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1dm= m
1km= m
1cm= m
1mm= m
1μm= m
1nm= m
1、国际单位: 米(m)
2、单位间的换算:
103
10-1
10-2
10-3
10-6
10-9
考点一 长度的测量
测
量
方
法
看 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
放 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边缘对齐,
不要使用有磨损的零刻度
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
的下一位
记 测量结果要由________和
________组成
零刻线
量程 分度值
垂直
分度值
数字
单位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2.4
2.40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
端与10 cm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
24.5 cm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
为 ( )
•A.14.5 cm B.14.50 cm
•C.24.5 cm D.24.50 cm
B
•例1 (广东中考) 如图1-1-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s.
图1-1-3
考点二 时间的测量
337.5
·北京专用
机
械
运
动
物体________的变化。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
都是______的
参
照
物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____________的物体
选择要求: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________的;
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___的,但不能将研究的
___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③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
物体作为参照物
位置
运动
被选作标准
静止
任意
对象本身
三、运动的相对性
1、跳伞表演时,甲、乙两个跳伞员 手拉手从
飞机上一起跳下,在下降 时,如果以飞机为
参照物,他们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
甲 运动员是 的;以乙运动员 为参
照物,甲运动员是 的。
运动
运动
静止
2、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
河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 的,
小船是 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 的,
树是 的。
运动
运动 静止
运动
考点三 参照物
四、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3.减小误差的方法:
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D
考点四 误差
2、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
25.0cm,25.1cm,25.12cm,25.3cm,26.4cm,
则测量结果中 数据是不合
理, 数据是不正确的,测
量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物体的长度更接近 .
25.12cm
26.4cm
1cm
25.1cm
速度—— V ——米每秒(m/s)
v = s
t
变形
s = v t
st = v
五、速度的公式与单位
路程—— s ——米(m)
时间—— t ——秒(s)
单位:
(1)国际单位: m/s
(2)其他常见单位: km/h
1 m/s = 3.6 km/h
18km/h= m/s
15m/s= km/h
练习: 5
54
匀速直线运动
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
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相等
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
需的时间越长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 m的路程用
了30 s时,那么它在第15 s时的速度为( )
A. 0.5 m/s B. 0.75 m/s
C. 1.5 m/s D.无法确定
c
C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
(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象,
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1)和(4) B.(2)和(3)
C.(2)和(4) D.(1)(2)(3)
O t
s
(1) t
s
O
(2)
t
v
O
(3) t
v
O
(4)
C
⑤图像分析问题
•3.图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
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 )
• A.AB段和EF段 B.AB段和DE段
• C.BC段和EF段 D.BC段和DE段
A
1、原理:
2、器材:小车、斜面、
( )、( )
v=s/t
刻度尺 秒表
考点六、测量平均速度
1、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填“大”
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会( )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2、完成测量平均速度的数据
路 程s/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
全程s=1.8 t=5.0 v=0.36
前半程s1=0.9 t1=3.0 v1=
后半程s2= t2= v2=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车做的是( )(填“匀
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小
长
变速
0.9 2.0 0.45
0.3
第二章 声现象
振动
振动
介质 固 液
气
波
固体 气体
340
种类
温度
信息 能量
•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
比原声晚_____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
过_____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 回声测距:利用公式 S=V声×t/2
0.1
17
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
空气
电磁
D
强弱 高低 特色
振幅
远近
高
1、(临沂)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
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
动的 有关 。频率(或快慢)
2、(柳州)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
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
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
飞声音( )
A.音调高 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
C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2.( 武汉)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
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
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B
20000Hz 20Hz
1.如图所示,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
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
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
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
这是由于钢尺振动发出 ,人耳是不能听到
的.在弹奏吉他时,在弹奏时时而用力弹、时而轻弹,
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低
次声波
响度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水
水蒸气 冰
液
化
(
放
热
)
汽
化
(
吸
热
)
凝
固
(
放
热
)
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
熔
化
(
吸
热
)液态
气态 固态
物态变化:三态六变图
冷热
0 100
1
零下3.5摄氏度
热胀冷缩
·江苏科技版
A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相同
吸 放
熔点
凝固点
液态 气态
蒸发 沸腾
气态 液态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表面 表面 内部
任何温度 沸点
缓慢 剧烈
压强
压强
压强
汽化
吸
沸点
温度
固态 气态
气态 固态
液化
不会
D
•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这是升华现象
•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
象
•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
固现象
C
•1.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 在BC段,锡处于 态;在DE段,锡处
于 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
热,但温度_______。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
态。
230℃ 230℃
固液共存
液
4 吸
不变
固液共存
2、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
律制成的。
(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
误之处是 。
(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
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
是 。
甲 乙 丙
热胀冷缩
温度计接触容器底部
水的初温过低、水装的太多、酒精灯火焰太小。。。
(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
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中的
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
但温度 ;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 ℃。
吸
不变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