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粉刷工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了不起的粉刷工

ID:71914

大小:1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了不起的粉刷工 教学目标 1.感受孩子淳朴可爱的天性,学会从生活中体悟、提炼人生哲理。 2.品味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并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 说明: 本文选自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在教学前有必要对这部小说作整体把握和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作品通过儿童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的现实,揭示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南方社会闭塞、沉闷、死板的生活,对畸形的教育制度、宗教的虚伪可笑以及小市民的贪婪愚蠢等,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作者借汤姆之口说出:“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草莽英雄,也不愿当一世美国总统。”反映了他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极度厌恶,和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作品语言幽默、诙谐,富有特色。 当然,作为节选文字,教师不必将作品的艺术个性全面地传达给学生,但我们能努力做到,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与品味,在情节的推移中了解汤姆的个性特征,学会从生活中体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借助圈划关键词句,理清故事发展的情节脉络;通过品读,在情趣浓郁的生活细节、轻松幽默的笔调中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2.难点:理解文尾语句的含义,在正确评价美国乡村小顽童——“汤姆”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东方和西方在认识问题上的差异。 说明: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借助情节的推进,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淘气可爱的“粉刷工”形象,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故事情节;通过语言的品读,感受“马克·吐温”式的幽默诙谐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而文尾的生活启示,对“工作”与“游戏”作了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同时,东西方对“孩子的希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重“真实”,东方重“完美”),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需要对东西方人生观、价值观有些基本的了解(可作为研究性话题予以拓展),所以将这两个方面设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曾说:“一个人的童年结束之时,便是他的心灵死亡之日。”谁能告诉我雕塑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2、在你的童年生活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A.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雕塑家的名言。 B.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自己的童年故事。(有条件的话可配上童年往事的老照片或纪念物品。) 从学生对名言的个性化体验与解读入手,不仅能唤起学生对童年往事的追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后面阅读课文和迁移活动作了铺垫。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 2、初读感知人物特点:读了本文,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要求:能对汤姆这个人物形象谈出一二认识即可。此处的“预设”应是十分宽泛的。没有统一答案,只要求能谈出自己的认知感受即可。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作概括——“汤姆”利用孩子独有的“狡猾”让其他孩子帮助刷墙赢得许多小礼品,并从中悟出一个人生哲理的故事。 2、用一二句话或词语交流各自对“汤姆”的认识。 如:机灵;淘气;聪明;有领导才能;“狡黠”;有计谋……等。 环境、情节、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针对初一学生来说,故事情节的“趣味性”肯定是吸引他们阅读兴趣的首要因素。而本文“汤姆”的行为,不仅使情节充满了可读性,也从中让他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以“情节”作为阅读理解的突破口,应该是合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的。 精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圈划关键词句,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提问:“汤姆”是怎样一步步让小伙伴们落入自己的“圈套”的呢? 2、进一步感知人物特点: 突破口:本文文题为“了不起的粉刷工”,请问作者这样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要求:学生精读课文,从文本中寻找具体内容品读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思想与个性)特点。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圈划关键词句,以流程图的形式梳理课文思路。 2、小组讨论“突破口”问题,并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讨论时,采用“读读——议议——读读”的方式。   对于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他们养成圈划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从情节的梳理到人物形象的认知,再到语言的品味,紧扣文本逐层递进,在一次次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内容、加深理解。 思考领悟 加深理解 1.理解文尾段落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人生哲理。 方法:朗读——用自己的生活来验证这个人生哲理的正确与否。 2.质疑拓展:中国也有许多描述儿童的精彩故事,你认为中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与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谁更“了不起”?(根据学生的状况,可以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1.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朗读文尾段落,谈谈自己的理解。 2.回顾中国文学中的儿童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将这些故事中的儿童形象与本文的主人公汤姆作比较,思考谁更“了不起”,在比较与思考中品味本文汤姆虽不完美但真实、淳朴可爱的天性之美。 充满生活哲理的语句,表述精炼,内涵深刻。这样的语句通过朗读让学生了解意思,通过鲜活的生活实例来理解意思,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发散性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 总结归纳 拓展迁移 1、学生归纳学习收获。 作者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语言非常有特色,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2、学习提炼生活启示,提高对生活的认知水平。 提问:我觉得汤姆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能在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思考生活,从中得到启示。 本课开始的时候我们同学也谈了自己童年生活中的一些故事,你能像文中的“汤姆”一样,也来思索一下你的生活故事,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吗? 1、集体交流学习收获。(语言的积累,生活的启示,情节的起伏等等,谈出一点即予以肯定。) 并将最喜欢的语句读读背背。 2、学生用一二句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 学生从来也不缺感性的生活,但是在作文的过程中,却常常感到“无材可用”,究其原因,是对生活缺乏思考,这个环节的设计,即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又能启迪学生学会用“脑子去生活”。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基础性练习:(30分钟)(所有学生完成)(300字左右) 将自己的童年趣事记下来,并从中提炼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2、拓展性练习:(一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二选一完成。) A.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以“         的汤姆”为题写一则读书笔记。 B.将马克·吐温笔下的儿童形象与中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进行比较阅读,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研究性报告。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其中基础性练习,是必做题,每位学生都要求完成。 拓展性练习随学生的学力高低有选择性地完成,可单人也可小组合作。   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的作业旨在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思路点拨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的冒险经历表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枯燥无味功课和虚伪教义的反感。其中人物描写细腻生动,教师可以以人物描写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品味人物描写的艺术魅力入手,感知人物形象。另外,也可从全书中剪辑其他片断,进行组元阅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汤姆的性格,了解不同材料对塑造丰满人物形象的作用。当然,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好的话,也可进行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如:中外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传奇故事中的“传奇”之处等。 练习举隅 1、汤姆是如何“设计俘虏”小伙伴的?他的言行与心理又有怎样的变化? 2、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3、细致的人物描写,尤其是语言描写,鲜活地展现了汤姆的个性特征,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语句,以旁批的形式写写你喜欢的理由。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