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上教案new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教案new

ID:726064

大小:335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1-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教案(全集)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您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谢谢!!! 第一课 入学教育 一课时 课题:入学教育 目标:1、对新生进行学前教育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3、明确认识和要求 对象:全体上机同学 重点:讲安全 主要内容: 1、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历程 ②、当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使用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A、 自动化炼钢技术、制造汽车、航天 B、 数控与自动化专业及其就业 C、 工农业生产的信息交流、 D、中外信息交流、居家与外出人员的交流 E、 永久存储信息资料 F、 制作精美的图片与效果图 G、节约办公费用、实现办公无纸化 H、 有利于保密并便于携带与传输 2、上课时的纪律与卫生 ①、A、静听不乱动;B、静坐不骚扰;C、静看不胡捣;②、A 净身不带尘;B、净脚不拖泥;C、 净手吧携菌; 3、上课安全 ①、用电安全 A、不乱动开关插座;B、不自作主张动线头;C、有任何事由要报告; ②、上下楼梯安全 4、爱护公物 ①、不折不画课本; ②、不损毁公物,爱护电脑; ③、两人一组互助学习并互相监督。 教学后记: 第二课 信息社会 一课时 课 题:第一节 信息社会 课 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课件、投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与信息的发展历程; 实施传统的“讲练”法模式,使学生了解信息编码; 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对二进制做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首先的培养。 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室的试用。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言: 电子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介入让我们的生 活与学习得到了本质的进步。 二、信息和信息社会: 1、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 述。 它可以借助文字、图像、数字、声音、影像等载体来呈现和传播。其主要特征是: 信息的可传递性;可共享性;依附载体且载体可变换;信息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时效性。 2、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时间 远古 科学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到现在 处理信息的方 式 感官 文字、纸张 电报、 电话 无线电、 计算机技术 举例 耳、眼 书、信 录音机、照 相机 电视、摄像机 计算机等 3、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 境。 4、信息技术的危害: 信息泛滥和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不良信息的传播给人们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 5、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积极主动的学习;养成健康的计算机习惯;遵守信息法规,防止信息污染。 三、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信息: 在计算机中,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都是勇数字来表示的。信息可以分为数值信息 (即数字----它们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表示)和非数值信息(即字母、汉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在 计算机中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1、二进制数:“0”、“1” 两个符号,“缝二进一” 0+1=1 1+0=1 0+0=0 1+1=10 1+10=11 1+11=100 …… [以课件 1 展示二进制运算法则,与十进制进行转换运算。] 2、二进制编码(略) 四、课堂练习: 1、把十进制的 5、6、8、9 转化为二进制的数。 2、(11)十=( )二 (15)十=( ) 3、思考:信息技术带来了什么? 4、课后巩固练习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 计算机的组成 一课时 课题:第二节 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了解电脑的分类及其特点。知道如何 2 计算机病毒。 3、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 4、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其软硬件结构 教学难点: 电脑的软硬件结构 教学方法: 讲解加演示 “双主”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资料: 电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一、引入:电脑,也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自从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已被 广 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 二、电脑的发展历史: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 年 2 月 16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校物理学家穆奇 里和工程师爱开尔特等一批研究人员,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 机,它的名字叫 ENIAC(埃尼阿克)。它用了 18000 多个电子管,1500 多个继电器,每小时消耗电 150 度,每秒运算 5000 多次,占地 167 平方米,重量达 30 多吨。真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2、电脑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从 20 世纪 40 年代诞生至今,已有 50 多年了。随着数字科技的革新, 计算机差不多每 10 年就更新换代一次。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1949 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 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 ENIAC 和 EDSAC 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磁鼓是一种高速 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第一代计算机由于采用 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 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47 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 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 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 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 1957 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 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 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 大幅度下降。在程序设计方面,研制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语言,操作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60 年代初期,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引发了 电路设计革命。随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每 3-4 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 1962 年 1 月,IBM 公司采用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了 IBM360 系列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用 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使用范围更广,尤其是一些小型计算机在程序设计技术方面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系 统: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应用程序,总称为软件。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 年发布的 INTEL4004,是微处理器(CPU)的开端, 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大成果。INTEL4004 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 虽然字长只有 4 位、且功能很弱,但它是第四代计算机在微型机方面的先锋。 1972-1973 年,8 位微处理器相继问世,最先出现的是 INTEL8008。尽管它的性能还不完善,仅 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驱使众多厂家技人竞争,微处理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后来出现了 INTEL8080、 MOTOROLA6800。 1978 年以后,16 位微处理器相继出现,微型计算机达到一个新的高峰。INTEL 公司不断推进着微处理器的革新。紧随 8086 之后,又研制成功了 80286。80386、80486、奔腾(PEN- TIUM)、奔腾二代(PENTIUMⅡ)、奔腾三代(PENIUMⅢ)、奔腾四代(PENIUMIV)。 个人电 脑(PC)不断更新换代,日益风靡世界(图 3-1、图 3-2)。第四代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 件和存储器,使计算机向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 同的,即都由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第五代 智能计算机 1981 年,日本东京召开了一次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研讨会,随后制定 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长期计划.第五代计算机的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编制知识库管理软件和推理机,机器本 身能根据存储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时,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人们能用语音,图像,视频等更自然 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 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像人一样思维,并且运算速 度极快,其硬件系统支持高度并行和快速推理,其软件系统能够处理知识信息。神经网络计算机(也称神 经计算机)是智能计算机的重要代表。 第六代:生物计算机: 半导体硅晶片的电路密集,散热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大大影响了计 算机性能的进一步发挥与突破。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能容纳 巨量信息,其存储量相当于半导体芯片的数百万倍。一个蛋白质分子就是一个存储体,而且阻抗低、能耗 少、发热量极小。 基于此,利用蛋白质分子制造出基因芯片,研制生物计算机(也称分子计算机、 基因计算机),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生物计算机比硅晶片计算机在速度、性能上有质的飞跃, 被视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第六代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及软件业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目前,计算机正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巨型化: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强 (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 四、1、计算机的分类: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太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类的界线一直在不停地调整。但从理解计算机的角度 来看,计算机可以按用途和规模进行划分。 计算机按照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分类,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计算机按照设计的目的和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种。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机 就是通用计算机;专门与某些设备配套使用的计算机就是专用计算机。 2、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具有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通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它具有 记忆功能、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程序控制能力。 (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通用性强(4)记 忆功能和逻辑判断能力(5)程序控制能力 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并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和巨大的影响。 (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3)实时控制(过程控 制)(4)计算机辅助工程(5)计算机通信(6)人工智能 总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人造卫星到日常生活,从科学计算到儿单玩具都有计算机的 踪影。人们只有提高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部分 课本: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它们的关系如图: 见课本 16 页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主机箱: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分,中央处理器 CPU、内存储器和硬盘等都装在主箱里。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五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中央处理器(CPU)和主机板 中央处理器简称 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包括了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分。 3、存储器:见课本 19 页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 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常用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B= B 1MB= KB 1GB= MB 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 4、输入∕输出设备 (1)常见的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是微机中最常见、使用最多的的输入设备。 (2)常见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是实现人机对话的重要工具,是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 打印机是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纸张上的输出设。 音箱是计算机输出声音的设备。 三、计算机软件 软件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软件由程序、数据、文档这三部分组成。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1、 系统软件 2、 应用软件 3、 保护知识产权 四、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症状 2、如何防治计算机感染病毒 3、使用杀毒软件清除病毒 教学后记:1、本课设计运用了“双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问题”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任务到综合问题,循序渐进地了解一系列“问题”。思路清晰,过渡 自然,层次清楚,方法得当。在这节课中,由于本节课为理论课,内容比较多,而且还需要一节课完成, 所以,以课件的形式提出若干个“问题”,由于设计和安排合理,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2、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将枯燥的知识运用在一个个问题中。通过“课件”中的图 片、影像等资料的演示及教师的必要解说,学生们在一堂课内完成了六个问题的学习。3、“问题”的设计 符合学生特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本课共设 6 个小任务。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 年龄和兴趣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原则,把教学的知识点安排在“课件”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 力完成学习后,教师给予了表扬,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满足了其成就感,这为本学科做了一个 良好的开端。 第四课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三课时 课题:第三节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2、学会对桌面的简单设置 3、认识窗口,掌握对窗口的简单操作 教学方法:演示、解说、上机练习 教学重点:对桌面的简单设置 一、操作系统的发展:1、DOS 操作系统;2、windows 操作系;3、Linux 操作系统; 二、管理 Windows 的桌面 Windows 98 桌面 1、任务栏的设置:(老师演示后学生练习) 任务栏用于显示系统正在运行的程序,由:开始按钮、快速启动栏、空白区、系统显示区等部分 构成。 上机做一做:①、任务栏的锁定、显示、隐藏、大小改变。 ②、调出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对话框 开始菜单 2、设置电脑的日期和时间:(老师演示后学生练习) 上机做一做:①、调整时间可以校准时间。 ②、调整时间还可以预防某些定期发作的病毒。 3、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不作为重点内容处理,了解即可) (老师稍做演示,让学生了解) 4、设置 Windows 的桌面背景:(给桌面变脸) ①、在桌面空白处右键单击===在快捷菜单中单击 属性 ,打开 属性对话框 ;②、单击 浏览 , 打开对话框,在 查找范围 内找到图片;③、单击 打开 ,返回 显示属性对话框;④、也可以在显示图 片 菜单中选择拉伸或平铺或居中等属性。 =============①②③④重在练习,老师巡回指导之 三、Windows 的程序窗口 1、打开窗口: 认识: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 Ø Ø 标题栏图标:Windows 中的每个窗口都有一个标题栏,用来控制窗口的关闭、最大、最小 等操作。 Ø 标题栏:Windows 中每个窗口都有标题栏,用来显示窗口标题。它可以控制窗口的最大化 和还原,另外,当鼠标光标指向标题栏时,拖动鼠标,可以在桌面上移动窗口。 Ø 最小化按钮:最小化按钮用来使窗口成为任务栏上的一个按钮,并使该程序后台运行。左键 单击最小化按钮,就执行窗口的最小化。当需要恢复程序前台运行时,只要左键单击任务栏上的程序按钮, 就可以完成恢复操作。 Ø 最大化按钮:最大化按钮用来使窗口变成最大的形状,也就是扩大到整个桌面。左键单击此 按钮,可以将窗口扩大到整个桌面,此时该按钮成为还原形状,称为还原按钮。左键单击还原按钮,可以 使窗口复原。 Ø 关闭按钮:关闭按钮用来关闭窗口。左键单击可以关闭窗口。 Ø 边、角:边和角用来确定窗口的边界。当鼠标移动到窗口的边、角上时,鼠标指针变成相应 的调整状态。这时,拖动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 Ø 垂直和水平滚动条:当窗口不能显示其中的所有内容时,窗口左侧或底部会出现滚动条。 Ø 窗口切换:当窗口可见时,单击窗口的任意处;当窗口不可见时:单击任务栏上相应的任务 按钮。 2、打开多个窗口 区别:当前活动窗口和非当前活动窗口 认识:当前活动窗口按钮和非当前活动窗口按钮 做一做:打开记事本和画图程序, 体会层叠窗口等属性(任务栏快捷菜单) 3、最小化窗口和最大化窗口 4、开始菜单的操作和下拉菜单 四、上机操作 五、作业: 1、用鼠标指针改变窗口大小 2、打开记事本,并输入一些话,然后保存、删除。 3、课本 P51 页巩固练习题 **************************** 教学后记(第一课时):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第五课 熟悉“我的电脑” 三课时 课题:熟悉“我的电脑” 教学目标:1、熟悉“我的电脑”窗口 2、学会用“我的电脑”管理计算机资源 3、学会使用优盘和软盘 4、掌握一般的“我的电脑”的操作 教与学:演示与练习结合 一、 “我的电脑”窗口: 双击“我的电脑”图标 。双击打开 “我的电脑” 。 我的电脑 菜单栏 1、菜单栏: 菜单栏中有“文件”“编辑”“查看”“收藏”“工具”“帮助”6 个菜单项;使用 Ait 键分别加“F、E、V、A、 T、H”就可以打开相应的菜单项。 学生可以充分的进行练习。 【需要练习一课时】 教师指导学生上机操作 课堂记: 课后记: 2、工具栏: 通过工具栏的操作,让学生熟悉相应的工具的功能、用途。 注意自定义工具栏的使用 自定义工具栏 【需要练习一课时】 课后记: 3、地址栏: 地址栏中显示当前文件夹的路径。 利用“我的电脑”,可以了解软盘、硬盘、优盘和光盘的存储空间 及其使用情况。。 二、改变窗口内容的显示方式: “我的电脑”窗口中可能包含许多内容,为了使人们看的更清楚、更有条理,有四种显示方式: 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在我的电脑中查看栏) 三、对软盘的操作:(略) 四、学会使用优盘:(略) 演示。让学生了解优盘的使用、存储(将文件发送到优盘、复制粘贴到优盘)。 【需要一课时】 课后记: 第六课 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二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文件 2、掌握对文件及文件夹的 操作,理解文件及文件夹的含义 3、掌握计算机资源的分类 教法与学法:1、教师给予演示,学生进行上机练习 2、在文件夹里建立文件,并命名 重点:使用“资源管理器” 一、“资源管理器”的概念: 计算机中的资源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大类。 在 Windows2000 操作环境中,可以通过“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来管理计算机资源。 “资源管理器”与“我的电脑”在管理计算机资源方面各有特色。 二、“资源管理器”窗口 “资源管理器”是 Windows 中另一个用来管理计算机资源的工具软件,它可以对硬盘、软盘、光盘、 优盘、文件夹、文件等进行更全面、更便捷的管理。 1、教师演示:认识“资源管理器”窗口 开始 —程序—附件—资源管理器 ==我的电脑 =====C 盘+或-号打开资源树 2、学生上机练习: 课堂记录:(第一课时) 二、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打开“资源管理器”----右键单击“C 盘”==“搜索……” 三、在指定位置建立文件夹 “资源管理器”===打开目标盘==右键单击==新建文件或文件夹 ===命名????注意“后缀名” 四、修改文件与文件夹的名称 五、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删除 学生上机练习: 课堂记录:(第二课时) 第七课 用好“回收站” 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文件的删除和还原操作 2、掌握永久删除文件和清空“回收站”的方法 教与学:演示、练习 一、打开“回收站”看看 二、文件的还原与彻底删除 打开回收站=====在回收站中删除 三、清空回收站 打开回收站====单击“清空回收站” 上机练习: 课后记: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2010-09-13 00:03:44| 分类: 信息技术教育 |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绑票专家《湘教版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引用绑票专家 的 湘教版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 建立个人档案 第 1 课时 Word2003 工作窗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启动和退出 Word 2003 的方法;熟悉并能说出 Word 2003 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熟悉教材后多媒体演示并独立操作。 德育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加强爱国、爱计算机科学教育。 【教学重难点】 Word2003 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Word 2003 中文版是一个在 WindowsXP 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系统,它是微软公司出版的办 公套 装软件 Office2003 中文版的组件之一,使用它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稿的编排打印、表格制作、书籍 编辑、小报制作等,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真、电子邮件、简单 HTML 和 Web 主页制作等多种功能。 演示:用 Word 2003 制作的各种作品。如:公文样式、会议通知、多种形式的表格、科技论文的样稿、制 作的小报等。 二、启动 Word 2003 1、教师讲解、演示 方法 1: 单击任务栏上“开始”按钮,指向程序,单击“Microsoft Word”,即能进入 Word 2003 窗口。 方法 2:双击桌面上 Word 2003 的快捷图标。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Word 2003 的窗口结构 (教师讲解)典型的 Word 2003 窗口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标题栏(Title bar)—— 位于窗口最上端,其左边显示正在处理的文件名和 Word 的软件信息,右上 角的“ ”分别为“最小化窗口”、“最大化窗口”和“关闭窗口”按钮。 2.菜单栏(Menu bar)—— 位于窗口上端第二行,上有“文件(F)”、“编辑(E)”、……“帮助(H)” 等九个主菜单选项。每一主菜单项下又包含一个可折叠的下拉子菜单,其中包含了 Word 所有可用的菜单 命 令。 3.工具栏(Tool bar) —— 菜单栏以下的若干行为工具栏,最常见的有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它们 以形象化的图标形式列出各个工具按钮,这些工具按钮提供了对常用菜单命令的快速访问。 4.文档窗口(Document windows)—— 位于 Word 窗口的中央,用于文档的输入和编排。其中闪烁着的 竖 线形光标称为插入点(insertion point),用于指示文字输入的位置。文档窗口的顶端及左侧是标尺, 其作用是给文本定位。文档窗口的底端和右侧是滚动条,用于滚动调整在文档窗口中显示的内容。 5.状态栏(Status bar)—— 位于窗口最底一行,用于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状态信息及一些编辑信息。 学生自由观看、小声讨论交流。 四、退出 Word 2003 1、教师讲解、演示 方法 1:单击“文件(F)”菜单,选择“退出(X)”命令。 方法 2:单击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 ”。 方法 3:使用快捷键:Alt+F4。 2、学生练习: Word 2003 的启动、Word 2003 的退出、熟悉 Word 2003 的窗口组成。 第 2 课时 建立文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建立新文档、输入文本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演示、练习三步曲进行新知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建立 Word2003 新文档。 【教学方法】演练结合、个别辅导、集体讨论、分组竞赛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投影内容为“中国黄山”并配以图片的 Word 文档。 教师讲述:对 Word2003 有个基本认识之后,接下来几节课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实际运用,学会自己也轻 轻 松松地搞定屏幕上图文并茂的内容。你想试一试吗?请跟我来 step by step 吧! 二、建立新文档 教师活动:(边演示边讲解)启动 Word2003 自动打开一个空文档 1,扩展名为.doc。文件名可变,扩展 名 不可变。形如:文件名.doc。 学生活动:听取、观察、稍作讨论 教师活动:边演示边讲解 方法一:菜单命令“文件”—“新建”—“选择一项”—“确定” 学生活动:听取、观察、两三个学生上台操作。 教师活动:边演示边讲解 方法二:单击“新建空白文档”按钮 方法三:按 Ctrl+N 键 学生活动听取、观察。两到三个同学上台操作。 三、输入文本 教师活动:边讲解边演示 注意输入汉字方法多种多样,不应作具体要求。 学生活动:两三个人上台操作。 四、空格和回车 教师活动:演示并提醒 1、每段首行空两个汉字位置,注意按四次空格键。 2、每行达到默认字符数时,计算机自动换行,插入一个标志“ ”,称“软回车”。 3、另起一段,自己按回车键,产生“ ”标志,称“硬回车”。 学生活动: 观察对比第二部分内容中的软硬回车并实际操作。 五、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总结,生代表小结。 第 3 课时 保存和打开文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打开和保存文档的常用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教师启发、学生归纳加强理论付诸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实际出发,灵活应变能力。 【教学重难点】面对多种情况灵活运用方法保存、打开文档。 【教学方法】演练结合、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 投影课题:保存与打开文档 要求学生自读教材 观察、明确 自读教材 二、新知探究 1、(投影)提问,要求学生寻找答案 (1) 当你打了一篇文章后,你如何保存? (2) 当你对这篇文章修改后,为示区别,想更改名字,怎么办? (3) 当你想对修改前后的文章进行对比时,如何让两篇文章都出现? 1、先自主阅读,然后两三人一小组自由讲座派代表举手上台演示操作。 其它同学在下面观看,理解。 2、教师对刚才学生的操作点评,并稍加演示常规操作。 2、全班在下面听取,两到三个代表上台 实践操作。其它同学观看。 3、投影操作过程并辅以语言讲解。 打开文档: (1) 打开单个文档 步骤:①单击“文件”—“打开” ②“查找范围”③单击文档后“打开”或双击 (2) 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 单击“文件”—单击菜单中所需文件名 (3) 同时打开多个文档 ①单击“打开”按钮或“文件”—“打开”②查找所在文件夹③选定文档④单击“打开”按钮。 观看后讨论并派代表上机操作。 学生活动 实践操作 注意区分 Shift 键 Ctrl 和键 Shift 多个连续; Ctrl 多个可不连续 三、思考与练习 在 Word2003 中同时打开《中国黄山》和《中国黄山简介》两篇文章。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小结 第 4 课时 插入和修改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本增(插入)、删(删除)、改(修改)的基本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观摩、操作使理论付诸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1、插入点的定位。2、修改文本。 【教学方法】演练结合、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引言导入: 无论是用 Word 进行文章或书稿的编排,还是进行小报的制作,都离不开文字的录入与简单的文字处理。 本 课将学习在 Word 中进行文字录入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对录入的文本作简单的文字处理,为以后文章的编 排 作好准备。 二、新知探究 文本的简单修改包括文字的增加、修改和删除三项基本操作。 1、增加文字 步骤: ① 定位“插入点”;② 置编辑状态为“插入”(底部状态行的“改写”为无效的灰色);③ 输入插入 内容。 2、修改文字 步骤: ①定位“插入点”;②置编辑状态为“改写”(双击状态行的“改写”使其颜色变黑);③输入修改内容 。(或:先删除后再插入内容。) 3、删除文字 步骤: ①定位“插入点”;②按退格键 Backspace 删除插入点前的字符,或按 Delete 键删除插入点后的字符。 4、设置插入和改写状态 (1) 插入状态:(默认状态) 输入字符出现在光标所在位置,字符右移。 (2) 改写状态: 输入字符替换原有光标位置字符。 (3)Word 窗口状态栏显示当前状态,双击“改写”进行状态转换。 三、本课小结: 本课学习了新文档的建立过程,输入文档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及文本的简单修改,并将文档内容进行了保存 ,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 5 课时 复制和粘贴文本 【教学目标】掌握复制与粘贴文本的简单操作步骤。 【教学重难点】选定、复制、粘贴文本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的课文《春》里有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盼望着”三个 字重复了两次,要想只打一次而出现两次相同的词或句子或段落该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本节所要学习的 复制与粘贴文本操作了! 二、文本的选定方法 文本的选定,是编辑文本常用的方法,可用鼠标器选定,也可用键盘选定。 采用鼠标器选定文本的方法如下表: 选定 操 作 单词/汉字 双击该单词/汉字 一行文本 单击该行左侧的文本选定区 多行文本 在行左侧的文本选定区中向上或向下拖动若干行 句子 按住 Ctrl 键,单击该句子的任何位置 一个段落 双击该段落左侧的文本选定区,或三击该段落的任何位置 多个段落 在选定区中双击并拖动 整个文档 在选定区中三击鼠标器 键盘的选定可用:Shift+光标来选定或用 Shift+Home 选定光标处到行首的块,Shift+End 选定光标处到行 尾的块,Shift+Page Up、Shift+Page Down 选定光标的当前页。 三、复制与粘贴 在编辑论文时,常常有相同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出现,我们在录入过程中,就不必重新录入,只要用复制 功能就可以了。 例:“盼望着”的复制操作。 操作方法一: ① 选定“盼望着”; ② 单击工具栏“复制”按钮; ③ 单击目的位置; ④ 单击工具栏“粘贴”按钮。 操作方法二:使用快捷按钮 操作方法三:使用快捷键 复制:Ctrl+C 粘贴:Ctrl+V 操作方法四:使用菜单命令 四、小结: 学会文字、特殊字符的录入是生成小论文的必备条件,熟练的掌握复制、粘贴能够提高录入的速度和编辑 能力。 第 6 课时 移动与删除文本 【教学目标】掌握移动、剪切、删除文本操作,会撤消、恢复操作。 【教学重难点】区分剪切、清除命令。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编辑论文时,将已经录好的一句话、一段文字或整篇文章移到所需的地方,可以省时、省力,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二、移动(Move) 例:“青天”一词的移动操作。 操作方法一: ① 选定“青天”②单击“青天”③拖动鼠标到目的位置④松开鼠标。 或①选定要移动的内容②单击工具栏“剪切”按钮③单击目的位置④单击工具栏“粘贴”按钮。 “移动”可以在同一文档中,也可在不同文档之间进行,且移动的内容可以是任意数量的文本,它可以用 前面二个方法中的一个完成。一般情况下,当移动距离较短时,用前面的方法,当移动的距离较远或在不 同的文档中移动内容时采用第二种方法。 操作方法二: ① 选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 单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③ 按 Ctrl 键不放,拖动鼠标到目的位置; 三、比较剪切与复制区别: 原文档中 剪切板中 所剪切内容 无 有 所复制内容 有 有 四、删除文本: 1、 通用方法 按 Backspace 键或 Delete 键 缺点:对多字符删除使用麻烦 2、 删除一块或一段文本 (1) 使用剪切命令(失误可还原) (2) 使用清除命令(失误不可还原) 五、撤消、恢复和重复操作(只作简单了解) 第 7 课时 查找与替换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查找与替换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及自主探索尝试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查找与替换操作修改文档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情境导入 请大家帮老师看看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帮忙修改一下。谁会是我们班的改错小能手呢? 参考答案 将第一段移到第三段后面。 观察、讨论,1-2名同学上台操作。 参考操作方法 法1:选中第一段后拖动到第三段后面 法 2: ①选中第一段; ②“编辑”—“剪切”; ③光标移至第三段后“编辑”—“粘贴”。 二、新知探究 查找《东方之珠》一文中出现的词组“香港”并将其全部替换成“Hong Kong”。 参考答案 可用“全部替换”操作也可用“替换”操作,替换的地方共有 3 处。 合作交流;参考操作方法 ①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②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要查找的文字“香港”,在“替换为”框中输入替换的文字“Hong Kong”; ③、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弹出下面的窗口,表明文档中共有 3 处“香港”,并且都已被替换成“Hong Kong”; ④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三、议一议 1、提问:刚才我们在查找和替换的练习中,分别使用了“替换(R)”和“全部替换(A)”,想一想,它们 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2、在学生发言后再次演示操作并稍加补充或修改。 思索讨论后个别代表发言 参考答案 “全部替换(A)”是对文中所有符合查找条件的内容进行替换(可多处),而“替换(R)”一次只能替换一 处位置。 四、巩固练习 第三章 排版制作文档 第 8 课时 设置字符格式 【教学目标】掌握设置字符格式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字形、字体、字号的设置。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大小一样、格式一样的文字,文章会显得呆板不美观。如果我们所做的论文也 向报纸或杂志一样,丰富多彩、赏心悦目,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 二、改变字的大小(字号)和字体 字的大小用字号来表示,通常分:初号、小初、一号、小一号……小五号、六号、小六号、七号、八号, 这 16 种级别,初号最大,八号最小。在组合框中又以 5……72 数字表示字的大小,单位为磅。 注意:72 磅不是最大字,在字号组合框中可以输入数字,直接定义字的大小,以便特殊的大字或小字。最 大为 1638,最小为 1。如果用 A4 纸打一个大字可设字号为 450 既可。所以字的大小是无级放大。 字体的默认值为宋体,WINDOWS 下有四种基本中文字体: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如果需要更多的 字 体,要在操作系统下专门安装。 例 1 将书中《中国黄山》的标题设为一号字、黑体,摘要内容设置为楷体。 操作方法: ①选定标题文字;② 单击字号对话框的下拉钮 ; ③ 单击“二号”;④ 单击字体对话框的下拉钮,找到并单击“黑体”,标题文字就变成了“二号” “黑体”字。⑤ 选定摘要内容“中国黄山……代表”;⑥ 单击字体对话框的下拉钮,找到并单击“楷体 ”,摘要内容就变为楷体。 三、改变文字的格式 文字的格式包括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底纹、字符缩放这几个按钮。 例 2:设置“市交流论文”为加粗倾斜,“摘要”二字加粗。 操作方法: ① 选定“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B”;③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 “I”; ④ 选定“名山”二字;⑤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B”。 (4)改变文字的颜色 例 3 将论文标题中“中国黄山”二字的颜色设置为“青色”。 操作方法: ①选定“中国黄山”二字;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的“A▼”;③ 选定“青”颜色。 如果所需颜色在自动显示的颜色中没有,可选用下面的“其它颜色…”,出现“颜色”对话框后,在“标 准”颜色中选定,也可用“自定义”来设定颜色。 四、小结: 本课的内容是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字型、颜色、下划线、着重号、字符间距、文字效果,边框、底纹 等设置。同学们应在学习中,对“格式(O)”菜单中“字体(F)”、“边框底纹(B)”、“中文版式 (L)”、“首字符下沉(D)”中的各个选项逐步实验,细心观察各种效果,学会对文字设置的变化和美 观。 将《东方之珠》文章中出现的“海洋”一词替换为“sea”。 2-3 名同学上台操作。 其它学生观察、讨论, 五、反思小结 Word2003 至此你学会了哪些操? 思索、回答。 六、自主练习 1、阅读教材 P40“小知识”。 2、输入一篇含有“联合国”一词的文档,然后将“联合国”替换成“UN”。 自主探索 第 9 课时 设置段落格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段落缩进格式的设置,段落对齐方式设置,行间距、段间距的调整。 过程与方法: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务实求真的态度观、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行间距、段间距的调整。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篇文章的外观不仅与文字有关,而且与段落的格式有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段落格式进行修饰,使 版面自然、美观。 二、设置段落缩进格式 教师:边引导学生观看投影边阐述概念: 左缩进:段落中每行的左边第一个字符不是紧挨着版心的左侧,而是向右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其左侧空 出,而且各行空出的字符个数相同,这叫左缩进。 右缩进:段落中每行的左边第一个字符不是紧挨着版心的右侧,而是向左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其右侧空 出一些位置,这叫右缩进。 首行缩进:只有段落和第一行向右缩进几个字符,其他各行保持左对齐状态。 悬挂缩进:除段落的第一行保持左对齐状态之外,其他各行都向右缩进。 学生探究:例 1 “摘要”段落首行缩进 操作方法: 方法一: 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落任一位置,使插入点在该段落;② 拖动标尺上的首行缩进标记, 当缩进二个汉字时结束拖动。 方法二(用菜单的方法进行缩进):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落任一位置,使插入点在该段落;② 单击 菜单“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出现“段落”对话框;③ 在“特殊格式”框中选定“首行缩进” ; ④ 在“度量值”框中选定“2 字符”; ⑤ 单击“确定”。 使用菜单可以精确缩进几个字符或多少单位。一般用五号字进行排版时,首行缩进 0.75 厘米,既为两个字 符的大小。 三、段落行距的调整 例 2 对摘要部分设定行距为 1.5 倍行距。 操作方法: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② 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段落(P)”命令,选择“缩进 和间距”标签;④ 单击“行距”下拉列表;⑤ 单击“1.5 倍行距”;⑥ 单击“确定”。 四、设置段落对齐方式 1、段落对齐——段落中的各文本行与页边空白之间的相互关系。 2、类别: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 3、操作: (1)选取内容 (2)单击“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五、格式刷的使用方法(选学) 格式刷,顾名思义,就是将已经设好的“格式”,套到未设的文字或段落中,使未设文字或段落与已有的 “格式”相同,从而简化“格式”设置的工具。 例 4 如果将范文正文中所有的“青色”都设为“斜体、青颜色” ① 选中“青色”;② 设置“青色”为“青颜色、斜体”字;③ 单击“格式刷”按钮;④选中后面的“ 青色”,则后面的“青色”的格式改变成与前面“青色”完全相同的格式。 第 10 课时 设置页面格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打印美观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由观察到实践再反思又改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实际动手操作。 【教学重难点】页面设置,打印预览。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文档编辑排版后,我们就可以用打印机将文档打印出来了。但在打印之前,还必须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以使打印出来的文档更整洁、规范、美观。 二、设置页面 1、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方法一:“文件”——“页面设置” 方法二:标尺空白位置处双击鼠标。 2、设置 (1)页边距:页眉 输入所需 页脚 数据即可 上、下、左、右边距 (2)纸型 一般默认 A4 纸 (3)方向:横、纵两种 三、打印预览 1、启动方法: 方法一:单击“打印预览”按钮 方法二、“文件”——“打印预览” 2、“放大镜”按钮操作 按下“+”:页面放大状态; 平面:编辑状态; 按下“—”号,页面缩小状态。 3、 退出方法:单击“关闭” 三、打印输出 1、启动 “文件”—“打印” 2、参数设置(常用) 页面范围:可依据自己需要设置打印页 副本:打印份数 缩放:可对文档缩放打印 3、确定 四、小知识阅读 教材 P59-60 五、思考与练习 对《中国黄山》文档进行页眉设置,有条件的将其打印出来。 第四章 编辑特色文档 第 11 课时 图片文字混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图片的输入与调整、图片格式的设置、文字环绕风格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导入——演示讲解——练习——归纳——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计算机科学激情。 【教学重难点】文字环绕风格的设置 【教学方法】结合操作演示进行讲授,学生模仿练习。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常在报刊杂志中看到图文并茂地版面,一幅适当图片的插入可以使文档变得生动活泼,更引人注目, 使文档更有说服力。本节我们就给《中国黄山》一文配上插图,让它更形象更吸引人。 二、插入图片 1、插入剪贴画 步骤: ① 光标确实位置。 ②“插入”——“图片”——“剪贴画”。 ③“图片”选择项中单击选择一种类别。 ④单击自己喜欢的剪贴画后“插入“ 2、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①利用光标确定位置。 ②“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③ 选择想插入的文件名,单击“插入”。 三、调图片位置和大小 1、调整图片位置 ① 单击所需调整图片(显示 8 个调整点)。 ② 指针移至图片上变为“ ”形。 ③按住左键拖动到目的地后松手。 2、调整图片大小 ① 选取(单击)所需调整大小的图片。 ② 指针移到调整点上,变形为双向箭头。 ③按住左键拖动达到目的大小后松手。 四、调整图片格式与透明色 1、 设置图片格式 注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需后必须单击“确定”按扭才能实现。 2、 设置透明色 五、设置文字的环绕风格 操作: 选择图片——图片工具栏上“文字环绕”按钮——选择适当的环绕方式 六、小结。 学生归纳小结,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第 12 课时 表格文字混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制作与填写表格并调整美化表格操作。 过程与方法:导入—任务提出—探索—反思—归纳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更丰富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美观地将表格与文字混合 【教学方法】演示、练习、讨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让学生打开书本,对照投影教师按引言部分讲解,学生边听、边看书。投影有文字、色彩的美观表格和原 始空表格,提出任务:制作表格。 二、插入空表格 方法 1:拖动法制作表格 ① 定位目标处。② 按工具栏上“插入表格”按钮。③ 按住左键拖动 10×4 表格。④释放左键。 方法 2:菜单法制作表格 ① “表格”菜单。 ② 插入表格…… ③ “插入表格”对话框列数调整为 4。④ 行数调整为 10。 ⑤ 确 定。 方法 3:手动制表法: 定位。② 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③ 按住左键。④ 拉框。⑤ 释放左键。⑥ 在框内画 3 根列线。⑦ 在框内画 8 根行线。⑧ 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 三、定位 1.文章内定位:单击目标处。 2.表格内定位:单击目标单元格。 四、 选定 1.选定单元格 方法 1:① 指向目标单元格。② 单击左边框。 方法 2:① 定位在目标单元格。② 表格菜单。③ 选定。④ 单元格。 (1) 选定一行 方法 1:①指向目标行左侧。②单击。 方法 2:①定位在目标行。②表格菜单。③选定。④列。 (2) 选定几行 ① 指向目标第一行左侧。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最后一行。④ 释放左键。 (3) 选定一列 方法 1:① 指向目标列顶端边框。② 单击。 方法 2:① 定位在目标列。② 表格菜单。③ 选定。④ 列。 (4) 选定几列 方法 1:① 指向目标第一列顶端。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最后一列。④ 释放左键。 方法 2:① 选定第一列。② 按住 Shift 键。③ 单击最后一列。 任意选定一个区域 方法 1:① 指向目标区域左上角单元格。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区域右下角单元格。④ 释放左键 。 方法 2:① 单击目标区域左上角单元格。② 按住 SHIFT。③ 单击目标区域右下角单元格。 五、合并和拆分单元格 1.合并单元格 方法 1:① 选定单元格区域。② 单击工具条合并单元格按键钮。 方法 2:① 选定单元格区域。② 表格菜单。③ 合并单元格。 2.拆分单元格 方法 1:① 选定目标单元格。② 单击工具条拆分单元格按钮。③ 对话框中输入列数。④ 输入行数。⑤ 确定。 方法 2:① 选定目标单元格。② 表格菜单。③ 拆分单元格……④ 对话框中输入列数。⑤输入行数。⑥ 确定。 六、行列缩放 方法 1:① 指向目标线左侧,出现双向箭头。② 按住左键。③ 拖放至目标处。④ 释放左键。 方法 2:① 定位在表格内。② 表格菜单。③ 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④对话框中选择行卡(或列卡)。 ⑤ 设置值。⑥ 确定。 方法 3:① 定位在表格内。② 指向标尺上的移动表格列按钮。③ 按住左键。④ 拖动至目标处。⑤释放 左钮。 七、拓展和探索作业: 制作一张课程表 第 13 课时 艺术字与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艺术字与图形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导入——演示——练习——反思——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美感与探索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插入艺术字、绘制和编辑图形。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的任务是制作一张贺卡。(在屏幕上显示贺卡,学生观察贺卡并指出贺卡中各组成部分。)我们将 选用绘图工具栏提供的有关工具绘制几何图形—菱形;为了使文字和图片更容易定位,我们将在文本框中 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 二、设置贺卡大小和边框(插入文本框学习) ① 插入文本框。在页面上插入文本框,单击鼠标切换文本框的未选中状态、选中状态及输入状态。在选 中状态,能设置文本框格式,移动、复制或删除文本框。在输入状态,能输入、编辑文字和插入、调整图 片。 ② 设置文本框大小和边框。双击文本框边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 对话框的另一个方法是在选中状态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文本框格式”选项),对文本框的 大小和边框进行设置。将高度和宽度设置成 10 ㎝和 5 ㎝,选中“锁定纵横比”选项。边框线条“颜色”设 置成“绿色”,“线型”设置成“4.5 磅双线”。 三、绘制图形(手工绘图学习) ① 绘制“右三角”。选择“右三角”工具在文本框中拖动鼠标画出三角形。如果要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 ,可同时按住 Shift 键。 ② 复制。用“复制”、“粘贴”工具复制一个相同的三角形。 ③ 翻转和旋转。“翻转”对特殊角有用,任意角可以用“旋转”。本例用“水平翻转”和“旋转”工具 都能把选中的三角形逆时针旋转 90?。为了熟练使用“旋转”工具,本例使用“旋转”工具。 ④ 图形组合。把旋转后的三角形移近原三角形左边,按 Ctrl 键+方向键细调三角形的位置(强调此操作 的要领,引起学生的重视)。选中二个“三角形”对象“组合”成一个对象。同理,将双三角形复制、粘 贴、旋转、定位,四个三角形再“组合”在一起。 四、插入艺术字 步骤: 1、确定位置 2、“插入”——“图片”——“艺术字” 3、选择一种艺术字式样 4、“确定”后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 5、选择文字的字体、字号后“确定” 五、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范例制作贺卡文本框和菱形图案,巡回辅导。 六、小结。 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所讲文本框的创建,自选图形的绘制、旋转、填色等操作。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 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第五章 制作应用文档 第 14 课时 制作个人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 Word2003 的各种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制作一篇“自我简介”为目的进行演示、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能力。 【教学重难点】文字与图形等多种对象的混合排版。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演示、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师:投影示例文档《自我简介》 生:交流讨论 如何实现如例上的版面设置 二、自主探索 2 人一小组,探索实现《自我简介》的操作过程。 三、全班讨论 请代表发言,讲述如何快捷地完成《自我简介》的输入,明确步骤如下: (一) 输入文字并设置格式 1、 新建 Word2003 文档 2、 输入《自我简介》文字 3、 选定标题文字,利用文字格式工具。 设置为“隶书”、“二号”、“居中”、“红色” 4、 选定“地址”和“E-mail”行,设置“字体颜色”为“红色”。 5、 “文件”—“页面设置” 设置:纸型 B5;上、下、左、右边距均为“3 厘米” “确定”关闭对话框 (二) 插入图片并调整位置 1、“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图片 2、单击图片,调整大小。 3、拖动图片,调整位置。 4、选定图片,右击—“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 5、“高级”——“文字环绕”中设置图片距正文距离: 左:1 厘米 右:1 厘米 上:0.1 厘米 下:0.1 厘米 6、 确定 四、思考与练习 生:制作一份个人简介,内含各科成绩和获奖图片。 师:巡视指导 五:课后阅读 word 的自动存盘功能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 人。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 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 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 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 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初步掌握网页制作(frontpage2000)的一些基本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网页。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 的一些主要功能及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三、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 例如 powerpoint、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 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 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 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 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 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 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 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2)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编写组出版的八年级信 息技术(下册),内容包括:网页制作、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图像处理等,其中网页 制作占教材的 50%,可见制作网页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单元《大家一起来运动》、第二单元《感受精彩艺术节》、第三单元 《设计班级网站》、第四单元《制作班级网站》 五、具体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 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 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有: 1、借助范例,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 基本技能。利用各种和现实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 进行创作的机会,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 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 3、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 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发展特长,在使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附表) 第一单元《大家一起来运动》……………………………………4 课时 第二单元《感受精彩艺术节》……………………………………4 课时 第三单元《设计班级网站》………………………………………3 课时 第四单元《制作班级网站》………………………………………5 课时 第一单元 大家一起来运动 活动一:制作运动会会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标志的特点。 2、掌握利用形状工具进行图形绘制。 3、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 4、掌握图层样式设置的基本操作。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理有效选择工具进行图像加工。 6、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标志设计的一般方法。 2、体验标志设计的一般过程。 3、训练学生分析、思考图片信息,并进行提炼和展现。 4、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信息表达的需要,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平面设计在信息表达中的独特魅力。 2、通过标志设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得学生个性得以充分表现。 内容分析 1、本课的作用和地位 本活动通过为校园运动会做宣传,制作会徽参与学校生活,学习图像处理和平面设计等 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 Photoshop 进行平面设计及创意制作,提高计 算机图像处理与编辑的应用能力,认识和理解设计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加深对集体的 责任感,展示运用信息技术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对图层概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标志的相关知识,如构成要素,标志设计的美学要求,如颜色搭配等。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金山画王、画图等绘图工具,具备一定的图像编辑能力; 在七年级下册也初步接触到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能够使用 Photoshop 对图像效果进行 处理;同时也具备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安排 1.课时安排 1 课时。 2.教学环境 电脑教师,计算机要求安装 Photoshp CS。 教学准备 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标志实物和标志电子图像文件,还需要准备好课本中的示范作品,用 于作品剖析。 在本次课之前(上次课结束前)布置与此课相关任务,要求学生借助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 和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查找、收集、整理和交流标志,激发起学生制作标志的强烈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单元引言: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周等活动,伴随着我们成长!值此 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方舟中学春季田径运动会即将拉开帷幕。为了让全体同学广泛参与, 也为展现同学们的艺术设训·才能,特向全校征集本届运动会会徽和宣传海报。在八年级上 册,我们曾利用文字处理软件 Word 进行作品的创作--制作家长会请柬。在这个单元中,我 们将利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进一步学习平面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们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如下活动,设计出别具一格、赏心悦目的作品。 作品欣赏《标志的构思与创意》 欣赏学生收集的标志作品,结合课件欣赏中外优秀标志作品的构思与创意。如奥运会标志、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等。(1)奥运五环标志。它由 5 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5 个环从左 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整个造形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 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 的内容: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同时也象征着五大洲的人民团结起 来,为创造光明的世界而努力。(2)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中国特 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 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 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 味。 启发讨论 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 (1)选题 (2)构思 (3)构图 (4)着色 作品分析 观摩作品:展示本活动示范作品,观摩讨论 作品分析 (1)构图元素 (2)颜色搭配 提出任务,分解任务 任务(一)绘制“底图” 任务(二)绘制“大海” 任务(三)绘制“红日” 任务(四)美化、修饰 学习利用教材资源,完成示范作品的制作,在学生开发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对共性问题适时演 示讲解,个别问题单独辅导。 示范学习刀完成任务(一) 新建文档、显示网格,在网格的参照下,利用椭圆工具绘制“底图”。 示范学习:完成任务(二) 复制并新建图层,利用“交叉形状区域”选项组合绘图,通过添加锚点和拖动锚点调整形状。 示范学习:完成任务(三) 除任务(二)中操作外,增加利用“从形状区域减去”选项组合绘图 示范学习 完成任务(四) 利用图层样式,为“大海”和“红日”图层设置“投影”、“外发光”等效果,增强运动会会徽立体 效果和质感。在学习资源的支持下自主学习。 实践应用 课堂练习 通过修改示范作品,完成课本“创新园”有关“三色会徽”的制作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拓展活动,设计班徽和艺术节会徽等。给出——些例子,启发学生思维。强化经验 形成技能 课堂小结: 活动评价 学生提交作业并填写教材《活动评价》,教师检查学生作业提交情况,选择典型作品予以评 价,利用“自评”、“他评”相结合,让作品的作者和其他同学,都能参与作品的评价活动,欣 赏亮点,认识不足。 教师加以价值引导,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可让学生到讲台上完善作品。 学生归纳 教师反思: 通过学生归纳和教师的提炼,将会对新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停留在总结了本节 课所学知识的层面上,还要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比如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的 目标,都能很好地在这里实施。 活动二:制作海报背景 一.活动说明 传统纸介质作画,往往是根据景物的位置构成和色彩变化等因素,先画背景,再画中间景物, 最后画近景,以这样的秩序一层一层地描色作画的。PHOTOSHOP 完全模仿了这种过程,用 图层分别存放绘制的背景中景和前景。 本活动通过制作海报背景,学习背景的表现手法,掌握底色处理、线条绘制和图像合成等图 像处理和加工的基本技能。本活动的教学分为 2 个阶段来完成: 1.绘制背景图案 通过绘制背景图案,学习填充工具、滤镜的使用,掌握利用选区进行图形绘制,选区调 整(选区移动),选区描边。 2.添加背景图片 通过添加背景图片,学习图层蒙版在图像合成中运用,实现两幅图片无缝对接,培养学 生对图像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图像的处理能力有很大帮助,为实现复杂的图像处理 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 到八年级下学期,绝大部分学校(比如使用人教社美术教材的学校),学生已经接触过纸介 质海报设计,对于利用计算机设计海报,在文字处理和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也有所涉及,但 是运用专业的图形图像软件进行海报设计还是第一次。同时,在初中美术课本上,就有“电 脑美术”部分,其中介绍的工具软件就是 Photoshop,当然,那里只能是纸上谈兵,这里, 学生终于可以一展身手。所以对于本活动,他们的兴趣应该是有的。本活动是海报设计的第 一课时,需要分析示范作品,所以需要准备完整的示范作品,图像合成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副 运动场图片,也需要准备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层蒙版的概念。 (2)掌握填充工具(油漆桶和渐变工具)、滤镜的使用。 (3)掌握创建选区、选区移动和选区的描边的操作。 (4)学会使用蒙版进行图像合成和修饰,正确理解蒙版与原图层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图像合成及修饰的一般方法。 (2)掌握海报设计的基本过程。 四、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利用选区绘图。 (2)利用蒙版合成图像。 2.教学难点 (1)图层蒙版的概念。 (2)正确理解蒙版与原图层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安排好学生上机,。 (2)导入新课: 由复习上节课内容和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准备工作导入。 (3)新课讲解: A、设计背景图案 剖析室、加工坊、创新园: 填充背景底色 绘制背景图形 B、添加背景图片 剖析室、加工坊、创新园、知识库。 图层蒙版 渐变工具 (4)学生来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5)课堂小结: Photoshop 中很多工具,都有很多选项需要选择,选择不同的选项,工具的功用会有所变 化,甚至外观也有所变化,有时候,这种变化还很小,不宜发现。学生往往不能注意这些略 微的差别,导致在跟随示范操作的过程中“卡壳”。 本活动就有一处上述的情况。选框工具同其他选区工具(魔棒工具和套索工具)——样,在 创建选区时,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创建新选区,添加到新选区,从选区中减去, 与选区交叉。默认情况是“创建新选区”(其实是每次 Photoshop 正常退出时的状态,但是学生 机器一般都有还原卡保护,所以这里的“默认情况’’就是指程序安装后的状态),当绘制一个 选区后,再将选框工具移到刚刚的选区内部时,光标样式会改变,这个时候按下鼠标左键, 能够移动选区。但是,如果此时选框工具的选项选中的不是(创建新选区”,而是其他 3 个选 项,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上述的这种“默认状态”可能因为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发 生了改变,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应该选择哪一个选项。 图层蒙版是 Photoshop 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像合成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主要功能 是显示设计者需要的部分,隐藏或柔和遮挡不必要的部分,而对图像不造成损坏,在图像合 成中经常使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达到正确操作的目的,还要让学生明白蒙版的实质, 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标。所以本活动教学,在学生完成操作后,还需要加强图层蒙版 的分析。 (6)布置下节课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活动三 制作海报主体 一、活动说明 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均衡分布,本活动不仅完成制作海报中景——人物,还制作前景装 饰 图形——动感箭头。本活动的教学分为 2 个阶段来完成: 1.添加海报主题形象 通过添加海报中的人物,学习使用选区工具(魔棒工具)从素材图像中抠取出所需图案,并 将选取出来的部分同其他的图像进行合成。 2.绘制前景装饰图形 通过绘制前景装饰箭头,学习利用自定形状工具及载入选区和修改选区等操作绘制图形。 二、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图像合成的教学内容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怎样突出海报主题 和怎样合理修饰海报还不够明确,本活动不仅仅让学生明白“如何做”,还要让学生明白“为 什么这样做”。 2.教学资源 (1)活动 2 完成了海报背景的阶段性作品,用于本活动的加工。 (2)本活动完成的作品,用于作品分析。 (3)收集一些图像伪造的案例和图片资料,用于德育渗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抠图的概念。 (2)掌握魔棒工具的使用。 (3)掌握自定形状工具的使用。 (4)掌握有关选区的操作(载入、修改)。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海报主题展现和前景修饰的一般方法。 (2)体验抠图以及图像合成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图像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对信息真伪性的甄别能力,同时渗透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负责任 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和习惯。 四、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利用魔棒工具抠图。 (2)利用自定图形绘图。 (3)选区的载入、修改等操作。 2.教学难点 (1)如何灵活使用选区工具在不同画面中抠取出所需图案。 (2)灵活运用自定形状和选区操作绘图。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安排好学生上机,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由复习上节课内容和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准备工作。 (3)新课讲解: A、添加海报主题形象。 剖析室 加工坊 创新园 知识库 B、绘制前景装饰图形 剖析室 加工坊 创新园 知识库 藏书图 (4)学生来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5)课堂小结: 考虑到课时的安排,本活动不仅完成海报中景的制作,同时还完成前景装饰图形的制作。添 加海报中的人物和箭头,主要使用到两类工具:选区工具和图形工具。这两类工具在前面的 活动中都有所涉及,这里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各单元的使用情况,在示范操作过程中,不仅 仅学会相应工具的使用和某个对象的创建,还需要强调“为什么这样做”,本活动中要指出海 报中元素对于海报宣传效果的作用,如:海报中的人物的作用,课本中是这样描述的,“运 动员背跃式式跳高动作,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仿佛将人们带到了那龙腾虎跃的运动场, 用此作为运动会海报的主题形象,能够达到极佳的宣传效果”,海报中的装饰图形的作用:“在 海报的前景中添加一些具有动感的空心箭头,一方面可以增强海报画面的层次感,另一方面 可以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本活动阶段 1 中“创新园”有关“就‘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的现象谈谈自己的观点”可 以作为思考题,布置下去,留在下一节课再具体讨论,这主要是考虑到本节课没有太多的时 间讨论,另外,也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思考并收集相关资料。对于“将自己的照片,合成 到一副喜欢的风景图片”的“动手做”,不宜占用课堂时间,可以作为课后作业或习题选用。 阶段 2 中“创新园”中其他箭头的制作,因为是海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在课堂上让学 生自主完成。 教学反思: 活动四:完成海报集成 一、活动说明 本活动首先阐述了添加文字和会徽的作用(活动引言部分),然后给出最终作品效果图,指 出本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明确活动目的,对活动阶段进行划分,并分析各阶段所需要完成 哪些分任务(活动分析部分): 1.添加主题文字: 通过添加运动会名称、时间地点、宣传标语的学习,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2.添加会徽: 通过导入活动 1 中制作会徽学习,理解不同图片格式之间的差异。 二、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 文字工具,学生已经在不同的应用软件中都学习过,工具本身(比如:作用、输入等)还是具 有较深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学生可能因为思维定式,在使用 Photosh 叩文字工具时,可能 会遇到困难。 2.教学资源 (1)活动 3 中完成的海报阶段性作品。 (2)活动 1 中完成的运动会会徽作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 Photoshop 中文字工具(横排文字工具、路径文字)的创建、修饰和美化。 (2)掌握 Photoshop 中不同文件格式图片的输出。 (3)了解不同格式图片之间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 Photosh 叩中文字处理(创建和修饰美化)的一般方法。 (2)体验图片格式的多样性。 四、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文字的创建和修饰。 2.教学难点 文字的合理美化。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安排好学生上机,。 (2)导入新课: 由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3)新课讲解: A、添加主题文字 剖析室 加工坊 创新园 B、添加会徽 剖析室 加工坊 创新园 知识库 (4)学生来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5)课堂小结: Photosh 叩中文字工具同以前所接触的文字工具,既有很多类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同其 他软件中的文字处理过程一样,包括“文字输儿编辑一格式设置一效果设置”等环节。Photosh 叩中文字的常用格式可以在选项栏中设置,而其他格式则需要通过“字符和段落面板”进行设 置。同时,Photoshop 文字的效果是通过设置文字所在图层的样式来设置的,这第二单元感 受精彩艺术节 教学反思: 引文来源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_sjzx7711727130_新浪博客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 人 | 分享到: 阅读(2135)|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曲靖市信息技术教育 >> 软件.课件 >> 首页 教案_sjzx7711727130_新浪博客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学生持钢刀教学楼追砍班主任 学生在教学楼持刀追砍班主任(组图)--广州收债 关于招聘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助理的通知 学生持钢刀教学楼走廊追砍班主任 3 刀(图) 学生持钢刀教学楼走廊追砍班主任 3 刀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airgm 愚民甲 nn 小石头 xinyan20 shuye060 yangnimi fjxiaoho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验证码: 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 下一页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博客风格 - 手机博客 - 订阅 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1 × 登录网易通行证 窗体顶端 欢迎通过百度搜索来到卫华(微生物画派)的博客! 注册登录后,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博客,还可以和博友更好的交流。 网易博客欢迎你的加入 请输入登录信息 用户名: 密 码: 1 blog 0 窗体底端

资料: 120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