用电子式表示。 【板书】4.电子式表示: 【讲解】在 HCl 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转移,并未形成阴阳离子。因 而,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时不能标电荷,在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首先需要分析所涉及 的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需共用几对电子,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书写。 【示范】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强调】在书写电子式时要注意: ①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②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③没有形成离子.不能像离子化合物一样用[ ]和电荷符号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 I2 HF H2O 的形成过程 【思考】根据 H2 的电子式思考为什么他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从电子式 的角度思考) 【提示】因为 H 两两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结构,而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本身就具有稳定结构 【讲解】化学上用电子式虽然可以清晰的表示出共价键的实质,但是,表达书写起来比较麻烦, 所以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这样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将上述 HCl 分子改写成结 构式。 【练习巩固】将书本上的电子式改写成结构式 【思考】观察以上分子的结构,思考非金属原子是成键有何规律 原子 H Cl O S N C 成键数 1 1 2 2 3 4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指导下,归纳总结出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规律 【总结】成键规律 以共价键结合的两个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可以是一对,也可以超过一对,与最外层电子 数有关,每个原子达到 2e 或 8e 最稳定结构所需要的电子数就是它的成键数 【辨析】1.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 2.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3.只有非金属原子才能形成共价键 【练习】请写出 NaOH Na2O2 NH4Cl 的电子式 【思考】H2 与 HCl 中都形成了共用电子对,但为什么 H2 中 H 的化合价为 0,而 HCl 中 H 为+1 价,Cl 为-1 价呢? 【讲解】氢分子的形成: 形成的共价键特点:得电子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化合价为 0)。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形成的共价键特点:得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1), 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1)。 【讲解】因此,我们把共价键分为两类——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1) 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判断:同种原子之间 特点: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原因:得失电子的能力相同 2) 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判断:不同种原子之间 特点:成键原子带部分电荷 原因:得电子的能力不相同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