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纲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纲

ID:725890

大小:20.5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时代特征】 1949 年 10 月至 1952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1.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 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2.巩固:⑴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⑵军事上:抗美援朝;⑶经济上:土地 改革。 【核心考点】 1.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 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站起来了”的含义:人民当家做主。) 3.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5.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 结。 6.抗美援朝战争 时间:1950—1953 年;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军 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司令员:彭德怀;英雄人物:邱少云、黄继光等。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 可爱的人”。 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8.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开始:1950 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完 成: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 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③巩固了人民政权。④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⑤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时代特征】 1953-1976 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探索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特 征:在艰难探索中曲折前进。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⑴工业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⑵政治上:1954 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⑶制度上: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⑴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⑵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 ⑶建设成就: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核心考点】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基础是“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法律保证 是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建立标志是 1956 年底三大改造 基本完成。 2.“一五”计划时间:1953 年到 1957 年。实施背景: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 础薄弱,门类不全。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 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工业化迈进。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分布的特点:地域上主要在东北地区,行业上主要 集中在重工业。 6.“一五”计划的成就有:“一桥、二铁、三路、四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 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7.1954 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 8.从 1953 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1956 年底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 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 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采取的政策是赎买政策,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0.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1.1958 年制定的总路线、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 1966—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12.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的英模人物主要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 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 13.“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特征】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决策“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实践“特色”: ⑴对内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 强企业活力(城市)。 ⑵对外开放: 3.理论“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核心考点】 1.1978 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 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 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 拨乱反正。1980 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使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 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 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4.我国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自负盈亏。随后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 极性,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 5. 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开始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7.经济特区的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 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8.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2001 年 12 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 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0.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1.1992 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12.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1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在中共十五大、中 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4. 2012 年,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5.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中 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年 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7.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成就斐然。 1.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 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回归 祖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有很大发展, 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核心考点】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 2.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3.为完成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标 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 步。 5.我国新时期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1987 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 策。 7.两岸交往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 则”的共识。海峡两岸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8.1995 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9.2005 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0.2015 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11.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第六单元 外交成就与科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1.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为社会主 义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科学技术:导弹、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和人造卫星的上天,增强了我国的综 合国力,说明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籼型杂交水稻”的培 育和推广大大提高了世界粮食的产量。 【核心考点】 1.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0 世纪 50 年代的外交成就: ⑴1953 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 ⑵1955 年,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成果: ⑴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⑵1972 年,中日建交; ⑶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中美建交。 4.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 交布局。 5.“两弹一星”分别指的是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两弹元勋” 的是邓稼先。 6.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7.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8.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团队发现了能 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资料: 286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