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垂要方式。
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 听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
八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检查卷
(共四大题,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20 分)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积累与运用(24 分)
1.给 F 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
震悚( )溃退
( )
诘问(
•
)差使 (
• )
荒 miu ( )烦 zao( ) 狼 J1 ( )寒 jin ( )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2 分)
A、鲁迅的故乡是浙江人。 B、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收获很大。
C、这件事对我们是深刻的一个教训。D、上课认真听讲,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2 分)
B、喂!我要找张小红。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4.填空(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烛》的体裁是 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客》的作者是
(3)________________ , 一览众山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壮不努为, o
(5)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屮所说的:-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给它取一个标题。(不超过 25 个字)(2 分)
本报兰州 10 月 22 H 电 方寸邮票再现历史画卷,会师圣地传唱长征粘:神。国家邮
政局、 廿肃省委省政府今天在卄肃省会宁县举行《中国工农红军氏征胜利 70 周年》纪念
邮票首发式 暨集邮展览。
新中国成立以來,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了多套宣传红军长征题材的邮票,国家邮政局
副局长 李国华在首发式上介绍说,此次发行的纪念邮票共一套 4 枚及小型张 1 枚,内容
选取了长征过 程中的“送别”、“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草地”、“人会
师”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 和重要场景,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英雄史诗。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耍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 分)
例:山涧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人海比浩瀚呢?你白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人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7. 下面是一张好文章推荐卡,请你向大家推荐值得一读的好文章。(6 分) 好文章推
荐卡
文章题冃: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 国别: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0 分)
背影(一)(15 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
地,不耍走 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儿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
穿过铁道,须跳下 去乂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
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人马褂,深青布棉袍,蹒
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要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刀台,就
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丄着上面,两脚再 向上 B;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 來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
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 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
放在地上,白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 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
上,将橘了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人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 轻松似的。过一
会说:“我走了,至 0 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儿步,回头看见我, 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
我 的眼泪乂來了。
1. 在文屮横线上添上恰当的词并分析具作丿小(3 分)
A、__________ B、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的眼泪又来了” 一句中,重音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 , 这 句
与上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应,用它作结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3
分)
3. 选段中“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能否改成“我
看见他 带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棉袍……”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4. 请从人称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句中的加点字。(3 分)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
轻松似的。
• •
5. 能表明选段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是
( )(3 分)
A、父了情 B、父亲的背影 C、惜别 D、买枯送别
(二)最动听的声音(15 分)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 2 时 15 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人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來:“我
摔 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电话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
着:“请把 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來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
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 ”拉斯马森尝试着通过
电信局来 找到老人的住处,可电信局的值班人员却表示,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
需耍进行一连串 的技术操作,因为人员不齐,现在很难做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
醒了中尉,中尉拿起 电话:“夫人!……夫人!您还流血吗?疼不疼?楓不疼……只是身
子瘫痪了,两条腿动不了…… 脸上全是血……” “您既然看得见,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
边是什么吗?是方砖还是镶木地板? ” “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
“天花板高吗? ”“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
着没有? ” “没关。”中尉兴奋地対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
房子的窗口有灯光, 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您住的
那个区和街道的名称吗? ”
然而,话筒里再没有人搭腔了。屮尉知道,老太太人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
声越来 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锤子般砸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仍无反应。焦灼、惊恐、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儿个人的面孔、心
头……拉 斯马森对屮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意见马上被采纳。
清晨 3 时 3()分,14 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
区,警笛 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
耳朵上,把耳机 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
明……
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乍大概就在离老夫人
不远的 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 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屮尉
说道:锲还 听得见。” "2 号车,停止鸣笛! 3 号车,停止鸣笛.................................6
号车,停止鸣笛..........................................................................”
“12 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 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
上所 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 分钟后,12 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來,只剩卜•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
拉斯马 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
部吗?我们已 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冇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冇轻微跳
动……”
太阳升起来的吋候,消防队不断有打进询问老夫人的情况的电话。当人们获悉,
这位 72 岁的老人因为救治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醍过來时,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
哥本哈根 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 木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 2 时 15 分的哥木哈根,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
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3
分)
2、 为什么刺耳的警笛声会成为“最动听的声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3、 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 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
烦
地从 1 号车说起?(3 分)
4、 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3 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儿个人的心上。②警笛的尖啸声嘶碎了仮的宁静。
5、 对于木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包括标点 5()字左右)(3
分)
三、文言文阅读(16 分)
(一) (10 分)
山不在高,冇仙则名。水不在深,冇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 • •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Z 乱耳,无案牍 Z 劳
形。南阳
■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解释加点的字词。(2 分)
(1)名:__________ (2)斯:_______ (3)馨:____________ (4)形:____________
2、 《陋室铭》处处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來写,授后画龙点睛的句了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3、 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 (2 分)
4、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2 分)
5、这则短文的抒情方式为( )(2 分)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托物言志 D.用典寓意
(二)(8 分)
那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 ”原曰:“孤者易伤,贫者
易感。夫 书者,凡得学者,冇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内心)感
伤,故泣耳。”师 恻然口:“欲卩可耳!”原口: “无钱资。”师口:“童子苟有志,
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 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那原少孤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得学者__________________
• •
③二则羡其得学___________________④师恻然口_______________
• • •
2. 翻译句子。(2 分)
童了苟冇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塾中
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应
该向郦原
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 分)
四、作文(50 分)
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
时尚, 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_______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信、歌声等)
②除诗歌、戏剧外,具他文体不限。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检测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1. song kui jie chai 谬躁藉 噤
2. D 3. D
4. (1)通讯 (2)余秋雨 (3)会当凌绝顶(4)老大徒伤悲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屮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纪念邮票在会宁首发
6. 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冇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少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口有你的璀璨。
7. 略
二、 现代文阅读
(一) 背影
1•攀缩 形象写出父亲双脚行动的艰难,从而反衬父亲对我的挚爱。
2. 又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体现了父爱情深
3. 不能,这儿个词从颜色、质地上修饰了穿戴,暗示了家中有丧事,家景惨淡的事
实, 给人一种压抑、沉重、悲哀的感觉。体现了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细致入微地
关照儿子的 深情。
4. 用第一人称写别人的心理活动,不能作直接描写,用“似的”表明在猜测别人的
心理 活动,同时从内容上也表明买桔子这件事对父亲来说并不轻松。
5. D
(二) 最动听的声音
1、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
经过:消防队员全丿 J 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
2、(可从爱心救助,消防队员的奉献精神等方面分析。)
3、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岀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4、(1)(比喻),牛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2)(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5、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敲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
奉献 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 文言文阅读
(一)
1、(1)闻名,出名 (2)这 (3)品徳高诣 (4)身体(形体)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 Z 冇
3、少“陋室”作类比,因为他们的主人是品徳高尚的、受人景仰的古代名人,作者
是自 比他们。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
5、C
(二)
1、幼时丧父能够羡慕怜悯、同情的样子
2、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3、为下代无私奉献的梢神学习他贫不丧志或立志求学的精神或刻苦勤奋的精神
四、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