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复习题 1
一、第一单元生字积累
(一)给加点字注音。
锐不可当.( ) 疟.疾( ) 仄.歪( ) 转弯抹.角( ) 瓦砾.( )
箱箧.( ) 荒谬.( ) 阻遏.( ) 拂.晓( ) 绥.靖( ) 赃.物( )
(二)写汉字.
kuì( )退 xiè( )气 寒噤( ) jū( )躬 颤 wēiwēi( )
制 cái( ) 肃 mù( ) 张 ( )失措 眼花 ( )乱 罪 ( )祸首
( )然无存
二、《桃花源记》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缘.溪行(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 甚异.之( )
欲穷.其林( ) 仿佛..若有光( ) 才.通人( )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有……之属.( ) 阡陌交通..( ) 悉.如外人( )
并.怡然自乐( ) 具.答之( ) 便要.还家( ) 咸.来问讯(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 延.至其 家 ( ) 此中 人 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
及.郡下( ) 诣.太守( ) 欣然规.往( ) 未果.( )
寻.病终( ) 问津.者(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三)问题探讨: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2)村中人是怎样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用原文回答)结合全文,说说
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4)“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到底存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社
会呢?说说理由.
(5)陶渊明的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为现实?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
样的理想?
三、古诗文名句默写。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 。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3、《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
4、《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纯朴风尚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5、少壮不努力, 。
6 树树皆秋色, 。
7、 ,孤帆天际看。
8、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 _。
9、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
四、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____字展开,
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骆驼祥子》阅读练习。
1、《骆驼祥子》是作者 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 的
故事。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 》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祥子,到北
平谋生创业,2 次买车又 2 次失去。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是 。
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
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
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但
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
祥子已经变成了
的行尸走肉。
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
有点变态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
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
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 ) ②而或.不达于事( )
③非问无以广识.. ( ) ④舍问,其奚决.焉(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 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 10 个字)
答:
七、现代文阅读
(一)怀念一种声音
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
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②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
个小院、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
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在他的记
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
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
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
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
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
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
高音阶; 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
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
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
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
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
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
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
命最奇诡的底色。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
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⑩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
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
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
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
聊。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⑪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
希望找回那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
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下雨的时候,他坐
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
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
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他明白了,在
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
⑫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
⑬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摘自《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2008年1月,有删改)
1.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小说结尾说:“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
怎样理解的?
3.小说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二)享受生命
梁衡
①“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的。
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种理解未免狭窄。生命是博大丰富的,
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短哲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
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
②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入流的。我们这
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
先得有两个条件。
③一是勇气。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舍我其谁”,鲁迅所做的直面人生,
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
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
顶的风光;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④二是创造。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哥白尼、
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个新学说开辟了一片新领域、
一个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滋味,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享
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看到的。
⑤如此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我要登上珠穆朗玛
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达尔文、爱迪生等人完成伟大发现时,
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都已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
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将赴死的勇士,如文天祥、林觉
民等人,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做衣
食之享时,他们将生命的炸弹做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夙涅梁,
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受享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受历史之功和
人格之尊。
⑥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或曰两个文明,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
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和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
这幸福的结果。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
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
和丰富,另一方面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
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
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
⑦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
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
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
享受它。
(摘自《经典美文》2008年10期,有删改)
4.作者认为,全面地享受生命实际上是 ,要达到这
一目的,就要具备 和 两个条件。
5.在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
6.第⑥自然段说:“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你
能举出一个例子并略作分析来论证这个观点吗?(3分)
八、综合性学习
1、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里写道:“前苏联小说《 》是
一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书。小说的主人公 说过一段激动人
心的可以作为我们青年人座右铭的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
只有 一 次 。 一 个 人 的 生 命 应 当 这 样 度 过 : 当 他 回 首 往 事 的 时 候 , 他 不
因 。”
不知何故,后面两句话字迹模糊不清。请把书名、主人公名字和后面的两句话
补写出来。(3 分)
2、一群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见到班主任后,一个同学激动地说:“老师,我
们来看您,您家可真是蓬荜生辉啊,您也大可不必感激涕零。我们会牢记您的
教诲,‘涌泉之恩当滴水相报’,我们保证努力为母校争光,请拭目以待吧!……”
话还未说完,就引来哄堂大笑。请指出该同学讲话的不当之处,并作简要说明。
(4 分)
3、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征集学生文学社社刊的刊名,某同学的“小荷之角”深受
评委好评,假如你是该同学,请向评委简短介绍你的创意。(3 分)
九、作文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
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
在堵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
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画一扇窗给自己”为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
感受。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
八年级(上)复习题 1 参考答案
二、《桃花源记》复习题
(一)缘:沿着 鲜美:鲜艳美丽 英:花瓣 异:对……感到诧异 穷:穷
尽 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 开朗:开阔明朗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交通:交工相通 悉:都 并:都 具:详尽 要:通“邀”,邀请 咸:
都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乃: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
不必说 延:请 语:告诉 足:值得 道:说 向:从前的、旧的 志:作
标记 及:到了 诣:到 规:计划 果:实现 寻:不久 津:渡口
(二)1、(桃花林)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乱交杂。
2、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3、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
4、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5、老人和孩子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6、(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
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
7、(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8、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
9、(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都做记号。
(三)问题探讨
1、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3、“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
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
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4、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
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5、不能变为现实,虽然这种理想只是他的一种空想,却对现实生活有重要
的影响和意义:
积极意义:寄托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反映人民反压迫反战争的美好愿
望。
消极意义: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
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四、1.望 高大雄伟
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五、1、老舍 人力车夫 2、《骆驼祥子》 虎妞
3、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
4、刘四 虎妞 小福子
六、课外文言文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
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
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
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
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1.①提出疑难 ②也许,或许 ③增加知识 ④判断,解决 2.C. 3.问
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4.好学尤当勤问
七、现代文阅读
1.用了比喻修辞格,把落在小青瓦上和玻璃瓦上的雨点发出的声音比作在
玉盘里乱跳的珠玑和琴声中的高音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雨声的特点以及带
给人的美妙感受。(3分。比喻1分,句子分析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
2.他希望通过画画来再现逝去的自然、祥和的生活环境和淳朴和谐的人际
关系,借以抒发强烈的怀念之情,排遣孤寂之情。(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
即可)
3.示例1:以前的雨声充满音乐美和“绚丽颜色”,现在的雨声呈现呆板的
灰色,节奏沉闷压抑。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
主人公对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示例2:以前人与人和谐地交往和交流,现在人人封闭,缺乏沟通和交流。
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主人公对和谐人际关系
的热爱和怀念。
(3分。前后情况比较1分,表达效果1分,表达的情感1分)
4.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勇气创造(3分,每空1分)
5.因为享受生命离不开勇气和创造;要得到最大的享受,就要付出最大的劳动、
斗争甚至牺牲;就要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3分,每个要点1分,
意思对即可)
6.示例:布鲁诺坚持真理,蔑视神权。虽被处以极刑,但他的精神被后人推崇,
他的人格被世人颂扬。
八、综合性学习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他不因虚 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
无为而羞愧。
2、该同学讲话用词不发。“蓬荜生辉”《谦词,不用于对方。“感激涕零”,一般
用于下对上,不符合语境。“涌泉之恩,当滴水相报”,说反了。“拭目以持”,
不用于对方。
3、化用古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增强了刊物的文学底蕴。
我们的刊物就应像小荷 那样敢于崭露头角,小巧天真,清纯可爱,生机勃勃。
相信它能吸引同学们的目光,激起大家的兴趣,像小小晴蜓早立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