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复习要点
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我国地势: ,呈 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是
第二级阶梯分布着 ,第三级阶梯分布着 。
1、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西走向,最北列是 ;中间是 ;最
南列是 。
⑵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 ;中间是 ;最
东列是 。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 。
⑷弧形山系: ,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米,为
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 等。
2、我国的四大高原: (世界屋脊), (广阔坦荡),
(千沟万壑), (崎岖不平); 我国的四大盆地: 盆
地(最大盆地), (纬度最高), (海拔最高), (天
府之国); 我国的三大平原: (沃野千里), (开
阔平坦), (鱼米之乡)。 (我国最大丘陵)
〈二〉气温和降水
1、 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
2、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
在 。
3、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月最高, 月最低。
4、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 (约 50℃)
原因: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地形地势),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
不同;夏季除 (仅 12℃)原因:太阳
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
我国冬季 0℃等温线大致穿过 一线。
5、温度带: (耕作
制度以及主要农作物)
6、降水变化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
规律
东部多西部
少,从东南沿
海向西北内陆
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
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
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
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大,降水多;西北内陆
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
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
向西北部内陆
越干燥
7、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东南边缘;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沿 东南部一线
3
8、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 。新
兴县属于 区。
〈三〉天气和气候
1.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
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时期的天气状况,是比较稳定的。
2. 气候特征:1、 2、
3、中国的季风气候
季风名
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
洋
海洋→陆
地
性
质
影响范围(地
区)
冬季风 由于纬
度位置,
海陆位
置等因
素的影
响而形
成
俄罗斯
西伯利
亚地区
和蒙古
高原一
带
偏北
(西
北、
东
北)
陆地→海
洋
寒
冷
干
燥
我国东部广
大地区(除青
藏高原、云贵
高原、海南、
台湾等)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的热带
海面
偏南
(东
南、
西
南)
海洋→陆
地
温
暖
湿
润
东南季风:我
国东部广大
地区西南季
风:我国西南
华南长江黄
4
河中下洲地
区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为:
5、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夏季高温多雨)
6、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南部地
区:热带季风气候。新兴县属于 气候。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不能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的河
流。
2、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
河流。
流域区
域
分界线
占全
国总
面积
主要大河
5
外流区
域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
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
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南段沿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与季
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
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
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
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
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
域
1/3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
(最长内流河)
3、京杭运河
起、终
点
地位 长
度
经过省、
市
沟通水
系
航运量
到
世界开凿
最早,最
长的人工
运河
千
米
京、津、
冀、鲁、
苏、浙
浙江、江苏境内的运
河段,仍是重要的运
输线,年运输量在内
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4、 黄河的治理:知道黄河的概况,流经省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 ,呈巨大“几”字型,向东流
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黄
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中游则修渠灌溉(塞上江
南 : ),下游则多泛滥。
6
河段 黄河的忧患 治理措施
表现 成因
上游(源
头——
河口)
气候干旱、草
地退化、荒漠
化严重,有凌
汛
降水少,放牧过
度,植被破坏,纬
度高,解冻迟
造林种草,合理放牧,修建
水库、水电站,及时疏通河
道
中游(河
口—旧
孟津)
植被破坏严
重,水土流失
严重
乱伐森林、滥垦草
地、流经黄土高原
禁止破坏森林、草地退耕还
林、还草
造林种草、打坝淤地
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防洪治沙并举
下游(旧
孟津—
入海口)
形成“地上
河”,易决口
改道,洪水泛
滥,有凌汛
大量泥沙入河,下
游河床抬高而形
成,解冻迟
加固大堤,引黄淤灌,疏通
河道
5 长江的概况、开发、治理。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山脉主峰西南侧(正源沱沱河),流
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11 个省区,注入 。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
游:源头——湖北 ;中游到江西 ;下游至入海口)
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
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 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一半。
7
称为“ ”: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②干支流航程近 8 万千米,占全国的 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 60%。
洪涝发生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②有三大洪
水来源(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
大水系;北面汉江);③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
等)
治理措施:① 加固江防大堤;② 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③
修建许多水库;④ 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⑤ 在长
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
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