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明教育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1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部分重点纲要
(一)第一章
1. 酸部分:
(1)酸的通性:
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③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酸的个性:
盐酸(HCl) 浓盐酸的物理性质:1、无色,2、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溶液,混合物),3、浓盐酸易挥发,瓶口
冒白雾。(白雾: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蒸气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硫酸(H2SO4) 浓硫酸的性质 1、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挥发。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
过程中放出大量热,常用的浓硫酸质量分数是 98%。
2、浓硫酸具有三大性质:
a、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b、脱水性(腐蚀性) c、强氧化性
注意:1.浓盐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敞置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少,前者溶质减少,后者溶剂增多。
2.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
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2. 碱部分:
(1)碱的共性:
①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碱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中和反应)
③碱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碱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两者均要是可溶性)
(2)中和反应的实质:酸电离的 H+与碱电离的 OH-,结合成中性的水。 H++OH-=H2O
(3)、氢氧化钠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SO3+2NaOH=Na2SO4+H2O
(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反应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
3. 盐部分
盐的性质:(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FeSO4 +Cu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8、 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博明教育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2
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4.几个注意点:
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b、溶解性表:
(1) 大多数酸可溶(HCl、HNO3、H2CO3 有挥发性、浓 H2SO4 有吸水性。)
(2) 碱的溶解性: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 全不溶。
(3)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 AgCl 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 BaSO4 不溶,Ag2SO4、CaSO4 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MgCO3 微外,其余全不溶。
C、反应条件: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2).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
(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2)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3) 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 价的铁的化合物。
(3).金属跟盐反应的条件——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2)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
(3)K、Ca、Na、Ba 等金属跟盐实质上是先和水反应,所以反应不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4).盐跟盐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5).盐跟碱反应的条件——反应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
5.易搞错的俗称和有颜色的物质: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 NaHCO3
生石灰—— 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红色的固体——Cu、Fe2O3 、P(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 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 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 等含 Cu2+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 等含 Fe2+溶液
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 等含 Fe3+溶液
6.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1).检验稀盐酸(或 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 AgNO3 溶液和稀 HNO3,有白色
沉淀产生。
(2).检验稀硫酸(或 SO4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 BaCl2 溶液和稀 HNO3,有白
色沉淀产生。
(3).检验 CO3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 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博明教育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3
(4).检验 NH4
+——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 NaOH 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补充下列反应方程式:
1、 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蓝色沉淀消失
2、 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变成蓝色溶液
3、 氢氧化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 有蓝色沉淀产生
4、 氢氧化钠跟氯化铁溶液反应: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中性气体(如:H2、O2、N2、CO) ※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3)中性气体(如:H2、O2、N2、CO) ※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二)第二章
物质转化 10 条主要规律:
①金属单质+氧气 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单质+氧气 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单质+酸 氢气+盐 ④金属单质+盐 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⑤金属氧化物+酸 盐+水 ⑥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 ⑦酸+碱 盐+水
⑧酸+盐 新酸+新盐 ⑨碱+盐 新碱+新盐 ⑩盐+盐 新盐+新盐
⑾非金属氧化物 + H2O =酸(除二氧化硅,一氧化碳除外)
⑿某些金属氧化物 + 水→碱(可溶)K2O Na2O BaO CaO
金属的冶炼
(1)还原法: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使其还原成金属单质。如木炭和
氧化铜的反应 C+2CuO 高温 2Cu+ CO2↑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置换法: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比盐中金属活泼的金属,可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如铁和硫酸铜溶液反
应:Fe + CuSO4 == FeSO4 + Cu 置换法比还原法优越,置换法操作简便、安全、节约原料。
(三)第三章
1.做功的两个必要出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2.功的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3.功的公式:W=F·S(功=力×距离),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物体在 F 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4.功的单位:焦耳,简称为“焦”,符号为“J”,1 焦耳=1 牛·米
5. 重要提示:(1)物体做功的多少,只与 F 和 S 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具体的运动状态(是而匀速、
变速)无关,与是否受摩擦(即物体表面是否粗糙)等因素也无关。
(2)F和S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时间内所作用的力和移动的距离)。
6.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量。(能量转化的快慢)
7.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8.功率的公式:P = ,P = Fv。W
t
博明教育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4
9.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 瓦=1 焦/秒,1 千瓦=1000 瓦;
1 兆瓦=106 瓦-
10. 重要提示:功率大小是由 W 与 t 共同决定的,做功多的物体不一定功率大。利用其变形公式 P= Fν可
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汽车上坡时要减速而加大油门,其解释为:当 P 一定时, F 与ν成反比,汽车上坡时,
由于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司机采用降低速度的方法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的缘故。
认识简单机械(一):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
是弯的。
2.杠杆的五个要素:(1)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常用 O 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 F1 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F2 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 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 表示)。
重要提示:
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3.作力臂的步骤:(1)找支点;(2)作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4)标出力臂。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若用符
号表示可写成: 或
认识简单机械(二):
1.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这根杠杆就平衡。
2.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 或
3.杠杆的类型:
(1)省力杠杆: > , < ,省力、但多移动距离。如拔钉子用的车角锤、剪铁皮用的剪子等。
(2)费力杠杆: < , > ,费力、但可以少移动距离(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等。
(3)等臂杠杆: = , =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4.怎样使用杠杆最省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可以看出:当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 和阻力臂 一定时,动力臂
越长,使杠杆平衡所用动力 越小,也就是说当动力臂最长时用的动力就最小。为了使动力臂最长,
施加的动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动力的作用点在杠杆上距支点最远处;(2)动力方向应垂直于支点和
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如图 3—15 和图 3—16 所示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最小的。