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校 2020-2021 学年下期高二语文 5 月联考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 月 24 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辆火星车的名称-祝融号。祝
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
对我国科技成果采用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名字,你有怎样的看法?学校举办“科技
强国与文化自信”的主题活动,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热点话题+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命题围绕“科技强国与文化自信”这一话题,关
注社会热点——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设置情境任务——学校活动演讲,贴近学生实际,
考查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文化底蕴。命题衔接高考,仿照近年全国高考卷任务驱动型
作文出题;又紧扣社会热点,让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科学,关注国家发展,关注文化自信,
主动担当。
立意要注意话题中的两方面——科技强国与文化自信,最好结合起来谈并明确二者的
关系。可侧重一方面但两方面必须都要谈到。若只谈“科技强国”或只谈“文化自信”一
面,都算基本偏题。若扩大化谈科技或文化,则为跑题。
文体必须是演讲稿,不是演讲稿或演讲稿格式错误的要扣分。
【立意】
1.启文化之智,开科技之花;
2.让文化之花绽放在科技枝头;
3.将文化内涵融入科技成果;
4.用文化精神打造科技强国。
【素材】
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 年 3 月 20 日,被誉为“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
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再曝重大发现。本次考古团队首次使用了 3D 打印技术来提取文物,
同时网友可以实时见证考古过程。此次考古发现将中华文明史至少提前了 1000 年。世界为
之震惊!人类叩问与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
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没
有强大科技支撑,又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 嫦娥奔月、火神祝融的故事妇孺皆知,这些神话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灵感,为他们指
明攻关的方向。我们知道,解答一道难题不容易,但是命制一道好题更难。解题时只需要
找到命题人设定的方向,而命题却如在荆棘丛深处拓荒,在无路处开路,然后再将开出的
路巧妙隐蔽起来让我们去探索。科研方向的制定和科研课题的确立也是这样,我国科技工
作者正是在嫦娥和祝融等文化之光和追梦精神的照耀下,确立了开展外太空研究的课题。
航天登月探测器取名“嫦娥”,火星车取名“祝融号”,可谓实至名归,不足为奇。科技是
花,文化是根,根深才能花繁;科技是体,文化是魂,体健要靠魂安。只有筑牢文化底蕴
的根基,科技发展才能大展雄风。
3.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有其本质
是建立在 5000 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创新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方法,对传
统文化不仅要进行形式上的创新,也要从内容上改进。随着数字技术浪潮席卷而来,利用
新技术新手段融合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势正兴,也正是如此,才让东方文明得到重塑、
文化自信得以回归。2021 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以及元宵晚会上的表演,将深厚的文化
底蕴与 AR 技术巧妙融合,再有吹、拉、弹样样精通的方锦龙老师这样的老艺术家们的参与,
可谓精彩纷呈。他们的乐声不仅带我们回到那个时代的脉搏里,同时也将感情牢牢地扎根
到每位观众的心中,展示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例文:
泱泱大国有自信,科技助力展文明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泱泱大国有自信,科技助力展文明”。
“天问”长空,三星堆惊醒,科技让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强大
的科技支撑。从屈原“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的宏大发问,到李白“嫦娥孤栖与谁邻”的
神往与迷惑;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探秘火星的“天问一号”
“祝融号”……这些想必各国友人也都清楚。中国航天人探索人类文明的步伐从未停止。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科学家,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观点,并进行了小孔
成像的实验。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墨子号”,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
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华为公司”的寓
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然界中能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以她来命名,象
征着华为操作系统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发展前景的意思。“神舟”是
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寄予着中国航天人遨游太空,泛舟银河的美好梦想。以传统文化
命名科技发展,寓意深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每
一项科技发展都是对文化精神的传播和传承,古老的文化精神必将搭载着科技发展之神器
走向未来。
科技兴则民族兴,文化亮则时代亮。当今社会,物质发达,文化繁荣,“文化+科技”让
时代变得更加精彩,让文化更加自信。打开电视,在强大科技力量的支撑下,各种文化节
目闪耀荧屏,绽放出文化的光芒,展示出民族的自信。2021 年,《典籍里的中国》便以科
技为支撑,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手法,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条主线的
严谨构架体系里,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用时空对话营造“故事讲述场”,让典
籍活起来,让文化亮起来。还有《唐宫夜宴》运用的 5G+AR 的技术,还有“云游敦煌”中
的小程序,背后都反映着强大的科技支撑。
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是中国特色的保证,是中国道路的基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思想源
泉。科技创新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当前我国
已转向新发展阶段,只有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才能让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更加稳健,才能让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试想,如果没有科技创新,脱贫攻坚的目标怎能即期完成?教育
的不均衡性怎能发生显著改变?疫情物资短缺问题怎能解决?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
信,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是时代呼唤,是青年使命。
泱泱大国有自信,科技助力展文明。我们国家愿意与各国人民一起分享我们的文明,更
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用文明和科技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一直坚信:美美与共
才是世界发展的王道。当然,作为中国的时代青年,我们也会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探
索,学好本领,绽放生命精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