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全国 I 卷(乙卷)作文导写及范文 10 篇
2021 全国 I 卷(乙卷)作文真题
适用地区:安徽 河南 山西 江西 甘肃 陕西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新疆 青海 内蒙古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
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
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名师教你怎么写】
提供思维支架 强化文字表达
——谈 2021 年全国高考作文乙卷命题印象
黄硕
2021 年全国乙卷作文题,依然是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说出乎意料,是因为它基本隔离
了最近几年中学高考作文训练中愈演愈烈的零距离追踪热点话题、聚焦时评文风的风气。说它在意
料之中,是因为以“理想”为写作内容,早已在初中甚至小学就被纳入和渗透语文学科作文或课文
选材的基本范围,也是培育青少年道德情操的必由之路。
今天这道材料作文题,个人认为属于时下流行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什么这么说?任务驱动型
作文是有“任务型指令”的,作文的“指令”就是提供“叙事性(陈述性、评述性)新材料”之后
的三句话:“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个材料,虽然缺少这
些明确的字眼,但显然是想阻止考生泛泛而谈,不让考生走上话题作文或宿构套作之路,而是“结
合自身发展”,有的放矢,力避空谈奢望。
如前所言,这篇材料作文,所涉话题可谓老生常谈,但想常说常新,出类拔萃,并不容易。尤
其是审题,颇有难度,也直接涉及到出新的层次等级。因此,这里主要就审题兼及对命题的整体印
象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审材料。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漫画等赋材料以
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
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叙述、简评性文字)。很显然,这个材料主体部分是由一个简短的分析性导
语、对应的古人名言(几个简短而稍有理解难度的古汉语短句),以及对上述名言的通俗解读三部
分组成。这是材料主体,考生需要把握的有两点:一是导语对“理想”内涵的阐释所涉及的五个方
面(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这是写作时需要把握的段落内容限制。这里的关系,行
文时也许不必样样涉及,且没有固定顺序。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你所谈所论的“理想”应该受
制于“基础”“目标”“方法”等。这地方考生可能迷惑的是:过去老师教给我们的“引议联结”
模式可能不太管用了。这就给写作带来了切入和拓展难度。二是扬雄名言的准确含义,这里面有一
定理解难度。如“矫”“的““奠”和“矫思”“立义”的准确含义是否掌握,将明显影响到文章
论述或叙写的内容,好在后面有苦口婆心式的解读。
二、审导思。材料有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
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就是要写明“启示”你什么(其实材料对文言句的解读
已明示了四个方面)。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要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来写一篇文章,
笔者以为,这是本命题不同以往、颇具新意的一个地方。若在以往,一般的表述会是这样:“请结
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云云。所以,正确理解这个导思里的“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十分
重要,也非常关键。考生至少要明确:它直接指向自身发展与理想追求的密切关系,而不是泛谈别
人甚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怎么实现的,给了我们什么启发鼓舞等。它让考生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审
视自己过去有些什么理想,实现得如何,有的为什么实现了,有的又为何没有实现,今后更要围绕
什么目标、如何结合自身发展、通过什么方法路径去实现理想。这样来谈,就都比泛泛空议实在得
多,具体得多,有益得多。可见,命题人是谓煞费苦心:一来力图阻止考生内容架空,二也会给阅
卷带来一些新鲜、质感。
三、审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基本如同往常,稍微需要注意的“明确文体”,不能写成“四不像”。
这个倒也值得说说。面对本材料提示、启发,考生可写的一般无非两类文:议论文和记叙类文。这
就有个短时判断选择问题。写记叙文吧,估计多数考生信心不足,担心自己尚且平庸无所长,写不
出多少富含“理想”应有高度的文字来,实在无多可言说处。因此,预测还是以写议论文居多。那
就大胆放开去写吧。
评析这个命题时笔者明显感觉到,这篇材料作文潜藏着一个值得注意的导向:在当下审题立意
收范围收缩,主题思辨性淡化,各方观点难见根本性差别的背景下,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下将越来越
成为赋分高下的重要标准,各方要充分重视。
总体看,今年全国乙卷作文,从反猜题等因素考虑,似乎未跟热点,回避焦点,但依然完美坚
持了“培根铸魂,彰显立德树人导向”的目标任务。
命题仍有不足。材料甚至给了本题的写作思路,即“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将‘义’作为
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这是现成的思路。笔者恰恰认为,这是一个明显缺陷。提示引导写
作思路,应该是选拔性作文考试的大忌。前面材料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又会与
后面的四点解读产生一定的交叉干扰,可能会让一部分考生无所适从。笔者揣测,命题者也许是担
心前述文言里的个别字词有一定难度,可能会干扰考生的审题,于是作了进一步解读。但笔者却认
为,材料适当沿用少量文言,既带来一定审题难度,又能某种程度上区别作文立意优劣高下,不建
议如此“体贴”“呵护”。
【示范作文】
01 持修身明义之志,做筑梦新青年
文倩倩
澎湃动能,无限可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有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追求昂霄耸壑的
气象。汉代杨雄以射箭喻指青年追逐理想的过程,读之深以为然,最富有朝气和梦想的当代
青年,更是应该能修身矫思且明义,一箭射中自己的理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弓是基础,决定你是
否有足够的力量拉出理想的矢。“凡事之本,必先治身。”青年当以修身为本,本立则道生。
以学习作为人生成长之梯,可以修学识之身;以自持作为理想追求之尺,可以修品德之身。
矢是方法,决定你拉弓的路径是否正确。八十多岁的终南山的使命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八十多岁的袁隆平的理想是“禾下乘凉梦,一稻便一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端正的思
想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
道义的靶心彰显青年立场,担着道义的铁肩能铸就精彩人生。义谓天下合益之理,道谓
天下通行之路。古人认为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以义作为行事准则。抗疫背景下,中国始终
坚持“讲道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大国立场,展现了中华文明所秉持道义信念的
生生不息。大至为国为民的家国大义,小至举手之劳的点滴善举,是油条哥不用复炸油的坚
守良知,是一元钱抗癌厨房的善良体贴,凡此种种,皆为典范。每一位新青年都应该找到自
己的道义靶心,可以不全然相同,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古人的语句常读常新,先修其身以积蓄力量,再矫其思以确定角度,后立其义以瞄准目
标,才有射箭时的游刃有余。树立何种人生理想,选择哪种奋斗方向,才能奠定实现理想的
坚实基础。
进而,绘有修身矫思和坚持道义的理想实现需要付诸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你迈开的每一步都是你在为自身的发展在努力。一
直以来,青年都是在用行动证明我们是有理想有信念能堪大任的接班人。少年周恩来立下“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后矢志不渝,青年彭士禄立下“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
目标后无怨无悔,我们青年学生更该珍惜机遇,接续奋斗。
百年变局,征程豪迈。青年科学家在完成科技强国梦,青年黄文秀们在书写脱贫攻坚梦,
青年战士们在守卫保家卫国梦,你是否已经对自身发展做好了规划?
02 矢志报国 大道不孤
——“择业与理想” 主题班会发言稿
张俊卿
同学们:
大家好!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礼部贡院阅进士试》一诗中写道:“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
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这是一千年前科举的场景,一批满怀理想
壮志的有为青年,从科场走向社会,成为了大宋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脊梁,他们是苏轼、曾
巩、王安石……也许他们的命运不一,但他们都有一个不灭的印记:胸怀理想、匡扶家国。
说到理想,以及如何追求理想,很多人觉得不可捉摸,不得要领。对此,汉代的文学家
扬雄的一个比喻,也许会让人茅塞顿开: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
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
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他告诉我们,首先要确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做箭靶子,然后
用正确的三观来引领自己的行动;最后,通过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修养,来为理想的实现积蓄
力量。
说到远大理想,相信我们每一位高三同学,最头疼的不是数理化,而是想干啥。我的职
业理想究竟是什么呢?说实话,我也挺纠结的。究竟是选择时尚多金的证券白领,还是选择
勤苦辛劳的白衣天使,这就像广东六月的天气,让人捉摸不透。但是,当我看到白衣天使穿
着防护衣,浑身湿透,仍一丝不苟、一个不漏地做核酸检测时;当我看到吴孟超爷爷那因做
了两万台手术而弯曲变形的手指时;当我看到钟南山八十高龄,仍奔波在抗疫一线时。我明
白了,我应该作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
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
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原来理想从不微小,有时候也很伟大。当你的
理想就考虑个人的得失,它就会显得微小;当你的理想符合了时代的期望,契合了家国的呼
唤,它又变得很伟大。这就是“立义”,这个“义”,既可以是个人利益之“义”,更可以
是矢志报国之“义”。
犹记得,领导人在 2021 年的新年贺词中说:“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当我们的理想选
择和时代的“大道”相一致,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被温暖的幸福感包围,因为我们新时
代的当代青年都是“一家人”。
同学们,高考是一次真正的成人洗礼,也是国家最后一次为我们护航,接下来将是我们
当代青年人让国家腾飞,为时代领航。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03 磨砺以须成伟器,及锋而试铸国魂
宋雪冰
欣逢盛世,执笔考场,心潮起伏,思驰四方。假如试卷是战场,笔尖就是剑锋,作为磨
砺三年的战士,此时如我一般的千万考生正在初试锋芒。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隘口,以后的
漫漫征途里,必将有一座座雄关险镇等待我们去一一攻克,那将是为中国梦奋斗的血色黄昏,
也将是青年人成就个人价值的灿烂清晨。祖国正期待着我们修炼成才,为铸就伟大的中国魂
献出青春的热情与智慧。
在古代传统社会里,对于优秀青年的定义是“君子”二字。《菜根谭》说:“君子之心事,
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作为君子,在人品方
面要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在才华方面要含而不露,低调谦虚。正所谓“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一番切磋琢磨,才能磨砺出光洁的品质和坚毅
的性格。曾国藩有句名言:“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若受不得委屈,吃不得苦头,则学业和品
行都不会有什么进步。今天的青年人也应该做好经受打击的磨砺。
青年人总喜欢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不过在我看来,如今在以网络为主要宣泄口的平台
上,所谓的“个性”不过是轻浮的“共性”,所谓的“自我”也往往混淆于“众人”之中。出奇搞怪
不代表创新意识,后浪精神也不等于肆意践踏传统。青年人的思想成长需要优秀文化加持,
它关乎个人的未来,也关乎祖国的未来。读好书,行好事,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广泛接触
真实的众生相,这些都有利于青年人价值观的养成。“未历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温室的花朵终究要经历风雨后才能茁壮成长,衣食丰足的我们是时候见识一下真实的人生了。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意思是,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选择
义。在此次抗疫斗争中,无数青年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孟子的主张。
他们是吹哨人李文亮,是逆行奋战的医生吴超,是“摆渡人”外卖小哥王利,还有很多很多无
名英雄,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大疫当前,大义浩然,经此一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再次增强,我们青年人也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民族大义的意
义在我们心中又增添了分量。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只有经历
得多了,才能明白事物的规律。青年人有的是激情和精力,却的是经验和教训。只有在不断
的逆流冲击下,才能勉力而前,日趋精进。锋芒待打磨,吴钩百炼终成器;宝剑耀中华,谋
国应仗出英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在奔赴锦绣前程的岁月里,应当不畏艰险,牢记使命,
正气凛然,知行合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04 勇做后浪青年,奔赴理想殿堂
李娟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回首百年征程,梁启超愿少年中国雄踞欧洲,李大钊更希
望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宇宙。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担当,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理想。
在这个“颇不宁静”的时代,我们,中国的青年,就应如九万里风鹏,如奔涌不息的后浪,奔
赴自己的理想殿堂。
是的,我们被深深地质疑过!在师长亲友的视界里,我们是衣食无忧的一代,我们是
永远被保护的一代。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饥饿,我们不清楚战火的颜色,我们白天怎晓夜的
黑……我们的世界,是手游和非主流,是迷茫和不夜天。我们,是小孩子!可是啊,您知道
吗,我们沐风润雨后,竟也一夜间拔节而起。分明是孩子的脸庞,却倔强直言,“穿上防护
服,我就是个战士”。疫情笼罩之下,换我来保护你们。是的啊,我们再也不是你们眼中心
中的样子,我们爱我们,但我们更爱这个世界。我们致敬十一岁的火星少年张瀚升两岁半就
阅读《时间简史》就心有大梦,我们鄙视为了追星而倒掉二十七吨牛奶的无知青年。那一天,
听闻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我们再也不像个孩子。是的,您的禾下乘凉梦还没实现,接力
棒已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就应该以您的理想为理想,让我们的家人,让我们的国人,让我们
的朋友,丰衣足食乐享小康;让我们的地球,让我们的家园,青山绿水永葆青春。我们就应
该把这最清澈的爱,最赤诚的理想,献给我热爱的土地,也让我们的青春熠熠生辉。
那就让我们为理想而战,击碎平庸的生活。
外卖拳王张方勇说过,我觉得我也可以接受未来默默无闻,甚至连亚洲、全国冠军都
拿不到,这个结果我也能接受,毕竟我努力过了。估计我们谁也无法想象,面团砸在桌板上,
“嘭”的一声,掀起一阵白色的粉尘,15 岁的张方勇一边揉面,一边盯着一台老式电视机,里
面正转播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谁也不知道,曾经的他,起点在哪里。读完小学的张方勇,
辍学在自家面店帮工,经常来店里买面条的一位老师总是追着他问:“你怎么不上学?你该
上学的。”张方勇觉得自己不能做一辈子面条,得“干点事情”。有了这个理想,他在生活的艰
辛中站起,用送外卖的收入支撑高贵的理想。最终,领奖台上的他,也给我们播撒了这样的
启悟,体育的魅力就是让身处其中追逐希望的人,获得真正的热爱,并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这就是理想的光芒,他击碎庸常,升华平凡。
那就让我们为理想而战,奔赴不停不息。
古语有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奔赴的道路上,是有疲惫和饥饿,是想退守舒适
区,可总有人鼓励我们,为理想而战,为理想坚持。那个谏迎佛骨却有佛一样慈悲心的韩愈,
朝奏夕贬,身在潮州心忧百姓,驱鳄鱼、兴水利、赎奴婢、办教育,潮州八个月的光阴被理
想照亮,蛮荒之地的瘴烟迷茫不了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最终,一片江山尽姓韩,韩山韩水
韩公祠,记录了一代文宗的风骨芳华。那个四十三岁获得诺奖的底层小职员田中耕一,用之
后的十七年的时间,埋头实验室,就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向全世界证明。最终,六十多
岁的他终于和自己言和,目光沉静睿智的他,也向我们展现着科学家该有的样子。那个清华
社科学院的直博生李正新,他说,我来自贫困的云南边陲,我希望有一天回到农村去服务基
层,无论是农村一线,还是环境保护的前沿,我都会站好自己的岗。如果没有朴实坚定的理
想信念,我不知道支撑他一路走下去的又是什么?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唯有不弃理想,为梦奔赴,地狱也能变成天堂,
人生才会被照亮。那就让我们拒绝“躺平”,以青年应有的蓬勃之姿,奔赴理想的殿堂。
05 不忘“初心”才能正中“靶心”
作者:吕京笏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然而,天地广阔、
环境复杂,想正中靶心谈何容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准明确的目标、需要一往无前的冲劲、
需要不为外物所动的定力,但最根本的,是一个“正”字——靶子要插得正,箭要飞得正。
箭如此,人亦然。前一段时间,袁隆平院士去世,我们深切地怀念他,感谢他一生操劳让我
们吃饱了肚子;更是致敬他的精神,简单、纯粹,用一生的时间去实现一桩承诺、践行一份使命。
他的一生是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无愧于“顶级流量”的称号,他就是青少年最好
的榜样!
袁隆平爷爷并没有真正离开,他把时代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曾经被世界守
护的我们,到了站起来守护世界的时候了。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青春的靶心、理想的靶心,
便是个人、国家、时代共同绘就的“同心圆”。无论距离靶心多远,永远不要忘记锚定前行的方
向。
也许,你的理想是当一名白衣天使。那请不要忘记,当疫情弥漫、雾锁江城时,是谁无畏逆
行,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斗、与死神抗争。口罩下的勒痕是他们最美的印记,护目镜下坚毅的
眼眸像极了驱散黑夜的阳光。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是他们用医者仁心告
诉我们,“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也许,你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那请不要忘记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张桂梅,在云南华坪
县城边的那个小山包上,累计把 1804 名女孩送入大学,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在脱贫攻坚这一“人
间奇迹”之中,她也许只是一粒火苗,却有强大的燎原之力。
也许,你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那请不要忘记喀拉昆仑山上的“边境雄鹰”,高寒、缺氧、
狂风、地势险要……他们用血肉之躯化作守卫祖国国土的长城,只因身后是万家灯火、国泰民安,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也许,你与我都是一朵朵并不起眼的浪花,但时代的交响乐又少得了哪一个音符?做好本职
工作,平凡孕育伟大,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每一个人的梦想都会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份“所信”,就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价值观念与心中道义。“开弓
不回头”,就请朝着青春的靶心飞驰而去吧,到那时,靶心上绽放出的,一定是绚丽的青春之花!
06 绽放理想之花
肖丁丁
汉代扬雄把修养作为弓,把思想作为箭,把“义”作为箭靶子。然后他让我们射吧,射吧。
当箭中靶心的那一刻,理想的花朵也就随之绽放开来。扬雄交给后人的箭依旧在发射,依旧穿
过时空向我们飞来。作为青年人,我们当接过扬雄的箭,让理想之花绽放开来。
理想之花是青年人的灵魂和信念绽放的花朵。那绽放的花蕾上,写着青年人的追寻。理想
之花,站立成青年人的信仰和座右铭。
理想之花自绽放起,在它的皮肤上,留下了太阳期待的眼神。关注的眼神不断叠加在枝叶
和花苞上。那重量,纵然是生活的杆秤也不能精准称量。那重量,足以让枝条压得微微喘气。
稍一倾听,便可听到亲情在花的耳边低声呼唤。稍一倾听,便可听到友情在花的耳边祝福。理
想之花的绽放,更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渴望。每一朵花都有着一个不甘平庸的花魂。每一个
花魂都有着对生活最澎湃的表达方式。每一个花魂,它都记住了它的使命——绽放,绽放,绽
放。如此,才会让生命的火把把日子点燃,照亮前行的路。若不绽放,必将辜负灿烂的春天,
辜负生活的守望,辜负土地母亲的哺育。
绽放,绽放,那就让理想之花绽放吧。
让精神的土壤肥沃起来。不要贫瘠,不要干枯。贫瘠会限制理想之花绽放的光芒,干枯会
让理想之花夭折。而肥沃的土壤。才是理想之花健康的保证。在这里,拒绝甲醛,拒绝二氧化
硫,拒绝农药,拒绝尾气。在这里,呼唤原生态,呼唤有机,呼唤绿色,呼唤诗意。让理想之
花,在爱意中成长,也会在绽放中回馈爱意;在感动中成长,也会在绽放中回馈感恩。让理想
之花知晓给予的伟大,也让理想之花懂得奉献的崇高。
让信念的腰杆挺立起来。让理想之花在凄风苦雨面前不低头,不退却;在雷霆的怒吼面前
不颤栗,不唯唯诺诺。在漫漫黑夜里,依旧心向光明。在寒冬的时节里,依旧咬紧牙关。愿意
跟自己说出,挺住,挺住。里尔克说得对,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忘记
自己是从哪儿长出来的,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绽放是绽放给谁看的。能够一路前行,不被昏沉伸
出手臂蒙住双眼。能够在歇息的时候,不忘拿出纸巾擦拭自己的初心。
放眼四周,为何有的花儿绽放得没有香气?为何有的花儿绽放得掉了颜色?为何有的花儿
索性不绽放?
相信吧,青年人的理想之花,正绽放出青春的笑颜。花香中,已开启一场追寻。(下水文
共计 912 字)
【名家点评】
感觉里不是在读一篇下水作文,而是在读一首充满激情的散文诗。那跳荡在字里行间的思
想和情感,如一首美妙的乐曲回荡着、回荡着,让人情不自禁,激动不已。那绽放的理想之花,
可谓色彩缤纷:这里有亲情的芬芳,有友情的抚慰,有爱情的温馨,有感恩的回馈……更有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命的旺盛,追求的执着,信念的坚定……而这一切都紧紧萦绕在“绽放
理想之花”的主旋律中,显得笔意纵横,豪放洒脱而又浑然一体,绵密紧凑。肖老师的文笔之
优美,思维之敏捷,思想之深刻,内容之丰盈,构思之新颖,不得不让人击节赞叹。
草草写了几句,不知合适不合适。也许没有读出肖老师文章的旨意来,还望肖老师海涵!
给您写这些文字,感觉里忐忑的很。
—— 杨映武
07 与方志敏先生书
慧生先生如晤:
先生牺牲已逾八十载!今中华之新生亦至百年之华诞。山河无恙,盛世已如先生所愿。特修
书以告先生及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之诸公者!
念往昔,先生与诸公奔走于华夏。以青年可为之身,行热血救国之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
万青年十万军。山河寥落,理想之星火燎原神州。济世于怀,有为之热血遍洒禹甸。纵清贫一身,
然报国之理想,虽九死犹未悔也。大哉!
诸公理想之路,追寻星辰大海之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矢志追梦,无问东西。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肝胆照昆仑,人间行正道。炎黄
嗣脉,系于一身。华夏传承,不绝于斯。黄河咆哮,为理想而擂鼓。长城铮鏦,为梦想而击缶。
一己青年理想身,谋天下人之幸福。壮哉!
每览先生《可爱的中国》一书,尝有泪湿司马青衫之戚戚。幸中华已如先生之理想,屹立于
世界之强国。国门悬头之望,家祭告翁之嘱尽在如今华夏之盛世。
先生及诸公之理想,不以心志之苦,筋骨之劳,体肤之饿,其身之空乏,所为之拂乱而更改。
从一而终,始得盛世。理想如斯,不负所愿。
遍看今日之中华,少年未负先生之理想。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
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是为我中国之少
年。美哉!
煌煌华夏,赫赫少年。承接先辈之理想,当立报国之宏愿。如斯中华,如斯理想。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为中国之复兴而奋斗。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
矣。此先生及诸公为中华奋斗之理想大义也。亦是如今中华少年奋斗之理想大义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生为中国解放之理想而奋斗终生。吾辈当为中华复兴
之梦想而努力前行。如斯,不负红旗飘扬华夏。如斯,不负黄河孕育炎黄。
先生为中华之理想,碧血染尽苍山。吾辈为中华之理想,长歌猛志不负。以天下为己任,以
中国为理想。山河待后生,当慰中华魂。
理想不灭,中华永昌!
百年华诞,以告诸公!
中华少年手书
二零二一年六月七日
08 理想之舟:家国为目标舵,奋斗为动力桨
杨鹏程
09 瞄准靶心,蓄势待发
作者:高岚
10 志高霄汉近,梦广天地阔
唐晓泉
语言,是思想的映射;热词,是思潮的投影。最近,佛系热了,躺平红了,庸俗的消费主义抬
头,精致的利己主义横行。作为今日之青年,面对这种现象,我甚为痛心,这岂是青年该有的模
样?年岁有加,并非垂老;希望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皮肤;理想抛却,颓唐必
至灵魂。理想,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行李。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我辈青年应当志冲霄汉,以家国大义为理想,“立
义以为的”,方能铸就辉煌。孔子奔波于六国之间,欲以礼义拯救苍生于水火;烛之武壮言于强
国君主,终以智勇救危弱祖国于将倾;蔡元培知悉北大腐败不堪,却敢当大任,重塑北大精神;
毛泽东明知前路坎坷,却中流击水,主宰天地沉浮。王阳明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
贤矣。”他们最初无不是志存高远、胸怀家国大义,最终成为圣人、贤人、才人、伟人。青年的
理想关乎国家未来,当志存高远。如此,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的之矢,漂泊不定。
“欲载岳岳千仞之气概,必先具谡谡松风之德操。”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应砥砺德行,“修
身以为弓”,才能一路浩然气,千里快哉风。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需要扣好人生
的第一粒纽扣,需要立德为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忧
乐天下,立家国之大德;清代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和睦邻里,明社会之公德;元代许衡拒
绝摘无主之梨,谓之“梨子无主,我心有主。”严格自律,修慎独之私德。
如果实现所谓的“理想”,要以毁德败行为代价,实在令人不齿。抹黑新疆棉花的始作俑者许秀
中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去澳洲深造,以抹黑祖国为代价,换取澳洲电视台的青睐,成为澳洲反
华风向标。这样的“出名”,必然人人唾弃;这样的“理想”,定将遗臭万年。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言之者实繁,披甲者却少,理想还应付诸实践,用
我们的行动栽培出灼灼花朵。袁隆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吴孟超把功德留在手术台上。黄文秀等
脱贫楷模,以实干为阶梯,扫除贫困;张定宇等医护人员,用生命践行使命,护佑苍生;祁发宝
等戍边英雄,把身体作界碑,护我山河……没有实践,理想只是空想。新中国以来,几代人踏石
留印,抓铁有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才一步步描绘出中国梦的蓝图。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辈青年立志,当存高远,修身为先,付诸实践。将来,
属于我们的世界,定将和煦清朗、春暖花开、万物可爱、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