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材料

ID:726183

大小:9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 、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 50 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 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1) 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我国跨纬度广,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 带。热量丰富,南北相差近 50 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2) 海陆位置优越性: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农 业生产;还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东部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上贸易。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有横贯东西的亚欧大陆桥,可与各国友好往来。 二 、辽阔的疆域(P4 图 1.4)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 3 位.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 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相距约 5000 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相距约 5500 千米。 东西跨度大,当东部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阳光的时候,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 斗的黑夜.(东西晨昏差异大) 南北跨度大,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 冰天雪地。南北季节差异显著。(南北季节差异大) 三 、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 14 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 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 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 18000 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 海(油气资源最丰富)。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最大岛)、海南 岛、舟山群岛(最大群岛)、南海诸岛等 5000 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 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四、 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 级行政单位 34 个,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重点:简 称、行政中心 P10,省区图 P7。 跨经度最多——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多——海南省;人口密度最小——西藏自治 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有关各省区之最: 面积最大、邻国最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河南省; 民族成分最多—— 云南省;人口密度最大——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城市——重庆市; 第一章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约有 12.95 亿人口(2000 年),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2%(1/5),是世界上人 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大致以黑河-腾冲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 此线以西人 口稀疏. 造成原因:(1)东部地形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2)东部气候是温暖湿 润,西部气候干燥;(3)东部经济发达,西部落后;(4)东部开发历史悠久,西部开发较 晚。人口密度 135 人/平方千米(世界 39 人/平方千米) 2 二 、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 3000 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三、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 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实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政策: 实 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数量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 条件相适应。 第三节 多民族有大家庭 全国共有 56 个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 92%,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 疆地区。 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云南省少数民族个数最多。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朝鲜族——长鼓舞、荡秋千、跷跷板;蒙古族——摔跤、那达 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节)P17 图 1.16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一 、我国的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P22 图 2.2) 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海拔在 1000 米一 2000 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一太 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海拔在 500 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而且有利于降 水的形成;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 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东部 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而且有利于降水的形成。 ②河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大河由高 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二、 我国的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 山地为主。(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 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国面积的 2/3。①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不利影响:山区多, 平原少,不利于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 难度大,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山地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1 主要山脉分布(P24 图 2.4) 东西走向的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 南北走向:横断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 2 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开阔平坦 黄土高原黄士广布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崎岖不平 (2)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 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中 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 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称呼. (3)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 200 米 以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湖泊众多,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3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掌握 P27 活动 3 表格) 4 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在发展旅游 采矿和农业的多种经营优势较大,但交通不便。 开发利用时应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一 、南北气温的差异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为:南北温差大(受纬度的影响,南北纬度差异大)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为: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 冬季 1 月 0 度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冬季我国最冷是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 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带: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 5 个 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以及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P33 图 2.15) 二 、东西干湿差异 1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 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夏秋季节;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雨 季长,河流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短,河流汛期短)。 3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 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分界线) 湿润地区 800MM 以上 森林 半湿润地区 400—800MM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400MM 草原 干旱地区 200MM 以下 荒漠 4 不同的干湿地区对生产生活的影响(P37 图 2.18) 三、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气候复杂多样(要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位置) (P42 图 2.26) 2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3 季风气候显著 A 季风的形成: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P38 图 2.19 源地 性质 影响范围 气候影响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除青藏高原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 降温大风 4 夏季风 印度洋太平洋 温暖湿润 东部沿海地区 带来降水 B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雨热同期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 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4 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 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 水旱灾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一 、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区和内流区 河流的作用:利:河湖的好处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 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害:河湖的坏处有“洪 水灾害”“干旱”和“水污染”等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所在的流域称为外流区。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河 流叫内流河。内流河所在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 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 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 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内 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 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我国绝大多数河流注入什么太平洋、 我国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各自最终分别注入北冰洋和印度洋 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400MM 等降水量线一致。 P46“京杭运河”的起点、终点。流经省市名称和经过的水系名称,历史和现在的作用。 P47“活动 2、3” 二 、黄河 (1)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经青、川、甘、宁、 内蒙古、晋、陕、豫、鲁等 9 个省区,呈“几”字形,注入渤海,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 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从河口镇到河南旧盂津为中游,先后接纳 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宽水缓, 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 (2)母亲河的奉献: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浇灌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 壶口瀑布,龙羊峡水电站 小浪底水利枢纽。 (3)黄河的忧患和治理 上游 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凌汛--------轰炸 疏导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兴修一批防洪蓄洪工程,如:小浪底 。 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多支流,夏季多暴雨。 下游 地上河----------筑堤束水 断流------------全流域水量调度 三 、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全长 6300 千米,流经青、川、 5 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 11 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有“水能宝 库”和“黄金水道”的称呼。从源头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 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 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优越的航运条件 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干支流通航里程长,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干流航道与多条铁路(川渝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以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 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河段 症状 成因 措施 中上游 水土流失 滥砍滥伐 植树造林 中上游 湖泊面积减少,调洪能力减弱 围湖造田 退耕还湖 平垸行洪 中下游沿岸城市 水污染严重 工业居民污水排放 污水净化后排放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 2、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土地,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使 用的资源,但要合理利用,并注重保护和培育,实现永续利用;②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 用一点少一点,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5、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③自然资源形势 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6、对策: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2、①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利用状况,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农业 用地)建筑用地(非农业用地)等。 ②特点: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可为我国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人均占有量少,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③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东北部季风区),北方以旱地为 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 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注意与降水量线配合记忆, P69 活动 1)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1、我国水土流失严重。2、我国沙漠化扩大。3、我国草 场资源超载。4、我国森林资源减少。 6 ⑤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P67 活动)、P73 活动 1 第三节、水资源 1、水资源: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水资源又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目前人类利 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0.3%(图 3.16)我 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水”已 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 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2、我国水资源的现状:(1)总量多,人均少。(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 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分配不均。2、从空间上看,水资源东多西少 南丰北缺(地区 分配不均)。华北、西北干旱地区严重缺水(3)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多,污染严重。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图 3.21)等;②兴修水库,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 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 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 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4、节水措施及标语(自己要会书写两条节水标语) 7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在各种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 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长沙、九江、芜湖、无锡 2.我国交通运输网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 3.铁路干线——熟记“三横五纵”P91 图 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干线 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青藏线 4.交通运输枢纽——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处(人流、货流量都很大) 重要铁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成都和兰州(经过的铁路线) 分为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 5.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 空 管道 速度 较快 次于铁路 最慢 最 快 运量 较大 较小 最大 最 小 大 价格 较低 较高 最低 最高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速度、运量、价格等因素。从运输价格上看航空最高,水运 最低。从速度上看:航空最快,水运最慢。从运量上看航空最小,水运最大。货运时,贵 重或急需而又数量不大的货物,多用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多用公路运输; 大宗笨重的货物,或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和水运运输。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的部门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2.农业的重要性: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3.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农业分布表现为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及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垂直差 异。 以 400mm 年降水量线为界,西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 河谷和绿洲。以东(季风区)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4.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 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5.我国三大林区:西南和东北为天然林区;东南为人工林区。 地区 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以南地区 耕地类型 旱田 水田 熟制 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主 要 农 作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油菜 8 物 我国三大棉区 新疆南部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6.如上图:粮食作物呈“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 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呈明显的“南甘北甜”分布特点 7.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A 自然条件 气候干旱、地形较平坦、草原广阔—牧业; 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渔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种植业; 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林业 B.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量;距市场的远近;交通条件 8、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面临的挑战: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2)对策:建立商品粮基地、调整农业结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 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工业的分类: (1)、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如钢铁、煤炭、机械工业等) (2)、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如纺织、食品、服装工业等 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 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应。 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主要工业基地 p110 1. 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 2.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 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5..四个工业基地特点: 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 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发展条件 工业中心及工业部门 地位 辽中南 地地区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②便利的铁路和海运交通 鞍山,本溪---钢铁工业 沈阳----机械制造 大连--造船和石油化学 辽阳---化纤工业 我 国 著 名 的 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 地地区 ①丰富的煤、石油、海盐、铁资源 ②交通的便利 ③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 接东北、华北的油田,工业发展条件好。 北京、 天津、 唐山 机械、化工、 电子电器等 我 国 北 方 最 大 的 综 合 性 工业基地 9 沪宁杭 地地区 ①发达的水陆空交通②丰富的资源③历 史悠久,基础雄厚④雄厚的技术力量 上海、 南京、 杭州 钢铁、造船、食 品、石油、化学、 机械制造等 全 国 最 大 的 的 综 合 性 工 业基地 珠江三 角洲 靠近香港、东南亚,多侨乡,可引进外 资发展本区工业 广州、 深圳、 珠海 家用电器、 服装、食品、玩 具制造等 以 轻 工 业 为 主 的 综 合 性 工业基地 6.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该产业特点:a.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b.科技投入的含量大 c.产品更新换代快 7.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及地区差异: 特点: 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地区差异: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地区: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 8、国家政策 (1).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2).我国民族政策是: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3).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9、节日: 4 月 22 日 为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 6 月 25 日 ; 世界水日:3 月 22 日。中国水周:3 月 22 日至 28 日 10、秦淮一线的地理意义: (1)相当于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 0 摄氏度的等温线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相当于我国年降水 800mm 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河流无冰期和有冰期的分界线 (6)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即水稻和小麦主产区分界线

资料: 120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